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乌托邦读后感

乌托邦读后感

乌托邦读后感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乌托邦,神秘

 

朱先生是作家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人物,他的言行体现了“达者兼济天下,贤者独善其身”的理想。

小说中写朱先生应邀去南方讲学。可是此次讲学却本末倒置,学术被冷置,同仁们不提讲学,游山玩水,还进烟花之地。难怪先生感叹南国多才子,南国没学问。这种情形,在今天数见不鲜。有的知识分子都以此为荣,追求过得逍遥。这种心态与朱先生心境截然相反。作为读书人修身养性是根本。作家插叙这个故事,似乎寄予了他的某种愿望:读书人应作表率。不然,同流合污,世风将更加日下。

朱先生尽做出奇之举,与方巡抚同桌,只搛素菜,把盘中的荤菜素菜倾盘进瓦罐之中去。此时,方巡抚明白:关中大儒如此困拮,百姓更是苦不堪言。采取这种形象效果的方法,以感情、感觉为突破口乌托邦,比任何逻辑推理更奏效。因为人的判断大部分是通过人的感情或五官的感觉来支配的。一旦感情上承认朱先生的行为,就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接着,朱先生用一枝一梢独秀作比,方巡抚无言以对。然后掏出方升题赠的条幅,表明自己学为好人,扩大与方升的共同点,指出战事一起,百姓遭殃。先生的说服成功了。他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成功地运用了形象效果、扩大共通点的心理诱导方法。

朱先生最让读者感动的是他在赈灾中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他到河口仓视察,拒绝了仓里为他准备下的饭菜。只看一眼,就拿起一只碗到舍饭场上舀来一碗小米粥喝了起来。让总乡约和他的幕僚目瞪口呆。朱先生真情所动,满脸淌着泪珠说:“谁忍心从饥民口里叼食,谁还能算人吗?”今天像朱先生那样有才之人很多,但像他那样清廉之士很少。在一定程度上,朱先生只是我们的一种精神寄托罢了论文服务。只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失望的一种补偿罢了。作品的现实意义很强,可文学毕竟是一种艺术。“一旦艺术与现实的缝隙完全弥合,艺术就将毁灭。”(1)“文学艺术作为梦幻,也可以理解为乌托邦,更准确的说,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关于未来设计的精致而完美的梦幻共同体,对于现实并非无所作为,相反,它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2)“文学艺术正是这样的乌托邦,不仅童话故事丑小鸭与灰姑娘的故事是乌托邦,桃花源与君子国是乌托邦”(3)“朱先生”也是乌托邦!

文学对人精神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可能收效甚微,她的力量在这个物欲的社会是多么单薄!尽管如此,人们心中还是渴望:多出几个朱先生!

但是,朱先生一出场,头上就罩着神秘的光环。

他穿泥屐的哑谜,脱口而出的“今年成豆”说明他懂得一些气候知识。老百姓把他当作神看。青年农民寻牛时“要得黄牛有,疾步朝南走;撞开姑娘手,老牛舔牛犊”的灵验,把朱先生推向了神坛。到这里,作者似乎要掩饰什么。借嘉轩之口认为他只是个圣人。但是,小说写白灵去看大姑妈。朱先生注视着白灵的眼睛,给她相面“你的左方有个黑洞”。当姑妈责怪朱先生时乌托邦,他笑起来:“我知道白灵信西学不信八卦,才故意逗笑哩!”至此,读者可能相信小说前面写老百姓找朱先生打筮问卜是实。让读者感到神奇的是朱先生死后的故事。历史进入文革时期,一群红卫兵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挖开朱先生的墓室。搜出一块砖头,上面刻着:

“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

难怪班主任欣喜庆幸又愤怒满腔,欣喜庆幸终于得到了批判的证据,而对刻文隐含的反动思想又愤怒满腔。

读者读到此处,一定会认为朱先生不是人。他能预测未来,是诸葛亮式的人物。但对人物的过分夸张,反失其真。难怪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让读者最惊奇的是“一个男学生尚不解恨。愤怒之中摔掉砖块。砖块中间还有一行字:折腾到何日为止!”奇!朱先生的光环更加耀眼了。可是,朱先生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他不可能预见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读者迷惑了:朱先生在什么地方?

注释:

(1)[美(]W、C、布斯著《小说修辞学》,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周宪译序,第11页

(2)、(3)代迅《日常生活与审美超越——超越美学论》《文艺评论》2002年04期。

乌托邦读后感范文第2篇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是一部将政治创作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的寓言体作品。作者诙谐幽默的文字风格,将虚拟场景进行客观描述,折射出对理想主义的强烈讽刺意味。本文结合反乌托邦文学的发展,深入探讨《动物庄园》中所涵盖的反乌托邦思想

关键词 动物庄园;理想主义;反乌托邦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1903—1950),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是20 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作家之一。其作品不仅渗透了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同时又对真实的政治与社会生活进行写实。他用文学来反映最真实的世界,对人类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评论家雷利曾将他誉为“人类责任和道德选择之伟大传统的主要捍卫者” (Caleer, 1987: 87)。至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奥威尔政治小说的讨论依然不绝于耳,最为突出的是对使他跻身20世纪世界经典作家之列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Nineteen Eighty-four)的研究。但是,同样作为奥威尔代表作的《动物庄园》(Animal Farm),对其反乌托邦思想的研究并不常见。

1 从天堂到地狱——乌托邦文学到反乌托邦文学的嬗变

1.1 天堂的完美描述——传统乌托邦文学

众所周知,“乌托邦”(Utopia),拉丁文音译,本意为“乌有之乡”,最早出自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传世巨著《乌托邦》。作者具体描述了在16世纪关于乌托邦新岛至美的一切。在这个国度里,财产共有,男女平等,信仰自由。托马斯·莫尔史无前例的创作使得西方文学史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独特文类——乌托邦文学。《乌托邦》作为该类文类的奠基之作(genre-setting novel),奠定了现代乌托邦小说的范式(patterns) ,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乌托邦文学发展至今,早已成为西方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对现实的不满,人们从未停止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而乌托邦文学第一次给予了这种憧憬具体的轮廓,并且引起了世世代代无尽的追求。《圣经》中的伊甸园,《消失的地平线》(詹姆斯·希尔顿)中的“香格里拉”,《失乐园》(约翰·弥尔顿)中过去的天堂,这些文学作品勾勒的美好世界早已成为人类逃避世俗灾难的精神天堂。

1.2 地狱的真实写照——绽放的反乌托邦文学

20世纪,一个人类信仰陷入全面危机的时代。“西方在三十年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开端。在那个世界里, 独裁统治已经而且正在破坏自由和全人类。本尼托·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和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是众所周知的, 而斯大林在苏联的独裁则刚刚被发现。”(Magill, 1989: 583)。两次世界大战更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与乌托邦文学描述的至美世界完全相反,人类生存的世界充斥着血雨腥风,天真的空想主义带来的理想社会根本不曾存在过。

依托着这样的社会背景,反面乌托邦文学应运而生。一反传统的乌托邦文学,反乌托邦文学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传统的面貌。它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相反,作品充斥着对极权主义、个性压抑、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书写。反乌托邦小说既与历史悠久的乌托邦文学血脉相连,又因与20世纪聚讼纷纭的历史文化语境相契合,从而凝聚了与乌托邦文学相悖逆的独特思想意蕴。持续的战争和苦难, 盛行的独裁政治, 早已冲刷了人们幻想的泡沫。反乌托邦作家们转而在作品里运用各种手法,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丑化未来。纵观这些文学作品,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是天堂到地狱的转变,是幻想到实际的转变。反面乌托邦文学逐渐成为一股注入现代西方文学史的新的力量,生命力强大且影响深远。

英国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1984》等其他一系列反乌托邦文学的经典之作为西方文学史开创了新纪元。作家们以一种激进的书写方式表达了对传统乌托邦的否认与唾弃。他们所描绘的社会阴暗冰冷、精神压抑,道德沦丧,民主受压迫,等级制度横行,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人类的未来与命运的深重忧虑。这种极度写实的文字不仅使读者彷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切肤之痛。

2 《动物庄园》的反乌托邦思想

2.1 乔治·奥威尔反对极权主义的政治立场

1903年,乔治·奥威尔生于英国一个政府下级官员的家庭,家境窘迫,早年在私立的寄宿学校就读。然而私立的寄宿学校相对而言带有着一定的极权主义特点,例如鞭子教育、等级制、恃强凌弱、规范化、反智等。包括后期在伊顿公学的学习,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他也曾遭受歧视。早年的经历对他呼唤平等与解放人性的思想形成以及认识极权主义有着重要的影响。成年以后,残酷的现实使他成为了一位与极权主义抗争的斗士。缅甸的经历让他意识到殖民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 参与西班牙内战他看清了法西斯主义的真实险恶面目,与最底层大众的接触使他对受压迫者饱含同情心, 决定与底层人民并肩作战, 反对极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个人独裁的严重威胁使奥威尔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深感不安。作为清醒的觉悟者而不是对乌托邦报有希望的空想家,奥威尔执笔将现实社会最丑陋的一面向更多的人展现, 试图唤起处于半麻痹状态中的人们,让他们对现实社会有了的清醒认识。文字无情,奥威尔对集权主义的批判达到了极致。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奥威尔在1944完成《动物庄园》的写作,这本动物寓言标志着他从单纯地关注底层社会,转向了向极权主义的进攻。 把独裁者比作猪, 而其它动物都是猪的臣民, 以此来讽刺个人独裁。作为三大反面乌托邦作家中最著名的一位,奥威尔把政治目的与艺术目的有机地融为一体,向极权主义发出挑战。《动物庄园》不仅是奥威尔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反乌托邦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2 反乌托邦思想在《动物庄园》中的体现

奥威尔用了较含蓄的手法在《动物庄园》中展现反乌托邦思想,他通过描写动物的心理活动来体现他对集权主义的深恶痛绝,摆脱了传统意义上通过直白的写实文字抨击社会黑暗面的写作手法,这样更具有启蒙性。故事主要描述了农场里的一头猪(Old Major)在提出了“人类剥削牲畜,牲畜须革命”的理论之后死去,若干天(准确是三天)后农场里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革命,农场主琼斯被赶走,他们建立了一个由动物来统治的“动物庄园”。为了实现他们所倡导的的平等、无压迫的自由主义理想社会,“七戒”应运而生,这是一系列对于在动物庄园所有动物都有效的规定。在此后的一系列革命和建设都取得成功之后,几乎所有动物都对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充满激情和希望。然而,随着领导者的猪的权利的膨胀,致使猪开始对内部进行独裁和清洗,后来猪们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生活和地位,与人类交好并共同剥削其他的动物,最终异化为同人类一样的剥削者和独裁者。

实际上,动物庄园的革命失败的结局在文章最开始就已经被影射出来。作为所有动物都崇拜尊敬的猪Old Major,几乎每天都会向其他动物宣讲自己的思想,这些内容在“七戒”中被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些敬畏Old Major的动物很快学会了他所教唱的《英格兰牲畜》,因为Old Major为所有处在被剥削压迫和最底层的动物提供了一个光明的美好世界,然而Old Major却在不久之后就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动物庄园理想社会的覆灭。在猪获得权力之后,他们掌握了支配其他动物和食物的权利,并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修改“七戒”,最终与人类同流合污。这里可以看出奥威尔对统治集团的态度,在统治者真正掌握权力之后,他们关注的重点立马从所谓的社会公正,人人平等转换到如何维护其统治地位并使权利实现最大化。《动物庄园》即是通过描写一个表面举着追求自由平等的大旗,但最终所有充满信念和理想的起义变成了一场闹剧,变成了一块迎来更加严酷的剥削和压迫的垫脚石。有读者认为这是奥威尔在映射斯大林和他的苏联政权,其实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标榜平等自由的起义最终都以失败流产结束,太平天国运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3 结束语

乌托邦读后感范文第3篇

乌托邦(Utopia)这个词本意指“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近日在伊比利亚空间开展的《跋涉:乌托邦地理学》就是由乌托邦小组的两位艺术家邓大非、何海带给我们的一个奇特的想象中的现实空间。此次个展作品源于2009年小组受邀在苏格兰的亨特利进行的为期3个月的艺术进驻期间创作的作品。整个计划分为3个部分,都围绕宗教以及文化误读展开,此次展出的是项目的第三阶段:展览由3个影像并结合影像表演中穿戴的道具以及若干照片,绘画组成,布置的像一个档案结合实物的陈列展。

进入展厅循声而去,我们看到在影像中艺术家与一干当地民众抬着类似中国出殡的纸做成的船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游行的景象,并且边走边向空中抛撒纸片,行进的同时艺术家口中念诵的是孔孟之词,而伴随着的却是苏格兰风笛的声音。尽管当地民众并不知道这些话语的意思,更多地是从形式上去理解和被其作品的仪式感所吸引。艺术家在行进的同时口中也将意义并不成立的英文句子念出,而这些句子在英语的环境下完全失效了。作品在伴随着葬礼和狂欢两种意象的理解中达到高潮,这也是小组一直试图在作品中进行讨论的文化误读现象。

而在另一件作品《圈地》中,两位艺术家以奇特的着装将自己完全包裹起来,用非常规的姿态推动一个巨大的羊毛球走过曼城的大街小巷,中国城,闹市区,偏僻的街道……串连起曼城最重要的地点,并且在曼城圈出了一块封闭的土地。显然他们行走的路线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项目完成后被绘制在华人艺术中心的墙壁上,成为一只羊的造型,这也回应了摩尔(Sir Thomas More)在《乌托邦》中(Utopia,1516),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的背景,这件作品勾起当地人对于工业革命的记忆。而在观看展览的普通观众看来,这里的“羊圈地”仿佛除了有趣之外,并没有过多的社会学意义。

展览中的作品无论从影像还是艺术家绘制的行进路线图中都可以嗅出他们幽默的作品风格,对于客观现实的乌托邦处理更增加了其作品中的戏谑成分。文化隔阂,对同一事物截然相反的理解是该小组一直以来比较感兴趣的主题。从艺术家的展览履历上我们发现两位小组成员有着丰富的国际驻地艺术创作经验,这使得他们的创作更加多元和丰富,也更擅长从不同的客观环境中去攫取创作灵感,这也是他们的作品总和项目所在地发生联系的原因。

这些参展的作品主题都是基于在现实和臆想之间展开,包括名为“理雅各的记忆之宫游行图”这样的作品,让人们在日常之境中展开一段奇异之旅,而在木刻和众多手绘的漫画作品中,一些严肃而不乏幽默的句子则让人们驻足思考。通常情况下,乌托邦是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而在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往往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乌托邦小组通过他们独特的艺术表达为我们理解多元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如何更好的进行交流打开了一扇大门。

乌托邦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乌托邦 情感认同 民族文化需求

关于乌托邦主义传统的论证在东西方都古已有之,西方最早可以上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东方则可以上溯到春秋时老子的《道德经》。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老子的“小国寡民”虽提法不同,论述有异,但又殊途同归,表达的都是一种至善的社会伦理,是一种对社会和谐的追求。而 “乌托邦”一词的出现则源于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莫尔本人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一个不存在但又至善至美、值得所有人追求的国家。今天的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也被用来描写当今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现实的尝试或者某些好的、但又无法实现(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个理想的国家或社会中,从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的实现。总的来说,乌托邦思想的主要特征有两个:理想化、虚无化。

乌托邦思想与我国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心理模式异常契合,中华民众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在潜意识里往往都遵循着一种乌托邦化的思维模式,其中文人尤甚。虽说作家所处时代环境不同,写作观念千差万别,但作品中的乌托邦色彩却往往都能或隐或显地体现出来。

一、《金光大道》

新时期以来,随着“文革”这段历史的被批判和被否定,《金光大道》作为文革主流小说的一个代表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也因此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而受到攻击或有意的漠视。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和文学观念的调试,这部作品又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尤其自1994年全部完整出版之后,对这部作品及作者浩然的褒贬之争一直是当代评论界的一个焦点。其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文本内容的真实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争议虽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持肯定态度,认为《金光大道》的文本内容基本是真实的,“他记录了那一个特定时期人们的生活追求、情感活动以及在今日看来近乎幼稚的行为”[1],认为无论作为文学作品阅读,还是作为史料研究,都有其独特价值;另一种则持否定态度,认为《金光大道》只是对当时政治理念的图解,是有意粉饰现实,为文革历史唱赞歌的有意迎合,或者是为时代环境所迫而违心遮蔽现实。对这两种观点,笔者都不能完全认同,本文试从乌托邦角度分析乌托邦色彩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谈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乌托邦色彩在《金光大道》中的体现

(一)乌托邦式的的国家想象

《金光大道》中的乌托邦色彩首先体现在作品中理想的国家想象上。书中描写的是新

(三)简单圆满的问题解决模式

曾有人将《金光大道》的故事情节概括为一个英雄带领人们摆脱苦难,寻求幸福的创世故事,一个关于寻找救赎的故事,这种概括本身就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原始的乌托邦色彩。这个通往美好未来的路途虽是比较纯净的,但还是涉及到很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复杂问题,比如造假、腐败、干群关系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体现了一种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这就是所谓“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这样的解决方式在作品中比比皆是。比如第二部中的“鞋底子事件”, 资本家用马粪纸填充鞋底,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为了蒙混过关,又给村长和区委书记送礼行贿。这种弄虚作假,行贿受贿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历来都绵延不绝,给社会带来莫大损失,普通民众对此的厌恶与痛心疾首是不言而喻的。可这些如此不得人心的行为却能够在各个时代屡禁不止,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既有商人追逐利益的天性原因,也有社会的法制不健全、惩治措施跟不上的原因,当然也和一些利益阶层的权钱交易、从中干扰与不作为有关。总之,造假腐败之严重可恶世人皆知,但由于其中的盘根错节、利益交织,要彻底根治又谈何容易。当然不容易并不等于毫无希望,但至少也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来不得感情用事。而《金光大道》中是如何处理这种现象的呢?书中将这种造假和行贿受贿现象写为是极个别的,原因归为是资本家本性作祟,是一种阶级矛盾,最后通过认清资本家的真面目从而将其打倒,以不法厂商彻底失败做结。区委书记得到同伴提醒,及时醒悟,迅速改正了错误思想。村长则怀着侥幸心理,执迷不悟,最终越陷越深,终至无法回头,得到应有下场。这其中渗透了我国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清官意识”和“善恶有报思想”,也暗示着通过阶级斗争将资本家打倒或真正改造之后,这种弄虚作假的现象就不会再发生了。这无疑是把现实问题解决得过于简单和理想化了,只能是一种政治上的乌托邦。这种解决方式不是为《金光大道》独有,而是充斥于当时大多数作品中。这些作品往往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经常存在又难以根除的社会问题当做一场阶级斗争给以彻底解决。这种将问题以阶级斗争方式加以简单化解决的办法,与复杂的现实生活相比,无疑只能是作者一厢情愿式的政治乌托邦想象罢了。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就反映内容而言,文本世界的乌托邦体现显然是与现实有出入的,但笔者认为这种出入并不仅仅是想为文革历史唱赞歌而有意粉饰,或是由于当时政治拘囿而无奈遮蔽,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特定时期下作家的情感认同和我国传统的民族心理文化使然。

三、对文革主流小说中乌托邦色彩的价值评析

(一)特定时期下作家的情感认同

乌托邦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奥罗拉・利》 完美结局 “乌托邦” 精神分析 潜意识

一、引言:《奥罗拉・利》的故事梗概与“乌托邦”简介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给她自己最杰出的诗歌体长篇小说《奥罗拉・利》安排了一个圆满完美的结局:女主人公奥罗拉,一位资产阶级女性,摒弃阶级局限,历尽辛苦,最终找到了饱受屈辱的贫民女子玛丽安・厄尔,并将她及其私生子带回意大利的庄园照顾;而奥罗拉深爱的堂兄罗姆尼,一位盲目而冲动的社会主义者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遭受重大挫折后,一身伤痕地回到意大利,得到奥罗拉的理解与照顾。最后,三个大人和一个婴儿共同生活在了一起,这种大团圆的结局迎合了很多读者的期待。但是,正如传记作家马丁・盖瑞特在《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与罗伯特・布朗宁》中所说:“一些读者认为这样的结局令人沮丧,它背离了作者早期坚持的女性可以独立于男性的立场。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反映了小说大团圆结局的传统。”小说的美好结局让人想起托马斯・莫尔(1477-1535)的“乌托邦”世界。莫尔在其巨著《乌托邦》一书中借一位海外游人之口来谈论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在乌托邦,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民主,经济上财产公有;在社会生活中,乌托邦人相互帮助、尊重,团结友爱,男性与女性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他们摒弃一切世俗观念,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从《奥罗拉・利》的结局设计中可以看出作者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行动上都将故事中的主人公安排进了一个民主公平的乌托邦世界。

二、作者“乌托邦”式结局构想的意识成因

实际上,在19世纪英国阶级矛盾非常尖锐的社会大环境下,奥罗拉的所作所为是不会被富人阶层所理解的,就像故事中出身贫苦的玛丽安答应嫁给资产阶级绅士罗姆尼的时候就饱受来自各阶级的非议,尽管这个决定是罗姆尼做出的,非议还导致了玛丽安在婚礼即将举行的最后关头选择逃走。而最终,他们都能抛开一切杂念,在精神上超越自我,共同生活在奥罗拉的意大利庄园那一片净土中,犹如“乌托邦”世界那样不染纤尘。他们相互宽容、理解、仁爱,坦诚以对,每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超越了自我局限。在《奥罗拉・利》中,勃朗宁夫人对现实和未来进行了思考,她的思考也有深度,但是给奥罗拉这位充满着奋斗精神的女性安排了回归家庭的圆满结局,说明作者的思想是有局限的,她无力为主人公找到更完美的出路和归宿。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分析学方法认为:“作家在创作时总有许多的无意识流露于作品中,很多理想画面的出现实际上是由于作家在生活中受到压抑而造成的。”在无意识中,作家根据个人经历和个性写出作品,或者是借助某个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奥罗拉・利》中就能找到很多与勃朗宁夫人相似或是同样的经历:父亲严厉,母亲早年去世,忠实的女仆,自幼喜爱读书,身体瘦弱,憎恨沉闷枯燥的生活,对于写诗有着狂热的喜爱等。丹麦著名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1842-1927)也认为,“遗传、和父母的关系、童年的压抑、青春期的恋爱、日常琐事,以及体力的大小,左右着作家的思想和感情”,[3]而且会在他所从事的艺术创作中留下印迹。勃朗宁夫人在创作奥罗拉这个人物时无意识地将自己的原型赋予了她,从《奥罗拉・利》中可以看出主人公其实有两个原型,一个是作者本人,另一个则是作者非常尊敬崇拜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奥罗拉集中了两个原型的优点,充满了当时女性少有的正能量,这是作者对人物形象乌托邦式完美的创造。

奥罗拉在英国、法国、意大利的生活和游历,其所见所闻与作者一致,也许是在欧洲大陆游历的过程中见识了太多的不堪,作者一方面以堂兄的口吻指责社会现实,渴望通过个人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人一起改变现状,但另一方面,作者对这样做的结果又没有足够的信心。奥罗拉的堂兄罗姆尼是位资产阶级绅士,但他痛恨社会不公,认为富人将社会变得贫穷,把穷人逼迫得一无所有。他热心于社会工作,渴望能与奥罗拉结合并通过发起社会运动改变现实,但遭到奥罗拉的拒绝。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家在本能需要的压迫之下,由现实转向幻想……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主人公身上,把自己变成故事的主角”,那么勃朗宁夫人在潜意识中其实是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社会现状,但她却是一位身体羸弱、行动不便的病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只有逃避,只有通过幻想最后的乌托邦结局来寻求安慰。婚后一路奔逃最终到达意大利,勃朗宁夫人看到的是欧洲大陆一片轰轰烈烈的革命景象,但不管英国的现状、法国大革命后的阶级对立还是意大利人民的解放战争,最终的结果都令她失望,过程是积极的,结局却是消极妥协的。就像她在写作《逃奴》时,她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本质:黑人奴隶和白人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矛盾无可调和,结局是黑奴消极反抗了、失败了,但依然找不到真正的出路,结果还是妥协的。因此,奥罗拉拒绝罗姆尼一起实现理想的要求是有根源的,作者不想让自己创作的最喜爱的主人公过着颠沛流离、无所适从的生活,于是奥罗拉最终回到意大利,在父母留给自己的庄园中安静地生活。她靠自己写作挣钱养家,供养着玛丽安及其儿子,同时,还要对她进行知识传授。当然奥罗拉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罗姆尼一个人的革命失败了,他的归宿也是回到意大利。在这片净土中所有的阶级意识不再存在,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三个人生活在一起。他们都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反省,奥罗拉认识到自己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中,要写出更好的作品。罗姆尼对自己建造的理想世界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一身伤痕地回来,还是想要拯救别人,他甚至请求承认玛丽安的妻子身份。蒙昧善良的贫民玛丽安也对自己进行了反省,她认为自己对罗姆尼的不是爱情而是崇拜,她觉得她不可能爱上罗姆尼,她清醒地知道自己和罗姆尼永远都不可能在一起。当然反省最彻底的是沃尔德玛小姐,这位高高在上的贵族小姐,出于对罗姆尼狂热的爱恋,对玛丽安的嫉恨,邪恶地设计陷害了玛丽安。可是在诗歌的最后一卷,她却写了一封长信给奥罗拉,信中详细说明了自己对罗姆尼的爱恋、对奥罗拉的嫉恨、对玛丽安的愧疚等。她的转变是令人惊异的,原因是她在照顾病中的罗姆尼时感动于他对奥罗拉的爱情,在道德上得到升华有了新的认识。这与莫尔的“乌托邦”中的公民一样,他们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以帮助自己各方面得到提升,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也说明作者在潜意识中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我意识的升华重新认识自己,过上问心无愧的生活,希望他们能抛开所有的等级成见,生活在一个没有私欲、和谐幸福的“乌托邦”世界。

勃朗宁夫人在《奥罗拉・利》中描述了贫民女子玛丽安所遭受的可怕的苦难,那是作者在社会生活中了解到的女性的悲惨处境,而透过这种情况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整个社会现实。作者在作品的第二卷中说:“我,没有能力解开社会问题的死结。”当时的社会现实污秽不堪,她想逃离这“羊吃人、人吃人”的社会,但除了在作品中对此进行描述和揭露之外她找不到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作者没有像莫尔一样把自己对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到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但还是可以看出,在结局上作者是希望能达到这种美好境界的,成年以后作者所经历的现实生活促使她在潜意识中期待回到早年的幸福生活。她构建了一种非常健康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生活场景:生活在一起的几个人之间没有世俗观念,没有等级差异,他们相互平等、互助、友爱、融洽。

三、结语

勃朗宁夫人在长诗《奥罗拉・利》中设计了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式结局,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看,这与作者的潜意识有着密切的关联。作者早期的家庭生活非常幸福,成年以后在与社会现实接触的过程中看到了太多丑恶现象,她知道自己无力去做出改变,因为性别、健康等方面的原因,那么能逃离污浊世界的有效方法就是逃避,让作品中的主人公回归到作者潜意识中的美好生活中,也就是精神分析批评说的“秘密满足童年时期所形成的、隐藏在无意识之中的某些难以启齿的愿望”。在这部勃朗宁夫人自称的“我最成熟的一部作品” 中,作者不能为奥罗拉的结局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只能为她设计一个乌托邦式的完美结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参考文献

[1] 马丁・盖瑞特.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与罗伯特・布朗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 乔国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 伊丽莎白・勃朗宁.奥罗拉・利[M].袁芳远,等,译.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

[5]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胡凤飞,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相关期刊更多

新疆地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新疆农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

国际社会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