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生实训总结

写生实训总结

写生实训总结

写生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新课改 写作思路 转型

一、课程内容整合:追求序列建构

1.单元主题线。我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各个单元的阅读课文主题,对学生进行主题序列写作训练。比如《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中: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地,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本是贺你的,怎好又拿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回去,往腰里揣……”“攥”“舒”“缩”“揣”等一系列写实动作,将那个屠户见财眼开却又假意推辞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本单元的同步写作训练主题就为“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

2.课文写作特点线。我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具体阅读课文的写作特点与课后练习的提示、要求,对学生进行微格写作技法的序列写作训练。如对应语文版七年级第六单元中的《伤仲永》设计题目:“在《伤仲永》中,王安石只安排了一句语言描写:‘泯然众人矣!’这一句话,把王安石的惋惜之情清晰地表达出来了。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描摹出一个场景,用一句语言进行概括?”

3.时鲜主题线。我以班团活动、社会热点、传统节假日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时鲜主题的序列写作训练,紧扣时代的主题,通过写作把握和感受时代的脉搏。

二、写作时间调整:追求主体落实

1.把两节作文课分成大课(60分钟)和小课(30分钟)。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的精力、体力允许的前提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经历一次(可以是一次日常训练也可以是一次综合性训练)完整的写作过程,打破原先在45分钟内学生的写作思维容易中断、写作行为反复的僵局。

2.把作文课设置在周一上午的第三节课(大课)、第四节课(小课)。把作文课调整到周一,一是为了对本周的日常训练目标进一步明确、拆解,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集中辅导;二是为了把综合训练目标的部分子目标合理地分解到本周的每一天来进行拆解性训练;三是为了便于学生自主训练,学生的写作学习在周一时有了明确的方向、任务,学生可以随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写作练习。

3.以每三周(约一个单元的训练任务)为一个分析时段。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一节课来全面地总结本单元日常训练的情况,或者是进行一次综合性训练。每三周,拿出一节课来总结本单元的日常训练情况,不会多占课时。此外,平时上课时,教师也会在阅读课堂上总结学生的日常训练情况,但毕竟时间有限,内容单薄。且学生们反复地修改自己的写作序列训练文章,写作水平提高是稳定的,需要阶段性地总结一下。尤其是一些比较繁杂的综合训练任务,多个子目标的训练效果的合成,需要在一个时间段里积淀完成。比如,在“描写”的写作训练中,我意图进行想象、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综合训练。我便在第一周出示了一张繁花盛开的小巷的照片,让学生给这条小巷命名,并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描写,发挥想象,采用多种修辞、多种感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方法,描写出小巷的美景,不少于150字。第二周时,我又出示了一张阴暗的小巷的照片,假设这里曾是个陈旧、阴暗、肮脏、冷清的小巷,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景物描写描述它的样子,不少于150字。第三周时,我让学生写半命题作文“××小巷的‘传奇’”,让学生发挥想象,假设造成小巷陈旧、阴暗、肮脏的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人的到来让小巷变得非常美丽?在这条小巷中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让学生写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同时,我们让学生把前两周的景物描写的最终结果自然地融合到这一次的作文写作中。这样的写作跨周进行,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完整的写作过程。

三、写作课型运用:追求环节驱动

1.日常训练的课堂结构设计。第一,大课的课堂结构。周写作辅导:教师解读本周的日常训练目标,尤其是要明确本周的训练目标和综合训练目标的关系,让学生明确本周的写作目标和任务,对学生的日常训练进行集中辅导,此环节大约安排15分钟;本课写作辅导:投放综合训练目标的子目标,进行写作指导,明确本次训练的目标、要求,师生共同讨论写作思路,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自主写作: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此环节大约安排30分钟;自主修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第二,小课的课堂结构。互改作文:学习小组内互相批阅、交流大课上写的作文,并推荐出优秀作品,以备班内交流,教师同时也要快速地阅读一些学生的作文,提出修改建议,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完善定稿: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内的交流情况与教师的建议,完善文章,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佳作赏析:各小组展示佳作,并说明推荐理由,班内加以欣赏、点评,教师加以总结,此环节大约安排10分钟;升格拓展:根据课堂交流情况,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明确本周的努力方向,此环节大约安排5分钟。

写生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现状分析

小学生感觉作文难写,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平常积累的素材少

小学生由于阅历浅,基本上是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缺乏生活的体验,不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有些学生虽然也经常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但不善于进行总结,成不了写作的素材。

2.缺乏写作的兴趣

有的小学生知识基础差,字、词、句还未能过关,错字连篇,经常写出断句和破句,就更别说写出成段的文章了。

3.写作方法不当

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作文方法和作文规律,写作时往往感到无法下手。

4.训练不得法

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教师不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说到写等教学原则,违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少数尖子学生能达到的水平强加于全体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源于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他认为企业发展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必须制订总目标及与总目标相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职工的生产和管理活动,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方法运用

1.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观察力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写作干巴巴、缺乏素材的同学,我们要制订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观察力这一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鲁迅曾说过:“对于任何事物,必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从中找出异同,分析美丑。

2.从“双基”训练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学生着力进行“双基”训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步是字、词、句训练。看看字体是否端正,卷面是否整洁;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病句等。第二步是选材立意训练。中心是否鲜明,材料是否切题,结构是否条理等。第三步是兴趣的培养。要密切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相信老师,尊重老师,从而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要适当安排学生课堂上互改活动,发挥学生动手批改文章的主动性,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同学是怎么写作文的,为什么要这么写;作文讲评时要以表扬为主,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只要达到当初制订的训练目标就可以给予充分的肯定;提供展示机会,激励成功。学生的习作一旦被认可,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

3.组织结构化作文教学

对写作洋洋洒洒,却毫无章法、不得要领的学生,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培养他们文章层次清楚,中心明确为目标,组织结构化教学。意在找到教材、教法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最佳契合点,促使学生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写作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一定适应性的写作能力。小学阶段作文主要是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等基本训练,常用的方法是总、分、总结构。为此,我们就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要求。这类学生的文字水平功底很好,关键是缺乏必要的正规写作训练。

四、注意事项

1.实效性原则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各类学生的特点进行,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达到写作的最佳境界。目标既不能太高,太高了没法完成等于没有目标;目标也不能太低,太低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实时信息反馈

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开放、动态、立体的作文教学体系。对完成情况要及时进行总结,对照目标寻找差距和不足,对出现的偏差,实时调整训练内容、训练途径和训练方法,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3.考核与激励

写生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兴趣;积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17-01

从初一到初三,无数次作文训练,学生写得辛苦,老师改得更辛苦,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没有多大提高,不少初二学生写作文与小学生相差无几,有的只能写一二百字。学生普遍反映,作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所以,学生升中考的语文成绩也因此一直徘徊不前。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已持续多年而没有丝毫进展 ,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认为,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的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

一、要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

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写字是写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写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作文水平的体现。尤其在考试中,字写得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无论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因此,不首先提高书写的水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本人在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写字训练,考试作文分数就相对高出同类班级几分。然而写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五天的功夫是不行的,因此,有必要从初一入学时就开始训练写字,要求做到工整、美观、正确。字写好了,学生的作文分数能够提高4-5分。

二、七年级巩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七年级用写日记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是一种写作。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2、广泛阅读,引导学生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400万字。而且他们的写作素材来源除生活以外,就是广泛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吸取营养。语文教材的容量非常有限,教师要广僻途径,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章,用心去领悟,并将所悟的东西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从学生进入初中起,我们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进行10到20分钟的课外阅读,读名家名篇,也读同龄人的优秀习作。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初学时,扶他们上马走一程,在他们有了一些基本经验后,再鼓励他们策马扬鞭,大胆前行。

3、七年级,巩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

学习写人篇,训练重点为“描写人物的方法、怎样使人物血肉丰满”。同时,结合说明文单元的教学,进行简单的说明文写作,训练重点为“抓住事物的特征、根据说明中心,合理安排说明顺序,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注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八年级重点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

八年级作文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训练重点为“观点与材料、论题的展开、议论文语段的结构。”

这里主要以“议论文写作训练”为例介绍作文系列训练规划。学生初写议论文,常犯的毛病有观点不明、对观点缺乏应有的分析、观点与材料不一致、思路不清、论述无法展开、结构不完整等。针对以上薄弱环节,我们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把议论文的写作要素分解成若干系列,分项训练。分项训练结束后,再综合写作完整的议论文。

在“观点与材料”专项训练中,由于初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所阐述的观点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思考、推理的过程并不复杂,所运用的材料往往也是常见的、人所共知的。但初学议论文写作,往往会犯观点不明和空泛、举例不当、堆砌事实、缺乏分析、观点和材料不相吻合等毛病,不能对观点和材料进行合乎逻辑的组合。因此,我们又把“观点和材料”分解成“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用材料证明观点”、“事例的表述”和“观点和材料中的纽带”四项进行训练。

再如“议论文语段的结构”专项训练,议论文的结构以“总──分──总”为基本结构模式,在根据教材的结构训练其变式,如“总──分”、“分──总”、“起承转合”等。语段训练也讲究结构,而且与议论文篇章的结构是相似的,或是演绎式(观点──材料),或是归纳式(材料──观点),或者两者的结合(总──分──总)。

通过几次专项训练,让学生明确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基本结构和基本思路,从而达成初中阶段会写简单议论文的训练目标。

四、九年级加强综合训练

写作训练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写情绪,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分解归类,并开发一些微观的教学策略进行分项训练,分中有合,互相联系。而九年级下学期的作文则是在此基础上的综合和提高,是在内容上的逐步加深,形式上的变化和创新,技能上的温故知新,达成文体和训练内容的系统化。

九年级,根据教材序列,对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强调综合性。记叙文要求真实具体、有详略、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说明文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语言准确;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要求能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由此及彼,联系实际,展开议论;初步具备修改文章的能力。所以,我们训练的重点是话题作文,审准话题,正确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文题。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受益,我们还把与学生关系紧密的话题进行梳理,归纳出多个话题,我们把它称为“母题”,每各“母题”又衍生出几个相关的话题,我们称之为“子题”,并有计划的进行训练。

写生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这里所说的总结,主要是就工作总结而言的,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

总结与计划都是工作中常用的事务文书,两者对实际工作产生作用的方式不同。

如果说计划主要是为了指导未来,那么总结则主要是回顾过去,而回顾过去,特别是从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还是为了给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同时,总结过去的工作情况本身,也是培养工作能力,提高认识水平的一种过程。

种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总结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将总结分为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两类。所谓的综合性总结,是对总结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和评析的总结;所谓的专题性总结,则是对某项工作的情况或总结对象在某个时期的某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门反映和评析的总结。

写法

同计划一样,总结一般也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即标题、正文和落款。

1标题。标题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包括单位名称、时间、总结对象和文种类别的标题,这种标题的写法同计划标题的写法相近;一种是新闻式标题,即概括总结的核心内容的标

2正文。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几个部分,分别写人基本情况、成绩与经验及问题与教训、今后的意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基本情况”也即“前言”部分,通常用以概述情况,或对工作背景和开展工作的条件,做一个简要交代。

主体的第一个部分是“成绩与经验”部分,在此要用翔实的材料,将成绩及取得成绩的做法写明,最好要有实例,有数字,还要有体会,要能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主体的第二个部分是“问题与教训”部分,在此要实事求是地把工作中的失误和问题写明,并深刻分析产生失误和问题的原因,指出应当吸取的教训。写主体部分,必须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统一、情况与分析相结合,而且材料要具体,情况要真实,观点要正确,分析要深入,只有这样,写出的总结才会具有较高的价值。夹叙夹议或先叙后议,都是总结的主体部分常用的写法。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放在一起,在“问题与教训”部分之后写出,也是比较常见的写法。

写生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教学中,对阅读教学和习作都相当的重视。因此,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由编者精心挑选的课文之后,并没有对他们的习作能力起到多大的指导作用。虽然已有部分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发现了读写结合对阅读、习作能力的促进,但文本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并不都是显性的,不是一目了然的。

因此,我校提出了“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文本读写训练点的研究”实验,希望能够结合语文教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设计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二、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以鲁教版小学三、四、五年级语文课文为文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着重研究如何在小学中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确定研究目标如下:

1.解读教材,寻找中高年段语文教材中读写结合训练的切入点。

2.围绕切入点,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的方法与过程。

3.指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精心指导,归纳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读与写能力。

(二)课题研究方法

1.实验法。在三、四、五年级中分别抽取2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的语文老师尽量多的挖掘到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并在备课、上课中体现出来。

2.搜集资料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们搜集大量的有关课题的文字资料,包括书籍,网络资料、教科研成果等等。

3.语文课例研讨。课题实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课例研讨,这样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一线资料。

4.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法。课题顺利结题后,把研究的材料形成一本有特色、有实用的校本课程,并把总结到的经验推广到我校全体语文教师,把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全校的语文教学中。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这一阶段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了有关的理论书籍,如《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等,认识了此项研究的意义,通过作文比赛摸底的方式了解当前我校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写作兴趣状况,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动员。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

1.根据课题的要求,3-5年级段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现将老师们读写结合训练点的设计方法总结如下:

(1)填补课文空白

教材中,有的课文部分内容写得较为简略,其实是叙述描写留有空白,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学生对人物品质体验更加深刻。

(2)丰富故事情节

古诗、文言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文言文教学中,我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在熟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一些文言文编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样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大都是非常喜欢的。

(3)续写课文结尾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如《穷人》一文,第二天,桑娜和渔夫会怎样跟孩子解释?他们会怎样对待西蒙那两个孩子?两个孤儿的命运将会怎样?今后,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怎样?老师要引导孩子围绕着桑娜一家人的生活,这两个孤儿的命运,合理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结尾,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再现主人公美好的心灵。

2.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师进行了培训。

采取了自学加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选择对课题理解透彻、工作开展到位的老师和班级作为试点,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教法研讨、学法指导,共同学习,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3.对精彩的练笔集中展示,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全班同学阅读、欣赏其他同学的练笔,并集中进行评论。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也可以与孩子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改进和完善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成果汇编,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将研究初果推广到全体三、四、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四、研究成果

1.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变得乐于习作。“读写训练点”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就养成了。整体来说,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优秀学生作文集锦。

2.教师素质得到提升

通过研究,老师们不仅寻到了一些读写迁移训练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方式,而且学校语文组科研能力正在提高,实验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提升,形成了“读写训练点”教学论文和案例集。

五、讨论与思考

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3-5年级段在写作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教研组反思和改进:

(一)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在同一班级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实行“文本读写训练点”实验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让尖子学生“吃得饱”,让学困生的“吃得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今后,我们将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向专家、学者请教,虚心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请教,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寻求阅读教学中读写训练的最佳点。

今后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潜在价值,赋予传统的“读写训练”新的力量,让阅读和写作比翼齐飞。

参考文献

[1]专著: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相关期刊更多

中学生读写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

美术教育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