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整形科医生工作计划

整形科医生工作计划

整形科医生工作计划

整形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 全面预算 管理模式 分析与研究

一、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在医院原有的预算管理模式上进行升级,是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所必须改进的控制措施之一。全面预算通过对医院整体的战略发展需要及下属各部门科室发展需求的精细化研究分析,将医院可控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对医院整体的资金收支情况进行框架式的规划,在后续的预算管理执行环节对各科室及部门的资金流动支出等进行控制,并在预算期结束后对各职能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便于日后预算工作组织协调有序进行,也就是说全面预算管理可以通过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阶段控制医院整体的经济活动,通过细节化的管理使每一项经济活动都服务于医院整体的利益最大化需求。此外,医院建立完善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也符合我国新医改对医院生产经营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可以明确经济责任,保障医院资金财产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对医院自有资产及国家对医院的财政补贴进行合理分配,加速资金流动速度以保障卫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在此基础上,全面预算管理因其将预算管理目标明确到基层部门,甚至是直接责任人身上,可以有效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效率及质量,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医院更真实完整的资源配置与生产经营细节化的决策资料。

(二)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医院全面预算体系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是医院整体的总预算,是对医院整体成本与效益的控制,是稳定医院总体经营活动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的约束控制措施;二是归口支出预算,归口支出指将医院整体的经济活动收支依据实际的利益关系或框架体系归入到直属部门或受益部门,防范医院细节支出难以归口,导致部门收支配比不均的情况发生。归口支出预算可以通过归口预算将医院经营成本与管理成本进行划分,对部门科室收支与院级管理收支相区别;三是科室预算,科室预算的具体内容是通过对科室预期业务量研究,分析出预算期内科室成本支出及收入额,并对其进行归口预算管理,便于医院形成一个完整而精细的预算管理体系。

二、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转变经济体制宏观政策的推行,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因为经济效益的吸引,私立医院逐步开始分割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场。公立医院虽然是我国以国有资产建设的服务社会大众的公益性医疗卫生单位,但是无论是出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角度还是保障公立医院基本发展空间的角度,公立医院都必须在此环境中平衡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预算管理作为医院经济管理与财务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约束生产经营活动,控制整体资产运营情况以实现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工作意义,但是在笔者日常工作中却发觉医院在预算管理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预算管理理念普遍偏低

公立医院本身是以公益性为主的,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一直由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财政补贴收入三方面组成,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对于成本的管理投入较低,将全部的资源都投入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上,在脱离成本的背景下医院预算管理也就几乎不具备实际意义,更谈不到具体的执行。但是在我国新医改政策实施之后,医院的收入由原本的三项缩减为两项(减少药品收入),市场又被私立医院竞争,严重影响了公立医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也动摇了其基本的发展根基。在此基础上医院本应贯彻执行新医改对医院关于全面建立预算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在日后的生活经营活动中贯彻执行,但是部分医院自管理层到基层部门,都难以适应全面预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甚至在部分部门和科室全面预算受到抵制,严重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也直接导致了预算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降低。其根本原因就是医院对于全面预算管理观念的普及工作没有做到位,整体的全面预算管理氛围没有有效的构建,相关工作人员都难以认可,在实际操作中自然会遇到重重阻碍。

(二)预算制定力度不够,执行能力不高

医院的预算计划编制普遍是借鉴上一预算期的预算计划,根据本年市场环境变化进行小修小改便对外提供,作为新预算期的预算计划书。这种预算计划编制方式带来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不能服务于医院整体的战略发展要求,也无法满足部门需要,因为预算计划书主体框架仿制以前年度,该预算计划的执行便定受制于以前年度预算计划思维模式,整体的战略发展眼光和短期战略部署定难以脱离原有计划书的局限;二是因为预算管理存在草率的计划制定环节,导致预算计划的质量低下,难以引起医院管理层的重视,管理层都不认可的管理措施定难以在执行环节得到相关部门科室的支持,严重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权威性。

预算计划执行能力不高,一方面是受制于预算计划书的质量,另一方面就是受制于预算观念的普及程度。前文提及医院在当前环境下正在逐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新医改的要求,所以在预算管理观念普及的工作尚未完善,导致医院整体没有形成预算管理氛围,直接影响到预算计划的执行。预算计划是预算管理的理论依据,而预算计划的执行可以说是预算计划的核心,但是现在大多数医院在预算计划的执行环节都存在漏洞,导致医院实际的经济活动难以控制,偏离医院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整体逐步市场化的背景下,部分医院将所有的工作目标确立在社会公益性角度之上,忽视了私立医院等私有制医疗服务机构对医疗市场的冲击,导致医院在今年来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资金的收支难以平衡,资本结构严重失衡。医院忽视经济效益直接降低了其对于预算管理监管的重视程度,医院的监督管理部门受管理层意志影响而忽视对预算管理的监督检查,医院部门科室之间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预算工作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也难以获得领导认可,相关工作人员逐渐丧失工作热情,甚至出现等严重损害医院利益的行为。

三、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完善措施探析

(一)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医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要认识到其与医院原始的预算管理之间的差异,这点必须要在管理层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就预算管理的管理意义及其对医院整体经济活动的控制作用进行学习,只有充分引起领导者的认识才能够为预算部门的实际工作奠定发展基础。在获取管理层认可后,要妥善处理预算部门与预算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通过绩效考核或者预算执行评价直接与奖惩制度挂钩的方式在医院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学习,这样可以在医院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全面预算管理的学习氛围,并逐步会从学习氛围转变成预算管理氛围,在医院内部形成一个全面预算管理的共同认识,方便全面预算工作的执行。

(二)重视预算执行

全面预算管理虽然可以通过对医院资源的合理划分推进医院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服务医院经济效益的取得,但是前提是预算计划必须科学合理,且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计划的制定相对而言更具备技术性,要求医院培养或引进全面预算管理的专业人才,并提升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地位,以获取更真实有效的预算资料。相比较而言更重要的就是预算计划执行环节的保障,无论预算计划制定的多么完善,若难以获得基层部门科室的支持,一样会成为一纸空谈。笔者认为强化预算管理质量必须要重视控制预算执行,而重视预算执行必须要建立制度化的保障,只有在制度体系上确认预算计划的权威性,使预算计划执行有据可依,预算执行才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监督机制

医院要切实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除了需要确认全面预算的地位、建立制度保障,还要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监督管理对于全面预算管理而言,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是保障全面预算管理质量的基本约束。要完善医院关于预算管理的监管机制,首要环节就是建立一个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管部门或在原有监管部门内设置专门的监管岗位,以便于监管人员可以实时对预算管理进行监督,督导预算相关人员工作。其次医院要充分利用部门科室内部的利益导向矛盾,构建内部相互监督的氛围,并通过奖惩形式予以保障,一方面可以督促医院工作人员自律,另一方面能够恰到好处的刺激工作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健全完善。

参考文献:

整形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院统计;管理;工作质量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国内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统计工作是为完善医院规划、目标考核提供可靠依据的科学方法。统计工作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新时期下,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而医疗事业要得以长远的发展却又不可避免地触及这一领域。因此,如何充分认识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工作的现状、如何充分发挥医院统计信息的职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医院统计信息的管理现状

医院统计工作是实现医院内部发展的必要渠道,但统计工作现状却不尽人意,远不能满足医院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如下:

1.1 医院统计专用程序体系相对落后。随着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统计系统得以更新和完善,但医疗统计报表的固定模式和单一统计指标不能满足医院医疗管理的多层次需要。统计指标程序体系不完善,势必影响医院全方位、立体化统计数据的展示,容易误导医院高层决策。同时,国内医院的统计程序大都停留在单机运行和手工操作阶段,使一些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无法直接提取利用,统计人员需要重新进行抄写、计算、录入,这就造成了医院人力、物力资源不必要的消耗。

1.2 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尚未得以充分认识。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领导者认为统计只是简单的数据汇总和统计而已,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辅工作,却忽略了对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将统计科室其归类于后勤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舍不得投入,导致使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的医疗卫生机构非常少,大大降低统计人员的主动性。

1.3 统计数据检验方法匮乏造成医院统计数据的失真。国内医院统计数据收集模式不相同,各科室按日或按月定期报送,统计人员再按其所报数据进行录入整理。但所报送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却缺少相应的检验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医院统计人员大部分并非专业出身,知识贮备陈旧,医学统计理论匮乏,卫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由于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又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环境中,以致于对统计信息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跟不上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

2 医院统计工作的开展与拓宽

2.1 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医院质控工作。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2 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医院管理。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2.3 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 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拓宽工作思路,强化统计服务意识。现代医院管理中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较大,对统计数据的要求也较高,为此每一个统计信息工作者都应做到多角度、全方位地搜集信息资料,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对统计信息进行科学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医院决策管理服务。同时这也要求医院统计工作必须以“为医院的管理服务”为主要工作宗旨,围绕为“全院中心工作服务”这一中心。积极配合医院主要工作,收集大量信息资料,做好统计分析,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从而为医院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正确的决策。

3.2 注重统计调查,加强质量管理。根据医院制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管理目标,医院统计工作首先要注重针对 “热点”和“难点”开展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 使统计原始资料的采集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从而避免统计原始资料的分散和泛泛地采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为医院管理提供及时、高效的专项服务。其次,注重建立院内统计信息网络,完善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扩大信息传播渠道,为医院各层面人员提供综合的、配套的信息服务。第三,改变传统的统计资料单独编报,单独分析的做法,把医疗质量、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计等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资料综合利用,为医院发展献计献策。第四,对各项业务指标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业务发展的新动态,强化统计信息的分析,用客观的数据资料反映出当前医院的业务状况、市场环境、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

3.3 强化统计人员素质,提高统计专业水平。统计分析工作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要科学地运用统计分析和先进的技术来收集、整理和分析医疗统计信息,这就要求不断强化统计人员的素质,提高统计专业水平,增强统计人员的要有紧迫感、使命感。要通过自学或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使广大统计工作人员及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主动参加各种业务学习的培训,从而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统计人员要做到经常深入临床一线,把医院统计工作做到实际,服务做到位。医院也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坚持以统计知识为主,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会计、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培养出具有统计知识和现代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医院管理科学化夯实基础。

3.4 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决策。医院统计人员应根据平时所收集的统计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统计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统计分析,参与医院决策:一是参与医院各种计划的制定和监督计划执行情况,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如医院各科的目标责任书(包括业务指标和经济指标)的制定,依托于统计人员根据历年各科的完成情况,比照其他同类医院的定额,进行综合比较,全面分析,以达到医院的合理配置和最佳目标;二是进行专题研究,开展广泛的调查分析,促进统计分析质量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领导及时调整经营决策,合理利用和科学地安排医院各项工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

3.5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统计工作的新发展。统计工作者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要具有踏实肯干的精神,同时更应该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掌握新的、科学的统计知识,不断地使统计知识与相关业务知识有机结合。如随着网络建设的深入发展,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对统计信息进行分析,去伪存真,为医院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形势网络环境下统计工作的职能。如面对决策中对统计的需求各不相同,就必须加强针对性、灵活性的统计分析,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采集、加工、整理,准确、及时地提供多种形式的统计分析,以满足医院管理及各方面的需要,这也是加强医院统计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于承浩.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9-100.

[2]何程辉.医院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病案,2009,10(3):31-32.

整形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人口和计生工作管理

前言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实施颁布,医院作为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需要在新时条件下,认真思考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并积极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以便从实际解决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薄弱点。

1医院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1.1 医院是人口计生工作的执行者。医院在人口计生工作中担任着宣传、指导、检查、治疗、基础信息采集等多项核心工作,并且医院通过履行工作职责,能够最直接地体现出人口计生工作的成果,是人口计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执行者。

1.2 医院是人口计生工作的研究者。医院需要结合日常的人口计生工作,不断调整人口计生中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的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关系;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提升检查、诊疗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业绩的提高。

1.3 医院是人口计生工作的监督者。医院在检查和治疗工作中,可以直接获取育龄人群基础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监测、分析研究,发现人口计生工作中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运用多种手段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的改进与发展。

2医院进行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2.1 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提升医院人口计生工作执行效果的需要。“决定”指出,在新时期条件下,医院应当加强婚育咨询和指导,积极开展婚前和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说明这些工作在当前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执行力度不够。因此,非常需要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来加强医院对日常人口计生工作的执行。

2.2 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提升医院人口计生工作研究水平的需要。“决定”提出,需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研基地和学科体系,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重点课题的联合攻关。这说明人口计生工作不能只仅仅局限于个别部门研究攻关人口人口计生学科体系,要汲取多学科现代科技发展的精华,采取跨地域多层次合作新方式,加速带动研发新科技成果和一些高新关键技术并使之迅速在人口计生医疗领域推广和应用,有效提升检查和治疗效果,稳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实现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和谐发展。

2.3 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提升医院人口计生工作监督力度的需要。“决定”中还指出,需要在新时期的人口计生综治工作中加强举报和监督、监控制度。医院作为重要的监督者,在当前的人口计生工作中对个体诊所及非法行医者的违法、违规、违纪,及执业行为失范、唯利是图,造成增加性别比失衡的徇私现象,监督的力度不够;在人口计生工作中如何及时将人口计生新技术运用到临床上,对合理用药、专药管理、不良反应监测和孕情、出生等信息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监控,及时进行梳理、评估、总结汇报。这些情况需要通过创新的管理机制进行制约。

3医院人口计生工作的创新管理机制

3.1 推进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实施。网络化管理包含人口计生信息采集网络化、数据资料存储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的实现。医院需要迅速顺应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通过建立并完善人口计生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不但为服务人群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还要使繁杂的人口计生资料、数据都得到有效地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使管理迈进了科学化、现代化的行列,更重要的是通过跨区域、协作部门间的互动与合作交流,有效保证了人口计生新科技、新方案中的研发、应用推广产生的实际价值和群众优生优育在社会进展中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便于政府决策和协作部门间动态掌握第一手基础数据,为科学预测研究分析。未来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服务。推进全面构建“信息互享、政研结合、服务保障、部门合作”系统化、信息服务网络信息交换平台,完善人口计生研究数据库。

3.2 建立医院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制。医院领导分别与各部门的负责人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通过具体责、权、利指标进行考核,切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立体管理体系。医院明确各部门职责,从实际出发,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做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新机制效果,有效保证工作落到实处,极大地调动开展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制定严格的人力资源制度。首先,完善选人用人标准,对工作人员的学历、专业、思想制定准入标准,奠定爱岗敬业、恪守职责、奋发有为的人口计生医护人员的基础。在执业中敢为人先,知难而进,坚守遏制非正常情况下私自终止妊娠行为;其次,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人口计生工作业务指导和培训,医护人员通过学习新技术,了解新形势,即学即用,综合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服务、质控、研发水平,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性。最后,实行岗位考核评估制度。将当年医护人员的业绩进行考评,淘汰业务、思想素质不合格的人员,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医院人口计生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

3.4 建立研究激励制度。医院直接接触人口计生人群,更加了解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需求和方向,要运用在学术交流、技术推广、质控数据等便捷条件,开拓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不同产业间联合参与高新技术项目攻关课题,加速科研成果推出、普及应用,推动优质技术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进程。在“互联、互补、互动”中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增强群众健康生育发展长效性、稳定性。

结语

医院在人口计生工作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新时期,运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医院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机制的创新,不仅是提升工作水平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不断寻求创新,才能为医院人口计生工作注入新鲜动力,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2006年12月17日)中发〔2006〕22号

[2] 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江帆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报告,2006(06.21)

[3] 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06.22)

整形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6号文件为纲领,以《湖北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为标准,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为目标,以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力争到2012年把我县建成中医药工作先进县。

二、主要目标

把我县中医院建成国家标准的中医院(100张床位标准);县医院中医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中心中医科、中药房达到国家标准;县中医院建成3个重点专科,县医院建成1个中医重点专科,5个乡镇卫生院形成专病专药特色;乡村医疗服务机构能够使用中医中药实用技术;培养一支广受群众信任的中医中药人才队伍。

三、主要任务

(一)建好县中医院

1、房屋建筑面积达到9000平方米,开放病床120张,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药剂室、院内生活服务区综合配套,标准化建设。

2、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梯队结构。通过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等方式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名医,引进一批中医中药人才,返聘一批知名老中医做临床、带徒弟。

3、在消化内科和慢病治疗上形成特色,建成专科。

4、运用中医中药特色文化,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

(二)建好中医科和中药房

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上要做到房屋、设施、人才三配套。

(三)做好中医药的继承工作

组织专人开展中医药古典医籍、历代医家学术思想、民间医药传统知识和技术的整理研究和利用。

(四)加快培养中医药临床骨干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

5年内,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县每年要引进3—5名中医中药大学本科毕业生;全县每年要选送10人以上到上级中医院接受培训;每年对村医开展2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每两年开展一次县级名中医评选活动,并给予奖励。

(五)推进中医药科学普及

加强中医药科普工作,县科协和卫生部门要通力协作,把中医药科普纳入全县科普规划之中,统一管理,统一实施。

(六)积极开展中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创造条件在1—2个乡镇开展中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县政府成立创建中医先进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研究1次创建工作,解决1—2个突出问题。

(二)加大投入

坚持中医院的公益性质,落实中医院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补助政策。支持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家给予项目支撑的同时,适当给予资金配套,并减免有关建设规费。设立中医药人才培养政府专项基金,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奖励名中医。

(三)完善政策

符合规定的中医诊疗项目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优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付范围,并合理确定费用支付标准和报销比例,鼓励患者使用中医药。

五、具体工作

(一)准备阶段:年1月至6月

1、纳入规划:县、乡两级政府把中医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成立组织:县、乡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财政、卫生等部门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

3、调查摸底:按照全县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辖区内中医药机构、人员现状全面系统的进行调查,乡镇卫生院在调查中,要摸清当地中药材种植情况底子。

4、制定方案:县、乡两级政府,按照标准要求制定印发辖区创建工作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

5、宣传发动:县、乡两级分别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创建工作措施,解决创建工作有关问题。同时分别召开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负责人会议,领会创建工作意义,明确创建工作任务,分解创建工作指标,签订创建工作责任书。

6、制定相关工作计划:①根据中医药资源现状,制订“中医药资源配置计划”,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②按照标准要求,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参加省、市举办的高等函授教育和中医继续医学教育,办好县中医院开办的中医药普及班,采取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对中医药人才进行有计划培养提高。③根据医学会的职能和特点,制定“中医药学术活动计划”,发掘和整理名老中医经验和民间土单验方。以中医院为中心每年召开中医药学术活动两次,编辑出版县中医药期刊。④根据中医特色,制定专科专病建设计划,创建周期内全县要建成4个重点专科,5个乡镇卫生院具有1—2个专病专药特色。

(二)实施阶段:年6月至年6月

全县上下按照《方案》、《标准》、中医院建设等有关要求,全面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将长远计划与短期安排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突出重点,抓好薄弱环节,确保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对各级职能单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如下:

1、县、乡两级政府

①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好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及时召开年度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安排落实有关中医创建专项经费。

②立足本地中草药资源优势,将适宜种植、适销对路的中草药种植和药源开发利用列入扶贫开发项目。建立比较稳定的药材种植基地,同时给各卫生院、所及村卫生室划拨0.5—1亩固定的药材种植地,采取自种自采中草药的方式,降低医药费用成本,受益于广大农民。

③向人大汇报中医先进县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④反馈人大提出的有关中医药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落实情况。

2、县卫生局

①当好县政府参谋,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②将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工作考核,并及时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③按计划组织开展中医药人员培训及学术活动。

④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及时进行检查督导。

⑤每年安排实施中医药、科研项目1—2项。

⑥及时填报有关创建工作表册。

3、有关部门

药监部门要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支持中药产业发展;发改部门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科技部门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农业部门要负责中药材种植规划制定和生产技术推广,抓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板块基地建设;林业部门要指导木本中药材生产,加强对珍贵稀有药材的保护;财政部门要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税务、宣传、人事、国土资源、物价等部门都要在支持中医药发展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4、县中医院

①制定年度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及学术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②每年牵头开展1—2项中医药科研项目。

③年1—2个重点专科达标,年2—3个重点专科通过市级验收达标。并带动5个以上乡镇卫生院具有专科专病特色。

④建设周期内引进中医药诊疗新技术、新方法2项以上,并收到良好的效益。

⑤设立中医基层指导科,每年下基层指导中医药业务工作不少于6次,组织基层培训不少于10人次。及时指导中药材种植,为当地中草药种植提、供、销服务。

⑥周期内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总值达每床位6000元以上,建设中医药制剂室并投入使用。

⑦巩固充实二级优秀中医院内涵,按中医先进县建设标准评分达280分以上。

5、乡镇卫生院

①当好当地政府参谋,及时向政府汇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②抓中医科室、中医药人员配套建设。年各院中医科室落实到位,2010年中医药人员到位,人数达医药人员总数的10%以上。

③按计划落实中医药人员进修、培训,积极参与中医药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

④制定辖区中医药技术指导、培训计划,对卫生所、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中医药技术指导及业务培训。

⑤按计划组织辖区内应训对象,及时参加县以上培训。

⑥因地制宜开展中医专科专病特色建设。

⑦充分利用当地中草药资源,建好药材基地,采取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的方式,降低医药成本,惠及于民。

⑧周期内评分达165分以上。

6、村卫生室

①按时参加县、乡两级组织的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

②接受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做到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出诊有记录、传染病有报告。

③种好药材基地,充分利用中医药大力开展预防保健活动。

④面向村民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每年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专栏不少于4期。

⑤周期内按标准评分不少于130分。

(三)自查阶段:年6月至12月

各级按照标准查漏补缺,规范整理相关资料编印成册,各单位写出自查报告。未达标的查找原因并限期整改。

整形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 指导思想;

在院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方针、路线、政策,高举邓小平同志理论伟大旗帜,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宣传、加强宣传、做好宣传。实践中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思想性,在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上创造与院党委中心工作保持一致的良好舆论氛围。加大广告宣传力度立足于本院的中医特色优势、立足于大庆医疗市场、立足于大庆宣传媒体。因地制宜,注重突出重点科室和骨干人员的宣传,注重医院形象的宣传,注重引导鼓励控制科室和人员的对外宣传。

二、 背景分析

1优势:我院已实现了经济效益边续多年攀升的较好局面,医院的搬迁也必将实现这种局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院又是全市唯一的综合性中医医院,设备相对齐全,中医中药的历史渊源、传统久远,是我们的特色、强项,中药无毒副作用极小,堪称绿色疗法,突出中医中药特色和医院整体社会形象的宣传,在市场上会有较大的影响力。

2困难:大庆市中医医疗市场竞争相对西医更为强烈,中医诊所占个体诊所在七成以上,同时个体中医诊所投入宣传资金也较大,其广告宣传攻势迅猛,患者群体对广告又有相对的可接受性,同时我院经费相对张,给对外宣传工作带来一定挑战。

3措施

以点带面。针对我院目前的状况,科室的人员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对外广告策划宣传应改变求全与平衡的心态,倾斜于业绩突出的科室及人员,不对全体科室都作广告投入,以少量的资金打赢中医特色这张牌。

杠杆推动。在完成规定的计划投入后,为调动各科室的工作积极性,无论哪个科室想要作广告宣传医院都给予鼓励,条件是其科室先自行垫付广告宣传资金,医院对其投入广告费用给予鼓励,目的在于用较小的资金来撬动较大的宣传效果,弥补医院宣传经费的不足。

三、 宣传思路:

(一)对内宣传:

1、继续推进医院文化建设进程;深化“两为”爱院教育及“沟通服务”制内容。

2、广告收集临床一线的医疗活动信息,发挥简报“轻骑兵”作用,及时宣传院内发生的好人好事及先进的典型事例,大力弘扬医术高超及典型医疗病例,培养职工向上有为的思想。

2、把握一线临床医疗素材,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3、利用医院网站、电子大屏、宣传栏等开展中医药宣传。

4、协助机关相关科室开展相关的职工活动及竞赛,寓教于乐中,不失时机进行政治思想宣传。

5、利用照像机、摄像机及时记录医院医疗等活动内容,并予以保存,年终进行影视资料存档。

(二)、对外宣传

1平面媒体:大庆晚报、大庆科学生活报为主选媒体和重点资金投入。

①定期开展专家提示;

②报道医院医疗活动新闻;

③由专家组成专家群专版宣传;

④科室的主任及专家骨干人员宣传报道;

⑤采集精典病历广而告之。

⑥制心卡:背景为医院医疗活动照片、科室电话号码、出院后温馨提醒及关爱语言。

2、立体媒体:大庆电视台:其它视具体日常医疗工作与栏目而选定。

3、在交通流量较大路口或人口流动较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立室外大型标牌广告。

4、制作带有医院明显广告意图的扑克、小工艺品、彩页、vcd医院整体宣传片等,在一定范围内与宣传活动联合在一起进行赠送。

6、与相关科室合作利用夏日休闲广场举办大型义诊宣传,形式:中医专家、小型简易设备、流动车、有条件的广场播放院vcd宣传片。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更多

整形再造外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卫生厅

中华整形外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