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艺术院校专业建设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与保护相融合的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提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应通过开展各类非遗的研究与教育等活动,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学校,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工作都应纳入到相关课程中去,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落实学科发展,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展现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2]。(一)特色专业的设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载体专业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立足现实,审视目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在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中体现出适应性变革[3]。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本土化”的特征,为艺术院校开发特色专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地区特有的历史和传统民族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都是艺术院校创建文化遗产事业新学科的依据,因此要打破单一的学术模式,挖掘和开展地方文化,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创新建设与非遗相结合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如,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将当地青神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作为该校的特色专业;中山大学发挥了学校在戏曲专业上的优势,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戏曲的研究和保护。哈尔滨大学美术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高校特色专业,重点研究黑龙江流域珍贵的民族文化,内容涉及品类广泛,包括:勃利黑陶、萨满服饰、鄂伦春族刺绣、克东满绣、赫哲族剪纸、民间纸扎、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鱼骨工艺、绥棱农民画等。特色专业的开设,并非为了培养民间艺术家,最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引导学生们向民间文化学习,从社会实践和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这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二)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资源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好的课程来源,各艺术院校要信托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特色和优势,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新教学方法;将学院的课程、教材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第一,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性把它开发成特色课程,增设如民间艺术概论、中国民歌欣赏等集中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大力开发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把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以选择、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学校教学内容。如,北京现代艺术学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开设皮影、木偶、傩戏、昆曲、剪纸、民间美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濒危方言研究等课程,不仅丰富了艺术院校的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第二,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下乡写生、考察等课程,组织师生深入各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因为非遗大多都深藏民间,需要展开实地采风或田野考察活动,才能深入挖掘其精髓。利用寒暑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对民间艺术、民间资源、文化保护等,采用纪实摄影、专题、宣传等形式进行整理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课程资源。第三,根据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及民间艺术工作者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独特性、民族性、地域性、可操作性和传承性,逐步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系列丛书[4]。(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队伍建设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方面更应大有作为,最适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技术研究、咨询服务、经营管理人才,也可以培养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一方面,可以将高级别的传承人引进学校,保护起来,在高校培养弟子,进行技艺的传承。加大聘用民间艺人担任兼职教师,根据他们的技艺和特点,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技艺的学习,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传承作用,由此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采取各种途径,如讲座、研讨等形式,统一对现有的教师的进行培训与学习,努力提高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管理、传承与保护中的能力。以北京地区为例,进入21世纪,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素质教育类讲座数量在快速增加,讲座的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节日文化、京剧艺术、原生态艺术、老北京曲艺知识、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最后,可以推广中国戏曲学院举办“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和实施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经验,依托相关高校开展专业硕士教育,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现学校培养与传承人口传身教相结合,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保护与培养。(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法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然承担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和保护功能,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生动形态。[5]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对许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进行全面拍摄、记录,将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活动、手工工艺制作等,以图画、音频、动画等影像方式,将各类技艺、技法留存下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这种数字化、信息化的科学管理方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能使艺术院校学生利用其专业优势直接参与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中去,而且使这些古老的民族文化通过现代传媒得以延续,并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以成果的形式积累下来的非遗教育资源,经过整合应用,构建起具有地区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促进资源共享、服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北京市自2005年起开始启动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网上特色教育资源库,到2008年底,已经建设了134个主题资源包,整合了图片近75.4万张,音视频4.4万个,文字670万字,为社会和各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艺术教育信息资源,并向市民开放,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相融合的再思考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相融合,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还是对艺术院校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不仅使艺术院校的学生习得技艺,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艺术院校不仅要发挥其艺术教育的作用,更应当将其打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平台,在民族文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制度建设亟待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内涵丰富,门类众多,各高校抓住其中的某一分支展开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近几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跟风式的存在,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导,有效整合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设置,要有相关政策,科学布局与规范管理,可以通过分批建设几个特色专业点、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示范性人才培养教学基地、就业基地,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遴选数位教学名师和数个优秀教学团队等方式,保障各高校非遗学科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理论研究亟待深入虽然全国许多高校及研究机构都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但由于理论的滞后与实践经验的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被作为一门学科及时地建立起来,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的质量。建立一门新兴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是迫在眉睫。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但与西方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的学科理论研究还是落后的,他们的学理性探究更为深入,学科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研讨活动,加强理论研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推进和完善。如,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引入高等教育的会议。通过这类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论坛,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制、非遗文化资源保护法规建设、非遗传承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深入民间调查、创新理论成果。要成功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要求有一套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理论学说为指导。各高校在多年教学实践和民间调查的基础上,汇集整理研究成果,编纂符合学术规范的理论教材,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的《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傅谨的《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都是代表性研究成果,这些论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理论、实践及高校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亟待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让艺术教育承担起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义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利用地区非遗资源,开展各类艺术实践活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各类民间艺术活动周活动,河南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召集志愿者下地方演出,在非遗的宣传、保护和传承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值得各高校借鉴学习。同时,为培育全民的文化自觉,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深入人心,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及时、深入、全面地报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参与文化保护的社会实践,并向世界推广、宣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增进人类的文化交流。

本文作者:王剑红工作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2019年艺考形势分析

艺考升学主要有三类考试,第一是专业全省统考,第二是专业校考(可以考多所院校),第三次是6月份的文化高考。

省统考一般在12月到1月份基本结束了,统考成绩、合格线基本都公布了,木已成舟,无法改变。

校考在大多省份一般从1月中旬拉开了序幕,一直会持续到3月初,这也是大家正在经历的。

统考、校考之后,就是6月份高考,大约在7月初会划定艺术类文化课控制分数线。各省文化课分数线均不相同,有高有低,例如四川、贵州、湖南、重庆就非常高,一般要370分以上;吉林、黑龙江、江西等省份,不到300分;大多数省份都集中在300分多一点。

教育部的规定是:艺术类本科文化线不得低于本省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分数线的65%,逐步提高艺术学理论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不含表演)有关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2019年起中央部门高校的相关专业不得低于普通专业所在批次控制分数线。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

教育部批准的30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和15所参照院校,可以自行划定文化分数线,但是自划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生源省份艺术类同科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及设计学类等专业应提高要求,舞蹈表演、表演(戏曲方向)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

总体来说,艺术类文化课分数线虽然不高,轻松能过。

但是如果你只是刚刚过线,那对你的综合分就极其不利了。因为多数省份、多数高校是按照综合分进行投档或录取的,你的文化课太差,势必拖垮你的综合分。所以,艺考生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文化复习和提高,要知道,大多数考生最终是倒在了文化课上面。

2019年艺考形势有什么变化?

①校考院校进一步减少。以吉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为代表的重点大学取消校考;以齐齐哈尔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为代表的艺考招生大户纷纷取消了校考。

②各省考生人数开始止跌反弹,如北京、辽宁、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等省份考生人数纷纷增加,其中山东、陕西、湖南增加近15%-20%,广东省也增加近10%,目前统计数据显示,只有甘肃考生人数减少。

③以武汉、南京、合肥为代表的省会城市,文化高分考生加入艺考大军,甚至有靠文化分就能考进双一流大学的考生,也加入了艺考大军。这样就整体拉高了艺术生的文化平均水平。

④上述情形导致的结果就是,统考成绩和文化成绩变得越来越重要,校考竞争更加激烈。

2019年艺考生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如此严峻的艺考形势,我们将艺考类型分为以下几类,进行具体分析:

1、统考合格,继续参加校考和高考

如果省统考合格了,艺术天赋高、基础扎实、从小学艺的考生,还想报读艺术名校和重点大学,这些院校包括国内大部分九大美术学院、九大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北电、中传、浙传、上戏、中戏、北舞、南艺、山艺、山工艺、国曲等)、211工程院校、师范大学。报考这些大学,大多是需要去参加校考的。这些高校综合实力,多为中国艺术界各色人才的摇篮。

同时,这些艺术名校的考试科目与内容,与省统考有所区别。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建筑学、城市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考的是造型基础和设计基础;实验艺术专业考的是造型能力、命题创作、美术鉴赏与思维活力。所以,报艺术名校,一定要针对考试科目、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

当然,艺术名校的竞争非常大,用百里挑一来形容,绝对不夸张。例如,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考点报名人数超过6.5万,南京艺术学院报考人数超过8.9万,中央戏剧学院报考人数超5万,中国戏曲学院美术专业(招生140人)报考人数1.4万,报考人数更多的浙江传媒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还没有公布具体的报名人数。

2、通过统考,不参加校考,直接参加高考

可选择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报读,这类院校很多,包括绝大多数专科、三本、二本,以及不少重点大学。

经过这几年的艺考改革,相当多数高校取消了校考,承认各省对应的艺术统考成绩。其中不乏211、985重点大学。超过70%的985工程大学取消了校考,211工程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更多。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发达地区的重点大学,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一半专业取消校考)、江南大学(取消7省美术校考)、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重庆大学等。

还有一些艺术实力非常强的一本(非211大学)、二本大学也承认省统考成绩,如北方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等。

可以说,大多数考生最终要凭借自己的文化成绩、省统考成绩来填报高考志愿和录取。所以,对于2019年大多数考生来说,省统考成绩、文化课成绩决定了高考的录取。省统考已经结束,接下来应重视文化课的复习,选择针对艺考生的补习班或者复习叫教材,进行强化复习。

3、未通过统考(或未参加统考),直接参加校考和高考

可选择不依赖统考成绩的院校参加校考,高考后,符合要求即可就读。

只要是省统考不涉及的专业,都不需要统考成绩。例如山东省只组织美术、编导统考,那么除了这两类专业,其他专业都不需要统考成绩,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播音、表演、音乐、舞蹈、数字媒体艺术、化妆等;河北省只组织美术、音乐、舞蹈统考,其他专业都不需要统考成绩,如播音、编导、书法、摄影、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史论等;其他省份也是这样的情况,具体详见本省艺考政策和相关院校的招生简章。

只是目前国内不依赖统考成绩的院校,一是院校少,二是这类特定院校提供的这些专业偏理论和历史,有一部分仅且只招文科生,三是这类院校对高考成绩要求较高,且招生人数较少,有的全国仅招几个人,成绩接近一本线甚至超过一本线20分左右,难度相当大。

4、集中精力进行文化复习,重新进行普通文理科考试。

有些考生专业基础差,只是刚过了统考线,凭借统考成绩和文化成绩,只能走专科了。这类考生没有太大必要参加校考了,因为基础太差,校考比联考竞争激烈百倍。那么,也可以考虑将来凭文化分,以文理考生的身份填报文理类专业。目前高校工科类专业的就业率非常高,比一般的本科都要好,所以建议重新选择文理类的考生,在高考时,尽量报考工科专业。即使上一所专科院校的工科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工科专科专业甚至比很多本科专业都要好找工作。工科专业有非常多,考生自行百度一下。

5、文化好、专业差的考生发挥优势

说明:这里说的文化成绩好,指的是高考文化成绩能够达到420分,甚至是达到普通二本线(不是艺术二本线);专业成绩差,这里指的是在全省美术统考发挥正常,成绩排名在全省后60%的考生。目前艺术类本科录取率大约在30%-40%之间,大部分考生最终要走专科,能考进本科的是少数人。

(1)报考美院、艺术学院的理论类、艺术史论专业

艺术理论类不考专业课(素描、色彩、速写、设计等)科目,一般都考写作(美术鉴赏或艺术鉴赏)或文化课考试,甚至不校考而直接用高考文化成绩录取。不管是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编导、播音等各类考生均可报考,不受联考类别和成绩的限制。

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均开设了相关专业。

上述史论类或艺术理论类,基本都是按照高考成绩录取的,所以考生必须有非常优秀的文化课成绩。这是一种曲线考入艺术名校的捷径,只是对文化要求很高。

(2)报考美院、艺术学院的文理类专业(即非艺术类专业)

文理类专业,文化课成绩应达到考生所在省二本文理科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即与普通文理科考生的志愿填报、录取是一模一样的。

不管是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编导、播音等各类考生均可报考,不受联考类别和成绩的限制。

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均有文理类专业。不需要参加校考,也不需要统考成绩,直接按高考成绩排名录取。这是一种曲线考入艺术名校的捷径,只是对文化要求很高。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影响

 

艺术是人类文明生活的象征,艺术与人类同生共存,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早期的教育是一种综合普通教育,艺术教育是所有受教育者必须接受的,有着重要地位。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不断走向专业化,艺术教育也逐步从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专业教育领域。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一方面带来了艺术的繁荣,另一方面,使艺术教育发生了分化,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教育:一是为全体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普通艺术教育,主要表现为各教育阶段所开展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基本艺术素养教育;二是部分学生所接受的艺术专业教育,由各级各类艺术教育院校所实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对艺术教育本身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高等教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是时展的必然

 

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超自然的精神文化,其主要价值在于升华人的物质生活,愉悦人的精神,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品格,拓展人的社会意义。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艺术始终相随相依,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学识高低,在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艺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从一开始就被人类纳入教育范畴,它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早期的艺术教育主要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的,而学校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则是作为综合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实施的。比如,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一贯有“六艺”教育之说,《周礼地官保氏》最早记载了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内的“六艺”教育。在西周,不论是国学或是乡学,都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六艺”教育对规范社会秩序、教化民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方中世纪学校教育中所谓的“七艺”教育,包括“三艺’’教育和“四艺”教育,前者包括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教育,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教育。不论是我国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都包括了艺术教育,从教育目的看,都着眼于以艺术陶铸人,使受教育者获得艺术素养,造就完善个性与和谐品格。艺术教育不但要教会人从事艺术活动的技能,而且还要使艺术的精神融入到人的灵魂中去,使人的精神在艺术的涤荡下趋于完善与和谐。

 

艺术教育从综合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是人类艺术需求扩大和艺术本身走向专业化的结果。艺术教育专业化是艺术繁荣的反映,表明艺术己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艺术专业人才己经在社会职业分类中确立了自身的地位。1562年佛罗伦萨艺术家瓦萨利创办了西方第一所艺术学院,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专业化的开端。2我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始于20世纪初期,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和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4的建立,开创了我国艺术教育专业化的新时代。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对艺术教育影响深远,使艺术教育自身走向了分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的艺术教育,即艺术通识教育;一是作为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即艺术专业教育。前者在中小学教育中往往作为普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一般作为通识教育;后者主要在艺术高等院校或高校的艺术院系开办。

 

2.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极大地提高了艺术水平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都极大地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率,增强了艺术的创造性,开创了艺术繁荣的局面。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艺术人才培养走向了专门化、系统化和高端化的道路,而且使艺术本身从各种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中独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和知识生产单位,使艺术活动和艺术创造成为专业人士的领地。在艺术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日趋细化的今天,如果不接受艺术学科系统的专业训练,不系统地掌握一门艺术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不深入了解历代艺术家的贡献和同行们的创作方向,不单很难有艺术的传承,更无从谈起艺术的创新。

 

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带来了艺术教育本身的繁荣,使艺术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庞大的部门。比如,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门类单列,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学科领域,而在一些大学,设计学又被划分为艺术设计学、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又被细分为“视觉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等诸多专业方向。仅就“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其所需修习的专业课程包括纺织材料学、染织图案基础、刺绣工艺、编织工艺、印染工艺、服装工艺、汽车织物设计等与基础材料、制作工艺和设计创作等相关的一大批专业必修课程。如此纷繁复杂的专业化布局展示了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图景。

 

随着艺术教育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传统的艺术越来越专门化、精深化,而且各种新的艺术不断被纳入教育范畴,艺术领域不断扩大,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就艺术水平提高而言,艺术教育专业化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艺术专业教育以培养新的艺术人才为目的,使一代又一代艺术人才的成长有了稳定可靠的培养机制,确保了艺术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持久性。二是艺术理论的不断进步。教育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诚然,艺术曾经只是一种技艺,直到现在仍然有人将艺术看作是一定技术的产物,但不可否认,正是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使艺术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也使曾经的技艺和艺术手段具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艺术发展的科学化规制。艺术创作最初只是一种闲逸的好奇,艺术作品也只是某些社会活动如祭祀、庆典等用来烘托气氛、营造氛围、表达情绪、寄托感情的物件。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各门艺术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存在空间,建立了具有身份认同标志的规范,而且使各门艺术获得了存在与发展的常规建制,使艺术创作从闲逸的好奇走向了科学的发展。四是艺术成果的积累与传承。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提升了艺术的社会价值,使艺术作品由单纯的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的东西,变成了具有科学与文化价值的物品,进而提高了艺术作品收藏、保存的意义,使艺术成果的世代积累与传承有了更好的保障。

 

3.艺术教育的高度专业化导致其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割裂

 

艺术不仅源于生活,而且还源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各门文化科学技术是艺术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从教育的角度讲,艺术教育既要服务于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服务于提高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素养的诉求。艺术不只是艺术工作者的需要,其他社会民众同样需要艺术的感知力、欣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需要对美的渴求,需要美的熏陶,需要精神的升华。因此,艺术是社会民众共同的需要,艺术工作者与其他社会民众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艺术修养专深程度,以及是将其作为生活的兴趣还是作为人生的职业和志业。因此,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应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服务于高等教育人才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由普通化走向专业化是其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着艺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教育体系的不断充实和完善,艺术教育的独立性不断得到强化,艺术教育越来越走向高度的专业化、甚至过度的专业化,导致其自身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关系逐渐疏离,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存在,在我国也存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模仿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使专业教育走向了极端化,更强化了艺术教育的高度或过度专业化。直到今天,高度专业化的问题还普遍存在,给艺术教育和艺术本身的发展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艺术教育高度专业化带来的疏离问题既表现在教育观念上,也表现在教育选择上。从观念上看,首先,它带来了艺术教育的工具理性的泛滥,使艺术教育工具化,强调教而非育,重技术而轻人文、厚实用价值而薄文化价值;其次,使艺术的纯粹化广为认同,似乎只有艺术工作者需要艺术,只有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艺术教育,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可以不接受艺术教育,大学也不必为他们提供艺术教育。从教育选择上看,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艺术专业学生只看重艺术教育课程,对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课程不感兴趣,即便选修了也是敷衍了事;二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将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打酱油”课程,能不选就不选,即便选择了也不是为了接受艺术的陶冶,而是为了凑足学分;三是有志于艺术追求的“准大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专攻艺术考试科目,而忽视文化科学科目的学习,导致“艺考”成为很多考生投机取巧的门道,从而使很多人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相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课程的学习。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相互疏离,不仅造成很多艺术专业大学生修养浅薄、境界狭隘,艺术发展底蕴和内动力不足,而且导致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艺术修养贫乏、甚至近乎空白的窘况,使艺术发展的社会基础遭到削弱。很显然,这种状况不仅无益于艺术教育本身的健康发展,也无助于艺术水平的提高。

 

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大学教育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大学教育实践中,二者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同时在有关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明确具体的体现,并对人才培养发挥作用,还是上个世纪以来的事情。在二者的关系上,不仅存在观念的误区,而且存在实践的偏差,理清二者的关系不仅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有益于艺术的兴盛繁荣。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

 

单纯地从概念产生的时序看,艺术教育先于通识教育。在专业教育没有出现之前,艺术教育包含于人类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之中,所以,在西方,人们称早期的综合普通教育为liberalartseducation,中文翻译过来称之为“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尽管从中文翻译名词上看不到艺术二字,但毫无疑问,艺术教育是包含其中的。我国古代更是直接提出“六艺”教育,孔子要求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艺术与教育最初是融为一体的。不过,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范畴概念,艺术教育的出现则要晚得多。现代专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使艺术教育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范畴。

 

通识教育是在高等教育专业化过程中提出来的,旨在规避专业教育的缺失,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众所周知,专业教育既是文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产业发达、分工日益专门化的要求。专业教育将大学生的培养从目的到内容都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尤其是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专业教育在发展人的专业兴趣和优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专业对口、学用一致、职业需要优先等成为专业教育的代名词,而人的个性的张扬、情感的完善、职业之外的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等,在专业教育中很难得到体现,更难以受到重视。所以,出于补救专业教育之短的目的,通识教育在大学得到了发展。[5]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简单地看待通识教育的历史,因为通识教育从目的到教育内容和形式,都是人类教育一以贯之的要求。可以说,人类教育的历史有多长,通识教育的历史就有多久远。

 

因此,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同源同生,它们兴起于人类原初教育,是人类原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着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内在品格和个性的完善,是人的基本教育需要。二者的分野尽管有着高等教育专业化的背景,但只是相对的。在各大学的通识教育计划中,艺术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范畴。

 

2.通识教育是现代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

 

在现代大学中,艺术教育包括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艺术通识教育通常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而艺术专业教育则与其他文化科技专业教育类同,与通识教育属于不同的范畴。艺术专业教育是面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而艺术通识教育的对象则是所有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尽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往往存在多种联系。很多艺术通识教育内容源于艺术专业教育,包括艺术专业教师承担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艺术专业课程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开放,供他们选修;艺术专业教师和大学生参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活动等。

 

作为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是自成体系的。在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时代,艺术教育的体系日益壮大和完备,从组织机构建制上看,不仅有专门的艺术院校,而且有大量的高校所开办的艺术教育院系;人教育组织形式上看,既有综合性的艺术教育组织形式,如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等,又有各专门艺术的教育组织形式,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等;从教育层次上看,既有学士和学士以下的艺术教育,又有硕士和博士层次的艺术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既有中西传统和现代艺术教育,又有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还有各种融合现代高新科技的艺术教育。现代艺术教育的专业化不仅使艺术教育与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保持相对的独立,而且使艺术日益走向学科化和专业化,使艺术原本所具有的普通性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尽管如此,不论艺术本身还是艺术教育,都需要以其他文化科学技术及其教育为基础,才可能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就艺术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艺术专业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艺术专业教育的实施有两个基础:一个是中小学教育,另一个是大学通识教育。中小学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心智和基础文化科学修养,包括一般的艺术启蒙修养,旨在使接受艺术专业教育的大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能力和态度、情感倾向;大学通识教育则服务于艺术专业教育的学生提升认知水平,拓展思维空间,开阔艺术眼界,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有人可能以为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或学生课外的艺术辅导培训是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表面上看不无道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然,应当承认,这种误解还有很大的市场,现在非常火爆的艺术考试辅导培训班就是其后果。第二,它是艺术专业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不能只懂艺术、只关心艺术,而不关心人、关心社会,不关注艺术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他们在发展优良的艺术修养和能力的同时,还要拥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人文的情怀。这些既要通过接受艺术专业教育来实现,还需通识教育予以辅助。第三,它是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和艺术创新的基础。现代社会变动不居,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日益加剧,通识教育涉及众多人类基本文化科学技术领域,它不仅能够从文化科学技术角度为艺术专业教育改革提供动力和指引,而且还能激发和推动艺术的创新。

 

3.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教

 

艺术素养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对于个人社会生活而言,通晓艺术的基本知识,懂得欣赏各种艺术作品,熟悉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艺术是为整个社会和全人类服务的,历来不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利,《蒙娜丽莎》不只是为画家所欣赏,莎士比亚戏剧不只是为戏剧家所喜爱,意大利歌剧不只是为歌唱家所传唱。人的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人对真善美的颂扬和追求,对假丑恶的鞭笞和责罚,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寄托和守持,无不借助于艺术。艺术是文明社会每一个人生活的需要,不能给予每一个人享受艺术的社会,很难说是文明社会,同样,不具有基本艺术素养的人,很难说是人格健全的人。

 

人的艺术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大学生不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不一定要接受多么专深的艺术教育,不一定要养成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但却不能不接受艺术教育,不能不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专业化之前,艺术是大学生共同必修的教育;艺术教育专业化之后,尤其是高度专业化,甚至过度专业化之后,艺术教育似乎成为了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属品,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想要接受一定的艺术教育变得难上加难。一来受偏狭的专业教育理念影响,很多大学将艺术教育等同于其他专业教育,要么不开办,要么只为艺术专业大学生开办,从而使大多数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二来一些大学将艺术作为点缀品,认为只有在需要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唱唱歌、跳跳舞就够了,因此,只面向极少数学生成立大学生文工团,配备少量的指导教师,在业余时间对有关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多数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普遍不高,很多甚至近乎为零。

 

为了扭转偏狭的专业教育的消极影响,大学通识教育将艺术教育纳入其中,对每一个大学生实施必要的艺术教育。综观各大学通识教育计划,尽管开设课程的边界有宽有窄,要求各有不同,但都毫无例外地包含了大量的艺术教育课程。通过通识教育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普遍进行基本的艺术素养的培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完善其认知和人格结构,提升其志趣品位。

 

三、艺术教育改革的路径

 

从教育的角度看,艺术教育的价值主要有二:一是专业教育价值,二是通识教育价值。前者面向艺术专业大学生,后者面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二者目的不同,要求各异,实施方式和路径也存在差别。不过,就艺术教育本身而言,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改革都势在必行。

 

1.更新艺术教育观

 

教育改革是大学适应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要求进行的主动变革,尽管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手段备受大学重视,但观念的更新却发挥着先导作用。艺术教育改革,包括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改革,应以更新观念为先导,用新的艺术教育观统领改革,塑造艺术教育新的精神和灵魂。

 

更新单纯的艺术专才教育观,树立人人艺术教育观。艺术教育需要培养艺术专才,这是艺术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不能将艺术教育的目的局限于培养艺术专才,它还应当满足所有大学生养成基本艺术素养的需要。艺术教育不能只是为艺术专业大学生服务,必须服务于每一个大学生,这正是艺术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特别之处。大学应当从人人都要具有艺术素养,人人都要接受艺术教育的理念出发,改革教育教学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塑人才培养过程,使全体大学生拥有接受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

 

更新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教育观,树立全人教育观。功利主义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艺术教育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与功利主义教育观有着密切关系。但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不仅无助于艺术专业教育健康发展,而且有损于艺术通识教育的普遍推行。更新艺术教育观,就是要破除片面的艺术功利主义,树立全人教育观,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组织和落实艺术教育。不论艺术专业大学生,还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都应通过接受相当的艺术教育,实现认知与个性、人格的和谐发展。

 

更新技术本位教育观,树立人文本位教育观。艺术不仅包含了表现技巧,而且还拥有体系化的创作技术和规范。艺术教育不能忽视技巧、技术和规范的训练和养成,但却不能唯技术论,不能使艺术教育陷入技术本位化的误区,否则,不论艺术专业教育还是艺术通识教育,都将沦为艺术匠人训练的一种手段。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学艺术教育中技术本位教育观的影响一直有增无减。更新艺术教育观,就是要正确认识技巧、技术和规范等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消解技术本位教育观的影响,使艺术教育真正转变到人文本位上来,使艺术由技艺之学回归人文之学,让艺术的精神和灵魂引领艺术教育的方向,用艺术净化和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发挥艺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2.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

 

任何大学教育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持、互为表里的,艺术专业教育也不例外。长期以来,高度专业化、甚至过度专业化的艺术教育非但没有带来艺术教育的优质化,反而钳制了艺术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使艺术教育缺少相关文化科学技术学科教育的支撑,艺术专业人才表现出基础不牢、营养不足、缺乏后劲等问题。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就是要使艺术教育走出封闭办学、孤芳自赏的怪圈,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教育的交流与融合,将艺术教育置于广泛深厚的各门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建立综合学科教育基础上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

 

改革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尽管艺术本身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其通识教育的范畴则是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当根据艺术专业人才成长的规律,在综合+专业的总体框架下,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和科目,增强通识教育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改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目的,提高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扩大艺术专业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的沟通与共享。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文化科学技术,艺术人才的成长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艺术专业教育,“圈养”的艺术专业人才可能是技艺高超的“艺匠”,但在才智和情感方面都很难说是完美的。建立新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仅仅通过加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扩大艺术专业教育的开放性,建立艺术专业教育与其他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的沟通和共享机制,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拓艺术专业人才发展的无限空间,有利于造就富有个性和独特品格的艺术专业人才。

 

3.加强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通识教育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是否需要艺术教育,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尽管回答起来非常简单,但真正要做好却并非易事。在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艺术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甚至根本不应该有的地位,各专业仅仅从本专业角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空间被压缩到了最低程度。虽然部分大学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但由于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在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艺术教育课程不仅少之又少,而且选课要求、课程质量,以及整体教育氛围都难以达到艺术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艺术教育改革应当从培养其基本艺术素养、发展其完美人格的目的出发,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建立针对性强、适应面广的艺术通识教育体系。

 

加强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改善相关办学条件。艺术通识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课程教学是主渠道。由于高考制度的缘故,中学对艺术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基础比较低,所以,大学艺术通识教育不仅要解决艺术启蒙问题,而且要在可能的条件下,提高艺术教育水平和质量。为此,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应当包括从中学艺术课程到大学艺术课程的完整体系,尽可能开发富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配备必要的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师资,不断充实和完善艺术课程教育的器械、设备和场地,提高艺术课程教学质量。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专业;工商管理;整合性课程

一、非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开设工商管理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国内非艺术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其范围涉及经贸、工业、农林、建筑等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然而这类专业的快速成长其内在素质却远跟不上其规模的膨胀。当前主要的问题有教育模式陈旧、专业理念与培养目标脱节、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实践、结构不合理并且设置随意性大、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教学内容浅显、粗放、缺乏新意等问题,加之师资素质有待提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更谈不上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因此,如何使非艺术类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教学反映时代特点,满足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巨大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人才素质,已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1.艺术类和工商管理类课程相互割裂

艺术类课程关注艺术技能与技巧,工商管理课程注重管理理念与方法,两类没有融合。众所周知,工商管理理论博大精深,它的研究假设和研究主体往往建立在市场经济中营利性组织尤其是工业企业的基础之上。简言之,它的研究更多地是面向制造业等工业组织。而制造业的运行与运营与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和运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文化产业下的经济性组织或营利性企业有相当大的行业特殊性和差异性。艺术类学生需要开设工商管理整合性课程,详细讲解文化产业下各艺术门类的具体市场主体的运行状态与规律。

2.学校的投入不足

艺术类开设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有艺术素养又能在公司企业从事市场策划和商业推广的高等复合型人才。现在非艺术院校在这一块引起了重视,但是投入非常有限,教学设施和经费紧张,实验室和创新平台设备简陋。开设工商管理课程的教学计划体现了这一点,如学时非常有限,例如管理学通论2学分,市场营销学2学分,除此以外,几乎再没有此类工商管理课程。在极其有限的学时内,教师几乎只能将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原理讲授清楚,根本没有时间去延伸去拓展到具体的行业内的具体经济性组织的微观内部经营与管理,而事实上,学生真正需要在这一块有专门的导师来引导,而市场和用人单位也正需要专业技能强,一来就能用的毕业生。

3.缺乏对教师的激励,教师的重视和投入不足

应当说,学生对工商管理课程是很重视的,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未来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以成为艺术大师为坐标的,他们更多的可能是走上艺术市场成为艺术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和纽带。基于这样的专业定位,学生普遍要求教师的课程传授具备较强的针对性。但事实上,当前高校的普遍情况是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师生比越来越高,高校的重点越来越向科研倾斜,资源和激励措施更多地向学术研究流动,普遍的情况是教师上课不受重视,高校的指挥棒导向与上课不同的方向。学生的整合性课程几乎没有,艺术与管理相融合的课程学时、学分极其有限,教师没有动力也没有精力去更多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笔者看到一份市场营销学试卷,考生是包括营销、管理、法学、中文、艺术设计、动画等大部分文科和艺术类专业,一份试卷十来个专业使用,没有任何差别对待,并且上面的内容没有一个字与法学、与中文、与艺术专业相关。比较简单的题目,学生们考起来却相当吃力,可以推断,平时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定是不好的,学生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照本宣科,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点即可。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对教师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根本原因是没有政策激励。

4.校企合作没有落实,订单式生产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当前许多的校企合作都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推动学生进入企业半工半学的目标,订单式生产不仅与实习基地有关,更意味着学生毕业甚至实习开始就能直接上岗。实施“订单式”培养非常依赖“双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上了讲台能授课,到了一线能操作;既能传道、授业、解惑,又能解决生产难题、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双师型教师的不足,也制约了高校实践教学的成效。

二、以工作室为载体,建立灵活的教学机制,开设工商管理整合性课程

从根本上说,开设工商管理整合性课程,就是通过工作室这个载体,促进资源共享和创新交流,通过机制保障,推动师生参与校企项目和横向课题,打造多学科交叉教学和实践平台,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孵化。

(一)外部环境要素分析

1.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以及高速发展的总量

2.文化产业市场化、规范化发展的巨大需求

3.文化创意企业的急速增长与人才瓶颈

4.职业化的专业经纪人队伍的建设需要程。

5.高等院校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的迫切要求

6.整合资源,通过一体化合作,推动校企联动

(二)内在机制运行分析

1.非艺术类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色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依据教育部的规定,“特色专业……应该是在专业建设的观念上有独特性,人才培养的手段上有新颖性,课程设置、知识和技能的结构上有科学性,产教结合架构上有独创性……”与普通文理科的教育方式相比,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各分支都应当特色鲜明,那么如何在落实这种特色,值得我们思考,课程整合是一个勇敢的尝试。举例来说,图画书的创作和出版,如果定位为给中小学生阅读的,以职业介绍和导航为主题的系列图画书,就涉及艺术设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多学科多门类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首先进行文字创作,再根据文本和主题创作图画形式,最后装帧出版。大致流程如下:(1)选取职位,进行工作分析,产生职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规范;(2)根据职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表,扩展到职位所涉及的管理问题与案例,通过案例寻找管理原理与方法,然后形成解决文案;(3)根据文案确定绘画形式与风格;(4)最后形成图画书;(5)出版与发行。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涉及到前期市场调查、目标市场细分、战略定位,涉及到中期艺术创作与技巧,涉及到后期编辑、出版、推广和营销,甚至涉及物流管理。在完整的过程中涉及项目的经营管理,涉及工作室的战略与运营,涉及创作团队的创建与管理,涉及主创人员的激励和人力资源管理。

2.非艺术类院校艺术类专业目标与课程定位

艺术类专业现在开设的工商管理课程知识陈旧、专业性深度不足。没有专门就文化产业下各艺术门类的具体市场主体进行细分,并深入调查研究,得出针对性的研究。现在的课程设置应当说是滞后于实践的,好像什么都涉及了,什么都学到了,但都是皮毛,泛泛而谈,又似乎什么都没学到。客观地说,学到了几个基本概念和几个原理,但要应对具体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根本不可能。何况那几个概念和原理早就老掉了牙,根本不能跟上时代潮流,没有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认知与学习需要却非常明确,要求开设工商管理整合性课程。广西艺术学院有一份调查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40%的受访学生认为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具备艺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专业优势”;有29%的学生则认为是“具备营销策划管理实际操作能力”;还有18%的学生认为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另有12%认为是“艺术技能和鉴赏能力”。

3.细分就业市场需求,开拓课程设置新思路,拓展就业面

从近几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往往没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在专业细分的条件下,许多毕业生却投身于专业的延伸行业或相关行业,甚至完全超越大艺术类的行业领域,从事与本专业学科完全无关的行业。专业归属于行业的对口弹性较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广泛性。以浙江传媒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含创业)行业的分布为例:从事广告/市场/媒体/艺术的占28.4%,从事销售/客服/技术支持的占19.2%,从事生产/营运/采购/物流的占13.3%,其余的分布在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服务业、会计/金融/银行/保险、生物/制药/医疗/护理、建筑/房地产、人事/行政、咨询/教育等诸多领域。

4.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强烈要求

在大学教育中,实现以课程教育为平台,构建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指导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根据学业阶段的不同,分层次进行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布局。整合性课程正好可以介绍最新的职业生涯分析的工具与方法,帮助学生能尽快定位优势职向。如SWOT分析法、人格测试、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等,这些工具的使用,能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个性特性、职业发展评估等职业生涯的关键要素,从而确定“自己能做什么,职业要求什么,自己应该如何才能适应职业要求”。

5.整合性课程可以搭建教师资源共享的平台,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专业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市场的需求,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课程讲授空洞,没有针对性。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加强师资的培训。其次,走出去,送教师进入公司企业实战。也可以派青年教师到一些专业成立比较早、教学水平比较高的院校进修。有必要引进“外脑”,实现中外合作。整合性课程以较小的成本,通过交流和共享,可以实现整体提升。

三、开设工商管理整合性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1.引入工作室制,使其成为课程的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我们可以借鉴中国美术学院“两段式与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投入,保障优良的教学设施和充足的经费,良好的工作条件,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和有竞争力的激励举措,灵活的结构机制,推动整合性课程做出实际成效。

2.在课程结构上,整合性的课程设置必须坚持将艺术学与管理学相融合,与艺术鉴赏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诸门学科相关课程相结合,将艺术策划、艺术传播、艺术营销等新型应用门类学科作为主要的教学研究内容,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结构和比例,加大实践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以案例调研、专业实习和媒体技术运用作为特色教学手段,从而构建以创新性、复合性为核心,有突出地域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3.在课程内容上,整合性课程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子产业进行主题细分,如出版、传媒、会展、艺术品拍卖、画廊、动漫等不同行业进行独特设计。把课程融会到实践中去,指派适当数量的专门的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到各种行业中的公司企业实习,通过实战性的实地观摩和比对,真正增强学生的组织策划、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认知能力,巩固理论学习的成果,并深化对之的理解。注意一定要尊重学生来源的多样性,考虑他们的实际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整合性课程不仅涉及校内多学科,而且涉及校外与校内资源的整合,要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姻,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重点放在大学、科研机构与文化创意企业合作上,引导人才进行科技创新、人文创意和创业,帮助文化创意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研发,帮助文化创意企业与跨国公司共建研发机构、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促进高校科技研发和成果的转化。

非艺术类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院校;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遗”大国,目前共有45项遗产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的“非遗”之路开始于“申遗”,近些年硕果累累,获得了国际性的广泛认可。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时间比较晚,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还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比物质遗产更加重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们所处的时空、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之中,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文化命脉。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蕴藏着人类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种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可是大众对“非遗”的不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重重阻碍。我国的“非遗”之路要稳步前进,必须让“非遗”概念深入人心。相较于国家层面的世界“申遗”,民间的“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国务院从2006年起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可看到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强。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二、了解“非遗”是实现“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今天,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境界与能力,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国民素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增强自觉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今天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作为传承文化途径之一的学校教育,在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上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以学校为中心,进而影响社会,这是提升公众对 “非遗”认同度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号召。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传统的家族式等非遗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必然选择。艺术院校因专业设置的需求而与非遗文化不谋而合,在普及“非遗”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提出了非遗的教育问题。这一时期非遗主要为学界所关注,并开始逐步推进非遗的学科化探索。2004 年,中国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正式进入该组织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意味着非遗开始走出学界,为官方所认同,从此掀起了非遗研究的热潮。”关于教育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观,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而实践教学方面的参考内容则知之甚少。

三、提升艺术院校学生非遗保护意识的方法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要的经济转型,民族民间文化传统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时期,高校作为专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当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方面,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运用,将切实影响到非遗保护能否行之有效地继续推行。要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就必须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参与。因为文化认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鸣,只有在具体的人际交流和情感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认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女士曾指出:“《公约》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遗产:它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否则就说不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源于过去,并在当今和未来予以继承”。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离不开其在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中代代相传。要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度,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唯有亲见亲历亲感受,才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要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识过程。”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普及非遗基础知识

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更讲求实践运用,如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及广播影视系等更加注重学生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的实际技能。这些专业的知识内容恰好与非遗知识不谋而合。从非遗中汲取相应的知识,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带来极大益处。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中国民乐中获取营养;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各少数民族舞蹈中获益良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从传统的水墨画、刺绣、织锦等作品中获取灵感。艺术院校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入手,开设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等非遗基础课程,为学生了解非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升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认同度,授课老师需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传承人构成的非遗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非遗教材,建立非遗课程体系共建机制,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课程,构建完善的非遗教学体系。

(二)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平台,形成独特的校园非遗文化

艺术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院各系部、学生社团以及学院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平台,对非遗知识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学院网站可开辟非遗专栏,及时更新与非遗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便于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非遗讯息;广播电台可充分发挥其校园覆盖面广的特征,定时播报非遗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社团活动也可与非遗因素相融;学院各系可针对一些代表性的传统佳节,打造校园节日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非遗魅力。

(三)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非遗感知力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学校资源,挖掘非遗因素,推进可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将非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探索可行性发展道路。如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组建了“陶艺工作室”和“中国绣工作室”。“陶艺工作室”主要开设陶艺传习课,通过陶艺制作传承人向设计艺术系学生传授陶艺制作工艺,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融合现代化理念,设计出新产品,让古老的陶艺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国绣工作室”则通过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类有代表性的非遗刺绣织锦,为学院师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提供平台,并聘请各类代表性的刺绣织锦传承人为学生讲学授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绣花针的魅力,为培养出刺绣织锦类的设计型应用人才做准备。

(四)立足本土非遗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遗平台

艺术院校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及非遗保护中心的沟通交流,整合各种非遗资源,建立合作项目,将学院教育培养目标与地方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地方性的“非遗活动进校园”,让艺术院校为地方文化服务,为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做贡献,也带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以地方文化为中心,逐渐辐射周边省区文化,让学院师生深入各省市非遗文化集中地,进行详尽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关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平台。

四、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承担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完善非遗课程体系建设,普及非遗基础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学生的非遗感知力,同时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非遗知识相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05-25(16).

[2]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60-65.

[3]钱益汇,黄.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5): 132-137.

相关期刊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石油钻采工艺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