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石厂年终总结

电石厂年终总结

电石厂年终总结

电石厂年终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山区;电厂;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1.厂址自然条件

厂址处为山地地形,自然标高约290m~420m(85国家高程,下同),山上植被茂密,山下田地冲沟,厂址东侧为寺耳平沟,中部为老杖沟,西部为张沟。

厂址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因有群山阻隔,受气流影响较小。全年主导风向为东、西向,厂址处于城市西向风的上风向,但是风频较小,小于30%。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厂址的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厂址处最近断面岩洞沟100年一遇洪水位在300m以下,厂址处地势较高,不受附近较大河流洪水影响,但是需考虑山体汇水影响。

厂址区主要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坡残积层粘性土(Qsl+el),下部为中元古界武当山群(Pt2wd)中高压变质岩系,主要岩性为片岩,全称为白云石石英片岩,偶见辉绿岩、辉长岩脉体与石英脉体,其厚度一般为0.2m~0.7m;沟谷地段分布厚度不大的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含砾石粘性土(Q4al+pl)。

2.厂区总平面形成过程总结

在厂区总平面布置的设计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工程特点和设计中的难点和限制条件。

2.1 工程特点

(1)厂址区域地形复杂,自然地形高差大,自然标高约290m~420m,厂区土石方工程量大。

(2)厂址区域内有三条较大天然排水冲沟。

(3)电厂铁路专用线及电厂站布置确定,位于厂址西南侧。电厂站设计轨顶标高为302.90m,地坪标高为302.00m。

(4)本工程进厂道路从厂区北侧规划道路引接,厂区段标高在336.00m~ 341.00m。

厂址区域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2.2 厂区总平面布置限制条件

(1)受地形和接轨站高程限制,电厂铁路专用线、电厂站定位及轨顶高程已确定,卸煤铁路位于厂址西南侧,设计轨顶标高为302.90m。

(2)进厂道路需从厂区北侧规划道路引接,厂区段标高在336.00m~ 341.00m。

(3)厂址区域内有3条较大天然排水冲沟,东侧为寺耳平沟,中部为老杖沟,西部为张沟。

2.3 厂区总平面布置原则

(1)本期工程建设2×350MW超临界、供热、燃煤机组,同步建设脱硫和脱硝装置,规划容量4×350MW燃煤机组。

(2)主要建构筑物应布置在挖方区,回填区布置荷载较小的附属建构筑物以及作为施工场地。

(3)电厂铁路专用线及电厂站与主厂区分区布置,以输煤栈桥连接。

(4)厂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应考虑同厂外道路、电厂周边环境相协调。

(5)辅助厂房和附属建筑尽量采用联合布置、多层建筑和成组布置,做到分区明确,合理紧凑,生产方便,造型协调,整体性好。

(6)厂区余土用于回填施工场地,厂区土石方挖填平衡。

2.4 厂区总平面用地分析

根据以上限制条件,风神大道电厂段标高为336.0m~341.0m,电厂站轨顶标高为302.9m,限制了厂区标高的选择,厂址区域标高可在340.0m~360.0m之间选择。

如图2所示根据地形图等高线,我们分别丈量不同标高情况下,以上4个区域的挖方可使用场地最大垂直等高线距离和最大平行与等高线距离,结果如下:

(1)340m等高线最大垂直等高线距离×最大平行与等高线距离(最小垂直等高线距离)。

A地块277m×264m(178m)适合布置主厂房、冷却塔。

B地块318m×535m(125m)适合布置主厂房、冷却塔。

C地块254m×495m(145m)适合布置冷却塔。

D地块225m×226m(133m)零星附属设施。

(2)350m等高线最大垂直等高线距离×最大平行与等高线距离(最小垂直等高线距离)

A地块247m×264m(148m)适合布置主厂房、冷却塔

B地块288m×535m(95m)适合布置主厂房、冷却塔

C地块224m×495m(115m)适合布置冷却塔

D地块195m×226m(103m)零星附属设施

(3)360m等高线最大垂直等高线距离×最大平行与等高线距离(最小垂直等高线距离)

A地块217m×264m(118m)适合布置主厂房、冷却塔

B地块258m×535m(65m)适合布置主厂房、冷却塔

C地块194m×495m(85m)适合布置冷却塔

D地块165m×226m(73m)零星附属设施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限制挖方区使用的主要因素为最大垂直等高线距离。根据工艺专业资料,主厂房区模块约240m×390m,冷却塔区约160m圆形区域(考虑进风距离坡脚20m及冷却塔基础距边坡安全距离25m)。适合布置主厂房区的地块为A、B;冷却塔区A、B、C3个地块均适合布置;D地块适合布置零星附属设施。

由于地形自然坡度大,360m等高线的地块A、B布置主厂房区安全距离不够;而340m等高线的地块A、B富余较多,土方量大。因此以350m等高线做为本次总平面布置选择标高基面是最为合适的。

在以350m等高线为基面时各地块之间的间距如下:

AB地块紧密相邻。

AC地块最大间距及最小间距为175m、55m。

AD地块最大间距及最小间距为190m、95m。

BC地块最大间距及最小间距为200m、150m。

BD地块最大间距及最小间距为400m、250m。

最终确定总平面格局:

通过以上的用地分析,使得整个总平面设计的思路十分明确。主厂房和冷却塔的合理布置区域确定以后,厂区总平面基本格局可以说是已经确定,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工艺专业的提资,合理布置剩余的附属设施,对厂区总平面进一步的优化并且对各方进行案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最终得出最佳方案。以此本次厂区总平面用地分析是本次方案形成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厂区总平面形成过程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厂区总平面布置限制条件、自然地形来确定设计原则的。因此总平面限制条件及自然地形的对总平面布置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山区显得尤为明显。

本工程设计思路清晰,在以后的山区电厂设计时可以借鉴本工程设计思路。其中最为有特点的就是分别丈量不同标高主要挖方区域的可使用场地的面积,结合工艺专业主要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对各场地进行初步的筛选,选出最佳布置区域,使得厂区总平面布置大格局十分清晰,方案比较顺理成章。

参考文献

[1]武一琦.火力发电厂厂址选择与总图运输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17-220.

[2]东北电力设计院.火力发电厂厂址选择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70-86.

电石厂年终总结范文第2篇

中国电石行业约有电石炉四百多座,年产量居世界首位。国内电石行业在规模、炉型、布局、节能、环保上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上原料质量差、管理水平仍然比较低,同时能耗高、污染严重。一方面电石炉烟气的余热利用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电石炉烟气的除尘净化更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

在电石生产中,电石炉的烟气是最大污染源,以一座10000kva的开放式电石炉为例,年排放废气量(以每年生产10个月计算)达6亿标准立方米,年粉尘排放量超过1000吨,污染极其严重。由于电石炉烟气温度高,粉尘性质特殊,风量变化大,国内电石行业采用了许多除尘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烟气净化的实践,但都未能根本解决问题。

为推动国内电石炉行业技术进步,我国八十年代末从德国、挪威、日本等国引进8套25000kva全密闭电石炉,引进中空电极、气烧窑、组合式把持器、干法除尘、计算机控制等五项新技术。从应用上看,组合式把持器、计算机控制二项技术获得了成功,但中空电极、电石炉烟气干法除尘技术却始终无法成功,由于烟气无法净化而不能向气烧窑提供洁净的气源,导致气烧窑技术也最终失败,烟气的污染不能解决,烟气中的大量的热能也白白浪费。

国内电石炉烟气净化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早期自行研制的电石炉除尘技术,还是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或者改进后的除尘技术;无论是采用电除尘技术、或者袋除尘技术,还是采用耐高温陶瓷过滤技术,或者水除尘技术,都因为无法适应电石炉烟气变化和焦油糊袋、或形成二次污染而最终全部失败。新老项目普遍产生的严酷现实使电石炉行业认识到:即使是引进国外技术,也必须是成熟过硬的技术,还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否则将无法发挥其先进性。同时,要求国内电石行业必须下更大的力气和决心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电石炉烟气余热利用和烟气净化装制。

1996年8月,由国家建材局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三明化工总厂等单位共同承担设计的电石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系统在三明化工总厂4#电石炉投入运行。四年多的运行证明,该装置运行稳定可靠,除尘器排放多次检测均小于50mg/nm3余热锅炉副产蒸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整个系统由计算机集成监测控制,自动化程度很高。三明化工总厂4#电石炉烟气净化余热利用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标志着国内电石炉烟气环保与节能两面三刀大难题从技术上来讲已经完全可以解决。以这些技术为基础,新的能够适合不同用户要求的电石炉烟气余热利用及烟气净化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很快获得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电石炉的烟气特征

电石炉从炉型上来说分为开放式炉、半密闭电石炉和全密闭炉三种。炉型不同,其烟气性质完全不同。开放式电石炉烟气量大,烟温低,一般不超过200℃;半密闭电石炉烟温较高,一般达到400℃以上,烟气量大幅降低;全密闭电石炉烟温最高,高达600~1000℃,但烟气量很小。除与炉型有关外,不同的地区、工艺流程、操作手段、原材料都对电石炉的烟气特征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电石炉的烟气特征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不同炉型电石炉的烟气工艺参数

炉型开放式炉半密闭炉全密闭炉

烟气温度160~200℃350~550℃600~1000℃

风量/吨电石产量30000nm3/h9000nm3/h400nm3/h

含尘浓度1~3g/nm38~20g/nm3130~200g/nm3

氧含量1917微量

一氧化碳含量1.25.010

二氧化碳含量微量微量5

氢含量80.47613

氮气含量微量微量较多

表2电石炉烟气中粉尘的化学成分

粉尘种类caocsio2fe2o3al2o3其它

百分比37.234.115.80.967.14.84

表3电石炉烟气中粉尘的粒径分布

粒径μm0~22~55~1010~2020~40>40

百分比37.519.621.815.64.11.4

3国内电石炉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电石炉烟气温度高,风量大,成分复杂,不同炉型的烟气特征差别很大。同时粉尘的性质比较特殊,粉尘颗粒细,比表面积大,比重轻,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粘性,难以清灰;粉尘中含有较多的焦炭粉尘,磨蚀性比较强;粉尘中的比电阻也比较高,治理难度比较大。

国内电石行业为治理电石炉烟气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形式多样、坚持不懈的烟气余热利用及净化试验研究及实践。具体来说,开放炉多采用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如浙江巨化焦团电石厂采用复合沉降室外旋风除尘器二级除尘,便未能达标;还有某电石厂采用电除尘器因此比电阻太高也无法达标;山西某电石厂采用反吹风袋除尘器,因温文工团变化大,清灰困难、焦炭粉尘夹带火星烧毁滤袋等原因最终失败。

半密闭炉由于烟气疲软度高,无法直接应用袋除尘器或电除尘器,比较好的如牡丹并化工一厂利用烟气烘焦炭后除尘,但也未能达到排放标准;三明化工厂1989年上的20000kva电石炉配套余热利用及烟气净化系统,采用余热锅炉和三级除尘方案,由于设计不过关,虽经多次整改,仍然无法挽救失败的命运。

全密闭电石炉烟温高达600~1000℃,烟气成分复杂。国内较为先进的如上海吴淞化工厂采用湿法除尘,但未能达标,同时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含氰废水),现已被迫停用;杭州电化厂炉气直接引入锅炉燃烧,降温后进旋风、布袋二级除尘,由于锅炉受热面积问题未能乇底解决,热交换恶化后,烟气温度达到400℃烧毁滤料。从国外引进的全密闭炉配套干法袋除尘技术,烟气冷却净化后进氯烧窑烧石灰,由于烟气冷却后焦油析出,冷却器滤袋很快被粘糊而失效,气烧窑只能停用,烟气直排大气燃烧(点天灯),既浪费热能又污染环境。

在1996年以前的国内电石行业,无论是国内自行设计的还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余热利用及烟气净化技术,都没有解决环保与节能两大问题。虽然有少数企业对电石炉烟气的部分热能进行了利用,但利用后的尾气始终无法解决达标排放的问题。

4三明化工厂4#电石炉烟气治理的实践

三明化工厂4#20000kva半密闭电石炉1989年建成,按照环保"三同时"的要求,在国内外没有成功除尘技术的情况下,设计建设一套余热利用、三级除尘装置,试运行后很快暴露出一些问题:余热锅炉因受热面积灰影响热效率,烟气出口温度偏高烧毁滤袋,同时烟尘堵塞受热管影响通风;袋除尘器设计及工艺参数不合理,运行故障多,清灰效果差,检修维护困难;由于粉尘粒径细,比重轻,前二级除尘基本没有效果,反而增加了漏风和运行阻力;主风机震动剧烈,多次震断地角螺栓。由于整个系统设计不合理,使用的技术也不过关,该系统尽管经过多次整改,仍不能最后解决问题,烟气只能直排大气污染环境。由于三明化工厂地处"国家卫生城市"三明市中心,解决电石炉烟气污染的问题列入该市1994年"市长为民办实事"项目、福建省环保重点治理项目。同年,三明化工厂将4#电石炉烟气治理作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研究,限期解决,1995年列入福建省产学研联事开发项目。

为了给改造方案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对4#电石炉组织了多次的测定。取得了烟气成分、湿度、温度、烟气流量、粉尘成分及粒成分及粒径分布、炉面压力等到重要参数,研究了炉面的操作情况和和项工艺参数的波动情况,并对原装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测试,找出失败的症结。在本行业没有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余热利用、落丸清灰、玻纤袋除尘、负压流程、计算机控制"的技术方案,该项目由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三明化工总厂等单位共同承担设计和设备成套。该方案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电石炉产生的烟气由导烟管引入分流室,正常情况下经主烟道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温度降至220℃后进玻纤袋除尘器除尘,净化后烟气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放。余热锅炉产生220℃左右的过热蒸汽供生产使用。

该系统由余热锅炉、玻纤袋除尘器、主风机三大主机设备组成主系统,另外还包括软化水系统、落花流水丸清灰循环系统、过热蒸汽并网系统、玻纤袋除尘器反吹风系统、卸灰输送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辅助系统。关键技术的突破包括锅炉受热面清灰技术、玻纤袋清灰技术、温度控制技术、钢结构热应力补偿技术、系统设计技术、引风机耐温防震技术、滤料设计技术等。余热锅炉采用单气包自然循环直立烟道式,用落丸清灰技术有效解决了锅炉受热面的清灰难题;锅炉结构紧凑、热工制度稳定,保证烟气出口温度稳定在220℃以下,满足了袋除尘器的要求。根据电石炉烟气特点专门设计的lfee玻纤袋除尘器采用了一些最新技术,重点考虑了气流分布、清灰方式、卸灰方式、温度控制、设备锁风等技术,并考虑了加强的钢结构设计及整体热应力消除技术。由于采用负压流程,进入主风机的烟气已经得到净化,风机运转的可靠性大大加强。计算机控制方面实现了各工艺过程主要参数的实时监控,锅筒水位自动调节,锅炉受热面和玻纤袋清灰的自动控制,落丸清灰系统过程监控。主要工艺参数实现了实时曲线或数据显示,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打印。

该系统于1996年8月投入运行,效果相当令人满意,经当地环保局及三明化工厂检测后各项指标如表4。

表4三明化工厂4#20000kva电石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指

项目技术指标

炉面负压50~100pa

处理风量1200000m3/h(工况)

烟尘排放浓度40.3mg/nm3

林格曼黑度1级

系统除尘效率>99.5

烟气排放温度<150℃

过热蒸汽压力0.55mpa

过热蒸汽温度220℃

系统阻力<4000pa

系统投运至今四年多来,除开始进行过一些调整,以后运行情况日趋稳定,烟尘排放始终保持低于国家标准。目前每年副产过热蒸汽27000吨左右,年回收粉尘2500多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整个系统阻力稳定,表明清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主风机运行平稳尚未出现故障;自动化程度高,方便稳定可靠;滤袋平均寿命达到二年以上,大大节约了运行费用和维护时间,用户非常满意。

三明化工厂4#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的成功应用是国内首次彻底解决电石炉烟气环保与节能两大难题,也是全国电石行业和环保技术应用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这标志着困扰我国电石行业多年的环保节能问题从技术上已经完全可以解决。1997年11月,原国家化学工业部在上海召开电石行业节能和环保技术研讨会,专门推荐了该项技术,引起极大的重视。该技术还获得福建省1998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并被列入2000年度部级火炬计划项目。

5其它技术途径

三明化工厂2000kva半闭电石炉烟气净化应用系统成功后,该厂两台16500kva半闭炉也采用同样的技术方案;这项技术还应用在胜利油田12500kva半密电石炉上,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是应用该技术还是有一定的条件:烟气温度必须超过350℃才能产生过热蒸汽;烟气量不能太大,否则经济上没有可行性;烟气中不能有焦油,否则余热锅炉和玻纤袋除尘器都将失效;烟气中一氧化碳必须小于一定比例,否则进余热锅炉容易产生爆炸。这样的应用条件对于占我国电石行业主要地位的开放炉和全密闭炉来说是无法达到的。另外该技术一次投资太大,如三明化工厂20000kva半闭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系统一次投资达700万元,用户负担较重。特别许多电石厂不需要过热蒸汽,投巨资上余热锅炉没有太大意义。近几年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多种技术解决方案,适应不同的炉型和用户的要求。

开放炉的特点是烟温低、烟气量大,既无法进行余热利用,烟气处理设施装置也比较大,因此国家经贸委1999年6号令要求关停或改造所有的开放式电石炉。开放炉可以改造企业大多规模小、资金有限,一般不可能投入巨资进行半密闭炉的改造并上余热锅炉系统,而占我国电石行业的70左右开放炉企业也不可能都关停,因此对开放炉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花钱不多也实现了烟气的达标排放。如安徽氯碱化工集团13500kva开放炉进行面密封改进后,烟气量下降1/3,烟温提高至300℃,采用专门设计的喷雾降温系统后,烟气量进一步下降,烟温降至220℃,满足了玻纤袋除尘器的使用要求;由于采用了大断面喷雾技术,消灭了烟气中夹带的火星,有效防止了火星对滤袋的伤害。这套系统省了余热锅炉,烟气量又大幅度下降,因此投资较低,同样解决了烟气污染的问题。

半密闭电石炉烟气治理已经有了三明化工厂这样的样板,但有的用户并不需要蒸汽而不愿投巨资上余热锅炉,对此可以考虑其它烟气降温办法。如河南腔北调焦作鑫达化工化纤有限公司6300kva半密闭电石炉的烟气治理,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套烟气强制空气冷却器,高温烟气经冷却器降温后入玻纤袋除尘器除尘。与余热锅炉 袋除尘器技术相比,这套系统所需要的投资减少一半以上。空气冷却器使空气加热以烘干焦炭,余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与三明使用的反吹风玻纤袋除尘技术相比,专门为电石炉除尘设计的箱式脉冲和喷吹清灰除尘技术也完成了试验研究,即将投入实践。与反吹风玻纤袋除尘器相比,新型脉冲除尘器的钢耗大炎降低,设备投资减少1/4,由于采用毡类滤袋,滤袋平均使用寿命会大幅度提高,系统阻力也会有明显减少。

全密闭电石炉的主要技术和装备是从国外引进的,一般规模较大,生产效率较高,但其烟气净化及热能利用至今尚未有成功的先例。经调查全密闭炉的烟气干法净化技术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一个难题。其难度在于其烟气高温、粉尘细粘轻、一氧化碳含量高、焦油含量高且容易析出、烟温变化大等因素,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我们提出两个方案供参考。方案一是烟气降温后入袋除尘器净化,净化后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经再次降温后送入气柜储存或使用。该方案的关键是烟气降温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能超过滤袋子所承受的温度,也不能低于焦油析出的温度;降温装置及玻纤袋除尘器的清灰方式必须可靠,确保含油焦油的粘附性粉尘及时清除;整个系统的密封必须严格保证以防发生燃爆事故。该方案烟气处理量较小,投资较省,但对系统的控制要求很高,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方案二是将出炉烟气直接送入锅炉燃烧,经热交换降温后进袋除尘器干法净化。锅炉产生的蒸汽可以并网发电或供生产使用。该技术的关键是控制燃烧确保烟气中可燃物充分燃烧、锅炉的消灰及布袋除尘器的清灰、系统各环节的温度控制。出炉烟气燃烧后烟气量大大增加,处理装置也将扩大,因此投资较大。但该方案采用的所有技术都比较成熟,因此可靠性较好。

6小结

电石行业总体环保与节能的水平较低,如果政府不给优惠电价,电石生产就要亏本;如果环保标准严格执行,电石厂就必须停产。所以环保与节能是关系到电石企业生死死亡的重大问题。

电石厂年终总结范文第3篇

一、淮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公司总部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淮北矿区含煤面积6912平方公里,全矿区-1500M水平以上共有煤炭资源储量约90.9亿吨。淮北矿区煤种优势较为突出,有焦煤、1/3焦煤、气煤、肥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天然焦等主要煤种,属低硫、特低磷、中低灰分、高发热量、粘结性强、结焦性好的“绿色环保型”煤炭,一般可作炼焦用煤、炼焦配煤、炼油用煤和动力用煤,也可做民用煤。其中,焦煤、肥煤、瘦煤为国家稀少短缺煤种,占矿区总储量的80%以上。另赋存3.16亿吨优质高岭土、4.93亿吨天然焦和3159亿M3(-2000M以上)浅煤层气(瓦斯)等资源。其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为淮北矿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必要条件。

(1)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淮北矿业自1958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基本上是挖什么煤、卖什么煤,资源利用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发展主要依靠产能的扩张,发展质量不高,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经济增长较为粗放。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理念,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度开发,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能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矿区的治本之策。煤炭开采和洗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煤泥等废弃物,矿区内煤矸石堆积成山,粉煤灰四处飘扬,占用土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老矿区大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痛苦阶段。要改变这种“发展—污染—治理”的传统模式,实现绿色开采、清洁生产,就必须牢固树立“废物仅仅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思想,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发展循环经济是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途径。淮北矿区煤炭资源优势十分突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冶炼精煤生产基地,非常适宜发展煤化工;距离淮北矿区150公里的定远县东兴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盐矿之一,拥有17.6亿吨高品位的岩盐资源,是生产烧碱和PVC的基础性原料;毗邻的巢湖市杨家岭矿区石灰石资源丰富,为生产优质电石创造了条件。三个矿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煤化工和盐化工,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淮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总体思路

淮北矿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确立了“适度增量、深度开发、循环发展、以精搏大”的战略方针,制定实施了淮北矿区总体规划。

(一)总体思路

以煤炭、岩盐和石灰石资源为依托,以“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为标志,构建“煤-焦-化”、“煤-矸石-建材”、“煤-电-电石-PVC”等若干个产业链,形成“矿井小循环、矿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格局,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的有机统一,促进资源转化增值,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二)发展目标

以提高资源回收率为目的,综合开发利用煤炭、岩盐及石灰石资源,综合治理“三废一沉”并使其上下游产业联营,形成循环产业链条,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到2015年,实现“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矿区循环式发展”的“四循环”目标,使淮北矿业成为以煤化工和盐化工为特色的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三)主要内容

一是壮大煤炭主业。到2015年,总投资700亿元左右,新增产能2000万吨,使淮北矿业煤炭生产规模达到6000万吨/年,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先决条件。同步扩建临涣选煤厂,使原煤入洗能力达到1250万吨/年,成为国内最大的冶炼精煤选煤厂。

二是实施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该工程被视为振兴皖北经济的“一号工程”,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由省政府直接调度。总体工程由煤化和盐化两大部分组成。

(1)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发展煤化工产业。建设临涣工业园区,打造全国一流的煤焦化电基地,总投资150亿元左右。主要项目包括:年产440万吨焦炭的国内最大独立焦化厂、联产40万吨甲醇;30万吨煤焦油加工项目;8万吨粗苯加氢精制项目;40万吨甲醇深加工项目;总装机容量4×30万KW的临涣煤泥矸石电厂项目,为国内单机和总容量最大的煤泥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配套建设临涣工业园水厂和炉渣、粉煤灰利用项目,形成煤—焦—化—电产业链。

(2)依托省内焦煤、石灰石、岩盐资源富集优势,发展盐化工产业。在定远县炉桥镇建设盐化工基地,总投资170亿元左右。主要项目包括:年产100万吨的国内单个生产能力最大和装置水平最高的电石法PVC生产线、以及250万吨电石渣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3×30万KW热电联产自备电厂,形成盐化产业链。

三、淮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路径

(1)注重发挥优势、综合开发,经济效益好。到2015年,淮北矿业炼焦煤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年以上,发展煤化工,焦煤供应充足,且矿区拥有自营铁路,节省运输费用,原料成本低。煤泥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是对低热值废弃物的再利用,燃料成本低。通过在塌陷区取土造平原水库和在浍河建闸蓄水等方式,利用雨水和净化后的矿井生产排水,解决煤焦化电项目用水问题;并利用塌陷区取土,回填工业场地和复垦造田,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仅临涣工业园区项目,1200万吨原煤直接销售,以500元/吨测算,销售收入60亿元;而经过洗选、炼焦,可生产440万吨焦炭,销售收入90亿元,联产40万吨甲醇,销售收入10亿元;煤泥、矸石、中煤等副产品进入综合利用电厂发电,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通过综合开发、循环利用,1200万吨原煤可新增销售收入60亿元,新增利税10亿元以上,综合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总投资近400亿元的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集团公司可新增销售收入200亿元左右。

(2)注重内部循环、综合配套,资源消耗低。“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规划,是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重视各子项目之间的相互衔接、产能匹配,上游工厂的废弃物作为下游工厂的原材料,形成产业链条,而且集中在一个园区内建设,最终可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按照规划,大型集中型选煤厂与周边矿井生产能力相匹配,选煤厂与焦化厂相匹配,煤泥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与选煤厂相匹配,电厂与电石厂、焦化厂相衔接。矿井生产的原煤通过铁路专用线输送到选煤厂洗选,生产的精煤直接输送到焦化厂炼焦;产生的中煤、煤泥、矸石等废弃物,直接从选煤厂通过皮带机走廊输送到电厂发电;焦化厂产生的余热(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电厂进行再利用;电厂的排水先供焦化厂炼焦,焦化厂排水供选煤厂洗煤;电厂为下游的高耗能项目提供电力,从而实现各类资源闭路循环使用和高效利用。

电石厂年终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JIT、 电厂、消耗品、库存分析、策略、步骤

1、引言

据统计到201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超过9亿KW。预计到“十二五”期末,电力装机容量将超过14亿KW。可见,电力市场的竞争已愈演愈烈。而电力是同质商品,如何保持持续的成本优势则成为了重点。

零库存管理即JIT逐步被很多企业作为降低成本的法宝。但是JIT是否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库存管理,如果适用应怎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呢?

2、火力发电厂库存物资特点分析

以云南省火力发电厂为例,火力发电厂库存物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燃煤,是每个火力发电厂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资,而且年耗用金额最大的也是它。但是鉴于其是稀缺资源,所以在这里不对燃煤做进一步分析。

燃油,主要是供锅炉点火和低负荷时稳燃以及煤质量不好时助燃用,正常运行时不向炉内送入燃油。因为前人已有研究,所以这里就不在累述。

备品备件,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的备件管、给煤机备件、输煤线的一些备件。鉴于电厂主要设备运行具有一些不可控因素,再加上生产厂商一般不会在电厂附近,且有些还相距甚远。因此,三大主机及一些重要设备的备品备件进行零库存管理的条件还有待完善。

消耗性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石灰粉、液碱、盐酸、硫酸、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树脂等。其中石灰石与石灰粉主要用于脱硫,其余的主要用于水处理。消耗性材料的用量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水质、机组设备的型号等。在云南省火力发电厂中石灰石等脱硫材料就是仅次于燃煤的第二大高耗费材料。虽然所需材料未必都能在当地够得,鉴于其均可在一天内到达电厂,所以对于消耗性材料可认为在当地可获得,拥有地理优势。

在以下的分析中,笔者也主要以消耗性材料为例对火电厂库存物资进行分析。

3、JIT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

JIT指的是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只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这是为适应20世纪60年代消费需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而建立的一种生产体系及为此生产体系服务的物流体系。

3.1 电厂JIT库存控制策略

以云南省火力发电厂消耗品库存为例,其采用JIT控制的原理主要表现在: 与电厂传统库存控制不同,JIT库存控制是一种直接面向电厂需求的库存控制模式,它要求送货是直接送到需求点上[1]。

电厂消耗品库存实行JIT库存控制和传统的库存控制方式会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哪些调整呢?

首先,由传统的多源供货商调整为单源供货商。但根据火力发电厂的一些自身特点,比如循环硫化床锅炉脱硫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石灰石及石粉,而这个量往往是单个供应商无法满足的,再加上天气及仓储设施等条件的影响,单源供货就目前而言还无法做到。为此,火电厂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可以选择2到3家主要供货厂家进行协商采用JIT库存控制。

其次,由传统的大规模订购调整为小规模多频次采购。为了应对小规模采购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电厂可以采用总量订购策略,即向供应商承诺一个年度消耗品采购总额,以此总额来获得一个总批量折扣。

第三,选择或培养合格的供应商。合格的供应商具有较好的技术、设备条件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但就云南省而言,电厂所需消耗品的生产厂商良莠不齐。这里就需要电厂自己创造条件,例如在供应商中选择条件最好的进行合作,同时不断对供应商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跟的上本企业的发展需要。

第四,信息交流的及时性。由于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在生产计划、库存、质量等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及时进行交流,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

3.2 电厂JIT库存控制步骤

首先,成立专门的JIT库存管理小组

该管理小组应由电厂高层管理领导带头,其作用就是全面处理JIT相关适宜。任务是制订JIT库存控制的操作流程,电厂内部各相关部门的协作、与供应商之间的协作。组成人员包括,除小组人员外,还应包括电厂与供应商的生产、技术人员,搬运人员等。

其次,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JIT库存管理的实施意味着电厂与供应商之间应以信赖、合作、交流、协作为基础,共同发展,共享利益。因此,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也成了JIT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第三、从试点作为JIT管理的切入点

JIT管理虽然已开始了几十年,但在火力发电厂库存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从试点作为此管理的切入点,在试点过程中,首先把这一理念灌输到各个部门,得到各部门的有效配合,尤其是运行部门的配合。而且对遇到的问题,要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可以使得JIT进一步实施下去。

第四,合适的安全库存

从电厂自身的特点出发,消耗品实行零库存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我们不妨从降低其库存数量开始入手,选择合适的安全库存,这样既可以预防不可测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为供应商安全供货做为一个缓冲。

第五,不断扩大执行成果

在JIT试点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要把已成熟的方面进一步推进,使得JIT库存管理工作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扩大其实施成果,最终达到整体实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焕杰. 株洲电厂燃油库存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 湖南大学: ,2005.

[2]陈佳懿,. 关于实行零库存管理的探讨[J]. 铁路采购与物流,2009,(5).

[3]陈玺泽,. JIT存货管理模式应用研究[J]. 现代商业,2010,(11).

[4]金策,于强,. 浅析我国工业企业实行JIT生产方式的问题与改进[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5).

电石厂年终总结范文第5篇

发电流程

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内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气.利用蒸气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使机械能转变成电能.从课本上的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的流程看出,火力发电是将煤的化学能最终变为电能,核能发电是将核能最终变为电能.核电站的汽轮发电机及电器设备与普通火电站大同小异,其奥妙主要在于核反应堆.

核心原理

核反应堆,又称为原子反应堆或反应堆,是装配了核燃料以实现大规模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当铀235(铀是地球上一种相当普通的元素,在地球形成时就存在于这个行星中了)有一个奇特的特性让它既可以用于核能发电也可以用于制造核弹.如果一个自由中子撞击铀-235的原子核,它的原子核将会立即吸收这个中子而变得不稳定,并马上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2-3个中子.裂变产生的中子又去轰击另外的铀235原子核,引起新的裂变.如此持续进行就是裂变的链式反应.链式反应产生大量内能.

不难看出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反应堆产生大量的热量,用循环水(或其他物质)带走热量才能避免反应堆因过热烧毁.导出的热量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气轮机发电.水蒸气多余的热可以通过冷凝管液化后再次回到蒸气发生器中,反复进行先汽化后液化的循环,起到了搬运热量的作用,此环节与冰箱中的氟利昂作用很类似.

核电站缺点:

1.核能电厂会产生放射性废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其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里,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核电站优点:

1.核电站是高效能源,耗费资源少

火电站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所释放出的化学能来发电,核电站则利用核燃料的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来发电.核能要比化学能大得多,所以核电站所消耗的核燃料比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所消耗的化石燃料要少得多.例如,一座百万千瓦级的煤电厂每年要消耗约300万吨原煤,而一座同样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补充约30吨核燃料,后者仅为前者的十万分之一.核电站一年仅需补充30吨核燃料,一辆重型车即可拉走.煤电厂一年消耗300万吨原煤,相当于每天要有一列40节车厢的火车为它拉煤.

2.核电是安全能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小

许多人对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还心有余悸.在大多数人眼中,核电站和辐射是紧密相连的,认为核电站存在着辐射,心理上难以接受核电这种能源方式.其实,大家都想错了,核电站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样可怕.核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行业之一.全世界60年来500多座核电反应堆在其运行过程中,只在上世纪七八十年生过两起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现在,核电站的安全性能更好,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更小.

3.核电是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

环保、清洁是核电的最大优点.按一年1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计算,火电需要燃烧339万吨标准煤,核电只需要52吨核燃料;火电将排放7.78万吨二氧化硫、203万吨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煤灰等废弃物,而核电为零排放.

核电站排出物都要经过严格的控制和处理.如,废气经过滤、吸附、衰变,通过高空扩散排放;废水经过滤、蒸发、离子交换稀释排放;固体废物经由水泥固化、密封包装,最终在地下深埋,环境保护效果良好.以秦山二期为例,与国家标准相比,废气排放低二个数量级;废水中氚低一个数量级,其他低两个数量级;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量也远低于国家标准.

我国及其他国家使用核电

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核电站提供了世界上大约17%的电能.一些国家或地区对核电的依赖要比其他发电方式更高.在法国,大约75%的电是由核电站生产的,比利时为67%,瑞典为50%,瑞士和西德两国分别为39%和30%,日本和美国两国分别为25%和17%.全世界共有超过500座核电站,而其中有超过100座在美国.

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54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核电装机容量仅占0.8%,核能在一次能源消费中仅占0.4%,远低于世界7.3%的平均水平.世界运行中的核电反应堆500多座,中国仅6座.核电发达国家,主要包括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韩国等.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核电的最大差距还是体现在研发能力上.无论是核电新技术的研发、核电主要设备的研制、核燃料技术的研发,还是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核电站的运行检修技术及保障服务水平等,我国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国的核电站均建在沿海地带,一方面它能满足大量用水的需求,以带走电站排出的余热,另外它有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使电站排出的气体容易消散,等等.目前,国际上大部分核电站建设在内陆.法国65.1%的核电站建设在内陆,美国有75.7%的核电站建设在内陆.我国建设内陆核电站势在必行.原因在于:内陆地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电网容量亦有很大发展;有些省份缺乏煤炭和水力资源;2008年初南方各省发生了大面积、长时间的雪灾,造成许多地区长时间断电,带来了严重后果,这表明依靠远距离输电和长途运煤难以保障用电安全.因此,建设不依赖燃料运输的支撑电站——核电站是很必要的.技术方面,发展内陆核电站也完全成熟.从安全和环保要求看,内陆核电站和沿海核电站没有本质的差别,目前成熟的核电站设计和建造技术完全可用到内陆核电站.

相关期刊更多

电视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电视台

电影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视字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