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1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篇以小见大、寓意深邃、犀利明快、描写生动的政论性记叙散文,它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如清代吴楚材、吴调侯把它编进《古文观止》里,给塾学做教材。《邹忌讽齐王纳谏》之所以成为古今语文教材,除了其启迪人意的深刻内容外,那精巧瑰丽的艺术构思也是重要的原因。

那么,它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其一,以小喻大。这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最显著的艺术特色,也是《战国策》的艺术风格。如《触龙说赵太后》等,就是通过日常生活设喻说理的。这种巧设辞令的说理方法,生动形象,说服力强。本文在这方面尤为精彩。我们知道,国君能否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但作者却选了一个日常生活小故事来说明纳谏的重要。文章写得喻妙理切,委婉动听。作品先写邹忌的美貌,次述邹忌与徐公比美时,妻妾和宾客对他的阿谀赞美,再写徐公的光临,邹忌窥镜自视,“弗如远甚”,又写邹忌晚上睡在床上思考,悟出“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的道理,最后才写邹忌拿这一道理入朝劝说齐王纳谏,齐王接受了他的意见后,取得燕、赵、韩、魏“皆朝于齐”的胜利。娓娓道来,入情入理。前者是日常小事,后者是国家大事,做到以小喻大,以微见著。《古文观止》的编者在评点时说:“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阁小语破之,快哉。”正道中了文章的显著特点。

其二,烘云托月。这种手法在古代作品中屡见不鲜。如乐府名歌中的《陌上桑》,写罗敷的美貌,就是通过“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等人们的神态表情来烘托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烘云托月手法与《陌上桑》的手法大相径庭,但别具一格。徐公的美貌是通过和邹忌的对比中写出的。文章不具体描写徐公的漂亮的外形,却细致入微地描写邹忌的外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把邹忌描绘成一个身材适中,肤嫩貌艳的美男子。接着再描述邹忌在徐公来访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的心理活动。通过间接的描写,把“徐公,齐国之美丽者”的形象,描绘得鲜艳夺目。这种烘云托月的写法,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各人可根据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具体美貌形象来捉摸。这种写法节省篇幅,惜墨如金,一箭双雕。《邹忌讽齐王纳谏》主要是写讽谏,徐公的美只是设喻,对徐公的美不需挥毫详描,这样,文章才写得恰到好处,简洁凝炼。

其三,个性对话。高尔基对巴尔扎克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称赞不已。的确,对话如能做到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听到隔壁人说话,就能知道是何人的境界,不是高手是很难到达的。他们说的虽是小说,其他文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邹忌讽齐王纳谏》可贵就可贵在这一点上。这篇文章虽然是说理文,但人物的对话写得活灵活现,个性鲜明。作者通过妻妾和宾客回答邹忌的提问,运用语意相同和句型不同的方法将个人的性格特征、内心神情描写得栩栩如生,使人拍案叫绝。如妻子的回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仅此一句,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妻子对自己丈夫的偏爱。特别“美甚”两字,把妻子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赞美以及自私心理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话,只有处于妻子地位的人才能说得出来。

再看小妾的回答:“徐公何能及君也?”小妾在家庭的地位卑微,害怕其夫,故当其夫问她时,只好冷淡地说了一句短短的应付话。这里看不出一点真情实意。这句话,把小妾害怕丈夫之态写得何等逼真传神。写宾客的回答又是另一番语调:“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由于客人想从邹忌那里得到好处,所以回答语气委婉,阿谀奉迎。只一个“美”字,就将那讨好心情,拍马神态,描绘毕肖。以上短短三句对话,却把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写得极为巧妙传神。在这短短的几百字的小文里,能将人物个性描写得如此鲜明,确是值得学习的。

其四,语气珠联。这也是此文的特点。如作者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语言畅达,一气贯注,宛如金钱串珠,环环紧扣。特别这里的顶真是脱口而出的,不像有些作品故意雕琢,毫无意义地玩弄文字游戏,故显得简朴平易,自然流畅,毫无斧凿痕迹。此外,文章还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等等。这些排比句式,气势贯畅,语如串珠,朗朗上口,耐人诵咏,均加强了文章的气势。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2篇

语文 教案编写 心得

教案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写的供教学用的具体方案。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套用这句话,我也要说:“教案无非是个工具。”

但据我所知,有些学校夸大了教案的作用,把教案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甚至记入工作量进行考察。殊不知,语文知识包罗万象,课堂教学更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人。所以,课堂教学没有既定的程序、轨迹,有的是个性化的行为,有的是随机产生的思维的撞击,有的是始料不及的“特色”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前是不可能将授课的具体过程预测出来的,课前写好的教案有时在课堂上作用很小,甚至派不上用场。

那么,是不是教案就没有用呢?不是。教案,作为教师教学准备的结果与教学实施的依据,无疑还是要的。教师上课要有教案,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提倡的是编写适应自己、适应学生、适应课堂要求,能让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真正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的好教案。

一、提要式教案

提要式教案就是不把教案备得太详尽,以免束缚老师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就是在备课时,将预设出来的主要步骤、问题以提纲的方式写出,从而成为老师上课的骨架,一目了然,而又条理清楚。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文章的整齐美

[引导]本文的整齐美,即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注意从头到尾,先后出现了几个“三”?

[讨论明确]

1.邹忌有三问:问其妻,问其妾,问其客。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3.邹忌解蔽,当晚有三思。

4.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然后得出推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6.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三变”之后,达到了内政修明、国家强盛的目的。

(二)文章的参差美

[引导]本文不仅是整齐美。请再读一遍课文,比较一下“三问”“三答”“三比”,在表述上有无区别。

[讨论明确](略)每一处问答,都体现了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内心世界,突出了文章的参差美。

(三)文章的哲理美

[引导]通过邹忌比美、设喻讽谏,使齐国走向强盛的故事,我们能够从中吸取哪些教益呢?请大家再读一遍课文,进行思考,试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普通人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1.作为下级,既要勇于进谏,又要善于进谏。忠言不一定都要逆耳!

2.作为领导者,也应乐于纳谏。

3.作为普通人,也应有自知之明。

[点拨]《邹忌讽齐王纳谏》通篇都闪烁着哲理的光辉。如果我们所有的被领导者都能勇于并且善于进言,各级领导都能乐于纳谏,人人都有自知之明,则我们的国家幸甚,我们的民族幸甚。

二、提问式教案

如《威尼斯商人》这一课比较长,除了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外,可设置一些问题,帮助理解。

1.这场戏矛盾冲突的焦点是什么?开始主动权在哪一方,后来又转向哪一方?冲突转化点在哪里?

参考:这场戏矛盾冲突的焦点是是否割安东尼奥的“一磅肉”。戏剧开始时主动权在夏洛克一方,后来又转向安东尼奥一方。矛盾冲突的转化点是鲍西娅的出场。

2.鲍西娅是采用什么样的策略使夏洛克一步步走上绝路的?

参考:欲擒故纵。

3.文中塑造了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的形象,请概括他们三人的性格特征。

参考:夏洛克贪婪、阴险、冷酷、凶残;安东尼奥高尚正直、仗义疏财、忠于友情、信守诺言;鲍西娅聪慧、热情、勇敢。

4.一开始,威尼斯的最高行政长官——公爵答应夏洛克的要求了吗?夏洛克是怎样回答公爵的?

参考:(1)没有,而是规劝夏洛克不要这样残忍;(2)拒绝规劝(冲突升温)。

5.面对残忍的夏洛克,巴萨尼奥提出了什么要求?夏洛克答应了吗?

参考:(1)加倍偿还;(2)拒绝,并催要一磅肉(冲突紧张)。

6.葛莱西安诺对夏洛克还在请求吗?夏洛克是如何对待他的?

参考:(1)没有,而是严厉指责。(2)反唇相讥(冲突白热化)。

三、练习式教案

如《致橡树》:

1.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活年代和社会特点。

训练:你知道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致橡树》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2.阅读课文,初步把握诗歌内容。

训练:初读课文,把握其内容。

3.进一步阅读课文,找出诗歌的意象,理解各意象的象征意义。(重点)

训练:默读一遍课文,划出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4.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诗句,背诵全文。

训练4:反复朗读诗文,看看文章哪些特点有利于快速背诵。

5.老师小结、补充

训练:就诗文的内容看,作者的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3篇

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大多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通常不高,论证能力更是薄弱;而教材中为数不少的说理透彻、文质兼美的文言篇章却没有发挥其写作示范的作用――多少年来,我们的先人都是通过这些文章学会阅读、学会写作的。那么,我们今天能否结合文言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学会论证呢?

例如,学生对类比论证比较陌生,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所用的正是类比法。于是,笔者便尝试让学生疏通语言后,利用本文学习类比论证。

教学安排是: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疏通语句,把握内容。第二课时,以课文为例,使学生基本掌握类比论证法。其中第二课时教学大体上分为三个环节:一、让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自然掌握类比法,不把类比法神秘化、抽象化;二、选择合适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此法;三、提醒学生注意类比法的使用。本课例为第二课时实录。

【实录】

一、归纳

师:古人言“伴君如伴虎”,可见臣子进谏之险,君主纳谏之难。那么,邹忌究竟靠什么说服了齐王纳谏?

生:邹忌从自己的遭遇推测出齐王可能的遭遇。

生:邹忌讲究进谏的艺术,不是一味死谏。老师不也讲过他鼓瑟进谏的故事吗?现在,他拿自己的私生活开涮,不乏幽默,容易让齐王接受。

生:我想做点补充。我认为邹忌与齐王遭遇有很多相似,都容易被“私”畏被“求”,而这正是他说“王之蔽甚矣”的根据,这样的进谏很形象,有说服力。

生:我认为齐王肯定比邹忌受到的蒙蔽要严重。因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可见齐王受蒙蔽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邹忌。

……

我于是让大家写出邹忌与齐王已知的相似点(也就是类比点),很快完成了下表(课件):

相似点A:妻私我/臣莫不私王

相似点B:妾畏我/臣莫不畏王

相似点C:客有求于我/莫不有求于王

结果相似:自以为美/齐王之蔽甚

接着,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结果,是不是都已成为事实了?

短暂的沉默、思索后,几个学生先后站起来说:

“邹忌的受骗是事实。他明明不如城北徐公美,可大伙都说他美,让他受了骗,好在他自己有自知之明,发现自己受了骗。”

“‘王之蔽甚矣’,我觉得也是事实。正因为受到了很大的蒙蔽,才需要广泛地纳谏嘛!”

“‘王之蔽甚矣’,这也是邹忌通过自己的遭遇和对齐王的分析作的一番推理。”

此时,我不失时机地亮出了“类比论证”这一概念(投影展示):

我们观察到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许多属性上都相同,便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这就是类比法。用于推出结论就是类比推理,用于论证观点就叫类比论证。这些已知的相似点可以称为类比点,由类比点推出或论证的相同点就叫类比论证。

教师请大家反刍邹忌的论证过程。学生再回顾前文表格,多有领会。

二、应用

为使学生理解“类比论证”,我先给大家做了一个示范(投影):

上海是否会成为纽约、伦敦这样的世界商都?我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上海和纽约、伦敦一样具有成为世界商都的条件:它同样处于沿海地带,同样有河流经过,具有交通上的便利;同样具有长期的工商业发展历史和城市发展历史,具有发展的基础环境;同样汇聚了一个国家大量的优秀人才,具有发展的人才条件;同样享有国家政策的倾斜;更重要的是,上海还处在一个新世纪、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环太平洋经济区,处在一个复兴的国家――中国。

请大家分析老师的论证过程。

学生七嘴八舌后得出如下意见:

老师运用了类比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类比点是上海、纽约、伦敦之间在交通状况、城市历史、人才状况、国家政策等方面的相似点。类比得出的结果是上海将和纽约、伦敦一样成为世界商都。

三、操练

接着,我给学生一个任务(课件展示):

普通话应该取代方言还是可与方言并存?请提出自己的观点,运用类比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并作书面准备。

经过几分钟的准备,学生A首先站了起来:

我认为普通话代替方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它是时展的要求。就像当年秦始皇在历史推动下统一度量衡和文字、货币一样,方言势必会被时代淘汰!因此,随着地区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为了经济文化交流的便利,普通话将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普通话。

学生B马上站起来:我反对!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确实功不可没,但现在的情况和当时已有很大不同,不能把两件事混为一谈。因为秦始皇统一的都是没有多少年应用历史的各国货币、文字和度量衡,更重要的是,它们并不为广大的普通民众所掌握,消灭它们、统一它们并不难;而今天我国各地的方言,有的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为当地的百姓所普遍接受,有些人并不识字,更不会讲普通话,他们是靠方言进行交流。

生C挺身而出为A辩护:

我承认方言有悠久的历史,并与很多地方文化尤其是地方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承认普通话代替它会遇到重重阻力。但普通话代替方言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也引来一片反对之声吗?结果又怎样?现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每个学生在学校学的不是普通话吗?以小见大,整个社会普及普通话还不是时间问题?普通话取代方言,必然会像从前人们剪掉辫子、脱掉马褂一样成为大势所趋。

生D:我认为普通话将不断地得到普及,在人们的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方言也将继续存在,尤其在地方文化中发挥它自己应有的作用,它们两者并非水火不容。

师(插话):类比呢?

生E:(略一思忖)……正如西服和中山装共存于我们这一时代一样。

……

四、忠告

发现学生已经能有意识地运用类比法,我举例说明类比法也可能存在误用:类比法是否一定可靠呢?(以下课件展示)

历史上也有应用类比法来证明荒谬理论的现象。例如,基督教神学就应用类比法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他们认为,宇宙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一个和谐的整体,正如钟表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整体一样,而钟表有一个创造者,所以,宇宙也有一个创造者――上帝。这就是类比法的误用。

学生思索错误的根源,讨论后针对性地提出使用中的几个注意事项(课件展示):

⒈所类比的应属于事物的本质属性。列举的事物越接近本质,结论就越可靠。

⒉类比法的可靠程度也决定于两个或两类事物的相同属性与推出(或论证)的那个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如果相关程度越高,那么,类比的可靠性就越大。

⒊类比法的可靠程度也决定于相同属性的数量。数量越多,可靠性相对也越大。

最后布置作业,课外继续运用类比法写作议论文片段:(课件展示)

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否在国人中普遍地养成?请写个200字左右的议论片段,提出观点,并用类比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反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4篇

1.宣布训练重点①理清全文的层次,重点了解古今语汇的演变;②用本文阐述的道理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2.整体感知布置学生速读全文,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完成练习一。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师可作如下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以《邹忌讽齐正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第二部分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种种不同,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第三部分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了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3.点击“重点”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尽量用“原文”回答练。教师在讲析“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分类、比较、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4.心领神会在梳理课文内容特别是研究课文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自我感悟,达成以下共识:①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文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②社会上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要认真掌握和使用。③语言的演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性,因而有些词义、有些说法、有些句式要区别对待。④学习语言是一辈子的事,要下真功夫才能学好。

5.迁移训练围绕练习三,先由教师提供一些实例给学生分析;再分小组编辑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要求从不同角度展示语言在演变这一现象。

示例(注意加横线的词语):

①语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i,今读shuai)。(贺知章《回乡偶书》)

②语汇——小大之狱(诉讼案件;今多指监狱、官司或罪案),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语法——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今很少有这种用法)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④现代汉语中保存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a.疑惑是载着黄昏,沿途散下它阴暗的影子,遂(于是;今很少单用)又自近至远地消失了。(何其芳《黄昏》)b.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名词直接作状语,一天一天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名词不直接作状语)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鲁迅《灯下漫笔》)

⑤社会上出现的新词语——作秀(意思是炫耀,做作,故弄玄虚,含着诙谐调侃的味道,带有轻微讽刺的倾向)、酷(形容一切有个性、有特点、与众不同的事和物)。

教案点评

《语言的演咬》尽管属于节选,但它的篇幅较长,涉及的知识点也多,适宜长文短教。即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总要求确定该文的训练重点,力争在两课时内攻其“重点”,不及其余。

(设计B)

教法展示

1.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导语:常听说,高考卷中出现的似曾相识的作文,被评卷教师说成是由考生“克隆”出来的;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也往往被人们戏称为是如何如何“克隆”的。由此可见,“克隆”这个新词已不单指无性繁殖了,它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它的涵义在发生变化。对于这种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如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却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2.由《邹忌讽齐王纳谏》引文切入要求学生齐读或背诵引文之后,阅读分析文字,并作标记、思考、归纳,总体上了解语言演变的概貌。

3.引导学生完成统所设计的结构提纲可以逐段朗读,逐空填写,适当补充和解释古汉语中的类似的语言现象。

4.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大致了解语法和语音的变化情况。

5.比较阅读用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将《语言的演变》和《语言与文学》作一比较,列出发言提纲,谈谈两文的异同。通过比较阅读,希望一石三鸟:加深对两文的理解,培养鉴赏能力,训练口头表达。如果课业负担不重,可以让学生课外将“发言提纲”整理成文。

教案点评

《语言与文学》和《语言的演变》,共同的话题是“语言学”,且都是从语言的三个要素——语音、语(词)汇和语法——切入的。有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论证“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后者着重阐述“语言的演变”。基于此,教学时既要注意两者的共性,又要突出它们的不同,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一读课文,弄清“大小分类”,完成练。朗读时要求全面仔细,逐字逐句。

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并分“三种情形”进行说明。第二、三部分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语汇、语法和语音。大类之中分小类,如将语汇的消长分为旧词消失、新词出现、外来词渗透等,将古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将事物名称的改变分为词语替换和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等。

2.二读课文,了解三种举例类型。重点朗读课文一、三部分,以默读为主。

小结:课文中出现了三种举例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说什么。二是典型举例,如为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而举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例。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庞、移、谅、悔”等例字。

3.三读课文,领悟比较和引用说明方法的妙处。为节省时间,可单以第二部分为例进行朗读,渐渐领悟。

小结: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不引用文献资料,就只好空对空地发一番议论而已。课文很好地运用了这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4.课外完成练习三,方法参见设计A。

(王国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范文第5篇

导入新课是一门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结合教材文本的实际,运用恰到好处的导人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设计。

一、名人轶事导入

例如:讲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这样导入: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渝,终于大败吴国,重振越国,然而不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胜利后的越王因为沉溺于安乐又重蹈覆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设置悬念导入

教师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心智与学习动机,产生疑问,跟随老师的思路逐步探究文本。  例如:教读《荒岛余生》时可这样设置悬念:在西方,有一部小说被称为生活教科书。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读它,因为,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的孤独时光,他的名字被称为冒险家的代名词,这位传奇人物是谁呢?这部小说又叫什么名字呢?  又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可这样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回答“1+1=?”学生思考时,教师继续诱导:  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  一把锯+一片森林=一片荒漠  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  雪+太阳=水、春天……  牛顿+苹果=万有引力定律  亚里士多德+支点=整个世界  李白+酒=诗百篇  李白+月=……  同一个问题,答案却五花八门,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三、歌曲音乐导入

杨竹教授曾说:“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是最容易激发人的情感的。”在丝竹管弦声中领悟诗文的意境,营造诗情画意,使诗歌文字产生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授《木兰辞》时可播放豫剧《花木兰》中“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段,引出本文主人公。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播放同名民乐;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时可播放古曲《阳关三叠》;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可播放钢琴曲《命运》……

四、文本题目导入

抓住文本题目的特点,通过对题目的改写、加标点、解析以引起学生注意,抓住要旨,激发兴趣,从而导人文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课题是兼语结构,由此可推断本文是分写“邹忌讽谏”和“齐王纳谏”两部分。

五、名人名言导入

意蕴丰富的名人名言常常能使学生产生联想、想象。从而感受文本的深刻内涵。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导语: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今天,我们就一睹一位大丈夫的风采。

如《孙权劝学》一课的导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知识能塑造人、改变人,三国时期吴国将吕蒙就是一例。

六、情感意境导入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创设意境,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学生、教师产生共鸣,使学生在被感染的过程中体悟文本内涵。如《回忆我的母亲》一课,可用下面的导语:1944年2月25日,同志的母亲钟老夫人不幸去世。延安各界举行公祭,党中央送来挽联:“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此前,朱老总写下这篇发至肺腑的散文。

七、插图视频导入

展示教学插图给学生以形象直观之感;利用多媒体视频,把文字、影像、声音同时投诸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讲授《香菱学诗》可用教学插图导人:《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莲枯荷败。下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林,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  讲授《杨修之死》、《智取生辰纲》等文本时,都可以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断来导入。

八、文体知识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