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

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

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

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在不久前举办的以“创新ICT,助力融合医疗”为主题的华为融合医疗论坛上,华为正式了《华为医疗行业白皮书》,对当前医疗行业信息化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融合医疗”也成了与会者津津乐道的一个主要话题。

新应用亟待融合基础设施

有分析师指出,我国医疗信息化的重心正在发生改变,逐渐由原来的以部门为核心构建IT系统转变为以医生、护士的工作为核心构建IT系统。从医院的角度来看,以病患的需求为核心,建立跨学科的医疗服务平台日益流行。

论坛上几位知名医生都对记者表示,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并促进医疗业务的开展是必然趋势。比如,有医生希望早日从移动医疗中受益:医生使用平板电脑查房,病人通过平板电脑点餐,将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病人的体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已经基于华为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网络的融合,并构建了无线查房系统,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疗业务、手段和工具的融合,也需要有融合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华为在ICT融合解决方案领域一直走在业界前列。华为企业业务BG医疗行业解决方案首席架构师温长城表示,华为希望将其创新的ICT融合解决方案更好地用于融合医疗服务,助力国内数字医疗以及区域医疗建设。事实上,华为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比如福建龙岩人民医院基于华为的云计算技术构建了医疗云,将原有业务进行整合,实现了无PC办公,不仅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而且大大降低了整体拥有成本。

温长城分析说:“从技术的角度讲,医疗信息化的很多解决方案与华为擅长的运营商领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有相通之处。华为将多年来在运营商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实践经验运用于医疗领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进军医疗行业信息化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了解医疗行业用户的真实需求,将融合的ICT技术更好地用于医疗行业。”

在医疗行业,华为最值得骄傲的资本是融合解决方案,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以及云操作系统等。华为可以针对医疗行业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医疗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容灾解决方案、有线无线相结合的融合网络解决方案等。“融合的实质就是互联互通,保障数据的自由流动。华为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就是围绕信息融合展开的。”温长城表示,“华为可以为医疗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云计算、大数据刚开始

在医疗行业,云计算和大数据也是关注的焦点。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医院的数据总量在10TB以下,而现在常见的大数据应用是PB级的。而且目前很多医院尚处于数据整合阶段,没有精力或能力去做大数据分析。“目前医疗行业的大数据应用主要集中在区域医疗领域。”温长城说,“医疗行业正在逐步推动大数据应用,尤其在区域医疗领域,大数据有其现实需求,如医政管理。”

有人说大数据与云计算是一体两面。现在许多医院已经进行了服务器虚拟化,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医院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云计算的大门?

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英特尔云创新中心加速云落地

“数据中心目前面临的三大挑战分别是大数据、IT消费化和管理。”英特尔中国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产品市场总监贺晓东介绍,“我们希望数据中心的重构可以应对这些挑战,做到敏捷部署、高产出和低成本,这也就意味着数据中心的云化已经需要提上日程。”

2013年初,英特尔成立的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正是出于对行业用户落地云计算的思考和探索。在这个中心里,英特尔配备了数十位经验丰富的架构师,搭建了由业内最先进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组建而成的数据中心平台。

“基于这个云创新中心,英特尔对合作伙伴,例如博雅云计算和Nutanix等,所提供的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和调优,使得云计算能够更便捷地为传统企业所用,降低云计算的普及门槛。”贺晓东介绍了云创新中心的意义所在。

“目前来看,中等规模的企业对云计算的需求也是很旺盛的,”贺晓东深感这种需求的迫切性,“对这些企业而言,要搭建数据中心并非易事。而随着这类企业的业务增长,规划跟不上变化。于是,我们提供一个弹性的可渐进式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其业务快速增长。”

目前,以Nutanix NX为核心,面向中小企业的私有云数据中心平台已经落地。

Nutanix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许跃奏介绍自家产品:“Nutanix NX具备了高度可扩展性、高互联性,以及高兼容性,而且不需要占用专用的资源,非常灵活。”贺晓东也表示:“如果以VMmark来评测,Nutanix NX的性能丝毫不输于昂贵的传统解决方案。同时,Nutanix NX更加易于管理,为用户铺平了云之路。”

用云改造医疗行业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覆盖更多的患者,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博雅云计算总经理刘炜介绍了目前医院信息化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IT资源相对不足。如果把医院全部CPU和存储硬盘等资源,用来匹配日门诊量、住院病人数等是足够的,但在某一个时刻对某一个科室来说这些资源是不够的;二是医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要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最佳方法就是采用云计算。刘炜表示:“医院需要完成平台整合、资源虚拟化,以及应用梳理,把物理的数据中心变成虚拟化的数据中心,以解决成本的问题。再往后可能考虑修改流程,进而组织架构也要发生变化,把虚拟化的资源再进行自动化处理以提高效率。”

这些步骤都完成之后,云计算在医疗行业还可以走向混合云,进一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流程的安全性、数据的安全和合规性。刘炜补充道:“Nutanix NX的数据中心平台能够降低医疗行业信息化成本和复杂性,还可以管理医疗信息系统的大数据问题,降低信息技术风险,提高医疗行业管理层的决策能力。”

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如果说过去两年,业内还在热炒云计算概念,鲜见实际案例,2010年,我们已经可以充分感受到云计算的真实魅力了。无锡软件园、东营软件园、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国家地震局都已经建立起云计算中心。

众多的应用和服务也都放到了云上,到底哪些应用是云计算的“杀手级”应用?IBM在6月11日的云计算高峰论坛上提出了物联网云,物联网云为各种不同的物联网应用提供统一的服务交付平台。

物联网云解决海量计算难题

物联网其实天生地需要云计算。建设物联网需要三大基础:1.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2.传输通道,比如电信网。3.高效的、动态的、可以大规模扩展的计算资源处理能力。其中,打下第三个基础,云计算模式就是目前看来最好的路径。

更多的实体连接到互联网,形成物物相连,由此产生大量信息,需要分析和计算工作,传统的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的硬件资源和维护成本,难以满足物联网的发展需求。物联网应用的集成和开发需要大量信息的共享和平台的统一,对传统的IT架构是巨大的挑战。

同时,云计算的服务交付模式,能简化服务的交付,增加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及其内部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创新,促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说,物联网云可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海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和数据处理及分析手段,还提供应用集成的接口,可以大大简化应用的交付过程,降低交付成本,建立一个由应用开发商、运营商和用户构成的生态系统,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从IBM的物联网云的架构图中可以看到,物联网的各个层面都需要云计算,即IaaS、PaaS、SaaS三层架构。

“Isomething + 3G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无锡太湖云计算中心总经理陆建豪干脆给出了公式。Isomething代表Ipad、iPhone等终端,他认为物联网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和处理,都会在云计算里实现,云计算可以为分析及优化提供超级计算能力,使得更多的应用更容易地被创建。

无锡正在进行的名为“超级云计算”的项目正在为物联网云提供支撑。“无锡的物联网和云计算都非常有名,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希望把两种资源进行整合。” 陆建豪说,“无锡拥有江苏第一的超算中心,可以做20万亿次的计算。有了云计算以后,我们就想,为什么不用云计算改造一下,超级云计算项目完成后会给无锡的物联网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后台处理系统。”

高校开放高性能计算云

除了提出物联网云,IBM云计算高峰论坛上,不少已经开始了云项目的用户现身说法。北工大云计算实验平台是基于云计算的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被形象地称为科教云。这朵云面向学校、企业、政府以及开源社区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及服务,开创了中国教育科研机构的全新的IT资源服务及供应模式。今年4月,该平台进入试用期。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网格中心副主任邸瑞华介绍说,该平台一是服务教学科研,二是支撑服务北京。

在教学科研上,除了北工大自己的科研项目,其他高校的科研项目如基因研究等需要高性能计算的项目,都可以拿到这个平台上做。北京市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各个单位的信息化升级改造,通过云计算技术,能不能节省这些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北京工业大学接到了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研究课题――云计算趋势下的电子政务管理模式。电子政务,包括办公系统、业务系统,以及“首都之窗”等给大众服务的系统。这些业务哪些适合放在云上,如果放在云上,是放在公有云上还是放在私有云上,哪些业务索性就不放在云上,都是课题研究内容。

医疗成云计算新市场

新医改方案提出建设区域医疗及人人共享健康档案,这使医疗行业有可能成为最需要云计算的行业之一。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的重点在社区基层和农村,我国人口的大多数集中在这里。2009年,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设立了2011年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50%、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率30%的目标。但是很多农村地区没有资金和人力来上系统。

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创业软件)高级副总裁兼技术总监王雪峰对此深有感触。杭州创业软件从1997年进入医疗行业,目前国内员工数已超过800人,用户超过3000个。“大家都很看好医疗信息化,作为圈内人,我充分体会到了不易,2007年以前我们做得很累。2009年新医改政策出台以后,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算市场起来了,目前这个行业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王雪峰说。

王雪峰将问题总结为三方面,第一,客户不成熟,应用标准不统一,需求整天改,工作量非常大。第二,资金也是一个大问题。医疗机构信息化资金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第三,医疗机构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关于这些问题,作为企业,我们做了很多的思索和研究,想了很多土办法,后来我们非常惊喜地发现云技术简直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的。”

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三大优势支持东软健康医疗

刘保华:东软即将迎来成立20周年。20年来,东软发展成为国内民族软件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东软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卢朝霞:关键是东软很专注。20年来,东软专注地做软件和服务业务,在行业中一直坚持持续发展,在业务涉及领域里坚持深耕原则,比如在医疗、电力等领域。东软认为创新固然重要,但专注更重要。

刘保华:东软正致力创新和转型,其中医疗信息化是很重要的部分。东软为什么选择做医疗信息化?

卢朝霞: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发展,医疗信息化近几年面临很好的发展机会,这是东软做医疗信息化的外因。从内因上看,东软在医疗卫生领域有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东软在社保信息化特别是医保信息化领域有很深厚的积累,在软件方面有一定优势。

第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和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关系密切。东软本身就生产数字化医疗设备。过去,这些设备是面向医院的,现在东软希望把这些医疗设备小型化、微型化、个人化。基于专业医疗领域的积累,东软要实现这个目标相对容易。

第三,东软本身是做B2B的,很多电子商务也是在互联网上进行,具有提供B2B解决方案的基础,是东软转向B2C的优势。此外东软还具有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出了多种移动互联网应用,涉及银行、电信和交通等多个领域,很多应用都基于东软的解决方案平台面向个人或企业提供信息或服务。

正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及行业解决方案的支持,东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发展速度才能比较快。

刘保华:既然东软的优势这么明显,那么行动路线是什么?

卢朝霞:东软的路线就是建设健康城市。目前,东软为唐山、郑州、无锡、沈阳、都江堰、海南省澄迈县等20多个城市提供健康城市解决方案,通过政府的支持,构建起区域医疗卫生平台和区域的以物联网、互联网为核心的健康服务平台,拉动基层医疗组织能力的提升。

此外,东软还通过中国老龄委、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养老中心等机构,以及各个合作伙伴,将医疗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的服务对象延伸到家庭用户,进行家庭成员健康信息的监控和管理。

在东软的行动路线中,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东软积极推动健康城市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是与机构合作,向家庭和个人推广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健康城市计划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追求三方共赢

刘保华:东软健康城市计划如何能让百姓、企业和政府各方从中受益?

卢朝霞:现在,我国政府正着重解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正着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政府而言,健康城市计划能够帮助缩小城乡差距、基层医院与大医院的差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东软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正是希望能够在医疗方面提升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基层医疗水平,缩小城乡差别。

建设健康城市还可以降低整个国家的医疗费用支出。使居民少生病、不生病,或是病症较轻就可以在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治疗,不必再到大医院花费很多钱治疗,也避免了浪费国家的医疗资源。这就可以减少政府对医疗费用的支出。

此外,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需要加强慢性病管理。慢性病管理体系的加强,重点在日常健康指标的监控,避免把80%的钱都用到对20%的慢性病人的治疗上,能够使医疗资源和财政投入真正用到公共卫生支撑上。

从医疗行业看,通过建设健康城市、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多级医疗网络,可以有效平衡医疗资源。大医院的资源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支持小医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最大化,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我认为新医改有两个最主要的改革目标:一是使大医院不要“过度医疗”,二是使基层医院的医疗能力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既节约国家的医疗资源,又提升百姓的满意指数和健康指数。

刘保华:以色列在全国推广慢性病的预防管理系统,医疗机构根据人们的身体状况预测他在60岁以后会容易患哪些病,并且提醒他们事先预防。以色列的慢性病预防管理跟东软慢性病管理的理念有很多共同点,能否在我国推广?

卢朝霞:推广慢性病预防管理体系需要时机。目前我国的多发病主要是高血压和糖尿病。201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有2亿高血压病人和9000万糖尿病人。其中三分之一的病人没有进行药物治疗,三分之一的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病,只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并且可能没有按时服药。这三种情况的病人都很容易出现病情加重。东软通过健康普查、健康教育、健康数据采集和监控,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及时治疗,尽量避免病情加重。这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政府部门节省医疗费用、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东软的城市健康计划目标是让百姓、企业和政府三方共赢。近两年,东软集公司的力量全力投入到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中,加快进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平台建设、业务应用系统开发以及市场拓展等。围绕新医改和健康服务,东软已经做了全面的准备并奠定很好的基础。

刘保华:健康医疗业务在东软的整个业务版图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卢朝霞:健康城市包含很多内涵,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东软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业务包括东软的医疗IT业务、政府的公共卫生、社保的医保业务、新农合等。东软将公司的品牌、技术、人力资源、行业解决方案等资源,全部整合起来推进健康医疗事业。

之所以倾全力推进健康医疗业务,是因为它是一个创新的业务,能够拉动东软的业务板块快速增长。它集合了很多业务部门的资源和创新成果,拉动了东软整体业务的创新和转型。比如,移动互联网事业部和电信事业部原本在思考电信运营商如何通过互联网转型为信息服务提供商,健康医疗信息恰恰是人们最关注的信息,远程视频医疗是3G时代最好的应用。

此外,在企业解决方案中,健康医疗服务可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构建企业职员的健康管理体系。

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发展

刘保华:健身社交网站咕咚网推出了“终端+社交”的模式,您曾经说东软也想探索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运营模式,今天也展示了东软的健康终端以及后台的运营体系,并且表示希望能做成一个网站的模式。东软在整个商业模式转型方面有何规划?

卢朝霞:东软的转型正在一步步落实,很快你就会看到东软建立的熙康网。熙康网将和东软面向个人的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者,分成很多频道,例如健康锻炼频道、饮食频道、高血压频道等,还将建立社区讨论区,以便人们进行交流。

目前,熙康网正在测试,点击量约为10万次,有两个应用比较受欢迎,一是中医体质,二是乐活指数。人们通过这两个应用,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

东软希望将熙康网发展成一个社区类健康指导、健康服务、健康交友网站。这部分业务和东软的传统业务有所不同。根据市场需要,东软会考虑在栏目设置上体现更多的创新,目前熙康网正在筹划过程中。

刘保华:如果单纯做社区东软不一定有优势。东软的优势在于:东软有自己的产品,可以采用类似咕咚网的“终端+社交”模式,软硬结合的模式未来必然成趋势;东软还可以将健康医疗服务和社交网站整合起来。通过这两方面,东软的传统优势和新业务就能结合起来。

卢朝霞:对,这两方面东软的优势很明显。东软整合公司内部很多资源发力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业务模型,并且开始向B2C领域拓展。正因为可以整合内部各种资源,东软的投入相对较少,发展速度会比较快。

东软现在的布局有两方面:第一是健康城市计划。健康城市计划属于B2B的范畴。第二,当熙康网发展起来之后,东软就将业务直接扩展到B2C领域,并且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大网络。

刘保华:东软健康城市计划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是东软在云架构上要有很强的实力,一定得有独到之处。在这方面东软有哪些积累?此外,要运营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一定要有数据中心布局,东软在这方面有何规划?

卢朝霞:在云计算方面,东软一直在进行超前的投入,专门设立了云计算研发中心,在云架构、云平台、云计算、云安全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积累。

2010年,东软与NEC合资成立了一个云计算公司。通过这种方式,东软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好的商业模式,并且进行了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

东软的一个分公司――东软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数据中心的建设,目前在大连、沈阳、成都、南海等东软的基地都设有数据中心。因此东软在建设云的物理平台方面有很好的基础。

在云计算中心建设方面,东软还提供前端的服务,即呼叫中心业务。

从整体上看,东软已经具备了建设云计算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的能力。在物理架构搭建起来之后,东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各个产品线和业务“云化”,变成真正的虚拟计算,按照虚拟化战略进行布局,建立可扩展的应用架构。在把现在的很多应用用“云化”进行实际推广,东软在技术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在扎实积累。

刘保华:东软最近收购了北京望海康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望海康信),收购目的是什么?东软在并购方面下一步有哪些规划?

卢朝霞:望海康信目前是医疗信息化行业里最好的ERP提供商,它为医院、卫生部门、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专业化的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系统,即后台支撑系统。望海康信的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HBOS)可以精准地跟踪每个手术用了多少配件、谁是主刀大夫、手术时间,以及医院床位的周转率等各方面信息。

以往,东软ERP业务主要是面向制造业,主要功能包括物流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能力平衡系统等。但医院的ERP更为复杂,既要核算类似手术材料的物流,又要核算人的成本,在这方面望海康信的HBOS表现非常出色。

东软希望借收购望海康信补齐东软面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全面解决方案,,使东软在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领域的产品线更全面,满足东软客户的需求。

接下来,东软还会加大收购业务的力度,东软的收购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第一,使东软的业务更全面,使业务得以提升,产品功能更强大;第二,弥补东软现有产品线的缺失;第三,对方拥有的客户群可以弥补东软在市场方面的空白。

刘保华:东软的收购是倾向于应用方面还是在后台架构方面?

卢朝霞:东软是做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公司,在收购时考虑比较多的是从应用和围绕应用的支撑平台方面布局。

刘保华:东软未来向B2C方向发展,是否考虑收购B2C公司?

卢朝霞:虽然熙康网正在开发中,但是如果在这个领域哪家公司做得很好,能够让东软在相关领域迅速占领市场,东软不排除收购B2C公司的可能性,但是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公司。

刘保华:我认为东软最应该收购的是基于本地化服务的网站,而不是覆盖全国的网站,比如杭州的19楼网,在当地渗透率很高。因为目前的覆盖全国的健康类网站主要是提供新闻信息,用户黏性太低,应该加入一些与社区相关的内容,增加用户黏性。

卢朝霞:对。还有一个发展思路是与东软的健康城市计划相结合,东软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在互联网时代,东软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转变思维方式,通过收购或者合作形式,或许能让东软走得更快更顺利。

记者手记

传统IT厂商走到岔路口

“技术创新是信息产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信息产业每一次跨越式的发展背后都有强大的技术驱动。”诚如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所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颠覆了许多传统IT企业的商业模式,让产品和服务变得互联网化、应用化。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让传统IT厂商能搭建起更广阔的平台,负载更多应用,并实现相互连通。传统IT厂商以提供技术和产品为中心的商业模式逐渐被打破,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商业模式。

站在IT历史发展的岔路口,像东软这样的传统IT厂商,产品和业务从B2B领域向外扩展,开始直接面对个人消费者,利用更多新技术为他们提供服务。

云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新兴IT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移

动互联网等正在渗透着传统领域,因此,公共服务云对医疗信息化的影响必将是全方面的。

公共服务云对医疗信息化的重要影响

1.屏蔽底层技术复杂性,使信息化的重心从IT回归业务

传统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需要建设机房、购买服务器、数据库等,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运维工作,无论对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医疗机构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医疗公共服务云能够通过IaaS、PaaS、SaaS以按需服务的方式提供可靠的基础软硬件、丰富的网络资源、低成本的构建和管理能力,屏蔽了复杂的技术细节,加速了行业信息化建设,有效地解决信息化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一次性投资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通过医疗公共服务云,构建敏捷的IT架构,提供实用易用的、可配置可选择的云服务,使得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将更多的注意力从IT转移开来,集中在核心业务及创新上,有利于促进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2.建立共享资源平台,提升科技和业务创新能力

传统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是各自为政,医疗机构之间独立开展业务,相互封闭,信息分散,连续性和协调性差,信息不能共享和交换,形成大量“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如果利用医疗公共服务云,建立共享云平台,整合分散在多个部门、多个空间的各种信息资源并加以科学的组织与管理,既消除信息孤岛、解决信息过多重复存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数据不一致问题,又使信息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中得到使用,发挥更多效用。同时,通过提供海量的数据存储能力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医疗公共服务云能够为科技和业务创新提供坚实基础,提高科技和业务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和业务创新速度。

3. 充分利用IT资源,建立节能减排新模式

通过医疗公共服务云提供的在线软件服务和硬件租借服务,降低了现阶段医院在支付软件许可上的费用以及对用户端的硬件需求,减少了在硬件设施的成本投入以及对硬件设施(如服务器、交换机等)升级、扩容、日常维护的开支。同时,医疗公共服务云对IT资源的集中和整合使用可以减少设备规模、及时关闭空闲资源,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电能利用率。和传统数据中心相比,能够节省约70%的电能消耗,节能效果显著。这种节能减排对环境保护有巨大贡献,而且能够减少电能消耗、增加硬件使用期限,有效降低业务运营成本。

公共服务云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典型应用

公共服务云在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实现了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打破了医疗机构之间的壁垒,使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能够真正帮助老百姓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1.整合医疗信息系统,提升服务水平

在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中,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等都是由不同的医疗机构单独维护和使用的,医疗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也是千差万别,这些分散的系统无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就医指导和信息共享,无法为行政人员提供方便的统计信息。医疗公共服务云可以将不同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整合,形成统一的标准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这种服务不但解决了医疗信息系统良莠不齐、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硬件设备的投资。另外,通过在基础设施上提供整合的业务服务,将大大提升医疗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2.基于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创新服务模式

通过医疗公共服务云,建立新型医疗平台及服务模式,可以集中管理所有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汇聚医疗行业各方面的专家看诊记录。一方面,医疗公共服务云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分析,提取电子病历中每一个病程的最佳就诊流程,形成规范,进而服务更多患者;另一方面,医疗公共服务云也为每一个患者集中管理其终生的健康档案,在日常中患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阅。另外,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发生紧急医疗事件时,还可以为医生提供该患者准确的健康信息,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3.打造远程医疗平台,扩大服务范围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而小城市及偏远农村的医疗资源匮乏,患者的一些就诊需求得不到满足。通过医疗公共服务云可以将医疗行业形成一个大的服务网,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传送到远程网络,提供远程医疗诊断、监护和虚拟会诊等功能,为基层医院提供大医院、名专家的智力支持,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满足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居民健康服务需求。

公共服务云在医疗信息化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尽管公共服务云有很多优点,但在实际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依然会面临很大的问题与挑战,而这些问题与挑战解决不好的话,很可能成为公共服务云的阿喀琉斯之踵。

1.标准规范,医疗公共服务云避免形成新的“孤岛云”

医疗公共服务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没有一个厂商能够提供从上层应用到调度平台乃至IT基础设施的所有产品,因此,医疗公共服务云的实际部署必然会涉及到多个厂商的产品组合。然而,目前云计算领域的标准尚未形成,这既给云计算厂商带来了能够自由参与、百花齐放的机会,也给云计算的发展带来一定混乱。医疗公共服务云是否会形成新的“孤岛云”成为其推广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2.云安全,医疗公共服务云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

在医疗公共服务云的推广应用中,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关注的不仅是成本低、处理速度快的云环境,而且更加重视数据和应用的安全问题。医院的机密或隐私资料把数据交给云计算服务商来管理,最具有数据掌控权的已不再是用户本身,而是云计算服务商,虽然在理念上云计算服务商不应具备查看、修改、删除、泄露这些数据的权利,但实际操作中却具有这些操作的能力。如此一来,就不能排除数据被泄露出去的可能性,所以高安全性的前提是云计算服务商行业道德的保证以及应对云计算服务商的权限有所控制。

3.网络质量和速度,制约医疗公共服务云发展的瓶颈

云计算服务是基于Internet的,所有的应用数据需基于远程网络传输,数据传输量激增,对带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在处理大数据量过程中,对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的链接速度要求更高。此外,数据长途传输也会引起人们对延迟的担忧,再加上互联网的稳定性问题,可以说,网络传输速度和质量可能会成为医疗公共服务云推广应用过程中面临的瓶颈之一。

赛迪建议

相关期刊更多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云南省教育厅

白云医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医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