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范文第1篇

一、 平淡之中见真情

平淡就是教师不加任何修饰,不矫揉造作,上好原汁原味的语文课。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指名读课题后,教师问学生,通过预习,你感受到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句话体会到的?学生很快地找出“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一句,看出宋庆龄是伟大的人。接着,教师出示“宋庆龄 ”,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练习说话,要求能表现宋庆龄的伟大人格。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一时间小手如林:“宋庆龄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宋庆龄在危难时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宋庆龄一生地位崇高,但从不搞特殊化,十分尊重劳动人民”……在这个环节中,从课文的主要人物入手,通过交流,学生互相分享收获,对人物的了解更全面,感受到了宋庆龄伟大的人格魅力,平添了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少了刻意的情境创设,这种开场就犹如清新的风,自然而又落到实处,学生在平平淡淡中与文本进行了交流,为深入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二、 简约之中弃花哨

简约就是要重视传统的语文学习经验,追寻语文的本色,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便捷,使繁多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读贯穿始终,而读书活动应以文本作为中介,展开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第四、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樟树的外形美和品质美。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樟树的特点,我让学生圈画出感受深的词句,反复品读,将自己读懂的用“樟树 ”的句式在相关语句旁边写下批注,并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书声琅琅。根据学生的说话内容,我作了概括板书:外形――蓬蓬勃勃;内质――香气永久,虫类惧怕。就这样,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念好“批、画、注、写”四字经,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写字时认真、端正,朗读时心到、眼到、口到,逐步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从而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亲近语文、感受语文、享受语文。

三、 扎实之中求实效

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课堂上,老师既要关注文本的情感内涵,又要关注课文的表达形式,抓住学生的动情点,努力创设基于文本的情境,引导孩子尝试运用课文语言进行扎实的说话训练。

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宋庆龄的伟大人格和樟树的特点之后,我紧紧抓住文中将宋庆龄和樟树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两处语句:一是“我舍不得这两棵树”,二是“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前句表达了宋庆龄对樟树的钟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这种情感,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宋庆龄在樟树下的活动和她的所思所想。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如:每当朝阳初升时,宋庆龄在樟树下踢踢腿,弯弯腰,锻炼锻炼身体;每当夕阳西下时,宋庆龄抚摸着樟树粗壮的枝干,回忆着往昔峥嵘岁月,怀念着孙中山先生;每当少年儿童来探望时,宋庆龄便和小朋友在樟树下说呀,笑呀,还做游戏,快乐极了……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宋庆龄和樟树是密不可分的。后句从表面上看,是人们爱樟树,但仅止于此吗?我让学生联系搜集的资料,比较樟树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人格有哪些相似之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略作思考后,打开了话匣:“樟树蓬蓬勃勃,充满活力;宋庆龄在长达70年的战斗生涯中,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斗志。”“樟树具有与众不同的香气,宋庆龄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樟树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宋庆龄的人格魅力永存。”“樟树的香气使虫类惧怕,而宋庆龄的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明白了樟树的象征意义:象征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品质。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本文以树喻人的写作方法。

四、 轻松之中求方法

“跳一跳,摘苹果”,语文课上给学生适度的思维含量,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和思考。在这样轻松有趣的情形下学习,肯定会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教会学生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学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学生初步了解了以树喻人的写法,但刚刚接触,领悟不深,我设计了有思维含量的开放题:“小草(荷花、仙人掌等) 。”这句话的目的就是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我让学生思考小草(荷花、仙人掌等)与人(哪类人)之间的相似点,仿照课文写一段话。我班一名同学选择了铁树。在描绘铁树默立一角,以它粗壮的身体净化空气后,他写道:“凝望这铁树,我眼前不由出现了那群在田地里挥动镢头的农民,他们与灯红酒绿的城市极不协调,可哪一个城里人能离得了他们的劳动果实?”这样的练笔体现了对读写结合规律的尊重,强化了学生对“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方法的认知,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针对课文进行了知识迁移,于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范文第2篇

茹志鹃

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大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

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繁繁密密,阴凉特大。

这是两棵很大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找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屈体前进的;以叶作为伪装的;密密麻麻,不易发现的。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它们也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

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其奥妙也可能是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世界上任何科学制作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得到的。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就怕它一天。樟树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范文第3篇

 

一、 追问,让零散的思维变得有序

 

在第二课时刚开始导入时,我想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又能通过追问,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主动、深入地探究课文。于是,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接着追问:“宋庆龄和樟树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其实,这是隐藏在文中的一条情感线索,学生在没有读熟课文之前可能发现不了。所以我就降低难度,直接映示“我舍不得这两棵树”的那句话,让学生自由读,其一,学生自然能够抓住关键词“舍不得”,体会宋庆龄和樟树之间的密切联系;

 

其二,指名读,感受那份特殊的情感。“这是怎样的两棵樟树呢?”顺理成章,学生就能找到文中重点描写樟树的段落。在学生精读之前,我又提出了问题:“找出最能反映樟树外形特点的词。”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待充分朗读后,学生回答就很精彩,但也出乎意料:“粗壮。”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稠密”也说出了口。看到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欲言又止。

 

紧接着,有人说“四季常青”,也有人回答“蓬蓬勃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如果我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那么,精彩的发言只能是昙花一现,学生的思维也会浅尝辄止。于是,我追问道:“你为什么就认定自己的答案合理,能具体谈谈吗?”这样,学生一定会潜心会文,继续思考。在他们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继续追问:“现在,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合适?”不言而喻“蓬蓬勃勃”这个词更具有概括性,我预设的答案也就出来了。虽然花了较长的时间,但这个过程是妙不可言的。

 

为了表达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作者是抓住樟树的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展开叙述的?其实刚才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那是凌乱的,就让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再次走进课文,把自己的那份理解和感受通过朗读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从刚才支离破碎的回答中走出来,更好地从整体上去把握、感悟文本。

 

二、 追问,让隐性的思维变得开阔

 

追问是一种课堂教学手段,它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在教学“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这句中的重点词语“四季常青”时,我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来我预设的答案是引出下文“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可是,有一位学生说:“樟树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是青色的。”“对呀,但是这里作者只说夏天和冬天,为什么呢?”我急中生智。在我的追问下,学生们纷纷举手:“因为夏天和冬天气候恶劣,如果在恶劣的季节里,樟树还能保持青色,足以说明它‘蓬蓬勃勃’的特点。”“这样抓住关键处进行具体的叙述,可以让樟树的特点更加鲜明。”“是的。如果作者这样表述:‘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这样就会显得很啰嗦、无趣。”

 

在学生“头脑风暴”的回答下,我感到特别的欣喜。于是,我趁热打铁:“在你们的习作中,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很多呢?为了完成习作,七拼八凑,满足于凑足字数。”大部分学生点头、害羞,也有平时写得的确好的同学,注视着我直摇头,我就把这个机会让给他们。你们说说怎样才能写好习作呢?“表达的意思要清楚,语言要简洁,把不能够体现中心的碎语杂言全部删去。”在我的示意下,学生才从入神的状态中反应过来,教室里立刻掌声四起。

 

三、 追问,让灵动的思维变得精彩

 

追问,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方式,如果运用恰当,将会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精彩无限。我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宋庆龄舍不得那两棵樟树,除了因为樟树的外形蓬蓬勃勃,还因为樟树的另一个内在特点。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便于思索的默读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生找出答案时,我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追问:“如果去掉其他内容,只留下文章叙述樟树特点的两句话,行吗?文章这样不就简洁了?意思也明了?”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找思维深处的精彩。

 

这时,有个学生似懂非懂地回答:“不行,因为这一自然段的前面几句话写的是石榴树,有对比的作用。”显然学生是动脑筋了,可是明显认识不足。于是,我顺势而导:“就是因为有了对比?”这时又有学生回答:“通过和石榴树的对比,更能突出樟树内在的拒虫特点,所以不能去掉描写石榴树的内容。”陆陆续续的又有学生回答:“樟树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

 

到底久到什么程度,作者细致地作了描写,樟树香气持久的特点也就具体可感了,这不是多余的,所以也不能去掉。”在上述的课堂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体现,学生明白了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表达的中心,才能推断哪些内容要具体,哪些内容宜简洁。

 

在课文行将结束时,我问:“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围绕这一教学难点,学生自然能够想到为了纪念宋庆龄。可是“借物喻人”这一表现手法,也是课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如何施教,才能使四年级的学生达成目标?我搜集了宋庆龄生平的相关资料,再引导学生联系樟树的特点,找出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相似点,从而让学生明白物与人之间的联系,学生对“借物喻人”这一独特的写法也就心领神会了。

 

在此基础上,我小结:写樟树,就是写宋庆龄;赞美樟树,就是赞美宋庆龄。所以,我们也可以借助这样的写法,去间接地写某一个人。至此,学生写作的热情也会被自己独特的发现而激发。

 

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追问艺术,定能引领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本,促进思维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妙趣无穷。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范文第4篇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其内容意蕴丰富,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下面就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析字义,促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努力。中高年级学生想要实现从低段向中段的过渡,必须实现真正的“独立”识字。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从不间断引领学生把“认”“想”“写”“用”综合在一起运用,对付生字中的同音字、异形字等。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文章中也有一些容易写错的字,比如“四季常青”的“常”,学生会写成“长”。朗读到这个词语的时候,我问道:“这里的‘常’总有人写错,你有什么办法帮助这些同学?”一个问题抛下去,学生们思考片刻,有人应答:“‘长’是指长度,而‘常’是经常、一直的意思,‘四季常青’是说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所以用后面这个‘常’。”可见,在区别一些同音字的时候,教师不必反复抄写讲解,要相信学生也是有能力解决的,因为学生正在学习如何独立识字。

本课中有许多关键的词语,这些词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也能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如课文中用了“蓬蓬勃勃”等词,这些词语很好地说明宋庆龄的朝气蓬勃。在理解这个词语的时候,我引导学生看“蓬”这个字是草字头,“勃”有力字旁,“蓬勃”就是像小草一样具有生命力,那么“蓬蓬勃勃”又是怎样一种表达效果呢?学生马上建立起联系“蓬蓬勃勃”说樟树生命力旺盛,同时体会到叠词连用意思更进一层的妙处。

二、抓整体,思写法。

新课程标准改变了大纲所强调的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中就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也强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提出的“宋庆龄奶奶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以及“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两个问题统摄全文,在理解内容上少花精力,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文章是“怎么写的”,从而了解文章结构、表达方式。

樟树的外形特点和香气拒虫的本领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但是对这一内容的把握不应该采取逐句分析的方式。我设计了填空的形式呈现课文第3段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强调让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并通过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通过背诵,既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又可以积累语言表达的模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感知写樟树外形时抓住枝干粗壮、树叶稠密以及四季常青的生长特点写出樟树的“蓬蓬勃勃”。香气拒虫的特点则是通过与石榴树的对比凸显出来,这些内容都是从整体上把握,这样既解决了宋庆龄奶奶为何深情地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又把握了文章的篇章结构。

三、多拓展。学运用

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特点,适时拓展有关基础知识,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进而在平时运用自如。

本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作者使用了一组关联词语“无论……还是……总是……”,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樟树在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磨难呢?我设计了这样的句式填空:“无论是__,还是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加强说的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运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的习惯。

要想让学生深入感知宋庆龄与樟树的联系,必须建立起两者的相似点。但是课文仅仅写樟树并没有提及宋庆龄本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适时引入一些宋庆龄献身革命、永葆革命的青春、坚定不移地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事例,真实再现她的丰功伟绩,将她的经历与樟树作比,寻找相通点。很快学生就能说出:宋庆龄70年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这就如樟树“蓬蓬勃勃”;她大义凛然,英勇战斗,让敌人害怕,这就如樟树“香气可以拒虫”;宋奶奶一生无私无畏,她的高贵品质永留人们心中,就如樟树“香气永久保持”。真是人如其树,树如其人啊!

樟树早就成了宋庆龄奶奶的化身,实际上作者是借樟树来赞美宋庆龄,这就是借物喻人的手法,借物喻人在很多文章里都有运用,我又让学生读的诗《青松》《秋菊》。这两首诗表面看作者在写青松、秋菊,实际上是写像青松、秋菊那样不屈不挠的革命者。再读《竹石》,郑燮这首诗写的是竹,其实是要写作者自己那种刚正不阿的性格,以及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通过这些内容的摄入,学生再次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借物喻人”。

课外的拓展不是随意的,更不能喧宾夺主。在教学中,要力求避免泛泛而谈、海阔天空、东拉西扯。所有课外的拓展,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

王荣生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中“教”的部分“包括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既包括对既定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堂实施中对既定课程内容的改造,还包括教师乃至学生在教学中所产生的课程内容;既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既定教材的内容的‘重建’――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等,还包括其他途径的种种材料的呈现”。但是内容也不是一味地、无目的地拓展,而是要遵循课内外阅读的整合,抓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

四、练背诵,多积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由此可见背诵积累之重要性。学生有了较为丰富的积累就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背诵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基本的学习方法,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文质兼美,特别是对樟树外形的描写用词精准,如能成诵可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和储存感性语言的种种模型,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

在练习背诵这段时,我这样问学生:这里写到樟树的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枝叶绿得发亮”“枝干伸向四方”“四季常青”的特点,有条理地逐句背诵,再进行整段背诵,把握重点词,揣摩表达,化零为整不失是个好办法。背诵是一项综合技能,它把记忆、感悟、表达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背诵课文不仅是课文语言内化的过程,还是学生听、读、思、记能力的训练过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范文第5篇

一、以理育情

“晓之以理”才能“动之以情”,才能保证学生的情感符合社会要求,使行为有正确的方向,具有实际效果。要培养学生对某种事物的情感,就应该让他们了解有关知识,懂得有关道理。知识越丰富,道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学生很难将宋庆龄和樟树的高贵品质联系在一起,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了解宋庆龄的伟大事迹和生活小事,让学生明白宋庆龄的一身正气正如樟树的拒虫香气一样永久保持。在此基础上,引出“借描写樟树来赞颂宋庆龄的高贵品质”这一写法,学生的情感一下达到了高潮,对宋庆龄产生了深深地敬佩之情。

二、以境育情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场合下产生的。情境对人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创设良好的情境,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教学效果。

1.音乐渲染

音乐的特殊功能是通过旋律,表现人类最为细致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波动。如果使学生能感受这种感情变化,也就能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他们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老师配上舒缓的乐曲《田园》,让学生们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理解与感激,浓浓的亲情萦绕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头,于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人文教育。

2.画面渲染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林海雪原,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童话故事等方面,它们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珍品,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赵州桥》、《东方之珠》、《蓝色的树叶》、《草原》、《石榴》,这些课文本身配有插图,我们在教学中再适当增加画面,变无声为有声,变静为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3.表演体验

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语文课堂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倾吐真言。

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让两位同学上台模仿狼和小羊的对话;讲《莫高窟》一课时,又让学生到大屏幕前讲解彩塑的姿态。讲《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我让学生为播放宋庆龄故居的画面作解说员。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不仅加深了课文的印象,而且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4.想象促情

学生具有极大的想象潜力,只要在教学中加以培养和激发,学生便可根据语言描绘和各种教学媒体的音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像,在头脑中组合成新的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无声为有声,从而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之中。”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课文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父亲挖掘的具体动作,只写出了时间之长“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插图、课前看的录象和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是怎样的挖掘会使父亲满眼血丝,满身血迹的。学生想象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孩子说父亲可能是跪在地上拼命的挖才导致浑身血迹的;有的说父亲可能被石头、瓦砾砸伤了,可还是用血肉模糊的手不停地挖着,呼唤着儿子……在想象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父亲山一般坚定、伟大的爱,也激发了他们心中对自己父亲的爱。

三、以情育情

(1)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时,要先有“两情”相容,才有“三情”共鸣。“两情”是指课文中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只有这两种情感发生相容,才能为学生产生情感产生条件。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于是产生“三情”共鸣,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教师可以采用“移位入情”的方法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去体验,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进入角色。例如,教学《草原》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呈现草原美景的录像,然后对学生说:假如此时你就站在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仰望这湛蓝湛蓝的天空,呼吸着清鲜的空气,你想怎样表达你的感情呢?然后,结合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她的情感的。这样的安排不仅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体验和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深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美丽、令人神往。

(2)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善于用评价激情。在课堂上,不管是正的评价或是负的评价,学生都需要,他会从中感受到老师尊重他,关心他,公平的待他。哪怕是一种表情,一个手势的评价都会激发学生的一种情感。学生对教师给予的态度都非常敏感。提问时,要把目光面向全体学生,对一些中、差生个别辅导。教师用爱的阳光让整个教室“百花齐放”,给学生带来自信、快乐!

四、以读促情

相关期刊更多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空军预警学院

中等数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