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橡皮泥教案

橡皮泥教案

橡皮泥教案

橡皮泥教案范文第1篇

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调动每个学生的认知兴趣,顺应每个学生的认知需要。

科学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亲身经历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可以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在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我提供了许多块重量相等的橡皮泥,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究。我组织学生每6个人一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些同学的橡皮泥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于水底。实验前请学生先猜一猜橡皮泥在水中是沉是浮,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很高,纷纷要求上台演示,就连平时最不爱动手动脑的同学都举手了。

上台的同学都很认真、细致地做出各种形状的橡皮泥,当一个同学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时,大家都非常高兴,给予热烈的掌声,有的甚至兴奋地要跳起来。有的同学的橡皮泥沉于水底,急得满脸通红,很不甘心地要求再来一次。还有一个同学的橡皮泥开始是浮的,过一会又沉于水底,她非常沮丧,她在总结时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原来橡皮泥船漏水,所以沉了。有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说:“我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很幸运,我赢了!”比赛结束后,我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学生发现,把橡皮泥做成空心或者是船形,浸入水中的体积较大,一般会浮起来;把橡皮泥做成实心的或者体积较小的形状,多数会沉。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在玩中找到了自信,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科学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教育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如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我认真准备了实验材料,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认真观察水在受热时体积的变化、水在变冷时体积的变化。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尽可能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然后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观察到:水受热时体积增大,沿细管上升;受冷时体积缩小,水位下降。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看到学生沉浸在喜悦之中,我决定将探究引向深入:你们猜测一下其他液体如醋、食用油、豆奶、酒精,它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学生的探究欲望进一步被激发,探究兴趣更加浓厚。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得出结论:以上这些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践证明,只有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他们的知识体系中,才能达到深层理解。

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如教学《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一课,我先让学生玩气球,把气球吹足气,让喷气口对准上、下、左、右四个不同的方向,观察气球怎样运动。学生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后认识到,气球喷气时,喷气口与气球运动的方向相反。我接着提问:“谁能安装一个像火箭那样驱动的小车?”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很快安装了一个喷气小车。然后探究小车的运动,学生很容易理解是反冲力的作用使小车前进,而且也掌握了反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问:谁知道火箭是怎么升空的?让学生由小车运动联想到火箭升空的原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课要结束时,我要求学生做一个气球火箭,看谁的火箭飞得更高,把学习到的知识拓展到课外。

橡皮泥教案范文第2篇

案例:设法求出橡皮泥和苹果的体积。

1.教师展示些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如粉笔盒、资料盒等,同学们知道只要测量出长、宽、高或棱长即可。

2.展示一些不规则物体,如苹果、木块、泡沫塑料、橡皮泥、鸡蛋、石块、足球(瘪气的)。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直接计算出来吗?(不能),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呢?

首先,让学生将这些物品分类(按可塑和不可塑)。这时学生都能想到橡皮泥可捏(塑)成其他物品,如捏成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形状,这时只要量出捏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或棱长,然后依据相关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这就是运用了“等积变形”法来求橡皮泥的体积。学生通过操作探究,逐步知道了橡皮泥捏成长(正)方体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两者前后的体积仍然相等,即长(正)方体体积=橡皮泥体积。

其次,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量杯和苹果,通过之前乌鸦喝水的启示,学生纷纷说其中一只装满水,苹果放入之中溢出的水倒入另一个量杯,只要量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即可;也有说不一定要两个杯,只要往其中一只装有水的量杯中放入苹果,让它浸没,水会上升,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学生通过这个实践探究都基本明白:苹果浸没于水中,水面上升,是由于苹果占据一定的空间,将水“挤走”了,而被“挤走”的水(即上升那部分或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了。通过探究,学生也知道了这就是典型的“排水法”,用它可测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同时,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还让学生碰到不下沉(上浮)的物体(如凹陷的乒乓球、木块等),找到解决的办法。而橡皮泥这种软固体用此法照样能测出体积来。

以上案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团结协作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门道,更了解了结论背后的过程,从中享受过程美。通过由规则物体体积去探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生找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此案例也让学生这种探究活动切合了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准了认知点,从中也得知要让探究在课堂中更具价值,就需要:(1)加强联系实际生活。教师通过提供典型的切合生活的材料,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出可行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究,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这样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更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2)实现从“听”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自主去探究。找出不规则物体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探究中经历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加强探究的拓展性和知识性。上述案例中求苹果的体积时既可以浸没,也可以排水。重点突出知识的转化,橡皮泥可以捏成规则的长(正)方体;苹果可以用有刻度的量杯(或正方形的玻璃水槽),记录下放入物体前、后水位的刻度,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该物体的体积。另外,在探究过程中通过拓展延伸可以丰富学生的数论知识,激发探究的欲望。如上述案例出现的“上浮的”不规则物体体积又如何计算。这就是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灵活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持久而稳定的信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橡皮泥教案范文第3篇

1.描摹画

准备一些描摹纸。教宝宝把描摹纸放在他喜欢的一幅图画上,把这幅图描下来。然后再给描好的图画涂上颜色。

适合年龄:3岁以上。

2.把刚经历的事画下来

宝宝看到的小动物,玩过的一件新鲜的玩具,看过的一段动画片,或者留在记忆里的印象最深的事物,都可以让宝宝试着画下来。这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具体事物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适合年龄:3岁以上。

3.制作蜡板

把纸放在一件表面凹凸不平的物品上,然后在纸上涂蜡。当显出物品的图形后,再往纸上填色。

适合年龄:3岁以上。

4制作硬币拓本

将一张薄一点的纸垫在硬币上,用蜡笔轻轻地在上面涂抹,硬币拓本就做好了。制作拓本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阴、阳纹线的关系。

适合年龄:3岁以上。

5.自制图书

把宝宝看过的已破旧的图书收集起来,和宝宝一起找出其中一些还完整的图案,将它们裁剪下来。和宝宝一起将这些图案贴在纸上,组成新的画面。如果图案比较多,还可以多贴几张,组成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画面,这样就制成一本新书了。这不仅可以旧物利用,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

适合年龄:3岁以上。

6.制作“小点心”

准备一些橡皮泥。教宝宝用手纸芯当滚筒,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压扁,再把手纸芯竖起来切出一块块的“饼干”。最后,在饼干上加一些小豆子。还可以找一些瓶盖,把橡皮泥填进盖子里,摁平,再用牙签、筷子等在橡皮泥上戳一些小洞,或者直接在上面点缀几颗小豆子。好看的“曲奇”就做成了。

适合年龄:3岁以上。

7.做“糖果”

将彩色纸剪成糖纸大小的纸片儿。教宝宝取一块橡皮泥,揪成许多小块,再捏成小圆球,作为糖豆。把“糖豆”放在剪好的纸片上,包起来,就做成漂亮的糖果了。多做几个糖果,还可以用来玩过家家游戏呢。

适合年龄:3岁以上。

8.给家人画像

给宝宝一张纸,让他给家人画一张像。画完之后,拿出一张家人的照片贴在旁边。开始时,宝宝很可能画得并不像,但他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所以你要鼓励他大胆地去画。

橡皮泥教案范文第4篇

一、改进实验材料,弥补器材不足

实验材料是一切探究活动的开始,材料选取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生探究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是有效进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然而,教材中一些材料本身有问题,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浪费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于是,教者大胆地把教科书中的部分实验材料更换成生活中常见、便于操作且价格低廉的材料,不仅能够代替教材中材料的功能,还能使实验的效果更直观。

[案例1]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实验一,猜测验证胡萝卜在水中是沉是浮。实验二,切分萝卜,把它切成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更小,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轻重和体积大小无关。存在问题:胡萝卜下端富含矿物质,密度比其他部位大,胡萝卜整个在水中上浮,而切分后下部分在水中下沉,直接误导学生,影响探究的有效性,因此不能作为探究的材料。改进方法: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我把萝卜改为苹果,实验效果明显,学生不会产生歧义,且为下节课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与什么有关”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

[案例2]

《沉浮》单元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教材中要求准备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这两组材料直观性很强,但我们农村科学实验室没有相配套的装置,于是我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对本节课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我在学校附近的小诊所找来了一些青霉素针剂瓶子,先选了一组体积大小相同的空玻璃瓶,里面装上不同重量的水,用它来代替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那套小球;又选了一组体积大小不同的空瓶,里面装上沙子,用天平称出相同重量,用来代替那套立方体。这样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让实验操作变得更方便。学生很快就整理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有了小瓶子活动的铺垫学生对潜水艇的原理也理解得比较好。

二、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成功率

目前,教材中很多教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很不适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探寻更合适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设计实验时,尽力选用简便于操作、效果明显的方法。

[案例3]

在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浮》单元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是沉是浮》,实验三:“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存在问题:测量排开水量的工作必须细致,而烧杯测量排开的水量,烧杯的刻度还不够精确,观察时很难看出排开水量的差别。改进方法:1.把烧杯装入400ml的水,为了看清楚,在水里滴两滴红墨水。2.放人橡皮泥,用带刻度的注射器抽出排开的水量,记录排开的水量,按此方法测量其他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重量不变,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知道了这个道理,学生也就很快理解了钢铁造的大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了。

三、创新实验设计,变抽象为直观

实验设计是科学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如果能对已有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对设定实验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再选用新的方法,促进实验最优化,这样,会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实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案例4]

在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浮力》这一课,主要实验是探究浮力和排开水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按照原有教材定的实验器材开展实验太难操作,实验存在很大误差,而且效果欠佳。存在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用橡皮泥固定杯底的小滑轮或者勾码,橡皮泥在水中会融化,粘贴不住,容易被拉掉。2.装水的容器也难以选择,容器大了便于直接用手操作,但水位上升不明显,不利于观察;容器小了便于读数,但杯底的滑轮不太容易安放,老师演示都难以操作,更别说学生分组实验。结合本单元教材内容和教者对教材的理解,重新设计实验:用一个塑料空瓶代替泡沫塑料块,一个1000毫升的塑料量杯代替水槽,采用往塑料瓶中加钩码的方法,改变给塑料瓶施加的压力来探究它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的关系,该方法便于操作,简单直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和效果。

橡皮泥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提问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作为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培养的是未来的创造型人才,这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如何落实到教学实际操作这个层面呢?不少学校和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似乎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误区:即探究性学习就是做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应该对“探究性学习”有个准确的定位。“探究性学习”是个偏正词组,其中心词是“学习”而不是“探究”。也就是说,探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它的主战场应该在课堂,即让探究的精神走进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探究的眼光去看待学习对象——教材。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这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探究学习的过程,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在科学课上,把“提问权”还给学生,以此作为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突破口,即活学生思维,融探究性学习于课堂教学之中。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在科学课堂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巧设情境,引发探究兴趣

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学习动机,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而产生疑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动因。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情境,能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笔者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留心找情(情即教材中的一些因素),精心设境(境即特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引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解决问题,就会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教师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先将一个茶杯装上半杯水,用一硬纸片将瓶口盖住,用手按住硬纸片,然后将这杯水杯口朝下,手慢慢的拿开,结果杯里的水没有流下来。学生专注地注视着实验,实验之后同学们一脸的疑惑,一致提问:“为什么这杯水杯口朝下,杯里的水不会流下来呢?”很明显地学生们已产生了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也有了疑问。这位教师乘机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了本此新课题的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积极探究问题症结所在。这样的情境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探索课本内容,以期解决疑问。

二、活跃气氛,唤起探究热情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德国的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教学中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主动到去探索新知,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正是唤起学生探究热情的有效途径(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教育的学习方式之一)。笔者认为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上确保学生能生动活跃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从时间上说,须以学为本,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交流,使学生的各种思想相互触发、碰撞而趋于成熟、完善。再从空间上看,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不仅要积极肯定能思考有主见不盲从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敢疑,而且要不断强化这种意识,坚持指导,直至形成“常疑”的习惯。

一位教师在教学《沉浮的秘密》一课时让学生研究橡皮泥由沉到浮的原因,他先拿出一块红色橡皮问:“同学们,你们猜这橡皮泥,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两种意见都有。

师:“事实胜于雄辩,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最有力”。生:“实验”。接着教师便演示起实验:取出装有一大半水的玻璃水槽,把一团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沉)此时赞成橡皮泥沉的学生便高兴地鼓掌。这时教师便笑着说:“这块橡皮现在确实沉入水中,但它有没有可能浮在水面上呢?”教师话一落下便从水中取出橡皮团,用干抹布擦去表面的水,把橡皮泥捏成一个空心船形,把橡皮泥轻轻放在平静的水面上。(橡皮泥浮)顿时赞成这一结果的那部分学生也大声地鼓起掌来,这时的课堂气氛尤其的轻松活跃。突然,有个男孩子举手了“老师,什么原因,原先沉入水底,现在却浮起来了呢?”其他学生也表现出同样疑问的表情,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势必使学生缺乏形象认识和理性思考,犹如雾里看花,该教师说:“其他同学谈谈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证明大家的假设正确与否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随即展开了讨论、猜测(有说橡皮泥变轻了,也有说受到浮力变大了。),他们自己找到合作伙伴,协作从课本中找资料,想办法使自己的观点成立,以求驳倒对方,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最后教师让各组讲述自己的观点和验证方法,师生共同评价、分析、完善方案,并通过分组实验实际验证各种猜测。在这样热烈的讨论和理性的分析中,学生对橡皮泥的沉浮原因有了更直观、更科学、更深刻的认识。对此,笔者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或许教师只要给学生多一点自主时间,多一点信任宽容,多创设轻松活跃的气氛,从此就能点燃学生生命自信之火,唤起探究热情,甚至改变他们一生的学习轨迹?

三、形式要多样,激发探究意识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塞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点燃的火把,这就要求教师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思维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使不爱思考的学生想思,爱思,会思;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善思,深思。笔者认为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去探究那一个个未定点;或提供设问范围,使学生探究有章可循;或引进比较对象,拓宽学生探究视野;或自由讨论发问,激起学生探究热情;或先教后提问探究,或先提问探究后整理等等。

如一教师讲《地球引力》一节时,给学生提了一些问题,1、既然地球是圆的,那么地球另一面的人,是不是头朝下,会不会掉到地球外面去?2、我们为什么上坡会感到吃力?3、地球上的飞行物能否飞到天外去?4、为什么物体总是从高处落下来,水总是往低处流?学生随着这一连串的问题,紧张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对学生说: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才会有所发现,大科学家牛顿正是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后才引发了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人类能摆脱了地球引力飞到天外去。学生听后对生活的一些现象开始注意思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在讲《月球》时,通过形象的对比,配合电教录象,逐层展开,在学生眼前展现了浩瀚的宇宙,寂静的月球,环形的火山,描述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它的性质,作用以及关于它的种种传说和来历,学生看的聚精会神,听的津津有味,如醉如迷。通过讲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一教师在讲《水的浮力》一课时,由中国的《曹冲称象》、《捞铁牛》讲到西方的“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这些典故许多学生都耳熟能详,甚至有的典故还在语文课上学过,但大部分学生只是从语文的角度或故事的角度来理解,学习了《水的浮力》之后,学生们都能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到了典故中的主人公那聪明的做法来自于平时的多观察、多动脑,利用自然科学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巩固了典故,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别开生面,寓教于乐,在学生面前打开一扇知识的门窗。

多样的方法,目的在于问题让学生思考提出并由自己探究解决,答案让学生自己感悟、归纳、总结并完善。教师的作用就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靠自己或与同伴的合作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落实到课堂上,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四、结尾留活意,养成探究习惯

结课这一环节不可忽略,教师应或含蓄深远、或再掀波澜或拓展延伸……,使学生“带着激情、带着悬念”走向课外,这不仅是为了巩固课内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课内活跃的思维、涌动的探究精神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现实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现研究无处不在,从而养成“探究”习惯。

一教师教学《恐龙》一课接近尾声时,微笑着说:“到恐龙世界里逛了一圈之后,大家的收获应该不少,能来谈一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逛了一圈之后,对恐龙世界你还在思考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进入了沉思,接着,学生便纷纷发言,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让学生课外找资料,小组合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展示成果。这样结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提问和发现,并由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看问题和深入探究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应该是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的突破口。课堂上,教师只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善于提问,使“课堂上充满了探究的气氛”,就一定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