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车削实训总结

车削实训总结

车削实训总结

车削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 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061-02

一、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是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它是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和金属切削机床两门课整合压缩而成的一门新课程。目前,切削加工是机械制造业中的主要加工方法,它是零件获得要求的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的最基本的加工方法。切削机床和刀具是加工系统中对零件加工的质量、效率、成本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只有掌握切削规律,重视机床和刀具的正确使用、保养维护和计算投入,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生产目的,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一企业目标也是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课程教学的目标。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课程设计应依据其定位与培养目标来进行。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充分利用“校企共建”优势

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说明。柳州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有工程机械、通用机械、汽车制造业、造纸、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因此,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可依据“立足柳州、服务基层、面向全国,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通过对行业企业开展大量的社会调研,由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团、东风柳汽等行业和企业专家确定的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机械制造行业的特点来明确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课程培养目标。由职教专家与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研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二)合理利用自身教学资源

因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实践性较强,课程设计时考虑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中的零件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和磨削加工等实训课程有机结合,与实训教师在本校实训车间共同合作完成项目教学任务,从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从做中学”的原则,突出实践导向,按照应用知识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三)注重教学设计系统化

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注意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任务引领和行动导向,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强调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掌握正确的学习和工作方法,为其职业能力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将“切削的基本知识及规律”和“各类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两大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8个学习情境:

第一个学习情境:“切削的基本知识”。该情境的教学是与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中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手动机动试车外圆、端面”项目一起实施的一体化教学。在实训车间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教师进行操作指导并结合多媒体演示,完成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切削层与切削方式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此任务的完成,能够理解切削的基本概念及意义,会识别车刀角度,熟练绘制车刀图,掌握车刀角度正确刃磨的方法。

第二个学习情境:“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该情境教学包含在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车光轴(端面、外圆、倒角并调头接刀)”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分组以45号钢进行操作训练,教师讲解及指导,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过程进行,学生观察分析切削层的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与寿命。要求学生通过此教学,能够正确操作CA6140机床,熟悉金属在三个变形区的变形过程,会熟练应用断屑方法、合理利用与控制积屑瘤,会合理控制加工硬化,会采取措施减小切削力和降低切削温度等。

第三个学习情境:“切削基本理论的应用”。该情境教学包含在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车台阶轴”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以A3、45钢工件材料的轴类零件加工为项目载体,通过教师的指导、自身的认真操作观察,掌握材料切削加工性的评判指标和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对策,会合理选择切削液与切削用量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第四个学习情境:“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该情境教学以实训车间的教学设备为载体,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机床典型零部件的拆装,教师则结合多媒体演示。要求学生通过此教学,会分析主轴箱的传动系统,能绘制传动系统图,了解液压、电气控制系统,会计算主轴的转速级数,掌握常用变速方法。

第五个学习情境:“车床与车刀”。该情境教学是在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车简单轴”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分组操作加工,通过教师指导,熟悉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及主要结构特点,会工件及刀具在车床上的正确安装,掌握各类车刀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能通过车削加工得到工件正确的加工表面及尺寸精度。

第六个学习情境:“铣床、磨床、钻床和镗床等机床及其刀具”。该情境教学在铣削加工和磨削加工实训课程的“基本技能训练――铣平面、磨平面”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训练,熟悉铣床的结构,铣刀的种类、材料、几何角度及应用,掌握铣削加工的操作方法;能据磨床结构特点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能据加工要求正确选择使用砂轮。另外,结合实训车间钻削等设备,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分组动手训练、观察,掌握标准麻花钻的刃磨及修磨方法,会对钻孔质量进行分析,熟知各类钻床的传动系统及应用,知道镗床、刨床、拉床等机床及刀具的使用要求及范围。

第七个学习情境:“齿轮加工机床与刀具”。该情境教学以实训车间的设备结合多媒体演示,要求学生掌握齿形加工原理,会根据技术要求正确选择齿形加工方法,会对Y3150E型滚齿机运动进行调整计算及工作调整,会根据要求计算调整插齿机,能根据齿轮刀具结构特点合理使用与刃磨。

第八个学习情境:“数控加工设备及刀具”。该情境教学以多媒体结合实训车间的设备,要求学生知道数控车床及刀具的结构特点与选用、刀具的快换和预调/检测,熟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类别、特点、结构及操作要点。

四、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

(一)总体思路

基于企业优质、高效、低消耗的机械加工生产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实际问题;能根据零件加工特点正确选用、维护机床设备和刀具。图1为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课程教学整体组织图。

(二)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上,灵活运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六步教学法、案例分析、操作示范、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实行互动式教学,做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采用课程总成绩=平时表现(10%)+作业/项目(50%)+期末理论笔试(40%)的形式。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出勤、纪律、态度、团队协作方面;作业/项目重点考核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的能力(考核结果可从项目作业、汇报,工艺问题实际解决中获得);期末理论笔试,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切削的基础知识和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理论考核。

五、结语

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方式的实施,使各科教学紧密相连,不脱节和重复,教学更加直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感性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与人交流和合作的工作能力。在后继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中,现场解决实际生产中工艺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深受企业好评。

随着汽车等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日益严格,因此,高职教育改革必须紧跟步伐,如不断创新高职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课程的设计等。高职教师也应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和提高教学能力,探索、完善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黄卿.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何玉龙.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优化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3]张君.金属切削机床[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204LX578)

车削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通过教、学、做,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理论教学;实训教学

中职学校是培养中初级技术工人的职业学校,为了培养出现代企业要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1 一体化的内涵

1.1 教师一体化

所谓“教师一体化”就是专业理论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一人担任,或者是多人合作。大多数学生都有毕业后胜任工作的要求,羡慕、崇拜实习指导教师的技能、技巧,渴望学到真正的操作技能,他们把实习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实习教师可以凭借学生对自己的信赖,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有利于对学生加强实习指导和管理。

1.2 教室一体化

一体化教室,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的集中体现,集多媒体、投影仪、实物投影、实时监控录像、计算机网络等视听设备综合运用于一体,联系生产实际,把车削加工的生产过程真实、直观地反映在大屏幕上。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合理组织教学,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3 教学一体化

所谓“教学一体化”就是将专业基础课、车工工艺学与车工实训教学一体化。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2 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操作

2.1 教师及实训设备的准备

要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首先应有一批“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学师资力量,使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在师资方面有保障。同时,实习实训设施和其它教学设施大量投入,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2.2 学生及教学项目的准备

为实行《车工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在课前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首先在课前精心设计项目任务书,制作学生工作页,将有关国家标准、重要概念等内容包含其中,以引领学生的学习;其次给学生分学习小组,合理分工,共同讨论,独立完成,形成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再次在教学中涉及到查表、计算、分析、和判断等技能操作,学生需要提前动手做好准备,实现从讲授到独立操作的转变;最后准备好设备及材料。例如:我运用理实一体化讲授螺纹的过程中,在完成螺纹前一个任务时就布置好螺纹车削的任务计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分组完成图纸有关尺寸的分析与计算,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及计算切削用量。在上螺纹课之前做好相关材料及工夹量具的准备。教学准备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并熟悉项目任务生产工艺流程,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2.3 《车工实训》教学流程

课程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比如在学习螺纹车削这项任务中,先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用到的螺纹连接有哪些,了解螺纹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出螺纹车削的任务,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欲望及兴趣,使学生由枯燥的螺纹理论知识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去探究螺纹的车削过程。再用教学视频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学习冲击,让学生初步明确螺纹加工步骤及方法,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兴趣,布置螺纹车削任务书,提出要想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车削出合格的螺纹应具备的条件,最后进入一体化实训车间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每个学习小组分别提出自己准备的螺纹车削基础知识,教师分析、归纳、补充、总结。并立即在车间边讲解,边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认真观看示范后并任意抽查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最后分组按企业生产要求各自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4 《车工实训》教学中的实施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应降低理论难度,侧重操作训练。例如:在讲授螺纹的车削时,如果先将所有螺纹类型参数都讲给学生听,好多学生都感到内容太复杂难以接受和理解,甚至翻来覆去讲几遍也不一定能弄懂。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不再听讲。反之先不讲螺纹的所有类型,就根据实训项目中的任务要求,只讲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普通三角形外螺纹,让学生保持清晰的头脑,形成对普通三角形外螺纹车削的兴趣。这时顺势诱导,分发螺纹车削的项目任务书,鼓励他们挑战自己,做好下一步车削螺纹要使用的参数准备、量具准备等。等完成普通三角形外螺纹的车削任务再引入其它常用螺纹,这样学生听课时注意力始终很集中,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教师的作用和角色由纯知识讲授变为理论讲解和生产准备,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在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后巧用操作视频,拉近理实距离。车削视频可以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形象地展现出在课堂上无法实际操作的内容,较好地解决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比如在课堂上讲解普通三角形外螺纹的车削方法有开倒顺车法、提开合螺母法;进刀方法有直进法、斜进法、左右车削法。只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教师觉得很累,学生也是一知半解,根本无法联系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如果播放视频辅助教学,则一目了然,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很容易理解掌握。

3 一体化的反思

3.1 教师的观念要转变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不断学习和创新,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和更新专业知识、操作技能。

3.2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加大学生实训的力度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才能找到感觉,才能掌握操作技能。要加大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只有提高教师教的水平,提高学生学的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改进,不断丰富和改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以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车工实训》中的运用和实践,理实一体化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为师生互动教学为主;把学生被动听讲,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理实一体化对中职学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行之有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车削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部分已经从硬件为主的数控装置发展成硬件、软件结合的计算机数控(computernumericalcontrol,cnc)系统。由于数控机床是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工的,因此其发展和数控编程密切相关。程序的灵活、精练编制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对数控机床编程的有关指令,以及编程的一些技巧等进行了探讨。通过一些指令的灵活综合运用来实现程序编制的简单和精练,使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以此来开拓数控机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绪论一、《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的目的1、熟悉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待加工零件的装夹、定位、加工路线设置及加工参数调校等实际操作工艺。

3、熟练掌握阶梯轴、成型面、螺纹等车削零件和平面轮廓、槽形、钻、镗孔等类型铣削零件的手工及自动换刀的编程技术以及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编程技术。能分析判断并解决加工程序中所出现的错误。

4、学会排除机床电气及机械方面的一般性故障。

5、熟练操作数控车、数控铣床、并能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

6、能初步使用加工中心机床,了解刀库及其设置,了解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与特点

7、初步了解与掌握程序转存和联机控制等dnc加工方面的知识及操作方法。

8.复习掌握数控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其它应知、应会的内容。积极争取通过职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实训内容与实训计划安排1、实训的主要内容

1.1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训练

(1)、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2)、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3)、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4)、固定循环指令的讲解。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5)、螺纹零件的车削编程训练。学会排除程序及加工方面的简单故障。

(6)、刀具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与自动换刀的基本操作。

(7)、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8)、实际车削训练,合理设置各工艺参数。

(9)、理论课:复习总结车床加工的应知、应会内容。

1.2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训练

(1)、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2)、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3)、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模拟。

(4)、轮廓铣削和槽形铣削编程训练与上机调试,掌握程序校验方法。

(5)、刀长与刀径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基本操作,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6)、子程序调用技术,程序调试技巧,钻孔加工的基本编程。

(7)、实际铣削训练,合理设置、调校工艺参数,排除基本故障。

(8)、了解润滑与冷却系统,机床的维护与保养。

(9)、理论课:复习总结铣床加工的应知、应会内容。

1.3加工中心机床操作与编程训练

(1)、操作面板和控制软件的简单用法。

(2)、刀具基本知识及应用状况了解。刀库结构与自动换刀装置的初步了解。

(3)、加工中心编程的特点。手工编程与程序阅读理解,空运行校验。

(4)、固定钻镗循环编程与上机调试。

(5)、刀具补偿及编程训练。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自动换刀的程序实施。

(6)、理论课:刀具基本知识及其它应知、应会内容。

1.4自动编程与dnc控制训练

(1)、自动编程系统原理的了解。

(2)、图纸分析,基本加工零件图形的绘制,复杂曲面类零件的绘制。

(3)、轮廓铣削、挖槽、钻孔等基本刀具加工路线的建立。

(4)、工艺参数、刀具补偿等的设定,模拟加工校验。

(5)、曲面铣削加工刀路的建立,粗、精加工的参数设定。

(6)、刀路的编辑。

(7)、程序的生成与编辑修改,程序与机床控制系统间的接口技术。

(8)、车床的自动编程技术。

(9)、自动编程的实用训练、dnc加工。

车削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车削加工 一体化教学 项目教学 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54-02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当职业教育中,中职教育缺乏吸引力,技工教育面临“进”与“出”双重挤压的新局面。根据当前的国家要求进行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跳出传统学科体系的观念束缚,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的引领下,对车削加工课程进行了研究,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及意向性分配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动态的开发了本课程的各教学层次的典型项目。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目的

车削加工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是在前期的分层次体系下进行的。以优化车削加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形成“以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综合运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强调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为宗旨,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过程开展调研活动以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为切入点,构建我院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推广平台,为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构建框架。

(二)意义

1.在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更加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了就业竞争率:

3.在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实验中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通过锻炼使自己改变了思想观念,并在技能等多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教学改革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1.调研车削加工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跟踪调研活动,了解社会、企业、毕业生本人等对本专业评价和建议。

2.调研车削加工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方向。

3.调研车削加工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实验方案。

4.车削加工课程实训课程课标改革实施研究,侧重对比性实施方案的应用过程研究。

通过在我院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跟踪调查试点,通过以前老三段式教学毕业生相比,其实际教学效果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反馈来评价教学改革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按照实施方案的教学基本程序:布置任务――根据任务获取信息――资料收集――制定计划――实施操作――检测与评价――反馈基本要素。

例如车工一体化教室中布置:学习区、资料区、工具区等

1.分组教学区:配备学习平台,查询资料的工具书:

2.资料查询区:提供相应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如车工工艺学、公差测量、金属材料、机械制图等图书;

3.工具存放区:提供实训的工、夹、量具及毛坏材料;

4,实践操作区:40台机床:

5.反馈区:检测量具,评价表;

车工教学实训是对各种典型零件的训练:轴类零件加、孔类零件加工、内外锥面加工、螺纹类零件加工、特性面零件加工等。

例如:现以一次车工教学实训,改革中尝试以六步教学法在典型工作任务中运用为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将整个实训教学划分了六个步骤分为: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六个阶段。

(1)在实施的过程中参加的研究活动

车工一体化教师都参加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学习并进行交流研讨,理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专业课题组成员与实验班级学员交流教学模式改革情况,倾听学员意见和建议,坚持持续改进,验证教学质量。

(2)车削加工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实施方案制订

实验设计方案设定依据体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一是确定实验条件:确定实验对象。

二是确定研究内容:不同实训场所、不同教学方法在分层次实训教学各个环节中具体应用。

三是对比性研究结果:根据设计问卷,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交流能力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图形充分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是结论:体现下面几个基本观点(创新教学环境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情景教学,是基础条件;分层实训环节体现学生认知规律,增加一个教学链条,为各种适宜的教法提供舞台;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应用,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如下图所示。

(三)根据企业需求开发课程实训任务,完善校本教材开发

完善校本教材(部分工作页)编写任务。开发出与实训课程体系相配套校本教材。

(四)阶段性成果论文撰写工作

在车削加工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阶段性的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研究调研报告的形成、实施方案、论文,校本教材等。对成果进行整理、分析。

(五)参与对比性测评、形成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测评书

为检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性,课题组在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真题真做,认真自评。从教学结果的检查,教学过程中多个指标,形成《车削加工课程评价体系测评书》。编写体现教学模式改革的任务引领型教学实训教材。

四、成果

1.在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提高了就业竞争率:

3.指导教师主导作用得到强化。锻炼了师资队伍:

4.使学生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就业率指标明显有所提升:

五、不足

1.师资队伍的理念和综合素质需要求进一步的培训,需要开发更适应于企业的工作典型工作任务。

2.教学场景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强化和调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

3.各种教学手段应用,需要各种教学载体做支撑条件,一体化教室需要完善。

参考文献:

[1]戴春禄 苑士学.基于技师学院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就业的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综述,北京高等电力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6月刊

[2]王广跃.中职车工实训课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究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08

车削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项目 教学过程

职业学校学生自制力比较差,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学生对技能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笔者尝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培训学生。

一、明确项目

1.安全文明生产;2.车床的基本操作;3.车刀的选用及车刀的刃磨;4.阶台的车削;5.槽的车削;6.钻孔;7.镗孔;8.锥度的车削;9.螺纹的车削;10.根据零件图合理地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二、制定项目计划

项目实施之前要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才能保证项目有效的实施。根据实施项目内容和教学时间,项目计划如下:

三、实施项目

1.教学环境

职业中学的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但对动手练习方面,还是很感兴趣,看着身边放着这么多台机床,他们会很想学会操作它们。最后学生对感的知识学习起来就很有积极性,教师提出的要求,他们基本上都能积极的完成,这样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过程

(1)明确项目目标。同学们要知道,我这堂课要学习什么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2)学习理论知识。前面提到两个同学一台车床,把临近两台车床的四个同学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学习实现项目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当然,老师要及时关注同学们的学习讨论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引导、解决。最后,老师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讲解。

(3)操作示范。具备了理论知识,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学习操作技能。由于车工工种的特殊性,教师必须作教学示范,示范过程中,要根据刚才同学学习的理论知识为指导进行讲解点评。

(4)学生训练。具备了理论知识,教师又作了操作示范,同学们可以进行项目训练。同学们在练习过程中,同车床同小组的同学要注意合作和交流,同时教师要巡视检查,跟进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讨论(教师也可参与讨论)。训练结束后,同学根据练习的情况、加工工件的质量先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进行自评和互评及经验的交流。同学们还可根据自己训练上的不足确定进一步的实习计划(包括内容的安排,练习图纸的设计等),最后通过和教师商议后确定。

(6)教师点评。为了使学生在项目教学技能培训中积极主动参与,乐于合作探究,勤于动脑动手,教师点评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学习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另一方面,从学习结果,学习方法、合作方法、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评价时,多一些鼓励性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3.阶段总结

车工技能培训中,各个项目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阶段性的练习和总结。举个例子:如项目阶台的车削、槽的车削实施完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两项内容集中在一张零件图中进行练习。实践证明,很多同学单个项目学习效果很不错,但项目集中在一起训练,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发现问题,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及时解决问题。

四、实施效果

1.使用项目教学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这样容易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2.使用项目教学法,学生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成自己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新知识。学生既能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与别人的合作能力,又能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培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不代表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吸取传统教学法的优点来进一步完善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技能。

参考文献:

[1]弗雷德•海因里希.项目教学法.

相关期刊更多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技术新工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