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则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教案范文第1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同时能在运算中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独立尝试计算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合理灵活的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准备

1.分数加减法、乘法、除法计算方法;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乘法运算律。

2.审清运算符号,确定好运算顺序,不丢数、不抄错数,认真计算很重要啊!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自学

一、旧知铺垫

1.算一算

+=

-=

×4=

×=

÷=

÷=

2.画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如:53+63÷9

(12+9)÷3

×﹢

(-)×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都是先算

后算

,有括号的先算

再算

1.独立思考自主完成

2.小组交流核对结果

组长负责组织

重点交流:

分数除法的算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1.说说运算顺序先算

法,再算

2.自己尝试计算

提示:将分数混合运算中的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

合作展示点拨

二、尝试、交流,体会算法

1.

请你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试着算一算

﹢÷

÷×

=

=

=

=

=

=

(-)÷

=

=

=

强调:

1)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小数混合运算运算顺序

即先算

后算

,有括号的先算

再算

﹡2)分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

,要注意符号“÷”变

,除数变

2.巩固练习

÷÷

÷(÷2)

÷7+×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不就是我们第四单元学过的知识了吗?

3.小组内交流计算结果和算理

重点交流计算过程

组长负责组织

4.板演,全班展示反馈

小结: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中,每一步都要仔细观察、分析,如果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使计算简便的,我们要用简便方法。

达标检测

用喜欢的方法计算

÷×

四则运算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核算辅助账务系统; 运行设计;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一、引言

如何有效地分类(分学历层次、分学科专业)核算高校教育成本,是高校教育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目标,但却是一道不容易解决的难题。其主要原因,一是现行高校会计核算确认与计量基础的障碍:现行高校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却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如果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则需要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对现行会计核算数据中大量有关教育成本会计数据进行转换,但其转换工作技术性强、工作量很大;二是现行高校会计核算不统一障碍:事业会计核算与基建会计核算分离、并行,如果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则需要花大量时间对两套会计核算账务系统中的有关教育成本数据进行疏理、整合;三是教育成本核算账务系统构建障碍:账务系统是借助高校日常会计核算账务系统,在同一套账务系统下核算教育成本?还是另外设立辅助账务系统,单独对教育成本进行明细核算?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财政部2009年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制度设计上将权责发生制引入会计核算中,资产及收支科目分类设计上考虑了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基建会计核算并入形成统一会计核算等,这些将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提供会计制度上的保障。为此,本文重点探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辅助账务系统构建及运行设计,从而为有效地分类核算高校教育成本提供一项新的解决方案。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辅助账务系统的构建及其运行架构分析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辅助账务系统的构建

理论上讲,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账务系统构建有上述两个可供选择方案。如果采用前一方案,那么一方面要依据《征求意见稿》的要求,按期(月份、年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年末还要按照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财务决算报表;另一方面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按期(学年度)编制教育成本报表。在此方案下,首先,按《征求意见稿》要求的费用类最明细科目进行费用支出核算,需要至少六级明细核算(即费用支出二级明细科目核算,区分财政拨款支出与非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核算;此外,还要按财政收支分类科目要求的经济内容至少二级核算);然后,对每一项最明细费用支出再进行教育成本确认,若确认为教育成本,则需要进行三级教育成本明细核算。如此一来,明细核算级次至少九级。该方案有以下缺陷:一是要求所有审核记账财会人员都要能熟练掌握教育成本核算知识和技能,这对高校财会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二是对费用支出编制记账凭证时,所选择的会计科目要求在费用类最明细科目下还要设置教育成本明细科目,至少九级的明细科目将导致科目代码及文字表述太长,使会计凭证难以容纳。此外,内容摘要既要满足一般费用支出的说明,又要顾及教育成本内容表述,会顾此失彼。显然,该方案不可取。

为此,笔者提出采用后一种解决方案,即利用高校会计核算通用软件(无需再开发或另购会计软件),单独设立一个辅助账套,专门用于核算高校教育成本。该方案一方面不影响高校日常会计核算,另一方面只需在财务部门设置教育成本核算岗位,配置一个或几个专职会计人员,就可以有效地分类核算高校教育成本。该方案无须再详细审核已审的原始凭证,只需根据已审并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按照记账凭证序号逐一查验:对费用支出的每一份会计凭证进行教育成本确认,若涉及教育成本,则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否则,跳过不予以核算。另外,在教育成本核算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大量日常会计核算账务系统下长期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基本建设支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明细账簿记录,只需在期末编制有关公共教育成本费用分配表,从而可节省大量核算工作量。因此,该方案在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框架下完全可行。本文的后续研究正是基于该方案。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辅助账务系统运行架构分析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则,必须依次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其中,确认是教育成本核算的定性分析,计量是教育成本核算的定量分析,记录是教育成本核算的技术手段,报告则是教育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需要借助辅助账务系统来完成,这个账务系统既是独立的账务系统,又与高校日常会计核算账务系统密不可分。下面对该辅助账务系统运行架构作简要分析见图1。

1.高校教育成本确认——项目确认、归属期确认和归属对象确认

四则运算教案范文第3篇

主题阐释

算法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内容体系中重要的大概念,它是一个有穷规则的集合,其中之规则规定了解决某一特定类型问题的一个运算系列;而计算是指数据在运算符的操作下,按规则进行的数据变换。这里无论是算法还是计算都提到了“规则”,可以理解为算法规定了任务执行或问题求解的一系列步骤,而计算是这些任务执行或问题求解的具体实现。

在教学中我们不必为算法、计算的概念去绕口地解释,而应当领会其实质,利用计算机的优势特点去设计解决问题的规则和实现的方法。例如,累加器S=S+X,就利用了变量赋值的特点实现了迭代的方法;斐波那契数列问题,使用了递归的思路;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模型,实现有效的自动计算?如何方便、高效地实现自动计算?编程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之一。

本期提供的三个案例,分别用不同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验编程计算,初步了解算法。

教W案例

案例1: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

学业要求:能提取割圆术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运用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能使用编程语言实现这一方案,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迁移到其他相关问题中,并能采用恰当的方法优化解决方案。

知识要点:割圆术,迭代算法,近似值,精度。

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推导分析、归纳总结,了解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思想与方法;并通过运行观察程序,感知计算机近似运算的高效。

活动步骤:

①教师展示从古至今,不同的人对π的推导和计算到的数字。②给学生阅读材料,自主学习“割圆术”的思想方法。③请学生计算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三角形的面积。④请学生计算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六边形的面积。 ⑤请学生继续尝试计算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十二边形的面积,并归纳计算规律。⑥教师引导学生推导计算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二十四边形的面积,并总结计算规律,用自然语言描述此算法。⑦将“割圆术”程序的可执行文件发给学生,学生运行程序,观察结果,感知计算机近似运算。⑧请学生利用“割圆术”,通过分析初始状态为正方形的正多边形尝试近似计算圆周率,并编写程序。⑨学生程序展示,相互评价讨论,提出优化或改进意见。

教学思路:

(1)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学习目标是:针对给定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割圆术的思想方法;能提取割圆术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运用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能使用编程语言实现这一方案;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迁移到其他相关问题中,并能采用恰当的方法优化解决方案。具体的知识要点包括割圆术、迭代算法,近似值及精度。在教学中应当把“能提取割圆术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运用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能使用编程语言实现这一方案”作为教学重点,而“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迁移到其他相关问题中,并能采用恰当的方法优化解决方案”是教学的难点。

(2)古今中外,许多人致力于圆周率的研究与计算。为了计算出圆周率的越来越好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数学家为这个神秘的数贡献了无数的时间与心血。古人计算圆周率,一般是用割圆术。

(3)所谓“割圆术”,就是用单位半径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这一思想方法,尝试手工计算单位半径圆内接三角形、六边形、十二边形的面积,在其中体会这种基于几何的算法计算量大,速度慢。在计算机程序中,成倍地增加正多边形的边数n,让所求得的π逐渐接近真实的π值,让学生感受计算机在近似计算中的高效。

(4)在此基础上,两人一组,利用“割圆术”,通过分析初始状态为正方形的正多边形尝试近似计算圆周率,并编写程序。学生程序展示,相互评价讨论,提出优化或改进意见。

(5)本活动设计课时为1课时。

案例2:递归算法的教学

学业要求:掌握递归算法的基本特征,能够用递归算法解决相关问题,了解递归算法的执行过程。

知识要点:递推算法,递归算法,递归的结束条件、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活动法。

活动步骤:

①教师通过讲授法,复习前面的知识――递推算法的编程思路,引出本课实例――斐波那契数列问题。②请学生分组讨论斐波那契数列问题的编程解题思路,总结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条件,得出递推关系式:F[1]=1,F[2]=1,F[N]=F[N-1]+F[N-2](N>=3),并独立编制出递推算法的相关程序。③教师展示学生的编程结果,让大家总结、提炼出递推的条件及循环语句的组成,分析递推程序的执行过程:从小到大,直到目标实现。④教师总结另一种编写程序的方法:从大到小,引出递归算法。⑤请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分组讨论、总结出递归算法的定义、思路以及使用递归算法的注意事项,并独立编制出递归算法的相关程序。⑥教师展示递归程序执行过程,归纳总结出编写递归程序的一般思路:用过程或函数方式实现递归程序;从底到顶分析,从顶到底求解;先判断递归条件再递归,否则容易出现死循环。⑦请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以下程序(任选一题完成):分解质因数(任给一正整数,将其分解成质因数并输出);上楼梯问题(有一十级的楼梯,上楼时可以一步一级,也可以一步两级,求出共有多少种上楼梯的方法);汉诺塔问题。⑧同学间成果展示,相互评价,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教学思路:

(1)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熟练掌握递推算法的应用,掌握递归算法的特点,能利用递归算法编制程序解决常见问题,树立递推、递归算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计算思维。本课时的重点内容是递归算法。具体知识点是:递推算法、递归算法、递归算法的特点,递推、递归算法的结束条件,用递归算法编制程序解决相关问题。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递归算法的执行过程和递归的结束条件。

(2)递推算法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思维方式依次求出各级问题,思维较清楚,程序执行过程符合人的求解过程,比较好理解,但在有些较大问题上,程序的编制过程比较难。而递归算法是在递推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从小到大的分析方式。从大到小的求解过程,编制程序比较容易,但程序的执行过程比较难理解,因为要用到堆栈的理解方式,堆栈的概念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详细介绍,这里只是打下伏笔。

(3)递推、递归两者的共同点是:一要找到递推的关系式;二要找到结束条件(初始化条件)。不同点是:求解过程的顺序不同,递推在编制程序时采用的是从小依次向大逐步求解的方式,而递归在编制程序时采用的是降低问题规模的思维方式。

(4)基于上述认识,这一节课中设计了两个活动。

这两个活动,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两个程序的执行过程(求解过程),理解递推、递归算法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递推、递归算法思想,并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用不同的算法编程实现。

(5)在上述这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有选择地完成相关问题,既能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又能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6)本活动可用两2节课完成。

案例3:计算朋友圈人数

学业要求:能够针对限定l件的实际问题进行数据抽象,运用数据结构合理组织、存储数据,选择合适的算法(排序、查找、迭代、递归)编程实现、解决问题。

情境设置:小明所在学校有N个学生,形成M个俱乐部。每个俱乐部的学生都有着相似的爱好,形成一个朋友圈。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属于若干个不同的俱乐部。根据“我的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这个推论可以得出,如果A和B是朋友,且B和C是朋友,则A和C也是朋友。小明想知道,在这些朋友圈中最大的有多少人。

研究题目:根据情境分析题意,确定数据结构,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解题思路,编程为小明同学找到答案。

项目活动:

①(或选修课)的情况,假设一个组(或一门课)为一个朋友圈,试试能否找出最大朋友圈;记下寻找过程数据,分析结构,探索计算模型、方法。②设N=7,M=4。且第一俱乐部有3人,学号为1、2、3;第二俱乐部有2人,学号为1、4;第三俱乐部有3人,学号为5、6、7;第四俱乐部有1人,学号为6。模拟计算机解决此问题。③根据前述思路,编程计算最大的朋友圈中有多少人。

教学说明:

①确定总的学生学号Total,即Total=[1、2、3、4、5、6、7]。②将4个俱乐部分为4个数组:N1=1、2、3,N2=1、4,N3=5、6、7,N4=6。③以学号1为例,寻找能与学号1成朋友关系的学号,将含有学号1的俱乐部合并在一起,即M1=N1 U N2=1、2、3、4。学号2、3、4现在都是学号1的朋友,根据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因此学号2、3、4的朋友也是学号1的朋友,因此学号1的朋友圈M1还有可能扩大,依次查询包含学号2、3、4的俱乐部并与原本M1朋友圈进行合并,即M2=M1 U N1 U N2=1、2、3、4。据此,得出第一个朋友圈为1、2、3、4。④同理,现在只剩下学号5、6、7没有划分朋友圈,以学号5为例,按照上述步骤依次查询得出M3朋友圈5、6、7。⑤所有学号分圈完毕,得出两个朋友圈:M2=1、2、3、4,M3=5、6、7。⑥比较两个朋友圈数量大小,最大的即为最大朋友圈,数组长度即为最大朋友圈中人的个数,数组内容即为朋友圈的具体人员。⑦如果学生人数和俱乐部的组成发生变化,只需要相应的在矩形数组里修改对应参数。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专家点评

案例1

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发明的割圆术,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逼近“圆面积”,即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里应用近似计算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该案例正是让学生从计算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三角形的面积出发,逐渐增加边数,寻找其规律;同时,将“割圆术”程序的可执行文件发给学生,学生运行程序,观察结果,感知计算机近似运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利用“割圆术”,通过分析初始状态为正方形的正多边形尝试近似计算圆周率,并用计算机编程计算。这一思路既体现了数学中的极限思想,又符合计算机解决问题所使用的近似方法,思路正确,方法得当,值得肯定。

但从案例本身来看,对计算机解决问题使用的近似计算方法中的近似值及精度的要求体现不够充分,学生探究的目的不太明确。新课标要求学生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和表示简单算法。在本案例中,算法如何体现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需不需要使用通项式,什么地方使用迭代算法,怎么实现预定的精度等思想和方法,在案例中体现得不够充分,不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应当改进。

(案例1提供:成都石室中学 唐佩、杜妮香、曾贵胜;点评人: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维明)

案例2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针对限定条件的实际问题进行数据抽象,运用数据结构合理组织、存储数据,选择合适的算法(排序、查找、迭代、递归)编程实现、解决问题。而该案例正是从讨论斐波那契数列问题的编程解题思路出发,让学生总结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条件,得出递推关系式并引出递推算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从小到大的分析方式、从大到小的求解过程,引出实现递归的算法,教学思路清晰。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解决诸如分解质因数、上楼梯问题、汉诺塔问题等实例问题,由简至繁,体验递归思想,感受计算乐趣,处理得当。如果在案例整体设计上,能以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的例子为项目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理解迭代、递归的含义,进而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达到发展计算思维的目的,项目活动的效果就更好了。

(案例2提供: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物资装备中心 李大国;点评人: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维明)

案例3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概念、特点、操作、编程实现方法等内容的基础上,对简单的数据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数据结构,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数据抽象、数据结构的思想与方法有初步的认识。该案例在解决问题时,首先将4个俱乐部设为4个数组,然后查找数组中的等价元素,并将各数组等价集合并,通过比较等价集的规模,找出最大朋友圈,这一方法,正是课标要求的具体呈现。

四则运算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指出:“学生也许不能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但是他一定能把握自己加工之后生成的语句”。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并最终生成相关知识的过程。毋庸置疑,这一理念与新课标的要求是十分相符的。基于这一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采用过于机械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并按照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经验,并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

1.科学设计预案

教师应该明白,在教学活动中,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教学预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需要指出的是,动态生成策略指导下的预案,并不是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编写的教学方案,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的设想。借助这种形式的预案,不但可以使学习活动更加有的放矢,而且能够使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为例,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我首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分析。简单来说,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而本册书中在教学分数乘法、除法等相关计算内容时,已经出现了一些两步的混合运算题目,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四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前置性的学习活动。同时,我利用一定的方式对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效果进行了检测。接着,综合学生的学情以及前置性学习的效果,我设计了本节课的预案。在预案中,我以学习目标的形式提出了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的内容。具体来看,在本节课的教学预案中,我将重点内容设置为引导学生了解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之间的关系,并熟练运用运算性质与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思考,而且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在动态生成策略中,科学设计教学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2.注重以生为本

正如前文所述,动态生成策略要求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所以教师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尤其是在双边参与的课堂教学进程中,更是应该将学生独特的想法纳入到生成性课堂的构建当中。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识探究活动。这样一来,可以放手让學生进行自主性的知识生成与建构,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促进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

以《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为例,为了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活动。同时,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一定的引导,我结合主要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问题:(1)此前学过哪几种统计图?不同的统计图分别有怎样的特点?(2)扇形统计图有怎样的特征?扇形统计图中的圆表示什么?扇形表示什么?扇形的大小反映的是什么内容?扇形所占圆形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自主性的思考。同时,根据自己的认识,学生还进行了一定的互动交流。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的思考中逐步实现了新知识的生成。

3.把握课堂意外

在学习活动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准确把握并利用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教师可以将课堂中出现的意外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灵活的思考。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出现的错题通常可以视为一种重要的意外性学习资源。因此,我会借助错题资源来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分数除法》为例,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解答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将÷3÷3这一问题的计算结果写成了。于是,我让学生讲述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认为÷3÷3=÷(3÷3)=÷1=。然后,我让学生不加括号再计算一遍,并遵循运算法则仔细观察加括号之后的算式。最终,通过对错误资源的及时捕捉,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审视教学过程,并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以此来建设一个动态生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整合教学经验,及时对教学进程进行调整,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婕.打造生成性的小学数学课堂[J].散文百家(下),2017,(10):242.

四则运算教案范文第5篇

一、在读法上有突破,建立符号意识,渗透代数和思想

中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正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法容易掌握,如,-5+3=-2 , -5+(-3)=-8.但对于有理数的减法,学生较难掌握.如出现-5-3=-2,-5-(-3)=-8的现象.如何减少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呢?在讲授有理数减法法则后,我认为可以在读法上做文章,-5-3读作负5减3这是无可厚议的,但也可以读作负5加上负3,则-5-3=-5+(-3),同样-5-(-3)=-5+3,这样读法就转化成有理数的加法.学生做题就容易多了.这种读法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相通的,只不过是学生懒得去读,只算答案罢了.这也和后来学习合并同类项接轨,向学生渗透了代数和的思想和运用符号表示数及进行运算的思想,符合课标意图.其实,数学多读有助理解.这样,9-(-5)也可以读作9加上正5;-3-1也可以读作负3加上负1;0-8也可以读作0加上负8;(-5)-0也可以读作负5加上0.显然做题就容易了.当然,教学合并同类项也可以这样读法.如3a+2b-5a-b,也可以读作3a加上2b加上负5a加上负b.通过这一读,学生就容易得出(3a-5a)+(2b-b).所以,在教学有理数减法时,让学生在读法上下工夫.

二、在想法上有突破,联想生活实际,合理解释式子意

心里学研究表明,学习上多让学生联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面对的数学问题往往就是生活的实际.在教学有理数加减法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今天白天的温度是15摄氏度,晚上是3摄氏度,昼夜温差相差多少,学生很容易列出15-3=12.如果改成今天白天是15摄氏度,晚上是-3摄氏度,学生就很容易列出15-(-3)=18.通过类比,学生很快知道答案是18摄氏度,但单纯出现15-(-3)的时候,学生的答案就会出现12的结果.原因是什么呢?是学生对式子的表示意义不够理解造成的.如果借助温度计,让学生体会15与-3相差多少度就明白了相差18摄氏度.同样,式子-3-5可以想像为:向同学借了3元又借了5元或用了3元又用了5元.这样想,计算就容易多了.所以,在计算时,学生要多想式子的背景和意义,有助提高运算能力.

三、在学法上有突破,注重学生学习体验,重视知识的

生成,夯实算理

目前,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课堂结果目标,即教学效果,不注重课堂的过程目标.课堂教学往往直奔“主题”,在练习上多下工夫,其实是事倍功半的.教师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不能生搬硬套,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没有参与,就没有发言权.

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其实就是要求教师授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识,重视知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多让学生实践,获得体验和快乐.如,“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符号规律,可用归类的方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讨论有理数乘法有四种情况:正数×正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负数×负数.并附上对应式子.再让学生根据式子结果归为两类:正数和负数.然后让学生根据结果为正数的两个式子中的因数发现:两个因数的符号都是同号的;根据结果为负数的两个式子中的因数发现:两个因数的符号都是异号的.从而推出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规律.通过这样实实在在的合作探究,学生感受到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符号规律,以后很难忘记,运用就容易上手.经历这样的学法,学生已有一定量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切切实实感受到知识的迁移,知识的生成也就自然而然了,学生对法则算理明白了,做对应练习就会得心应手.

四、让学生在做法上有突破,加强变式训练,建立错题库

相关期刊更多

毛泽东思想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

现代青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海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