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2019年3月全区启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扶贫和移民局的精心指导和各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新机制,认真谋划,精心组织,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连城乡基本概况

连城乡位于临川区西部,东接崇岗镇,南连河埠乡,西靠秋溪镇,北倚上顿渡镇。全乡辖12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64个自然村,全乡面积49平方公里,总人口5407户,18862人,其中农业人口5027户,18242人。在2013年底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历经“七清四严”筛查,精准识别“回头看”,查漏补缺,动态管理等规定动作 100%识别排查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481人,贫困发生率2.56%,因病致贫90人,因残致贫258人,因缺劳力致贫133人,其他1人  ,其中2014年脱贫72户、144人;2016年脱贫32户,104人;2017年脱贫18户,72人;2018年预脱贫13户39人;2019年预脱贫17户74人;2020年预脱贫14户49人。(大桥村9户,26人;大升村  24户,77人;后坊村16户,49人;黄湾村17户,63人;金房村10户,31人;连城村29户,85人;舍头村12户,27人,头昌村8户,20人;下城村15户,  34人;下舍村5户,18人;下庄村6户,19人;邹家村15户,32人。)全乡经济发展以外出务工及种植传统经济作物水稻、棉花、油菜为主,零星的砖瓦窑生产为辅,无成规模的工业企业。

二、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强化考核监察,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廖旭之同志任组长,镇长胡恒辉任副组长,党委副书记邓欢恒任办公室主任,其他班子领导和村书记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按照上级要求,配备了3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扶贫专干和专职信息员,设立了乡扶贫工作站,邓欢恒副书记任扶贫工作站站长,配齐了扶贫专用办公设备,每年安排了5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扶贫工作。各村委会都成立了村级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村扶贫工作室。

二是建立层级责任保障。乡党委书记为全乡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乡长为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管理机制。各村第一书记(连心小分队队长)为主要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各驻村干部及帮扶干部为具体责任人。乡、村、组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脱贫任务、时限及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督查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和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定期组织各农村工作片带队进行交叉检查,检查结果倒数三名的村第一书记进行表态发言,同时将平时的检查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进行管理。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专题推进会,各部门各村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工作计划。同时将把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严格奖惩。

 2、强化落实,精准发力,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规定动作“不走样”,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1)提高认识,思想引领,全面营造脱贫攻坚氛围。在区里召开了春季攻势启动仪式之后,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坚持把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放在首位,要求乡精准扶贫工作站牵头在全乡各村、各单位迅速掀起认真学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潮,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深刻理解对各级干部的亲切问候,对贫困群众的不舍牵挂,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希望,自觉提高对扶贫工作的认识高度,激发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的政治热情。同时通过悬挂横幅,刷标语,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学校小手牵大手的宣传等方式,在全乡范围内积极营造脱贫攻坚氛围,坚持让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2)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大力开展“春季攻势”。一是全面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明查暗访,自查自纠等方式,乡纪委对乡扶贫工作站及各村脱贫攻坚所有工作进行核查,采取明查暗访加入户的方式,全面核实情况,深度自查全乡问题,梳理汇总,建立问题台账,深刻剖析问题,制定整改方案,严格时间节点倒逼问题整改落实。二是全面推进产业就业扶贫。抓住春耕备耕有利时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工程,对各村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通过开展座谈等形式确定本村扶贫产业,增收门路。积极推进村干部与能人带头领办和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群众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根据各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状况及其就业意愿,扎实开展就业扶贫“春风行动”,全乡共介绍就业扶贫人口15人。三是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全面提高保障扶贫。按照“春季攻势”要求,各帮扶干部深入开展访贫问苦送慰问金等活动,并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面排查贫困户“吃穿住学医”实际困难,将有困难的贫困户记录在案,并上报乡精准扶贫工作站。四是全面查漏补缺,整改提高。要求各村、各单位、各驻村工作队员针对2017年度省、市精准扶贫督查巡查、验收考评和第三方评估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逐项整改,完善提高。同时进一步规范扶贫资料,做到实际工作、档案资料、系统信息“三一致”,实行全方位痕迹化管理。五是完善信息系统。全面推行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在全乡建立了一支精准扶贫信息管理队伍。积极全乡推行“江西精准扶贫”app的下载、登录、签到,社会扶贫网的需求及对接,尤其是资金需求。

六是全面开展精神扶贫。全面加大了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的结合力度。各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多次与贫困户交心谈心,提振贫困户脱贫的决心和信心,加大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夯实脱贫自身基础。七是继续加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业务培训。为更好的提升扶贫工作成效,全面打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落地“最后一公里”,从2019年3月至今开展了多次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培训会,打造了一支下得去、融得进、干的好的扶贫工作队。

(二)自选动作“抓实效”,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夏季整改”

针对“春季攻势”行动中发现的问题,立即在全乡上下开展五类人员大排查、贫困户走访全覆盖、政策宣传接地气、资料查缺补漏落实处、产业扶贫再精准行动,切实做到扶贫对象、扶贫产业、扶贫方式、扶贫成效、脱贫退出精准。一是精准再识别,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我们再一次严格按照“七清四严”,“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识别和退出程序”的要求对全乡贫困户、残疾人、低保户、危房户、曾经提交了申请未纳入人员进行了一个全覆盖的调查摸底,由各级干部签字背书。此次我乡新识别贫困户1户3人,自然增加0户6人,自然减少2户9人。 二是精准再定责,解决好“谁帮扶”的问题。首先责任传递全覆盖,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的夏季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定专人专项负责脱贫攻坚夏季整改各项工作;其次干部帮扶调整全覆盖,针对个人工作忙等原因无法继续帮扶的干部,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开会研究及时调整了帮扶干部,确保贫困户帮扶不脱钩,要求帮扶干部及时上户为贫困户解决问题,驻村工作队及时与村干部沟通帮助村里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精准再帮扶,解决好“真扶贫”的问题。首先帮扶干部走访全覆盖,通过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进行走访,宣传好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其次帮扶干部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户施策制定帮扶计划;最后争取政策帮扶,利用区产业扶贫政策,根据贫困户发展意愿想方设法发展产业。四是精准再整改,解决好“资料漏”的问题。首先在倾力建设本乡扶贫工作站的同时,严格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建设村级扶贫工作室;其次组织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对全乡各村的扶贫档案资料及一证一册填写情况进行核查,针对工作中发现的贫困户软件资料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和整改。五是精准再落实,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首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享受的各项政策进行再核实,确保扶贫政策不遗漏一户贫困户;其次对区房管局反馈回来的19户D级,9户C级,13户无房户,因地制宜采取拆除重建、维修加固等措施,全力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截止目前我乡除有3户已写不建承诺之外,其他已全面开工,竣工率90%。

(三)决胜目标“不放松”,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秋冬会战”

 “秋冬会战”作为全年脱贫攻坚的一个结点,成败与否决定了全年脱贫攻坚工作成败,打赢“秋冬会战”我乡信心十足,开足马力全力以赴。一是聚焦问题清单,狠抓问题整改,对照各级检查,巡察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整改办法,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二是突出工作重点,促各项政策落实。乡扶贫工作站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结合十大扶贫工程台账,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一次大核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夯实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驻村帮扶工作,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结合贫困户的脱贫退出计划,扎实开展精准帮扶,在如何增收上下功夫,同时加强教育培训,监督考核,狠抓作风治理。四是引导社会合力,全民参与脱贫攻坚。结合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开展的“三评选、三下乡、三对接”等活动,深入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实际工作中仍存一些问题和困难:

1)精准识别问题。人口信息是一个动态的问题,要做到贫困户的档案信息“五个统一”只是短期内的一个既定数,若要随时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需要我们基层有一定的操作系统权限,若果每次都等到国服系统同步,再数据更新,再面对各级检查时定会有纰漏。

2)产业扶贫问题。我乡在发展产业上是一个大的瓶颈,原因有多方;全乡原本的“一村一品”发展基层薄弱,没有传统的产业;发展新型产业贫困户参与率底,致富带头人带动效果差(政府层面没有直接性的鼓励政策,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贫困户发展资金缺乏,小额贷款部分帮扶干部不敢担保;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上级层面产业扶贫政策有一定局限性,没有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出台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基层落实无从下手。

3)结对帮扶问题。结对帮扶目前仍停留在给贫困户送点油米、送点慰问金(部分贫困户认为理所当然,甚至向帮扶干部索要,造成帮扶干部存在抱怨情绪,认为自己的帮扶无任何意义),许多的贫穷与困难是乡村的经济发展滞后,未能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所致,目前各村都无集体经济收入,村级经济薄弱,帮扶干部及村干部在这项大的工作上束手无策。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步工作中,我乡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相关任务。

一是集思广益,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1)抓好产业扶贫宣传引导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要扶智,精准脱贫首先要解决思想脱贫问题。2)进一步明确产业扶贫思路。结合全乡产业特点,认真制定产业扶贫规划,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牵头实施产业扶贫规划;各村结合资源禀赋与传统生产习惯,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群众意愿,慎重选择和发展扶贫产业。着力改造提升柑桔、油茶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根据市场需求和自然优势,积极培育新的致富产业,在调优产业产品结构上下功夫;注重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农产品加工,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电商,培育新的产业形态,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建议区、乡两级成立“生态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指导专班,专项谋划、指导,强力推进此项工作,着力做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文章。3)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形势下发展壮大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力量。应大力培育能人大户、发展家庭农场、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引进农业企业,由他们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由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提供种(养)苗、技术、销售渠道,由贫困户分户承包一定的规模进行管理,再按照一定的价格由新型经营主体统一回收产品,进行销售、加工,既让贫困户有一定的责任,也消除了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的压力和风险,便于产品统一加工、统一包装、打造品牌,能较好地解决群众参与度不高和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等问题,形成“互利多赢”的局面。4)突出实效,以致富带头人牵头带动脱贫。5)加强对产业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对产业扶贫工作的检查,确保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精准落地,同时树立一批产业扶贫的好典型,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等大力宣传产业扶贫典型。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面对困难,云南扶贫人没有退缩,他们用质朴的真情,无私无畏,温暖着云南老百姓的心灵。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各级政府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和共同努力下,云南省创造了具有云南特点的扶贫开发模式,特别是已经试点6年的以“整乡推进”为特色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云南省是享受政策和实惠最多的省份,但与此同时,在国家确定今后作为扶贫开发攻坚主战场的14个片区中,云南省有4个片区、91个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这意味着云南省的扶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要脱贫致富,要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云南省将如何发力?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云南省扶贫办主任李新平。

攻坚跨越要探索新路径

《中国扶贫》:云南省近两年在扶贫攻坚方面有何新跨越?

李新平:从宏观环境来说,第一大跨越肯定是国家新时期扶贫思路的重大调整,从原来的单一式扶贫模式,变成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把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结合在一起来考虑,解决了贫困地区重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制约的问题、重大产业布局的问题,这些都是抓住要害、抓住重点的思路,特别是构建大扶贫格局。

第二大跨越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具体的扶贫措施和力度支持上是很鼓舞人心的。

第三大跨越是整个扶贫投入机制的加大。虽然没有达到地方所要求的,实际上,对于云南来说,区域发展和扶贫规划已经做了,但没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单靠国家的投入是不够的,云南省贫困面非常大,按照2011年核定的1014万贫困人口的标准,去年我们投入了42亿多,平均一个人才400多块钱。但是,现在有个好处,就是动员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促进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具体到云南省,扶贫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首先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扶贫工作作为巨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来实施,高位推动,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已经显现出了成效。包括省委省政府领导分别挂片,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体现出他们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实际操作上来说,第一是财政资金方面的倾斜支持,第二是动员各部门的力量采取定点帮扶,像省里面的定点帮扶单位有257家,这方面的力量非常集中,重点也是很突出的。具体到思路上,现在重点突出的是整乡推进。整乡推进从2007年开始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做了74个乡镇,成功探索了整合资金、连片开发、综合推进、整体脱贫的新路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模式,今年我们又启动实施了50个整乡推进试点项目,涉及16个州市50个县50个乡镇。我们计划2014年开展60个,2015年70个,2016年80个,2017年90个,逐渐加大,这是我们的具体目标。

《中国扶贫》:有人说,“云南的扶贫经验是亚洲的财富”。那么,已经试点6年的“整乡推进”算不算是一个扶贫经验或财富?

李新平:在全国搞整乡推进,我们云南是率先的,并且现在省委省政府已经形成了共识要加快推进,相信整乡推进会成为在全国乃至亚洲推进区域发展特别是推进扶贫开发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也会创造经验和财富。从被认可的角度来讲,还没有过怎样高的评价,但至少会是这样一个概念。

“整乡推进”绝不留死角

《中国扶贫》:整乡推进在云南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片区、迪庆藏区4个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整乡推进的力度加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新平:整乡推进的作用,应该从四个方面讲。4个片区很大,整乡推进就是有效推进的操作平台;其次,能把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然后有效整合资金;第三,容易见到成效,可以集中精力打前站,搞一个乡成一个乡,这种成效就很容易体现出来;第四,可以加速城镇化与四化同步,可以把每个村向城镇化集中,搞美丽乡村建设。

面上的作用至少有这四个,但是云南省还将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能力建设6大工程,到2015年,让4个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一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中国扶贫》:在8月29日召开的云南省扶贫开发暨整乡推进工作现场会议上,李纪恒省长强调,“绝不能出现扶贫盲点和死角”。对此您如何理解?

李新平:从整个扶贫谋划上来讲要不留死角,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要集中精力打造整乡推进,而对于整村推进还要适当照顾,也就是说对于一些整乡推进辐射不到的地方,就要实施整村推进。当然,这有一个时间安排段的问题,就是要全面考虑我们804万的贫困人口,逐步实施,通过整乡推进、整县推进、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不留死角。

《中国扶贫》:整乡推进的成效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新平:从效果上看,农村的村容村貌、安居房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有了显著变化;第二是特色产业的培育方面,有了很好的基础;第三是整个农村的文化建设、公共服务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如大部分乡镇实施整乡推进以后,卫生室、文化室、教育阵地、基层组织建设等都有很大提升;第四是通过教育培训、技能培训、产业培训,老百姓的素质有所提高。这些是最显著的效果。

《中国扶贫》:目前,国家对扶贫开发的目标,以及未来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要从新农村建设上升到“美丽乡村建设”。在您心目当中,云南的“美丽乡村建设”最终将会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是像富源县乐乌村和糯木村那样吗?还是要比这两个村更理想更好?

李新平:我心目当中的“美丽乡村建设”,在不同的层面,结合各地的实际,会有一些不同的标准。要达到“美丽乡村”的标准,规划是很重要的,如果说要集中搞建设,像安居房建设,依山而建,绿树成荫,跟环境相融合,像临沧的村庄映在田野上,那种层次非常分明的风光特点,很优美,但同时还要强调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环境相对较弱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追求目标。所以,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追求不同层次的目标。自身条件好的地方,目标就会相对更高一点,条件差的地区,目标就要放低一点,逐渐向理想迈进。

扶贫开发更要走群众路线

《中国扶贫》:您如何认识群众路线对扶贫开发的指导意义?

李新平:这方面的意义是很重大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改变部分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的思想观念、认识理念错位而导致的严重脱离群众,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非常大,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体现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如果再不纠正就要。党要领导人民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团结带领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来实现“中国梦”,如果脱离群众、没有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就达不到目标要求。“中国梦”不是几个人的梦,不是执政党的梦,而是全国人民的梦,从这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密切联系的。

扶贫部门就是党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部门,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扶贫部门把工作做到位了,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了,老百姓就会拥护,就会称赞党好,称赞政府好;如果老百姓处于被关心的边缘地带,就会不满意,就会不拥护党,所以说扶贫部门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扶贫工作是真正体现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心程度,是最直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体现。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加强领导,强化精准扶贫意识

1.健全领导机制。多次召开局务会专门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派1名年轻干部作为扶贫工作兼职干部,派出2位优秀年轻干部到XXX乡、XXX乡驻村帮扶,强化扶贫工作力量,同时安排专门经费用于扶贫开发工作。

2.加强业务学习。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县各级扶贫工作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文化在扶贫中的优势,深入宣传推广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组织XXX系统科级干部到XXX乡、XXX乡等地实地参观考察乡村扶贫和村级财源建设等工作,了解扶贫相关工作业务,掌握扶贫工作第一手资料。

3.深入走访慰问。组织10名挂钩科级干部多次走访慰问各自联系帮扶的困难群众家庭,了解他们近期的身体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认真听取扶贫户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的想法,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活情况并发放补助金、帮扶金,为其排忧解难,为其创造就业机会,谋划脱贫致富项目。同时认真组织科级干部填写扶贫工作手册,跟踪落实扶贫成效。

二、多措并举,凸显精准扶贫成效

1.抓设施建设,精准实施资金帮扶。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建设XXX乡综合文化站、XXX乡红军文化广场、XXX镇综合文化站以及XXX镇XXX村、XXX镇XXX村、XXX镇XXX村文化室。2016年争取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XXX镇XX社区、XXX镇XX社区2个室外多功能运动场所、XXX村拼装式游泳池,2017年争取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XXX镇XXX社区、XXX镇XXX村、XXX镇XXX村3个室外多功能运动场所和XXX镇XXX社区室内健身房,积极争取2017年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XXX镇XXX村、XXX镇XXX村全民健身路径,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XXX局共计投入XX多万支持贫困农村(社区)XXX设施建设。

2.抓文化惠民,精准实施文化帮扶。一是艺术熏陶。由XXX、XXX为山区小学开设“高甲戏进校园”课程辅导,并参加省调演活动,免费为山区的学童开展艺术教育,让山区贫困的学童也能享受艺术熏陶。二是戏剧下乡。开展“魅力XXX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巡演活动,先后赴乡镇、村居演出累计XX多场次,观众累计5万多人次。三是图书下乡。组织图书馆干部到XXX镇XXX村、XXX镇XXX村等山村为工人、农民宣传图书信息,同时与贫困地区挂钩建立图书流通点,赠送图书共2000多册,支持山村农家书屋有关图书的补充更新。

3.抓产业带动,精准实施项目帮扶。结合XX创建工作,抓好XXX村等特色镇村的文化扶贫开发产业工作,帮助成立全市首个乡村游服务专业合作社,以XX为中心,辐射带动XX文化产品开发,打造一村一户一特色,一户一人一产品,把XX文化融入餐饮业、住宿业、演艺业等,推出“XXX”等表演和培训,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并与拳道、茶道、香道、XXXX等特色文化相融合发展,丰富XXX文化产业内涵。其中XXX村开发的“XXXXX”荣获获XXX旅游商品设计创作大赛评比金奖,并由XX批准外观设计专利,作为XX旅游伴手礼,远销四海,游客接待量达10万多人次,XXX村村财从年收入几万元到现在年收入40多万元,辐射带动其他贫困村脱贫致富。

三、协调联动,增强精准扶贫合力

1.牵头协调各个挂钩单位。作为XX乡挂钩牵头单位,积极协调XXX、XXX、XX、XXX等单位挂钩援助XXX乡扶贫工作。全市2017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中,在挂钩县领导带领下,组织挂钩单位领导到XXX乡开展调研检查,了解扶贫资金到位、使用、管理情况,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实到位。

2.组织开展计生关怀工作。在县政协副主席XXX同志的带领下,协调XX、XXX、XXX等单位到XXX开展两次“农村计生安居工程户乔迁献爱心”活动,为农村计生安居工程户乔迁新居贴新联,走访慰问计生失独家庭,详细了解计生安居工程乔迁户的家庭和子女学习生活等情况,并送上慰问金,为农村计生安居工程户乔迁新居献爱心,让计生家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坚定他们脱贫信心和决心。

3.协调科级干部结对帮扶。配合XXX乡政府督促各挂钩单位做好科级干部的结对帮扶工作,每个科级干部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全面建立帮扶档案,深入各村贫困户发放慰问资金并详细了解贫困情况和帮扶需求,并将多次帮扶走访情况认真记录在《扶贫手册》和《干部挂钩帮扶工作手册》上,做到记载实、情况清、任务明、措施实。

下一步工作计划

1.积极推动贫困村文化特色产业的发展,帮助贫困村做大特色文化产业规模,努力拓宽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今天,我们在*市召开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当前扶贫开发和水利定点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具体落实水利部和*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共建统筹城乡水利发展与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精神,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水利定点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的有关领导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会议,我代表水利部表示衷心的感谢!会前,我到*城口县就定点扶贫工作做了一些调研,与*市、县的有关负责同志交换了意见,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水利定点扶贫主要工作情况

水利部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以来,水利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精神,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年)》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定点扶贫工作力度,在有关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确定总体工作思路

水利部在认真总结过去定点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新阶段定点扶贫工作的新要求,确定了“发挥行业优势,以‘五水加科教’为主要内容,以项目扶持、对口帮扶和干部挂职为主要渠道”的水利定点扶贫总体工作思路。

“五水”就是水利工程,包括饮水安全、农村水利、农村水电、水土保持、水文等;“科教”不仅是狭义上的科技教育,还包括了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培训、专家指导等多个方面。实现“五水加科教”的定点扶贫工作,要通过三个渠道。项目扶持是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主要渠道,始终是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主线,帮助贫困地区提升水利发展能力,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手段;对口帮扶是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主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技术帮扶和专业指导,使中央对水利扶持投入效益最大化;干部挂职是定点扶贫工作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扶贫干部挂职,一方面加强了帮扶单位和贫困县之间的联系,有效的带动了贫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使得挂职干部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科学制定扶贫规划

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年)》的总体要求,水利部组织编制了《水利部定点扶贫规划(20*-*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确定了20*-*年水利扶贫重点项目和实施步骤。水利部在20*年对规划在“十五”期间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规划在“十五”期间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入“十一五”后,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定点扶贫地区的经济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十一五”定点扶贫工作的需要,水利部组织对规划进行了调整。

(三)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据统计,扶贫开发新阶段以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部定点扶贫七县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水电投资22.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6亿元(*六县完成中央水利投资13.4亿元,占同期*中央水利投资总额67亿元的20%)。目前定点扶贫七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5750处,相继开工建设了开县鲤鱼塘、房县三里坪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兴建农村饮水工程43万余处,解决农村饮水困难140多万人;建设城市防洪堤47处36公里,113座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蓄引提水能力达到8.2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公里,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74.66万千瓦。

*六县建成了防汛专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沿江城镇预警预报系统、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和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初步形成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此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也取得初步成效,扶贫县各项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四)建立对口帮扶机制

20*年,陈雷部长倡导建立了我部定点扶贫对口帮扶机制,由部司局、在京直属单位、流域机构共29个单位,组成七个帮扶小组对口帮扶七个县。这一机制的建立,初步营造了部属单位齐抓共管、干部职工人人关心参与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定点扶贫工作。对口帮扶一方面开展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捐资助学、捐款捐物“送温暖”活动,另一方面重点帮助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援助和人才培养。据统计,对口帮扶以来,部属各单位向定点扶贫各县直接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捐物折款5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845人,援建水利希望小学一座;举办各类培训班23期,培训1600人次;有13名基层水利部门业务骨干到部属机关司局、单位工作锻炼。

各帮扶小组不断探索,创造和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各帮扶单位的领导同志每年都组队赴贫困县开展调查研究、送温暖活动,深受帮扶县的好评。

(五)选派干部挂职扶贫

新阶段以来,我部选派了39名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分别在七个定点扶贫县挂职,到水利扶贫的第一线开展工作。他们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克服困难、尽职尽责、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带着感情扎扎实实地做好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扶贫工作过程中我们的干部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水利定点扶贫工作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七个定点扶贫县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定点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水利扶贫项目投资,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结构,拉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定点扶贫与区域经济得到协调发展。与20*年相比,截至20*年底扶贫七县的经济社会各项指标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

一是绝对贫困和贫困人口从68.9万人和143.0万人分别下降为20.4万人和65.7万人,分别下降了70.34%和54.10%;二是贫困村总数从1320个下降为745个,下降了44.9%;三是农民人均收入从1538元增加到2833元,增长了84.20%;四是在耕地面积下降20.94%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了稳定,并略有增长,增长了1.26%,粮食亩产平均增加了177斤,农村人均占有粮食828斤;五是是GDP从129.6亿元增加到278.6亿元,增长了115.50%(*六县从110.5亿元增加到259.3亿元,增长了134.7%,年均增长19.3%);六是财政收入从6.4亿元增加到14.64亿元,增长了128.75%(*六县从4.7亿元增加到13.4亿元,增长了185.10%,年均增长26.4%)。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定点扶贫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贫困村、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扶贫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一些地方把希望更多寄托在争取中央资金投入上,对组织发动群众和依靠自身力量脱贫积极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口帮扶工作还未能充分发挥出行业优势和整体优势,在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深刻认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

水利定点扶贫开展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巨大的成效。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成为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发展的重要内涵。近年来,扶贫开发、水利发展与改革和我部定点扶贫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这对水利定点扶贫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深刻认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对加强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早在*年,时任*委书记的*同志在“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会议上的讲话,就对如何促进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理论性的思考。讲话中揭示出一个规律:在同等的政策前提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产生的政策效益是不同的,如果仅实行无差别的政策,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解决这一问题,要实行梯度政策,通过实行有差异的政策来弥补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差距。此后在工作实践中,向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逐年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也逐年加大。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就是对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实施有差异的政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实施梯度政策的重要实践。重温*总书记*年的讲话,对我们做好水利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出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并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针对扶贫工作,明确提出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和“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工作要求,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近年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年3000亿元,20*年4300亿元,今年达到5600多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3*亿元,“两会”以来,国务院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

扶贫工作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发展,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对贫困落后地区加大倾斜支持力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消除贫困,让全社会、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新的形势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扶贫工作必须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要求。

(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定点扶贫提出新的要求

*市地处西部山区,是三峡库区,也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安置的移民达113.8万人。设立直辖市前,就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设立直辖市后,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讨论时明确指出:努力把*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要求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这就是“314”总体部署,也是*市未来发展的总纲。*总书记在讲话别强调:“*水患灾害比较频繁,一定要把水利工作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抓好。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汛抗旱能力,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确保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去年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2020年)》,明确*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城乡统筹的特大型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随后发出通知,批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的经济社会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越是经济高速发展,越要关注贫困地区,越要关注发展中的不平衡,越要关注弱势群体。我们要在“共建统筹城乡水利发展与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的工作框架指导下,进一步加大定点扶贫工作力度,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做出贡献。

(三)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峻的形势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出新的要求

虽然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目前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一是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很大。我国的扶贫标准很低,即使按照现在的标准,截至到20*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总数还有5700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6%;二是特殊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比重依然很高。在全国14.8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33%;三是致贫原因复杂,扶贫难度大。贫困地区自然环境差,抗灾能力弱,发展起点低,致富途径少,消除贫困难度日益增大;四是区域、城乡和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特别是表现在贫困地区内部。20*-20*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9:1扩大到3.3:1,贫困人口减少和收入增长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被差距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抵消。

就水利定点扶贫的七个县来说,20*年与20*年相比: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虽然从68.9万人和143.0万人分别下降为20.4万人和65.7万人,但与农村总人口(465.6万人)相比,依然分别占4.4%和14.1%;贫困村从1320个下降为745个,仍占总村数(2225个)的33.5%;20*年7县合计财政收入仅14.6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仅2833元,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和当地社会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20*年的特大干旱和20*年的冰冻灾害不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致使部分脱贫农民返贫。此外,*作为移民大市,仅扶贫5县的三峡移民就有258722人,占三峡移民总数的21.4%。

20*年4月,*总书记到宁夏视察时指出:“在全国范围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不意味着扶贫开发工作就不需要搞了”,要“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20*年2月,总理批示指出:“扶贫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20*年8月,回良玉副总理批示指出:“扶贫开发工作既要勇于坚持,又要探索创新”,“在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情况下,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不能改变,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能摇摆,推进扶贫工作的力度不能削弱。”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工作的要求,以更加周密的计划、更加扎实的工作,加大对贫困县的扶持力度,促进对口扶贫地区的经济社会能够产生跨越式发展。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健全扶贫领域内反腐败监督工作各项制度。成立了扶贫领域精准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了扶贫领域落实“一定、二看、五査、六建”精准监督工作法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六项工作制度,并将乡村各项制度喷绘上墙,建立了gggg乡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台账、gggg乡农村低保问题线索处置台账、gggg乡农村低保问题线索处置台账、gggg乡案件查处台账等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整改落实,保障扶贫领域资金项目安全。

(一).制定一套责任清单。以厘清责任为前提,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清单化管理,制定“1+X”监督责任清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工作合力。

(二).看牢两个关键环节。一看政治站位。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检验乡党委和村支部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准,督促乡村两级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政治态度,强化政治担当,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决战决胜的勇气和钉钉子精神,真正把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场上,把脱贫攻坚政治任务抓在手上,坚定信念,心系群众,鼓足干劲,脚踏实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也绝对不能输的硬仗,以脱贫攻坚实际成效兑现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二看工作作风。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淬炼干部的“主战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把讲真话、干实事、练硬功贯穿脱贫攻坚行动始终,督促乡党委和村支部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厌战情绪、麻痹情绪,始终把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作为第一责任,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脱贫攻坚任务,以更加务实的担当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带头冲锋、大胆进取,沉下身子、埋头苦干,转变工作作风,下足“绣花”功夫,增强创新本领,提升精准施策能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严查五类突出问题。一是严查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力的问题。重点查处乡干部、村级党组织、村委会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上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对年度脱贫计划和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力、进度缓慢、效果不佳;对扶贫检查、巡察、专项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等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责不力、监管不严、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帮扶单位及干部在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过程中工作不严不实不细,敷衍塞责走过场等履行帮扶责任不力;乡纪委、村监委会深入推进“两查两保”和扶贫领域监督检查等工作履行监督责任不力,专项治理工作不深入、不到位,管辖范围内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易发多发或发生重大涉贫案件,监督执纪问责存在宽松软等问题。二是严查向扶贫资金动脑筋、伸黑手的问题。重点查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套取骗取扶贫资金等问题;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吃拿卡要、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索要“跑路费”“好处费”“辛苦费”等问题;在资金管理使用中故意滞留、延期拨付、私存私放和违反财政扶贫资金专项管理规定等问题;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用于发放奖金福利、投资牟利,违规设立“小金库”等问题。三是严查扶贫项目实施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问题。重点查处在项目分配安排、申报审批、招标投标、工程实施、检查验收等重要环节中违规操作、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抢占掠夺,扶贫项目出现“豆腐渣”工程或烂尾工程,给脱贫攻坚造成较大损失等问题;人为干预或擅自改变扶贫开发项目规划和年度计划,变更、调整扶贫项目不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和实行备案等问题。四是严查脱贫攻坚中的腐败和作风的问题。重点查处脱贫攻坚工作不扎实、敷衍应付,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扶持对象、措施到户、脱贫成效不精准等问题;扶贫领域“造盆景”“垒大户”,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等“不实干”;搞“走读”式、“慰问”式帮扶等“不细干”;考核评估一团和气,督查巡察避重就轻等“不敢干”;工作庸懒散慢、消极怠工、贻误工作等“不愿干”等问题。五是严查扶贫领域涉黑涉恶及充当“保护伞”的问题。重点查处行使公权力人员与“村霸”、宗族黑恶势力勾结,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欺压胁迫群众,侵占变卖土地牟利,违规插手、承揽扶贫项目,无理阻挠扶贫项目实施,巧立名目向贫困户勒索钱财,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及煽动群众闹事,破坏脱贫攻坚进程等问题;对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力等问题。

二.加强工作部署,强化任务落实、严抓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一是细化工作任务分解,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年初与13个村党支部、1个乡直各单位签订《gggg乡扶贫领域内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书》15份,共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和反腐败工作,全乡52名干部职工以及13个村支部书记都签订了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承诺书。党委、政府班子以及班子成员进行了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重点扶贫工作岗位和重点项目风险防控机制。二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大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力度。乡党委于5月15日成立了gggg乡扶贫领域开展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gggg乡扶贫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同时组建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乡纪委书记、副书记为副组长,乡纪检监察室及相关站所办业务人员为成员的督察组,对全乡12个重点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进行了督查检查,严格按照责任约谈制度,开展谈心谈话12次,工作约谈160人次,提醒告诫4人次。三是积极部署开展“三纠三促”和“两查两保”工作。年初制定了“三纠三促”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发现整改问题三大类,13条,整改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整改工作台账,对扶贫领域实施风险防控和风险监测。召开在脱贫攻坚领域内开展“两查两保”工作会议4次。对12个重点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在扶贫领域贯彻中央、省、市、县脱贫工作决策部署是否存在着不坚决、不到位,是否存在着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甚至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优亲厚友等行为,开展了全面自查。四是加强党风政风教育,开展扶贫领域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共开展专题讲座4次,举办廉政党课4次,开展廉政文化宣传2次,制定标语条幅8条,开展村干部廉政教育会议4次,开展全乡干部职工廉政文化宣传2次,发放宣传单80份,在乡政府办公走道内设置廉政提醒牌12面,在春节、五一节假日前发送廉政短信120条,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一处,在扶贫领域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期间,查处乡干部在上班期间随意脱岗,4名同志被约谈,并写出书面检讨,大会通报批评。五是开展明察暗访工作,做到警钟长鸣,时时提醒,时刻警示。截止目前乡纪委开展明察暗访4次,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学校、卫生院干部上班情况,财务支出,惠民政策情况进行了名称暗访,整改问题5条,对5个扶贫领域内重点村开展明察暗访,发现扶贫项目工程等方面问题3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腐败现象在扶贫领域依然易发多发,滋生蔓延的势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还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在脱贫攻坚战中,少数党员干部还存在作风不实的问题,还处在“纸上谈兵”,重资料档案,轻帮扶实效、政策措施落实不切合实际。

(四)随着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纪检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知识能力结构以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适应、不健全的问题。

(五)在脱贫攻坚具体工作中还存在对有些工作的指导和督办不够有力,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不健全,对一些难点问题及其原因调查研究不够深入,部门之间存在互推责任的问题等。一是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面,扶贫资金存在着未用于产业发展的问题,各村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农户精准扶贫贷款没用于产业发展。二是扶贫项目建设监管方面,易地搬迁项目进度缓慢;扶贫项目户存在着没有持续发展问题;个别项目户将投放的地膜等没有用于生产。三是软件资料存不规范,各村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贫困户动态管理软件资料整理不规范,户内资料有缺失现象。四是非贫困户心理上严重不平衡,产生嫉妒心理的问题。随着精准扶贫扶持力越来越大,优惠政策越来越多,贫困户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导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发展不平衡;非贫困户享受政策有限,发展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部分边缘农户未被纳入,心理上严重不平衡,产生嫉妒心理,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为确保我乡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和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乡党委决定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副职领导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察暗访组、监督检查组,负责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各项工作。通过精准帮扶干部逐户督促种植、养殖产业,使其所贷资金和合作社配股资金以及到户产业发展资金都能够充分利用到发展产业方面,达到预期增资效果,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跟踪资金去向,确保专款专用。

(二)强化责任担当,加大问题线索处置力度。要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充分实践运用“一定二看五查六建”工作法,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每季度做一次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大问题线索处置力度,发现问题线索及时查处,绝不姑息,绝不迁就,绝不掩饰,确保党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三)强化监督检查力度,推动扶贫产业发展项目落实。加强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的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情况汇总、督办督查等工作;乡纪委要加大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的查处力度;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本乡和监督单位在扶贫工作方面认真履行职责,推动扶贫项目建设和资金落实,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完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及时用于扶贫项目建设,达到专款专用,加快异地搬迁项目进度。要综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群众意愿等因素,进一步细化后续产业和就业帮扶政策,将后续产业发展同步纳入项目实施方案,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扶持发展草食畜牧业、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业,鼓励搬迁群众以资产、生产资料等入股新型农业合作社经营主体,通过劳务输出、特色种养、公益岗位、资产收益分红等多种措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确贫困户稳定脱贫不反弹。

(四)改进工作作风,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信心。从乡纪委做起,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扶贫领域精准监督不断取得实效,切实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惠及贫困群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让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从思想上、感情上融为相互支持、互相信任、相互帮助的有机整体,从言论上、行动上形成共谋发展、共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认可,强化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同时注重解决一些非贫困的实际问题,通过统一思想协调好群众关系,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五)规范工作运行,健全工作台账。认真梳理扶贫领域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扶贫档案资料归类要求,提高档案资料管理水平,落实责任,整理各项资料,规范户内各类软件资料,查缺补漏,全面及时纠偏改错,确保档案资料的数据正确性,同时将各类档案资料归整入档案盒,贴上标签,方便查找,坚持边查边纠边规范,针对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重要部门、查找制度漏洞,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程序、统一标准、规范行为,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严格的制度执行保证制度建设实际效果,确保扶贫政策有效落实、扶贫资金安全使用。

(六)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村、各站所、乡直各单位要宣传报道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乡纪委要通过公开栏、横幅、标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进行广泛宣传,使专项治理工作深入人心。宣传中央和省、市、县的部署要求,持续释放反腐败不松劲不停步、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