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金圣叹;《金批西厢记》;戏曲文学批评;贡献

元明以来,作为正统文学的诗文逐渐衰微,而小说和戏曲蓬勃兴起,但尚难登大雅之堂。儒服之士依然视之为小道。迨至清初,通俗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金圣叹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庄子》、《离骚》、《史记》、《杜诗》与《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并对《水浒》、《西厢》等进行了不同凡响的评点。就戏曲评点而论,《金批西厢》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鼓吹了人性论和男女之间的合理合法性,所以在当时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在清代一度被“查禁”。金圣叹的批评理论让人大开眼界,点评更是为后人称颂,并以此确立了他在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金圣叹在《读第六子才子书(西厢记>法》(后简称《读法》)中说道:“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此人后日定堕拔舌地狱。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 (第l0页)肯定了《西厢记》“断断不是,断断是妙文。”金圣叹对戏曲的重视和强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本上促成了戏曲观念的推进和演变,使得我们对戏曲艺术的认识已不在局限于传统观念的框架中,而是更多地倾向于对戏曲本身这种文体形式了。可以说金圣叹从根本上提高了戏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我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金批西厢》在思想上突破了传统婚姻观,肯定了必至之情,为戏曲开辟了新的道路

宋明时期,士大夫对礼教的极端执着使之成为了一种僵化的模式,朱熹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这俨然成了一种病态的心理,它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到了明清,演变成为对思想的束缚和专制统治,清初的编书和文字狱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由于礼教的束缚,很多相爱的男女被迫分离,最终导致了一幕幕的悲剧。

《西厢记》是一部表现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抨击封建礼教的爱情杰作。金圣叹对崔张这一对“才子佳人”的爱情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夫张生,绝代之才子也;双文,绝代之佳人也。以绝代之才子惊见有绝代之佳人,其不辞千死万死而必求一当,此必至之情也;即以绝代之佳人惊闻有绝代之才子,其不辞千死万死而必求一当,此亦必至之情也。”(《琴心》总批第132页)这种“必至之情”是人类自然的本性,不应该也不会被世俗限制。金圣叹在思想上已经超越同时代很多人,他突破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从人性的角度肯定了崔张自由、自主选择自己爱情的权利。感情只是生活中的最平凡的一部分,是人之常情,它存在于我们周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更何况感情中至真之情的爱情对我们来说更是何等的普通平凡!“总之,世间妙文,原是天下万世人心里公共之宝,决不是此一人自己文集。-d3(《读法》七十五第22页)早在《诗经》中就有对此种情爱的颂扬,“盖《西厢》所写事,便全是《国风》所写事,,(《读法》十一第12页),想必《西厢》也可以如同《诗经》一样流传,被时代伦理道德所接受,金圣叹就是这样的努力的。

同时,金圣叹还大胆地给《西厢记》中的描写辩护。例如《酬简》一出,“软玉温香抱满怀”,写莺莺携枕至张生处成就好事,金圣叹也对之进行肯定:“有人谓《西厢》此篇最鄙秽者,此三家村中冬烘先生之言也。夫论此事,则自从至于今el,谁人家中无此事者乎……而何鄙秽之有!……借家家家中之事,写吾一人手下之文者,意在于文,意不在于事也。意不在事,故不避鄙秽;意在于文,故吾真不曾见其鄙秽。而彼三家村中冬烘先生,有奴奴不休,詈之曰‘鄙秽’,此岂非先生不惟不解其文,又独甚解其事故耶!然则天下之鄙秽,殆莫过于先生,而又何敢奴奴为!眦3(《酬简》总评第209—210页)《西厢》中写了这么一段美妙之情,如此美妙,人直宜以圣境对之,故“《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沽清也”;“《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 (《读法》第61—64页)情爱和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共同体,而描写在爱情作品中也是不可以避免的。在《读法三》中他写到:“人说《西厢记》是,他止为中间有此一事耳。细思此一事,何日无之?何地无之?不成天地中间有此一事,便废却天地耶?细思此身自何而来,便废却此身耶?”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公然向儒家经典“《国风》好色而不淫”下战书:“好色与淫相去则又有几何也耶。……好色必如之何者谓之好色?好色又必如之何者谓之淫?好色又如之何谓之几于淫而卒赖有礼得以不至于淫而遂不妨其好色?好色又如之何谓之赖有礼得以不至于淫而遂不妨其好色?夫好色而日吾不淫,是必其未尝好色者也。好色而日吾大畏乎礼而不敢淫,是必其不敢好色者也。好色而大畏乎礼而不敢淫而犹敢好色,则吾不知礼之为礼将何等也。好色而大畏乎礼而犹敢好色而独不敢淫,则吾不知淫之为淫必何等也。”(《酬简》总批第208页)这是人性的宣言,也是人性的胜利。这些评价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娱乐性。

可见,金圣叹对情爱和人性的高度赞扬,进而并揭示了“情”和“爱”在作品中的无法抗拒的艺术魅力:“自古至今有韵之文,吾见大抵十七皆儿女此事。此非以此事真是妙事,故中心爱之,而定欲为文也;亦诚以为文必为妙文,而非此一事则不能妙也。夫为文必为妙文,而妙文必借妙事,然则此事其真妙事也。何也?事妙故文妙,今文妙必事妙也od](《酬简》总批第209页)对古往今来的作品喜写男女情事的原因,金圣叹给出的解释是:此乃妙事。妙事生妙文,妙文传妙事,情文相生,容易成就动人的艺术美。

二、金圣叹从文本出发对王实甫《西厢记》进行的修改使其获得了更大的艺术成就

金圣叹首先在语言文字上对王《西厢》作了不少修改,使得原文更加细致,人物形象也更加完善、动人。例如,王《西厢》张生称红娘多为“小娘子”,金本则改为“红娘姐”,这样既体现出张生对红娘的尊重,而且更符合青年男女的身份。第三本第一折中,红娘去看望病中的张生,张生央求红娘给莺莺带书信,红娘不是很愿意,张生说“小生久后多以金帛拜酬小娘子”,红娘很是生气,说“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金圣叹将它改为:“我虽是个女孩儿有志气”,改后的称呼更恰当,因为红娘是十几岁的丫头,显然“女孩儿”更合适。还有莺莺烧香时,说:“心中无限伤心事,尽在深深两拜中。(长吁科)(末云)小姐倚栏长叹,似有动情之意”,金本则改为:“(张生云)小姐,你心中如何有此倚栏长叹也?”很显然,修改后的句子不仅凸显出张生的体贴和解人,也使得莺莺的性格更饱满深沉。

同时。在情节上金圣叹对王《西厢》也做了很多的增删。使修改后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莺莺、张生更加符合他们各自的身分:大家闺秀和读书人。主要体现在:《西厢》是说莺莺和红娘到佛殿玩耍,被张生撞见,金圣叹改为是张生误闯入莺莺的“活动范围”;《西厢》里莺莺与张生打了个照面,“(红云)那壁有人,咱家去来。(旦回顾觑末下)”,金圣叹改为莺莺和红娘是被观察者,她们没有看到张生;《西厢》在唱词里夹杂了很多文白,金圣叹只保留了“(莺莺云)红娘,我看母亲去”;莺莺因此显得中规中矩。把张生大量的猥亵语言都删去了(如:“和尚,恰怎么观音现来?”,“休说那模样,只那一对小脚儿,价值百镒之金”等等),唱词基本上都是张生见到莺莺后的那种一见钟情的痴迷和溢于言表的喜爱之情,这更符合张生“至诚种”的性格特点。

第二本第一折里,孙飞虎扬言要攻破寺庙,强掳莺莺为妻,老夫人和众和尚焦虑万分,最后莺莺说谁能退兵就嫁给谁,张生鼓掌而上,声称有退敌之策,“(旦背云)只愿这生退了贼者”,得到老夫人的允诺后,“(末云)既是恁的,休唬了我浑家,请人卧房里去,俺自有退兵之策。(夫人云)小姐和红娘回去者!(旦对红云)难得此生这一片好心!”莺莺的语言表露出她非常愿意嫁给张生,甚至有点急切心理,而张生也显得非常轻浮,直呼莺莺为“浑家”(其实“浑家”是市民话语,显然不符合两人的身份)。“难得此生一片好心”不知是感谢张生让她回房休息还是感谢他能退兵,用在此处不免牵强和做作。金圣叹删去了莺莺的文白和张生的轻浮语言,取而代之的是具体的计策,让在场者和读者都感觉到这样的安排确实能够解除危难,然后,老夫人让莺莺和红娘回卧房,此时,莺莺才由衷地说了句“红娘,真难得他也”。短短的一句话既心存敬佩又存感激,此时由莺莺说出,方才觉得该是如此。

另外,《西厢记》中存在一些纰漏之处。金圣叹对此作了修改,使之在逻辑上更加统一。据《西厢记》,莺莺当时是一十九岁,有个弟弟,名叫欢郎,年纪尚幼,(“一个小厮儿”,“欢郎虽是未成人,须是崔家后代孙”),老夫人六十岁(“老身年六十岁,不为寿夭”)。照此说法,老夫人在四十一岁时生莺莺,将近五十岁时生欢郎。这不要说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是在现在,也不多见。金圣叹应该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把老夫人的年龄改为“老身年纪五旬”,关于欢郎,他改为:“是俺相公讨来压子息的”,即不是老夫人亲生。这样修改后,人物的年龄才能吻合。

第一本第二折中,莺莺烧第三炷香时,沉默不语,“(红云)姐姐不祝这一炷香,我替姐姐祝告:愿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拖带红娘咱!”但是《西厢记》在开首中老夫人就明确指出,“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既然亲事早就定下,红娘和莺莺就不可能不知道,所以红娘的“愿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的说法就显得非常荒唐。金圣叹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就把红娘的话改为:“咱愿配得姐夫冠世才学,状元及第,风流人物,温柔性格,与小姐百年成对波!”还勉强能说得过去。

三、金圣叹独特的文本批评方法在文学批评史上独树一帜

对《西厢记》的评论。金圣叹随感随评。依附于文本并且注重文本解读的精细化,说明他对《西厢记》是从文本的角度来评点的。从“文”的角度评析了《西厢记》艺术内涵的同时,他将序、读法、总批、眉批等多种方式结合使用。这种戏曲评点方法中主观感受和鉴赏占了很大的比重,实际上是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结合体,并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戏曲批评理论。使得戏曲批评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而他的批评理论也在实践中得以提高和完善,臻于绝诣。梁廷栅评日:“其实金圣叹以文律曲,故每于衬字删繁就简,而不知其腔拍之不协,不免有些片面,李渔的观点则更为中肯一些:“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也。文字之三昧,圣叹已得之;优人搬弄之三昧,圣叹犹有待焉。’’

金圣叹主要的贡献在于《金批西厢》论及了创作理论和方法技巧。其主要批评方法就落脚在人物形象分析上。金圣叹紧扣形象,从人物的结构关系揭示了次要人烘托主要形象的艺术方法。

西厢记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木版画;西厢记;窥简;陈洪绶

中图分类号:J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02-01

一、在中国古代版画史上,明清的戏曲刊本中的精品可谓是争奇斗艳、层出不穷,甚至达到无书不图的程度。其中艺术成就首推陈洪绶,他以人物画独霸画坛。陈洪绶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与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人谓"明三百年无此笔墨"。陈洪绶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

二、《西厢记》是元人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源出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描写书生张生与莺莺的恋爱故事。北宋赵令畤改为可以演唱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有一个姓董的解元把这个故事又改编成诸宫调,到元代,杂剧大盛,王实甫又写成杂剧。明代出版业发达,《西厢记》的版本不计其数,如《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参增奇妙注释西厢记》(1498),王世贞、李贽合评《元本出相北西厢记》(1610),等等。在这个出版高潮中,值得注意的,或者说大多数版本的"卖点",集中在三点:第一,由于众多版本在坊间流传,故而芜杂甚多,许多版本就以正宗原本为标榜,力图恢复王实甫"古本"的面貌;第二,为了增加销售量,出版商争相请有名的文人来"评点",使得"评点"俨然成为一项名利双收的事业。除了上述王实贞、李贽之外,参与《西厢记》评点的著名文人还包括:徐渭、陈继儒、董其昌、汤显祖等。第三,为了提高阅读的兴趣,各种版本的《西厢记》都附加插图,有的甚至多达200多幅。所以,《西厢记》的出版,实际上构成了晚明的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不但涉及文学、戏剧,而且使美术也深刻地介入其中。

全剧描写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遇见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两人产生爱情。通过侍女红娘协助,终于冲破封禁礼教约束而结成良缘。其中“窥简”一段,描绘红娘将张珙写的情书转交给小姐崔莺莺,莺莺小姐含羞阅读,画面呈现的即是此情此景。

三、此图是画家为张深之《正本西厢记》中《窥简》所画的插图,描绘崔莺莺偷读张珙所写书信的一段情景。

画中绘制有一面屏风,崔莺莺躲于屏风前面,展信阅读。她的容貌娇美,气度雍容优雅,衣饰绮美华丽,双手捧着书信,微微侧首低头,神态显得聚精会神,体现出她迫切渴望看到来信的急切心情。右面的屏风后,侍女红娘身着简朴的布衣,弯腰弓背,大胆地将头伸出屏风后,窥视着看信的小姐。好心的红娘非常理解小姐的心思,大胆擅自将张珙的书信转给小姐,又怕小姐恼羞责骂。她左手藏于身后,右手纤纤,按住朱唇,似乎要按捺住砰砰乱跳的心,小心谨慎的偷看主人读信的专注神情,神情举动机智灵活,顽皮精灵的性情毕现素娟。画家笔下红娘瘦削的身材,更使她显得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画中的四扇屏风,分绘春夏秋冬的喜鹊梅花、夏荷莲花、月下芭蕉和枯木鸟雀,不仅起到遮掩画中人物,体现"偷读"和"窥视"情节的作用,而且营造了花园般幽静的环境氛围,丰富了画面,有助于原著情节内容的表现。整幅图画重在巧妙地刻画"窥简"的生动情节,追求浓郁情感气氛的烘托,揭示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画家对人物的描绘精微细致,甚至细心到通过两个人物身材肥瘦高矮来区别主仆身份和不同性格的程度。人物衣纹线条细劲流畅,工而入逸。全画无论构思布局还是笔墨技法都具有画家典型的仕女画风。

四、戏曲插图版画中人物和主题的关系追求的是并非形象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而是形象的概括性和类型化,通过对物象的传神和表现物象的意似,以揭示其本质特征。陈洪绶的人物造型从传统图案中吸取了养分,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人物形象以一种装饰性的面貌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线条简洁优美,象征性强。

陈洪绶版画的线描简洁、明确、充满运动感和节奏感,具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沉着含蓄的艺术效果,极大丰富了我国戏曲插图版画的创作。此外,还用繁简对比的手法,在整体的感觉上达到一种绘画的韵律感。时人评价他的人物画:"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盖三百年无此笔墨也。"人物塑造高古奇伟而概括夸张,线条细劲连绵而神气内敛,独辟蹊径,自成一体,创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绘画艺术形式和技巧,成为开辟人物画新风的艺术大师。

西厢记读后感范文第3篇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1.学生“专家”引路,带动全班同学产生阅读名著的热情。通过课代表物色、班级同学推荐,甚至毛遂自荐,选出对某部名著读得很深入的“专家”。《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两部名著阅读是最有分歧的,很多女生都能把《红楼梦》里的细节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却对《三国演义》中一些著名的情节连连摇头,更不用说去细读了,男生恰好相反。如何消除这种不平衡?那就是让“专家”给他们开讲座。

2.教师密切配合学生的工作,并做好开讲前的培训。“专家”学生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退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操控大局。还要补充哪些情节,而哪些情节可以删去,教师必须对学生“专家”递交上来的提纲把关。接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有的情节一扯可以扯得很远,而时间有限,讲清楚就要讲究方法,重点要突出。

3.学生整理笔记,明确答题步骤,背诵巩固。讲座持续进行,学生光是课堂上听,课后讨论,而不自己去消化,收效甚微。每一次讲座完后,按照老师所指导的答题步骤,整理笔记。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写远比听、说、读的效果来得好,而且写可以增强学生听、说、读的效率。

二、如何阅读名著

1.标注式。在读的基础上,碰到有不理解或自己特别欣赏的地方,及时在文本中画出。人们习惯用的符号有以下几种:“……”着重号,点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的词句下面。“”方框,画出文章中的生字、难词。“——”直线,画出文章中的难句。“~~~”波浪线也叫曲线,画在文章中精辟的和重要的语句下面。不管你用什么圈点符号,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什么方面的意思要始终一致;二是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把别人的书画得很乱是不礼貌的。

2.笔记式。做读书笔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卡片式笔记,将摘记的内容分类记在备好的卡片上;二是摘要式笔记,即在读书过程中将其重要内容或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三是是读后感式笔记,也就是针对书中的有关内容,联系社会或个人实际写出体会。读书笔记是阅读的重要辅助手段,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实践中的运用,都证明了阅读时做笔记要比不做笔记效果好得多。读书笔记是科学地读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评点式。评点,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文顶端和旁边及边缘空隙处,对文中的一部分用简短的文字给一扼要的评价和提示。评点阅读对提高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大有好处。评点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旁批,即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提示;其二是行批,即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文章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进行简单的评点。

三、如何提高答题技巧

1.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

2.要明确名著题的答题策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①注意对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②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纯叙述的角度还是要求有适当的人物评价,或者是揭示作品的主题意义,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③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从情节角度,还是从人物角度入手,要判断清楚,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我们来对比以下两个答案:

考题:《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答1:得元妃旨意,宝玉和黛玉、宝钗以及众姐妹搬进了大观园。宝玉进入了自由天地,贾政却要他死读八股、祭祀宗庙、送往迎来,他厌恶极了,书童焙茗给他弄来禁书《西厢记》,宝玉欣喜若狂。他和黛玉一起在沁芳桥畔幽僻处偷读,借西厢之恋,吐露心中之情,宝黛两人心田里从此萌生爱意。

答2: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城倾国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镴枪头”。

得分要点:

1.写出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或原因任一要素,得1分。

2.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共读”不作为要点,写出先后顺序或写出具体细节,即可得分,如宝玉偷读,黛玉一起读,或黛玉发现宝玉读,两人一起读,均可。得1分。

3.宝黛借《西厢记》交流或者戏语,如打趣、表白、调侃,得2分。

4.读《西厢记》对宝黛二人爱情的意义,如借共读宝玉、黛玉传达爱意,得1分。

仔细看看得分要点,我们可以发现,答案对故事情节的完整、主要内容的突出、细节不走样是有严格要求的。所以,答案1只能得4分,因为它虽然做到了故事的完整性,但共读《西厢记》这个细节并没有真实再现,应该是:宝玉偷偷阅读时被黛玉发现,而后二人一起阅读。

因而,平常训练答题时,应注意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重点突出,并能准确地回忆故事所涉及的细节,这样才能确保得满分。

西厢记读后感范文第4篇

《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它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喜爱。作品里描写的崔张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灿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试为论述二三,管窥之见,浅陋在所难免。

一、《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大凡读过《西厢记》的人都觉得这部剧作的语言文字很美,让人有一种感觉,就好像走进一座迷人的语言艺术宝库,觉得异彩纷呈,目不暇给,如珠似玉,叹为观止。这部剧作包涵着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语言,而又不留雕琢痕迹地融合为一体,浑然天成。所以,研究《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我们首先应当注意到它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剧作中有雄浑豪放的曲辞: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弯箭乍离弦。”①(第一本第一折)

这里把九曲黄河写得何等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剧作中也有绮丽流畅的小词:“[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

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绎台高,金荷小,银镇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第三本第二折)

这里洋溢着美好幽深的诗一殷的气氛。

但剧中写惠明和尚的唱词却是另一种慷慨激昂的“金刚怒目”式,请看剧本第二本《楔子》:

[正官][端正好]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仟》,风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杀人心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昝。

[收尾]恁与我助威风擂几声鼓,仗佛力呐一声喊。绣旗下遥见英雄俺,我教那半万贼兵唬破胆。

这是高亢激越,掷地有声的英雄誓词。

剧本中也不乏幽默解颐的话辞,请看《拷红》一折(第四本第二折)中一段唱: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咱两个背著夫人向书房问候。

(夫人云)问候呵,他说甚么?

(红云)他说来,道‘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著小生半途喜变作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

(夫人云)他是个女孩儿家,著她落后怎么?

(红唱)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这一段的曲白是十分精彩的,尤其是红娘十分俏皮的“供词”,逼真地表现了红娘的绝顶聪明和老夫人的无奈,具有很好的喜剧效果。

上面所举数例可使我们对《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略见一斑。《西厢记》在对环境气氛的描写和对人物性格性情的刻划方面则使我们对其语言艺术的丰富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剧作对环境气氛的描写是为衬托人物活动服务的,剧本为一部崔张爱情诗剧,剧作者描摹环境,突出诗情画意,结合人物活动,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生花妙笔。剧中展开情节冲突的环境为僧舍普救寺,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将普救寺理想化地写成一个“幽雅清爽”,饶有诗意的胜境,请看:“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在这里,经常佛殿上阴森肃穆的气氛,罗列森严的罗汉菩萨、烧香的婆子俗客,以及念经的和尚,一概略而木写,而只写了相近青霄的琉璃殿、幽静的僧房以及青色的苔、红色的落花,使男女主人公在这样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展开一段千古称颂的风流佳话。下面再看第三本第二折写莺莺的闺房是“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 扉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钉犹灿”。这里通过描绘莺莺的闺房,创造了一种幽深闲静,香气弥漫的美好氛围,这与茸茸举止娴静、深沉含蓄而又感情丰富的性格是相吻合的。即使在剧中个别情节有悲苦性质的场面里,作者的描写依然笼罩着诗般的气氛。比如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语言是借助古典诗词描写离愁别绪的特有表现手法来加以渲染的,是以那种诗意的浅浅哀愁和无奈的色调来表现主人公离别时的悲苦的。

在刻划人物性格感情方面,作者善于驾驭语言的天才得到古今读者又一首肯。如果我们仔细读一读剧中有关描写人物的语言,便会感到人物的至情至性(或典型性格)无不一一凸现,令人有其声如其口出以至呼之欲出的感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戏剧不同于小说或其他文艺形式,后者常常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但戏剧则必须通过剧中各种人物不同的声口说话,以性格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西厢记》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请看第二本第一折,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掳获莺莺做压寨夫人,众人慌作一团计无所出。莺莺则提出著名的“五便三计”:第一计献身于贼,第二计献尸于贼,老夫人皆认为不可,于是有第三计:“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例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老夫人认为此计较可,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陷于贼中。此时,好一个张生,在众目注视下出场了:“(末鼓掌上云)我有退兵之策,何不问我!”这一句“何不问我!”有力地表现了张秀才的才智胆识,使人感到这位痴情的书生并不是无能的懦夫,而是临危不惧的勇士。由此,张生在众僧人和莺莺、红娘的心中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应当说,在《西厢记》中,这种即景生情而又贴合人物个性的语言是很多的。请再看第三本《楔子》的开头——

莺莺: “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我如今著红娘去书院里,看他说甚么?”(唤红娘)

红娘:“姐姐唤我,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

莺莺:“这般身子不快啊,你怎么不来看我?”

红娘:“你想张……”

莺莺:“张甚么?”

红娘:“我张著姐姐哩。”

这数句对白不外是 莺莺打发红娘去探望张生,但人物语言声口,见性见情。 莺莺身子不快、实有心病,她却先责怪红娘不来看望自己,红娘对小姐的心病了如指掌,因此快人快语,语刚出口,又觉得过于直率,怕小姐难以下台,一句话只说了半句就顿住:“你想张……” 莺莺对“张”字当然敏感,立即追问,红娘急切间改口:“我张(望)著姐姐哩。”足见红娘聪明狡黠,善于应对。这段对白固然表现了 莺莺红娘间亲密的主仆关系。但莺莺说的话自是莺莺身份,话语闪烁不定,不易捉摸。红娘虽是下人,却机警有谋,惹人喜爱。《西厢记》中这样精彩的性格化的语言对白是不胜枚举的。通过语言对白刻划人物性格,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一个特点。

《西厢记》语言的丰富性还表现在作品对民间俗语的吸收运用。当然,这也是为刻划各种人物不同性格服务的。纵观全剧,剧作者对文化修养高的人物如张生、莺莺多用文雅的语言,而对于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豪或爽朗泼辣的人物,如惠明和尚、红娘则多用口语俗语。请看第二本《楔子》惠明和尚出场所唱:[滚绣球]非是我贪,不是我敢,知他怎生唤做打参,大踏步直杀出虎窟龙潭。……

[耍孩儿]我从来驳驳劣劣,世不曾忑忑忐忐,打熬成不厌天生敢。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怎惹草拈花没掂三。……

上述曲子中有口语: “打参”、 “驳驳劣劣”、 “忑忑忐忐”、 “天生敢”、“没拈三”,成语则有“虎窟龙潭”、“斩钉截铁”、“惹草拈花”等,通过这些口语成语的运用,刻划了惠明和尚天不怕地不怕的粗豪性格。

又请看剧作第四本第二折《拷红》有些曲子:“[越调][斗鹌鹑]则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老夫人心数多,性情馅,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上述曲子中出现好些成语,如:“天长地久”、“提心在口”、“带月披星”、“巧语花言”;还有当时的民间口语俗语,如:“心数多”、“性情 ”、“将没做有”等,是从红娘的口中道出的。这些很好地表现了红娘热情泼辣,聪明机敏的性格。这些成语口语俗语在曲辞中的穿插运用,既生动传神地刻划了人物性格,又使曲子通俗易懂并且琅琅上口,使全剧达到华美与通俗的和谐统一。《西厢记》作者善于学习并成功地运用民间俗谚口语,是使这部剧作语言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其中一个因素。

二、《西厢记》语言艺术的文采性

古典戏曲发展到元代,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高峰,唐诗宋词元曲,世人皆言,说明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代表一个朝代的珍品,这与其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本色派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灿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关汉卿是本色派的语言大师,王实甫则为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西厢记》堪称文采派的典范。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均属一流。“文辞华丽”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特色,这种语言特色是形成剧本“花间美人”风格的重[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

意惹人情牵。

“临去秋波那一转”乃曲中之眼,美而传神。

第三本第二折,又通过红娘之口正面写了驾营:

[醉春风]则见他钗蝉玉横斜,髻偏云乱挽。日高犹自不明眸,畅好是懒,懒。

t普天乐]晚妆残,乌云彩掸,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贴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折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这折唱词以秀美的艺术语言刻出莺莺外表懒散娴静,内心却对张生病情消息的焦虑和等待以及见到简帖后的喜悦心情。可见剧本写人与状物一样,其语言同样不乏华美秀丽的特色,保持着“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这在写剧中其他人物,如张生、红娘、老夫人、惠明和尚等时也随处可见。倘若没有语言上这种五彩缤纷的娟丽姿采,“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下面再请看《西厢记》中的几组名句(诗),我们对“花间美人”的灿然文采就更能领略了。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第二本第一折)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第四本第三折)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第三本第二折)

以上这些绝妙好词,在《西厢记》里面俯拾皆是,真是美不胜收。这里无庸再一一例举。正是这些“词句警人,余香满口”的艺术化语言,使《西厢记》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成为一部百代称誉的诗剧。

说到诗与词,若数词句华美、文采璀灿莫过唐诗宋词。《西厢记》剧作者的成功之处是吸收了唐诗宋词的精美语言,使剧作语言更富于文采性。如第一本第一折张生的唱词:“[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化用唐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如第二本第一折营茸的唱词:“[混江龙]……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则是化用宋女词人朱淑真词《生查子》句:“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又如第一本第四折张生唱词:“[鸳鸯煞]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里化用宋苏东坡词《蝶恋花》中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还可以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显然,剧作者

对唐诗宋词的喜爱,使他不仅乐于在剧作中采用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且乐于化用这些诗词当中的经典名句,使之贴合剧中的人物,感情及环境,从而使这部剧作亦增添了五彩缤纷的璀灿文采。

《西厢记》的文采性在语词优美、娟丽动人方面确是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这部剧作的文采性,也表现在其包含有丰富的修辞技巧,因而剧作的语言修饰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据《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统计,全剧运用的修辞手法达34种之多。这里只举出一种修辞格——“复迭格”中迭字词的运用,如剧中第四本第四折“[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刺刺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这里“绿依依”、“静悄悄”、“疏刺刺”、“昏惨惨”等迭字词的运用对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强环境的渲染起了很大的作用。再看剧中第一本第三折,作者是如何传神地运用迭字词来表现张生的动作与心情的:

[越调] [斗鹌鹑]……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其其,潜潜等等。

[紫花儿序]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悄悄冥冥”等迭字词,形象生动,恰到好处地写出张生对莺莺的爱慕及主人公初恋时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剧中类似这种精妙的迭字词还有许多,这类迭字词的巧妙运用使作品写影写情述事皆臻妙境。其他的还有三十余种的修辞技巧就不一一例举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正是这些有丰富修辞技巧的曲词,才使人感到《西厢记》这部剧作语言的精美。从这一角度来看,《西厢记》语言的文采性是作者精雕细刻的结果。必须指出的是,《西厢记》文采璀灿的语言特色,绝不是形式主义的堆砌词藻,雕琢造作,使人晦涩费解。全剧语言华美秀丽而流畅自然,达到“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③的境界,这是同时代以及其他著名戏曲作者所不能企及的。

还必须指出, 《西厢记》是有着严格韵律限制的戏曲作品,要在一定的规矩内作出切合人物环境戏情又合乎韵律的精美曲辞,绝非易事,比如第一本第三折中张生唱:“[么篇]我忽听、一声、猛惊,元来是扑刺刺宿鸟飞腾,颠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第二本第四折中莺莺所唱: “……本宫、始终、不同。又不是《清夜闻钟》,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六字中三押韵,极不易制作,剧作者填写得既合韵律,又拟声写情,精美绝妙,确非大手笔不可。明朝何良俊所写的《四友斋丛说》认为“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词之雄”,然哉斯言。

三、结语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作品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语言艺术,可以这样说,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作品就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无与伦比的,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所以《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①见《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西厢记》第7—8页,王实甫撰,张燕瑾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下文引《西厢记》均见此书。

西厢记读后感范文第5篇

20世纪的《西厢记》研究颇有成就颇丰,特别是在对《西厢记》的评价以及对元杂剧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2年以来,《西厢记》研究已经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特别《西厢记》的接受和传播,以及在对《西厢记》研究的再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关键词】

《西厢记》;研究;十年综述

《西厢记》研究是古典戏曲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有关《西厢记》的论文、论著多是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出现的,不同专题的研究力度不平衡,对《西厢记》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进行学术梳理与论考,特别是对前人关注较少的领域加大研究力度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回溯20世纪,对《西厢记》的评价以及对元杂剧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方法的更新及视角的转换,研究领域大大拓展,无论是对微观问题的深入探索还是对宏观问题的准确把握。都取得了斐然可观的研究成果,元杂剧的研究已步入成熟期。进入21世纪也别是2002年以来的十年,《西厢记》研究的取得一定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在对《西厢记》《西厢记》的接受和传播方面,以及对《西厢记》研究的再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一时期,多本专著及多篇硕博论文的出现,使《西厢记》的研究资料更加丰富多彩。从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对明清时期《西厢记》传播和接受等研究十分重视,凸显了研究者对西厢记传播和接受过程的影响的高度重视。

随着研究视域的不断拓展,在研究领域另一个最明显的特色是对《西厢记》传播的研究及接受史研究,2002年以来的《西厢记》研究,更加注重这两个方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西厢记》研究是古典戏曲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有关《西厢记》的论文、论著多是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出现的,不同专题的研究力度不平衡,对《西厢记》的全面传播和接受情况进行学术梳理与论考,特别是对前人关注较少的领域加大研究力度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高奈延《〈西厢记〉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2005)、韩梅《〈西厢记〉对韩国文学的影响》(2002)认为《西厢记》曾对朝鲜的文体文风产生过影响。一些文人还模仿它写了一些作品如汉文演本《东厢记》、汉文小说《春香传》等。崔霞《20世纪〈西厢记〉文本传播与接受述论》(2006)认为20世纪的《西厢记》文本传播与接受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至建国前。建国至前,后至20世纪末。前两个阶段重在对《西厢记》的历代刊本进行发掘和重新刊印,第三阶段则转向对历代刊本的研究;三个阶段都出现了不少的《西厢记》校注本,但不同阶段的传播接受又各有特点。传播与接受方式随代际递承而丰富多变,除刊印方式之外,还出现了教科书传播、报刊传播、专著传播、选编和改编传播等新的方式。这些作者从传播的角度,在观照《西厢记》对戏曲、小说、诗歌、说唱文学等文艺样式渗透的同时,对改作、翻作、续作、仿作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论述,更可谓独具匠心。

在这方面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赵春宁,她的《论〈西厢记〉插图版画》(2002)论述版画的流传在当时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和舞台演出的借鉴与指导价值;其专著《〈西厢记〉传播研究》(2005),对《西厢记》的各种抄本、刻本、选本,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梳理,考辨颇见功力;作者对于《西厢记》的演出,从形式、声腔、地域、观众等多个侧面作了清晰的勾勒,视野也非常开阔;作者还从传播的角度,对《西厢记》的改作、翻作、续作、仿作,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论述,更可谓独具匠心;至于作者在观照《西厢记》对戏曲、小说、诗歌、说唱文学等文艺样式渗透的同时,还探讨了其对书籍版画和年画的深刻影响;在考论《西厢记》的批评传播时,特辟了禁毁一书;亦都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论著正是凭借了十分翔实的资料,以及作者对史料所作的许多别出心裁的阐析,对《西厢记》的传播,从文本到舞台,从批评到改编,从影响到移植,从常态到殊态,进行了系统而又较为深入的探索,从而在前人基础上,为《西厢记》研究作出了新的有意义的开拓。

徐大军《〈金瓶梅词话〉中有关〈西厢记〉杂剧资料析论》(2003)、史小军《论(金瓶梅词话)对(西厢记)的袭用——以第八十二、八十三两回为例》(2006)通过对《金瓶梅词话》中有关王实甫《西厢记》杂剧资料的详细梳理,可以见出《西厢记》杂剧对当时社会习尚和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为我们勾画出当时社会生活中有关《西厢记》杂剧传播的图景,而且,由这些资料亦可见出当时市井阶层对《西厢记》杂剧的解读角度和接受视角。

而伏涤修的几篇研究论文和专著,可以成为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明代人对〈西厢记〉体例的改易》(2005)从明代戏曲南曲化的演唱、传播大势着眼,从《西厢记》明刊本是否被取消分卷、是否还具有题目正名、是否被加上折目、剧中人物角色是否被予以传奇化标注、是否入传奇化曲唱安排及曲牌组合运用、是否有开场词和下场诗等方面,详细考述了明代人对于《西厢记》体例所作的改易;他的《明清时期北〈西厢记〉的演出情形考述》(2006)《明清时期北〈西厢记〉演唱样式变化考述》(2007)则从明代戏曲南曲化的演唱、传播大势着眼,论述《西厢记》在明代实际演唱中的传播。前者对明清时期文人笔记记载的《西厢记》演唱资料进行了勾勒,对戏曲选本收录《西厢记》、文人及曲家们所制订的《西厢记》曲谱与演剧本、文学作品中有关《西厢记》演唱情形的描写进行了论列,从而说明,虽然明清时期北《西厢记》的演唱逐渐衰退,不过它并没有从清唱、演出场上完全退出,北《西厢记》的演唱始终不绝如缕地存在于厅堂及场上;后者认为明清时期北《西厢记》虽然时有演唱,但不同时期它的演唱样式却各有不同。明清时期北《西厢记》除了有弦索唱法外,还有昆腔唱法、弋阳腔等地方声腔唱法,不同的唱法在演唱音乐曲调、行腔吐字的方式、所用的伴奏乐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另外即使同为弦索唱法,也有

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和以琵琶为主要伴奏乐器的两大类型:即使是作为元代对《西厢记》的古代研究北曲遗音的弦索唱法,在明代实际演唱中也出现了北曲南唱的变形。

2008年,伏涤修的《西厢记接受史研究》一书出版。该书是伏涤修在搜罗汇集《西厢记》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西学”(“《西厢记》学”)的体系建构,撰写了《〈西厢记〉明清接受史研究》这一书稿,对《西厢记》在明清两代接受情况进行了富有创见的学术解读。全书理论框架周密合理,比勘考论细致有据,体现了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及理论建构的能力。具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色:首先,作者视野开阔,对《西厢记》在明清两代的接受情况作了全方位的解读研究。《西厢记》的接受史不仅包含《西厢记》研究史,其文本传播、舞台演出、仿效改作、各种文艺样式的咏唱也都属于其接受范畴。如明清时期《西厢记》的全刊本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的刊本其剧本体制、曲白文字、附录与插图、题评考订等各方面均存在不同,这些不同不仅仅是传播形式层面的不同,同时也是人们对《西厢记》不同接受态度的反映,通过这些不同可以见出人们对《西厢记》不同的接受心理。黄季鸿认为,《〈西厢记〉接受史研究》是一部对《西厢记》选本与曲谱收录予以系统深入探讨考述第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他以现代接受美学理论为视角,对《西厢记》的各类改、续之作所做的材料搜集与研究,较之他书用力最勤,是集大成式的总结,在《西厢记》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学术价值。

进入21世纪,对《西厢记》的考证和综合性研究大大拓展了新的领域,这主要表现在对明清时期《西厢记》的研究研究上。传播过程中,随着相关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的增多,对《西厢记》的研究之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研究评点本,实际也是从早期研究中探析《西厢记》的影响,也可谓研究之研究。2002年以来,这方面有影响的成果也不在少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厢记》的文本的研究,主要是作品的语言、主旨、人物、情节等的研究,一直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时期的《西厢记》研究,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西厢记》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传播和接受研究上,主要的研究作品,多出自蒋星煜、宋瑞芳、伏涤修、张春宁等该相关领域的资深研究者。因而,研究的范围和研究者群体还需进一步拓展,才能取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而推动戏曲研究的不断发展。

相关期刊更多

广西气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区气象局

陕西气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气象局

国内外香化信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香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