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屯堡文化论文

屯堡文化论文

屯堡文化论文

屯堡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屯堡;文化旅游;创新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现如今旅游大热的趋势下,一个地区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逐步上升,据贵州省旅游局统计,2014年全省共实现旅游增加值780亿元,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8.7%左右,进一步加强了旅游业在贵州省的支柱产业的地位。而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交织点,为单纯只因娱乐而进行的旅游活动赋予了文化的内涵,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既实现了娱乐的目的更了解和学习了当地的人文知识,是寓教于乐的新的旅游模式。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通过发掘屯堡百年的文化因子,将这些因子加以创新和利用,来设计出适合屯堡的景区旅游产品,这样可以使屯堡旅游更加吸引游客的眼球,可以使游客在屯堡的旅游活动不局限在“走马观花”的模式上。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可以很好地将观众带动到屯堡农民生活的场景中,实现了旅游模式从观看到体验的创新。

1.2 研究意义

本次项目的研究可以为屯堡文化旅游提供可行性对策,从而创新屯堡旅游产品以最大程度吸引游客,带动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既使屯堡文化保存的更好,又可以改变屯堡一直以来落后的面貌,为当地的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使屯堡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外界所知道,并带动相关研究领域的兴起和繁荣。

1.3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屯堡现有的旅游模式及旅游产品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屯堡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今的媒体宣传、文化旅游以及挖掘出的屯堡本身存在的文化因子,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设计屯堡文化旅游产品。

1.4 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法:利用下载平台对有关文化旅游及屯堡历史文化的文献进行了解,旨在通过对前人已有文献的研读和分析,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使自身对于该问题的了解更加全面、正确、真实。

实地考察法:笔者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屯堡现阶段旅游模式及运行现状,实地对安顺天龙屯堡进行了考察,参观了主要旅游景点,旨在对其历史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设计出更符合其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访谈法:笔者前往安顺天龙屯堡,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访谈,了解了屯堡的旅游发展现状、主要旅游景点、屯堡的历史文化以及屯堡旅游旺季及淡季的客流量,使我们对屯堡的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具体、全面的了解。

2 屯堡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不完善

屯堡旅游还呈现在初步开发的状态,如此次调研考察的地点天龙镇,镇内景点没有显著的提示牌提醒,公共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如屯堡某些村寨均系建设标准较低的乡村二级公路网络,没有通往景点的直达公共交通系统,这一点需要解决。而且天龙镇内游览环境较差,没有营造出旅游景点应有的游玩氛围。据了解,屯堡地区大型旅游企业和文化经营单位确实较少,仅有天龙屯堡投资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知名度较高的屯堡文化旅游开发企业,很难满足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需要。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天龙屯堡周边的饮食住宿环境也比较差,宾馆多是配套设施不完整的小型房间,没有满足高消费人群的需求,这些宾馆的设计往往是不论不类,既没有现代的豪华感,也没有古代的韵味。

2.2 宣传方式单一、缺乏创意

屯堡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知名度不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只是在贵州本地有点名气,没有在全国进行有效的宣传造势,一方面是因为屯堡旅游开发的进程缓慢,尽管安顺市政府给予了相关政策优惠,屯堡开发的过程仍然不尽如人意,缺乏配套资金和人才,宣传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媒体上,如电视、广播、报纸,利用互联网或其他新兴技术手段传播的方式较少;另一方面是屯堡旅游产品的包装与设计上缺乏新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吸引游客的关注点不够多,这方面的改进还需要屯堡旅游开发公司引进相关人才,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努力把屯堡打造成像黄果树一样的全国知名品牌。

2.3 旅游资源整合度不高

安顺地区有着很丰富的可依托的文化背景,如穿洞文化、夜郎文化、柯文化、三线文化以及布依族、苗族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理应与这些文化资源联动起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借势将自己推出去。屯堡尚有许多文化资源等待被挖掘甚至被人所了解,就拿地戏来说,是很值得推广的。但是,我们去调研的时候,却没有遇见像地戏、花灯、山歌等演出,向当地人打听才知道地戏是由于景区内改造而中断了常规的演出。但是像花灯、山歌等人文文化景观的展示却没有几次有规律有场地的演出安排,很是可惜。

2.4 景区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天龙镇屯堡文化产品的输出方式单一,尽管也有出售服饰、售卖小吃的商店,有的还是老奶奶在街边绣布鞋,或贩卖小件旅游纪念产品、书籍等,尽管在国内大多数古镇旅游中也会有售卖物件的方式传播当地文化。但是从整体上看,天龙镇的摆摊售卖显得零散,并且文化产品大多一样、同质化严重,不够具有创意,包括小吃也并不具有代表性,并且店面装修并不十分精致,而一般摊位把人吸引过去后,很难让人产生兴趣把东西带回家。

3 屯堡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创新

3.1 基础设施完善的创新

屯堡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屯堡;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6-0127-06

引 言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巩固边陲,将征南大军和大批内地平民发至贵州屯田。这些移民的居住地被称为屯堡,这些移民被称为屯堡人。今天在安顺、平坝、镇宁方圆不足百里的地方,驻扎着名为屯、堡、旗、关、哨、所等数百余座屯堡村寨,就是当年卫所屯田制的产物,本文所指的贵州屯堡地区也即为该区域。尽管生活在黔中多民族的包围圈中,来自江淮的屯堡人,却在远离故乡的封闭大山里.牢牢固守着祖先的文化根脉,六百年风雨沧桑,江淮古风如旧:屯堡人的语言至今未被周围方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着明清江南汉民族服饰的特征。有着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特征的食品仍出现在屯堡人家的饭桌上,屯堡人的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花灯的曲调带着浓郁的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地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屯堡特有的建筑风格……可以说,安顺屯堡文化是在明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的背景下,中原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汉民族文化与黔殊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整合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其内容丰富,诸多文化现象自成体系,是明代江南汉文化的活标本。也是近年来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热点。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英文为Rural 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也有些英语国家将其称为Agri-tourism(农业旅游)和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绿色旅游这一概念是199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保会议上与“生态旅游”概念同时提出的,因此,用“绿色旅游”来描述“乡村旅游”,实质上是规定了“乡村旅游”的归属范畴,即“生态旅游”。目前,乡村旅游在学术界还没有普遍认可的定义,以下仅列举两种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第一,“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第二.“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以上定义都强调了乡村旅游的客体是乡村特有的、有别于城市的旅游资源,是以农业为依托,融乡野自然风光、乡村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可见,乡村旅游的概念中应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在乡村内展开的,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由此,乡村旅游的定义可归纳为:乡村旅游是指以远离都市的乡村区域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形式。

二、天龙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基本情况

天龙屯堡是一个村寨名,全寨共有5000余人口,一条人工水渠贯村而过,村庄结构紧凑.共有16条石板巷,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坚实的城堡。天龙村隶属于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东距贵阳市60公里,西距黄果树70公里,与西线上的四个部级风景区黄果树、龙宫、红枫湖、织金洞相邻,贵黄高速公路、黔滇公路、贵昆铁路和清黄高速公路均从寨边穿过,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由于军事地理位置重要,从明代开始就在这里及周边大量屯兵。时至今日生活在天龙古镇的屯堡人依然如昔,固守着祖宗过去的荣耀,他们身着长衣大袖.每逢节庆,男人们跳着地戏,妇女们穿上翘头花鞋,老年妇女念着佛歌,青年人山歌阵阵,寂静而热情的古镇,巷道如故,堡垒矗立……。“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山伍龙寺也座落于此,这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古老寺庙,以释、儒、道三教共居。它雄峙于一石独兀的天台山巅,纯石垒砌,绝无寸土,依山就势,灵施巧布,被专家们誉为“山地石头建筑的绝唱”。独特的屯堡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景,使天龙屯堡具备了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天龙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发展历程

1999年,由平坝县供销社员工陈云出资。在天龙镇政府的协助下成立了“屯堡文化资料收集小组”和“旅游开发筹建组”。2001年,由陈云、县建行职工郑汝成及贵阳风情旅行社负责人吴比等人投资100万元组建了“天龙旅游开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与镇政府、村委会达成协议:平坝县政府同意授权经营50年,公司作为旅游企业负责经营管理和宣传开发;镇政府及村委组建“屯堡文化保护与开发办公室”,主要负责规划,加强组织协调,做好行政管理,建设公共设施,获取综合利益,为开发创造良好软环境;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维护当地文化的真实性,避免因农民从事旅游业而造成的过度商业化氛围;村民自发成立的旅游协会,主要是代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相关事务,以及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地戏表演、导游、工艺品制作、提供住宿餐饮服务以及修缮当地传统民居。简单地说,天龙旅游就是“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发展模式,以共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

实践证明,“天龙模式”由于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当地乡村旅游迅猛发展。自2001年以来,政府旅游综合税收收入共计113万元。旅游公司直接门票收入420万元,各旅行社总收入786万元,农民旅游协会收入34.4万元,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1380万元。天龙乡村旅游模式所产生的效益是村民们始料未及的。以2003年为例,全村农户家庭经营总收入达到1180万元,比开发前增长48%,户均收入超过1万元,人均收入2180元,比开发前净增收入420元。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一向以农耕为主的天龙屯堡热闹起来,而600多年来祖祖辈辈以农为主、从未涉及过乡村旅游的天龙屯堡人开始了半农半商的生活方式。据在旅游点负责游客饮茶的王恩英说,她现在每月可以从公司里领到350元的工资,“拿工资吃饭”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地戏组组长陈显松说,他们12人组成的地戏组,每天负责为游客演地戏。每月可从公司领到400多元的薪水;利用家里楼房开设“屯堡客栈”的村民陈先勇一家,每年仅接待游客食宿就能有一、两万元的收入;开设银器店的梁胜金每月收入达到1000多元……此外,天龙旅游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村寨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如天台村的糟辣椒、卢车坝村的蔬菜、周官村的脸谱雕刻、山背后村的农家饭等等,深受游客青睐。同时,一些原本外出打工的青年纷纷回来,参与到本村的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

(三)存在问题

在天龙屯堡旅游发展的同时,600多年的屯堡建筑正被现代民居所取代。仅2003年,就先后有约15户人家动工拆建。如今大多已完工迁进。旅游产品以次充好、高价叫卖、坑蒙顾客等情况,也悄然出现了。不可否认,天龙屯堡模式具有开发投入少,经济效益显著;农民参与程度高,受益面宽;带动性强,综合效益明显;扶贫持续效果好,能有效解决村民的脱贫致富等优点。但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天龙模式仍存在着缺陷。在发展之初,为了系统化地组织各种资源,把屯堡文化物化为商品推介给市场,形成以公司为龙头的供给主导型开发模式是十分必要而又有效的。但随着当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这种一切活动均以赢得市场为出发点,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为终极目标的运营机制,必然造成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制度设计的缺位,追逐市场利润的经济规律,导致了村民从自身利益出发纷纷新建现代化住宅,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使得天龙乡村旅游出现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三、九溪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基本情况

九溪村是安顺最大的屯堡村寨,因村前九条小溪汇流成河而得名。位于今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东南27公里处。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一千余户,其中以顾、宋两姓为主居族,家谱记载均为明初屯军后嗣。九溪村被誉为屯堡文化的“活化石”,可用“古、大、精、深、美”五个字来概括。“古”是指其历史悠久,比起那些千年古村虽不算长,但作为贵州省内有史可据的汉民族村寨,可谓之古。“大”是指九溪村从古至今一直是安顺最大的屯堡自然村寨。“深”是指其屯堡文化底蕴深厚。九溪村如今仍有完整的三堂地戏、三座寺庙、古装花灯、屯堡服饰展示队等,以及每年都举行的各种民俗庆典活动。如正月初九的“抬亭子”庙会、七月十四的“河灯节”等,文化事象丰富多彩。“精”是指九溪人精于各种屯堡技艺,酿酒、制糖、磨豆腐、刺绣、银匠等诸般行业手艺,无不具备。“美”是指山川秀丽,环境优美。九溪河如玉带围腰环村而过,老青山古寺庙与村寨遥遥相对,既有“活动岩”的奇观,更有“米遗青山”之典故。因此,九溪村成为了屯堡地区乡村旅游的首选地之一。

(二)发展方式

九溪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可概括为,“精英+社区组织+政府+旅行社”的模式,其中,以精英和社区组织力量为主要推动力。随着国家权力对屯堡地区的控制逐渐松散,加之受到社区共同力量强、宗族弱的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屯堡地区涌现出一批以屯堡文化认同为前提的,功能较为完备的民间组织。这是整个社区既有开放活力又较为稳定的原因所在。在民间组织中脱颖而出的一批能人,他们对屯堡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参与和理解,是屯堡文化的实践者、参与者和传递者,在社区中有一定地位,在此姑且将之称为乡村精英。乡村精英在屯堡旅游发展中作用显著,首先表现为他们有较强的把握机会能力和资源动员能力,利用他们所拥有的社会关系资源,积极对外宣传,使九溪村获得“屯堡第一村”的美誉。其次,他们对村民具有很强的动员和影响能力。可以说.九溪村村民正是在精英人物的带领下,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屯堡旅游开发。

在屯堡旅游发展中,社区组织力量不容忽视,如2001年九溪村成立了屯堡文化研究协会,其主要任务是:整理、收集、撰写综合资料,为屯堡旅游开发和研究提供历史依据;自办和承办具有屯堡特色的活动;接待各种考察团和学者专家;监督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的治理以及协调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等等。屯堡文化研究会发挥作用的途径是:先召开全体村民代表大会,把村民聚集在一起,提出商讨问题,大家进行讨论,获得共识,形成一种社会意见。这样的社会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将成为今后行动的评判标准和合法依据。如在讨论发展乡村旅游时,使村民认识到搞屯堡文化开发是九溪村富裕和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村里会随之形成这样一种社会舆论:谁不跟屯堡文化研究会的行动配合,他(或她)就是在阻碍九溪村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屯堡文化研究会的决定得到非常有效的贯彻,村民一般不敢挑战这种社会舆论。

在九溪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与旅行社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据统计,九溪乡村旅游发展的几年间,为九溪村带来的经济收入不低于百万元。如2003年第一届油菜花节在九溪成功举办后。三家制作屯堡服饰的人家三年的纯收入不低于四十万元。而且,还带动了一些手工业的发展,九溪村独特的食品麦芽糯米糖,就深受海内外游客、专家、学者们的青睐,在解决包装问题后,发展潜力将不可限量。刺绣以往只作为观赏的一种饰品,现已成为旅游商品产生了经济价值。各种店铺的新设和壮大,也是受到了乡村旅游活动开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驱动。

(三)存在问题

在社区精英和民问组织的推动下。九溪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作为社区中的一员,精英们能为社区长远发展着想,而不仅仅着眼于当前利益。因此,他们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时,不会像企业一样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对社会和环境效益也非常重视,有利于九溪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缺少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投资渠道又比较窄,九溪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问题。尽管在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九溪于2004年引进国债资金项目280余万元,修建了“九溪屯堡文化研究协会”的管理用房和一个1300余平方米的停车场,村里大街小巷的路面铺石也基本完成,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在九溪旅游的后续发展中,政府投资显得后劲不足。与此同时,贵州省南风旅游投资公司进人了九溪村,其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令人遗憾的是,南风公司并没有发挥实效性的作用。因为投资方与村民在利益分配上,未达成共识,致使资金投入迟迟没有到位。事实上,横跨在二者之间的鸿沟是城乡之间、现代市场运作机理与传统生存方式之间的差距。双方都在各算各的账,都认为自己有理,谁也不愿妥协、让步。最终导致九溪村因受资金限制。乡村旅游难以继续推进,南风公司先期的投入也未能产生经济回报,出现互扯后腿的尴尬局面。

四、两种模式的启示

(一)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保护方面,正式制度是指政府以立法和政策的形式,强制性保护环境;非正式制度则是指通过乡规民约等力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这方面,天龙模式提供了反面教训。在政府让出五十年旅游开发经营权的同时,由于对村内民居改建和新建住房没有足够的制度安排来予以控制,造成了当地屯堡建筑的加速破坏。而九溪模式,则表现出社区舆论、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安排,在约束破坏和督促保护之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深知独特的屯堡文化是社区长期发展的根本,九溪在屯堡旅游发展初期,就制定了保护村寨的乡规民约。通过一系列非正式制度安排,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使村民自觉的遵守约定,促进了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这些通过社区村’民自我讨论、自我制定的乡规民约之类的非正式制度在维系社区稳定、和谐,尤其在保护社区环境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值得借鉴的。

(二)关注农民利益问题和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旅游是最好的扶贫项目,而乡村旅游则是旅游业中最能让农民收益的产业。要办好乡村旅游,关键是必须处理好农民的利益问题,天龙模式证明了这一点。九溪村乡村旅游发展之所以受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利益问题。反观天龙,在重视农民利益,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积极性的同时,还协调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既有政府引导,又有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既有旅游协会的监督机制,又有旅行社的宣传促销方式,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

(三)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市场化转换

如何将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还比较分散、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独特性,甚至有一些伪劣文化产品充斥市场,这无疑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开发。长此以往将会损害旅游地的长远利益和形象。在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转化模式上。天龙模式可以被认为是典型代表,“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模式,把学者专家对屯堡研究的成果通过公司、旅行社直接转化为文化产品。通过市场转化模式,文化资源地人民和公司将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真正当作是共同的自觉行为,把最具民族化、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产品推介给市场,同时,也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而直接获益。

(四)明确旅游资源的产权体系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由于地方经济实力的薄弱,政府无力拿出大量资金投资开发,而像九溪村这样的屯堡村寨不在少数,村民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经济腾飞的愿望十分迫切,不容忽视和伤害。因此,明晰产权,保护各方利益,建立既能吸引投资者,又能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利用国家扶贫基金和生态建设工程基金的同时,还需转变观念,按市场化运作规律来建立资本市场,多渠道筹措资金。尤其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通过群众办旅游、外来投资办旅游等途径将民间资本注入到当地旅游业中,以解决政府投资不足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

(五)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旅游协会的协调作用

屯堡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

屯堡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屯堡方言;安顺方言;方言岛;语音变化

一、屯堡简介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战略地位重要,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高原明珠”之称。在安顺山城的周边分布着一个特殊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是明代初年中央政府从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派去的皇家军队和移民的后裔。屯堡人在文化特征上和其他汉族群体有着较大差异,富有特点的服饰、发式、建筑等,使得屯堡人常常被误认为少数民族。

二、屯堡岛方言的形成

《贵州省志・汉语方言志》按照语音差异将贵州汉语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分别是川黔方言区、黔东南方言区和黔南方言区以及这三个区域的一个过渡区,其中,以贵阳话为代表方言的川黔方言区分布的地域最广,从东北至西南横跨了大半个贵州省。根据有无撮口呼的情况,分出黔中片和黔北片。黔中片无撮口呼,黔北片有撮口呼。

从地理位置上看,屯堡位于安顺,属于黔中片。但是,在屯堡方言中却有着一些黔中片方言乃至整个川黔方言区方言所不具备的特点。例如,屯堡方言中有着少量的儿化音,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表示时间的“今儿天”、“昨儿天”、“明儿天”,分别指今天、昨天和明天。虽然在四川方言中也有儿化音存在,但是,屯堡方言中的儿化音都在词中,而不是词尾;川黔方言区无平翘舌之分,翘舌音一律读作平舌音,但在屯堡方言中,翘舌音却大量存在;屯堡方言中的一些词汇也是川黔方言区所没有的,例如“烧包”(卖弄、炫耀)、“眼杂毛”(睫毛)、等。

追溯我国明代初年的移民史,可以对这一现象予以很好的解释。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屯堡人是明代初年中央政府以“调北征南”、“调北填南”的名义派去的皇家军队和移民的后裔。如果使用各自的方言,交流将十分困难。因此采用通行地域最广,连普通老百姓都听得懂的明代官话进行交流是很好的方式。但是,“官话到了不同的地方,会在不同程度上接近当地的方音,吸收一些当地的语音成分,这样就形成地方性的官话变体,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集团中讲的不是完全一致的一种官话。”[1]因此,这些军队将士及其亲属所说的官话久而久之在西南地区就形成了一种官话的地方变体。

屯堡方言岛的形成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从外部原因看,明代以前的贵州汉族人口稀少,少数民族是主体,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而屯堡人的祖先来自经济发达的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有着当时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来到安顺后,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强烈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得他们拒绝土著少数民族以及后来的入黔汉族影响,甚至极力想以自己的“先进”来教化当地土著的“落后”,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屯堡人很好地维持了屯堡方言的“纯洁性”。

从内部原因看,屯堡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但是同样身处异乡,又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之间的交往联系日趋紧密,在对祖先的崇拜感和彼此强烈的认同感下,逐渐融合,自成一派,形成独具一格的屯堡文化。

三、屯堡方言与后代移民方言“对峙”造成的音变

在著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将语音变化的原因归纳为六点:“.有人说,人种有一些素质预先划定了语音变化的方向。.往往有人把语音变化看作对土壤和气候情况的适应。.有人援引省力律来加以解释,那就是用一次发音来代替两次发音,或者用比较方便的发音来代替困难的发音。.近年来有一个盛行一时的解释,把发音的变化归因于幼年时所受的语音教育。V.有时候,人们想从民族在某一时期的一般情况去找一种决定的原因。.也有人援用“先居民族的语言底层”的假设,认为有些变化是由于新来的民族并吞当地居民所产生的结果。”

下面以屯堡方言与安顺城区方言“去”的发音差异来举例说明。在老派屯堡方言中,当“去”表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者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后,表示方式、目的、方向等辅助意义时,读音为“k′i44”;在安顺城区方言中,“去”在表示同样意义的时候,情况比较复杂:绝大多数居民的发音为“t?@i44”;少数老城区居民,特别是中老年人发音与屯堡方言中的大致相同。

不难发现,尽管两种方言“去”的读音有所不同,但屯堡人和大多数安顺城区居民在发此音时声调均为阴平。而调查川黔方言区的其他方言可以知道,该区域的其他方言在发“去”时,均为上声,不少贵州人甚至可以通过一个人“去”的发音来判断他是否来自安顺或其周边。

屯堡方言中的“k′i44”音很可能是保存了明代的官话音。对于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学界颇有争议,有“北京方言说”、“中州方言说”、“安徽方言说”、“南京方言说”等等。南京大学鲁国尧教授根据多年的研究以及对外国传教士的游记分析撰写的《研究明末清初官话基础方言的廿三年历程――“从字缝里看”到“从字面上看”》一文,似乎可以给“南京方言说”予以更多的支持,查阅《南京方言词典》,“去”的读音也确实与屯堡方言中的读音相同。

相对屯堡方言的自我封闭,安顺方言体现出了更多的开放性。安顺及其周边地区曾是“征南”和“镇南”的大本营。保留了更多的明代汉语方言的底层成分;但是,清代大量湖北、湖南的移民涌入四川时,贵州的川黔方言区一带也受到波及,并且四川的许多流民也涌入了贵州,或多或少对这一区域的方言语音有重叠覆盖,也可能对该区域汉语语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可以看到,语音的变化有时候不仅仅是“新来的民族并吞当地居民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当两种方言力量都十分强大,无法并吞对方时,在两者对峙抵抗同时又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最终妥协而导致了音变的产生。

【参考文献】

屯堡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贵州;安顺;屯堡地区;家谱;调查研究

(一)

而作为研究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屯堡家谱中记载了其家族的祖籍地和分支情况。在调查中,取得的家谱八份:分别是《萧氏族谱》、《郑氏族谱》、《天龙陈氏族谱》、《鲍氏家乘》、《雷氏族谱》、《全氏族谱》、《王氏族谱》、《牟氏族谱》;简谱一份:《梁简小屯张氏简谱》。

在天龙镇有《郑氏家谱》和《天龙陈氏家谱》。《郑氏家谱》载“始祖郑纲,字洪佐,福建长乐县人。洪武时应君镇守南京应天府,后调江西泸宁县带兵镇守关隘。于十四年随大军傅友德带兵入黔”。i 《天龙陈氏家谱》记载:陈公典我族入黔之始也,溯远祖源颍川,徙江宁至公皇明皓封通政大夫。洪武十四年奉旨来黔,旋即定居于斯,与张沈郑三公休戚与共,斩荆棘立寨院,垦田亩创基业,后嗣得以安居乐业皆赖公开创之功德。

天龙镇原名饭笼驿,首先在天龙镇定居的是张、陈、沈、郑四姓,称“天龙四公”。“开荒拓野,披荆斩棘,修道路、找水源,营建住宅,兴家创业”ii。

天龙的沈氏的始祖沈茂江,籍吴兴郡,“江南首富兴国公沈万三之次子,官至广库提举,随军入黔” iii。张姓的祖先张誉群,“祖地河北清河枝发迁南京应天府定居。洪武十四年派傅友德为将,率领大军征西”。iv

大西桥镇鲍屯村有《鲍氏家乘》,《鲍氏家乘》从其七世祖鲍国成、鲍文弼时就开始修订,到2008年时已经是第七次修订。v家谱中记载鲍氏始祖鲍福宝,原籍南京直隶省徽州府歙县新安卫塘越村人氏。於大明洪武二年调戍贵州都司普定卫军。据鲍吉武老人的讲述,入黔在鲍屯定居的有吕、江、汪、许、鲍五姓,现只有江、汪、鲍三姓仍居鲍屯,其他两姓已外迁。

七眼桥镇雷屯村有《全氏族谱》和《雷氏族谱》,《全氏族谱》中记载,始祖全日华、全光华祖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洪武十六年(公元1384年)征南来黔,《雷氏家谱》中记载“始祖公讳龙,原籍陕西古秦国凤翔府人(至今女眷犹梳凤头),后调江西(属赣省)建昌府,于明初平赣州五岭硐蛮”。“洪武十四年又随颖川侯傅统领带兵平贵州夷蛮”。

天龙镇的二官村的《萧氏家谱》记载: 家史始祖考肖安民原是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东门外杨柳街石灰巷豆芽井人氏。始祖下科中武举。随营效力为江西千总。蒙恩隆任湖广德安府云梦县协台。至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已末),奉旨调北征南,挂印“有德先锋”。我祖肖安民督师往黔,扫寇有功,实系“汗马功劳”,官封“武略将军”,掌管十二营将官之职。至洪武十九年(丙寅年)黄草坝复反,奉旨征缴,在阵身亡,后追认为“英略将军”。奉旨点穴,葬于安顺城东门外战马冲龙家湾寨脚。

(二)

如上述所述,大部分的屯堡人的祖籍来自江南、安徽、江西等地,这些地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从家谱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1、原籍记载多有的错误,如九溪的朱姓,自称始祖朱元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族兄。而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大封皇族:“重念亲亲之道,勿问存没,凡我伯考兄侄,悉追封为王。”vi若为朱元璋的亲属,在洪武十四年早已封王,不会以军士身份入黔,明显有托假的痕迹。雷屯全氏家谱记载,始祖全光华、全日华为正庚辰进士,而正年间并无庚辰科vii。且全氏家谱记载全氏始祖为洪武十四年入黔,洪武年间与武宗正德年间相差百余年,前后记载有偏差。

在鲍屯村,我们从其家谱中发现,其七世祖鲍国成进京考试,因为一首回文诗而受嘉靖皇帝的青睐,封为太傅。而查遍《明史》,并无鲍国成相关的记载。同时,这也值得怀疑,因为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是八股文,不可能出现考诗赋的内容,这明显是抬高自己家族的身份而进行托假。

2、原籍的相同成分太多。最为突出的就是“石灰巷”这一地名。viii

3、原籍张冠李戴。如凌姓,原籍江西河间,而河间府在今天河北省境内。牟姓祖籍山东平阳郡莱州府,这里的平阳是山西的,将平阳和莱州混为一谈。王姓祖籍江西太原,而太原是山西的省会。ix

4、与制度不符合。《雷氏族谱》记载,“上谕赐我始祖黄马褂一件”。而赐黄马褂制度是清制,显然,《雷氏家谱》的作者对明朝的军工奖赏制度不是很了解。再有说“我始祖名列第三,留守镇宁卫,”在明初,安顺地区并无镇宁卫之建制卫,只建有镇宁州,洪武十五年划入普定府,十八年直属普定卫。相似的错误还有“钦奉恩旨赏请准四品顶带任事”,而“顶带”是清朝出现的称呼。x

5、屯堡家谱中存在着许多职务和荣衔,如文官散阶“上大夫”xi “封林郎”xii “世德郎”xiii “通政大夫” xiv;在明代官制并不存在。纵观明朝官职制度,没有存在诰封为“通政大夫”的案例,只有奉政大夫,奉议大夫、通奉大夫、通议大夫、资政大夫等等,“通政大夫”几乎不见于史书传记当中。与“封林郎”相近的官职是“文林郎”“儒林郎”,文林郎在元、明、清三代为正七品官员散阶,儒林郎在元、明、清三代为从六品官员散阶。与“世德郎”相近的官职是“宣德郎”,明、清为吏材干出身授宣德郎,上大夫这一散阶,在明清两代没有存在。《鲍氏家乘》记载鲍氏始祖鲍福宝,论功封振威将军,而振威将军为清代从一品武官。这些,都是值得存疑所在之处。

那么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屯堡人的家谱在明末清初时因战火而几乎消失殆尽,所见的家谱是后人根据记忆所修,虽然屯堡地区修订家谱的人是村中文化水平较高之人,然而其知识水平毕竟有限,所修家谱不是很严谨。并且,距明朝初年已经很长时间,对祖先的了解难免有错误。

②在明末清初之时,又有一批汉人进入贵州。这批入黔的汉人文化更具先进性,他们歧视这些衣着奇怪的人群。入清之后,这些先朝移民的地位下降更为严重,心理上的落差使他们转向内部团结,通过不同的途径宣传祖先来自文化较为发达的江淮地区来提升自生的地位,当然,在家谱中造假成为了重要手段之一,这些造假得到屯堡人的默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造假已为后人接受,只是先人作假手段不是很高明,缺乏对地理、历史常识的了解,留下了太多的破绽。

注释:

i 《郑氏家谱》。

ii 《郑氏家谱》。

iii 天龙镇四公亭碑记。

iv 天龙镇四公亭碑记。

v 其余五次修订时间为:第二次九世祖时;第三次十世祖时;第四次十五世祖时(1930年);第六次十七世时。

vi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

vii 张金奎:《贵州安顺屯堡社会调查报告》。

viii 参见朱伟华:《黔中屯堡人祖籍“南京应天府石灰巷”考辨――兼与云南“南京柳树湾高石坎”比较》,《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03期。

ix 张金奎:《贵州安顺屯堡社会调查报告》。

x 张金奎:《贵州安顺屯堡社会调查报告》。

xi 《全氏族谱》:君显诰封文林郎,中美之子玉秀诰封文林郎

xii 《牟氏族谱》。

相关期刊更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西民族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大同大学

民族艺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