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1篇

就表现手法而言,《故都的秋》采用了写景散文惯常的情景交融的手法。但历来写景散文,创作者在处理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时,大多侧重于对象,而创作主体往往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对象进行审视。相反,当我们在品味《故都的秋》一文时,则会明显地感觉到,文中的主体和对象完全融为一体。创作者既是主体,又是主体化了的对象;而客观景物既是对象,又是对象化了的主体。那么,作者是如何做到主客完全融为一体的呢?而这种写法又对散文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作者通过巧妙的叙述方式自然地介入到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中,使自己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如“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像花儿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等语句,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觉到作者就生活在这个秋天,甚至让人觉得那个“泡一碗浓茶”,在院子里坐着看天的,早晨起来到街上散步的人就是郁达夫,他甚至还会在雨后的桥头和熟人用“平平仄仄”的北方话一同感受秋的凉意。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散文中作者的平民意识,就是因为在文中,郁达夫并不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俯视平民的生活,而是以一个普通的北京人的心境感受自己周围的生活。透过文字的表层,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郁达夫不仅在写秋景,更是在描述一种生活。于是,文中的景和情在生活的层面上融为了一体。这样,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也就不仅仅是故都的秋的特点,更是郁达夫对人生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一种包容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生命价值追求。所以,直到文章的结尾,郁达夫仍然没有从故都的秋味中跳出来,而“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其次,本文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表达上侧重于主观世界。我们知道,从文学活动的规律来看,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调各有侧重,而作者郁达夫又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创作写出《故都的秋》一文的呢?

1933年4月,郁达夫为逃避国民政府的高压和文艺界的纷争而由上海迁居杭州,但他很快发现杭州也并非“世外桃源”,于是写下了“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这样的诗句,以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1934年7月,郁达夫离开杭州去青岛避暑,8月转赴北平,终于发现了与中国历史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的“深沉的地方”,写下了传世名篇《故都的秋》。这就决定了郁达夫在描绘故都之秋时,必然会侧重于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表达,于是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只不过是郁达夫主观心境在客观景物上的投影,而客观景物则成为了郁达夫精神世界的缩影。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与其说是郁达夫饱尝了故都的秋味,还不如说是郁达夫找到了一种符合他悲凉心境的生活。这种生活既让他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烦恼,又让他触摸到了历史文化的气息,正好契合了郁达夫的精神需求,成为了他“儒生逃秦”的好去处。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文人和秋的关系,对郁达夫的主观世界加以分析。正如郁达夫在文中所写“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郁达夫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必然深受中国传统悲秋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文人的这种悲秋意识中到底包含着一种什么情结呢?著名学者赵敏俐认为,“中国文学里的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始终比较明显地和相思与怀归的母题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蕴涵的正是“相思与怀归”的主题。而“怀归”恰恰又是“相思”的目的,因此,《故都的秋》更侧重于“怀归”主旨的表达,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怀归”,更是一个生活在战乱年代、饱受人生忧患与哀痛的读书人对精神家园的“怀归”。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2篇

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

3、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郁达夫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物,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写小说时,他是凭着主观思路去写的,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3篇

1931年,郁达夫独访富春江上严子陵钓台,归来做《钓台的春昼》,沉吟家国之伤,亦叹生平落拓。文中所录的那首旧体诗,名闻一时: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郁达夫在钓台题壁的这首诗,早已刻成碑石立在富春江畔。观其字迹,左高右低,欹侧取势,与人通常书写时的左低其右高迥异其趣。其下笔果断,不善于翻转回环,是日常快速书写造成,给人以行色匆匆之感。这种笔势可认为是率性,也可理解为倔强。有些单调,却也自成一家面目。

郁达夫好题字,却并不以书家自居,他的《说写字》说自己没练过书法,只是信手而为,甚至说是为消费些纸张,贡献纸业,参与“社会性的恶作剧”。他向来喜欢拿自己“开涮”,以“自曝家丑”著称,实际上是一种不喜俗套的名士气。他的文章多写个人经历,表现内心冲突与骚动。在那个时代,显得极为特别。郁达夫的“自叙传”式小说已成为“五四”文学经典,但他写得最好的还是散文,更见其性情与学养。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擅写抒情散文的作家中,郁达夫、徐志摩、冰心、朱自清是最有代表性的。这四位作家有许多不同处,若就情感的收放度而言,大概是由朱自清到郁达夫是渐放,由郁达夫到朱自清是渐收。也就是说,朱自清情感表现较克制平稳,郁达夫情感表现最恣肆鲜明。

相比于郁达夫的狂狷,朱自清则堪称温文。

朱自清初入文坛时写了大量新诗,台湾诗人余光中认为其诗味不足,是以散文的感觉写诗。诗人的评价略嫌苛刻,不过让朱自清留名文学史的正是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与《荷塘月色》是经典的中学范文,前者朴实,后者华丽。若就抒情而言,则后者内敛,前者感人。对于《荷塘月色》,人多只以写景美文视之,也不乏细心者从开篇的“颇不宁静”探出消息,撩起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的面纱。那篇文章写于1927年,正是国内政治形势急剧动荡之时。

更早的1923年8月,25岁的朱自清和老同学俞平伯夜游秦淮河,凝融了六朝金粉的秦淮风韵迷醉了两位书生,秦淮河的歌女让他们情思萌动,心旌神摇。后来,两人写了同题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文把那种感觉写得空朦,有谈玄说理之气。而朱文说,那歌声“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明白亲切,不被情绪控制。

比较而言,朱自清写散文不像郁达夫那样处处有我,他更有细致描摹的耐心,较之郁文呈现的率真洒脱,朱文显得工细庄重。如果再比较一下他们留下的书作,从行笔细节到整体风韵,似乎也能看到收与放这两种趣味。

朱自清的楷书书风大致近欧,字形狭长,中宫收紧,字距较疏朗,他的手稿也大致属于楷书的快写,不是连绵有致的行书写法。有些作品略具魏碑风味。

当然,朱自清这样的古典文化的大学者,对碑帖见的很多,很有研究,在具体字的写法上,自然不会局限于某一家。比如“支颐啜茗忧危大,负手看花意思长”一联,是为他人题字,较之手稿更用心,更能看出书者的取法和追求。这副对联是从清代王闿运诗句中化出,表达了虽处平常却心系苍生社稷的情怀,意思庄重,书风亦端庄。

另一幅朱自清写给妻子陈竹隐的诗:“勒住群山一径分,乍行幽谷忽干云。刚肠也学青峰样,百折千回却忆君。”用语俊朗,字也写得很秀润。朱自清题字总是很认真,风格清正,和郁达夫的流动欹侧颇不相同,书写状态一个收、一个放。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于是以文来解人,以人来解字。散文在诸种文体中距离作者生活状态最近,通过散文,更容易了解作家的情感、观点与气质。民国时期的作家从小使用毛笔,对这种传统书写工具得心应手,他们的墨迹传达出了较多的个人气质和情感。

两位作家自然是不同的个性、气质和人格追求。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认为文后隐藏着一个拘谨的教师和平凡的丈夫形象,很不洒脱,引为遗憾。其实无需遗憾,朱自清喜欢以平常朴厚之貌示人,与郁达夫惯以洒脱浪荡之貌示人一样,是新文学拓宽格局的体现。何必一定要以英雄志士、智者高人的面目示人呢?是真人格自可爱,是真情感必感人。杨振声评朱自清:“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郑伯奇论郁达夫:“他不愿学歌德、拜伦,他只愿做莱汉特那样文坛上交游最广的人物。”

书法,很难离开旧体诗。旧体诗被新文学运动简单地否定了,有着深厚社会基础的书法艺术难免受些牵连。“五四”时期崛起的知识分子,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对旧体诗熟悉又有感情。朱自清研究古诗十九首,讲陶诗,讲唐宋诗,还专心模拟过汉魏六朝唐五代诗,曾有诗集《敝帚集》《犹贤博弈斋诗抄》,其中不乏佳作,但并未公开出版,相当低调。其中有一首诗《市肆见三希堂山谷尺牍,爱不忍释,而力不能致之》:

诗爱髯苏书爱黄,

不妨妩媚是清刚。

摊头蹀躞涎三尺,

了愿总终币一囊。

看到黄庭坚的字,爱不释手,又舍不得花钱。这首颇能体现朱先生忠厚而幽默的诗作,难得地让我们看到他对书法的喜爱。

王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里曾讲过这个现象:“鲁迅的旧体诗多半是作为书法艺术写给友人的,后来才由别人搜集起来。郁达夫的旧体诗除在散文游记中有录存外,也并未在当时结集出版。朱自清的旧诗集取名《敝帚集》《犹贤博弈斋诗抄》,是在他逝世后人们才看到手稿的,其他许多新文学作家也未闻有旧体诗专集出版。这是有原因的。‘五四’文学革命首先从反对旧体诗开始,新诗是最早结有创作果实的部门,因此,一般新文学作家最多把写作旧体诗作为业余爱好,只在朋友间彼此流传,最初并没有公之于世的意思。”由此我们看到,对这些作家旧体诗水平的评价,已有的结论并不多,其诗作的影响开始也仅限于朋友间的交往。鲁迅、郁达夫的旧体诗名声大,与他们在文化界交游广阔也有关系。

郁达夫在钓台题壁的那首诗是他的得意之作。“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是他经常书赠别人的。在郁达夫的日记里,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日记,他为别人题诗、书写条幅的记录很多,这些诗作就以书法作品的形式传播开来。

朱自清作为名作家、名教授,请他题字的人、尤其是学生应该少不了。但我们能看到的记录并不多,很难判断。

新文学的引领者们把旧体诗和书法作为不入时的个人爱好,对这些爱好的态度则因人而异。郁达夫在这一点上比较洒脱,他本来就喜欢暴露自己的爱好甚至不良嗜好。在《钓台的春昼》里,虽然作者把题诗说成“放了一个陈屁”,其实我们都能看出这首诗在文章中的重要性,说成“文眼”是不为过的。

朱自清把诗集题名为“敝帚”,也太过自谦了,他的自谦更像是对传统的礼的坚持,而郁达夫的自谦以至自损实际已是对礼的破坏了。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4篇

这项以现代杰出作家郁达夫命名的小说类文学奖项为两年一届,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江南》杂志主办、富阳市人民政府协办,旨在弘扬郁达夫的文学精神,鼓励浪漫诗意的性情写作,注重汉语叙事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力推浪漫放达、感性丰富、感时忧国、富有鲜明个性的优秀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作品。郁达夫的故乡富阳为永久颁奖地。首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的中篇小说奖为陈河的《黑白电影里的城市》,短篇小说奖为铁凝的《伊琳娜的礼帽》。叶广芩的《豆汁记》、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陈谦的《特蕾莎的流氓犯》、毕飞宇的《睡觉》、韩少功的《第四十三页》、朱山坡的《陪夜的女人》分获两类奖项的提名奖。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茅临生在致辞中称赞郁达夫小说奖致力打造精品力作,构筑文学高地,团结和引领广大文学工作者以更多富有情感、个性鲜明的优秀作品来记录时展,见证历史变迁,弘扬民族精神。他说,国运昌盛,文运必兴。火热的时代期待优秀创作力量的不断涌现,祝愿我们的作家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中国作协副主席、首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委主任陈建功在致辞中说,郁达夫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重要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特色独具的作家。他以丰厚的创作实绩、杰出的文学活动和壮烈的牺牲,成为其家乡富阳的骄傲、浙江的骄傲,也成为中国作家的骄傲和中国现代文学的骄傲。综观郁达夫的创作历程和人生轨迹可以看出,他以独特的艺术表现铸造了自己的艺术境界,同时毕生都在遵循着进步文艺的前进方向,坚守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良知和操守。郁达夫一生著述丰富,在散文、诗词等方面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其小说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因此,以郁达夫先生英名命名的小说奖,具有极大的感召力。正是基于对郁达夫这一伟大名字的崇敬,郁达夫小说奖充分吸收、借鉴各类文学评奖的经验,同时在评选标准、推举办法、终评程序乃至实名投票、评语公开等方面又独具特色、有所创新。

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首届郁达夫小说奖组委会主任赵和平,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总编辑、浙江省作协主席程蔚东,中共富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文光也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郁达夫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郁达夫;叙事学;水性情怀

“叙事学”一词最早来源于西方,它是研究叙事作品的一门科学。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因受到俄国形式主义影响最后才得以正式确立。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它的目的在于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他们提出“故事”和“情节”的概念来指代叙事作品的素材内容和表达形式,大致勾勒出其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所聚焦的故事与话语两个层面,以此来突出研究叙事作品中的技巧。

在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故事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故事与话语基本上是分离的,也就是说,无论话语层次怎么表达,读者总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构筑独立于话语的故事。从郁达夫浪漫现实主义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叙事故事与叙事话语的交织组合,通过对对现实主义小说话语背景上的分析,更能发掘蕴藏于文本中的新颖的、不易被人察觉的深层意蕴。

郁达夫小说是这一类型的集中展现,他是一位带有忧郁气质的作家,无论他的小说还是散文,到处充斥着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一种水性精神向往,他的小说带给我及很多读者类似的感觉,他的以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小说里处处溢有水的感觉,在他所有浪漫现实主义小说里和几乎所有叙事小说的故事中,都蕴含这一关键词:水。

一、叙事故事的来源:水情结的由来

由于他长期受水乡环境的浸染,对“水”有着独特的情怀,故他借用“水”的创作形成了叙事故事的来源,“水”作为郁达夫小说中的原型意象,使其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郁达夫一生辗转各地, 曾受到许多不同地域因素的影响, 其作品不可避免的受到熏染,由于面海的地域性和两浙不同的地域特点, 两浙文学又有了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深刻地影响了郁达夫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郁达夫出生于典型的江南水乡浙江富阳,两浙地域文化对郁达夫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郁达夫的家乡是一个水乡,他在水边长大,长大后游历于杭州、上海、日本之间,身边所接触的无非都是水。水影响了他的性格,也影响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风格。他的水情结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对故乡的依赖。因此,郁达夫的小说中处处洋溢着水气,他在小说叙事中常常以水为背景,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小说中的人和事都带有些许水的意象和内涵。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生长在浙江的作家而言,水乡独特的自然风物养育出生活在这里的人物性情,他们有水一样的性格。尤其在郁达夫的笔下,在他叙事小说的故事情节中,水具有独特的韵味,它不单单是水作为自身物质存在的方式,也不单单是一种单纯的感官对象和情节来源,而是郁达夫主观形式的呈现,他借助“水”的意象,以水为背景宣泄作家情感,这种宣泄是作家情感的深层积淀,具有了人的个体生命内涵。

纵观郁达夫散文化小说,它们无不体现出一种“水性”的浪漫主义情调。郁达夫爱水,出生在浙西小镇的郁达夫从小就在优美、秀丽的风景中熏染了一身文人骚客的气质,而这一点又在他的作品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如《碧浪湖的秋叶》、《她是一个弱女子》,郁达夫被这片山水所吸引,而这片山水的风土人情也深深地影响了郁达夫, 特别是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深刻印记,也成了他叙事故事的源头。

二、叙事情节的设置:以水为背景的故事情节

在其叙事情节的设置中,从他的名篇小说《沉沦》谈起,郁达夫小说中无论是对水的直接描写,还是通过水的衍生物“泪”,“血”等意象,传达出小说特殊的情节设置,突出了人物复杂的情感,揭示了“他”变异的人性。

《沉沦》一开篇就印有水的痕迹,“这样的叫了一声,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为下文走向沉沦设下悬念,郁达夫将“他”安置在作者岛国日本,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让我更加自卑和微弱,总是联想起自己卑微的命运。“他的故乡,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去杭州水城不过八九十里。这一条江水,发源安徽,贯流全浙,江形曲折,风景常新,唐朝有一个诗人赞这条江水说‘一川如画’”。这样的情节画面和生活背景,使他在异国他乡处处流露出一种水性的阴柔之感,从眼泪和水环境的设置中,看到了他内心的波澜不惊的感情,后文中的“泼水声”“浴室”等含有水的影子,“他证明得自家是一个世界上最苦的人的时候,他的眼泪就同瀑布似的留下来。”而小说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故事情节的叙述,讲述了一个中国青年学生在留日期间的人生际遇,叙写了一个畸形的零余者在沉沦之时的呐喊,通过对家乡水环境的描写,透出了“他”在异域他乡的岛国之上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情愫。以水或者是水的衍生物“清泪”来贯穿小说的始末,对于小说中“他”的记录,在其叙事情节的设置中含有郁达夫自己的影子和人生经历,小说中的“清泪”也是水的一种存在物,全文上下都暗含了“他”悲苦心境,即对祖国满心的怨愤,其实质上他自身的遭遇与“他”怪癖的性格相关,这种病态的缺陷使将他推向死亡的边缘,这一死亡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终结,也是零余者精神状态的一种结束。

郁达夫借用水的内涵,展现作品中人物的生存境遇,传达人道关怀和人性批判。在郁达夫小说中大段地描写水的场景并不是很多,但是作为水的意象“清泪”“血液”等属性色彩却唤起了读者深层的内在情感。

三、叙事人物的话语:水性情怀的抒发

他的小说之所以颇富声名,因其郁达夫的小说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在人物话语的叙述中,透过这种话语叙述来展现小说主人公的水性感伤情怀。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创作的素材,在此背景之下从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通过自我话语的叙述,详尽他曲折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情调,青年觉醒者的理想,我们仔细阅读郁达夫的小说就会发现,他的小说里几乎处处都有作家自己的影子,他的江南水乡下才子气质,流露于小说的字里行间。

他小说中人物话语的表达,都是设定在水的氛围之下。郁达夫的《沉沦》写出了一种青年人普遍性的苦闷。小说结尾主人公投海自杀前泪如雨下的呼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死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于是就使得个人的情感有了较为充实的社会内容,连个人的生死存亡都设置的水的场景之中,在个人伤感的调子中写出了我们民族的不幸, 也使家国之思染上了个人哀伤的色彩, 暗示了祖国贫弱而使其儿女受苦的主题,使全文都氤氲着感伤的水性情怀。

从小说里主人公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通常是些为情所困,多愁善感的“零余者”形象。他们忧郁的性格、直率的气质、纤敏的感情,都在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这些体现无一不蕴含着水的某些秉性。从郁达夫的生活态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被水乡环抱下个性气质的体现,也发现时代和社会对他的影响。一方面,他的生活的确很不尽人意,现实生活令人窒息;另一方面,柔弱、直率的性格,又使他特别伤感——郁达夫本人的主观情绪正是产生这种性格寡柔与时代必然性的交叉点上,这是主客观因素的某种程度的汇合和统一,所有这些这些都使郁达夫笔下的人物都呈现一种水性的阴柔性格。

通过叙事学理论方法对文本的分析,丰富文章的审美意蕴。本文意在从郁达夫小说的故事来源、情节设置和人物话语,完成对文本内部的分析,透过“水”或者是它的衍生物这种语言的符号结构,洞悉情感的水性情怀,看尽其深层的内在义理。

相关期刊更多

大学英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高教学会

英语大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师范大学

大坝与安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