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批局新闻宣传

审批局新闻宣传

审批局新闻宣传

审批局新闻宣传范文第1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做好博湖县新闻宣传工作,加强博湖县新闻宣传工作的管理,使新闻宣传更好地为博湖县改革和发展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博湖县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以及博湖县行业的中心工作;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正确的导向,遵循客观、准确、及时、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三条 在博湖县新闻宣传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和博湖县的保密规定,统一宣传口径,严防发生泄密事件。

第四条 博湖县宣传是一项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的工作,应严格审批制度,加强统一管理。

第五条 根据博湖县“三定”方案,博湖县新闻宣传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归口管理。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博湖县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党委(工委)、各部门和县属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管理工作。

第二章 新闻会

第七条 凡对博湖县事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情况和事件,需及时向国内外介绍的,可举办新闻会对外。主要内容:

(一)国家颁布的有关博湖县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二)博湖县颁布的重要部门规章和重要行业技术标准;

(三)博湖县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及成就;

(四)局级以上评定的最新博湖县科技成果;

(五)其他有必要的内容。

第八条 新闻全的审批程序:

(一)有关部门一般应在新闻会前15日向县委宣传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拟内容的有关材料;

(二)县委宣传部根据会的内容,拟定举办新闻会的计划,报请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登记备案。

第九条 新闻会由两办及县委宣传部领导主持。新闻发言人新闻,有关领导负责介绍新闻会的内容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第十条 新闻会涉及对外宣传,需邀请对外新闻机构的记者参加的,由县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并登记备案。

第十一条 县属企事业单位如举办新闻会,必须在举办日期15日前报县政办审核,持审核批准的批件提前7日到县委宣传部办理登记手续,批准后可自行组织。

任何单位不得用博湖县的名义举办新闻会。

第十二条 县直属企事业单位产品上市等商业活动一般不宜举办新闻会。凡涉及物质产品、科技成果、技术专利等内容的新闻会,申报时应提供质量、监督、检验、专利等主管部门的认定书或证明书。

第三章 新闻通气会

第十三条 根据博湖县工作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通报情况,可召开新闻通气会。主要内容:

(一)博湖县颁布的部门规章、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二)博湖县制定的工作规划、要点和主要措施;

(三)以博湖县名义组织的重大活动;

(四)各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党委(工委)、各部门组织的重要业务活动;

(五)经局领导批准的其他内容。

第十四条 新闻通气会的审批程序:

(一)有关部门须在新闻通气会前15日向县委宣传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需要通报的有关材料;

(二)县委宣传部拟定召开新闻通气会的计划,报请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新闻通气会由县委宣传部组织,县主管领导主持,部门领导负责通报具体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第十六条 县属企事业单位召开新闻通气会,必须报送博湖县县委宣传部备案,备案后可自行组织。

第十七条 新闻通气会不邀请境外新闻机构的记者参加。

第四章 记者招待会

第十八条 凡以回答记者提问为主的事项,可举行记者招待会。主要内容:

(一)县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党委(工委)、各部门的专业性、专题性工作;

(二)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有关博湖县的事件或活动;

(三)博湖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项目或事件;

(四)各种必要的答谢活动。

第十九条 记者招待会的审批程序:

(一)有关部门在记者招待会前15日向县委宣传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

(二)县委宣传部拟定举行记者招待会的计划,报请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记者招待会由县委宣传部组织,县主管领导主持,部门领导负责回答记者提问。

第二十一条 记者招待会涉及对外宣传,需邀请对外新闻机构的记者参加的,由县委宣传部会同有关组织,并登记备案。

第二十二条 县属企事业单位,一般不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个别确需举行的,应提前15日报博湖县县委宣传部审核批准,批准后可自行组织。

第五章 记者采访

第二十三条 国内记者采访县领导,由县委宣传部会商办公室,经领导同意后予发安排。根据采访提纲,由相关部门提供材料。

第二十四条 国内记者对各部门的专题采访,由县委宣传部商相关部门领导,确定接谈人员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五条 境外记者的采访事宜,由县委宣传部会同外事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商定接待采访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国内记者采访县属企事业单位,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 区外记者采访县属企事业单位,由各单位拟定接待采访计划,报本单位领导审核后实施。

第二十八条 任何人员原则上不得接受境外新闻机构记者的电话采访,遇有特殊情况,县委宣传部与外事部门商议并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按批准口径答问。

第六章 新闻报道

第二十九条 凡涉及到博湖县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等政策性比较强的报道,发表前要遵循宣传纪律报送博湖县委宣传部审阅。

第三十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社会事件、恶性事故、涉外和涉台港澳事件等)的报道,要加强统一管理。博湖县突发事件的报道,由县委宣传部归口协调,报请县主管领导批准或备案后组织实施。

第三十一条 对外报道或对外辟谣工作由县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后组织实施,突发事件所涉及到的任何部门或单位不得自行向外提供消息。

第三十二条 对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应注意保持社会安定,有利于博湖县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报道中涉及到的重要数字、重要情节,一定要核实清楚,并经博湖县委宣传部审阅盖章后,方可发表。

第三十三条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党委(工委)、各部门举办的重要活动,需邀请新闻单位出席并做报道的,有关部门应提前10日与县委宣传部联系,由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邀请新闻单位。

第三十四条 县属企事业单位组织的重大新闻宣传报道,需报送博湖县县委宣传部备案。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博湖县组织的新闻宣传活动所需材料,由相关部门起草,县委宣传部或主管领导审定,有关费用由有关部门承担。

第三十六条 如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视情节的轻重,对负直接责任的有关部门和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审批局新闻宣传范文第2篇

过去一年多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全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深化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市价格宣传工作紧紧围绕价格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大力度,努力扩大影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价格改革、稳定社会预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应该看到,价格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倍受社会关注。特别是在当前,价格改革和促发展的任务重、情况复杂、矛盾集中,如何引导舆论,争取赢得舆论支持,是价格宣传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推动了新信息环境的形成,网络媒体已跃升为第一大媒体,由网络舆论引发的公共事件逐年增多,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价格问题,一直是网上热议的话题,给价格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各级价格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价格宣传工作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价格宣传工作,是争取各方支持、顺利推进价格工作和价格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手段,是适应新形势下媒体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价格宣传工作,努力提高价格宣传能力,使价格宣传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建立和完善价格宣传工作有效机制

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建立健全各项价格宣传制度,形成有效的机制,推进价格宣传工作深入开展。

(一)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协调价格新闻宣传工作,统一重大价格政策、价格信息,主动回应价格热点问题。

(二)建立部门会商制度。积极会同党委政府的宣传和新闻主管部门,建立健全价格宣传工作会商制度,就重大价格政策、价格改革方案共同研究拟定宣传方案。建立价格部门内部宣传协调制度。将价格宣传工作列入办公会议题,定期分析形势、确定重点、研究对策;让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员参加或列席重要会议,了解各项价格政策的全过程;业务部门应当主动配合宣传工作,在制定重大价格政策、价格改革措施时,同步提供材料,介绍政策出台背景、主要内容、配套政策措施等,以便在开展宣传时,协调步骤、统一口径。

(三)建立接受媒体采访制度。正确区分记者的政策咨询与新闻采访,对媒体的采访实行统一归口管理,通常程序为:由负责宣传工作的部门接待来访记者(包括电话来访),了解记者身份和采访目的、内容,必要时让记者提供采访提纲。一般性采访须经负责宣传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批准,重大采访事项须报请局领导批准。经过批准后,协调有关部门安排记者采访,并提醒接受采访的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

(四)完善应急宣传制度。要建立应对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价格应急宣传预案,迅速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居民生活必需品、灾后恢复重建物资等重要商品的供应情况和价格变动信息。及时通报政府为稳定重要商品价格和保障供应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三、认真做好日常政务信息报送工作

政务信息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服务领导决策,及时反映价格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反映工作亮点,反映价格工作动态和重要社情民意,反映价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和建议等,特别是对中央、省、市作出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要及时报送贯彻落实情况和社会各界的反响。

(一)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工作机构。成立价格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统一领导,副局长杨佃春分管政务信息工作,局综合处为信息工作的主抓处室,实行扎口管理,主要负责拟写信息、汇总报送各单位、各部门上报的各类信息、联系上下级信息处室、督办信息考核工作等。

(二)坚持领导审签把关制度。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处室信息工作第一责任人,上报信息应严格按照“拟写信息稿件处室(单位)负责人审核局综合处扎口分管局长审核重大信息应呈局长审核上报省物价局、市委办、市政府办。

(三)举办价格宣传培训和交流活动。市、县两级价格部门要将培训价格宣传人员列入工作计划,精心设置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同时,要开展上下和横向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好的经验、方法,努力提高价格宣传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明确政务信息报送任务。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每月向市局扎口处室报送一定数量的信息。要进一步加强调研性信息的报送,每年至少报送1-2篇有建议、有情况、有分析的调研信息。市局每月向省物价局及市委办、市政府办报送政务信息,每月与《日报》合办“物价专刊”1期,每周与广播电台合办“行风热线”和“物价纵横”各1期。

(五)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考核。市局将进一步完善价格宣传奖惩机制,实行价格宣传年度综合考评。对价格宣传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新闻媒体追踪的重大价格事项,不能及时反馈和有效应对,酿成重大事件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不遵守保密规定和新闻纪律,造成报道严重失实或泄密的,要根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四、积极应对和引导网络舆论

要积极探索正确应对和引导网络舆论的有效办法和手段,防止将价格改革矛盾演变成为网络舆论焦点。

(一)加强门户网站建设。突出完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在全面公开价格信息的同时,充分发挥门户网站的宣传功能,开辟局长在线访谈、专家论坛、价格问题讨论等栏目,探索举办网上新闻、直播新闻会、与网民互动交流等专题。努力创新各种方法手段,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吸引网民,提高点击率,真正把门户网站办成价格宣传的主阵地。

(二)加强与网络媒体的联系。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邀请网络媒体参加新闻活动,及时向网络媒体提供价格信息,尽可能地满足网络媒体对价格方面的信息需求。同时,要认真听取网络媒体对价格新闻及采访活动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网络新闻的传播规律,学会用网络语言在互联网上解释价格政策,努力掌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

审批局新闻宣传范文第3篇

一、高校新闻宣传队伍组成和新闻来源渠道

高校宣传以高校宣传人员为主体,辐射到社会公众,是高校师生思想动态的窗口,宣传内容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教师的价值观念,影响到高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外塑形象。

高校新闻宣传主要来源于大学生通讯员和教师通讯员两支队伍,大学生通讯员包括新闻部门下设的记者团和高校团委指导下的社团宣传部门,负责采写社团风采、学生志愿服务、友爱互助活动以及社会实践、菁菁校园的动态信息;教师通讯员队伍主要由宣传部门专职人员以及各学系、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的兼职教师通讯员,负责采写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学生工作以及各学系、机关部门的动态消息。

两支队伍围绕高校的中心工作,把握时代脉搏,因其具有立足实际、服务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特点,因此在高校的宣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二、提高高校新闻宣传质量的建议

本文探讨建构一个以高校党委为统筹,以新闻宣传制度为中轴,以两支新闻宣传队伍为主体,以完备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为保障的完整体系,横向铺开和纵向展开相结合,营造浓厚的校园宣传氛围的大环境和新闻宣传队伍内部团结奋进的小环境相结合,提升宣传质量,推进高校宣传队伍的建设工作。

(一)搭建平台,贴近师生实际,提高新闻宣传队伍的战斗力

新闻宣传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依托两支通讯员队伍,举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娱活动,创建师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展现自我才能的舞台,推动宣传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提高高校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战斗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二)完善新闻审批工作程序,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各项规章制度

1.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明确教师通讯员的职责和使命。高校党委负责统筹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性和思想深度。而教师通讯员应发扬爱岗敬业,增强使命,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底蕴,树立宣传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弘扬严谨细致、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在实际宣传工作中,服务学院大局,贴近教学,贴近学生的要求,努力提升通过新闻宣传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能力,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理顺新闻宣传工作机制。通讯员深入一线采稿后,各学系、机关部门、直属单位通讯员递交给相关系、单位负责人审核,学生通讯稿则提交所属系或社团指导老师审阅,之后再由高校宣传部门审批公布于官方网站,层层审批把关质量,宣传部门归口负责督促新闻稿件的进度,保证新闻的质量和时效性。

3.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各项规章制度。对新闻稿图片拍摄及使用、编辑原则、新闻要求和时限等作明确严格的要求,促进校园新闻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

(三)强化新闻宣传队伍的培育和建设工作

1.开展专项新闻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走出去”参观考察学习和引进媒体专家进校辅导,开展专题讲座报告,强化新闻通讯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这也是保证新闻宣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有效举措之一。

2.加大对新闻稿本身质量的把控力度,做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相统一。一方面,通讯员队伍应牢牢把握新闻“新”的特点,因此需高度保持政治敏感度和新闻敏锐性,增强细致而深入观察、分析和综合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选取新闻报道的角度立足点放在“新、准、真”上,挖掘有新颖度、有代表性的新闻题材广泛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带头作用,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审批局新闻宣传范文第4篇

一、商标监管工作

(一)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1、建立制度,抓好落实。为了明确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制定出台培育商标品牌工作五年规划、明确挂点领导,任务到科室,责任到人员。实施“五书”商标服务指导制,即《商标保护提示书》、《商标违法告诫书》、《商标印制管理提示书》、《商标注册证有效期续展提示书》、《商标品牌策略提示书》。原创:为了抓落实工作,建立《商标法律宣传制度》等八项制度。

2、贯彻部署,分解任务。3月底,组织召开由各县(市、区)局分管领导和股长参加的行政执法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商广工作会议及《关于开展商标广告信息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围绕省局商标广告绩效评估内容,结合我局实际,部署开展商标广告信息情况调查工作,制定下发《市局2006年商标广告管理工作绩效评估办法实施细则》,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重点抓好商标广告信息调查、推行行政指导、推进实施商标品牌等方面工作。

(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继续抓好专项行动

1、组织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傍名牌”商标侵权的专项行动。

2、查处以食品、药品、农资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商标为重点监管对象。

3、以利用企业名称侵犯驰名、著名商标权益行为和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的侵权假冒行为为整治重点,县局开展保护“万利达”商标专用权行动,全县分三个组九个片对所有电器经营户进行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车辆3台次,检查电器经营户30户。

4、以商标印制、定牌加工、展销会等为重点监管环节。

5、加强协作,完善商标执法联动机制。与重点企业、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与机构的联系,联手打假维权。

二、广告监管工作

加强户外广告审批监管工作

(1)在户外广告审批方面,指定专人受理、专人审批、专人录入电脑的工作机制,明确行政执法股和各工商所对户外广告的审批职责分工,把好前的审批关,并及时将户外广告的信息录入局内网业务综合信息软件。

(2)在户外广告监管方面,一是引导广告经营者依法经营。通过采取走访、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广告法律法规宣传,指导、督促其建立台帐,落实广告管理制度,严把审查关。二是推进广告监管关口前移。在个体工商户领取执照的同时,窗口工作人员就向拟户外广告的经营者发放《户外广告登记申请表》,并对其申请提交的材料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三是加强日常巡查。以违法广告为线索,追根溯源,查处广告主、广告印刷企业非法经营行为,并对已取得《户外广告登记证》的者实行定期检查,防止擅自更改内容。四是强化基层工商所办案。通过督查、考评等形式,落实广告违法案件的办理情况。五是根据广告经营资格、广告经营行为、守法诚信状况,将广告经营单位按信用等级分为a、b、c、b四类,实行分类巡查监管。六是点面结合,通过局oa系统、形成行政执法股与各工商所、大队之间互通监管信息,把加强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有机结合。七是实施《户外广告登记证到期提示书》。

(3)在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方面,加强同城建部门密切配合,以城市综合治理为契机,抓好户外广告整治工作;把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结合实际,抓审批、把源头,抓案件、促规范,通过集中整治,重点查处,有效地遏制了虚假广告的泛滥势头。

(三)虚假广告专项整治工作长抓不懈

(1)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力度。一是积极开展广告诚信自律活动,注重发挥广告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适应广告业发展要求的行业自律机制、提高广告业整体诚信意识;二是严厉打击未经审批的广告。结合日常工作积极引导广告主在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时淡化对产品服务功能、诊疗效果的描述,突出企业的品牌和形象,让消费者认牌购药,认牌就医;三是把“打虚假”和“树诚信”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四位一体的广告监管体制。四是股、所、检查大队三级联动,增强整治查处的力量。落实广告执法办案制度,规范广告执法办案行为。五是在专项治理中实行违法警示制度,轻微的由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立即改正。六是重点抓好广告明码标价工作,具体由执法股协同工商所落实。

(2)加大宣传,实时预警。原创:结合“3.15”活动,通过散发宣传单,及时消费警示;在工商红盾网和0a系统不定期典型五种虚假违法广告案例等多种形式做好整治虚假广告专项行动的宣传工作。

(3)按阶段重点开展联合整治工作。定期1个月或不定期开展联合整治工作,特别是关注容易产生虚假违法广告隐患的媒体单位、关注容易产生虚假违法的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的印刷品广告,进行有重点地开展联合整治工作。

(四)对新闻媒体广告实施长效监管

在去年实施监管的基础上,今年4月份,我局又重新修订下发了《××市新闻媒体广告经营单位信用等级评定与违法违章广告处罚记分监管办法》,按a、b、c、d四个层次评定信用等级管理,并指定专人天天监测,实行广告监测通报制度。把对新闻媒体广告监测情况,以季报形式,向上级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及新闻媒体广告经营单位进行适时通报,常敲警钟。这个办法实施以来,取得了五个方面成效:一是新闻媒体广告经营单位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加强了沟通和理解,能够处理好部门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二是增强新闻媒体广告经营单位的广告审查员工作责任感,加强了审查把关;三是建立、完善和落实“三审”制度;四是完善新闻媒体广告建档情况;五是违法违规广告率明显下降。

下阶段商标广告工作安排

1、按照工作方案,分阶段抓好扶持商标品牌发展工作的落实,对各县(市、区)局申报商标注册情况进行督促。原创:

2、认真做好督查落实绩效评估考评工作。五月份将组织人员分二组到各县(市、区)局、工商所督查开展商标专用权行动、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

3、强化商标广告业务知识培训工作,促进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和户外广告审批监管工作真正到位。

审批局新闻宣传范文第5篇

一、2013年新闻报刊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

2013年以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在部门合并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做到了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创造了新成绩,抓出了新亮点,唱响了主旋律。

第一,加强舆论引导,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加强舆论引导,服务工作大局,精心组织主流报刊开展深度宣传和报道,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一是配合宣传部门精心组织报刊围绕全国及地方两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活动和主题开展宣传报道。二是落实中央各部门要求,组织报刊开展禁毒、防治艾滋病、航海日、残疾人事业、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反假币等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深入贯彻落实等六部门意见,组织报刊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四是组织报刊加强对外宣传,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第二,强化行政监管,进一步规范了新闻采编及报刊出版秩序。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强化行政监管,依法行政能力逐步提升。一是加强日常监管,查处了一批重大案件。2013年全国共受理新闻报刊领域重大案件345件,查处违规报刊216家。二是开展少儿报刊检查、期刊违规刊登质量低劣论文治理、虚假违法医药广告治理及规范党报党刊发行秩序等4个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突出问题。三是加强年度核验,集中清理了一批违规和长期不能正常出版的报刊,撤销了一批工作不规范、违纪违规的记者站,注销了一批不符合条件、违纪违规采编人员的记者证。2013年全国共缓验违规报刊216种,停办76种;缓验违规记者站193家,注销49家;注销新闻记者证14455个。四是加强报刊审读和舆情监测,进一步提升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五是完善法规,加强科技研发。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完成了全国报刊电子样本库一期建设。

第三,稳步推进报刊改革及产业发展,品牌报刊方阵初步形成。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大力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了报刊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一是稳步推进转企改制,截至目前,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有3271种完成了改革任务,占总数的96.5%,实现了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二是推进报刊分类评估,扶优助强。总局对全国1500余种高校学报进行评估,各地开展了高校学报、期刊、行业报、广播电视报、记者站综合质量评估,扶优助强。三是加强品牌报刊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纳米研究》(英文版)等20种期刊获得期刊奖、《大众医学》等40种期刊获得提名奖;组织推荐全国百强报纸、百强社科期刊和百强科技期刊;同时,与中国科协等部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每家每年资助50万~200万元,推动品牌报刊方阵建设。

第四,推动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报刊公共服务能力。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农家书屋、民族文字出版资金、东风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中与报刊有关的重大项目,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一是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各地根据总局要求积极推荐“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书评作品,开展各具特色的“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活动。二是加强惠民工程建设。总局开展了全国阅报屏(栏)示范项目推荐,推动城乡阅报屏(栏)建设,共评出湖北日报远程电子阅报栏等20个优秀示范项目。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类阅报屏(栏)7.2万余个,其中,电子阅报屏4.2万余块,传统阅报栏3万余个。三是搭建报刊交流创新平台。总局与湖北省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举办“2013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与中国科协、浙江省政府主办“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为期刊界搭建了展示成就、交流创新的平台。

第五,加强采编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新闻工作者服务大局的能力。一是开展新闻采编人员全员培训。总局组织编写出版了《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拍摄了电视教学片,对全国25万余名新闻采编人员免费开展培训、统一考核。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总局与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意见》后,各地积极组织新闻单位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新闻工作者党性意识和服务大局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加强报刊负责人及行政部门人员培训。总局组织了全国重点社科学术期刊负责人调训班、全国各省局报刊处长培训班,期刊负责人及一线骨干参加培训。

二、准确把握新闻出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伴随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新闻报刊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新考验。

第一,提高把控舆论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从国际上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发展道路、制度模式的较量更趋激烈,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利益摩擦、舆论交锋更加突出。如何有效影响国际舆论、彰显我发展理念、维护我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任务十分紧迫。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矛盾集中,问题复杂,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深刻影响。报刊凝聚社会共识、稳定社会心理、维护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引领社会思潮、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任务越来越重。从媒体格局看,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特别是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真实的、虚假的,理性的、偏激的,正确的、错误的,各种思想舆论在网上相互叠加,给新闻宣传工作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

第二,深化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当前,新闻出版体制改革面临着抢抓机遇、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行全局性调整和多方面创新的攻坚战。一是改革的要求更高。这次改革将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六大领域一同部署,要求更高,将对报刊改革产生相互推动、相互借鉴、叠加共振的作用。部署报刊改革任务要充分考虑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等其他领域改革的影响和作用。二是改革的任务更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涉及面更宽了,层次更深了。从宽度上讲,改革包括国内国外、国有非公、一个体制(文化管理体制)、两个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从层次上讲,改革涉及到理顺管理体制、创新激励机制、非公企业参与出版等深层次问题。三是改革的难度更大。新闻出版改革已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情况复杂,难度很大,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和出版管理体制改革,都触及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法规体系问题及相关部门的现实利益。总局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新闻出版改革实施方案,确立新目标、规划路线图、实施新举措,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第三,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目前报刊业转变发展方式越来越迫切。自2005年以来报业“寒冬论”“消亡论”再次泛起,传统纸媒产业呈现低增长甚至萎缩的态势。2011年度、2012年度全国报纸总印数分别比上一年度减少0.65%和2.3%,期刊总印数分别减少4.8%和0.54%。2013年上半年,全国报纸总零售量环比下降8.87%,下半年环比下降2.16%,同比下降10.83%。广告经营方面,2013年1~6月报纸广告下降6.1%,期刊广告下降8.3%。2014年,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出版业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型,培育品牌报刊。

第四,管理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2014年新闻报刊工作中,管理创新的要求更高、更迫切。一是机构改革要求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创新出版管理。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总局积极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地方放权,减少了10项审批事项。二是深化报刊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管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管理的关系。三是要落实好中央宣传工作会议的精神,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进一步提高新闻报刊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我们要修订《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一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创新管理。

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扎实做好报刊发展、改革、管理等各项工作

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各级新闻报刊行政部门要坚持以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忠实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工作,切实肩负起加强舆论引导、优化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职责。

第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舆论环境和智力支持。新闻报刊业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守住这块阵地,发挥引领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报刊也是国家经济硬实力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中介,进一步增强中国报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一是着眼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两个巩固”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紧密配合宣传部门,组织报刊出版单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组织报刊出版单位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坚定全体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组织报刊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中国梦入脑、入心、入行动,使中国梦成为我们的时代主题、高昂旋律、精神引领。

二是铸就兴国强国之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引导机制,从项目、基金、资金、评先评优等方面,引导全行业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要抓好公益广告宣传,以报刊质量评估、年度核验等为抓手,组织属地媒体在重要时间节点拿出重要版面集中刊载禁毒、防治艾滋病、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反假币、“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推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三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各地要紧紧围绕思想创新,把传播有思想有创新意义的内容作为报刊创新的重中之重去谋划,推动报刊占领思想制高点、道德制高点、理论制高点。要紧紧围绕科技进展,加快报刊建设,掌握国家话语权,提升文化软实力。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把管理经验、经济信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知识资源去生产。要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沟通人民心灵的报刊办出水平来,增强思想认同,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第二,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能前行,不能后退,只能继续,不能停顿。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根据2014年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安排和《2014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要点》,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推动报刊改革和科学发展。

一是继续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提升新闻媒体传播力竞争力。继续重点推进要先行转制的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加强督导检查,确保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工作规范到位。积极稳妥推进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探索科技和学术类期刊以学术资源、出版资源、数字化平台、学科龙头期刊等为纽带,组建专业期刊群和骨干企业。推动已转制的报刊企业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国有新闻出版企业开展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和股权激励试点。

二是进一步推动报刊调整结构,兼并重组,积极培育一批骨干传媒集团。推动全行业优化结构、整合资源,促进和支持报刊集约化、集团化发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传媒集团。继续扶持“百强报刊”,深入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通过资金、项目、刊号等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品牌报刊和精品科技期刊建设。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切实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管理与扶持。推动文化生活类报刊、少儿类报刊、晚报都市报等扩大服务内容和功能,有序发展社区报和区域类报,满足新型城镇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积极发展手机报、手机刊、阅报栏、阅报屏等公共服务载体,方便城市社区居民、农家书屋读者阅读主流报刊。

三是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加快推动传统报刊转型升级。加强大数据、云出版、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载体的应用及管控研究,加强报刊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与规划指导。推进传统报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扶持报刊集团、期刊集群实施数字化出版传播项目,加快政府报刊电子样本库建设,不断拓展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国家数字出版传播平台建设,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实施传统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加快报刊与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云出版等新兴出版传播方式资源整合。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拓宽融合发展渠道,支持传统新闻出版单位与新媒体企业、渠道运营企业、适用技术企业开展合作。

第三,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全面履行管理职责。各级报刊行政管理部门要适应发展变革的新形势,增强管理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一是抓导向保安全,绝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放松。要大力加强报刊导向管理,进一步完善报刊审读、新闻舆情监测和广告监测机制,积极推进电子报刊库项目建设,2014年完成600家报刊出版单位按期报送电子报刊的一期建设目标,建立完善重点监管报刊档案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绝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二是加强报刊出版日常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明确监管重点,严肃查处报刊违规刊发质量低劣论文,转让承包报刊版面、名称和刊号,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以及利用新闻采编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进一步加强案件核查,完善案件核查挂牌督办、行政处罚、公开通报等制度,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确保实效。要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公布举报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要建立举报案件的台账制度,确保群众举报件件有处理、宗宗有结果、事事有反馈。

三是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等专项行动,集中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报刊虚假违法广告、期刊违规刊发质量低劣论文,以及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等4个专项治理行动。各地要贯彻落实好总局下发的开展打击新闻敲诈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近期等部门将联合部署专项行动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各地正进行工作部署,限期挂牌督办一批重点案件,关停一批违规新闻单位,撤销一批违规记者站,吊销一批违规记者证;要开展记者站治理整顿,注销一批违法违规记者站,严格控制记者站数量,压缩行业报刊记者站数量。

四是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报刊优胜劣汰。要严格主管主办制度,督促主管主办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对于存在挂靠关系、不履行管理职责导致出版权流失、经营权失控的,要调整主管主办单位或吊销报刊出版许可证,责令主管主办单位追究报刊主要领导人责任。要严格报刊年度核验制度,对违规报刊要坚决予以缓验;对违法问题严重的报刊不予通过核验,撤销出版许可证;对不能正常出版、已不具备出版条件及拒不参加年度核验的报刊上报总局撤销其出版许可证。停办注销报刊刊号不与新创办报刊挂钩。

第四,进一步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强新闻单位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确保宣传思想阵地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忠于人民的人手中。

一是加强新闻采编队伍建设,培养出更多行家里手。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教育,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新闻网站。要探索更多有效办法,解决好新闻采编队伍中事业编制与编外聘用制并存的“双轨制”问题,进一步增强聘用人员的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要进一步加强改进新闻采编人员职务信息使用管理,防止发生泄密、敲诈勒索、新闻侵权等问题。要继续深化“走转改”活动,推动新闻采编人员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切切实实走好群众路线。

二是做好换发记者证工作,确保对持证采编人员实现有效管理。2014年4月组织换发新版新闻记者证。各地换发新版新闻记者证要严格审核所有人员的申报材料,重点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学历证书、聘用合同、工作岗位等环节的审核,对不符合条件人员一律不得换发新证。总局在总结6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试点核发新闻记者证经验基础上,拟分批分期将全部新闻网站采编人员纳入记者管理体系。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加强属地新闻网站的调研摸底,完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职责,确保对新闻网站采编人员实现有效管理。

三是完善从业人员准入退出制度,加强新闻采编资质管理。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要求新闻单位把好人员准入关,加强聘用人员审核,禁止聘用不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担任记者站负责人,禁止聘用有不良从业记录的人员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对存在严重违法问题的人员,要坚决予以辞退并列入不良记录。严格新闻记者违规惩处及退出制度,各地要严格执行《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办法》,对违法采编人员及时做出行政处罚或处理,列入全国统一的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数据库,做出禁业或限业处理。

四是加强新闻单位驻地方机构和人员的管理。2014年总局等管理部门将对新闻媒体驻地方机构和人员进行清理整顿,全面清理整顿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驻地方的记者站和分社,全面清理整顿全国性行业报刊记者站,全面清理整顿新闻网站地方频道及各类新闻媒体办事处、通联站、工作站和发行站,全面打击各类非法设立的新闻媒体驻地方机构。中央报刊主管单位要立即组织、监督、检查所辖新闻媒体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严肃处理违规人员,坚决取缔各类非法驻地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