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育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寥寥数语,朴实而深刻地表达了习作教学理念。其实,写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实用交际的需要。然而,在我校实际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不少少年儿童习作情意水平低。他们对周围世界关注的视角浅,思想触角迟钝,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下笔时常被“无米之炊”所困扰。他们敷衍成篇,其习作内容贫乏,思想干瘪,情味欠缺,甚至一部分学生对习作产生厌恶与排斥情绪。下面我粗略谈谈习作教学中的整合策略:

1 引导学生阅读,积累语言材料

课文是习作最好的例文。我们应该从单元整体出发,做习作教学单元整体备课: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要读懂内容,还要学习作者是怎样怎样观察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的学生学习课文的样子,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从而使他们乐写、能写。例如,人教版小语教材“壮丽的祖国山河”,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习作要求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也可以写自己想去的地方。通过教材的教学,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和写作风光景色的,学习作者通过景色描写和直抒认识的方法表达自己感受的写法;然后运用到口语交际中,互相交流说一说;最后在习作教学中,进一步学习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和表达方法进行写作。写完以后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此基础上作修改,使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好一些。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些学生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却无法“文从字顺”地表达出来,这就是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我有位好友的女儿,今年才小学五年级,却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又十分喜爱写作,每晚笔耕不辍,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小作家呢!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我充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当然,这远远不够,我还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课外书带到班上来,同学间互相借阅,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我还根据语文教材的要求,鼓励学生节省零用钱去买必备的课外书,如《伊索寓言》、《上下五千年》、《鲁滨逊漂流记》等,以开阔学生们的眼界,积累一些间接经验和语言材料。

2 要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习作内容生活化,利用本地资源,开放式的习作教学,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本身,打通课内外、校内外丰富多彩的生活,实现习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缀,让学生感悟生活,感受到习作是生活真实表达的需要。从生活中寻找材料、从大自然中索取材料、从活动中创造材料,从阅读中积累材料、从课文中挖掘材料。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编辑作文集、出版班级学习板报……也可以是班级和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只要是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我们都应该经常开展,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加校外活动,校外素材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我应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就近组织参观、游览、春游、野炊等活动,让孩子们亲身实践,亲身体会。

3 习作要互相交流

作文和说话一样,都是交际的工具。在口语交际中,说话者很自然地在交际中得到了反馈,分享了表达的快乐。作为说话延续的作文,为什么不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从而得到反馈,“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叶圣陶先生深刻地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需要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发表的欲望”就是写作的需要、写作的动力。作文教学必须唤起学生的发表欲望,满足他们的写作需要,这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课标规定“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其意义也就在此,我们绝不能忽视。

4 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帮助差生,针对他们作文中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教会他们“能写”,努力做到会写、写得好

不少差生的作文内容叙述不清,前言不搭后语,这与他们思维不清和组织内部语言能力差有关系。我们可以“先说后写”,用“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作指导,引导他们想一想:我要写什么样的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然后把要写的内容一句一句连续地说一说,帮助他们组织好自己要写的内容和语句,清楚有序地表达出来。有一些差生每次只能写出三言两语的作文,使老师们很头疼。我想,首先要让他们有话可写,在“先说后写”时指导他们说得多一些。还可以指导学生多问几个“什么”“怎么”“什么样”“怎么样”,把内容写得具体一些。例如写事就可以问问:“是什么事情?”“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结果怎么样?”……写一个人就可以问问:“他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 “他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他想了些什么?是怎样想的?”……写自己想到的就可以问问:“你想了些什么?是怎样想的?”……小学生作文写多少字?现在《语文教学标准》不再规定习作的字数,有利于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对于流水账式的作文,我们要正确对待。我想,差生能写出流水帐式的作文,毕竟是迈出愿写的关键一步。再说,日常生活本身就像流水账,作文就是找出生活这本流水账中的精彩,把它写下来。遇到了流水账式的作文,我们要重点指导学生“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从而选择好作文的材料。还可以对这些内容多问几个“什么” “怎么”“什么样”“怎么样”,做到“言之有物,言有重点”。说话罗嗦、语句不通顺、更是常见的毛病,就是一般的小学生作文中也免不了。究其根源,往往和学生口语表达有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及时纠正学生口语中的这些毛病。在作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先说后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在写完作文后认真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口治”自己的这些毛病。

总之,在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教学研究中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到习作教学的深远与厚重,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习作,学会习作是习作教研的最终目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习作教学之路,使之不断进步!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范文第2篇

一.淡化写作技巧,让学生勤于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写作技巧,强调了良好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积累素材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可以从生活中摄取,可以从课堂中渗透。结合“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引领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一手材料,使学生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变化无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婀娜多姿;学习名家大作的奇妙手法,精彩段落;感悟语文天地的生动有趣,回味无限。指引学生乐于写作,勤于写作。其次,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我当过老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的体会,无自修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身受用的。”为我们点明了作文修改的方向和目标,给学生作文的自写自改指明了道路。久而久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改交流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养成了良好的习作习惯,丰富了学生习作的经验,使学生享受到习作修改中获得的成功喜悦。

二.让学生勤于观察,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观察生活是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使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细心观察周围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观察到的事和物记录下来。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春天,我带学生去野外,观察生机盎然的春光美景,花草树木发青吐芽的情景;夏季观察风云突变,雨前雨后的奇妙景观;秋季欣赏硕果累累,春花秋实的广阔田野;冬季感悟浓雾弥漫,白雪皑皑的梦幻世界。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眼里的不同景色,让学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写出真情实感,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为自己的习作积累素材。如:在写校园美景时,我让学生到学校的花池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花池的形状,花的分布,花的种类,花的颜色等。让他们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认真观察。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细心地描述着花的形状,颜色,花骨朵的样子,完全投入到良辰美景当中,写出了这美丽的景色,描述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从中获益不少。

三.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素材。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原生态习作 写前指导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167

自从今年我们学校开展了省课题“小学生原生态习作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来,对原生态习作课堂教学笔者比以往更多了一些思考,觉得要让学生不再为习作苦恼,就要重视习作课堂教学时的写前指导。

1 写前阅读

儿童都是有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习作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读到写的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写前阅读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习作前阅读与习作主题相关的材料,是引导学生从仿写到创作的起步。仿写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有效,如果经常借鉴或模仿优秀片断、篇章,并加以消化运用,就会使学生在迁移性的练笔中,感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学生就不会再为习作难而烦恼。

1.1 写前阅读,激发学生搜索原生态习作素材的兴趣

兴趣是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也是学生作文的强大动力。“写前阅读”能激发学生搜索原生态习作素材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一种新的体验,这种与习作主题相切合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捡拾和追寻,引发他们对作家语言的趋同,唤起他们表现自我的欲望。在这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表面上教师是没教,实际上对学生已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作文 “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在写这篇习作时,笔者就让学生阅读回顾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让学生从阅读回顾中得到新的体验,从阅读课文中感悟到父母的爱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并在大脑中搜索自己父母在生活中对自己关爱的事,以及自己心里的感受重现在脑海。因为每个学生家长对孩子的爱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个人的感受也不一样,所以选取的材料也就不一样了。这样把习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加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增进了解,融洽了家庭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又为生活服务。

1.2 写前阅读,让学生知道如何选取原生态素材

“写前阅读”能帮助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而自己也要像作者那样以生活为源泉选取贴近自己生活的真实材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还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作文“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学生在进行写前阅读之时就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搜索有关父母之爱的事,然后把自己这些事进行权衡选择,最后把自己最熟悉的,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素材作为本次写作的素材。

1.3 写前阅读――让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写前阅读能让学生从品读优秀作品中感悟到写作方法、技巧,优秀的作文不仅是选材原生态――写身边的真人真事。而且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方法、技巧。如:《老人与海鸥》抓住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海鸥动作的描写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跑进家来的松鼠》则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最后一头战象》对动物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金色的脚印》则是通过对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让读者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学生“写前阅读”的潜移默化中懂得了作文要如何写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在谋篇布局、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也各有不同。这为他们写作提供了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学生写作时也就能更好地博采众长。

2 写前“聊天”,把生活经历转化为口头语言

原生态习作倡导内容从生活中来,语言从自己心中来,真情表露自己的心声,以“聊天”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和同学交流见闻,沟通看法,用平常的话说平常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课堂上,让学生敞开心扉“聊聊天”,把生活经历转化为口头语言,说得顺了,写得也就顺了。叶圣陶先生的儿子叶至善先生曾说,自己童年很调皮,喜欢做木匠活,不喜欢写作。叶圣陶先生就说:“也好,至少今后你能养活自己。”可是,学校里的作文还是要写的,父亲是大作家,很多人打听叶圣陶先生指导习作的方法,叶至善先生说:“方法无他,聊天而已。每当子女回家,叶老端从院中, 逐一与子女聊作文,其间夹杂一些指导,谁说通顺了就休息,不通顺的排到队伍后面,准备好再说。”

课堂上,作为执教者应该创设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气氛让学生乐于表达、交流,激发童心,促进表达。并且要维护学生的真情实感,及时鼓励和肯定,使言者自信,听者有方向。

当然,学生写前“聊天”不是漫无边际地聊,教师要怀揣“课标”,化课标于轻松的聊天中,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使“教学无痕,润物无声”,使学生的话题更鲜明,角度更新颖,视野更开阔,价值取向更明确。一到六年级都是有关于动物话题的写话、习作训练,可是每个学段的目标是不一样的,第一学段只是说话、写话训练,只要“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学段就是要“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到了第三学段则要通过习作,把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人与动物如何相处的问题表达出来,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把准了目标,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与动物相处的事例中选取材料“聊天”表达真实感受,又能从“聊天”中学会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并把生活经历转化为口头语言,为书面表达奠定了基础。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结果教学法 过程教学法 比较 启示

英语教学是一个输入、理解和输出的过程。只有输入和理解而没有输出。无法取得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因为英语学习的标准不仅在于记住多少单词、句子、文章或语法规则,而在于学习者能否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写作就能够综合而全面地反映学习者掌握英语的能力。因此,写作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然而,学习者的水平并不高,学习者的效果也不理想。如何有效地教授写作一直受英语教师的重视;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也是英语学习者的困扰。在英语写作教学法中,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是两种较流行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仅是两种方法,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理念。

1 结果教学法

结果教学法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一种传统的写作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注重的是写作活动的最终结果,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刺激学生反应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关注的是写作的最终结果,即学习者的作文是否紧扣主题,内容是否丰富,语法是否正确,以及作文是否具有可读性等等。同时,结果教学法对写作活动的形式非常看重,教师要求学生要仿写例句,用适当的单词扩写例句或用各种例句组合成段落等等。写作的课堂活动就成为教师给一个“刺激”——例句或范文,学生做“反应”——读例句,仿写例句或范文的被动过程,从而忽视了写作的交流作用实际和学生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过程教学法

过程教学法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注重的是写作活动的过程,认为写作是思想再生的认知过程,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以及是社会交往过程。过程教学法,不仅涉及语言知识,而且还涉及交往能力,提倡要发挥学生在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组织者、帮助者。因此,过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关注和重视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交往性,强调写作活动不仅要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的过程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3结果教学法VS过程教学法

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是写作教学中两种最有影响力的方法,具有通过比较才能分析出两种方法中哪种更有优势。一方面,先对两种方法的主要不同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再通过教与学两个角度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3.1主要不同之处

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主要不同之处可见下表:

表格清楚地显示出两种方法的不同,结果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控制整个写作活动,学生在整个写作活动中只是独自地模仿例句进行写作,中途没有任何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知道究竟写得如何,比较盲目。而过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帮助者,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贯穿于整个写作活动当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提高。另外,其中加入了反馈机制使得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能及时获得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和改进不足之处,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2教的效果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教学过程中问题离不开教师的。因此,可从教的效果来比较这两种方法。结果教学法在整个写作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宰,学习者只知道盲目地按照教师要求仿写例句并组成段落,最后构成文章。学习者没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教师如裁判一般评价学习者的文章,师生之间没有交流、学生之间也没有交流。从而,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之后,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修改,不知道文章的优劣之处到底在哪。这样学习者也就不能学到有用的写作技能和方法,无法提高写作水平,整个写作课堂是枯燥且无趣的。教的效果也是低下且较差的。然而,写作是一个复杂心理认知过程,学习者不可能一开始就写出好文章,必须经历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教授写作课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最终能掌握适合自身的一套写作技能和方法,提高写作水平。正如过程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引导学习者进行写作学习,在不断地交流与反馈中修改自己的文章,扬长避短。从而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也能进行讨论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在整个写作课堂上,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形成了和谐、愉快的氛围,写作课不再单调而乏味,教的效果也自然而然提高且良好。

3.3学的效果

写作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学习者对写作兴趣的提高程度和掌握写作技巧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和比较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

在Beginning to Write一书中作者Arthur Brookers和Peter Grundy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对两个班级采用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证明过程教学法更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写作技巧。可从下面的图表中看出。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1班使用过程教学法,90%学习者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并且主动采用各种方法收集资料为写作做准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个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习者对写作课非常感兴趣。结果90%的学习者认为写作是不困难的,且能提高写作水平技能的。

而使用结果教学法的2班从写作开始阶段就表现出消极态度,75%的认为写作学习是无趣的,结果只有5%的学习者认为写作不易。

4 对写作教与学启示

通过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可从中得到一些写作教与学方面的启示。

4.1教的启示

4.1.1帮助学习者充分准备,克服想象障碍

在写作的准备阶段,教师以分组的形式帮助和引导学习者找到所要写的内容,克服想象的障碍。一方面,教师先提供一些主题,并与学习者交流写作经验,为学习者介绍一些方法,增强和推动学习者写作的动力;另一方面让学习者根据主题去寻找相关资料,并让学习者尽情地思考和想象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之后记录下来,进行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形成巨大的头脑风暴“brain storm”以及构成文章的初步设想“mind map”,为后面的正式写作做好准备。

4.1.2增强学习者的写作兴趣和自信

在正式写作阶段,教师可引导学习者从“5W”(Who? Where? When? What? Why?)入手,根据所要写的主题,对文章内容进行构想,思考并形成文章的框架(outline)。这样学习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把准备阶段的资料和文章初步设想与框架结合,就能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紧扣主题。另外,教师还可采取自由写作的形式,让学习者进行写作,鼓励学习者随时写出所想所感,以此让其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想法,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文章,形成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者的写作兴趣和自信。

4.1.3教师改变传统角色

由于写作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活动,教师应转换各种角色,来适应和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而不能仅仅作为终极裁判者。教师是助手:教师通过写作前的引导,写作中与学习者的交流,帮助学习者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是评价者,通过对学习者所写文章的及时反馈,给予其文章有效而具体的修改意见,分析文章的优、缺点,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评价;教师还是读者,教师应设想自己是与学习者平等的主体,以普通读者的身份来阅读学习者的文章,缩短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消除学习者的畏惧心理,增强对写作的自信心。

4.2学的启示

4.2.1学习者应转变观念

在写作活动中,学习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已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而应当是学习的主动者,应当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活动。一方面,学习者要积极且充分地为写作活动做准备,主动地去收集资料,尽情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大胆地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分享、交流;另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学习者也不再是盲目地模仿例句或范文,而可以结合范文,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及所获得的信息和设想的架构来自由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完成写作活动。

4.2.2学习者应转变角色

写作过程中,学习者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应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写作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不能被动地一味去接收和模仿。学习者也是合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学习者已不再是孤独地完成写作活动,而是在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交流与合作中完成写作活动。学习者还是评价者,写作过程中引进反馈机制,这种反馈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其他学习者。学习者之间进行互评,在互评中,学习者不断地问自己问题。如:“What’s the writer’s purpose in this composition?”“Does the composition catch my attention?”“What is the writer’s main idea?”“Is the composition stated clearly?”这样做使得学习者在评价其他学习者的文章中也考查和学习了自己的知识,训练了写作技能。

写作教学的提高,写作效果的提升以及写作技巧的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才能找到提高英语写作教与学的最佳方法,并值得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Brooke. A and Grundy. P. Beginning to wri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苏白梅.现代外语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2.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范文第5篇

一、淡化写作技巧,让学生勤于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写作技巧,强调了良好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积累素材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可以从生后中摄取,可以从课堂中渗透。结合“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引领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一手材料,使学生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变化无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婀娜多姿,学习名家大作的奇妙手法,精彩段落,感悟语文天地的生动有趣,回味无限。指引学生乐于写作,勤于写作。其次,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我当过老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的体会,无自修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正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身受用的。”为我们点明了作文修改的方向和目标,给学生作文的自写自改指明了道路。久而久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改交流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养成了良好的习作习惯,丰富了学生习作的经验,使学生享受到习作修改中获得的成功喜悦。

二、让学生勤于观察,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后,表达真情实感。”观察生后是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使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的生后,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细心观察周围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观察到的事和物记录下来。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春天,我带学生去野外,观察生机盎然的春光美景,花草树木发青吐芽的情景,夏季观察风云突变,雨前雨后的奇妙景观。秋季欣赏硕果累累、春花秋实的广阔田野,冬季感悟浓雾弥漫、白雪皑皑的梦幻世界。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眼里的不同景色,让学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写出真情实感,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后、感悟生后的能力,为自己的习作积累素材。如:在写校园美景时,我让学生到学校的花池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花池的形状,花的分布,花的种类,花的颜色等。让他们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认真观察。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细心地描述着花的形状、颜色,花骨朵的样子,完全投入到良辰美景当中,写出了这美丽的景色,描述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从中获益不少。

三、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素材

相关期刊更多

成才与就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都会遗踪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外语教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陕西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