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鸦片战争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鸦片战争;危害;现代文明

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美工业革命也正在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地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深远,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进步性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与封闭,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作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接受外国的一些苛刻条件,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强行打开了,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它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一)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到了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当世界在发展,特别是欧洲经济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差距更大,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大门时,采用了“鸦片”和“大炮”两种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

(二)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先后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其他次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三)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鸦片,术语,翻译,文化语义

中图分类号:N04;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3-0034-03

1.“opium”的历史文化语义

马克思于1844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opium)。” [1]这一著名论断被简化为“宗教是精神鸦片”,长期以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深远。由于历史上两次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以及“鸦片”作为广为人知,在近现代社会,“鸦片”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几乎就是“罪恶”的代名词。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这个著名论断前后文语境理解不够全面,进而存在很多误解,多数人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opium”就等于说“宗教是罪恶”。这一认识对中国各个阶层的影响甚为巨大而深远。

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逐渐认识到有必要重新认识马克思这一论断,希求突破长期以来束缚宗教发展的。

20世纪70年代末,围绕着马克思“宗教鸦片论”爆发了一场影响深广的宗教哲学论争。因这场论争肇始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上海宗教学会罗竹风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继安、吕大吉等人,故被称作“南北战争”。也有人根据中国近代历史上曾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而将这场关于“宗教鸦片论”的大论战戏称为“第三次鸦片战争” [2] 。

在这场论争之后,关于“宗教鸦片论”的学术讨论还在继续。其主流观点是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论断基础上,认为该论断揭示了宗教最根本属性,科学阐明了宗教本质和社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全部世界观的基石;同时,也强调要遵循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宗教本质。

马克思“宗教鸦片论”成为无法避绕的一个命题。时至2011年6月,很多学者还在呼吁宗教要“脱敏”,因为“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灵性资源和精神表述,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其代表性意蕴和核心地位。宗教在当代中国新文化的构建中仍处于边缘,人们对文化是否应涵括宗教内容也慎之又慎、极为敏感。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人们在经济上‘脱贫’、文化上‘脱愚’和精神上‘脱敏’的过程。如果宗教不能达到真正‘脱敏’,中国社会的和谐构建则很难完成”[3] 。

2.历史文化差异与opium的解读与翻译

认识马克思“宗教是opium”论的关键点在于应充分考虑到opium因不同时代背景与文化差异而导致了不同解读。

首先,文化的时代差异导致了opium的不同解读。关于这点,最早也有学者指出:“就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来说,鸦片是药用的镇痛剂,医生对病人没有真正有效的疗法时,便以鸦片来缓解病人的痛苦。1985年5—6月间,美国科学哲学家罗伯特·S.科恩教授来华讲学时,也涉及这个问题。他解释说,在马克思写下这句话的时候,鸦片是一种贵重的止痛药,穷人用不起,穷人有苦痛就转向宗教,寻求解脱。这同后来视鸦片为有一个时代的差距。”[4]

类似opium的如warfarin,汉语音译为“华法林”,适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或作为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但很少有人知道, warfarin早期为抗凝血型杀鼠剂,曾在全世界广泛使用,俗称“灭鼠灵”,其作用方式是进入鼠体后表现抗凝血作用,使鼠体内出血而致死。现在也没有人会认为其为“老鼠药”而加以舍弃。

其次,文化的民族差异,也导致了对opium解读的巨大差异。opium最初在明朝曾作为珍贵药物被列为藩属“贡品”,清初逐渐传至民间。因其易吸食上瘾,1729年雍正皇帝明令禁止,此后多位皇帝一直强调禁烟。19世纪,英国商人为弥补中英贸易逆差,从印度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沉沦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痛苦深渊。国人对“鸦片”深恶痛绝,“鸦片”一词基本等同于“罪恶的”,反而很少关注其作为“镇痛剂”的客观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5]也认识到这一差别:opium,作为时译为“鸦片”,作为镇痛剂时译为意义相对较为中性的“阿片”。

阿片:从尚未成熟的罂粟果里取出的乳状液体,干燥后变成淡黄色或棕色固体,味苦。医药上用作止泻药和镇痛药。用后容易成瘾,是一种。用作时,叫鸦片。

鸦片:阿片用作时叫鸦片。通称大烟。也叫雅片。

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opium”可翻译为“宗教是人民的阿片”。其正确的解读为“宗教是人民的抚慰剂或镇痛剂”。这样上下文语境也更为妥帖顺畅,也更能全面理解马克思“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阿片”这一论断。

3.正确译解“opium(阿片)”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逐渐崛起,中国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重新认识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阿片”对于构建新的历史时期,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宗教和宗教文化一直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华振兴及汉语言文化传播历史也充分证明了宗教和宗教文化的重要意义。

汉语言的国际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国逐鹿,逐渐形成汉语中原文化核心区。大唐时期,国力鼎盛,汉语言文化呈现一种万国来朝的国际传播效应[6]。东方文化特有的和平传播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历史上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印度支那、东南亚语言文化形态。儒释道宗教和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进入了巅峰时期。后随国运衰败,儒释道宗教及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也逐渐式微[7]。

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充分体现了中国的软实力。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中华圈”的经济繁荣,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汉语也正以新的面貌走向世界。现在每年有30万左右的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全球有将近4000万人学习汉语。国外有人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说汉语的人口将达到20亿。如何正确认识宗教及宗教文化以及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依靠宗教和宗教文化,对建立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汉语言国际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2]段德智.中国大陆近30年来的宗教哲学之争及其学术贡献[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9(1):19-24.

[3] 丹珍旺姆.浙大研讨中国信仰缺失对策 呼吁对宗教“脱敏”[EB/OL].( 2011-06-04)[2012-07-15]http:///special/zjll/news/detail_2011_06/04/6830019_0.shtml.

[4]赵复三.究竟怎样认识宗教的本质[J].中国社会科学,1986(3): 4-20.

[5]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3篇

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17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7周年。

鸦片战争这个名字,似乎中英两帝国是为鸦片大打出手,单凭这个名字就把大英帝国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起底就是个毒贩,装什么贵族?可是,鸦片战争真的是为了鸦片吗?

禁烟之争是大背景,但并不能说鸦片是战争的直接原因。因为禁不禁烟是各国的,是中国政府与在华经商的各商人的纠纷。

禁烟,不仅在中国有呼声,在英国本国也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压力,鸦片贩子虽然赚钱但在本国内形象也很臭。当然当时各国还没有普遍明文禁止鸦片,禁毒达成全球共识是很晚的事,大家知道,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在故事里还时不时抽两口鸦片提提神。但无论中英,道德上对吸食鸦片是谴责的,政策是不鼓励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打响鸦片战争第一枪的英国代表义律,本人就是一个坚决的禁烟主义者,坚定地反对鸦片贸易。当后来林则徐下令收缴鸦片时,各国商人都顽抗不交,义律未经请示伦敦就命令英国商人交出所有存货20283箱鸦片,并代表英皇承诺赔偿英商的损失。义律的这个举动为后来的战争打下伏笔,因为原来是中国政府与英国商人之间的矛盾,义律答应补偿后就征收为英国政府的财产,虎门销烟变成了销毁英国政府财产,这样就演化为国与国之间的冲突。

当然,收缴鸦片、虎门销烟还不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因为英商交出违规鸦片之后,禁烟令已经落实,紧张局势缓和。这从林则徐当时的奏折和书信中都能看出来,他认为鸦片贸易问题已经解决,禁烟使命已经完成,对抗的局面已经缓和,而战争“边衅”他认为绝无可能……

这时候是什么偶然事件插入,导致两国命运开始不可测的逆转呢?是此时突发的一桩刑事案件。战争的起因是林维喜案。

因为禁烟,大量英国商人侨民从广州城涌出,迁到了澳门、香港一带。大量人口涌入,英国侨民与当地村民发生矛盾。1839年7月7日,醉酒的英国水手在尖沙咀村与村民发生群体殴斗,村民林维喜在打斗中伤重身亡。林则徐要求按大清律将水手中一人偿命;义律同意赔偿死者家属,惩办所有参与此事的水手,但拒绝以其中一人杀头顶罪。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无效提问;盲目呈现

许多人觉得高中历史的内容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所以从心理上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沿袭传统的背诵和说教方式,这就造成了课堂低迷不振。为此新课改以来,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方式,许多一线教师也纷纷学习其他优秀同仁的经验。然而,课堂的本质是互动、多变的,需要我们随机应变,但是许多教师只是学到了教学方法的外壳,不能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整合,这就造成许多低效教法。鉴于此,下面我就结合当前常见的高中历史低效教法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一、肤浅提问及改进策略

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的导索,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在知识的关键节点或者转折点进行设问启发,这样便于连贯知识,启发学生抓住主要矛盾深入分析,探索历史原理。但是,许多教师的提问往往不能抓住重点,或者不能有深入的启发意义。

例如,有位年轻的老师在教《鸦片战争》时,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这样设置问题:“鸦片战争是哪一年发生的?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什么为标志?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看似步步提升,但是这是初中历史的思维,并没能深入到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历史规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具体改进:课堂伊始我们先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关于“鸦片战争”的影视材料激发兴趣,然后再给出相关材料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这样做足铺垫后,我们再提出思考性问题:(1)是什么国际国内因素促成了鸦片战争呢?(该问题旨在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鸦片贸易的危害)(3)鸦片战争分别对中英两国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这样设置问题,促使学生放开眼界,从大的历史背景进行对比和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历史思辨方法,有效提升课堂实效。

二、材料呈现混乱及改进策略

历史现象出现往往有其复杂的背景,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材料来让学生分析其必然性和偶然性,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对历史规律的分析方法。然而,经验不足的历史老师,往往不加分辨地将相关材料堆砌一通,这样就无法突出重点,不能让学生通过分析掌握知识。

还以《鸦片战争》教学为例。有的老师为了激活课堂兴趣,可能会借助影视材料,但是如果选材不当,可能将学生引入到其他话题中。比如,有位老师想引导学生鸦片战争给中英两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时,没经筛选就通过多媒体给大家展示出了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的相关材料,这样的话学生经过分析可能得到的是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损失,这就偏离了主题。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选取材料一定要能抓住主题,所以,针对该问题教学我们需要呈现的材料是鸦片战争后给大清直接上造成怎样的失败,在间接上催生了怎样的改革;英国方面我们要给出鸦片战争前后对中国的贸易数据,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让英国获取了怎样的长远利益。

概括地说,历史资料比较繁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我们一定要事先筛选,让材料的呈现直中主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通过思考、对比和讨论,掌握对应的知识和分析方法。

三、纷乱的讨论及改进方法

课堂的本质就是师生多边互动探析知识生成的过程。对于历史这样开放性的学科,我们不能沉浸在灌输和背诵里,我们要注意设置话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长处,从而完成知识深化和拓展。但是如果我们把握不好,历史讨论课可能就会纷乱不堪。

有位教师曾设想通过下面的问题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鸦片战争:“当大清开展禁烟运动时,鸦片战争打响了,但是这次战争不仅仅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斗争,它是要改变英国和大清之间商务关系和国际地位的斗争的开端。”问题一出,学生的热情很高涨,顿时分成了两派进行讨论,但是到课堂最终也没能讨论出实质性的结论。这其实是教师没能对讨论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引导,遇到需要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指导学生从哪些角度去分析和讨论;点评时,不仅要给出结论,指出两组切中肯綮的论据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大家分析这种题型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分析和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联系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当前低效利用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探索。总的来说,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借鉴优秀成果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认知实情,然后再结合教学目标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只有抓住学生认知和教学主题目标,我们才不会在课堂上迷失,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鸦片战争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光帝;林则徐;忠奸理论;奸臣模式;反思

中图分类号: K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70-2

1 鸦片战争中的道光帝和大臣

根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儒家理论,战争的一切决定都会出自圣裁。皇帝所做的决定往往牵动着战场上无数前线战士的命运乃至一国之命脉。如果抛开一切因素不谈,放大个人在历史中的具体作用。鸦片战争中的道光帝显然不是一个杀伐决断英明的君主。1819年,他顺利地登上皇位,但接手的却是嘉庆帝留下的烂摊子。祖辈开拓疆土导致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国力衰微。道光帝的为政之道是“守成”,守住祖宗的基业,不致于在自己的手上毁于一旦。“恪守祖制”,想用祖宗的方法来重建祖宗昔日盛世风光。在才识和谋略皆不如祖辈的前提下,他所标榜追求的守成和施政,正是中庸之道。殊不知,此时非彼时,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一味的照搬套路只会适得其反。或许是“天朝上国观念”的根深蒂固和个性使然,道光皇帝很少承认自己的过失,更不会承认战争前夕清朝政府已经病入膏肓。想来中华五千年文明之都,其历史悠久和物产丰富绝非是“蕞尔小国”所能比拟的,这可能是道光帝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所以,当英国舰队扬帆来袭时,天朝迷梦中的道光帝还没认清局势,只想的是鸦片贩子滋事,无足为惧。天生的大国优越感、才智平庸加上目光短浅,使得道光帝从来没有用一种远距离、宽视野的眼光去审视这场战争。尽管道光帝有着种种缺陷,但如有才智超群、高瞻远瞩的军机大臣相辅,仍不失为宽猛互济。正如三国时期的刘禅和诸葛孔明,主上资质平平,但有聪明、耿直的臣子辅佐,也可傲视群雄,三分天下而不倒。可惜从不认为自己有缺陷的道光帝,在军机大臣人选上,采用了最不“实用”的“老实听话”的标准。他所信赖的曹振镛、穆彰阿以“多磕头、少说话”为做官立场,随伺如同伴虎。每逢建言,先竭力揣摩圣意,只讨欢心而不究事理,恰似唐朝的高力士、李林甫之流。道光帝不是从生理上改变机制而谋新路,仅仅是从病理上追求调补疗效。因此一旦出现问题,总爱把责任推诿给大臣们对他的欺骗,以道德的责难掩盖机制的沉疴。对于臣子的功绩,他从来都是大加赏赐,但一旦有错,就不管功劳多大地位多高,毫不犹豫予以严惩。像琦善、林则徐等或降职、或流配边疆。在道光帝这种乖戾的管理方式之下,朝中大小官员无不谨小慎微,粉饰太平。在对战英军时,主将更迭不断。战场上频繁更换主帅,是兵家大忌。即使是因战争局势而换,仍会动摇军心。这样的决策者和臣子,由此形成的决策机制,大厦倾颓之势已成必然。陌生的敌人、全新的问题,根本就无祖制可循。“守成为上”的君主加上只会阿谀奉迎的臣属,我们从此视角窥探鸦片战争中的清廷决策,不难发现,其犯错误的几率极高,胜负的天平早已倾斜。

2 “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

对于“天朝”中的大臣,作者提到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方法:“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因为具有掩护君主、掩护道统的特殊功能,因而屡屡被官僚士子们用来解释那些他们不能解释或不愿解释的历史现象。这种理论或模式,经过他们长久的宣教,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最易接受的历史分析法,并在今天仍有影响力。作者在开篇中就已经提到身负奸臣形象的琦善,被冠以“卖国贼”的皇亲贵胄。在文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证据证明了琦善根本没有卖国的动机,扣在他头上的卖国罪名也无法成立。琦善之所以被称为“卖国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跟英方的交往中,以“抚”为主,与“主剿”的道光帝格格不入。主“抚”的大臣违背了主“剿”的皇帝的旨意,贬黜只是时间问题。所谓“奸臣”,只是当时人及历史书写者为了掩盖道光皇帝以及整个制度的失败而选择的替罪羔羊,以便使自己能够心安理得接受战败的结果,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殊不知,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将战争胜负系于一人,确属荒谬,但是当时的道光帝和百姓都需要这种心理安慰来说服自己面对眼前的事实。有奸臣,必有忠臣与之对应。在鸦片战争中,主张禁烟的林则徐自然而然的就被划到了忠臣的行列。在他介入鸦片问题而名声大震的25年间,他就已经在缉拿走私、修筑堤坝等方面的勤政敬业而声名远扬。在1838年他被道光帝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政绩,受到了皇帝的赞赏和百姓的敬爱,奉若神明。作者在对林则徐进行正面评价之后,便例举了他的“错误”。“林则徐不是神”。林则徐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奇,他对西方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甚至认为“洋人膝盖不能弯曲”。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对敌情进行了相应的判断,却错误地估计了当时情势。纵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不善陆战的他,其几近于“书生议兵式”的部署,根本无法阻挡英军的进攻。可是出于历史的巧合,英军并未直接对广东发动进攻,而只是封锁了广东沿海,但这绝不是英军惧怕林则徐的武备。可是英军的这种举动却给后人造成了假象,即使是当时的人也认为只要采取林则徐的策略就可以取胜无疑。想象和现实总是差距颇大。在鸦片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天朝大吏不仅是琦善、林则徐,还有道光帝倚重的果勇候杨芳、靖逆将军奕山、伊里布等肱骨大臣。这些一开始自信满满、意气风发的主战派,见识到英军实力之后纷纷主和,力求谈判了事,不惜违抗皇命,擅自签订条约,谎报军情,之后再粉饰太平,糊弄仍在紫禁城中焦急等待战场前方传来佳音的天子。正如作者所说:“这些天朝大吏在战争中已不忙着交战对抗英军,反而绞尽脑汁对付道光帝,只为保护头顶所谓乌纱帽。国家的命运、将士的性命,全然不顾。”历史是客观的,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史料去正确研究和分析。

3 结语

历史诉说着悲痛,战争意味着死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百余年,但是留给后人的反思却依然存在。作者在一开篇的自序就写到“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他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作为中国历史中的大事件――鸦片战争,虽然带给我们屈辱和创痛,但也让我们对历史、对自己有更多的反思。中华民族从来不是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居安思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正如谢晋导演的电影《鸦片战争》中第一幕台词: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他曾经屈辱的历史。”前进中的中华民族,正走在这条路上。

参 考 文 献

[1] 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