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给排水专业技术工作

给排水专业技术工作

给排水专业技术工作

给排水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专周教学;校企合作

2007年,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高职示范建设专业。按照教育部办学精神,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要求培养服务给排水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1]。两年多来,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课程体系改革为重中之重。

一、市场调研

教育部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要求,示范建设专业需要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2]。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深入省内外数十家企业,对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市场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结果如下:

二、重构学习领域和课程体系

结合调研数据,我们发现,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以内,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面向为施工、监理、造价、运行管理等一线岗位[3]。据此,我们修正了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按照“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专业建设,培养适用于给排水工程施工与监理、水处理工艺运营、水质检测、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等岗位的,具有给排水工程施工、水处理工艺流程运营、水质检测、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等技能的,社会急需的给排水行业高技能人才[4]。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原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构建起由九大学习领域和六门选修课程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如表2)。

三、课程内容选取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每个学习领域由若干门重新设计的课程组成,而新的课程需要完全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一体,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邀请了数十位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召开了多次论证会,按照“立足实际、侧重实践、方便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精选课程内容,编写出课程标准,并据此编写教材。如表3,《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选择了四类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主干学习情境,根据具体内容不同,每个学习情境又划分若干子情境,在内容选取上覆盖了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一线常用施工方法,同时又具有一定先进性,满足国家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5]。

四、课程实施与改进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安排很多门课程同时开设,每门课程两节连上,持续一个学期完成。而新的课程体系,由于基于工作过程,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融为一体,实践训练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往往一个实践项目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这就与传统教学安排产生冲突,为解决这个矛盾,对于某些课程,我们借鉴德国职教模式,采用专周教学,如表3、表4所示,安排连续的几周,在校内外实训场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统一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穿行,实践训练环节可根据具体实训项目,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实际动手操作,在做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练一体化。

两年多以来,在新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譬如教学内容的筛选、教材与实际工程的差异、理论与实践教学配合、教学配套软件和硬件建设、实践训练环节的组织实施、校企之间的合作形式等。为解决问题,我们组织人员编写和修订了专业教材;扩建了水处理与水质检测实训室、水处理仿真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场,新建了水处理微生物实训室、市政管网施工实训场、消防仿真实训场和水生产实训工厂,并据此整合成立了校内给排水工程实训中心;同时,我们继续加强与合肥市政工程公司、安徽水利安装有限公司等8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新建了合肥供水集团、上海浦东建筑业联合会、合肥明珠工程造价事务所等5家校外实训基地;选派5名专业教师赴生产建设一线锻炼,聘请了一批企业一线工程师和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了教学应急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满足了教学需求。

五、改革效果

通过国家示范专业建设,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我院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取得了很大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条件大大加强,校企合作渠道更加通畅;教师队伍得到锻炼,真正建立起一支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符合高职教育需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更加符合生产一线需求,打造出《给排水工程施工》、《水处理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运行管理》等一批省级、院级精品课程;学生理论深度够用、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学习热情高涨;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且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获得用人单位好评。作为对改革的肯定,2010年3月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示范验收,2010年11月,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给排水实训中心当选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六、结语

通过对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了校企合作,锻炼了教师队伍,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强化了教学效果,能够更好地培养出服务给排水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值得在深化高等职业教学改革之际为其它专业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7,(7):45-47.

[3] 陶竹君.高等职业教育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消费导刊,2006,(11):504.

给排水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实践能力;职业资格

一、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面临的任务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我国已经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接近90所,专业教学内容也随着时展和技术革新不断变革,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城镇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范围和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服务范围包括城镇、农村的饮用水处理、供给;污废水排除、处理与循环利用;雨水排除、收集、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已经成为一门与多门学科交叉的需要一定综合知识的学科。

10多年来全国给水排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水工业”、“水科学与工程”等概念,着手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并提倡不同高等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教育,目的就是让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顺应时展,拓宽就业范围。各高校应根据学校和地域特点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转变思路,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教学内容更新。给水排水工程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二级学科,随着技术的发展,相应知识、工艺方法、规范标准更新非常快,而专业教材更新不及时,专业知识点和部分规范标准往往存在老化的问题。如《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均已更新为2006年的版本,而目前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材上大多引用的1997年修订版本的内容,这就需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针对新规范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而且随着时展,给水排水工程学科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形势和问题,单纯依靠单一的传统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方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更多的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和交叉,也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随着松花江污染事件和太湖蓝藻事件的出现,关于供水安全保障技术和系统方法的内容需要让学生熟悉或掌握,但《给水工程》教材中还是以传统的饮用水净化方法为主,缺乏针对微污染原水和突发污染事件时候的饮用水处理综合措施,老师在授课时应及时对处理该类突发事件的技术措施进行系统讲解,让学生及时正确的掌握书本外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在解决重大专业问题时注意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

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实际工程应用,就业范围包括市政设施部门、环保部门、设计院、工程公司、设备安装公司等单位,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应重视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完成数学、英语、力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还要完成《工程制图》、《测量学》、《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处理试验技术》、《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应用课程的学习。在毕业之前掌握基本的专业绘图、设计、试验研究、工程测量、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实践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进行应用课程教学时,应更多的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讲解,必要时增加工程现场讲解并进行必要的操作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专业教学应与职业资格考试衔接。人事部、建设部、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结合各行业的特点和要求,推出了多种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职业资格往往是不同行业高层次人才身份的象征,代表着专业人员在行业内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职业资格考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集合了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门一级学科的专业知识点,学生毕业后可以根据工作单位需要和个人兴趣参与多种职业资格考试,如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这就需要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在做好专门教学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多选修或自学一些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拓宽学生将来就业的范围和渠道。

给排水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注册工程师制度;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31-03

高等工程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性的工程技术人员,其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生产方式的迅速变革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分析传统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让高校高等工程教育与企业生产发展接轨,满足工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培养出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是一般工科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注册工程师制度是一种执业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某些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执业人员实行的一种准入控制[1]。我国于2003年颁发了“关于印发《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2]。注册工程师制度包括专业评估、职业实践、资格考试和注册四个过程。专业评估是为了保证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必要的教育水准,而实施的对专业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认证制度[3]。注册工程师制度基本内容涉及要求专业课程内容及时反映学科的新发展,包括新领域、新技术、新规范;要切实加强工程训练,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等。将注册工程师制度要求和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挂钩,实施在专业评估的基础上,实施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对提高高校工程专业教育质量,实现我国工程教育创新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桂林理工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于2007年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近年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结合专业评估存在的问题、注册工程师制度要求,对专业实践教学有的放矢地进行了一些工程教育改革。

一、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改革

我校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包括社会实践、测量实习、认识实习、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原计划36个学分,其中课程设计安排包括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1周,给排水管网工程综合设计3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1周,水处理工程综合设计3周,水工程经济课程设计1周。专业业务实习安排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4周,毕业实习与设计17周。为了加强基础工程能力训练,通过分析多年来各实践环节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专业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并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个别环节的周数安排,强化部分内容训练。修改后实践教学环节44个学分,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改为2周,水处理工程综合设计改为3周,生产实习改为8周,并增加了市政工程软件应用实习2周。调整后学生在第七学期实践周数达到13周,基本上以工程设计与现场工作为主。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也为毕业迅速进入角色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专业实习基地是学生们进行工程训练的一线,如何做好实习基地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实习走马观花、工作蜻蜓点水的实训状态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建设,涉及实习基地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设置、实习工作方式与考核制度的完善与建立等方面。

1.专业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注册工程师制度要求高等工程专业教育要切实加强工程训练,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根据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考试要求,专业考试内容和所占比重分别为给水工程(占30%)、排水工程(占30%)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占40%)。以前,我校给水排水专业实习的地点基本上以污水厂、自来水厂为主。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桂林、柳州、南宁等多家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方案。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从事给排水设施运行管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以及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与概预算编制等多个领域的实践工作。同时,细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新领域、新技术、新规范的学习,结合实习基地工作特征,制定配套的教学目标和培训内容,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投入到工作中,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相互印证,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改变实习方式和考核制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校外实习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传统的实习方式中认识实习采用大班实习,由指导教师带队集体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增加感性认识;生产实习采用分组实习,往往一个厂安排1组15名同学左右,进行岗位实习,学生根据厂里的岗位设置轮岗顶班实习;毕业实习多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或就业去向到单位实习。由于认识实习一般设在第一学年,学生尚不具备专业知识,因此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习改革的重点放在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传统的岗位实习学生安排到岗位常出现学生无所事实,变成近距离参考工人操作的环节。而毕业实习又由于涉及单位过多,缺乏系统监督,流于形式。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我们引入研究生学术培养的方法,采用导师培养制,并制定小组讨论制度。学生可以主动联系专业相关企业,也可由学校落实实习单位,实习过程严格控制小组人数,一般不超过4人。导师队伍由专业老师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构成。按照实习要求导师负责实习任务的安排与落实,通过工程人才培养的“传帮带”模式,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同时实施小组讨论制度,学生和导师一周一次定期交流与讨论,这样即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也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实习考核制度是学生提交实习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实习报告和实习出勤情况进行考核。采用导师培养制实习方式,实习考核相应地完善了考核指标。增加了实习小组讨论、实习答辩、导师鉴定、实习单位鉴定意见和设置实习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加分项目等多方面考核指标,使实习过程成为一种工作业绩的考核,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工作的成绩与投入精力、工作态度和工作的成果有关,增强了实习的实战性。

三、提高专业教师工程能力

工程专业教师没有实际工程经验是国内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普遍面临的尴尬问题。基于高等院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些参考性指标,及高校教师职业的发展特征,近年来高校引进新教师,强调高学历及其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背景。工作中,教师的考核评价指标也倾向于科研项目多少、学术论文的水平等方面,结果出现了教授工程专业的教师缺乏工程经验,实践教学纸上谈兵,脱离生产实践的现象。教师工程能力欠缺已成为制约高等工程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建立一支工程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非常重要。笔者所在学校从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培养、专业教师的考核以及企业兼职教师的遴选几方面入手,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1.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培养。学院制定政策,鼓励教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创造机会让教师定期到不同企业挂职锻炼。给排水工程专业工程能力的培养涉及多个领域,从目前社会需求来看,给排水专业在企业可能从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定期走出去不但让教师们在不同领域获得工程训练和实践锻炼的机会,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同时还可以利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践单位生产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参与企业的职工培训与技术咨询。

2.遴选企业兼职教师。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员一般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聘请这些人员参与到工科学生的培养,对学生的实践环节的培养和工程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我校给水排水专业近年来遴选了一批设计单位的工作人员,作为生产实习和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取得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也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工程能力基础。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由设计单位人员参与培养的学生,4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实习与设计阶段就签署了就业意向,其他的学生也在求职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与优势。

3.专业教师考核方法。完善工程专业教师考核管理方法。工程专业教师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工程能力。学校应逐步改革配套的师资考核管理办法。对教师的考核从侧重评价研究课题和为主,转化为多种指标共存的考核体系。目前,我校专业教师个人考核主要依据教学和科研工作两方面计算工作量而定。其中,科研工作量扩大了考核指标范围,申请专利、工程项目设计、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均可折算为科研工作量。该举措为教师投入工程实践教育免去了后顾之忧。

四、结论

我校根据专业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改革实践,总结出依据注册工程师制度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改革、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提高专业教师工程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是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措施。实践也证明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就业单位涉及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领域,学生所在单位对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实施将对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影响重大,如何进一步切实加强工程训练,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建立起与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制度相适应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育将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与长期实践的教学改革课题。

参考文献:

[1]张云峰,詹界东,李文.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J].高等工程教育,2005,14(1):14-16.

给排水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建筑给排水技术不断更新,建筑给水、排水技术不断专业化,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设计特点,极大推动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水平的提高。有关部门针对我国建筑特点,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研究、管理机构,组织开展关于建筑给水排水的学习交流活动,对于不断提高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现场施工过程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施工技术简理。

1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1.1给水设备安装。给水设备安转是建筑给排水技术中的起始阶段,安装技术相对负载。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的室内安装给水设备,安转过程比较繁琐复杂,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与专业的施工技术。而室外给水设备的安装,施工步骤比较繁琐,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设备的安装,不能仅为安装效率而忽视了对安装质量的要求。应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责任,给水设备的安装对于整个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若给水设备安装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给排水系统的崩溃,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1.2给水管道安装。在整个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过程中,给水管道的安装相对比较简单,给水管道安装过程虽不复杂,但是在安装过程中也不能掉以轻心,忽视安装质量。在对给水管道安装之前。首先是要对安装的位置进行确定,对位置进行测量确认,仔细检查施工支架是否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确保支架的高度、角度等符合设计要求。1.3排水管道安装。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排水管道的安装在施工技术上与给水管道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不同。在对排水管道的材料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排水管道在特定位置要安装伸缩节,避免由于管道的热胀冷缩造成的管道结构的变化,造成管道的扭曲变形,最终造成管道破坏。对已安装完成的管道,禁止将管道作为建筑结构中的支撑,造成管道损坏。

2施工问题

(1)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施工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而且建筑给水、排水施工贯穿工程的全称,对于建筑的整体性以及完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目前很多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是注重建筑的施工效率与外观,而忽视了对建筑内部施工的重视。(2)我国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具有专业知识能力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造成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问题频出。(3)对于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缺乏足够的监管力度,监管人员对工程的监管不到位,疏于管理,造成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态度不认真,出现施工问题。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使用人员对工程缺乏责任心,造成施工过程过于草率盲目,严重影响工程的进行。

3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

3.1提高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专业性。提高建筑给水、排水技术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只有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技术的专业性,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系统性要求,明确具体施工部位标准,确定施工方案,才可进一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对于施工中的细节,如排水管道噪声的处理,水表的安装与维护,二次供水等都会对整个建筑给水、排水施工造成影响。对于管道噪声的处理,可通过对管道材料的选择,选用一些具有较好隔声效果的材料或采取一些人为干预的方式降低管道噪声的影响,也可以将管道尽量设计安装在里卧室等较远的位置。此外,目前对于广大群众而言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卫生间漏水问题,为尽量避免这种问题对客户生活的影响,彻底地解决卫生间漏水问题,通过设计下城市排水管施工,能最大化地避免漏水,若在配合使用隔离层,能够更加理想的解决漏水问题。通过对建筑施工中给水、排水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才能更好地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3.2积水设施的便携化处理。积水设施的便携化主要是应用在对给水、排水管道的保护处理,保护管道口位置的安全,避免由于违规操作造成的管道损坏,严格按技术标准完成水表的安装,尤其是要保证管道与墙面间的举例,加强对管道以及给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对于出现问题的管道与设备及时处理,确保施工质量。此外,管道内水压是给水、排水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管道中水压的测定,确定协调管道的施工高度与水平角度。除此之外,还要结合自身施工经验,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施工技术与科学理念,兼收并蓄,提高自身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技术。3.3排水管道的施工技巧问题。排水管道安装应特备注意管道口的封闭,避免杂物进入管道,破坏施工。排水管道的安装分为施工前与施工后两部分,施工前要注意对管道的喷漆过程对管道口的损坏,施工后要注意管道口的及时保护,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管道造成人为损伤及明火烘烤。完成施工后,要加强对于排水管道的日常维护,排水管道作为整个给水、排水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维护整个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意义重大,要加强对排水管道的关注程度。良好的排水管道的安装与维护,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从而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认同感,获得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3.4给排水安装中如何防渗漏。对于给排水施工中的防渗漏问题的处理是整个工程成本的关键,同时也是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故对于给水、排水管道的安装过程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避免渗漏都施工的影响。交叉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过程,而交叉施工易造成管道的渗漏问题。为解决这种施工过程造成的管道渗漏问题,在管道施工前要将管道的内部清理干净,防止管道内部有杂物遗留,对于给排水施工中的各种配件也要做好提前出路。此外,在进行管道铺设安装过程中,要确保管道有一定的安装角度,排水管出口要注意密封,通过多种有效措施避免管道的堵塞。在整个工程结束后,要多管道进行整体性检查,对管道进行灌水试验,在确定管道的通畅后方能继续安装各种直管及明管。对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要仔细认真,待管道的灌水测试完成以后在进行分段防水,假如再放水过程中出现水流缓慢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管道中有杂物堵塞管道造成的,此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疏通管道,清理杂物,确保管道的畅通。3.5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进行必要的上岗前检查,确定施工人员是否具有施工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工程人员的协调配置,具有不同专业以及能力的人员要在不同的岗位才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同时要对施工人员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不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此外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积极引导施工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3.6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在进行给排水施工之前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工程材料符合要求,避免有问题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此外,还应加强对施工过程施工施工质量的控制,对施工中的预留件、预留洞等的位置以及大小要符合设计标准。钢套管的高度要高于建筑物本身的高度,对防水翼的检查要彻底,确保施工符合设计标准。对于需要埋于地下的管道,应加强对管道的防锈处理。室外管道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要求,不可过低,防止人为损坏,井爬梯的质量必须要有保证。此外,施工人员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的隐蔽检查制度,建筑施工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技术复杂,专业性要求高,设备的安装步骤繁琐、细致,要加强对施工的检查与管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作者:栗为民 单位:新疆蓝天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韩波.探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

[2]屈阁亭.探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

[3]户锴.探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J].美与时代•城市,2014(3).

[4]杨广昌.探究施工现场给水排水技术与管理[J].江西建材,2015(5).

[5]关卫龙.对施工现场给水排水技术与管理的思考研究[J].四川水泥,2015(2).

[6]陈晓凤,陈烨.浅谈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19).

给排水专业技术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给水系统;给排水设计图;阶段性验收

1 高层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概述

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安装之前,要对建筑特点进行整体考虑分析后,再进行下一步系统设计,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及建筑后期投入使用安全。

1.1 给水系统

在整个给水系统中包括供水方式和减压方式两部分,在目前的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当中,其主要的功能包括居民生活用水系统和辅助用水系统。在居民用水系统当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在目前高层家住供水系统当中,通常采用分层供水方式,其中5层以下用户主要采用城市给水网直接供水方式,5层以上住户主要采用水泵增压给水管网方式,多方式、多渠道满足各户居民日常用水需求。

1.2 排水系统

高层建筑中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各种类型的生活废水进行排放,为了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高层建筑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特点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对排水管道进行设计,以防止生活废水阻塞排水管道,进而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建立起专门的排水管道对高层建筑废水进行有效排放,以避免人们生活环境受到污染。

1.3 消防系统

在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消防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层建筑中人们处于密集的居住状态,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状况,后果将十分严重,通过建立相应的消防系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人们的居住安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系统主要包括室内外消防栓供水系统和自动喷水消防系统。在对高层建筑消防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消防用水量,既要保证能够起到消防的效果,同时也不能造成较大的水资源浪费。

2 高层住宅给排水安装中的具体管理措施

2.1 给排水设计图

在安装高层住宅给排水系统时,给排水设计图为整个安装环节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因此在施工的准备阶段,一定要注意给排水设计图与实际高层住宅的施工环境是否相适应。在设计前对高层住宅区的管道铺设情况、给排水设备安装位置、具体安装设备等数据信息都需要进行详细分析。同时考虑到住宅环境的管网、水电等设备都需要在有限的使用空间内安装,因此技术工人对于专业的给排水设计图一定要熟练掌握,将可能产生的施工误差降到最低。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监管方一定要在施工之前进行设计图的研讨和交流,防止由于设计图理解不彻底而造成的工程进展缓慢的情况发生。

2.2 了解给排水系统安装的规范制度

健全的安装制度是保障安装工程准确高效的运行,确保安装环节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排水设备的安装质量达到标准的重要制度保证。管理人员与技术工人应该深化对高层住宅给排水设备安装的相关规定的了解程度,规范安装流程。以规范的要求为标准进行阶段性质量检验,运用专业化技术标准规划给排水设备的安装步骤,使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达到质检标准,确保给排水系统在高层住宅的使用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避免因为排水设备质量不合乎标准而进行的返工情况的出现,严格按照国家给排水工程相关的规范制度进行设备安装。

2.3 加强工程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层住宅的给排水设备安装属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程项目。因此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技术工人的专业化水平,尤其在专业设备的操作方面,要确保由专业的技术工人进行使用和操作。在保证标准化安装流程的同时,提高给排水安装设备的操做安全性。但在当前阶段,由于给排水安装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导致高层住宅的给排水设备安装经常由技术经验不足的员工来进行,无法保证安装的准确性。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专业安装技术人员的培养,对安装工程实现全面综合的管理,定期进行检修排查安全隐患,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2.4 收集安装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安装地点的具体情况,参考如当地电网架设情况、道路规划设置、天气条件、网络信号、建筑格局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在安装高层住宅给排水设施时,要注意管道的连接顺畅,排水便利,既要保证给排水设备的实用性,同时,也要考虑住房格局,确定给排水设备布置的合理性。给排水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根据安装环境、相P部门的政策、建筑单位的具体要求等影响给排水设备安装因素的变化,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预防因为消息滞后而导致的给排水安装工程不达标。

2.5 先易后难,分部安装

给排水设备的安装因为需要连通整栋高层住宅,所以安装流程较为复杂,在安装项目进行时,要保证安装工序的顺序实行。保证工程的开展先易后难,先安装简单的部分,难度较大或工序较为繁琐的环节放在安装后期解决。在给排水设备先进行定位后,再按照设计图进行安装,提升工程效率。保证安装的准确性。在给排水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反复校验,确保设备质量合格后,再完成交接。

2.6 实行阶段性验收,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为保证给排水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项目负责单位要及时进行校验,开展定期质量检测报告会,实行阶段性验收,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由于高层住宅的给排水设备相较于多层住宅安装技术更加复杂,日常的检修和护理程序也较为繁琐,因此,在高层的给排水设置上,要将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于阶段验收的成果要进行详细认真的记录,要保有纸质材料原件和数据模式的电子版本,保证其检验结果的真实有效。

3 结束语

从高层建筑给排水设备的安装流程和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具体管理措施两方面考虑,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给排水项目工程的技术的支持,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在保证给排水安装设备工程质量检验合格的基础上,注重现代化技术对建筑装配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建筑领域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志彩.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探讨[J].工业,2014(7).

相关期刊更多

能源技术与管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

环境教育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