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砌墙实训总结

砌墙实训总结

砌墙实训总结

砌墙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轻集料薄壁砌块,施工工艺,经验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目前轻集料空心砌块已经得到广大应用,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墙体裂缝严重的质量通病。砌块建筑产生墙体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是砌块本身的质量;二是未按规范技术要求砌筑砌块墙体。如何在实践中牢牢把握这两点,是所有砌块建筑设计单位、生产单位、施工单位的共同责任。

目前各家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中往往把陶粒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集料空心砌块的施工方法混淆,施工工艺也都是根据图集和厂家指导进行施工,没有完善成熟的施工工艺作为指导,往往出现墙体裂缝等问题。我结合本人在2009年“北京像素”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归纳总结了MS密实薄壁空心砌块施工中的经验和教训,供大家探讨。

一、施工工具及材料选择要求

1.1施工工具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施工前应选择厂家推荐的专用铺灰器或柳叶铲,不论是刮砌块水平缝还是碰头灰立缝,使用灵活方便,灰浆饱满,还能节省砂浆,提高功效。检查工具采用1米长铝合金靠尺。

1.2施工材料选择

1.2.1砌块材料选择

本工程中采用轻集料砌块强度≥MU2.5;保证后砌墙容重≤900Kg/m3。砌块龄期不应小于28d。进场材料严格把好质量关,尤其是砌块质量。砌块进场后首先要查验生产厂家的产品标准、查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件,查验砌块出厂日期是否足够28天,最后实地直观查验评价质量与产品质量要求是否相符,凡观感质量不合格、缺楞断角严重的批次坚决要求退场,退场批次超过3次的要求总包单位更换厂家。在本工程具体施工中,从墙体开始大规模施工的近1个月内,已经更换一个砌块生产厂家,退场3个批次。

砌块进场应按不同规格和标号分别整齐堆放,砌块应向上、单排堆放,不同规格类型砌块应单独堆放,堆垛应设有标记,高度不得超过1.6m,应避免雨淋,以防止砌体产生干缩裂纹。

1.2.2砌筑砂浆选择

采用厂家提供的聚合物砂浆粉料直接拌制砂浆,取代现场拌制水泥、砂、胶的传统施工工艺。此项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场配合比、材料计量不准确的问题,有效的保障了粘接强度和砌筑质量。

1.2.3植筋胶选择

应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植筋胶,产品应满足固化速度快,对建筑物结构承载快、锚固力强,耐热性能好、常下无蠕度 ,抗老化、耐介质(酸、碱、水)性能好,抗焊性、阻燃性好 ,密封性、防潮性、抗震性好的产品。

1.2.4其他材料选择

本工程中选用的其他材料有:水泥: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中砂Ⅱ类,细度模数3.0~2.3。含泥量<3.0%,含泥块量<1.0%;石子:碎石Ⅱ类,粒径5-20mm,含泥量<1.0%,含泥块量<0.5%,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15%,压碎指标20%;水:饮用水;

二、施工操作技术要点

2.1砌筑前的施工准备

施工顺序按照:基层清理放线排块撂底植筋砌筑墙体芯柱、水平系梁施工砌筑墙体芯柱施工顶部处理进行施工。基层清理过程中应将薄弱混凝土剔凿干净,浮尘、杂物等清理干净,用水清洗,并提前润湿。按照图纸设计,在地面、墙体和顶板上弹出墙体控制线,采用50×30的木方制作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砌块高、灰缝厚度、水平系梁标高、厚度;如果墙体一端或中部有墙体可在墙体上用红蓝铅标明位置,制作皮数杆。

2.2排块撂底:

根据砌块、灰缝等模数进行排块,灰缝厚度5mm,上下皮应错开搭砌,其搭砌长度不宜小于90mm,排块应考虑芯柱和水平系梁位置,分户墙从芯柱开始排水平块,不符合模数时,可用辅块调节或切割整砖;管井墙、走廊两侧户外墙从门口向两边排,芯柱砌块上下孔应基本对齐,便于灌芯柱。竖向排块时需考虑门洞口标高,不符合模数时,可用辅块调节或用砼浇筑“砍台”。最底部处理,如果门洞标高不符合MS砌块模数,在最底部采用KP1砖或浇筑砼“坎墙”进行调节。

2.3植筋

植筋孔深为12d且不小于120mm,孔径为钢筋外表面到孔壁2mm,如φ10钢筋用φ14钻头打孔,φ12钢筋用φ16钻头打孔。钻孔完成后要及时清孔,用气筒将孔内灰尘清除。钢筋表面应打磨除锈后,将准备好的钢筋插入孔内,保证将钢筋插至孔底,保证植筋长度。植筋完成后,要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砌筑施工。

2.4砌筑墙体

砌筑砂浆采用粘结能力强的聚合物砂浆,砂浆强度不低于M5,宜用机械搅拌,控制砂浆稠度且搅拌均匀,砂浆随拌随用,避免时间过长砂浆凝固造成浪费。 灰缝厚度控制在5mm,砌筑时宜采用刮浆法砌筑,每次刮浆长度不大于800,竖缝应顶浆砌筑(如下图4-1所示),用皮锤敲实。与剪力墙交接部位砌筑砂浆应采用满粘。

图4-1砌块竖缝顶浆砌筑方法

砌筑时上下层必须错缝搭砌,其搭砌长度不小于90mm;墙体端部须设芯柱,采用半块进行调节错缝;一字、丁字、转角部位的砌块墙体上下咬砌搭接缝处理,(240砌块为2根φ12的钢筋)如下图4-2所示:

图4-2墙体转角部位连接做法

轻集料砌块和粘土砖砌块,显著的差别就是前者绝对不能浸水或浇水,以避免砌块吸水膨胀。如果在气候特别干燥炎热的情况下,砂浆水分蒸发过快,不便施工时,可在砌筑前稍加喷水湿润。施工中发现,墙体的很多裂缝都是由于不了解轻集料砌块湿胀干缩的特点,使用了湿砌块砌筑墙体而产生的。

砌块每日砌筑高度不能大于1.8m,24小时以后方可继续砌筑;墙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墙体砌筑前水电管线等按图纸位置提前施工到位,配电箱、消防箱等设备位置、标高、尺寸提前确定,砌筑时将洞口预留,严禁后开,埋设固定各种设备固定件时,应根据设备情况,将需要埋设固定件的砌块用C20砼灌实。有防水要求的房间,隔墙第一皮砖孔内浇注C20混凝土,房间内侧墙面抹200mm高,9mm厚防水砂浆。墙体与框架柱、梁、板及构造柱、剪力墙界面处应沿缝两侧通常铺玻纤网,网宽不小于200mm,每侧宽度不小于100mm。玻纤网搭接不小于150mm。

门窗安装砌筑方法:在砌筑固定门窗上下坎码头处采用U型砌块,门窗上下码头砌在U型砌块口内,等校正后用砌筑砂浆或C15的混凝土固定灌牢,门框两外侧中间订上木砖砌在U型块中用砂浆或C15混凝土灌牢。

注意事项:严禁在砌好的墙体上打凿洞口或用冲击钻成孔,确需留孔时,可用无齿锯切割开孔。

2.5墙顶与混凝土板、结构梁的连接

墙顶与楼板或梁的连接分几种情况:

(1)当砌体顶与梁(板)底相差160~210mm时,用实心砌块斜砌,并用半干硬砂浆将其余空隙填实。

(2)当砌体顶与梁(板)底相差100~150mm时,可用实心块平砌,用砂浆捻实。

(3)当砌体顶与梁(板)底相差30~50mm时,用C20细石混凝土捻实。

(4)当砌体顶与梁(板)底相距少于30mm时,用干硬性砂浆捻实。

(5)上述第3、4条施工前应用聚苯板或混凝土将上皮砌块孔封堵。

2.6芯柱施工

2.6.1芯柱设置:

① 门窗口两侧设置芯柱;芯柱配置钢筋,140mm、190mm厚砌块设置1φ12,240mm厚砌块设置2φ12。

② 墙长超过5m且墙高不大于4.2m时,在墙中段设置,如果墙中有门窗洞口,门窗洞口设置芯柱,芯柱至顶,不再单独设置芯柱;芯柱配置钢筋,140mm厚砌块设置两个芯柱孔,每孔配置1φ12,190、240mm厚砌块一个芯柱孔设置2φ12;墙长超过5m且墙高超过4.2m的砌块墙,应在墙长的中部设构造柱,构造柱配筋为4φ12,箍筋φ6@200(上下450mm范围内间距为100)构造柱可代替门洞口一侧的芯柱。

③ 转角、丁字墙、十字墙交接部位设置芯柱;芯柱配置钢筋,140mm、190mm厚砌块设置1φ12的钢筋,240mm厚砌块设置2φ12。

2.6.2芯柱施工

芯柱钢筋采用植筋的方法与上下层主体结构连接,植筋长度不小于120mm(如果板厚不够,植筋不小于100mm),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芯柱砌筑用芯柱块砌筑,芯柱块即洞口、端头处砌块表面是平的;芯柱处第一皮砌块必须切割出清扫口,以便清理遗落在孔内杂物。砌筑2~3皮进行芯柱灌孔,采用C20砼进行浇筑,浇筑前先清除落地灰等杂物。在浇筑完合适高度后插入上部钢筋,随砌、随浇筑、随提钢筋,留最后一皮砌块不砌,将上部钢筋植入上部结构,间隔7d后再进行最后一皮砌筑和塞填干硬性砼。芯柱灌注混凝土,坍落度在lOcm以上,这样既便于灌注又能使孔洞周围的砌块吸收一部分水分,从而达到浇水湿润砌块的作用。最好砌到三至四皮砖灌注一次。灌孔以后略停一段时间,等待孔洞周围的砌块吸水,然后再用插捣法或振动法使混凝土密实。灌孔所用混凝土内最好能加一定的膨胀剂保证混凝土不因失水收缩而降低与周围砌块的粘结力。灌孔后的芯柱不要与最上面一层砌块的表面齐平,应低下至少5cm,这样就可使以上芯柱在这里形成一个键,增加了芯柱的抗剪能力和保证芯柱连成整体。芯柱、底圈梁、上圈梁的钢筋相互连接同时灌注。

2.6.7水平系梁、过梁施工。

水平系梁设置在墙半高处或门洞口上,设200高水平系梁;砌体墙高超过4.2m(墙厚改为250mm)应设两道水平梁系,第一道位于门洞口上,另一道位于门洞口上与顶板之间距中位置,如图7-1所示。

图7-1墙体立面水平系梁及芯柱设置位置

遇到丁字墙门洞口,混凝土墙体上植2φ12钢筋,φ6@200钢筋,支模板浇筑C20混凝土做抱框;洞口另一侧墙体内设置芯柱,洞口顶设圈梁。如图7-2所示。

图7-2带门洞丁字墙芯柱设置

水平系梁、过梁利用U形砌块设置过梁,梁内配3φ10,φ6.5@200钢筋(做法如图7-3所示)

图7-3水平系梁、过梁配筋示意

2.6.8脚手眼的预留及处理要点

墙体内应尽量不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时,则砌到 应留脚手眼的位置时用1/2块砌块侧砌,l/2块砌块反砌。侧砌是为利用其孔洞作为脚手眼,砌体完工后,采用C15混凝土将脚手眼填实。反砌块是为不打乱组砌方法。清水墙不应留脚手眼,可采用双排脚手架。另外在墙体的下列部位不得设置脚手眼:

(1)过梁上部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内;

(2)宽度小于80cm的空间墙;

(3)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cm的范围内;

(4)门窗洞口两侧20cm和墙体交接处40cm的范围内;

(5)设计规定不允许设脚手眼的部位。

2.6.9试验资料

为了掌握砌块施工用料和操作质量,施工现场要及时留出(1)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试件。(2)砌体水平灰缝(通缝)抗剪强度试件。(3)砌筑砂浆试块。(4)芯柱混凝土试块。只有及时留出试件,做到有规律的试验,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

结论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总结出,保证轻集料砌块质量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几点:1、在保证进场砌块质量的前提下,砌筑前不能象其他砌块一样淋水湿润。

2、植筋后必须进行拉拔试验, 保证整体植筋质量。

3、正确设置芯柱、构造柱、水平系梁等构造措施,这是保证墙体整体强度的关键。。

“北京像素”工程中,通过实际工程检验,总包单位砌筑工程总量达到2万立方米,砌筑工期1个月,保质保量按进度完成任务,在后期装修工程中没有发现墙体裂缝等问题。实践经验证明,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施工方法,科学的施工程序,才能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满足经济性要求。

参考文献

砌墙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轻质墙体;抹灰;防治措施

引言:

据统计,全国各类房屋建筑中,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煤渣砖砌块和陶粒砖砌块等轻质墙体材料做围护结构的比例已达50%以上,直辖市达到了85%以上,一些中等城市应用比例达到了70%以上。

抹灰施工作为轻质墙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观程度、观感质量等直接影响着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综合评定,这一点虽已引起行业监管部门,市场责任主体的高度重视,但抹灰施工中暴露出的一些质量问题,如抹灰面开裂、空鼓及墙面渗水等质量通病,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监管,落实主体责任,以期轻质墙体抹灰施工质量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1、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轻质墙体抹灰存在的质量通病,主要原因是轻质墙体材料生产和墙体施工未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产生干缩变形,墙体受力差异而产生压缩变形,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1墙体材料特性所引起

(1)轻质墙体砌块具有质轻、保温吸音性能好、砌筑易操作等优点,其基本结构呈多孔状,表面强度较低,孔隙率高,吸水速度慢,抹灰时仍要吸收砂浆中的水分,影响砂浆强度和粘结力,同时砌体内和砂浆水分不能同时蒸发,产生干缩应力差,造成砂浆粉化、空鼓开裂。

(2)生产环节没有严格落实生产检查制度,砌块外形尺寸偏差大,密度大小差异大,养护龄期不够,导致灰缝宽窄不一,抹灰薄厚不均匀,收缩变形不等,抹灰层空鼓开裂。

(3)选用普通水泥砂浆抹灰,因其水泥用量大,抗压强度高,弹性摸量大,保水性及施工和易性差等特性,导致粘结强度低,自身抗裂性能差和受力变形、干燥收缩等差异,进而发生抹灰层空鼓开裂。

1.2设计因素所引起

设计忽略温度应力变化,未明确梁、柱与砌块连接填充和拉结筋设置要求,未根据轻质砌块材料特性明确使用抹灰砂浆种类。

1.3施工因素所引起

(1)施工未落实或未制定材料使用计划,轻质墙体砌块进场质量把关不严,砌块出窑运至现场后,在室内自然状态下堆放时间短,其含水率还没有降至正常状况下即行施工。这时,由于砌块出窑后早期含水率降低快,变形大,砌块和墙体的干缩值都较大,不仅会引起墙体或砌块的开裂,而且会导致砌块围护墙与主体结构之间产生裂缝。

(2)施工作业前未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或交底无针对性,施工中不能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违反操作规程,不按现场配合比配制砂浆或随意选用抹灰砂浆,偷工减料;抹灰前未按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一次抹灰过厚,墙体预留施工洞口、开关线槽、消防栓等不按要求进行填充处理等,都是造成抹灰层空鼓、开裂的原因。

(3)轻质墙体砌筑、抹灰作业多为违法劳务分包,作业层无资质,多为“包工头”式队伍施工作业。

(4)砌筑、抹灰作业人员未经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未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属无证上岗。

2、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落实质量检查制度,强化砌块质量控制

一是严格控制生产环节砌块外形尺寸、密度和养护龄期,确保出厂质量合格率;二是把好砌块进场和使用关。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进度和材料使用计划,按期订购、进场墙体砌块,查验其外形尺寸、养护龄期;对出窑后未在室内自然状态下停放30天的砌块,最好堆放在室内,使其含水率降至正常状况下,再进行上墙砌筑施工,从而消除墙体或砌块开裂、砌块围护墙与主体结构之间裂缝等质量问题。

2.2监管责任落实

强化行业监管责任落实,发展建筑劳务分包企业,提高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覆盖率,加大违法分包查处力度,有效遏制“包工头”承揽劳务作业任务。

2.3强化市场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企业要自觉依法进行劳务作业发包,杜绝与“包工头”进行劳务分包合作;二是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施工,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并抓好落实,对易引起局部开裂的预留施工洞口、开关线槽、消防栓等部位,要依据规范先行填补处理,确保细部质量,三是认真开展作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做到持证上岗。

2.4采取构造措施,增强整体连结

(1)规范规定,主体结构与围护墙的拉结筋为2φ6,其间距不大于500mm,但施工中的预埋钢筋不易对准砌块的灰缝,无法发挥拉结筋的作用。砌筑时可在拉结筋根部用混凝浇筑一个齿槎,使墙体与主体结构成为键槽连结,改善墙体与主体的联系,消除主体与围护墙体之间的抹灰裂缝。

(2)墙体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砌块产生干缩变形,极易造成窗台与窗间墙交接处抹灰发生裂缝空鼓,因此宜在窗台处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以抵抗变形;在未设置圈梁的门窗洞口上部用圈梁取代过梁;对于无门窗洞口的墙体,特别是山墙或顶层外墙,应在墙高l/2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墙带等,用以约束墙体干缩和温度变形,增强整体刚度,减少抹灰后墙体出现问题。

2.5 保证砌筑质量,为抹灰质量打好基础

(1)墙体砌筑前浇水要适当,不得过度。砌块太干会吸去砂浆中的水分,影响砂浆硬化,降低砌筑强度;浇水过多,会增加砌块的膨胀,从而产生干缩变形。

(2)采用粘结强度高、低收缩、体积稳定、抗裂及和易性好的专用抹灰砂浆,减缓水分走失,保证强度正常增长;对顶层墙体,可提高顶层砌块及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以增强顶层墙体的抗剪、抗拉能力。

(3)砌块组砌方法正确合理,日砌筑高度以一步架不超过两米为宜,要求砌块搭接长度为块长的l/3,砂浆要饱满,砌体竖缝要挤满砂浆,墙顶与梁底或板底之间30厘米空隙,用标准砖斜向顶压牢固,使墙体与四周嵌固良好。

(4)做好成品保护。在墙体砌筑后7天内要避免撞击、振动,为砌体强度正常增长创造条件。

2.6科学制定施工操作工艺,是保证抹灰质量的关键

轻质墙体抹灰应按照“钢丝刷清除表面浮灰―墙面浇水润湿―修正补平并喷水湿润―刷107胶水泥浆并随即抹底灰―中层抹灰”工艺流程进行施工操作,要抓好每一环节,做好细部处理。

(1)用钢丝刷将墙面满刷一遍,清除松散物、浮灰和污物,随后浇水润湿墙面,冲掉剩余的粉状物,对墙面低凹处进行修正补平,喷水润湿墙体表面,刷一遍1:4-5的107胶水泥浆,要求随刷107胶水泥浆随抹底灰。

(2)底灰的强度、膨胀系数应同基层吻合,通常采用l:l:6混合砂浆,同时适当提高砂浆中粗砂或中砂的比率,并在砂浆中加入2%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以提高砂浆的保水性和粘结能力,要求水泥与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比例为1:0.2,底灰要用抹子刮上墙,厚度在3毫米以内,使带有一定压力的砂浆被挤入孔或缝内,形成犬牙交错的连接。

(3)经检查,底灰无空鼓、裂纹现象后,进行抹灰操作。中层抹灰通常使用1:1:4混合砂浆,外墙饰面通常使用l:l~3水泥砂浆;抹灰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大于10毫米,分层间隔时间以24小时为宜,抹灰总厚度宜控制在20毫米左右。

砌墙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砖混结构;砌筑施工;留槎

中图分类号: TE42文献标识码:A

一、砖混结构工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因砌体接茬、搭接处理质量不好造成的墙体裂缝,或者是在使用环境因素作用下,因砌体质量问题影响被扩大的裂缝问题,给工程的使用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造成隐患或不便。在我较长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注意到砌筑施工随意留槎的现象很普遍、很严重,常常表现为直槎、阴槎,并且,由于塞砌容易造成砂浆不饱满、灰缝不均匀、接茬灰缝不顺直,接茬处的砌体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为接茬涉及结构纵、横墙间的联系,从而使结构的整体性能受到了严重地削弱。

二、施工过程中留槎处置不当的原因分析

1、砌筑工人长期不按照规范规定操作施工,习惯于错误的留槎操作方法,图方便、省事。

2、施工管理人员对正确留槎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不会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管理过程没有严格要求。

3、混淆“L”形转角、“T”形、“十”字形连接处有构造柱和没有构造柱处理的区别。

4、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处理进度和质量的关系,或者是没有合理安排,规定正确的接茬处理方法。

5、施工安排不当,不能同时纵、横墙砌筑。

6、不论使用“内砌法”或者是“外砌法”做砌体施工,留斜槎操作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

以上操作和管理的原因,使留槎处置不当成为砌筑施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质量通病”之一。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1、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工艺、工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操作工人的技能学习应有地方政府劳务输出培训部门负责,或者由劳务资质企业委托培训,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操作者从业资格证书;由用人劳务资质企业负责对工人规范标准的培训和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从源头抓住质量意识和知识培训关。

2、劳务承包方(劳务资质企业)必须根据施工项目总承包管理者的要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管理规划》规定,编制班组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让工人明白规范标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监督,记录施工部位,并组织班组内部自检,施行用质量评定工程量完成情况,与工资收益挂钩,强制性推行质量控制,革除操作“陋习”,监督留槎部位的处理。

3、总承包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班组的技术交底,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法,保证适当地、持续进展;必须结合计划安排,有目的地解决不同阶段施工过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4、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比武”或“比赛”活动,组织工法质量管理现场会,针对留槎施工中存在的现象,结合操作实践,正确解读留槎处置方法,指出不合理留槎施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往工程竣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教训,讲解因果关系,帮助提高对接茬质量的认识,并适时地、强制性按照规范标准规定,推行留斜槎施工。

5、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留斜槎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管理程序,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制定保证质量措施后,留直(阳)槎施工,决不能因怕麻烦、图省事,没有原则的将留斜槎改为留直(阳)槎,并保证按照规定加设锚拉钢筋。注意,不论任何种情况,都不准留阴槎。

6、由于留直(阳)槎的后续施工是塞填砌筑,为保证连接处砌体施工质量,必须保证:

(1)阳直槎的皮数杆控制应与后砌墙体的皮数杆控制必须建立在同一控制“50”线上,避免出现后砌砌体施工后出现的水平灰缝不平整,导致搭接不好,局部集中应力造成的破坏,搭接长度不够在极限使用状态下的破坏。

(2)后塞砌筑施工时,要把接茬处的浮浆处理干净,用水湿润;砌筑施工时,要按照已设皮数杆的要求,保证砂浆饱满,嵌砖平实;保证灰缝均匀密实。

(3)保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放置拉结钢筋,并保证钢筋的数量、直径、长度满足设计规定。。

7、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根据设计抗震烈度等级要求,必要时,可与设计院联系以增加抗震构造柱的数量处理。

四、结束语

解决此类问题与其他建筑质量问题都必须在认真分析造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运用综合的方法处理,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就会“按住葫芦起来瓢”。

参考文献:

砌墙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砖砌体;施工质量;砂浆饱满度

砖砌体因其具有容易就地取材,施工操作简单和耐久性较好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在我国农村、乡镇及一些小城市的住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施工操作技术、工艺流程、材料、施工机具及组织管理等方面原因,其施丁质量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问题,有些甚至成为质量通病,使工程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张家口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砖砌体施工质量QC小组成立于2011年4月1日,小组成员共有十人,以项目部经理和项目部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现场型QC小组,小组经过5个月的活动,完成了提高砖砌体施工质量的课题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工程概况

张家口市利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佳和住宅小区1#楼工程座落于张家口市桥西区西坝岗路54号。佳和住宅小区1#楼建筑面积9578.33m2,地下为一层车库,地上六层住宅,建筑物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顶高度为18.6m。该工程南北外墙为370厚页岩多孔砖墙+50厚挤塑聚苯板;东西山墙为370厚页岩多孔砖墙+60厚挤塑聚苯板,外墙装饰为挤塑聚苯板外抹灰刷外墙涂料。

二、现状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砖砌体工程的质量情况,我小组成员于主体工程施工前,走访了我公司兄弟单位施工的钰安小区1#住宅楼、惠安苑住宅34#、惠安苑住宅35#、姚家庄小区12#住宅楼、姚家庄小区13#住宅楼 5项砖砌体结构工程。通过现场调查,对砖砌体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数据采集,具体如表1、表2所示。

主要质量问题为砂浆饱满度,该项缺陷占缺陷总数的65.3%。如果解决了砂浆饱满度问题,不合格点率将大大降低。

三、确定活动目标

将砂浆饱满度提高到符合GB50203 —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砂浆饱满度合格率由65%提高到80%。

四、砂浆饱满度不合格原因分析

(1)培训不到位。经现场调查,对管理及施工人员培训次数少,甚至没有培训记录。由于工人操作不当,管理人员不能准确掌握质量标准,最终导致砂浆饱满度不合格,这是最直接原因。

(2)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不够重视。

(3)砂浆配合比不准确。经现场检验,砂浆配合比不符合《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的要求。

(4)砂浆搅拌机多年未维修,不符合机械管理办法的规定。

五、采取对策措施

1.加强现场培训及理论培训

加强岗位操作技能培训。2009年4月27日QC小组成员在工地办公室对工人进行施工的相关培训。从质量意识、施工工艺、通病防治及问题整改方面进行教育,将培训内容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操作工人,确保工程质量;对班组长人员从质量意识、质量标准及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培训,使得管理人员树立强烈的质量观念,准确掌握质量标准,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及管理水平。

2.加强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

施工前先做样板,确定质量标准,施工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先确定管理人员确实能够掌握规范标准,再确定质量检验确实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使得施工验收标准不低于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将制度真正落实下去,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和组织管理水平。

3.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砂浆配制

(1)项目部加大资金投入,购买新的砂浆配合比规范《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新的砂浆配合比。

(2)项目公司安排技术人员专人负责砂浆配合比,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各盘砂浆能符合彻筑砂浆配合比规范。

4.对砂浆搅拌机进行维修

(1)对搅拌机定时检测维修。2009年4月28日项目公司经理聘请有多年的维修搅拌机经验的维修工,对不能正常运转的搅拌机进行全面维修。

(2)对搅拌机故障零件进行更换,使其能够正常运转,不影响对砂浆的搅拌质量。

六、效果检查

通过QC小组共同努力,应用PDCA循环方法,使砖砌体的施工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QC活动后我们对已施工砖砌体工程质量进行了抽查,?砂浆饱满度合格率达到了86.6%,达到并超过了预期目标。

2011年8月15日对砖砌体工程质量进行了效果检查,共检查了150点,其中不合格点结果见表3。

(1)技术效益

通过质量控制,使人们加强并掌握了质量控制的过程方法,同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

(2)管理效益

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活动,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增加了解和团结,锻炼了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济效益

通过较少的投入改进工艺提高了工程质量,为下一步工序减少了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履行了合同要求,经济效益明显。

(4)社会效益

工程质量赢得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质监部门的好评;为公司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为企业开拓市场奠定了基础。

八、总结

在本次QC小组活动中,大家集思广益,对砖砌体施工质量的提高起了极大的推进和保证作用。小组成员依靠积极的工作热情和集体智慧实现了活动目标,同时还增强了小组成员用QC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决定今后继续开展QC活动。

通过以上从砂浆饱满度方面对砖砌体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的阐述,希望对以后进行砖砌体施工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晖等. 砖砌体施工质量分析[J].山西建筑,2003,(11)

[2]漆红华. 砌体砌筑砂浆质量问题的分析[J]. 科学之友,2010,(07)

砌墙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二、施工过程中留槎处置不当的原因分析

1、砌筑工人长期不按照规范规定操作施工,习惯于错误的留槎操作方法,图方便、省事。

2、施工管理人员对正确留槎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不会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管理过程没有严格要求。

3、混淆“L”形转角、“T”形、“十”字形连接处有构造柱和没有构造柱处理的区别。

4、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处理进度和质量的关系,或者是没有合理安排,规定正确的接茬处理方法。

5、施工安排不当,不能同时纵、横墙砌筑。

6、不论使用“内砌法”或者是“外砌法”做砌体施工,留斜槎操作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

以上操作和管理的原因,使留槎处置不当成为砌筑施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质量通病”之一。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1、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工艺、工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操作工人的技能学习应有地方政府劳务输出培训部门负责,或者由劳务资质企业委托培训,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操作者从业资格证书;由用人劳务资质企业负责对工人规范标准的培训和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从源头抓住质量意识和知识培训关。

2、劳务承包方(劳务资质企业)必须根据施工项目总承包管理者的要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管理规划》规定,编制班组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让工人明白规范标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监督,记录施工部位,并组织班组内部自检,施行用质量评定工程量完成情况,与工资收益挂钩,强制性推行质量控制,革除操作“陋习”,监督留槎部位的处理。

3、总承包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班组的技术交底,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法,保证适当地、持续进展;必须结合计划安排,有目的地解决不同阶段施工过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4、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比武”或“比赛”活动,组织工法质量管理现场会,针对留槎施工中存在的现象,结合操作实践,正确解读留槎处置方法,指出不合理留槎施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往工程竣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教训,讲解因果关系,帮助提高对接茬质量的认识,并适时地、强制性按照规范标准规定,推行留斜槎施工。

5、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留斜槎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管理程序,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制定保证质量措施后,留直(阳)槎施工,决不能因怕麻烦、图省事,没有原则的将留斜槎改为留直(阳)槎,并保证按照规定加设锚拉钢筋。注意,不论任何种情况,都不准留阴槎。

6、由于留直(阳)槎的后续施工是塞填砌筑,为保证连接处砌体施工质量,必须保证:

(1)阳直槎的皮数杆控制应与后砌墙体的皮数杆控制必须建立在同一控制“50”线上,避免出现后砌砌体施工后出现的水平灰缝不平整,导致搭接不好,局部集中应力造成的破坏,搭接长度不够在极限使用状态下的破坏。

(2)后塞砌筑施工时,要把接茬处的浮浆处理干净,用水湿润;砌筑施工时,要按照已设皮数杆的要求,保证砂浆饱满,嵌砖平实;保证灰缝均匀密实。

(3)保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放置拉结钢筋,并保证钢筋的数量、直径、长度满足设计规定。。

7、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根据设计抗震烈度等级要求,必要时,可与设计院联系以增加抗震构造柱的数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