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范文第1篇

从文本的事实看,蔺相如“完璧归赵”是重点,而且是他仕途成功的开始。他似乎也不辱使命——“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但是,仔细想想,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令人十分后怕——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他的所谓“智勇”,隐含着轻率、无理、无礼,罔顾赵国的安危,损害赵国的国格,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根本没有战略眼光。我们今日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教材,应该教导学生能够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以此为例,在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另类辨别力。这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之一。当前语文界的教者,普遍缺乏这样的实际解读能力,却只会在那些概念上争来争去。

若想在世俗观念统治的背景下显示一点儿反潮流的珍贵辨别力,面对众人说“是”的情况能非其所隐含着的“非”,不只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和方法。作为语文课的教者应该有这种能力,应该培养这种能力。本文教学生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培养学生另类的辨别力所需要的方法就是“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所谓“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指客观事件已经客观地发生过了,它已经成为事实,但对它进行评判的时候,不要局限在已经发生的事实上,就事论事,而是要认识到任何事件都可以从初始状态走向两种以上的可能的结束状态。为了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件,我们不仅需要知道世界实际上是如何变化的,而且应该知道如果没有这个事件,它的情景会是另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即从与事实相反的角度作假设性想象、判断,看一看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因为它们未成为现实而予以排除,从不考虑这些可能的替代项,显然对事情的评判和认识是不会深刻的。列昂·托洛茨基就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假如列宁在1917年被刺身亡,十月革命还会成功吗?”他的回答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不’”,“因为这个个体起着关键的作用”。

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一个事件,必须把实际事件放在与之相反的可能性的空间里,建构起一种反事实的情景,恢复事件过去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重新打开已经关闭的事件的另一扇可能性大门,从而想象到与已经发生的事件相反的假设性判断,从中汲取已发生事件隐含着的可能的经验教训。一个思考者能对客观事件有这种假设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说明他对事件有深入的辩证理解,显示出思辨洞识的能力。有人明确地说:“当代的认知研究表明:‘智商的一个重要成分是进行反事实推理,更宽泛地说,是对可能性进行想象。’”甚至说:“电脑计算和设计将会使反事实历史更具吸引力和精确性。”(《新叙事学》,【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第202页、197页)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就很推崇这种辨别力,他说:“这种辨别力还涉及那些在……世俗场合中从价值中被排除的。”所谓在“世俗场合中从价值中被排除的”因素,就是在现实的客观世界上并没有发生的却可能发生的与事实相反的事件。怀特海继续对此解释说:“譬如,以滑铁卢之战为例。这场战役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并且以这场失败为基础,建构了我们现实的世界。但是,那些表达了由他的胜利可能会导致的另一种历史路径的抽象观念与那些现实发生的事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思考这些可能性,甚至在不考虑它们时,也会承认它们的相关性。”(《过程与实在》,【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著,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第337页)这位哲学家显然很重视与客观事件相反的并不存在的可能存在的情景。

方才我们充分讨论了“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对于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其实从操作实践上讲是很容易的,用一个公式概括的话,它是这样的:“假如……不……,而是……,那么就会……”举个例子说,苏洵在《六国论》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时便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另一种情景——“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就是说,当年韩、魏、楚不向秦国赂地求安,齐人勿附秦国,燕国不靠刺客,赵国不残害良将,众诸侯“并力西问”,显然“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样一种可能的存在,对于韩、魏、楚赂地力亏,最后导致六国相继灭亡不是一种很好的反证批判吗?所以,掌握“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对于认识客观已发生的事件是很有益处的。

也许性急的读者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想问,上面讲的这一切怎么能在解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和认识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发生联系呢?

当教者明了“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我们便可思索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过程中,有什么与已经发生的事件相反的其他可能的事件发生,特别是想象一下有没有危及赵国安全、给赵国造成被动的可能事件发生。比如,当秦王按照蔺相如的请求,准确地说,应该是按照赵国的请求,“斋五日”“设九宾于廷”,非常隆重地准备接受和氏璧的时候,蔺相如给秦王当头浇了一桶冷水,告诉他和氏璧已被暗地送回赵国了。秦王和群臣“相视而嬉”,“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在这时,秦王表现得很大度,制止了左右要惩罚蔺相如的举动,“毕礼而归之”。这里就有作“反事实假设思维”的由头了——假如秦王没有克制,而是恼羞成怒,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要寻找发泄怒气的出口,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显然,学生会想象到下面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并成为“完璧归赵”原事件的替代项。

秦王命人将蔺相如囚禁起来,然后遣使入赵,向赵王讨说法。秦使者可以堂堂正正地说秦王如何“斋五日”,如何“设九宾于廷”,诚恳地要与赵国做这笔以城换璧的交易,但蔺相如却如何戏弄秦王,这是赵国对秦国的无礼,要求赵王给予赔偿。

甚至秦王当庭让蔺相如受汤镬之刑,然后再以赵国侮辱秦国为由,兵临邯郸,不赔偿国格受辱精神损失费绝不退兵,要求赵国给个说法。赵王将被迫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诛蔺相如九族,奉璧求和等等。

本来,赵国得了和氏璧,秦国以十五城易璧,在赵国没有将璧给秦国之前是不能断定赵国诈璧的。在秦国“斋五日”“设九宾于廷”的情况下,接下来就应该由赵国特使授璧,而后看秦国是否予城。但蔺相如先发制人,暗地“完璧归赵”,他自己都承认“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这样蔺相如就把秦赵易璧的外交博弈主动权完完全全地奉送给了秦国,授柄于秦,归直于秦。他“完璧归赵”的举动给赵国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一切皆由秦王做主,他怎样做都有理由,都得体。秦王大度,不与赵计较,如事情本身那样,放掉蔺相如;秦王理性一点儿,扣押蔺相如,遣使入赵,责备赵王,赵王只有赔不是的份儿;秦王火气大一些,兵犯邯郸,责赵国不信,若让秦罢兵,不知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落得这些结果中的哪一项,都是赵国被动,何必派蔺相如赴秦呢?当初婉言拒绝秦之所请,至少还不会伤害秦国。蔺相如作为弱国使者,绝不能主动,诱发强国的不满,“完璧归赵”是轻率、无理、无礼的失败外交。携璧入秦,一看形势不妙,偷偷把璧送回国内,这样的特使谁都能当。作为赵国的易璧特使,他的职责应当是既要保证赵国和氏璧不受损失,赵国尊严不受伤害,同时,还要小心翼翼,不开罪秦国,不驳秦国面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保证“双惠双赢”。秦国本来有诈璧之心,而赵国势弱担心被诈,本来两难的事如果能做成两全的事,这才是蔺相如“智勇双兼”之体现,而非简单的“完璧归赵”。

这时,我们还需要运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反思蔺相如一开始在赵王面前请缨赴秦时所犯下的错误。他对赵王说:“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于是,赵王“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蔺相如夸下海口,他单车赴秦怎样能保证“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呢?他事前没有任何充分的预案,只是见机行事赌一把而已。冒险主义者的另一面就是机会主义者。在这里,我们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去想象与蔺相如当初相反的做法,就会充分认识到他的轻率错误。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范文第2篇

秦国与赵国之间还发生过一个“完璧归赵”的故事。秦王送信给赵王,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连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主动请命,向赵王保证,如果秦王不给15座连城,我一定“完璧归赵”。于是,捧璧前往,看到秦王果真没有给城市的意思,就巧用计谋,把“和氏璧”从秦王手中要回,送回了赵国。

小甘罗和蔺相如都成功了。但是,认真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却有根本的不同。小甘罗的成功多半归因于秦国的强大,而蔺相如的成功,却是因自己的超人胆略和智谋。

这两个故事经常被用来帮助咨询客户和总裁班学员进行“归功于内”心魔的管理。一次,一个区域公司经理找到我,说他的业绩一直是最好的,前一段时间,公司提拔一位区域公司的营销副总时,提拔了一个业绩跟自己相差很多的人,自己不服,很失望,想跳槽到另一个企业或者自己注册个公司当老板,希望我帮他分析一下,这两条道路哪一条更好。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范文第3篇

廉颇: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蔺相如: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最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无价之宝、召集、大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美好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读、议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2.采用讲述三个故事,给故事加小标题的方法,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美好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

3.抓住蔺相如的言行,感悟蔺相如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板书课题“将相和”,齐读两遍,然后出示多媒体课件:题目中的“将”指谁?(廉颇)“相”指谁?(蔺相如)“和”是什么意思?(和好)

2.由“和”可以推想他们以前可能“不和”,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不和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

抓住题目中的“和”字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记录所需的时间。说说你读懂的内容。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1:

召集 大臣 商议 解决 称赞 商量 允诺

典礼 胆怯 示弱 拒绝 职位 得罪

同心协力 无价之宝

出示课件2: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出示课件3: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小故事的起止段落,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出示课件4:

第一个故事(第1—9自然段):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第10—14自然段):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第15—17自然段):负荆请罪。

4.出示课件5: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故事)

设计意图:

在认识生字词的基础上,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交流小标题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训练。

三、体会将相不和的原因。

1.找出将相不和的理由,出示课件6: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2.小结:在廉颇的心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没什么真本事,竟然爬到他头上去了,心里就不平衡,不服气。

出示课件7: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爬上去的吗?蔺相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嘴到底厉害不厉害?官到底该不该升?我们先来看第一则故事。

设计意图:

首先弄清楚他们“不和”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弄明白这一问题,将课堂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学生学起来会有目标。

四、完璧归赵,体会人物形象。

1.出示课件8,自学提示(一)。

思考题:(1)抓住蔺相如的言行,认真思考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即他具有怎样的品质。(2)蔺相如在“完璧归赵”中是怎样立功的?

2.学生自学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出示课件9—16: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完好无缺地送回来。”(机智)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动作: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拿城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A.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动作:“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B.蔺相如真的会拿着璧撞柱子吗?(师引导:秦王对和氏璧爱不释手,蔺相如已看在眼里。这是蔺相如使的“金蝉脱壳”之计。)

C.除了“金蝉脱壳”之计,蔺相如还用了几个计。请大家接着读书,看看谁能读出来?

(生读书后交流,师引导:

“缓兵之计”“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

)

D.过渡: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E.你们读出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2)教师小结:蔺相如是怎样做到完璧归赵的呢?他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秦王的骗局,又抓住秦王爱璧的心理,机智勇敢地与秦王斗争,做到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了大功。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蔺相如的勇敢、机智和爱国,放手让学生去抓文中有关蔺相如的语句,并通过有感情地读来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五、课堂小结。

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你们说说,他这张嘴厉害不厉害?他该不该升官?这次他被封为了上大夫。廉颇服不服?可是在渑池会上,他却再次升官,为什么他会升官呢?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从“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中,继续感悟人物的形象。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学习这一课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17:

课文中写了几个故事?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使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渑池之会。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学习方法,加深训练重点:“言行品质”的印象。

2.出示课件18,自学提示(二):

思考题:(1)抓住蔺相如的言行,认真思考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即他具有怎样的品质。(2)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中是怎样立功的?

3.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抓住人物言行议论。(议论重点:“再次上前要求”“不答应……同归于尽”“怒目圆睁,厉声呵斥”)

4.教师小结:蔺相如不畏强暴,在与秦王的斗争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认为他只是靠一张嘴升官的,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继续往下学习。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方法,进一步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负荆请罪,抓住人物的言行,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

1.分析蔺相如的语言、动作:

出示课件19:

(1)语言:“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①蔺相如这样说,是不是自我吹嘘?为什么?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不是自我吹嘘,因为这是在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他的情况下说的。)

②出示课件20: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

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有重大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

③出示课件21:“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什么地方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

说得对。在“渑池之会”上,秦王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廉颇已经在边境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说明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动作:“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2.分析廉颇的语言、动作。

(1)画出描写廉颇的语言、动作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出示课件22:

语言:“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出示课件23:

动作:“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2)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四、总结与拓展。

1.出示课件24: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蔺相如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廉颇也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都是爱国。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通过找出共同点,让学生明白他们由“不和”到“和”的原因。

2.出示课件25,思考: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五、了解本课的学习方法。

1.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2.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赵家璧 《良友文学丛书》 现代出版业

[中图分类号] K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4-0106-02

对于良友出版物,以往研究者主要围绕《良友》画报和《中国新文学大系》展开,其他出版物的研究则散落在《编辑忆旧》及其续集和一些论文中。在良友人物方面,有数篇文章总结赵家璧的编辑思想、对其进行怀念追忆,而对他在图书装帧、宣传等方面的突出风格,则较少涉猎[1]。有鉴于此,本文结合研究者较少关注的《良友文学丛书》,探讨其编辑思路、作家队伍、装帧设计及宣传推广,从中总结赵家璧的编辑出版思想和特点,以期对现代出版从业者提供借鉴。

成套书的理想,是赵家璧读大学时在“两种生活上的长期接触而酝酿形成的”[2]。他读大学时学英国文学,图书馆里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整套作家全集深深地吸引了他,1929年到良友公司兼职后,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上海ABC丛书社的《ABC丛书》等成套书,也引起他的遐想。多种进口、成套的文学丛书,如《近代丛书》《万人丛书》等,帮助他极大地开阔了眼界,“单单那些丛书的编排、扉页、封面装帧、整体设计和大小开本等,都保持统一的规格,我被这种排列整齐美观、内容丰富多彩的成套书迷住了”[3]。

赵家璧在良友公司编的第一部成套书是《一角丛书》,1931年创编时他仍在读大学,在良友仅是兼职。丛书中每册书售价大洋一角,从篇幅上看都是短小精悍之作,计划定期出版,每周一种、每种循序编号。《一角丛书》先后共出八十种,创造了不俗的销售记录。

1932年,赵家璧即将大学毕业,良友创始人伍连德盛情邀请他“毕业后全日去‘良友’办公,名义是出版部主任,并在画报、画册之外,另辟一个文艺图书部”[4],由他一人负责,专门出版文艺书籍。这样,他便有了实现编辑出版文学丛书的舞台和机会。1933年初,赵家璧在出版形式上仿照《近代丛书》,创编了《良友文学丛书》。这套书计划全部收录新创作,邀请执笔的都是一流作家,印刷采用米色道林纸,装帧实行软布面精装,价格上更是不论薄厚一律九角。无论是装帧、印刷还是在售价方面,这套书都力争对当时市面上通行的平装文艺出版物实现突破。较之先前的《一角丛书》,《良友文学丛书》在内容上专门到了文学一类,并且计划全部收录著名作家的新创作。

2 不拘一格、讲究方法的邀约组稿

赵家璧曾明确说过:“三十年代,良友的取稿标准,主要是争取革命的进步作家,但也并非清一色,对不同流派的作家,只要不是极端反动的,也给一席之地”[5]。1932年秋,赵家璧开始酝酿策划《良友文学丛书》时,距离《一角丛书》创编约一年时间,其时民众对中日关系和国际形势更加关心。为了顺应社会形势和读者需要,《良友文学丛书》便延续《一角丛书》的组稿思路,全力争取革命作家的文艺创作。赵家璧之所以能争取到众多革命名作家的稿件得归功于郑伯奇。郑作为左联重要成员,在郑的帮助下,赵家璧逐渐与越来越多的作家建立起了组稿关系,为后来编《良友文学丛书》奠定了良好的作者队伍基础。

《良友文学丛书》以“左联”旗帜人物鲁迅的两部苏联短篇译作集打开头阵,出版后在读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按照计划中的体例,本来译作不可入选,但考虑到鲁迅文稿的珍贵不易得,赵便破例将译稿收入。继鲁迅之后,有丁玲的长篇小说《母亲》、张天翼的《一年》《移行》、郑振铎的《欧行日记》、靳以的《虫蚀》、茅盾的《话匣子》《时间的纪录》、沈起予的《残碑》、郁达夫的《闲书》、谢冰莹的《一个女兵的自传》、郑伯奇的《打火机》等被收入。

此外,《良友文学丛书》也选入其他各派作家的小说作品,兼及散文和文艺论著。如朱光潜的《孟实文钞》、沈从文《新与旧》等。 还有一些作家,如周作人、沈从文、施蛰存等,他们不仅与“左联”作家观点不同,甚或发生过争论[6]。正是他们的加盟,才造就了这套书文学思想及风格的多样化。

组稿过程中,赵家璧注重为作者着想,如在付酬方式上,《良友文学丛书》坚持采用版税制,照售价抽取15%的版税,一年结两次,并可在交稿录用时预支一部分,这比一次性买断版权,能让作者获得更多的稿酬利益。为了获得优质稿源,赵家璧善用催逼的办法,如当《良友文学丛书》出到第二十种时,赵家璧就已经约定了后面二十种书的作者和选题,并将预出广告的相关信息刊登出来。当时茅盾虽答应将一部短篇小说集放进丛书,一时未想好书名,赵家璧以刊登预告必须信息完整为由,“逼”茅盾定下了《烟云集》书名,接着又逼出约十万字的书稿[7]。 这种催稿艺术,在当时许多名家的前言后记中屡有提及,并得到认可。这正是一名优秀编辑组稿能力和特色的一种表现。

3 富于创新的装帧设计

赵家璧读大学时,经常往南京路外滩几家西书铺跑,其中最令他喜爱的是那套《近代丛书》。赵家璧重视和追求书籍纸张、印刷、装帧的精美,便是受益于该书的启发。《良友文学丛书》的初版分为软布精装和平装普及本两种,精装本的设计,尤为可圈可点。封套书脊的下方印有良友公司的“播种人”出版标记。该标记还出现在封面的右下角,以及每一册书的正文前、后附页中。这两个相对而行的“播种人”标记,有红、蓝、橙、绿等多种颜色,十分鲜艳、醒目。每本书的环衬中间也有这个出版标记。

在版式设计上,《良友文学丛书》“书眉整齐统一,在天头部分划出两道横线,列出该书的书名(如果该书是小说集,则右面是集名,左面是篇名)和页码,采用今五号字大小,排版为竖排”[8]。版式极为疏朗,读者看了心情欢畅。

赵家璧不仅注重丛书装帧的美观,同时也力求较高的装帧质量。如丁玲的《母亲》初版上所印的丁玲画像,质量不高。为了追求完美,该书再版时,赵家璧重新设计制版,换上丁玲另一幅充满青春活力的照片,使得封面装帧更醒目、更统一[9]。

4 亲力亲为、丰富多样的宣传推销

作为一名编辑,赵家璧不仅负责选题、组稿、审读、校对等编辑分内的事,还兼管所有他编的出版物在内外报刊上的广告设计和内容介绍等[10]。《良友》画报作为公司自办刊物,如在第113期目录页中,就有《良友文学丛书》“第一集二十种已出齐・实销二十万部”的广告,称《良友文学丛书》“是辉煌中国文坛之前导的火炬,是冲破全出版界之沉寂的巨雷”[11]。《申报》发行量大,1933年2月19日的《申报》上就刊有该丛书中《雨》(巴金)、《竖琴》(鲁迅)、《暧昧》(何家槐)等书的内容简介及预告[12]。

赵家璧还仿照国外文学出版界发行作者签名本的做法。在与作者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先请作者签好一百张签名纸;等到出书装订的时候,便把这些具有作者签名的纸作为书的里封衬页裱在这种书的一百本封面背后;待到新书发行时,则先在门市部将有编号的这一百册作者签名本按原价供应给捷足先登的读者。这些作者亲笔签名的书,价格无异于其他普通版本,但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这样一来,更容易受到读者追捧,从而有助于提高丛书的整体销量。

5 结 语

《良友文学丛书》是赵家璧编辑出版的第一套文艺丛书,它体现了当时文艺界进步作家的创作实力,团结了各流派的作家,代表了20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成就,今天仍然具有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它富于创新、精湛完美的装帧设计,以及别具一格的营销方式,对我国当前的出版业依然有启发意义。

注 释

[1]张慧丽.良友及其出版物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7

[2][3][9]赵家璧.编辑忆旧[M].北京:三联书店,2008:16,17,54

[4]赵家璧.回顾与展望[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20

[5]赵家璧.编辑忆旧[M].北京:三联书店,1984:133

[6]王自立.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16-217

[7][10]赵家璧.文坛故旧录:编辑忆旧续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27-28,36-37

[8]胡晓.赵家璧的编辑风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02

[11]良友,1936-11-15:封底

相关期刊更多

世界遗产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