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奔逸绝尘

奔逸绝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奔逸绝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奔逸绝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李白; 诗歌风格; 逸; 奇

一、 飘然思不群:“太白体”之 “逸”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这样概括李太白诗歌的特征和李白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李白那明快的诗歌语言以及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他那爽朗俊逸的诗歌风貌以及随口而发、想落天外的神思,他那空无依傍奇伟壮大的恢宏意象以及意象所表达的生命激情和非凡气魄,还有那独立傲世、洒脱不羁的气质,所有这些都体现在李白的诗里,读之,真如杨诚斋所评论的那样:“李太白之诗,列子御风也。”

南宋杨万里《诚斋诗话》论李白的诗歌《山中问答》和《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最早提出“李太白诗体”的概念,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进一步表述为:“以人而论,则有太白体”。以“太白体”标举李白的诗歌创作,表明宋人已明确指出了李白诗歌风格的独特性。

李白同时代的人认为李白的诗歌风格可以概括为“清新、俊逸,飘逸,奇放”。大诗人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称赞李白的诗“清新、俊逸”。杜甫认为李白作诗具有突破寻常思维的独创性特点,独特的思想风格、思维方式是李白诗歌卓尔不群的主要原因,“飘然思不群”就是这个意思。而“清新、俊逸”风格的形成与李白独特的思想风格也不无关系。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以“奔逸”和“既俊且逸”来概括李白诗歌的风格。他说:“古来文章有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或醉中操纸,或兴来走笔。手下忽然片云飞,眼前刬见孤峰出。” 唐孟启《本事诗》评价李白 “才逸气高”。唐皎然《诗式》云:“高,风韵朗畅曰高;逸,体格闲放曰逸。”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论诗则单独拈出“飘逸”一格。

宋人承前朝余绪,论李白诗歌风格,识见虽不能出唐人藩篱而每深化之,两宋诗家的意见也渐趋统一为“飘逸”。代表性的例子如:北宋王安石认为“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苏轼谓“太白诗飘逸绝尘”。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论诗有九品,其七标为“飘逸”。严羽还把李白和杜甫做了比较,认为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以“飘逸”作为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

清新雅致,恬淡自然是“飘逸”的要义。《说文解字》释“飘”:“回风也。从风 声。抚招切。” 回风指回旋的风,风回旋而起,托举某物轻扬上行,呈飘然之状。《古诗十九首》有“回风动地起”之句;《说文解字》释“逸”曰:“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夷质切。”本义指兔子逃逸的轻快疾速。《汉语大辞典》释“飘逸”,含义有二:一是飘浮,指轻疾高飞貌;一是指神采洒脱自然。

“飘逸”一词意涵丰富,最常被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清新洒脱的风格;若用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境界”论来阐释,则“飘逸”兼指作品之意境高远。皎然《诗式》曾对“逸”格有过界定:“逸,体格闲放曰逸。”《二十四诗品》以神韵论“飘逸”,解析到:“飘逸: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 华顶之云。高人惠中,令色絪缊,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前句中的云、鹤、蓬叶,俱指飘逸不尘之物;高人,指飘逸不尘、超凡绝尘之士,实指刘向《列仙传》中乘鹤仙去的王子乔。清人张谦宜《絸斋诗谈》将前句概括为:“飘逸者,如鹤之飞,如云之行,如蓬叶之随风。”言简义丰,不失神韵之旨,鹤飞之状、云卷云舒之貌与飘蓬随风起舞之情态,无不是对“飘逸”出之自然、因任自然情状的概括。以之论太白之诗风,可谓妙合无间。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一借王安石的话论李白诗歌风格,为我们更进一解:“荆公云:李白歌诗豪放飘逸” 。王安石非但以“飘逸”作为李白诗歌风格之特征,且认为其诗歌兼具《二十四诗品》所谓“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的“豪放”特点。

奔逸绝尘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风尘 修辞 借代

对于风尘所用的修辞,有人认为是比喻,有人认为是借代。坚持第一种观点很重要的依据是字典中给出的解释,因为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中对“风尘”的解释为:

①比喻旅途的劳累:~仆仆、满面~(旅途劳累的神色)。

②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侠士、沦落~。

③(书)比喻战乱:~之警。

而在新版的第6版字典中,则把三个释义中的“比喻”修改为“借指”。

那么对于“风尘”所用的修辞该如何界定呢?本文以从全唐诗库中检索出的有关“风尘”的诗句为例,探究其运用的修辞。

我们先探讨风尘的本意。先从两个例子看起,“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高適《送董判官》)”、“宛洛有风尘,君行多苦辛(王维《送丘为往唐州》)”,不难看出,风尘多指大风扬起的尘土,这在送别诗中最为常见,其实送别时候的风尘还应有另一层意思,即车马奔驰时扬起的尘土,比如“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韦应物《送宣州周录事》)”,以这两个解释最为基本。

那么,界定风尘是不是比喻,有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是看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不是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同样以唐诗为例:“车马无时绝,行子倦风尘(韦应物《天长寺上方别子西有道》)”,这首送别诗中可见游子为漂泊的旅程所苦,那么“漂泊的旅程”和“风尘”是不是相似的呢?显然不是,那么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结合前文对风尘本意的梳理,同时结合情境可知其应为“车马奔驰时扬起的尘土”,那么可推知它们之间应该是相关的,既然相关,就意味着此处“风尘”所运用的修辞应该是借代,因为只有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1],所以此处的风尘代指漂泊的旅程或生涯。相应地,释义①所举示例“满面风尘”应该借指旅途的劳累。

那其余两个释义呢?

“风尘非所愿,泉石本相宜。(孟贯《山中答友人》)”,这句诗所用的修辞是对仗,即用风尘对泉石,泉石是什么,在古代,诸如泉石、林下之类,因为它们与幽静而平和的自然景观相关,所以往往会代指隐逸的生活方式,并借以表达作者的人生观念;与之相对的是流落于风尘中的生活,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迎来送往,这种生活是充满喧嚣与浮躁的,究其本质,风尘同样是与这纷乱的社会相关的。相类似的句子还有: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李白《王右军》

柴门草舍绝风尘,空谷耕田学子真。——刘长卿《寻龙井杨老》

虽在风尘里,陶潜身自闲。——皇甫冉《送朱逸人》

心放出天地,形拘在风尘。——孟郊《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应笑风尘客,区区逐世名。——张籍《题李山人幽居》

白鹤山边秋复春,张文宅畔少风尘。——张又新《游白鹤山》

出风尘还是入风尘,这个问题在诗人的作品中已然给出了答案,不论是处在太平盛世还是王朝式微,不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茫然失路,有着自己独立的精神追求的诗人毫无例外地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即使为俗世所累,也要有一片神往之地,要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2],风尘非所愿。所以风尘应该是借指纷乱的社会。释义②同样符合这一理解。

一个王朝,总是会面临内忧外患的处境,所以在唐代不少的诗歌与战争相关。在这类诗歌中多出现诸如兵戈、烽火、烟尘、风尘等与战争相关的事物词语,如“汉家轻壮士,无状杀彭王。一遇风尘起,令谁守四方”(孙处玄《失题》)。这里的风尘可以理解为战争或战乱,那么战争和风尘是不是相似呢?如果说战争像漫天风尘一样,这样的说法明显站不住脚,倒不如说征战时扬起了漫天的尘土。此外,还有类似的例子,如: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李端《送耿拾遗归上都代村中老人答》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杜牧《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

战时百姓流离失所,战后则民生凋敝,有良知的人对战争肯定是加以挞伐,所以看到战争带来的灾难,总是激起那些有着担当意识悲悯情怀的诗人的愤慨。这些例子中所出现的风尘都与战争相关,所以,风尘应是借指战乱,是典型的结果代原因。释义③中的示例“风尘之警”所用修辞同样应为借代。

此外,还可以为风尘的解释作如下补充:

骆宾王的《咏怀古意上裴侍郎》有这样两句:金刀动秋色,铁骑想风尘。战马所想的应该是它坚守的位置,正如同一个人所想的应该是到边关去建功立业一样,这比较符合初唐下层文士的价值取向,也符合初唐的进取勃发的精神风貌,这里的风尘应借指边关。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风尘一词所用的修辞应是借代而非比喻的结论,因为两者之间多是相关而非相似。新版辞书认为是借指,这样更合乎这一词语的修辞特征,所以当以新版为是。

参考文献:

奔逸绝尘范文第3篇

原文:

《赠权上人兼简其兄》朝代:宋    作者:释道潜

豫章山川足灵气,天与四时滋万汇。

翘然双干秀一门,儒释殊科道无异。

一操经术游广文,一事瓶盂寻祖意。

功名生死两俱彻,论报君亲各无愧。

上人馀力擅风骚,三昧何妨间游戏。

穷愁肯学郊与岛,高瞻已能追晋魏。

文章妙处均制馔,不放咸酸伤至味。

少陵彭泽造其真,运斤成风有馀地。

奔逸绝尘范文第4篇

春色为情牵,总被西风乱。曲尽成悲尚未知,梦里声声唤。

明月祭苍天,乱绪秋风载。恨点西厢烛火愁,何是卿卿在?

花黛为君修,梦里思无耐。只将余生付水流,自写娇娇态。

——题记

【回眸秋陌】

前尘的一次相约,于渺然无痕间,穿越千山万水而来。我指尖的一笔浅墨,也在夜色深深的夜晚,穿过苍茫的古道尘沙,还原着当年的岁月如水。那些幽梦中,一季盛夏的旧眷怀,已随时间流逝到了尽头。曾经,红尘阡陌走不出的意境,曾经,望穿秋水呼唤的离人,那些弥散在暮色中的风吟,遗留在记忆里的章节,满是你的身影,也满是我的思念。

暮雨廊桥,雕阑画舫,潮湿的思绪越过邂逅的旧日江南,禁锢的那段过往,清晰又遥远的锦瑟华年,始终以凄凉的姿势,随轮回转换的季节,微笑或流泪。 一场红落的江南,空灵的流水,拨弄着一首幽怨千年的绝句。千千心结的红尘,绝世芳华的边缘,声声心碎的呢喃,牵动了悠远的情与梦,我知道,那是我一生都无法翻越的亘古思念,唤醒了被埋藏于前世的姻缘。

异乡辗转,抚不去时间的风尘。落寞孤单的日子,将你藏于我笔笺的深处,衣带生风的,且叹、且歌,倾一生柔情,折一枝杨柳,让漫天心语深婉绵延。几度红尘,几度风雨,尘世的繁华湮灭了沧桑的旅途,一段岁月的锦瑟,淋漓了一场满身飞花的映红。信手低眉间,织就的一帘婉约绮丽,我走过了一川烟雨,蒹葭苍苍的水湄,依然是隔世而独立的为你飘零。

袅袅书写的风花雪月,我带着有你的记忆,一路顺水江南,指尖雕刻的无尽完美,沉醉了前世今生的烟雨红尘。那些千年绝唱,水袖轻挥的倾绝,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一个执迷于文字的女子,坐在流年的尽头,打开柔软的心扉,细数着凭栏处的几许缥缈,用一个又一个的年华为你弹尽日落。繁华几载,几多伤痛,无数个百年后,你终于来了,你可知?为这一世的倾心重逢,我已为你点墨成痴,倾覆了天下。

尘世,千年的绣花枕上,,万千柔软的呓语,隔着旧时的轩窗,流连千年。一方古琴,一首琴瑟,那几世痴肠,守的一份寂寞,守的一份倾情,淋湿了我多少年华?我知道,曾经的一切,不是我们已经忘记,而是时间忘记了把彼此带来。奔赴的真情,故事遗失在暮然回首的吟唱里,一场繁华,一世悲叹,也许,是我前生丢了眼泪,今生才会如此伤悲。

纷纷扰扰的来去,葬尽了流年,也虚无了月夜未央。千百度的迷醉,不管是短暂的绽放,还是片刻的凋零,沉积的孤独与凄美中,仍留着抹不去的海誓山盟。一缕花轻似落的飘零凄婉,错落了似水流年。我独立在月下,一首永不老去的和弦,那些晾晒着的深浅思念,在你凝眸的瞬间,只有,薄笺浅诗为我永恒的绝歌。

一种荡魄销魂的轮回,重生在妙笔生花的纸卷,迷乱的尘世,谁是谁的一帘烛光摇曳?谁又是谁一朵枝头的幽幽绽放?遥对的千年,彼岸,情花凋落,此岸,离弦飘渺,轮回的红尘,遥远的时光窃走了真情,我们回到了过去,却再也回不到当初。暮然回首,我徘徊在一种有笑有泪的冥想里,今生太多的遗憾,敲打不开冰冷的心扉,似水流年,你把结局唱给了别人,扣人心弦的旋律,只剩下,我一个人念着你已不再念着的一切。

辗转轮回,情债几本。彼岸的灯火高焰,燃尽了我一袭清绝的玄衣,昙花一现的旧梦里,万滴苦泪映着絮柳飞烟,我躲进风轻云淡的光阴,借时光卑微的纹络,在轻挥一袖的寥落中,隔着流年细数依稀的你。罗衫清瘦的千年,在平平仄仄的诉说中,飞越过了时光的长廊,我知,从此,你便是我天涯咫尺的灵魂归宿,只是,词阙间默然行走的铮铮古韵,把我的回眸打落成了一地忧伤,你我,从此在生命中最美的国度散落天涯。

【流年清欢】

旧事狂澜,一影流连的追香,落满了日夜沉暮的萧瑟,或许,风一般划过的悲喜,一种悲喜便是一种曲调,也就是一种人生。光阴深处,我斟一壶纯净的温婉年华,为你等待驻足,那延长了几个世纪的痴情,此刻,还是被梦主宰。 远远的思念,远远的感伤,青莲桥畔的千古柔肠,谁还能同我轻挽生生世世的安逸韵令?古老画卷的捻花当年,我走进刻骨的前朝,当大片光阴在季节里流淌, 我悠悠聆听的灵魂,凝香素质,轻拨一曲恒古不变的曲调,仍为你跌宕的红尘绝笔。

如风的昨日,隔着遥远的光阴,一点一滴的刹那,那些曾经最美丽的,也是最让人痛心的。九曲回廊,凭栏而立的琴瑟犹在的鸣唱,风雨摇落的流年,一把清霜,凝固了摇曳芳草,一缕清愁,渲染了潇潇暮雨。伤感的季节,让一些飘零的记忆入住,远古积累的痴狂,几世千秋的沉醉入迷,那些,成墨的泪湿词赋,谁又懂得这份缱绻?

匆匆人生,若,千年的风情不被明月可鉴,就不会有花落知多少的闲愁,也不会飘渺成彼岸的凄凉。或许,那缠绵的故事散场之后,也注定,此后所有的轮回只是天涯相望,只是梦忆年华的无解情愫。岁月深深,情已浅浅,一种心痛的牵念,无法再拾捡起冰冷的往事。再度轮回,自我离开了你那一世的温暖后,前世今生的情缘已归于尘土,无论,以后我们邂逅还是擦肩,忘川河畔的一澜碧波,都再也不会摆渡红尘深处的凝眸。

人生如雾,亦如梦,百年尘烟,送走了多少离人?曾经的感伤,曾经的失落,红尘去去来来中,有歌声渺渺,也有往事如昨。岁月湿润的诗意心田,清风依旧,月色依旧,临摹的一副情怀如昔,那份渐渐萧索的寂寞,逝在一场流年的烟雨中。记忆中的绵绵情意,在泪锁清秋里捞起一帘回首,感慨与落寞的花开花落,轻赋着暗淡或浓烈的眷恋。

独自在旷古清幽里飘飞,半世过往,揉碎在诗文的长相思中,曾经暗香浮动,姹紫了烟花,曾经心碎呢喃,白首了韶华。被束缚的红尘,那段旧时的风月已不在,回首尘世之外,向往的美好,也在不经意间散落成了永远的难寻。一轮残月,寄放着隔世的爱恋,一丝忧思,追忆着遥不可及的深情,千丝万缕的冥冥想念,只是,那份云淡风轻,不知,该如何勾勒,如何书写?

情悠悠,天涯的一端,流浪的不一定是孤雁。念去去, 海角的一头,漂浮的不一定是云月。孤独轮回,已成地老天荒,留恋在尘世银河,无法摆渡自己的人生,注定的漂泊,一世风华,一身凉薄,只在一卷宣纸上,缘起缘灭。我人迹罕至的心扉,读你成杨柳堤岸的明媚;读你成高山流水的飘逸;读你成唐诗宋词的韵律;读你成深沉古意的思念;无法逆转的两相望,却是,满目秋落凄凉。

一抹流连忘返的风华绝代,于,若人生只如初见中,西风画扇掩悲伤。泗水之湄,风雨兼程的奔赴,漫天荒芜,回首,惊破的云烟飘渺,一曲凄美, 一寸柔肠,万里浮云,已将前世亭台楼阁的所有悲欢埋葬。依稀梦里,满是飘红的痕迹,或许一场醉,只为看清一些是是非非;一场痛,也只为凄美一些来来回回。

编织的美丽梦境,透过残阳渗透的悠长孤单,在红尘里,留下了潮湿的印记。那些片段穿过的时光,不管聚散两依依,不管爱恨无绝期,望穿秋水里,好想,借千年笔墨描绘的灵动丹青,就此老去。 心事搁置的夜晚,妖娆的伤感,抚慰着繁华后的苍凉,相熟的眼波,迷离着款款的梦寐。切切不舍的期盼与回眸,一种情怀,相离总惹相念,就算,一生都是寻觅的那只青鸟,也会无怨无悔的永生等待。

【红落伤怀 】

飞越于万重山水的思绪,淡淡幽怨的芳香诗句,风尘瘦尽的霓裳,用千载之弦拨弄着幸福的梦想。怎奈,我美丽的梦中江南,前世已去,今生却未还,回首清泪婆娑中,那青衫的故人已隐进红尘里!

秋雨如丝,忆年华,情怀如旧。心事似烟,忆别年,人影相随。三千情丝,缠绵成细雨如帘,一片水色,朦胧了一季的秋舞,残红累累的孤零长夜,枯萎成一地的相思,凌乱了无边的寂寞。我拾起那份孤独,融进我饱满的笔墨,任那悠悠舒展的浅愁随雨,化作我奔涌的词汇,写尽江水迢迢,画完楼榭渺渺。

寂寞的漂泊,摇曳着昨日的深情, 湿润的天荒地老,却冷凝了你的温柔。隔着这一川无言的秋水,你可知?我们只是一念之遥啊!可,只这一念,滴滴苦泪,依依枉叹,便是悲秋画扇的无奈。虚无绵长的幽远记忆,一方水岸,魂梦何处的芳魂,已无法穿越千年裁剪的唐宋,更无法在花开花谢的相逐里,去赴曾经的盟约柳下!

悠悠思绪,牵扯着尘世的浮杂,蓦然回首间,物是人非,依旧与一场雨巷的惜别纠缠。曲折的红尘,我,奔波于山水之间的吟风弄月,在烟雨迷离中飞驰,尘埃淡化的前缘,你,终究不是那个千年词风里为我守候的青衫!乌衣巷陌的青春芳华,早已在泛黄的书简中随东篱黄花落去,耳畔厮磨中回旋的爱恋,也化作了满怀萧瑟。今生相逢,我们终是看尽了南飞归雁,却寄不出千世痴情。

深秋已陌,清寒几许,离殇尝遍,却载不走几多思念!残词断章中我拥着你的影子,那被泪水淋湿的双眼,你依旧,是我眸间诉不完的温热缠绵。隔空离世,你成了我千年不醒的梦。我用天涯一线系上心的脉络,用千年的诗卷,在今生续接着千年等待的尘缘,可那一点清墨唤回的前世记忆,也埋葬了前世的恩怨,只剩下幽淡墨香,是留给自己的唯一怀念。

往事的章节,填满了花香暗伤地方,我们追随着时间的脚步,却留不住斑驳的流年。桃花依然,人面何处?只剩下,一阕押韵的千古的故事,一季繁华抹不尽的一世清寒,把黯然伤怀的秋怨,轻抚成一曲西风吹尽的悲凉,也把思念,镶嵌在了残叶凋落的风景中。离肠万种的尘世,所有的痴情眷顾,也只是戏文章节,我们沉醉的风花雪月相隔着一重烟水,一场梦,一生回忆,一种怀念祭奠成永远····

抚琴长歌,亘古沉沦。

壶中风流,半阙清韵。

旧梦为卿,嗟叹空落,回首红袖,转眼泪痕。

月寒未央,落花如飞雨,赋墨染黄昏。

往昔片刻,一卷四季,

书尽半世,孤帆碧空入画帧。

只道人间桃花开春色,哪知拨弦唱罢无故人。

飘渺洞庭, 冰心天涯,执手未醉看红尘,一夜旧恨。

奔逸绝尘范文第5篇

感受到内心的轻轻颤动。

当真正面临告别,

才知道,过去本身就已无可挽回。

能挽回的,也仅仅是记忆的种子,

即使能够暂存,最终依然逃避不了慢慢的忘却。

流逝了,真的悄然流逝,

毕竟,岁月之河已经消逸殆尽,

追寻,也仅为寻些烟尘,但早已不辩东西。

这种逝去,还是真正的好,

因为,正如“挥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

人最怕的就是不断重复过去的故事,让自己难以自拔,

为何风中的花朵,早早的凋零成枯黄的落叶?

也许,那幸福的瞬间,也会随风而去,

最终成为一份残存的回忆,而不是长久陪伴。

春夏秋冬,风霜雨雪。

祝福与行走,因为奔波的点点滴滴,

让亘古的时光不见尽头。

笑靥凝脸,苦涩交织,

汗水涔涔,采撷不停,融生活、工作的每一时一刻,

在风筝与雁阵的来来往往中,写就永伫于心的情感胸怀

滚滚红尘,行走的人们络绎不绝,忙碌的人们,都在为追逐自己的信念而存活,有谁能例外呢?生命的诞生与消逝,就如同有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人生路途上的斑斑点点,也不过是大海汪洋的一滴水珠,虽为一分子,但却那么的无声无息,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众多的人们挣扎着去努力展现这“一分子”的魅力的缘故吧。

思想的过去,总有魂牵梦绕,总有心儿欲碎,总有难言欲止,但愿思维意识的长河不再驻足,不再回首。

当一个人静寂之时,落寞总会拥围着我,伴随着搜寻的目光,穿过时光的长河去游趟,有沉默,有自语,也有思绪的片叶,但放飞的灵魂,总牵挂着思念、奢望与求知。

还是守望着自己的心灵罢!就像守望属于沧海一粟的一粒埃尘,茫茫大海的一粒水珠。

即使黑暗将我吞咽的干干净净,也不再驻足、不再后悔、不再落泪。

冷冷的看着街市喧哗,人世百态,默默撩开内心的窗幔,放任思维的飘逸,为一切之一切,也为告别过去。

放松自己的心怀,无论再多劳顿,再多苦涩,坚强的行走下去,伴随着期盼中的美好,去追逐永远属于自己的一切,即使徒劳无功,也要努力搏击。

相关期刊更多

致富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史学月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