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范文第1篇

回顾近年学生习作以及笔者在高考阅卷现场的作文,虽有触人心灵之佳作,但笔者看到的大多是:无生动的生活,心灵干枯;无鲜活的生命, “先贤共享”;无细致的观察,流水叙事;无独特的判断,人云亦云。选材低幼,叙事平淡,思想浅薄,没有真情,没有个性……不是危言耸听,这正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作文现状!幸福离我们还有多远?

新课程培训期间,幸闻专家探究现状背后的原因:学生课业重,缺少阅读;独处“象牙塔”,缺少生活的体验;学生为外界纷繁的信息所淹没,无心关照生活;学生漠然于生活,不能捕捉自己生活中感人的瞬间……真乃“于我心有戚戚焉”!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缺少了对生活的观察,没有了对生活的思考,何来真情实感?何来个性化的表达与独特思考?

我们更不能将“罪责”推给高考。课改后的高考作文也大力提倡学生关注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发展等级更是鼓励学生有创意、自由地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高考要选拔的也是关注现实、对生活有独特见解的“真人”。

遵循写作的心灵呼唤,再看新课标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解读课标此要求,笔者以为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个性化解读与深沉思考的习惯与品质,才有可能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的理想状态,也才可能看到凝聚学生真情实感的个性化佳作。笔者常年尝试,略有所得。

一、设置美文鉴赏课,引导学生品读叙事散文

这类散文,可称为“小生活大道理”的散文。大家们善于从生活中采撷能触动读者心灵的人和事,将感动读者的细节、场景做个性化再现,由此表达真挚的情感,或是对生活、人生的思考……

笔者向高一学生推荐的作家大致有毕淑敏、张晓风、叶倾城、林清玄等。

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对于我们的家人亲朋来说很重要,因而我们不能任性,不能伤害自己,不能因自己而让他们受辱;要活的有价值,有尊严。对于活于当下,一直强调“我很重要”的中学生来说,这种解读能廓清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引起他们对生活的深沉思考。读《世界上最缓慢的微笑》,题材即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受伤儿童,善感的作者抓住了最能触动读者心灵的瞬间,让感恩的笑靥从身心备受地震折磨的孩子脸上漾开,读来让人潸然泪下。让泪水柔软学生的心灵,相信他们会更珍爱生命,感恩生活。

张晓风《我在》,以一次老师点名而“我不在”为切入点,告诉我们,“我在”,即我活在天地之间,就要勇敢地面对并改正错误,勇敢地承担苦难。这种对生活的思考,对生活的个性化解读,是学生也是我们教师需要的。

叶倾城《走在母亲的情怀里》等文,每每读来便感叹于作家对生活的细腻感触,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思考。《北风乍起时》父亲终于拨通了远在另一个城市读大学的儿子的电话,千叮万嘱恳请儿子不忘加衣裳,儿子不以为意地挂断了电话。哪知电话刚放下,远在故乡的老娘也终于打通了“儿子”的电话,原来老娘担心已是“儿子”因天寒生病;已是中年的儿子这才醒悟过来,张口结舌地问候母亲。作者借生活中一个最触动心灵的细节――打电话――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永远不要遗忘舐犊深情。

这些感人的片段,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细心的观察,深切的感悟,理性的反思。我们的学生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笔者的看法是:有!学生需要的是提醒与引导。当教师带着学生走进这样的文章,共鸣与联想就会产生,与之相关的生活的细节与场景就会再现,个性化的表达就会流于笔端。渐陶熏染中,学生的心灵会得到净化。

二、开设“故事会”,引导学生寻找情感的触发点

以上提到学生总有自己的生活,生活即是故事,故事就有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于是,笔者尝试着开设“每周故事会”。利用故事会课堂,让学生讲述一周来遇到的人和事,包括最感动的、最钦佩的、最令人气愤的、最令人欣赏的、最值得深思的……自己的故事,自己来陈述,经过静思筛选后的故事,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学生可能偏颇,只看到表象,或曲解,或忽略细节……教师就势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触感的“感动点”,再让学生评议,由此,见解可能更理性透辟,认知可能更全面客观。说而后写。趁热打铁的书面表达,来自学生的生活,就能“发诸真情”。笔者在必修一“表达与交流”模块教学中,开设讲述故事课堂,请学生讲述十六年来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人和事,要求能定格到某个瞬间,找到情感的触发点。而后要求学生以“难忘那次______”为题作文。有学生以“难忘那次牵手”为题,描写十六年来第一次主动牵起母亲的手走过马路的瞬间感受,反思年轻的我们只知索取爱而未意识到回报爱的现状,读来真挚感人。观察生活,敏锐心灵;思考生活,智慧人生。生活的片羽,织就的不只是文字的华章,更是思想的缕衣。

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展开学生联想的翅膀

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范文第2篇

4月1日中午,接到几个朋友的电话,说我做的时事访谈上了当天《南方周末》的“一周高论”推荐榜。朋友所说的时事访谈,是3月23日刊发在《新京报》的《“触动利益”为何难于“触动灵魂”》,访谈嘉宾是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周瑞金。访谈中,周瑞金认为,“触动灵魂”主要是指打破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束缚。相对来说,利益的切割比观念的扭转要困难,利益的背后是体制,所以“触动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深化改革,就是要“触动体制”和“触动机制”。这个判断得到不少人的认可,而这也是该“时事访谈”的目的:针对时事,一剑封喉。

我在《新京报》上的身份署名,常见的有好几个,“新京报记者”、“新京报评论员”、“新京报时事访谈员”。

曾有朋友好奇:“时事访谈员”有什么“说法”?这个说法在国内外媒体并不多见。

的确,这一“身份”在《新京报》已经存在数年,访谈内容几乎都发表在评论版面及《评论周刊》。相对于其他的专家对话或新闻采访,“时事访谈”有什么特殊之处?我认为有三点“与众不同”:

一、问题意识

一般的新闻采访,大多突出“新闻意识”,而时事访谈,则更突出“问题意识”。

曾有中央领导指出,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

现在较为流行的一个说法,是“中国梦”。我一直认为,要实现“中国梦”,应先祛除“中国病”。

胡适在《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中说,研究社会问题,应当有四个目的。用治病的方法来形容:第一,要知道病在什么地方。第二,病是怎样起的,原因在哪里。第三,已经知道病在哪里,就得开方给他,还要知某种药材的性质,能治什么病。第四,怎样用药。

二、时代立场

一般的新闻采访,大多突出“时效立场”,而时事访谈,则更突出“时代立场”。

一般新闻采访,或看中名人效应,或看中时效时机,因种种因素限制,往往容易忽略一些时效之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这个时代的重要命题。

时事访谈之“时”,不仅仅是时间性,时效性,更是时代性。换言之,需要站在时代的立场上,关注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理想与现实,困境与挣扎。

我曾发表过几个访谈题目:《户籍是如何拉大收入差距的》、《控制人口 择“高”弃“低”会加剧城市病》、《“纽约 伦敦 东京 香港”:四城地铁启示北京》《新城镇化首先是人,核心是市民化》、《社会管理就是管理好社会问题》等。

打捞时代价值,就是不仅要有对时代的贴身体悟,还要有一定距离的打量。

三、追问精神

一般的新闻采访,大多突出“亮点精神”,而时事访谈,则更突出“追问精神”。

与专家的访谈,最忌讳浅尝辄止,过于追求“亮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面面俱到,不若一枝独秀。在与周瑞金先生的访谈中,我事先设计的问题,很简单,但环环相扣。

不妨列举如下:1.你认为“触动灵魂”指的是什么?2.“触动利益”具体指的是什么?3.那么触动谁的利益,触动哪些利益?4.“触动灵魂”难在哪?5.“触动利益”难在哪?6.“利益问题”的实质是什么?7.“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还难”,总理为什么会这么说?8.这种说法,释放出什么样的改革信号?

如何有效追问,是时事访谈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对于这种“时事访谈”,我称为“坐下来的中国”,寓意有二:

1.与“奔跑着的中国”相对应:从“拼命挣钱”到“学会有闲”。“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这是印第安人的一句谚语。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有力气快起来,还要有勇气慢下来,更要有底气坐下来。

2.与“站立着的中国”相对应:从“伸头争吵”到“静心探讨”。解决中国问题,光站着骂街发牢骚无助于变革,坐下来谈论才是真意义。构建好的公共生活,需要关注“中国病”,需要多一些圆桌对话。

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范文第3篇

一、感悟形象——对生活素材“深呼吸”

生活是美术的源泉,绚丽多姿的生活是有形、有情、有境的,生活需要少年儿童共舞,少年儿童需要生活滋养。对于他们来说,形象观来自于好奇和兴趣,局限在物体的表面和局部上,难以全面认识和领悟形象的生动和美妙,面对这种情况,成人往往只对他们进行一种“告白”,缺少对生活注入“情趣”,不注意引导发现生活中外在和内在的魅力,因此也造成了少年儿童生活内容和情趣的贫瘠,形象素材的单一。

1、在平常中挖掘神奇

生活中的千姿百态、芸芸众生都是以形象化的状态呈现,少年儿童置身于生活之中,其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无时无刻不在与生活发生着交流。但这种交流是浅层的、局部的,习以为常也就成了漠然和平淡,如不经引导、点拨,在少年儿童的眼中难以发现神奇的形象。让平淡化成神奇,教学必须具备“点石成金”的本领,给生活注入新鲜与好奇,让少年儿童挖掘出形象的丰富与神奇。

如在《设计的魅力》一课的教学中,本人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生活用品,同时设计“扮家家”的游戏等,或敲打,或组合,或使用,在听、摆、用的过程中,本体的感觉器官被充分打开,积极情感和形象思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时,在学生眼中,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不再是原来的面目,而变成他们的玩具、“朋友”,此时再让学生放手去设计,在他们笔下,许多成人不敢想象的故事在这里发生:咖啡机成了胖墩警,啤酒瓶成了绿衣公主,拖把成了长发捣蛋鬼,电熨斗成了喷气飞船。他们把这些生活用品通过活化的手段,画出了精彩的故事,生活的平淡彻底被打破,神奇的形象在这里诞生。

美术教育应更多地为少年儿童提供与生活“深呼吸”的机会,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刺激少年儿童的审美,让他们自主地感悟和发掘生活,积厚生活的情感,积累生动的形象素材,使之释放与心灵共振的美。

2、于无声处激感

生活是静态和动态相交替的过程。但生活的静态多于动态,静态的生活无声无息,是情感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使形象变得有情有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以我们应充分挖掘生活所特有的魅力,使生活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呈现方式来激发少年儿童本真的情感。

如教学《装饰瓶》一课,在老师的引导和激发下,学生的积极性和情趣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学之间一起研究和切磋,共同欣赏和拆拼范作,在“赏”中发现了美,在“拆”中掌握了方法,在“拼”中增强了自信心。无声的瓶子被注入了生命和活力,特别的装饰方法在这里展现,他们将两瓶或多瓶相拼,加之套、缠等方法,再用彩色贴纸、颜料、树枝、橡皮泥等进行装饰,一件件瓶子穿上了漂亮的衣裳,成了“时装模特”。人人都有说不尽的美学创意、道不尽的奇思怪想。无声的生活被他们奏出了交响乐,积极情感在这里得到释放、升华。

二、生动形象——与学生心灵相通透

课堂教学应以生命的状态存在,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潜力,师生之间在相互交流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通透,才能使课堂彰显出生命的理解、互动和活力。面对审美的课堂,教师应将形象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审美载体,让其在师生、生生的心灵之间自由穿梭、撞击出美丽的火花,从而实现超越时空的心灵对白和审美升华。

1、师生互动,激活形象因子

美术教学离不开视觉形象,形象是师生之间教学互动的媒介。老师的“入俗”、“放架”,可使学生的潜能浮现出来。这样的对话就没有障碍,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开放的、生命化的互动课堂,形象在此间被双方的交流与碰撞充分激活了,“活”了的形象并发出美丽的火花,伸手可触,呼之欲出。如教学《版画》一课,本人始终处于学生服务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位置,为学生更多地提供感觉物体肌理的“实践场”,通过情趣化的摸、看、听、想、试、评等教学环节,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形象肌理的奥妙和魅力,师生以朋友般的尊重和默契进行交流、探索、尝试,构建起自由对话的平台。这种语言的交流与探讨,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变得敏锐与直接,肌理的外现因子凸现出明晰和生动,表现它,方法各异;运用它,信手拈来。

2、生生交流,把握形象语言

有了开放的课堂,就会产生灵动的学态,有了良好的交流环境,生生之间就会有共同的“心语”,并形成默契和互动。在教学中,老师如能采用多种方法,营造融洽的氛围,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充分发展,构建起学生思维探索的无限境界,事物的语言和符号就会在此纷纷解码,并散落在学生的感官和心灵里,与之发生交流和互动,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和情趣上的对话。如在《卡通天地》一课教学中,老师放手让学生自由交流,给予他们情趣上引导和心理上的策动,让其观察、感知、体验、玩乐,让其想到探讨、切磋自己的认识和收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个性化的形象语言。在学生基本掌握卡通的特点、形态之后,表现起来就那么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或夸张、或拟人、或想象,笔随心动,形随笔生,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卡通图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心灵通透,触摸形象灵魂

美术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灵与美交织通透的过程,美需要心灵去撞击,心灵要与美通透,这样才会进入一种纯洁、高雅的审美境界。少年儿童是世界上最具灵性的一族,他们的无知最适合与艺术进行真谛对话,他们的纯真最能触摸到形象的灵魂。形象有其外在形状、颜色、肌理、质地等构件要素,少年儿童在外界形态刺激、感悟下产生的个性认识,尽管与成人有着千差万别,但这种认识是发自内心的,心悦其中的,是能够触摸到形象内在灵魂的。在《徒手画——线》一课教学中,本人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听觉感受,通过“盲人摸物”的游戏让学生用手和脚触摸不同的物体,体验不同的触觉体验;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的实践探究活动去感受自然物体所带来的神奇和美妙,充实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多形式感触的作用下,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多变的线条、点、笔触,生动的色块、色点,随心而动,随物而舞,一幅幅奇妙的“心电图”展现出了形象物的灵魂。笔者以前担心,形象灵魂很难触摸,现在看来,只要通透心灵,这个难题也可迎刃而解。

三、创造形象——巧将原形缺憾“转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客观事物本身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传基因,这种固定的遗传基因造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物体的原貌。在美术教学中,面对众多的原形事物,我们是重复原貌还是改变原貌?显然,改变原貌更能体现艺术的特性。

1、灵巧迁移,培养形象思维

实践证明,少年儿童面对众多的事物形象,是通过认识外在的形态特征来激活形象思维的,并在思维的运转下对形象事物有着个性化的反映,或去粗取精,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一过程就是思维的迁移。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多地为学生提供认识、感知事物的机会,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

如在《鞋的联想》一课教学中,老师先用湿布在黑板上随意点、擦出“魔画”,让学生由形进行联想,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接着出示一只鞋的侧面让学生联想。学生很形象地联想到船和汽车。其他的联想就很少了。这时如果老师要是硬是追问下去,并不利于学生思维潜能的开发,而我则采用多种方式去拓宽学生的思路,如出示各式各样的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仔细观察,运用多媒体播放出生活中各种物体形象进行启发想象,还引发学生迁移联想生活中、梦境中的物体形象,这样一来,学生的形象思维忽然像插上翅膀一样,联想极为丰富,有的学生把鞋子想象成船、电脑、手机、吸尘器等已被实现的物品形象,有的学生把鞋子加以组合和夸张变形,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形成还未实现的物品。美其名曰:“能飞的鞋子”、“吃垃圾的机器”、“自动鞋擦地板机”等等。

2、择优重组,创造个性形象

原形事物是形象思维的外壳和媒介,在激活思维的前提下,少年儿童的目光就会映射五彩,就不会满足原形事物的形象,心灵中就会迸发出一种全新的形象,他们能够把不相关的“基因”进行择优重组,大胆地进行想象、分割、提炼、概括、表现,创造出一个个性化的审美形象。

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范文第4篇

作文教学中需要灵感,更需要触发点。语文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跃学生的多向思维,帮学生触发写作灵感,形成浓厚的写作氛围,诱发出不甘人后的必欲写好的心理机制,提高写作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触发写作“灵感”,让学生头脑中闪现出一个又一个“灵感”呢?笔者认为:

一、观察素材,构建大脑信息网络,提高灵感的概率。

有位作家说:“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的直接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书籍和从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文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学生如果心中“米”,“晨炊”就不会为难了。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写作时才会胸中有墨,泼洒自如。

丰富感知,扩大信息量,是写作的原动力。所以,教师要丰富和强化感知,让人的大脑接受客观世界的刺激,保留和积累刺激的痕迹

综合起来,使新刺激和旧痕迹综合起来,然后去组织、加工、改造进行信息编码,长期储存。

1.加强指导,让学生明确积累素材的重要性。

从写作角度看,灵感源于生活;生活之水积蓄到什么程度,就有什么样的灵感。一盆水有风不起浪,大海之上却是无风浪千叠。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牛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

把握生活的真谛,才会产生灵感,才会"句自神"。教师要长期给学生推荐美文佳作,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素材对作文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生怕写作,仔细分析原因,主要是忽视周围世界的细心观察,缺乏有意识的积累,大脑空空,当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观察要细致,要能发现所描写对象的特点。所以,鲁迅说要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还说,对任何事,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

3.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名著、读佳作。

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全部就说明应该怎样写”。教师应培养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引导学生将自己觉得有价值或值得玩味的东西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来,常常翻动它、感悟它,使阅读真正发挥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

比如上综合实践课,教师就可以提前让学生多搜集相关的素材,然后上课展示;可以是辩论会、故事会、古诗朗诵等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他们获得心理的满足。

二、作文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触动学生思考的“兴奋点”,唤起写作灵感

写作是一种积累的发泄,平日积累的素材有了,这时就需要恰当地点燃“引线”把藏在胸中的某种情感短时间迅速爆发,写出的文章自然文采飞扬。

也许我们可以从“望梅止渴”的故事中得到启迪,曹操此举的成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望梅”的话是在士兵有过吃梅子的生活体验并且是非常渴的条件下说的,二是要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可以摘梅子吃”这样的话。再看看作文课上老师的命题和指导,学生没有“吃梅子”的体验,没有“吃梅子”的需要,却偏要出那方面的题目,当然“流不出口水来”,写不出真正的文章来,这就是学生所谓没灵感的由来。所以语文教师大可学学曹操。

“灵感”的产生需要有外界的新信息的刺激,去“惊醒”那些“潜伏信息”。语文老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轻轻敲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让学生头脑闪现“灵感”的“火花”。

1.读写结合法。

教师每每分析课文时,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往往使学生忘了下课,课后还会对课文中有关情节和人物进行一些漫无边际的评议和想象,这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好胜心强,

富于幻想。在此如果引导他们到书中认识人生,寻找写作的材料和技巧,启发学生进行系列性、创造性的联想,必然把学生记忆仓库中的材料诱发和召唤出来,燃起写作的热情,促使他们想象思考,提笔为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材料中读与写的最佳契合点,采用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的方法来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让学生给小说再续上一个结尾。写作效果出奇的好,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结局写的异彩纷呈。

2.用歌曲创设情景,为想象力插翅

把歌曲引入课堂作文,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次感受美、品味美、接受美的熏陶的机会,同时还可营造出特定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头脑中储存的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人物形象的回忆,学生就能容易的找到触发点。比如教学《我的母亲》,教师放了一首《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感受母爱。当听完两遍后,大部分学生已泪流满面,有的甚至泣不成声。无需太多的文题分析,学生提笔疾书。过后,教师检查学生的习作,大都文理通顺、重点突出、标题也新颖,

3.作文命题方式要推陈出新,注重题目的触发作用。

叶圣陶主张出题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写作动机”,夏丐尊认为作文题目“犹如爆竹上的“药线”,这些话都讲得极为生动和深刻。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命题上应尽可能多样化,信息量充足,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广泛诱发学生的情思。例如供材料作文、补题作文、一题多做等。比如写“面对诱惑”的话题作文,就可以拟出一

段富有启发性的提示语:生活中,人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权利的诱惑、名誉的诱惑。作为学生,面对名牌的服饰是一种诱惑,面对可口的饭菜是一种诱惑,甚至于考试时的高分也会是一种诱惑,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呢?上面这段提示语就正如爆竹上已经点燃的“引线”,就是写作的兴奋点,抓住了这一点,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4.抓住契机,随机作文。

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有些学生家庭成员结构性缺位,监管困难,很可能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思想动荡、意识迷乱、行为怪异、偏离主流等影响或隐患。然而在学生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个明显的触发点和临界点,触发点通常就是触动学生发生嬗变的具体事件或关键人物,而临界点就是这个学生彻底地发生“化学变化”的那一标志时刻。显然,触发点与临界点之间的一段时期正是教育的良机。说起来容易,而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呢?

在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微心理(Micro psychology),指那些细节反映出来的心理微妙变化。心理的变化并非不可琢磨,因为言行神态受到内心的支配,人在心理上的冲突及反常,常会通过言语、举止、神态、习性等,在与他人的交际互动中显露出来,所以,内在的改变是根本,外在的变化是苗头。观测微心理,就是抓苗头。

言为心声。在平时,说话可以体现人的性情特点、素质修养、文化品位、处世态度等,而且一个人的谈吐具有一贯性,一旦某个人改变了原有的兴趣话题、用语习惯、交流方式、语气神情,很可能这个人受到了外界的某种刺激或诱惑,正在试图改变个性,效仿那个让自己羡慕、心动的形象。当一个平时讲究文明礼貌的学生突然动不动就爆粗口,当一个软弱怯懦的学生不经意地就叫号挑衅,当一个遵规守纪的学生慢慢表现得言语不羁,苗头就显露出来了,这时教师有必要予以干预和疏导,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诊测他们的微心理,发现他们微心理的异常,采取相应措施,令学生止步于雷池之外。

目为心窗。眼睛是折射心灵最直接的器官。正常人目光平和,眼神沉稳,眨眼或调整视线比较自然。当一个人有了心事,或者心理上产生了冲突与纠结时,眼神会变得迷离、不可捉摸,目光游移、躲闪、呆滞,尽量避免与师长的视线发生接触。只要这个学生的家里没有发生重大变故,没有受到灾难性打击,我们就需要考虑其他外部因素,如是否有网瘾的诱惑,有没有对学习产生厌倦、对老师产生抵触、对正常学校秩序产生不满的想法等。在与学生充分地交流沟通的情况下,扭转其畸变的微心理,夯实其做人的思想之基。

行为心征。心理是行为之舵,行为是心理之征。心理的活动,甚至是潜意识,最终都须靠外部的身体动作、行为举止表现出来,所以,心灵支配活动,活动反映心灵。一个人的行为有习惯性、重复性、可释性的特点。如彬彬有礼的人总是举止得体,落落大方;粗鲁莽的人,做事慌手忙脚,唐突生硬。一个人行为上的突然转变,一定有其动机上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某种刺激或感染,想成为另外一种人,摆脱原来的做人做事方式。有句话说:一个人之所以不愿改变现状,是因为他受到的诱惑不够大,当受到的诱惑足够大的时候,改变就将发生。学生行为改变的蛛丝马迹是很容易被老师家长察觉的,例如做事心不在焉、丢三落四、消费成倍增加、行为神秘等,这时候一定要和其谈谈心,说说话,了解其内心所想,找到其心理改变的症结,并摸清其心理发展的状况,从而采取挽救策略。

相关期刊更多

基础自动化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东北大学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