首页 > 文章中心 > 泥土实训总结

泥土实训总结

泥土实训总结

泥土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预防及控制

Abstract: the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in concrete refers to the concrete raw materials of cement, admixture, admixture and water base (Na2O or K2O) and active components of the aggregate react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harm of concrete alkali aggregate reacti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concrete; alkali aggregate rea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危害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俗称混凝土癌症,它不同于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等缺陷,也不同于类似低强的实体质量问题,它是最严重的混凝土质量问题,或是质量事故,且是无药可医的重症。它是一个缓慢的反应过程,一般在混凝土浇筑成型若干年后逐渐反应,反应后的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 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失去使用功能。由于混凝土的骨料经搅拌后均匀分布,所以一旦发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内各部分均产生膨胀应力,将混凝土自身胀裂、发展严重的只能拆除。

2、混凝土碱量的来源和计算

混凝土的总碱量是指混凝土中的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含碱质量的总和,以当量氧化钠表示,单位为:kg/m3。配制混凝土时,水泥、外加剂、掺合料所含碱量中,能参与碱骨料反应的有效碱量,按下式计算:水泥中所含的碱均为有效碱含量;粉煤灰中的碱含量的20%为有效碱含量;矿渣粉中的碱含量的50%为有效碱含量;硅粉中的碱含量的50%为有效碱含量;外加剂中所含的碱均为有效碱含量。混凝土总碱量=水泥带入碱量+外加剂带入碱量+掺合料中的有效碱含量。

3、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发生条件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发生的三个必要条件是:活性骨料的存在、混凝土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碱、以及在混凝土中含有足够的水份。从混凝土碱含量的计算来看,碱骨料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混合材、外加剂和水中含碱量高;尤其是水泥含碱量愈高,混凝土碱含量越大,碱骨料反应的膨胀量愈大,在水泥含碱量低于0.6%时, 就可以避免发生碱骨料反应。

二是骨料中有相当数量的活性成分;在工程中使用碱活性骨料,是导致碱骨料反应发生的主要条件。

三是潮湿多水的环境,有充分的水分或湿空气供应。

4、元氏1标渠道衬砌工程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预防

元氏1标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个施工项目,全长10.373km,渠道长8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自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至北京团城湖,绵延一千多公里,主要以明渠形式输水,是典型的水工建筑物,而一旦全线通水后水工建筑物将长期处于饱水状态,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大,建设期长,要求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一较长的使用寿命要求,为碱骨料反应赢得了足够的时间。一般来说,碱骨料反应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早在2005年3月,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就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问题以法律条例的形式进行了限制,了《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例》,为有效的预防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进行了有力的指导。南水北调中线元氏1标项目,从招标文件的编制开始,从原材料的选取、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完工工程的验收检查等几个阶段对混凝土碱骨料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该项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了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预防工作。

4.1严格控制水泥含碱量

水泥做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其含碱量的大小对混凝土的碱含量影响很大,渠道衬砌混凝土设计的混凝土标号为:C20W6F150,为达到抗压、抗冻、抗渗等设计指标要求,必须掺入不少量的水泥。因此,为减少水泥引入混凝土中的碱量,在选择考察水泥料源时,我部首先选择考察碱含量小于0.6%的低碱水泥,在低碱水泥的基础上,选择最低碱含量的水泥。

4.2控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

由于混凝土中碱的来源不仅是从水泥,而且从混合材、外加剂、水,甚至有时从骨料(例如砂石骨料)中来,因此应该控制混凝土各种原材料总碱量。该项目部严格遵照设计要求:渠道衬砌混凝土每m3混凝土中总碱量不得超过2.5kg,在其他指标满足要求的基础上,选择碱含量最低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并选择减水性能好的减水剂,并尽量减少外加剂的掺量。在做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时,使混凝土的碱含量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4.3选择非碱骨料

该项目部在施工前按照设计指定的骨料料场进行考察取样。在选用前,首先取样做了骨料的碱活性检验,并尽量使用非碱骨料。4.4掺混合材,尽量降低胶材用量

掺某些活性混合材可缓解、抑制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抑制碱骨料反应。在满足混凝土各项设计指标及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胶材用量,以尽量减少引入混凝土中的碱量。

5、元氏1标渠道衬砌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控制情况

元氏1段工程项目,渠道衬砌混凝土设计方量约为8万m3,自2010年开工至今已完成78000 m3混凝土施工,施工过程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控制的:

5.1、混凝土原材料碱含量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及砂石骨料。自2010年开工至主体完工共进行过28批次水泥的碱含量检测,平均值为:0.56%,总平均值未超出0.6%的设计要求。进行过32批次粉煤灰的碱含量检测,平均值为:1.35%,总平均值未超出1.5%的设计要求。进行过45批次混凝土减水剂的碱含量检测,平均值为:10.54%,总平均值未超出15%的规范要求。砂石骨料的碱活性检测一般每一个施工期检测1次,施工过程中料源未发生变化,检测结果均为非碱骨料。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碱含量检测均未超标且砂石骨料为非碱骨料,为控制每方混凝土的总碱含量进而控制碱骨料反应奠定了基础。

5.2、混凝土总碱含量检测:该项目部为严格控制衬砌混凝土总碱含量,进而控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在开工伊始,建立了混凝土碱含量动态监控台账,根据渠道衬砌混凝土施工中每一批进场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的碱含量计算每方混凝土的总碱含量,自开工至今共检测387批次,碱含量检测结果为:2.107~2.357kg/m3,未超出每m3混凝土2.5kg含碱量的设计及规范要求。

5.3、渠道衬砌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控制结果:经过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控制和把关,南水北调中线元氏1标工程渠道衬砌混凝土外观平整光滑、内部质量密实,至今未发生过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满足了混凝土的设计耐久性要求。

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施工的目的必须保证施工质量,使产品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正常的使用功能。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危害巨大,但是可防、可控,只要我们找准反应发生的机理,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层层把关,就一定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泥土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混凝土; 施工技术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crete is widely used in housing and high-rise building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 safety, cost engineer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in concrete, is the concrete crack.

Key words:Concret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544+.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近年来,住宅工程的投诉逐年上升,尤其是楼板裂缝引起的渗漏问题,往往不容易解决,为了防止裂缝,不仅要控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内外温差,还要从改善结构约束条件、改善混凝土性能和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控制。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谈谈有关房屋混凝土的几种施工技术。

一、原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砖混结构工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因砌体接茬、搭接处理质量不好造成的墙体裂缝,或者是在使用环境因素作用下,因砌体质量问题影响被扩大的裂缝问题,给工程的使用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造成隐患或不便。在我较长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注意到砌筑施工随意留槎的现象很普遍、很严重,常常表现为直槎、阴槎,并且,由于塞砌容易造成砂浆不饱满、灰缝不均匀、接茬灰缝不顺直,接茬处的砌体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为接茬涉及结构纵、横墙间的联系,从而使结构的整体性能受到了严重地削弱。。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的裂缝:

(一)水泥。水泥水化产生的水化热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坚持使用大厂水泥,保证水泥的质量,并尽量使用低热水泥和减少水泥用量,进场时必须验证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试,保证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合格。

(二)对骨料(砂、石)总的要求应是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有机杂质及盐类的粗细骨料。粗骨料宜优先选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通过试验表明:每立方混凝土能够减少水泥用量2025kg,而每立方混凝土减少10kg水泥,温度则会降低1℃。

(三)外加剂。选用适宜的外加剂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措施之一,其中,粉煤灰是混凝土中防裂效果最好的一种外加剂,掺加粉煤灰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四)配合比。认真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采用的配合比。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各项性能要求以及泵送混凝土流动性要求情况下,选取水泥用量少、水灰比小的混凝土配合比,以减少水泥水化热。

二、设计措施

设计中混凝土宜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35范围内,避免采用高强混凝土;重视抗裂薄弱部位的抗裂计算,从设计源头控制混凝土抗裂薄弱部位的裂缝;对于跨度或体积较大的梁,应加强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适当提高梁纵向截面配筋率,以充分考虑施工荷载、施工期间的温度变化以及收缩应力的影响,提高构件的抗裂性;在凹角处、阳角处屋面板与剪力墙外墙相交且约束强的楼扳等部位的现浇板中合理配置抗温度筋,尽量采用小直径、密间距布置,其间距应不大于l00mm。

三、施工措施

采用合适的施工措施不仅能节约房屋建筑成本,还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有效地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一)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不合格的混凝土要退回搅拌站,注意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建议根据搅拌车漏斗或混凝土运输车的容积计算分层数量),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出现施工裂缝。混凝土浇筑应注意气象变化,最好避开天气剧烈变化的时段(如刮风、下雨、降温等),高温气候下应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如对水泥、骨料采取预冷措施,并采用低温水拌制,以降低混凝土拌合温度。

(二)加强施工。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工艺、工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操作工人的技能学习应有地方政府劳务输出培训部门负责,或者由劳务资质企业委托培训,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操作者从业资格证书;由用人劳务资质企业负责对工人规范标准的培训和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从源头抓住质量意识和知识培训关。

(三)总承包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班组的技术交底,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法,保证适当地、持续进展;必须结合计划安排,有目的地解决不同阶段施工过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比武”或“比赛”活动,组织工法质量管理现场会,针对留槎施工中存在的现象,结合操作实践,正确解读留槎处置方法,指出不合理留槎施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往工程竣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教训,讲解因果关系,帮助提高对接茬质量的认识,并适时地、强制性按照规范标准规定,推行留斜槎施工。

例如,在预埋线管铺设应有可靠合理的固定措施,使之从板件中部穿越,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和振捣密实。

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对于屋面的养护要特别注意,屋面板的表体比大,而且在高处,过大的风速会加快水分的蒸发,使得浇筑早期的失水收缩大。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对不能连续覆盖的部位,如墙柱插筋部位、钢柱等采用挂麻袋片、塞聚苯板等方式,尽可能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冷桥”现象;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膨胀剂在混凝土中的化学反应需要大量的水,应注意充分供水养护,可在底层塑料布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间距68m,沿管长度方向每100mm开5mm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

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时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温拆除。混凝土在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才可以拆模,防止过早拆模,如果过早拆模.构件在实际施加于自身的重力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各种受力裂缝。

(三)混凝土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注意振捣棒的插入深度和振捣时间,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在初凝前应按标高控制点找平,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终凝前用木抹搓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房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在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选用合适的骨料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等方法来降低混凝土的发热量;通过采用科学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振捣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施工技术措施来降低混凝土内的内外温差,从而有效地控制房屋混凝土裂缝,提高了房屋的质量,避免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泥土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1.1桩基础概述

因桩基础有能够承受较大的上部结构重力,在大部分地质条件下都有较好的适用性,施工工艺成熟等优点,随着桩基施工技术的日渐成熟,此类桩基技术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房屋建设中。桩的材料有木桩、混泥土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钢桩等,我国多采用混泥土桩和预应力钢筋混泥土桩。成桩方法主要有预制桩和灌注桩。近年来在房屋建设中广泛采用的是混泥土灌注桩,并逐渐发展出了既能降低施工成本又能提高工程质量的新型技术,其具体做法为:在灌注桩养护成桩后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将水泥浆压入桩的底部及侧面,这样可对桩底和桩侧泥皮、桩底沉渣进行胶结和固化。

1.2深基坑支护方法

深基坑开挖须避免围岩应力过度释放、围岩变形过大及开挖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基础产生扰动等问题的产生。基坑支护方法主要有:内支护、土钉墙、地下连续墙及逆做法施工。①内支撑有多种形式,根据基坑形状大致分为角撑、对撑、圆环式和框架式等,其中圆环式的内支撑因受力均匀及空间利用率大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②土钉墙有着造价低,施工技术要求较低及在软土地质条件下适用性较好等优点,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土钉墙仅适用于埋深潜,对周围环境要求不高的工程;③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但是其整体稳定性较好并能承受较大的上部结构重力,现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开挖中。近年来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发展迅速,它有着可减少墙体厚度,提高支护墙刚度及可有效减少内支护数量等明显优势;④逆作法施工及半逆作法施工在地下室层数较多的深基坑施工中被普遍采用,其中高层建筑地下室、地铁车站施工中逆作法施工更为常见。

2房建施工中混泥土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混泥土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裂缝、蜂窝麻面和孔洞等质量问题,其中人为因素是不可排除的主要原因。部分施工人员缺乏施工质量意识,不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没能切实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没有“质量是工程根本”的观念,导致施工事故频发,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宽度多在0.05 mm~0.2 mm,在结构表面纵横交错,整体结构多出现在结构变截面处,薄壁构件多出现在表面沿短方向分布。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多种:①混泥土养护条件不佳,受到阳光直射,气温较高,表面水分蒸发速度超过混泥土自身泌水速度,表面收缩变形较大,因而受到较大内部约束力,表面裂缝出现在所难免;②混泥土水灰比较大,导致混泥土构件出现水灰分离现象;③混泥土配合比不佳,导致大粒径骨料离析;④混凝土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干缩裂缝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在混泥土配置阶段,应严格控制水灰比、砂率及水泥用量,振捣应充分以提高混泥土密实度,不能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泥土强度;在混泥土养护阶段,应注意养护条件,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必要时可考虑洒水养护。

2.2混凝土构件制作、脱模、运输过程中的裂缝

构件从制作到吊装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纵向、横向、斜向各方向的裂缝,裂缝在构件表面及内部都有可能出现,无规律性;多种原因可导致此类裂缝出现,大致如下:①在混泥土浇筑前,木质模板未浇水湿透,模板遇水后会发生膨胀,使混泥土受到横向压力,产生沿长度方向的裂缝;②当混泥土构件成型脱模时,因受到过大振动,会造成构件沿钢筋的裂缝;③构件起吊过程中,混泥土隔离剂失效会造成混泥土与模板粘住,起横时构件会因受力不均或受扭而出现纵横向裂缝。针对以上问题以下防治措施有较好实践效果:①木质模板在浇筑混泥土前应湿透;②脱模应在平整场地进行,避免剧烈的震动;③预埋钢管因平直,在预埋前应除去其表面的杂质,混泥土浇筑完成后,要定时定向转动钢管,当混泥土表面不显印痕后才能进行抽管操作,抽管时应平缓进行,切忌用力过猛;④混泥土构件应根据其受力特点进行堆放,避免混泥土构件因局部应力集中而产生应力裂缝;⑤在运输过程中,构件间应垫放枕木并绑捆牢实,防止剧烈晃动碰撞。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可先将裂缝处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胶泥进行表面涂刷或粘贴环氧玻璃布封闭。

2.3混泥土蜂窝麻面

混泥土蜂窝麻面在实际施工中出现的几率较大,防治难度大,对工程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为:①混泥土含砂率含水率较大,泌水现象严重,造成混泥土表面局部出现混泥土塌陷;②配合比不佳,造成混泥土离析,粗骨料沉底;③混泥土振捣不够充分,塌落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混泥土成型较难;④模板拼缝不严,导致漏浆。以上问题在实际施工中的处理只需按照规范进行即可。

3房建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相应措施

3.1施工安全管理缺少安全管理人员

现在各工程承建方,工地多,地方分散,各个项目部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管理人员缺失的现象,在大型房建工程施工中时常出现专业安全人员昼夜连轴工作,但还是不能覆盖整个工作面,从而使整个工程施工中隐藏大量安全隐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将安全问题摆在施工首位,就应该加大安全生产成本的投入,舍弃过去效益进度第一的生产模式,切实将安全人员,安全工程师的培训落到实处。

3.2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存在漏洞

安全考核制度是项目组建的软件保障,大部分项目部的安全考核制度都是罚重奖轻,处罚条例无限细化,奖励机制却是缺乏鼓励性和可实施性,这样安全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消极抵触情绪,而实际处罚措施在实际中往往不能真正落实到肇事人身上,而罚金埋单者往往都是劳务公司老板和工头,这样基层施工人员会对安全制度缺乏必要的敏感性,这种情况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花钱买违规”。针对此类情况,奖惩制度就应真正做到有奖有罚,惩罚分明。对于安全工作做的好的个人和组织应适当提高奖励程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积极性。惩罚措施应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对个人震慑性,必要时可将惩罚名单惩罚措施公布明示出来,这样做一来可以显示上层安全控制的决心和态度,二来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虽然房建施工工程量没有大型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量大,但是在实际施工生产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对整个施工工作和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隐患,所以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应严格遵循规范进行,积极总结施工经验教训,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赵凤英.浅谈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1,9.

泥土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搅拌站年终工作总结一:

至在xx年6月公司投产以来,我科室全体人员,在公司领导正确领导下,在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安全、节能、高效、优质”的工作重点和“试验室工作计划”,落实“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的工作方针,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按照《质量手册》管理职责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指标得以按进度实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作为承担公司技术开发和质量控制的职能部门,我们全体成员以崭新面貌积极的团队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各项工作都以公司的质量方针为指导中心,并且坚持贯彻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半年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稳的进行,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 上半年工作回顾

1、日常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xx年,我公司累计生产混凝土将近8万方,试验室取样检测2000余次,制作试件1595组,累计收检各厂家/厂地原材料数十余种类,试验项目100多个,出具报告500余份,试验室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GBJ)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其中,水泥进厂2.07万吨抽样常规检测200多批次;外加剂进厂约490吨抽样常规检测50多批次;粉煤灰进厂7500余吨抽样常规检测70多批次;砂进厂3.2万方抽样常规检测150多批次;卵石进场4.8万方抽样常规检测220批次;卵碎石进厂800多方抽样常规检测40余批次,试验室严格把好了原材料进厂质量关,对不合格材料坚决杜绝在厂门之外。我们坚持“不接受不合格材料,不储存不合格材料,不生产不合格材料”的“三不”原则,确保了产品出产合格率100%,优质产品90%以上的目标。

2、成本控制

水泥和外加剂在整个混凝土原材料组成中占重要位置,也是价格最高的两种材料,要做好成本控制首先就要从这两种材料入手。我们在选择这水泥和外加剂时始终以保证产品质量、性能稳定可靠、成本可控性强为原则,综合考虑最优性价的产品。通过严格的试验检验程序后优胜劣汰,将得出的数据及时上报公司领导,为公司领导在选择供应厂商提供了参考依据。

(1)、外加剂。在外加剂选择上从以适应我司使用水泥特性的角度出发,在前期送样的几十个外加剂中样品中精挑细选反复试验 ,坚持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比质量,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比价格的原则,确定了正式投入使用的产品,从而使每吨外加剂产品的价格下降了约10%左右;每月外加剂成本节约近3万元。

(2)、水泥。从公司经营发展大局出发,胆大心细选用其它搅拌站“近而远之”的远威水泥,通过试验改良配方后运用到生产,基本克服了远威水泥坍损快、易开裂的弊端。以远威水泥与其它同类型水泥价格相比每吨差距在30-50元左右,以7、8、9、10每月保守使用约2000吨远威水泥计算每月节约成本8万多元累计节约32万多元。

(3)、在配合比确定过程中借鉴同行数据但不校仿同行数据,通过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不断创新工艺优化配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厉行节约,从优化后的配方来比较当地同行业同等级配合比每方减少水泥用量5-10公斤,从而使每月累计水泥用量减少100吨左右,节约直接成本10万余元。

成本控制工作是公司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和公司发展的根本基础,所以成本控制对我们而言将是一项任而道远的长期性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持公司制定的成本控制路线,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3、技术改进和创新

自公司准备开发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料生产项目后试验室克服生产经验缺乏,一切从零做起的难题。专门派人在新村、菜坝、内宜高速公路等数家专业生产水稳层的搅拌站实地学习,到滨江路工程现场查看。从收集回来的几十套数据中一一验证和分析,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实践工作得出了生产配方。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每方水稳层材料较集团公司提供的配方减少使用水泥15公斤左右,经检验其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能满足设计要求。现水稳层生产项目已累计出料1万余吨,铺筑道路3000多米,按时完成了集团公司交赋的任务。同时为实现公司的预拌混凝土、水稳层以及将来的预拌砂浆产业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今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司的浇筑任务中太阳岛工程有11栋楼为超高程泵送混凝土,高层泵送的维难点在于:垂直泵送距离高、压力大,容易造成堵管,浇筑点钢筋密集不便于混凝土流动,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大,大水灰比混凝土势必会影响到混凝土强度等一系列难题。既要确保质量又要满足施工要求,这就必须使砼拌和物有较好的可泵性、摩阻力小、不离析、不阻塞和粘滞性良好等性能。作为一个刚起步的试验,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因为没有那多时间或者好泵送的场所给你练习和试验,前场有部分泵机操作人员也是刚刚从事本行业,对砼料的性能和认识有些不足,所以如果砼料的泵送性能稍差就可能造成堵管,针对这些问题我室组织人员从改善粗、细集级配料入手,在本合比设计过程中引用双掺法从本上改善了砼料的和易,大大降低了砼料的发生都堵泵的机率。在和其它的搅拌站对比浇注7、8号楼的施工过程中得到施工单位的好评,后继浇筑任务全部交由我司完成,通过实践证明我司的砼料完全满足了施工要求和质量要求。

4、取得的工作成绩。10月初我科室在参加由宜宾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组织检测能力对比试验验证活动中。我司试验室和远大、安吉、贵友等这样的行业“老大哥”企业试验室同台竞技,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团队合作,在众多实力强劲的同行业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主管部门满意评价。通过本次活动之后试验室所有人员增长了见识,加强了技能,受益匪浅,为公司下一步进入市场竟争做好准备,为树立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打下牢固的基础。

5、人员培训。在做好配合在公司人事部门安排的外送培训工作的同时我科室的每月定期组织的内培学习也不放松,在培训工作中做到有针对性培训计划,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做详细记录留底备查。在人司人事部门的安排下今年已分别派出两批次人员前往省建厅进行培训学习,并全部通过考核成绩合格取得了试验员上岗资格证书。通专业培训试验全体试验人员均能独立开与混凝土相关的各项常规检测,日常培训工作也进行得紧张有序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 在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科室在控制原材料质量波动上有一些环节还比较薄弱尤其是水泥和外加剂为主,其质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较大,未能很好掌控。

(2)、在地材验收控制中不能完全按相关标准执行。受供本地市场行情以及供应商所限制,砂、石材料成为卖方市场,我们必须放宽标准执行才可确保生产需要。

(3)、人员专业技术能参差不齐,公司刚组建之初,试验室人员组成人员来自各行各业真正的专业人员较少,虽经历了半年时间的实践学习,但还是存在有部分人员专业业务知识掌握得不深不全,工作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4)、工作主动性不足,超前意识强,就是责任心、责任意识不强。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忽视了工作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与各部门之沟通协条不到位。

三、来年工作计划

1、xx年重点工作

明年,保障“城中央”工程的混凝土生产浇筑任务将是我司的首要工作重点,就目前和施工单位达成的意向性计划就达20多万方,这将预示是对我司的质量控制、生产能力、车辆运输、后勤保障等环节的重大考验。虽然我们通过一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已成功完成像“太阳岛”、城北倒迁房等到工程的供应浇筑任务,但“城中央”工程相当于3个“太阳岛”的生产量,其涉及的技术涵盖面广,施工工艺多样,其中包括有高强度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早强混凝土以及细石混凝土的生产计划,我室作为承当技术开发和质量控制的部门,来年工作任务是相当艰巨,所以我室应及早计划,提前作应对措施,目前,我们已在逐步有针对性的对该工程展开试验和试配工作,对首先开盘的“城中央”工程4、5号楼的施工计划也在编制过程中。

2、xx试验室整体工作计划

最后,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总的来说我科室的各项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全面有序。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质检科试验室将在来年的工作中,逐步改善,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公司的大力支持,我科室一定能把试验质检的各项工作做好,为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搅拌站年终工作总结二:

转眼间,xx年即将过去,在公司领导、项目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们满怀坚定的信心,迎来了最具挑战的xx年,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付出了辛苦,也感受到了收获。我对xx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安全及生产方面:

在公司领导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安全生产混凝土8万立方,完成生产产值***万元。在新的工作之前,我们制定了工作流程,以实验室搅拌操作人员为中心,控制砼的生产质量。从搅拌楼、泵车、铲车、搅拌车及后勤人员的安全教育开始;进行了搅拌站生产制度的制定,由于自建站新人多,经验严重不足,还有很多的工作及困难需要我们客服和改正,为此在xx度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与介休指挥部各项目的沟通联系,增强砼的供应量,努力把自建站的效率尽可能的发挥,较好的完成生产目标。

2、重点安排好自建站的安全工作,时刻警钟常鸣,加强司机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交通安全,按照操作规程安全驾驶.

3、加强对车辆用油的跟踪及控制,保证了公司生产运输的需要。

4、以实验为中心,加强不同标号砼强度的试配次数,满足砼的质量技术要求,控制好进场原材的质量,以实验检测,材料员,门卫三方共同参与的进场材料收料制度,从源头控制砼的强度稳定及自建站的成本。

5、完善自建站的管理制度,修订建立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依照集团公司节点绩效考核办法,制定适合可行的考核办法,激励员工积极性。

6、加强搅拌站的设备保养、日检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效率。维修工定期检查机械使用情况,电工人员定期检查现场正常供电和电气设备运行安全。

7、加强源头治超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响应政府“打非治违”要建立磅房及门卫的管理制度。

8、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厨房制度,宿舍制度,食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

二、试验室在xx年完成了从C20到C50的配合比的试配

生产工作,共生产普通砼、泵送砼、道路砼、膨胀砼、细石砼、早强砼、高强砼,混凝土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过去一年自建站还存在很多不足

1、加强对自建站设备的检查保养,避免重大设备故障。

2、积累数据经验,稳定砼质量,保证出厂砼质量的合格率。

3、要控制原材料的进场成本,规范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 4、严格执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对车辆进行安全管理,只有以制度管人,才能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泥土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尊敬的领导、全体员工大家好:

首先感谢公司领导及全体员工在这一年里对试验室工作的支持、配合、信任、督促及帮助。

2021年已成过去,总结过去一年里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足之处,扬长避短最为重要。回顾一年来,公司面对外部市场恶劣环境、企业竞争、环保监察、交通管制、疫情防控、限产限电、原材涨价、回款滞后等诸多不利条件。公司领导把握大局、超前策划、疏导解决内外部矛盾与压力,稳健的向年度生产目标迈进,虽然过程多有坎坷,但凭借全体员工强劲的凝聚力以及遇事不怕事、披荆斩棘的决心,一次次度过难关。试验室作为商品混凝土拌合站的核心部门,担负着产品质量、技术支撑、成本控制、创新创效等重大责任,紧密围绕“安全、节能、高效、优质、指标、考核”的工作重点,落实“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求效益”的工作方针,在质量管理体系和指标考核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按照《质量手册》管理职责和指标考核目标管理的要求,生产任务和指标考核目标有序推进,上半年以细化工作分工、优化生产配比、强化原材检测试验、提高试验室全员技能水平等工作为主;下半年工作以查漏补缺、复配高效减水剂、施工现场质量跟踪、六盘山水泥进场适配为主,全年工作严格按照21年工作计划落实实施,并努力做到零质量事故,顺利完成公司年度指标考核目标。现将全年工作细化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回顾

1、日常工作的开展及落实

从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月日累计完成m3(1#站 m3、2#站 m3、3#站m3)混凝土试验及调配工作,实验室取样检测450余次,制作混凝土试块780 组,累计验收各厂家原材料十余种类,试验项目56项,出具报告3400份。试验室严格按标准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其中水泥进场37741.25吨、检验批47个、合格率100%;外进外加剂1109.82吨、自己复配外加剂1073.5吨、检验批23个、合格率98%;粉煤灰进场10922.34吨、检验批33个、合格率97%;石子进场81529.25m3、检验批32个、合格率91%;砂子进场62593.35m3、检验批27个、合格率95%。

2、混凝土质量控制统计数据分析

C10 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16.0 标准差Sfcu=2.0合格

C15 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19.2 标准差Sfcu=1.8合格

C20 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23.8 标准差Sfcu=2.3合格

C25 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28.2 标准差Sfcu=2.5合格

C30 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34.2 标准差Sfcu=1.5合格

C35 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39.3 标准差Sfcu=2.0合格

C40 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43.8 标准差Sfcu=2.7合格

C45 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51.6 标准差Sfcu=3.2合格

C50 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55.2 标准差Sfcu=3.2合格

C55 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61.4 标准差Sfcu=3.1合格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说明我公司混凝土生产水平稳定,质量合格,各项指标在可控范围之内。

3、原材料控制及成本控制

(1)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及标准,严把原材料进口关,确保合格材料用于产品生产。

(2)与减水剂厂家按照不同水质、不同温度变化以及不同掺量优化混凝土减水剂,提升混凝土工作性能,增加可泵性、提升黏聚性。

(3)试验试配六盘山水泥各项基础性能,为全面更换祁连山水泥进行基础性能验证以及强度增长测试,保证更换水泥品种能够无缝衔接生产需求

(4)在配合比确定过程中,通过原材料的性能及试验结果确定配合比,通过反复论证不断创新工艺优化配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厉行节约。。

二、存在的问题

1、地材验收中遇到较大现实问题,无法按相关标准执行,石子主要指标中含泥、含泥块量超标、级配断档、粒径严重超标;砂料主要指标中粒径超标、含泥量超标。

2、由于生产设备老旧、计量系统存在不可控误差造成实际材料用量与配合比用量有差异,突出体现在胶凝材料与外加剂方向。

3、试验人员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足不深,试验检测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4、主动性不足,超前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很多时候处于被动状态,无法体现出一个优秀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性。

5、与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到位,存在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不担当的恶习。

6、与各项目施工单位沟通欠缺,导致配合比委托不及时、不完善、不准确,造成大量返工并于生产脱节。

7、试验室在上半年白银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质量专项检查中,由于管理存在疏漏,人员缺乏专业技能水平,标准规范掌握不全面等原因,发现较多问题,对公司形象照成重大影响。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试验室经过多次组织总结反思,在日常工作中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学习,并在内部实行技能考核制度,细化岗位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补充完善管理漏洞。并希望今后在公司领导的督促监督下,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试验室能够发挥公司核心部门的带头作用,把控质量安全核心,使公司质量指标、效益指标、安全指标、指标考核目标管理落到实处。

三、2022年工作计划和目标

1、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贯彻公司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及指标考核目标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成本控制。

2、反复论证,不断创新,持续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及分析优化、提高混凝土长远距离运输质量,始终坚持“不以牺牲质量的前提下优化配方、厉行节俭。”以科学、公正、准确、严谨的态度,加强和完善对我公司混凝土从原材料进厂直至后期强度增长规律的全过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3、通过加强试验人员专业技能系统学习、思想教育,重视责任心培养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试验人员整体素质,做好与公司各部门各施工单位的沟通与技术指导工作,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与行业技术交流,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动态,搜集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技术储备,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成指标考核目标。

4、加强商品混凝土的技术管理工作,出具的质保技术资料科学、规范、标准、准确、真实,不为公司将来留下质量隐患。

5、强化原材料进场检测工作,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可控,原材料的选择是商品混凝土质量能否满足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是否稳定、经济的基础保证,也是混凝土成品质量保证的决定因素。

6、及时更新调整配合比,保证各项性能指标全部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对工作性能、流动性能等指标严格控制;对强度等性能指标在保证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过剩;对于一些优化的性能指标尽可能追求最优化。

相关期刊更多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

江苏建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腐蚀与防护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