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组互助式;课程设计;应用型人才;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1-0023-02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软件类人才所必需的三大技能之一,在高校培养软件类人才的课程体系中,数据库原理课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数据库技术是一项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快的技术,几乎涉及所有的计算机应用领域[2]。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该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对应于传统的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存在着重原理,轻应用,教学方法较为陈旧等不足[3]。很难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中,引入小组互助式教学方法[4],可以改善这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以小组活动为核心,依靠小组成员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面对面的促进式互助来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成绩为最终考核成绩,而非某个成员的成绩。本文探讨了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运用。

1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中存在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全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进行了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改革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重理论轻实践,大部分高校开设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程存在着理论原理学时和课程设计上机实践学时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也就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相矛盾的。

2)课程设计工作量较小,只适合一人独立完成。这与现代软件开发是相抵触的,从软件工程学角度来讲,软件开发需要团队协作完成。

3)课程设计考核制度较为陈旧。传统的数据库课程设计考核,大多以学生所做数据库系统的前台实现情况和后台数据库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考核。所做系统相对简单,与实际要求的技术水平有出入。不利于激发学生实践的主动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2小组互助式教学的实施

1)组建数据库原理课设小组

根据学生自选优先的选择,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组建后,求小组成员推荐组长。老师布置好课程设计任务后,学生根据要求开会讨论确定实施方案。有组长牵头实施,统筹全局,并将课程设计任务分解,分配到各小组成员手中。按照相应的工作内容,将小组成员划分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等工作的负责人。也就是每个人负责组织在不同阶段的实施内容,例如召集例会讨论、调研、设计等工作。每个小组成员,并不意味着完成自己的相应工作就完成了,也要参与到其他环节中去。

2)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取

根据所学数据库原理知识,根据所给题目,进行数据库设计,选择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后台开发工具。结合所学面向对象编程知识,选择合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作为前台开发工具。设计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一般以中型题目为宜,能够对数据进行录入、编辑、修改、删除、添加、浏览等功能。教师规定学生可以从学生成绩管理子系统、课程管理子系统、图书管理子系统、通讯录子系统、教室管理子系统、宿舍管理子系统、个人事务管理子系统,库房入库出库管理子系统进行选取,也可小组自拟题目,但工作量必须由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对于题目,教师鼓励小组自拟题目,因为这样学生才能选取与实际项目相近的题目,提高学生的课程设计的兴趣。

3)课设中实施

指导教师,要对各小组的工作进行整体监控。在课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参与到各小组的课设讨论中去,给予相应的开发建议。通过小组间的竞争,点燃各小组的课设工作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数据库设计工作的欲望。当各小组进入到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时,要进行必要的指导,省得学生走弯路。课程设计环节对学生技能的提升来说非常重要,它能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课设的实施环节中,按照小组进行,由组长统筹安排。依据数据库设计的工作流程进行开发,做到人员分工明确,以团队形式进行课程设计工作。课程设计结束后,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开答辩,小组各成员表述自己设计的理念和实施方案,小组成员的结构和分工,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案等,由指导教师和各小组组长作为评委进行考核。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数据库原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并且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是主导者又是参与者,融洽了师生关系。

4)课设的总结

答辩结束后,各小组长要代表本组进行总结,主要总结课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从其他组学习来的经验,还有对本组课设内容怎么进行完善等。最后教师对每组进一步的点评,包括各组的优缺点,课设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等。

3小组互助式在课设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

小组互助式进行数据库课设工作,是以小组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一种课设教学方式。比以教师为主导的程序要复杂,但学生在参与热情上明显提升。比较优秀的学生通过此进程,可以提高自身理论实践的水平;中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学习,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给予每名同学展现自我的平等机会,更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当一个小组中,责任不清晰,工作不平衡时,会导致课设工作要集中到一两个人的手中,导致其他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状态。所以,指导教师,要监控整个课设活动,积极进行巡查督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结论

本文分析了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组互助式的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案。该方案,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平台,也为将来的团队式软件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和其他实践能力要求比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相应指导。

参考文献:

[1]杨进,郑先荣,唐德玉.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教改创新,2011(32):136-137.

[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韩秋英,朱变,张少辉.地方师范院校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2):141-142.

[4]王慧敏.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问题的思考[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17-19.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数据库;应用技术

在网络环境越来越广阔的背景下,数据库系统已经在各个领域均有所涉及,并且成为了信息系统的基石与核心,促使诸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专业的数据库技术、技能。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亦需要学习数据库应用技术,以培养并且提高自身的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与管理应用水平。但是,鉴于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体系比较复杂,发展迅速,应用技术自身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此,有必要从工作过程视域下对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作出研究。

一、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开发

1、确定工作岗位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应该属于高校,尤其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内容,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软件开发人才,必须要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岗位定位进行恰当分析[1]。通过表1的相关信息可以发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首岗需求均需要其掌握数据库技术,需要具备桌面开发、WEB开发、数据库管理的能力。另外,学习数据库技术课程能够保证Oracle课程的有序开展,为广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据库系统技术奠定坚实知识基础。2、提炼工作任务对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提炼时,必须要对专业的工作岗位具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根据表1的相关信息,基本上可以将软件技术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归纳为如表2所示的内容。3、确定领域知识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且本质在于参照实际的工作过程,将工作领域的知识与工作过程进行结合,通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工作能力[2]。从该点可以发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不仅仅需要对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具有清晰的了解,更要明确各个工作领域的知识点,以便更加科学的编写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具体工作领域知识点如表3所示。4、设计学习情境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实施需要一定的学习情境予以支撑,帮助学生真正的、直接的参与到课程设计教学中[3]。设计学习情境时,必须要保证专业知识、工作能力、职业素养以及教学场景之间的有效融合,对于课程内容应该重构,保证各个课程之间紧密相连,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在工作过程视域下进行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时,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学习情境,在遵循学生认知学习与职业成长规律的情况下,提升教学质量。

二、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实施方法

实施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有效的实施方法,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包括:项目驱动教学法,即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将其组织成为不同的项目案例,学生根据不同案例进行学习,掌握不同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启发式教学法,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有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角色扮演教学法,即设置学习情境,令学生分组对实际工作当中的角色进行扮演,促使学生掌握工作技能并培养前期具有良好合作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即将理论联系实际,打破传统的理论、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借鉴,为学生建设实训室,师生良好互动下边学、边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论

综上所述,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必须要将实际的工作项目作为载体,能够根据高职院校以及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典型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进行透彻分析。在此基础上,必须要能够明确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为学生的学习创建良好学习情境。另外,教师自身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能够采用多样化的实施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参与到工作过程视域下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冬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3,06(05):19-24.

[2]潘祯,孙玉宝,王艳华.基于工作过程的“S…Q…L…Server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01(11):45-46.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 数据库原理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70-02

【Abstract】The aim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to analyze, design and implement software. But currently, there exists problems in practice education――ignoring connection among knowledge and ignoring relation between other courses. While pointing out these problems, we also propose solutions to solve them.

【Key words】Software engineering major Principles of database management Practice

一、引 言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与重要基础。数据库原理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该课程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当前数据库技术从基本原理到应用实践的主要内容,力争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能在现有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管理。因此,数据库原理是集理论性、实用性、操作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综合课程。

数据库原理[1]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技术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使理论与实践不脱节,真正培养出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是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根据切身的教学经验,从实践环节着眼,对数据库原理课程的讲授进行了思考。

二、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数据库原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主要表现在:内容庞杂,包括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理论、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语言、关系规范化理论、SQL语言、数据库设计、数据库保护等;涉及面广,除了数据库技术,还牵涉到了软件工程、Web程序设计、软件质量管理等方面。目前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致相近,大都依据指定的一本教材,按编排顺序进行课堂教学和实验,在学期末进行课程设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普遍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基本理论掌握不扎实。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是授课的重点。如果没有适当的工程项目经验,仅凭理解加记忆的方法来应付考试,许多知识点理解就不会透彻,并且学完以后印象不深、很快就会遗忘。

2.大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发现一些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中却体现不出相对应的能力来。所学的知识没有被转化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感到时间紧、任务重。主要原因是课程设计的课时安排不合理,将课程设计集中安排在学期末的一周内。这么短的时间内既要调研、做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又要编程、写设计报告等,学生必然会感到时间很紧张、课程设计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简而言之,在现行教学模式中,虽然设置了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但却忽略了两个衔接。一个是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通常,实验的设计是以课堂讲解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各个实验是单元性的,相互独立,无法使学生理解知识点间的联系。然而,课程设计却要求学生在临近期末的一周时间里,综合所学,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开发。这对于大部分初学数据库的学生而言,难度很大。导致很多学生纷纷选择与开发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从而无法在实践中真正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另一个是忽略了与软件工程等相关课程的衔接,使学生无法真正综合地了解、掌握并实践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维护、扩充的全过程。

三、改进实践教学的措施

目前的教学中,主要依据教材,以关系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中心,介绍关系系统的基本原理,教材中很少涉及到具体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深入理解数据库中的一些重要技术,更谈不上如何从实践上去把握。而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后续课程一般又不再安排一门操作性强的商业数据库课程,比如SQL Server数据库等。知识点之间、数据库原理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脱节,一方面无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因为实践内容欠缺连贯性、综合性,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要消除脱节,实现两个衔接,势必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现行教学模式中,实验的设计是以课堂讲授的知识点为驱动,能起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印象的作用,但却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建立数据库、建立表、完成特定SQL操作等单元性实验,学生依葫芦画瓢,大都能顺利完成。但实际上,学生却对各个知识点的联系理解不够,比如表与视图的关系。当临近期末,需要完成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设计时,学生明显感到相较于实验,课程设计难度增大;同时,由于学生平时缺乏综合训练,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实现实验与实验的衔接,就要使实验内容间有连贯性,就是要以任务为驱动对实验进行设计。 以一个具体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组合,将要传授的琐碎、枯燥的理论知识巧妙地蕴含其中。以知识点为驱动设计建立视图的实验,通常要求学生按教材及老师的讲解,采用SQL语句直接完成视图的建立。而以任务为驱动设计的实验,则只给出任务描述,调动学生积极性,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点,自己想办法完成实验。比如,要求学生利用数据库管理一个单位职工的薪酬记录,要求财务主管可对单位所有职工的薪酬进行操作,部门主管可对部门所有职工的薪酬进行查询,职工能对自己的薪酬进行查询。以任务为驱动设计实验,能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践理解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

现行教学模式中,虽然设置了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设计环节,但由于培养计划设置的问题,软件工程、Web程序设计等课程与数据库原理课程并行开设,使学生很难体会从需求分析开始,掌握并实践一个软件系统开发、维护、扩充的全过程。因此,可将课程设计独立出来,整合数据库原理及其相关课程,开设一门12学时左右的数据库开发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以某一个主流数据库软件为基础,结合软件工程导论、大型软件系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将相关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有机会完整地了解并实践一个大型应用软件的整个生命期的所有问题,而不是每门课都只了解其中的一个片段。

四、小 结

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扎实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开发技术,是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重中之重。对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反思,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更好地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效果。本文指出了实践环节中存在的知识点脱节、与相关课程脱节的问题,并提出了其改进措施。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数据库 参与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数据库技术产生至今仅40年,但却已浸透到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方面。数据库技术在理论上不断得到创新,在应用上则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领域不断扩展。它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数据库系统已经成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数据库人才更是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决定因素。在高校,数据库技术不但早已成为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

在我校,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的原则,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需求,把数据库类课程分为数据库原理、数据库与软件工程、Oracle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课程设计以及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涉及大三和大四两个年级,覆盖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工程力学等多个专业。尽管一直以来,根据社会对数据库人才的需求,我们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但目前数据库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仍存在如下问题:

1.1 学习兴趣有待激发

数据库类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是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专业是数据库与软件工程),该课程理论性强,尤其是规范化理论以及查询优化部分,内容相对枯燥,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基本是应付式地完成学习过程。其具体表现为学生听课不认真、教学互动不积极、实验环节以完成实验报告或得到实验成绩为目标等。

1.2 数据库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数据库理论教学的实验学时仅为8个学时,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时间较少。在2008级教学计划以前,未开设数据库课程设计,所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很薄弱。许多学生在课程考试中的综合设计试题、数据库课程设计、以及与数据库应用相关的毕业设计中,表现出数据库分析和设计能力不强,数据库模式设计的合理性程度不高,不能够完整正确地画出基本E-R图。

1.3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数据库类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以课堂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有限学时的单纯验证式实验教学也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探索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1.4 教学内容有待完善

各门数据库课程之间缺乏联系、缺乏系统性,如数据库原理和Oracle数据库管理与维护两门课程,在教学上被看作完全独立的两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讲授,导致在课程内容上没有延续性或者偶有重叠。重复讲述浪费了时间,缺乏衔接造成学生的知识不成体系,没有延续性和深入性。同时,部分教学内容如关系演算等过于陈旧,缺乏实用性,需更新替换。

针对目前社会对高校工程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这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不断深入地探索并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提高此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库理论基础和数据库项目开发能力,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信息系统方面的实训能力,进一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扎实理论功底的计算机实用型工程师人才。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进一步利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强化设计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深化教学改革,坚持按照“少而精、启发式”,“学为主、教为导”的原则,大胆采用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在课堂上进行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实行以学生为本、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2.1 “参与式”教学增强信心

“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课程组从1995年就开始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教学环节中,我们适当让学生参与答疑,批改作业,出考题(期中和单元测试),参与习题讲解,辅导上机等,当然整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为展示自己的才华,常会查阅大量资料,反复推敲反复讨论,很快就掌握相应知识点,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是“很有成就感”。

2.2 “启发式”教学启迪思维

“参与式”教学主要应用于课堂之外。课堂上为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维,我们主要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进行讲解,如“范式”一直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较为抽象。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先结合学生选课应用系统,设计几个关系,让学生分析这样的设计会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进而引出范式,让学生切实感到不遵循范式的后果,学生说通过这样的引导,他们很快理解了“范式”及其在数据库开发中的重要性。

2.3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培养能力

数据库技术起源于实际应用,它的强大生命力也在于应用,因此,数据库原理的教学应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应用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数据库课程设计工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策略;项目驱动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普及,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核心课程之一,相关教学大纲给出了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术,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开设了数据库课程设计相关课程。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具体需求,独立地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系统[2]。课程设计的开设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本文探讨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教学策略。

1目前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大多数应用型高等本科院校都开设了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但在实际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对数据库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简单重复,无法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市场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要求[4-5]。目前,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重要性认识不足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应用领域也相当广泛。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学时不一,教学时间安排上也不集中。此外,很多院系仅把课程设计当做一般性实践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学大纲,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师生均对课程设计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使得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学效果较差,而且也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据库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选题质量不高

选题是课程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好的选题不仅可以提高课程设计作品的质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课程设计选题往往质量不高,存在以下不足:(1)选题陈旧,缺乏新意。每届学生都会开设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师每年都提供同样的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2)选题过大过难。很多同学比较喜欢选择网上购物系统、火车订票系统等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尽管这类选题来自于实际生活,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有一定的应用经验,能够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开发能力,但是这么大的题目使得学生这短期内仅凭个人力量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高质量地完成。

1.3考核方式不科学

当前,对课程设计的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上课考勤、设计报告、实际作品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加权成绩来评价。显然,这种简单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编码等综合能力。因此,一套完善合理的考核机制不仅能有效提高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2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

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2.1合适的项目选题

一个高质量的项目选题是实施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的关键。在确定项目选题时主要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否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2)提供的项目选题数量足够多,而且主要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有兴趣的应用领域;(3)项目难度顾及到学生能力的差异。以兴趣为导向,结合能力差异,理实结合,难度适中,通过合适的选题奠定课程设计实践课程的基础。

2.2项目团队人员分配

很多教师为了给予学生更加公平的评价,规定每个学生单独完成一个选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技能的差异,搭配分组,由4-5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并任命一名团队成员担任组长。同时,组长根据成员的兴趣和能力分配不同的角色,团队成员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作品的设计。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3改进项目实施环节

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课程组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动态跟踪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并要求每个团对在项目不同的阶段递交相应的方案等,教师适时根据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2)鼓励学生通过模仿来创新自己的项目,全面创新对于该阶段学生很难实现,采取该策略一方面降低创新难度,树立学生自信,一方面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改进;(3)组成团队后,教师要求每个项目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帮助和学习,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课程设计。

2.4课程设计的考核标准

数据库课程设计在考核时,不仅考核学生的理论和动手能力,而且还考核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程组制定了如下考核标准:(1)项目技术:①检验数据库表设计是否满足规范化理论的要求;②数据库设计是否考虑了安全性和完整性等因素;③项目是否采用索引等技术优化数据库性能;④检查项目是否依据软件项目规范来开发等;⑤根据作品采用技术的新颖性程度等方面增加附加分。(2)团队成员:在考核时,教师不仅考虑出勤和遵守纪律情况,还综合考虑项目质量、工程实践能力、新技术运用能力、协作能力等。(3)文档质量:文档必须符合软件工程相关规范,能够清晰地对项目的设计和功能进行描述,教师根据文档质量给出相应的成绩。

3总结

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旨在通过开发实际项目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爱武,汪海威,肖云.数据库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詹瑾,古俐明.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8):106-107.

[3]刘建峰,吕佳.基于项目驱动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98-99.

[4]党小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法在MySQL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