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混实训总结

钢混实训总结

钢混实训总结

钢混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艺实训 职业教育 专业特色

学院能否生存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评价。我们高职层次的学生(土建类)绝大多数到施工企业,主要是充当技术员角色,而据用工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学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基本概念不清;(2)怕吃苦;(3)动手能力差。究其原因,主要是:(1)校内没有固定施工实训模拟基地,根本不能满足教学要求。(2)校外实习基地从严格意义上讲几乎没有。(3)师资水平较差。(4)实习经费的投资少。(5)教材是按传统的模式编写的。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培养理论型、设计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培养中级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以及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工艺实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体现高职特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建工专业)是以培养面向建筑工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所需实际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加强对学生实用技术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培养。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工艺实训正是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有效手段。

1.在教学中牢牢把握技能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在建工专业工艺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基本技能包括对基本工种的施工工艺、操作流程、工程项目管理验收、工程安全、工程量核算等,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应包括工程制图与识图、施工技术、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在培训中,对模板、钢筋、脚手架、砌体、混凝土等工程的各项内容,都要进行详细的个例讲解与操作示范,并要求学生收集资料、编写施工进度与流程图、编写施工计划书、列出材料用量及清单等,然后分组进行具体操作。

2.在工艺实训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建工专业工艺实训主要包括:(1)在脚手架、模板工程中,学生要进行测量放线、钢管的支撑、模板搭设、拆除等内容的实训与操作。(2)在钢筋工程中,通过项目训练,学生要学会钢筋配料、加工、代换、钢筋连接方法等,对于钢筋配料,要求根据构件配筋图计算构件各钢筋的直线下料长度、总根数及钢筋总重量,学会编制钢筋配料单;对钢筋加工,要求掌握钢筋调直、除锈、下料切断、接长、弯曲成型等加工工艺、掌握常用的钢筋的连接方法,对不同连接方法的要点、技术要求要熟悉,要求学会处理钢筋的构造措施与结构要求,理解钢筋锚固、钢筋搭接、钢筋焊接等的内涵与实质,掌握钢筋分项工程验收的内容和要求。(3)在砌体工程中,学生要进行砖、砌块等的砌筑,学会不同墙体和柱的砌法,学会常用砌砖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对于砌体的材料要求也应有所理解,熟悉砌体工程的验收内容和合格性判定。(4)在混凝土工程中,要求学生会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能给出施工配合比,能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养护,熟悉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二、工艺实训教学要密切结合工程实际

高职建工专业要实现学生毕业后即能尽快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工作,必须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因此,工艺实训教学与现场加强合作与联系是十分必要的。工艺实训教学应当体现建筑工程的最新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操作流程、管理水平等内容。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现场操作技能以及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任课教师应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建筑结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测量、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及概预算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师只有具备了上述知识与技能,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工程的学习与操作。

三、工艺实训的教学要求与改革

工艺实训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既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也不同于毕业实习。建筑工程工艺实训是模拟现场工种操作要求与工艺流程,体现生产一线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预期结果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生产的初步能力与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参加毕业实习与就业。

四、对工艺实训教学的有关建议

1.充分认识工艺实训的重要性

通过参加建工工艺实训,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施工组织、概预算等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各主要工种的操作工艺、施工流程、施工要点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为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生产实习与就业提供了磨炼意志、提高技能的平台。因此,工艺实训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在实践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有利于将课程实习与生产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2.完善条件规范管理

在这方面,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工艺实训的相关文件.对于工艺实训,要求有年度可执行的计划,保证训练内容和项目的适当更新率,以适应现代设计、施工工艺的发展要求。

(2)增加投资,完善软硬设施建设。应加强硬件建设,保证仪器设备的生产占有率,扩大生产训练空间;抓好软件配套建设,及时更新工艺技术、工艺流程和指导教师的技能水平,及时引进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以体现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水平。

3.健全工艺实训的考核方法

建议采用三层次四等级的评定方法。即针对混凝土、钢筋、模板、砌体等工程,按理论、操作和答辩三个层次分项进行考核,对每一层次采用A、B、C、D四级评分,然后进行综合评定,再进行答辩,最后给出工艺实训成绩。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而要突出这个特色,就要花大力气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工作。工艺实训作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性教学中起着码头作用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土木工程实训中心的资源,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在培养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实践意识,提高了从事一线服务、一线生产、一线指导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志远.实习实训要突出四个结合[J].职教论坛,1999,(8):43-45.

[2]成运花.德国职业教育的一点启示――建立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公司[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1,56(4):44-48.

钢混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决定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在此基础上,高职教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就应建立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任务项目带动的课程教学模式上。近两年来笔者对《平法识图及钢筋算量》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生源情况的改变。一方面学生的需要在改变,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学生对知识的需要也从原来的系统性转变成现在的直接应用性,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招生规模的增大和生源数量的减少,各职业院校都在争夺生源,生源质量比以前稍差。

2.原有学科体系课程已不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必须探索新的课程开发模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上《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的平法部分时,学生反映学习了构造要求和识图后,还是不知道有什么用和怎么用,以后具体要做什么等,到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钢筋部分时,又不记得以前看图时的具体构造要求了,又得重复再讲一遍且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我们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学习相关资料,分析了工程造价专业就业核心岗位―造价员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工作和学习内容。又分析了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算量是造价员今后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项工作内容,所以按工作过程开发了《平法识图及钢筋算量》,成为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内容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主要分为两大体系:第一大体系,单项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分析了造价员的岗位职责,对其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划分为多个学习领域,具体体现学习情境一:钢筋混凝土基础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二:钢筋混凝土柱、墙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三:钢筋混凝土梁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四:钢筋混凝土板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学习情境五:钢筋混凝土楼梯、雨篷等其他构件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第二大体系,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具体是在专业集中实训1周(28学时),要求学生根据一套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实践工程图纸,对其中的一榀框架-剪力墙进行翻样和钢筋计算。

三、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提升教学内涵的关键。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就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小任务来驱动教学组织过程,以大任务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多种教学手段相辅相成,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如在学习情境三:钢筋混凝土梁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中,将整个任务分解为多个小任务,见表1。

具体的实施首先让学生明确总的任务是能对梁的钢筋工程量进行准确计算,然后将任务进行分解,先布置任务――熟悉梁内的钢筋种类,学生接受任务后去现场参观,要求学生在现场认真对每根梁内的钢筋进行认识并作好记录,写出实习报告。在完成一个任务后进行第二个任务――梁的平法识图,通过多媒体以二维和三维的效果启发学生识图,再以识读实践工程图纸上梁的平法标注为任务来训练。在学生掌握了平法标注后,以任务三――梁的钢筋翻样驱动学生对梁内钢筋进行翻样,绘出钢筋翻样图,掌握梁内钢筋构造要求。在学生掌握了钢筋构造要求后,以任务四―钢筋计算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按循序渐进的小任务驱动了学生对单个构件基础、柱、墙、梁、板等进行识图和钢筋工程量计算,学生对单个构件的钢筋计算部分有所掌握,但学生工作面对的将是一整套建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任务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通过一周的集中实训,对实践工程图纸中的一榀框架绘制钢筋翻样图和钢筋工程量计算,不仅要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训练其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5人一组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学生共同讨论选择本组的要进行的一榀框架任务,同学之间再分头分工搜集资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最后小组之间相互交换成果互评,互评完后本组要进行检查和小结,最后答辩。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专业技能都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协助能力得到加强,通过答辩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四、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学科课程通常是以一场理论考试考核学生,无法适应现在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本课程上采取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以每次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考核,占60%,具体分值见表2,期末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占40%。

采取上述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平法识图及钢筋算量》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它将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行动为导向,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课程的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钢混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T梁预制;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改进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跨径为20m~50m的桥梁中,由于预应力混凝土T梁能进行批量生产,施工工艺重复进行,因此,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是桥梁上部结构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我公司承接福州绕城高速公路RA3-2合同段位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境内,起止桩号K10+020.929~K12+988.078,全长约2.97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工程包括荆溪特大桥和永丰互通立交桥与四个匝道桥,荆溪特大桥桥长860米,与永丰互通立交桥首尾相接;永丰互通立交桥主线桥长2107.149米,A匝道桥长840米,B匝道桥长800米,C匝道桥长883米,D匝道桥长320米,上部结构为30m、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采用先简支安装预制T梁后现浇墩顶连续段形成连续结构,再现浇桥面板,形成组合截面的多跨连续体系的施工方法, 主要特点是由简支体系转换为连续体系时,拆除临时支座,由连续段处支座支承桥梁上部结构。主梁截面由预制T梁、现浇桥面板与横隔板组成,预制T梁采用标准化梁长进行预制,不同梁长由调整封锚端长度或连续段长度来完成。T梁顶面设有负弯矩钢束和齿板。

1、 T梁预制的质量控制

T梁预制按照施工准备阶段(事前控制)、施工阶段(事中控制)、和检验阶段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进行控制,贯穿以事前控制为基础、事中控制为重点、事后控制为结果这条主线,通过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使得T梁的总体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1.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强化岗位职能

项目建立了以总工为首,由工程部、质检部、测量组、试验室、T梁预制场等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它是贯彻上级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施工指导意见及项目部制定的各种方案等技术文件的重要保证,使得各个机构协调一致,密切配合,以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功能,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强化岗位职能是保证T梁预制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项目对各个主要职能部门定岗定员,并制订岗位职责和奖罚措施,具体如下:

总工办(包括工程部和质检部):贯彻部颁“标准”、“规范”、“投招标文件”及主管部门的施工指导意见;负责技术和质量管理;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解决施工中所遇到的其它问题等。

试验室:进行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进行标准试验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优化;指导和参与拌和设备的调试;按规定进行现场检测;及时反馈检测信息,正确指导施工。

工区主任(技术员):认真执行主管部门的施工指导意见及项目部制定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执行总工办和监理人员的指令,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填写各种施工原始记录及工作日志。

通过岗位职责的制定与实施,充分发挥了各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做到了各尽其职、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保证了T梁预制的顺利进行。

1. 2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针对我项目质量要求严、技术人员年轻的特点,做了如下技术准备工作:

1.2.1图纸审核

进场后,由总工组织参与T梁施工的技术人员对T梁的相关图纸进行了审核,主要对T梁的结构尺寸、钢筋布置、预埋件、预应力部分、工程量进行细致的复核,一方面,为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奠定了基础,也为计量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使参与施工的人员更好地熟悉图纸,有效地防止了施工过程中的失误,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1.2. 2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为了保证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和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施工工艺及注意的问题,T梁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在交底时针对工程特点主要对易于出现问题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a、锚板错用:由于施工人员的失误,安装的锚板与对应的T梁不一致,待张拉时垫板安装不进去,或垫板规格小于锚板规格,在张拉过程中压碎锚板,导致凿除锚下混凝土等返工现象,甚至出现质量事故。预防的措施采用在端模标明梁号,安装配套的锚垫板,侧模安装前木工班和张拉班相互检查。B、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孔道轴线:端模制作时确保斜面角度与T梁端面角度一致,安装锚垫板时仔细对中,并安装牢固可靠,防止造成钢绞线内力不一,张拉过程中使锚杯突然发生滑移和抖动,拉力下降。C、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开裂变形:由于锚板附近钢筋密集,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容易振岛不实或仅留入灰浆,造成混凝土强度偏底。为此,在梁端侧模上布设两排附着式振岛器配合插入式振岛器,同时控制拌制梁端混凝土时骨料的粒径。D、负弯矩锚头安放过高,齿板标高太高:由于锚头定位不准确或固定不牢固,在浇注混凝土时锚头上浮,造成齿板过高,在桥面铺装时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锚头安装时定位筋要与肋板筋和翼板筋焊接牢固,浇注时采用小石子混凝土,齿板混凝土抹面时准确控制标高。E、波纹管的漏浆堵管:由于波纹管采用钢带自行加工,负弯矩波纹管通过特制钢板拉成扁管,弯曲段及与锚头连接处易于漏浆,造成混凝土浇注时漏浆,负弯矩穿束困难,导致“开膛”,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在波纹管安装时应仔细检查波纹管质量,对易于漏浆部位采用胶带纸掺裹,在混凝土浇注时和凝固前拉动波纹管内钢绞线,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成孔质量。F、横隔板预埋钢板不准确:T梁的横向连接仅由预埋在横隔板内的钢板进行连接,预埋钢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T梁的横向连接。而预埋钢板的准确与否,主要原因是钢筋绑扎时与预埋钢板焊接的钢筋固定不牢固,因此施工时采用电焊将预埋钢板连接钢筋与其它钢筋焊接牢固,保证在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预埋钢板的位置固定。其它方面,诸如张拉时的滑丝与断丝、预制梁的外形尺寸、混凝土的振岛不实、预制梁的蜂窝、麻面等都进行了有效预防,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项目采用集中讲课的形式对特殊工种进行技术培训,对技术人员进行施工规范、标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和考试,大大提高了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原材料的检验和配合比的设计

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T梁的质量。正是基于这一点,对进场的主材、地材等按照规定频率进行检验和试验,对砂、石料加大自检频率,检验结果及时反馈到材料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层层把关,使的T梁预制在原材料方面有了保证。

我项目T梁50#混凝有18000m3,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响到T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项目进场后根据当地材料及其它因素,对50#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在T梁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施工成本。

1. 3加强施工中的技术监控

在T梁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反馈指预制场内部各工班间的信息反馈、桥面工区和架梁工区和预制场之间的信息反馈。预制场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存在的质量缺陷及时进行整改,对控制工程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具体如下:

A、为控制T梁质量,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在预制场内部实行信息反馈制度,采用工序交接单形式,谁签字谁负责,施工队伍凭信息反馈表进行结算,T梁预制工序交接单如下:

梁号:

B、为加强桥面工区和T梁架设工区对T梁质量进行监督,确保三个工区的协调一致,相互反映质量信息,各工区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后交给质检部,质检部分析原因通过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下发给相应工区,限期进行整改。比如,梁端混凝土的凿毛、预埋钢筋、负弯矩齿板标高、负弯矩波纹管的漏浆情况、跨中桥面铺装层厚度(即反拱情况)等,桥面工区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预制场;梁高、梁宽、横隔板预埋钢板等问题,由架梁工区通过一定程序及时反馈到预制场;桥面铺装层厚度,由桥面工区针对出现原因及时反馈到架梁工区或预制场。通过这一措施的实施,大大促进了T梁的质量,保证了后续工程的质量和顺利进行。信息反馈表如下:

1.4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

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是对工程成果的鉴定,也是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项目对生产的T梁达到评定要求时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了自评,并配合监理工程进行了工程质量的检验鉴定工作。

通过对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除了评定工程的质量等级外,还可发现工程缺陷和质量通病,以便采取措施修正缺陷和毛病,研究制定出解决质量缺陷和通病的措施,促使工程质量的提高。

2、 施工工艺的改进

2. 1模板的改进

本工程设计的模板连接端均齐平,模板接缝处采用塞橡胶条预防漏浆,再加上加工模板时为了连接螺栓的安装方便而使连接螺栓孔比螺栓直径大3mm,使得预制的T梁相邻模板间的接缝比较明显且相邻模板存在或多或少的高差,在接缝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不太乐观。为了保证相邻模板表面高差及接缝的不漏浆,采用在接缝处的两块模板的面板做成一长一短,一侧模板的面板较模板宽5mm,另一侧模板的面板较模板窄5mm。为便于拆装,同一块模板连接端做成一致,根据模板分块面板的长短交替制作。

由于模板的重复使用和加工质量方面的原因,面板接缝处易于开焊,导致该处漏浆,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为此,模板设计和加工时,根据板材尺寸,在接缝处采用∠50×50角钢做背楞。这样能有效地防止模板开焊而漏浆。

前期翼缘板边模采用木模,由于刚度小,拆模后边板线形不直,且周转次数有限,施工投入较大。经过分析比较,翼缘板边模改用[10,边板线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大节约了成本。

2. 2波纹管定位工艺的改进

波纹管定位采用传统的先焊接定位架后穿波纹管的施工工艺,为了穿束方便的需要,定位架尺寸较波纹管直径大2cm左右,在混凝土浇注时波纹管容易偏位,导致定位不准,严重时张拉会造成T梁侧弯,引起裂纹。为了做到既定位准确,又穿束容易,改用先焊接定位架的下、左、右定位筋,穿波纹管,再焊接

上面的定位筋,定位架尺寸比波纹管直径大3~4mm。在焊接上面的定位筋时注意保护波纹管,以免烧伤、烧坏。这一工艺的改进,保证了波纹管定位的准确,为预应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2. 3混凝土浇注工艺的改进

混凝土浇注原采用肋板、顶板同时浇注完毕逐段向前推进的浇注顺序,改为先浇注肋板后再浇注顶板,这一工序的改进,缩短了梁肋的浇注时间,减少了梁肋混凝土的接缝,也有利于梁顶抹面的质量。

总之,工程质量管理,是艰苦细致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动员,全体参与,全过程控制,贯彻于工程建设的始末。在工程建设中,我们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努力提高工程质量,争创优良工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

参考文献

钢混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与钢筋两种不同材料所组成,由于其具有整体性与抗震性好、结构及构件布置灵活,适用性强等多种优点,因此在当前住宅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在住宅工程的钢筋混凝土项目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钢筋漏放、钢筋锈蚀、钢筋错位、混凝土孔洞、结构裂缝、结构变形等等。而这些质量问题的发生,多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当或施工管理不严格所导致的,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施工管理问题:

1.技术管理问题。一方面表现技术交底不清,由于部分施工现场中缺乏熟练、称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钢筋混凝土项目中技术较为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因技术交底不清很容易引发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技术管理不严格,如未经监理部门和设计部门同意就擅自修改设计,或者对施工方案不熟悉就开始盲目施工等等,这都很容易引发各种质量问题。例如:在抗裂部位随意用光圆钢筋替代变形钢筋,就很容易引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

2.不规范化施工。主要是指因施工管理不严格,导致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或者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施工,而导致各类质量问题的发生。例如,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规定的位置与方法设置施工缝,而任意设置;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的强度进行模板的拆除,导致结构强度和耐久性不足;没有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导致结构的整体性和密实度较差等等。

3.施工管理紊乱。一方面表现为施工顺序错误,或各工序间的衔接不紧密,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工作。例如,钢筋进场时没有进行抽样见证试验,导致施工中钢筋规格的错用等等。

二、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优化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对上述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影响施工管理的因素主要归纳为人员、材料、机械这三个方面。为此,要实现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就必须从这三方面要素出发进行相应的优化管理。

1.人员管理的优化。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的员工,主要包括了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督人员等,他们作为工程项目的直接操作者与管理者,其技术水平、责任观念以及主观能动性都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效益等因素造成直接的影响。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的实践证明,80%以上的质量问题或者质量事故的原因都是由于员工的不规范化施工或误操作所导致的。因此,我们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通过对人员管理的不断优化,以带动施工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

1.1应当充分结合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建立覆盖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各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有效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以尽量避免误操作和误指挥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应当积极制定和落实质量责任制度、激励奖惩制度、合同制度等,使工程质量、工程效益与每一名员工的经济利益相挂钩,从而有效调动出员工在施工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2当前钢筋混凝土项目中,施工人员多数为农民工,其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这就要求做好对员工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的培训工作。为此,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应重视员工的思想素质教育、质量意识教育、技术水平教育,通过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职业教育、心理辅导等工作,在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同时,也使其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1.3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人员管理的优化,除应当做好制度的落实以及员工的培训工作以外,还应当加强员工的组织与调动工作。一方面,企业应根据项目实际岗位的需要,做好员工的组织、协调与调动工作,并始终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对于钢筋混凝土项目中的高空作业或者重要工程环节中,必须要求员工持证上岗,以降低施工中各种风险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企业应做好各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工作,重点应审查其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员工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求各分包单位能顺利完成施工建设,并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

2.材料管理的优化。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中所需建筑材料包括了:模板、钢筋、水泥、骨料、脚手架等等,其材料种类和材料规格都非常多。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实现,必须做好钢筋混凝土项目中材料的优化管理,以督促材料的及时供应与合理使用。

2.1优化材料的供应管理。工程项目中的材料供应主要包括了采购、运输、仓储等环节,一方面对于钢筋混凝土项目中所需大宗材料、主要材料应当实施统一调度、计划和采购的方法,在提高材料的供应管理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材料供应管理还应当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紧密联系,通过不断交流情况,相互配合,使材料的供应能真正做到按时、保质与保量,从而充分满足项目施工的要求。

2.2优化材料的现场管理。由于钢筋混凝土项目中所需材料数量多、运量大,加上施工现场普遍较为狭小,各工序之间交叉作业多,这都导致材料在供应、运输、管理等方面存在矛盾,容易造成材料的使用浪费或使用错误。因此,必须优化材料的现场管理与调度工作。一方面,应通过建立与完善材料的现场管理制度,并始终坚持定额供料,以保证材料的使用质量,并有效遏制材料的浪费行为;另一方面,还应做好材料的入场验收工作,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与送料凭证,从而有效控制材料入场的质量关卡与数量关卡。

3.机械设备管理的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中所需机械设备的种类与数量也越来越多,如钢筋轧制机、钢筋调直机、插入式振动器、起重机械等,其使用与管理情况,都将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等因素造成直接的影响。为此,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调度与使用,以实现机械设备管理的优化。

3.1机械设备选择与调度的优化。一方面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工艺特点正确选择机械设备,要求所选择机械设备应经济适用,且维护管理方便;另一方面,还应做好机械设备的调度管理工作,尽量减少设备的闲置或损坏问题,以提高其利用效率与产出水平。

钢混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超高独立圆柱模板体系清水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伊宁县援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周转房及综合培训基地工程,地处伊宁县宾馆院内。该工程由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新疆宏基兴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勘察,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主要包括三个单体建筑,分别为办公及公寓楼、报告厅、餐厅,总建筑面积9906.19O。其中报告厅结构形式为独立基础、框架结构,网架屋面。

报告厅框架圆柱共有16根,圆柱直径为1000mm,圆柱高度为18.05m。圆柱间距为4m×18m。

2.施工技术难点

由于柱单层高度超高,且为独立圆柱,柱距大,故圆柱的模板系统设计要求高,不但要保证圆柱的平整度与垂直度,更要保证模板支撑围护加固体系的稳定性。这给钢筋的绑扎及混凝土浇筑带来很大的困难。现浇混凝土拆模后柱面观感质量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模板的选材、拼缝以及混凝土配制都必须精心处理。

3.关键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

3.1支撑系统

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0.5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为0.1m,立杆步距1.5m,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0.9m,梁两侧立杆间距0.9m,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为1根(梁截面≥400时,梁底设2根),立杆采用双扣件承重连接方式。

所有高支模立杆底部需要铺设通长脚手板,设纵横向扫地杆,梁底方向需设剪刀撑,每隔四步设水平剪刀撑。

独立圆柱周围四周加5×10cm的木方四个,然后每隔50―150cm距离用钢管固定木方,并与周围排架相连接,形成整体。

3.2模板施工

3.2.1模板加工制作

圆柱采用定型木制圆模板,由专业模板厂制作。形式为两个半圆形,标准节单片长度3m,模板板厚18mm,模板接口处独有的凹凸槽设计,使拼缝紧密结合,防止跑浆、漏浆,使混凝土脱模既快又美观,同时又有稳定加固的作用。模板从上往下每隔20―30mm采用钢带加固。加工完成的模板如图1。

图1制作完成的模板

3.2.2柱模拼装与支设

根据不同柱高进行现场分段组装成圆柱面整体,每段高约6m。在塔吊起吊范围内用塔吊吊装到位安装,吊不到的部位用汽车吊吊起扣在已绑扎好的柱子钢筋笼骨架上。合模前应仔细清理模板内侧(先用粗砂纸打磨,后用细砂纸打磨),保证光洁并均匀涂涮无色脱模剂,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在凹凸槽中满涂黄油,既保护了凹凸槽,也防止跑浆、漏浆的情况发生。模板每次周转使用均应进行全面检查校正并抛光打磨一次。

模板安装细节有四大要点:

(1)模板要错位安装:模板每段高度为6m,加工制作好的模板为3m,故在安装时,对模板进行错位安装。先用铁丝进行合拢闭合,然后用固定钢带加固,固定钢带之间的间距为20―30cm一个。模板合拢加固后,模板的底部圆平面最好离地面0.5―1cm距离并用混凝土填缝。

(2)钢带水平安装:钢带安装时最好用钢尺对模板进行测量,在模板的同一高度四周钉上3―4个小钉子。上钢带时把钢带放在钉子上,即可保持钢带的安装水平,安装螺丝时,每一个螺丝拧紧度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钢带松紧度的一致性及施工安全。

(3)上下接口进行加固:两块模板上下接口安装的部位可以增加一条钢带进行加固,钢带一定要水平覆盖加固在接口部位,圆柱模板浇灌混凝土七米以内可以一次性浇灌,七米以上分两次浇灌,第一次浇灌后30―60分钟即可进行第二次浇灌。

(4)对模板进行保护:模板安装好以后了对模板进行保护,要在模板四周加5×10cm的木方四个,并用钢管的木方进行固定,钢管上下间的距离为50―150cm,这样不仅可以对模板进行垂直定位,而且可以使模板的受力形成一个整体,达到二次加固的作用。

3.3钢筋工程

为保证结构柱行列整齐对应,位置准确,首先要保证钢筋位置准确不位移,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控制钢筋配料加工尺寸专门设置钢筋加工场地,所有调直、切断、弯曲、成型、套丝等工序均采用机械设备加工,为控制钢筋成型尺寸,首先要复核下料单各型号钢筋尺寸,加工时先预加工几个箍筋并复核成型尺寸,以调整钢筋弯曲调整值造成加工偏差,确定无误后方可批量加工制作。为保证钢筋骨架的圆度,在圆柱钢筋骨架内沿纵向间隔2m增加一道φ16定位箍筋,定位箍筋在模具上成型,接头焊接,并在周边按柱主筋的分布位置用φ6短筋焊接主筋定位卡,严格把好钢筋配料关,认真按图配料,严格检查配料尺寸,认真按图纸复核,对于钢筋保护层除满足设计主筋保护层要求外,箍筋分布的保护层按规范要求控制在不小于15mm,防止混凝土收缩时沿箍筋出现裂缝。

(2)钢筋接头和绑扎根据设计要求,主筋的连接方式为镦粗直螺纹,这样可以保证接头范围内钢筋的密度不增加,保证钢筋位置准确,不发生位移,钢筋绑扎的扎丝应折向钢筋骨架中间,以防止因折向外面露出表面后锈蚀污染混凝土表面。

(3)防止钢筋位移的措施确保钢筋生根位置准确:将柱位找中找圆,并找出主筋间距,将其与基础底板或楼层钢筋绑扎并点焊固定,保证主筋位置精确和不移动。

(4)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移位:柱筋绑扎前应调至准确位置,做到上下垂直,保护层采用专用高强水泥垫块,均匀、统一布置,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3.4混凝土工程

由于是清水混凝土,不仅要保证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而且要有良好的外观效果,同时要兼顾高柱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密实度易于控制。所以从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振捣、养护和管理工作几方面采取措施。

3.4.1混凝土的配制

(1)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应采用同品牌、同规格、同颜色、同产地、同批量的水泥,要求水泥颜色纯正,安定性和强度良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碎石)选用强度高,5mm~31.5mm粒径、连续级配好、同颜色、含泥量≤0.8%的碎石。细骨料(砂子)选用洁净的中粗砂,细度模数2.5以上,含泥量≤2%。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后期强度,宜选用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规定细度Ⅱ级粉煤灰以上的产品。外加剂使用缓凝减水剂。

(2)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混凝土达到大塌落度、易振捣或免振自密实、低泌水性。

3.4.2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汽车泵浇筑,根据柱高情况每次浇灌6m高。为保证分段浇灌上下段间拼缝接驳对齐顺直,每段混凝土浇灌到离上部20cm时,在顶面撒布一层细石子后进行混凝土的抹压收浆。下料采用串筒,防止混凝土浆污染柱模板内侧形成泥皮,影响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质量。下料要均匀,以免冲击钢筋或造成混凝土离析。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减少表面气泡。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陷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一般为15s左右。为提高施工效率,选取相临近的三根柱子同时交错浇灌。实行振捣手责任制,振捣手定岗定责,奖罚分明。对振捣手经过“应知应会”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振捣。大批量浇筑混凝土之前先进行实验柱做样板,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验评,提出验证意见确定标准后方正式施工。

3.4.3混凝土养护和成品保护

为避免形成和减小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抓好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的养护十分重要。混凝土柱侧模应在48h后拆除。拆模后先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塑料薄膜外用麻袋包裹,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4d。浇筑拆模后的柱子四周用钢管搭设围护架防护。柱包裹料在楼地面及室内装饰施工完毕前不得拆除。

3.4.4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尽管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拆模后由于混凝土的泌水性,模板的漏浆和混凝土本身的含气量较大,其表面局部可能会产生一些小气泡、孔眼和砂带等缺陷。拆模后应立即清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的砂子,采用相同品种、相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拌制成水泥浆体修复缺陷部位,待水泥浆体硬化后,用细砂纸将整个构件表面均匀地打磨光洁,并用水冲洗洁净,确保表面无色差。

4.效果总结

超高独立圆柱施工过程中均未发生跑模涨模漏浆现象,拆模后柱身浑圆,柱面光洁平滑,质量缺陷和通病得到了良好的消除,观感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混凝土强度等级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更为成功的是柱子全高垂直度最大偏差仅4mm,按照现行规范,现浇结构垂直度允许偏差值为H/1000且≤30mm,本工程为≤18.05mm,实测值仅为允许偏差值的1/4。

伊宁县援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周转房及综合培训基地工程,报告厅的圆柱整齐有序的排列在外侧轮廓线上,与网架屋面交相配合,充分展示了设计师的独运匠心,整体造型极具优美的视觉冲击力,为江苏省援建新疆基础建设树立了一座丰碑。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编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期刊更多

高分子通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特殊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钢铁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