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沈从文散文

沈从文散文

沈从文散文

沈从文散文范文第1篇

   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读后感1

   沈从文一生坎坷,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自己的发妻的追求。那份校园爱情的淳朴,如果他追求的湘西干净纯粹相融相合。然而,这样无欲无求的人一生历经坎坷确是上天的不公。

   沈从文先生在谈及自己说,我从不遵循君子道德之道,只有艺术家的探幽烛微的勇气。施蛰存先生说沈身上有着“苗汉混血青年的某种潜在意识的偶然奔放”。这一瞬间,让我想到了某位来自中亚碎叶的胡风男子,那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不羁男子,那位举杯邀明月的孤寂男子,沈从文先生似乎也是这样一种融合,诠释着绝对的自我和如水的细腻。

   这样一位对政治因素极为不敏感的文人,在我的理解看来,他应当是被边缘化的人物。沈先生文中所描绘的山水人和谐的景象,他所追求的“边城”,笔下的人性美、生活美,这些故事原型大多发生在山水重重的湘西深处,这无疑给故事本身披上了朦胧美的面纱,从故事本身再到作者创作意图上来看,除去了对于家乡深沉的爱意之外,向往超然世外的生活,无疑会给人以避世的猜想。寄情山水间,不知名利,不晓政事,历朝历代文人都在重复这样的选择。但这不是现代的主流价值观所能容忍的,这种享乐主义与现当代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提倡奉献自我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换句当代人的话来说,避世约等于不思进取。在人们日益严重的追求幸福却不追求快乐的今天,我以为,沈从文先生应当是寄情乡土但是穷困潦倒的清高文人形象。实则却不然,他不仅仅做到了肆意笑谈的人生,更得到了读者的尊敬宠爱。似乎是在这中间找到了良好的契合点。

   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读后感2

   一直对神秘美丽的湘西充满着好奇。所以生于凤凰古城的作家沈从文写的巜湘行散记》一下子吸引我的视线。我预期从中发现湘西的奇特与美丽,读下去却有了更多的发现。

   本书前部分是沈从文给妻子张兆和的信,讲述旅行见闻。后部分是沈从文写就发表的散文。

   在沈为母奔丧后返回的八天的坐船冬季之旅中,作者尽情描绘了他的行船,所见,所听,所感与所思。

   虽然他的小船之旅并不舒服。逼仄的空间,寒冷的气候,吃饭睡觉都不比陆地上,但是每一处不同的山水,树木,吊脚楼,豪放,有趣的麻阳船工的歌声以及语言粗俗却朴实可爱的船工生活,好多没听说过的地名地貌在作者的描述和画作中撩拨着我的神经,令我心驰神往。仿佛与作者一起坐在小船上,真切地感受着他的窘迫,他的快乐,他的悲伤以及他那排山倒海般的热烈的思念。

   从张兆和(三三)给沈从文(二哥)的信中,读者可以发现三三是关切惦念二哥的,并非之前很多文章中把沈写成单恋。他们之间是有爱的。

   再看二哥给三三的信中爱与思念更是无处不在。每封信中都会声声呼唤,殷殷期盼,那种强烈的思念之情真不是普通夫妻间有的。也许正是这样的深情与直白才让这个"青蛙25号"最终赢得美丽高贵公主的芳心。

   作者在书中充满温情地书写了1934年湘西的山水,风情,展现湘西诗意的世界。用书上作者自己的话说:"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

   我喜欢"十分温暖的爱着的"心态下的东西,它们的美丽中渗透着暖意!

   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读后感3

   一颗诚心、一支笔。最干净的文字,最纯美的湘西。——题记

   阅读《湘行散记》,沈从文那质朴的文字,犹如涓涓细水,潺潺流入我的心田。微波荡漾也泛起层层涟漪。

   在这游记中,我领悟到了湘西之美:这种兰科植物生根在悬崖缝隙之间,或蔓延到松树枝丫上,长叶飘拂,花朵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人人都知道那地方是武陵渔人发现的,有桃花夹岸,芳草鲜美。远客来到,乡下人就杀鸡温酒,表示欢迎。”这更体现出了湘西景之优美,人之淳朴。这样的湘西,叫我怎能不沉醉其中呢?

   当然,在游记中,我更多的,是领悟到湘西人的纯朴心灵。书中,描写了许多水手,每一个水手,都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他们,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却只能拿到最微薄的工资。水手这样的工作,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工作,他们用的是最多的力气,而且,他们不仅是靠着力气,他们甚至是拿着性命去拼啊!在船上,死了人,对于船上的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了。水手们从当上这个职位起,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就算是这样,他们也任劳任怨,因为他们,担当的是全家的生活。他们,有着最纯朴的心灵。

沈从文散文范文第2篇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湘行散记,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出过很多单行本。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湘行散记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湘行散记读书心得1轻轻翻开《湘行散记》,跟随着沈从文先生的笔,领略湘地那引人入胜的风土人情:有回荡在山涧的撸歌、有凶悍勇敢的水手、更有依山傍水的吊脚楼,就连那贯穿全书野话都是那么富有灵性,让人读后回味无穷。那些野话并不能影响着整本书,反倒让人觉着这是很平常的事情,给别具一番风味的湘地又增添了一抹色彩。

历经十七载,重游故地,心中感慨万千,湘西又历经多少的变迁!

作者用他优美的笔触,写出了世外桃源般的湘西:“桃花夹岸,芳草鲜美,远客来到,乡下人就杀鸡温酒,表示欢迎”,这是作者在《桃源与沅州》中对于自古以来桃源的描绘,风景优美,乡亲热切迎客,的确是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桃源画”!

重回故地,万物变迁,可不变的仍是先生的那颗如同湘西的水那样清澈的心,他热爱家乡,热爱湘西,对这里有着深深的眷恋。

回味故土上的一切风土人情,忆起陈年旧事,重游湘西,怀揣着一颗无暇清澈的心。

湘行散记读书心得2作为一名湘西生湘西长的土家族姑娘,从我记事起便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湘西之美在沈从文的书里,黄永玉的画里,宋祖英的歌声里。沈从文先生是上个世纪我国的著名作家,他年少投身行伍,随军辗转川黔湘边界。阅尽黑暗之后开始投身文学创作。

沈从文先生虽学历不高,但是凭借着自己对文学的喜爱以及对社会人事的切肤体验和深刻观察,写出了受人喜欢的文字。他的笔触浪漫而又细腻,描绘了一帧帧或恬静或充满生气的画卷,常常令人忍不住捧书遐想,沉醉其中。

本书选取了沈从文先生三个时期代表作的集子,包括散文和书信两部分。其中散文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有着秀美风景的连轴画卷,映射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变迁,将那些我们生活中的普通小事,都归入了民族历史空间予以关照。

初读《湘行散记》你会发现,湘西有清澈见底的河水,也有听过之后就再也无法忘怀的橹歌。在那个并不那么和平的年代里,光从沈从文先生的视角里,就有那么多居无定所的漂泊,有那么多普通人因为战乱而死去,有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妻离子散,然后孤独地等待老去。也有那么多在悲惨命运里苦苦挣扎着求生的人们,在之后的某个平凡的日子里相遇,但却不再相识。

我以为我是在读小说,但细细品味之后才能发现,这更是沈从文先生人生经历的缩影,斟酌体会之后不禁令人泪眼婆娑。

在《水手们》一信中,沈从文先生写到:

三三,想起我们那么好,我真的轻轻的叹息,我幸福的很,有了你,我什么也不缺少。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沈先生对妻子的爱恋如此真挚,可见其殷殷深情。如果远方的妻看到这几句,应该是嘴角含笑但眼中却带泪吧。

描写沿河景色时,沈先生写道:

两山翠碧,全是竹子,两岸高处皆有吊脚楼人家,美丽到使我发呆。

现在的湘西,依然保留了部分文中描述的名为吊脚楼的建筑。古色古香的木制建筑,上面是房屋,下面由四根柱子支起。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以及浅浅的,清澈见底的河水。妇人们在河水边拿着洗衣棒拍打着衣服,小孩子们在旁边扔石子,大笑着跑来跑去。或许就是这如画的美景如诗般写意的生活造就了沈从文先生浪漫的性格和细腻的写作风格吧。

沈从文先生在本书中既描写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苦,透过他们的悲欢离合,感悟人生的庄严,又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青山绿水的画卷,令人心生向往,美哉!

湘行散记读书心得3一直对神秘美丽的湘西充满着好奇。所以生于凤凰古城的作家沈从文写的巜湘行散记》一下子吸引我的视线。我预期从中发现湘西的奇特与美丽,读下去却有了更多的发现。

本书前部分是沈从文给妻子张兆和的信,讲述旅行见闻。后部分是沈从文写就发表的散文。

在沈为母奔丧后返回的八天的坐船冬季之旅中,作者尽情描绘了他的行船,所见,所听,所感与所思。

虽然他的小船之旅并不舒服。逼仄的空间,寒冷的气候,吃饭睡觉都不比陆地上,但是每一处不同的山水,树木,吊脚楼,豪放,有趣的麻阳船工的歌声以及语言粗俗却朴实可爱的船工生活,好多没听说过的地名地貌在作者的描述和画作中撩拨着我的神经,令我心驰神往。仿佛与作者一起坐在小船上,真切地感受着他的窘迫,他的快乐,他的悲伤以及他那排山倒海般的热烈的思念。

从张兆和(三三)给沈从文(二哥)的信中,读者可以发现三三是关切惦念二哥的,并非之前很多文章中把沈写成单恋。他们之间是有爱的。

再看二哥给三三的信中爱与思念更是无处不在。每封信中都会声声呼唤,殷殷期盼,那种强烈的思念之情真不是普通夫妻间有的。也许正是这样的深情与直白才让这个"青蛙25号"最终赢得美丽高贵公主的芳心。

作者在书中充满温情地书写了1934年湘西的山水,风情,展现湘西诗意的世界。用书上作者自己的话说:"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

我喜欢"十分温暖的爱着的"心态下的东西,它们的美丽中渗透着暖意!

湘行散记读书心得4读湘行散记,我感受到对历史的感悟静静流淌而过。文字虽如水,过儿无痕,却沉淀下了,太多叹息。

书中描写的背景是湘西。在这里有流淌着的清澈的河水,有听过之后一生也忘不了的橹歌,有爱说野话却勇敢有力的水手;这里你还能见到古老的织锦;品尝到地地道道的苞谷烧酒和糯米粑;听到粗犷纯朴的情歌和号子声;能赶上哭嫁的媳妇背亲的队伍;见到热闹非凡的赛龙船到底是古镇,一些古老的土家族习俗还没有被现代文明迅速地淹没到无处寻觅踪迹的地步。镇上人家有在沿河居住的,也有像星星一样散居在沿河山上的,河岸两边的吊脚楼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沈老先生真是擅长用极为精简的笔墨勾勒出湘西的山水人物。在他的笔下,人是鲜活的,景是生动的,物是立体的。

字里行间,我能够感觉到沈老先生那份热爱生活的情感。沈先生年少即投身行伍,随军队辗转川黔湘边境,吃过苦,也阅尽了社会的黑暗。然而他对生活还是如此热爱。而我们呢,天天在工作学习中忙忙碌碌,只知道叫苦叫累,我们或许忘记了去发现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失去了太多。因此我们得端正生活态度,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敞开自己的心灵,虽然我们对于漫长的历史只是毫不起眼的一部分,但我们却是自己生活的的主人。我们可以选择热爱生活,在自己习惯的生活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追逐理想。

湘行散记读书心得5沈从文一生坎坷,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自己的发妻的追求。那份校园爱情的淳朴,如果他追求的湘西干净纯粹相融相合。然而,这样无欲无求的人一生历经坎坷确是上天的不公。

沈从文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沈从文;印象批评;直觉感悟;功利;审美表达

沈从文是一个文学大师,也是一个成就卓著的文学批评大师。他的印象批评以其丰沛的审美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具一格,与李健吾堪称中国现代印象主义批评的双璧,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审美自觉与成熟,极大地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本文将具体剖析沈从文印象批评的基本特色,旨在考察其批评的借鉴意义。

印象批评,也叫印象主义批评。在西方,作为一种自觉的批评类型,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主要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诸国。印象批评也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批评方法,它的起源更早,至少在钟嵘《诗品》时期就已经很成熟了。他的《诗品》提出“直寻说”,认为在直观感悟中,审美主体与物直接对话而不需经过逻辑推理。《诗品》品诗论诗,多采用形象化的诗意语言来描绘它所体悟到的批评对象的独特风格,它运用的就是直觉思维。钟嵘开创了以品论诗的方法,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品评批评”的批评模式。“中国传统的‘品评’批评与西方的印象主义批评都不屑于对批评对象作精密的分析和逻辑的论证,而注重向读者传达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主观感悟和审美印象,并强调批评自身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以传达批评家对文学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印象为主的批评方法”,“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可见,印象主义批评把握对象的思维方式是直觉感悟,而其结果则呈现为主观印象。这是因为艺术直觉总是伴随着具体的感性形象,与事物的直接映象与表象联系在一起,艺术直觉天然地具有印象性的特点。印象主义批评家的评论所依据的主要是审美直觉思维,他们凭着敏锐的艺术直觉去体验作品,在印象与顿悟中对批评对象的精神内涵作启悟式的把握。在我们看来,直觉思维与文学批评的印象主义色彩水融、形影相随。简言之,直觉思维是印象主义批评的主要思维方式,而文学批评中直觉思维的运用必然会使其具有直观、印象式特征。

印象主义批评是唯美主义批评的余波,两者都强调批评本身的主观性、创造性,致力于捕捉刹那间的美,在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看来,“最高层次的批评并不把艺术看做表现的,而是看做纯粹印象的”。所以,醉心于感官美的“批评家的唯一目的就是记录他个人的印象”。沈从文文学批评在强调主观印象、直觉而少作理性的判断等方面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批评是相通的,因而他有所保留地认可王尔德的观点:“叙述美而不真之事物,乃艺术之正务。”沈从文倡导批评家必须从自己真实的直观感受与鉴赏印象出发,他希望,“过一时批评家中会有几个人,忘了自己是‘导师’,却愿意作读者的‘朋友’,能用一种缜密、诚实而又谦虚的态度,先求了解作品,认识作品,再把自己读过某一本书某一个作品以后的印象或感想,来同读者谈谈的。”在沈从文看来,欣赏是批评的第一步,批评家不应太在乎作者的自评,他们的直觉感受与主观印象才是批评的主要依据。因而,沈从文赞肯周作人关于批评是“印象的鉴赏,不是法理的判决,是诗人的而非学者的批评”的观点。

沈从文文学批评以真切的文学体验为根基,精当地运用了审美直觉思维,善于对评论对象作印象式抒情欣赏,在描述他的主观印象的同时,传达他的直觉感受。沈从文在《论落华生》一文的开头便宣称自己的批评方法是“近于抽象而缺少具体引证的,是印象的复述”。这表明,沈从文的批评主要依赖于其审美印象和感受。紧接着,沈从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他对落华生作品的审美印象:“在中国,以异教特殊民族生活作为创作基本,以佛经中邃智明辨笔墨,显示散文的美与光,色香中不缺少诗,落华生为最本质的使散文发展到一个和谐的境界的作者之一(另外的周作人,徐志摩,冯文炳诸人当另论)。”在这里,沈从文通过对落华生散文异国风物的题材、诗的意境的瞬间感受,陈述着他的直觉印象:落华生散文的和谐美。这整体印象是沈从文直觉到落华生散文的“美与光”、“色香”等感性刺激的结果。它是沈从文对落华生散文美质的一种艺术发现。他的这种印象式的直观批评透过落华生散文缥缈、斑驳的异域色彩抓住其和谐美的精神实质。沈从文在创作与批评中追求着和谐,强调中和之美。在落华生的散文中,他感悟到了和谐美,而在朱湘的诗中他同样发现了和谐美:“使诗的风度,显着平湖的微波那种小小的皱纹,然而却因这微皱,更见出寂静,是朱湘的诗歌。”沈从文以形象的比喻手法来传达他对朱湘诗的整体审美感受,从而他的这一抒情式的欣赏具有鲜明的直观印象式的色彩。

沈从文直觉作品时所获得的感觉、印象显然与功利、道德评判、实用无关,是一种审美的直观。正如朱光潜先生所强调的,“在美感经验中,无论是创造或是欣赏,心理活动都是单纯的直觉,心中猛然见到一个完整幽美的意象,霎时间忘去此外尚有天地,对于它不作名理的判断,道德问题自然不能闯入。”这表明。在审美直观感悟中暂时解除了实用功利之心的束缚,心与物直接对话而不以逻辑推理作中介。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正是如此,身兼作家与评论家双重身份的沈从文坚守文学的本体性,强调文学的独立性,重视文学批评的感受性与“文学性”。他常以敏锐的艺术感觉全身心地感受作品的情境,注重与艺术家进行心灵对话,深入领悟艺术世界的生命体验。比如他对于徐志摩作品的评论。徐志摩在当时是一位颇有争议的诗人,沈从文在品评他的诗文时抛开了徐志摩的信仰、世界观、社会意识、政治理想及其复杂的思想背景,而以敏锐的直觉体验了徐志摩“对现世光色的敏感,与对于文字性能的敏感”,从而把握住徐志摩的创作个性和独特风格。在《从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中,沈从文引用了徐志摩大量性情诗文来突出他怎样感受、领悟自然美。沈从文指出,徐志摩把康桥、康河描写得实在“妩媚美丽得很”。“他要你凝神的看,要你听,要你感觉到这特殊风光”。这是因为徐志摩是以“官能感觉和印象温习来写随笔”,从而文字清新,作品给人一种“柔美印象”。在这里,沈从文设身处地进入徐志摩的创作情境之中,没有作“名理的判断”和道德内容的评价,而在印象、感觉中对徐志摩作品的精神内涵作启悟式的把,从而传达了他对徐志摩诗文的情调和韵味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印象。

作为批评家的沈从文以抒情方式超功利地鉴赏着作品,身为作家的他也希望读者以审美无功利的态度来欣赏自己的作品。沈 从文宣称,批评家刘西渭(李健吾)和音乐家马思聪是他《看虹摘星录》的理想读者,这是因为“他们或者能超越世俗所要求的伦理道德价值,从篇章中看到一种‘用人心人事作曲’的大胆尝试”。沈从文之所以认可李健吾是自己作品的理想读者,主要是因为李健吾的印象批评最能体味他人性创作的艺术韵致。

沈从文在谈到某一作家作品给自己的印象与感受时,常信手拈来其他文本或作家作参照,由一个作家、一种风格而联系起一系列其他作家与风格样式,从而使其审美印象更鲜明、感受更深刻。在论述汪静之《蕙的风》时,沈从文这样表述自己对其他五本诗集的整体直观印象:“以诗篇在爱情上作一切诠注,所提出的较高标准,热情的光色交错,同时不缺少音乐的和谐,如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想象的恣肆,如胡也频的《也频诗选》,微带女性的忧郁,如冯至的《昨日之歌》。使感觉有西洋诗取法,使情绪仍保留到东方的、静观的、寂寞的意味,如戴望舒的《我的记忆》。肉感的、颓废的、如邵洵美的《花一般罪恶》。在文字技术方面,在形式韵律方面,也大都较之《蕙的风》作者有优长处。”这里,沈从文对这五本诗集的风格批评并非立足于深邃的理性分析,他所依赖的主要是直观感性的印象,使五本诗集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在与汪静之《蕙的风》比较中凸显。沈从文对五本诗集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印象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他们的审美特质和情调,诱发着读者的联想,启发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

再以他对凌叔华作品的评论为例。凌叔华典雅的作品超越了时代流行趣味而e具一格,写出了自己生活世界中的“遐裕”,这受到沈从文的称赞。沈从文将凌叔华的创作与当时其他女作家的作品作了比较,从而突出凌叔华作品的清逸特色。她的作品不同于庐隐、淦女士和陈学昭等人的作品“全是在所谓‘悲剧’的描绘下面使人倾倒”,她很少描写血与泪的人生,很少抒发峻急愤恨的感情;她写的悲剧是“人生的琐碎的纠葛”、“平凡现象中的动静”、“不喊叫,不,却只是‘沉默’”,“宁静的观察,平淡的写去”,“淡淡的讽刺里,却常常有一个悲悯的微笑影子存在”。沈从文将凌叔华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综合考察,又把其作品与同时代主要女作家的创作作了一番比较,从而出色地传达出凌叔华作品细腻含蓄地描写女性心灵悲剧的审美印象。

沈从文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沈从文;复出;第一次文代会;第四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具有“大团结大会师”意义的的文代会,并没有邀请沈从文参加。由于一直坚持文学的自由主义立场,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在在40年代中后期对沈从文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文学”阵营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将沈从文斥为斥为桃红色作家,“作文字上的画,甚至写文字上的春宫”[1];更将沈从文定性为“一贯地作为反动派而活着的”、“地主阶级的弄臣”、“空虚的作家”。[1]第一次文代会对沈从文的拒之门外,事实上,就是对沈从文“反动作家”身份的默认,沈从文自此被边缘化,成为建国后“被改造的对象”,在十年文学中几乎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沈从文作家的身份自此丧失。

结束后,思想解放的时代大潮送来了“文艺的春天”,许多作家纷纷复出。作为五四时期老一辈作家的沈从文也在结束后复出了。1979年10月30日召开了第四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投票选出的八十名北京市代表中,沈从文以总票数第四而高票当选为代表参与此次文代会。以“作家身份”出席会议实际上就预示着沈从文作家身份的重新获得。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沈从文更是怀着“归队”的心情对记者说:“我还要写小说,写第二部自传性小说。”[2]虽然写第二部自传性小说成了沈从文未完成的夙愿,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间,沈从文确实在文学界活跃起来了。十七年文学期间,在各大报纸杂志几乎没有刊登过沈从文的文章,沈从文的书在经过1953年的“焚书”时间和时期多次的抄家之后,在图书馆中也很难寻得。但是在1980-1982年间,这种境况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1980年,沈从文在海内外刊物上发表作品14篇,是解放后发表最多的一年。

1980年3月古体诗《喜新晴》(1970.9)在香港《海洋文艺》第7卷第3期发表,后又发表于同年5月的《花城》和1981年1月香港的《广角镜》。

1980年5月,《花城》杂志出“沈从文专辑”,刊出沈从文的《拟咏怀诗》(1970.9)《一个传奇的本事.附记》(1979.10)以及自定的《从文习作简目》。

1980年5月香港《海洋文艺》第7卷第5期刊出《一个传奇的本事》。

1980年6月《题记》(1980.3)在《地平线》第11期发表。此文又与同年8月在《新文学史料》第3期发表。

1980年11月10日《双溪大雪》(1970)在《文汇增刊》第7期发表。

1980年11月12日《忆翔鹤》(1980.8)发表于《新闻学史料》第4期。

1980年11月16日《一个无法投递信件》(1980.10)发表于《广角镜》第98期。

1980年北京出版的《中国杂志》第8期发表了英文版的《萧萧》《贵生》《丈夫》。

1980年北京出版的《中国杂志》第8期和第9期连载发表了法文版的《边城》。

1980年沈从文不仅发表了作品,并且于同年10月2,应美国一些大学的邀请,并得到中国社科院的支持,离京赴美讲学。

在此期间,不仅杂志上刊发了沈从文的作品,并且出版社也出版了沈从文的作品集。

1980年12月,香港时代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沈从文散文选》,并将其列入该公司的“时代文学丛书”系列中。

1981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从文自传》,将其作为“新文学史料丛书”。

1981年11月和12月,湖南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了由湘潭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选的《沈从文散文选》和《沈从文小说选》。

1982年1月,花城出版社与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开始出版由邵华强、凌宇选编的《沈从文文集》12卷本。

1982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凌宇选编的《沈从文小说选》两卷本,收其旧作50篇。

1982年12月,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书目》收有沈从文文学与文物著作67种。

纵观1980-1982年间,发表的沈从文的作品,大部分是他的旧作。在这几年间沈从文所写的新作品,也只是一些题记和回忆性的散文,并没有什么“振聋发聩”的作品问世,在当时的文艺界也未引起巨大的反响。

在新文学初期不少研究者也开始研究沈从文。然而对于复出和被研究,沈从文自身并没有表现的多么积极活跃,甚至还流露出了不少消极抵抗情绪。1979年9月《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编辑组曾给沈从文写信,沈从文在给编辑组回信中提出自己现在做一个“读者”也“不大够格”,“那还好意思冒充什么‘作家’,来应考般写自传”,并表示“自己既不拟写这种自传,即在死后,也不希望某些人自以为‘相知有素’,来写什么欺骗读者”。[3]待《中国现代作家传略》已出至第三集,沈从文态度仍不变。“我不会自以为是作家而去写,更不希望什么人来为我树碑立传的。”[4]

凌宇是新时期初国内最早研究的人之一,1979年12月,他将自己的论文《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寄给沈从文,沈从文在读完之后,回信中表示:凌宇对于自己作品的分析“细致认真处,我和家中老伴读后,都十分感动”,但是“稍微担心处,是你出于家乡感情,很容易把我的一切习作成就,估计过高,对你不利”。[5]在给萧离的信中,沈从文也提到也谈到,希望和凌宇谈谈,“若能作到明白凡是说到我的好处,都有可能在另一时会成为灾难性的打击,他也许能避开这种危险感增加,把十分可贵的精神,转而用力到照所需要的方法,依照当前受重视、得宠幸的,又对于国家真有特别贡献的大作家排队方式研究现代文学,就太好了。”[6]在复常风的信中,沈从文对别人研究他是这样说的;“年来国外对我过去那份习作,似乎还感兴趣,因此国内也开了点绿灯,容许有人开始‘研究’我”,“但是我却不抱任何不切现实的幻念空想,以为至多不过是起一些点缀作用,即点缀作用,时间也不会久,三几年后社会新的变化一来,一切将成为‘陈迹’的。”[7]

1978年全国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结束后“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束缚,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邀请沈从文参加第四次文代会,事实上,就是对沈从文政治上的拨乱反正,预示着沈从文不再是“反动作家”,而是一位从五四走来了该受尊重的老作家。随着文艺反思的突破,对沈从文的研究也不再是一个雷区。不少研究者开始研究沈从文,沈从文及其作品在新时期文学中也有了全新的评价与认识,文学界不再以政治标准来衡量沈从文和他的作品,而是真正的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评价沈从文,发掘沈从文作品中的艺术美。80年代中后期,全国掀起了一股“沈从文研究热潮”,随着沈从文研究的逐渐深入,沈从文在文学史山得到了其应有的文学大家地位。(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郭沫若.斥反动文艺[J].大众文艺丛刊.文艺的新方向,1948(01).

[2] 吴世勇.沈从文年谱[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6.

沈从文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边城》 散文化 乡土气息 白描手法

沈从文是怀着写散文的情感与思维来写《边城》的,他并不急于将整个故事一口气展现在我们眼前,而是在故事中穿插了很多看似对小说情节无关紧要的环境描写与抒情语言,但这是沈从文的聪明,也是我们的财富。边城叙述的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许用几句话就能概括完了,可如果真是这样,不久后我们也就不会记得有这么一个作品了,因为它只会让我们读的兴趣索然。一支笔落在纸上,总是缓缓的淌出细腻、抒情的语言来,正是这些抒情的语言让我们的心灵放慢了节奏,暂时脱离烦扰的社会,到一个没有被污染的世界中小憩一会儿。“乡下人”的语言也总是那么的纯朴亲近,即便这是一个我们从没到过的地方,却一点不觉得生疏。他也不会用奢华耀眼的文字来描述这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因为那只是对她的亵渎,轻描淡写的语言足以展现她美若处子的神韵。本文从小说的散文化特征,语言的特色及白描手法的运用来探索这部小说的写作特色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切入口。

一.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小说的散文化、抒情化和诗化特征,给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一幅牧歌式的湘西画卷。

他从如画的湘西走来,许我们迤逦的画卷。“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于我是有极大的关系的。”[1]沈从文对于自己的创作有着深刻的认识,水至善至柔、柔韧清丽,对沈从文的写作特色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的。他的语言像溪水一样缓缓流淌,像泉水一样清新可人,像井水一样沁人心脾。沈从文用一种画家的笔法描摹出了如水柔、如云洁的世外桃源——边城。就是用这种语言展示出了这种超脱尘世的美,这种从未被现代工业文明污染的通体澄澈的“处女气息”。他在作品尤其是《边城》中所传达出来的诗意也让他被誉为“叙事抒情诗人”。这样的语言我们在边城中触目都可遇到。

“溪水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筒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自都可以计数。”“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做深翠颜色,迫人眼目。”湘西清澈见底的河流、深翠逼人的竹子、碧玉簪似的连绵群山,透过抒情的语言自然跃然纸上,让读者赏心悦目。而作者这种诗意的叙述不独在描写自然之物上,描写人事也是诗意的:“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诗意的语言将桃花深处的人家表现出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透露出原始的自然气息。就是描写小女孩的眼睛也将它比成两粒水晶球,其间能透露出人物的害羞样。两山竹篁里的竹雀叫的使人发松,和其他的鸟一起,以至于那么多,“翠翠在睡梦里尽为山鸟歌声所浮着了”。“浮”这些字眼的出现,也正体现了小说语言的诗意。

湘特的对歌定情也成为了体现沈从文语言抒情诗化的重要因素。苗人用对歌来定情,沈从文也在边城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些苗人的歌,这歌绮丽浪漫,充满魅力,还有其本身形式的美,唱来朗朗上口,看来也像小诗一样的隽永。

马悦然作为唯一懂汉语的诺贝尔评审委员,他在向西方世界介绍沈从文的作品时,是将他的作品翻译成诗的形式的,像这样有高水平的汉学家,之所以会这样翻译,我们就不难看出原著的语言是有多么的抒情、诗化,作为“叙述抒情诗人”,沈从文是当之无愧的。

他的语言使得这个现实生活中的边陲小城纯洁晶莹、温柔又不乏壮伟,小城无需浓涂艳抹,已如拂面的春风一般,在字里行间带给我们一阵清新。这样的美如果还不能启示一种审美理想,不能启示一种关于“回归自然”的愿望,才真正奇怪。

二.“乡下人”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文字则是语言的记录。一个作家如果要把自己脑中所现的生活、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适当的语言是万万不行的。沈从文很重视语言文字的作用,他在回答青年学生如何写小说时的讲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文字是作家的武器,一个作家不重视文字,不懂文字的魔力,有好的思想也表达不出这种好的思想。沈从文生在淳朴的乡下,也长在淳朴的乡下,因为这样的背景,他也被嘲笑为“乡下人”。但是他却将“乡下”进行到底,不仅写的是乡下人的故事,就是他的语言也是“乡下人”语言。

每每读起《边城》时,那种语言总让人感到放松,这是其最大的特色:带着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并且口语化明显,贴近我们的生活。《边城》描述的是乡下的生活,他的意象与对象都是极其纯朴自然的,那山那水那人就是静静的摆在那里不加一句描述也已经让我们置身自然倍感放松了。这浓厚的乡土气息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谈话中轻易感觉出来。如水手冲着二老说道:“二老,你这时捉鸭子,将来捉女人一定有同样的本领。”这么戏谑的话语,出自白河水手的口中倒是十分贴切的。又如翠翠在小巷里见到二老时自语道:“人那么多,有什么三脚猫好看!”这样的语言在这里又显得多么活泼。还有祖父赞美事物时总会说“好的,妙的,这是难得的”。这又是很符合祖父善良随和的个性的。沈从文写的是乡下人,没有多少人有受过多高的教育,也许多数人是一字不识的。用这样粗俗原始的语言才更贴近乡下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才能更贴切的展示人物形象。

不仅是人物的语言,作家在此之外的话语也很质朴。“这世界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了”,“过溪”、“越小山走去”、“住临河吊脚楼”,这些话语也都是沈从文作为“乡下人”喜爱与惯用的。

沈从文说过他的边城是“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人……他们真知道当前农村是什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有什么”[2]的人看的,那么这样乡土气息的语言是很适合的。

三.表达手法上擅用白描技巧

沈从文抒情语言如流水般诗意,乡土气息的语言显得质朴亲切,而他擅用的白描,又使得句式简峭,自有神韵。寥寥几笔就将山水灵气与人的秀气准确勾出,不用铺张方式诉说,对小说语言的凝练与简洁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描述翠翠和祖父生活的渡口时,只是写道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石头作成。河水深到一蒿不能落底。写发洪水的场景也是极其简单的,对人们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进城去描述了一句,再附上几句极其简单的说明,水中常可见房子、牛、空船、大树等。并没有如何仔细激动地描述水势如何猛烈,河水如何湍急。再如描述翠翠的美:“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同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只那么淡淡的描述,就将翠翠与山野融为一体的自然美展现的淋漓尽致。还有对情窦初开的翠翠的描写,亦是用简洁、蕴藉的话含而不露的展示少女思春的天真烂漫的。她学新娘子在发间插几多野花;喜欢多听关于新嫁娘的故事;学小山羊叫妈妈的声音;话说到某处,脸会红了。这些都是很简短的话语,却恰到好处的将坠入爱河的翠翠的形象完美展示了出来。

沈从文对一切都不反反复复的描写、不破口道出,只叫我们自己去感受,因为他相信美的事物是不待他去“推荐”,自然会走进我们的心里的。沈从文从野性与柔美的边城走来,一眼都是水的环境让他写的多是水边的故事,他的写作特色也与当时社会主流截然不同。原味的湘西世界陶冶出了他小说浓厚的散文化特点,同时这位“乡下人”也把自己独特的乡土气息融入小说中,让我们品味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乡下”语言的独特魅力。对于真正美的东西,沈从文更有自己的表现手法,只用寥寥几笔的描述,就显现出了那种不施粉黛的美。我们从这三个切入口窥探到了沈从文小说边城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A].沈从文自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沈从文.边城题记[A].沈从文全集第8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书法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杭氧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华器官移植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