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女娲神话;大传统;小传统;编码程序;多重身份;意义

“女神”是现今社会的流行词语,那么“女神”究竟是什么,叶舒宪教授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描述,即:“女神是以女人为原型的一种神话形象,是神化、圣化女性的多棱镜中折射出的形象。她忽远忽近,变化莫测。”女娲神话是中国神话研究中的重点对象,对于其各方面的研究都较多,目前学界运用N级编码理论对其分析甚少,所以将这一神话与N级编码理论相结合,让人们对于这一神话有更深层的理解,亦明白这一新兴方法论在学界不可小觑的地位。

一、女娲神话的编码程序探析

早期的女娲传说出现于《山海经》《楚辞》等书中,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经同位素测定为战国中后期文物,是我国先秦唯一完整的创世神话,这些说明在战国以前,女娲故事已经存在。而女娲神话的一级编码中,也就是考古文物与图像中,最直接与女娲神话有关系的就是在山西所发现的谓之的“女娲”遗体,而这只是一部分人的见解,而对于其真实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而在“1963年后在我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也陆续出土了一批女神塑像。这些佐证都支持了女娲作为史前女主神的看法。”另外,研究女娲神话的一级编码,神话思维的贯穿是非常重要的,也就如卡西尔在《神话思维》中所描述:“这种客观性既不在于其后的玄学实在,也不在于隐藏其后的经验―心理的实在,而在于神话本身,在于神话所造就的东西,在于神话完成的客观化过程的方式与形式。”这种思维与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所阐释的文学的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学是一种假设的创造实体,它没有必要陷进真实与事实的世界里,也没有必要同其背离,而是可以进入同他们的任何一种关系之中,从最清晰的到最不清晰的。”而且弗莱在书中将文学与数学作了比较,最终得出“当它被应用于外部事实时,被证实的不是它的真实性,而是它的应用性。”史前时代的人们由于自己的愿望以及对于世界模糊认知,使得他们创造了神话,继而在完成了神话的创造之后,就将这一神话在具体的物品之上。本着这种思想,于是一级编码的研究对于研究女娲神话有着重要的意义。诚然,如上述所说,对一级编码的研究不仅仅是停留在对于真实性的证伪上,更为重要的是发现这一神话在当时社会中的实用功能。

女娲神话的二级编码便是有关这一神话的文字的出现,如“娲”字的出现,最早出现的便是秦朝统一之后的小篆体的出现,在小篆体中,“娲”字如下“ ”,其中对于这一字的解释是“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呙声,古蛙切。”对于这一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进行细微的考证,这一字的出现就是指代女娲的存在,是上古时代神圣的女子,在世界中承担着生化万物的责任。这一字的读音是从属于呙的,而呙在古时所指代肚子的鼓与大的意思,也有学者认为在 字出现之前,就是由单独的“呙”来指代女娲的,后来加上女字旁是考虑到其性别。而从神话思维出发,也可以对这一字进行一系列的解释,“娲”音同“蛙”音,在史前时代,生殖崇拜自是早期人类临对自然之“强力”而自身繁殖力之孱弱而生发之本能性且原初性观念与意识。由是而知,处于生殖崇拜核心之女性,实为兼具有繁衍、丰产、致福等诸多的“功能喻”,而“蛙”这种动物正好是当时人们所期盼的那样,它的外部形体与女性怀孕时期的形态很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生殖能力,所以人们希望女性也能够像“蛙”一样,具有它的这一特征,所以“蛙”在当时是女性的象征,人们对于“蛙”的崇拜具有普遍性。而有可能“女娲”就是“女蛙”在历史的过程中逐渐的演化而来。从这一层面进行考虑,在考古之中所出现的有关“蛙”的玉石或者是画作、有关生殖崇拜的物件等都可以将其看作是女娲神话的一级编码,只不过存在着一些编码需要我们去更加精确的考证。

女娲神话的三级编码就是指有关女娲神话的古代经典。一个神话的最初记载年代也是判断真实性的依据,这些考证结论愈接近史前期,其可信程度就愈高,经过后人杜撰的可能性就会越小。国内以历史学角度的研究为主流,普遍认为《山海经》是一部上古百科全书。其中记载女娲传说的《大荒西经》中如是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在这一记⒅芯兔枋隽怂的生化万物的贡献。基于此,女娲传说出现年代判断可大幅度前推。我们所熟悉的《天问》,作者与在文中的具体叙事明确,东汉的王逸认为,屈原仅以“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两句提及,今人受闻一多等人的启发,多认为可前推为四句甚至八句,其尊崇程度自然不同。增加了前面的“登立为帝,孰道行之”两句,比较清楚折射出女娲在早期商周文明中的创世地位。先秦时期的相关著作为后续有关女娲神话的再创作提供了本土与根基。

女娲神话的N级编码是指在经典时代之后的数不胜数的编码,即与之有关的写作。在较早的作品中,对于女娲的描述还比较简单,从文献中所能分析出的就是女娲有化生万物的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神话在流传中的不断变异,女娲神话的内容不断地丰富,这一神话在这一过程中更也不断地经历着编码与再编码,最终达到现今的有关女娲神话相关作品出现的顶级编码。叶舒宪教授在《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中所记叙的关于希腊神话的编码程序――八面雅典娜的分析之中,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雅典娜进行阐释。而受这种思路的启发,女娲这一历史角色在中国历史的建构中也是如此,这也不失为一块为学术界在这方面钻研创新的“砖”。

二、“女娲”女神的多重身份建构解析

女娲在中国是被视为女神的,从最初的文献记载来看,女娲可以被视为“创世女神”,她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化生万物”,她的创世能力也得以体现,之后在《风俗通义》与《华阳国志》中明确记载了女娲抟土造人,在对传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辅以出土文献,即在战国中后期长沙子弹库帛书中,完整地记述女娲伏羲共同创造宇宙和人类。文学的产生是对社会的能动的反应,神话的产生亦是如此,而女娲作为“创世女神”,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据此可推出这一神话的产生应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之前,或者在向前追溯,可追溯到母系社会中“以女为尊”的史前的神话中。即使在女娲与伏羲后期支系融合而形成的新神话中,也表明女娲的实际存在可以追溯到商周以远。而隐藏在背后的思想有许多,诸如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当时对于大自然的依赖和对于生存的渴望等。

在后续的记载中,女娲作为“音乐女神”出现,其中关于其详细的文献记载不多,其中史籍《世本》和儒典《礼记》中有关笙簧的记载,是女娲“音乐女神”的来源。此两本文献是后世考证世系族源和礼乐制度的根据。近年郭店楚简出土,进一步证实后者为先秦著作。其中《世本》中的“女娲制笙簧”,《礼记》中的“女娲之笙簧”,可以看出其行文明确且一致性程度较高,而且关于这一记述并列于醒目位置。仅仅五个字,“女娲制笙簧”,就可以看出女娲在古时与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首先是肯定了女娲在历史上存在的真实性,不少学者都认为历史上是存在女娲族的,而经过对文献的挖掘与思索以及对于后世考古发现的探析,也很大程度上证实了这样一种观点。其次是笙簧在商周时期具有正统地位。在先秦的文献中,对“笙”都不乏详尽的描述,在《周礼》中宫廷乐官称为笙师,其中主要是司音。而且在对“笙”进行分析之时,可以发现它与生、声、升同音,在古代社会中,“生”有崇高地位,代表着孕育与希望;而“声”主要蕴含着节庆意味,通过这一分析,可以感知笙簧同中华古文字系统的深厚渊源。而在殷商甲骨文中有“和”、“竿”两种笙的记载,它的出现可前推至商以前。于是我们也可以知道,笙是古代中原礼乐的基本乐器,主要在各类仪式和庆典中吹奏,是中华正统乐器。而正如先秦古籍所记载,女娲是制作笙簧的人。所以由此给女娲冠以“音乐女神”的称号是情理之中的。

“女娲补天”的神话是中国社会中众人所熟知的,所以将她奉为“救世女神”是众所能接受的。最早在古代经典中的记载是《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山而页民,鹜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在这一记载之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事迹的来龙去脉记叙的较为完整。关于这一传说的研究颇多,但都是各家之言,部分学者认为这一神是次生神话,是在原有的关于女娲的神话传说的基础上的再次编码,主要将这一神话放诸在当时的历史现状中,深层次进行探析。运用文学、历史学以及人类学等相关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考量,可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与了解。出现“女娲补天”传说的最早记载最早出现在道家的所编撰的《淮南子》中,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其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众人所知的,在他们的观念之中,“天”是可大可小的。在《说文解字》中,“宇”的释义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它既有天的意思,同时也有屋的意思。所以对这一神话进行溯源,“补天”的神话可以理解为“补宇”,这样对于这一神话的理解就可以简单,从最初的岩洞穴居到人类自己搭棚建屋,住所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在史前,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来自大自然的威胁,饥饿、寒冷、疫病、等,对当时的人们都构成致命威胁。“女娲补宇”可将其理解为一系列自救措施。从这一角度进行理解,对于“女娲补天”我们便可以追溯到史前,而不是到汉代之时才出现的次生神话。

在《风俗通义》中记载:“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以其(女娲)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C之神。”女娲在造人之后,便在神祠中祷告,祈求任命她做女媒,因此女娲来安排男女之间的婚姻。而在先前的记载中,如《山海经》中描述:“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淮南子.说林篇》中“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娲所以七十化也。”所以女娲亦可被称作“婚姻生育女神”。叶舒宪教授在《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对女娲作为“地母”进行了描写,突出了女娲作为母亲的这一角色以及生殖繁衍的功能。女娲神话的由来是以一定的社会事实为依据的,而女娲的存在亦不是凭空产生的,女娲的幻化除了与“蛙”联系在一起之外,也与史前的母系社会联系在一起,男女之间的结合于孕育新的生命在氏族的生活中就显得重要,所以在集体生活的时代就会对这方面加以重视,而衍生了“女娲为高C”的神话。闻一多先生说过:“古代各民族所祀的高C全是各该民族的先妣。”据考证姜塬氏是周的高C,商的高C是狨简狄,而女娲是中华民族的高C女神。在后世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许多人到女娲庙去求姻缘以及求子。

女娲神话的编码需要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角度进行综合探讨,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女娲神话中隐藏的诸多意义以及对于中华文明的重大影响。女娲神话这一原型编码是一种神话概念,而其后的二级编码、三级编码直至多级编码都是对原型编码的置换变形。所以在女娲神话的研究中仍然需要加强对于一级编码的研究,同时,正确与恰当地运用四重证据法,人类学家认为,“世代相沿袭传承的仪式就是文化记忆的重要活载体,是古老的文化信息经过象征编码和保存的绝好储藏库。”所以对于女娲神话的研究需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领域联系,从仪式以及风俗等活态载体入手,从而对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进行正确的考古,以期使国人以及世界对“神话中国”有更加准确与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董楚平.中国上古创世神话钩沉[J].中国社会科学,2002(5):151-63.

[2]黄龙保,周振选译,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6.

[3]陈慧,袁宪军等译,弗莱.批评的剖析[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90.

[4]Mariaja Gimbutas,Joseph Campbell,The Language of the Goddess.London:Thames&hudson,2001:316.

[5]叶舒宪.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视野[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6.

[6]叶舒宪.神话意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7.

[7]叶舒宪.千面女神[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3.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周口市的淮阳县。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世界混沌初开,伏羲带着他统一了的东方夷族部落,为了繁衍生息,从干旱、荒芜的成纪(今甘肃天水)沿黄河东下,终于来到了一个水美土肥、树茂林密、水中有鱼、林有禽兽的地方——宛丘(古称陈州,今周口市的淮阳县)。这里的湖泊一万六千多亩,比杭州西湖还大一倍,她象一条盘旋的巨龙,紧紧地包围着陈州城。?

伏羲和他部落的子民缘湖居住下来,宛丘成为伏羲的都城,他以龙纪官建制,自号龙师,宛丘就成了龙都,他部落的子民也就是龙子龙孙,这些龙子龙孙繁衍生息,数千年之后演变成如今的中华民族。至今周口一带的群众仍称伏羲为“人祖爷”。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伏羲有十大功绩:一发明了网,开创了中国的远古畜牧时代,结束了狩猎采集时代。二创画了八卦,八方有序,以卦治天下,结束了千古结绳记事,创立了天、地、人三才共构的宇宙大科学观。三通媒约,制嫁娶,开创了“一夫一妻”对偶婚,结束了野蛮的群婚、乱婚。四以龙纪官,统一了天下“部落万国”,创立了龙天下原始宗教崇拜。五始养六畜,创始熟食,结束了千古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方式。六正姓氏,自姓为风,命姓氏。七作甲历,定四时,纪年不乱,纪月不易。八造书契,中国方块字开始萌芽。九治屋庐,去巢穴。十斫桐为琴,丝桑为瑟,均土为埙,发明音乐。

特别是八卦作为伏羲氏的主要发明创造(淮阳县的画卦台至今游人如织),揭示了天地阴阳、世间万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伏羲认为,最原始的物质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并发明了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八卦。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即四面八方,八卦的符号只分阳爻、阴爻,即古代哲学中的一对表示矛盾对立的概念。应当说,八卦是以二进制数理为基础的一门哲学。伏羲氏发明八卦之后,按照传统的说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周易》成书。也就是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所谓“三古”),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即所谓人更三圣)完成了《周易》,从此,一门伟大的科学诞生了。

中国和国外学者认为,做为一切学科的母源,易学确实是一种经得起历史考验并畅扬不衰的文化学术,对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中国,易学文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都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数千年来,注释、阐发、评议《易经》的著作,就有三千多种,而且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参加研究,数千年不衰。清朝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上,对此种文化现象有过这样评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今天,易学文化的研究领域更加拓宽,为经济界、艺术界、建筑文化界等各个社会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易学文化是融象数与义理于一体的独特思想体系,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富有开拓未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国外,黑格尔自己就公开宣称,他所创立的辩证法,就来源于中国的易学文化。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里,特辟十二消息卦与纳甲、《周易参同契》、外丹说与丹术等章节进行详细论述。他在研究了莱布尼兹的二位进制数学与中国《易经》的相互关系后说:“关于代数语言或数学语言的概念也是受到中国的影响,正如同《易经》的排列系预示二进制一样”。这一点莱布尼兹本人也从来不否认。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曾经要求政府把授予他的爵士徽章设计成太极图样式,因为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正是深受易学文化的影响产生的。对此,物理学家李政道是这样解释的:“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所以近代物理学有些看法,与中国太极和阴阳二元学说有相似的地方。”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学习《易经》以后,对奇偶性不灭定律也产生了怀疑。后来他和李政道从《易经》的阴阳消长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虽是不灭的,但不是不变的,而且存在着盛衰消长的变化,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伏羲创画八卦而衍生的易学文化,跨越历史,跨越时空,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辩方式和具体方法。?????

总之,在从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伏羲时代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基础,即使站在21世纪的今天看待伏羲文化,她仍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

伏羲氏在宛丘完成了他的大业后,寿终正寝,享年196岁。后人在宛丘建陵寝以祭之,曰太昊陵,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朱熔基等人均在此题词,朱镕基的题词为“羲皇故都”。为弘扬伏羲主要功绩之一“定姓氏”,凝聚全球华人的寻根情,2004年在周口市的淮阳县举办了中华姓氏文化节;淮阳正在筹建国内最大的姓氏文化广场。

中华民族创世说的代表——女娲文化

周口市的西华县和“羲皇故都”淮阳县相邻,号称“娲城”。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她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被学者称为人文始母。她和伏羲与西方的亚当和夏娃,同为造人之神。?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又用藤条和泥浆,造成了人,中华民族由此诞生了。?为了让人类永远繁衍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是:女娲与伏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经天作云和,他们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女娲补天的记录见于《淮南子》:在洪荒时代,不周山崩裂了,天倒下了半边,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洪流。经过女娲辛劳整治,天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女娲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与自然抗争的创造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的和平崛起,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同时也能对西方文化的创世说起到对应作用。

周口境内西华县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女娲故城,是人们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圣地。据宋《太平寰宇记·卷十》载:县西二十里,旧传女娲之都,本名娲城。《读史方舆记要·卷四十七》载:“娲城在西华县西,女娲之都也。村内有古刹名“龙泉寺”,寺今尚存。存清代大殿一座,殿前有明代碑刻二通,述“西华治北十五里有城遗址,半就湮没,传为女娲故墟也”。

据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女娲故城,经采集标本,考古调查确认是一处春秋时期故城。1980年根据文献记载,到实地调查发现女娲坟、龙泉寺古建筑、古碑刻。1981年,周口地区文物考古队对女娲故城试掘,发现女娲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北7.5公里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西北,系春秋时期的古城。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城,内城每边长400米,外城每边长1000米,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墙多分层夯筑而成,今残存城墙高约3米、宽8米,夯窝清晰可见,直径4厘米。夯层平均为10至15厘米,城墙外有护城壕沟。城内出土有釜、罐、鬲、瓮、瓦等器物残片以及春秋时期陶地下水管道、明代“娲”字城门额砖、春秋时期“蔡妇子”铭文瓮等。城址下还发现有仰韶、龙山及商文化遗迹。城址周围密布着春秋到明清时期的墓葬,距城外西南600米有女娲坟。

从考古发现看,女娲故城时代跨度大,从新石器延续到春秋时期。从城市布局和城市配套设施看,这是一处祭祀人祖女娲之场所,经历代修葺,到明清时期所筑之城已形成规模,后因朝代更替,历经兵燹战火,渐废弃,成废墟。1986年,女娲城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发现对研究历代祭祀人文始母“女娲”的盛况提供了资料,它文化底蕴深厚,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典籍,是华夏民族融合的会聚点,是一个民族文化沟通的融合点。

影响5000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朽学说——道家文化

周口市的鹿邑县是老子出生和讲学的地方。

根据史书记载,道家文化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曲仁里(今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汉王珏教授结合传世文献典籍、地下出土文物和实地田野调查三种资料考证了老子故里,指出:史书关于老子出生地的记载信而有证,历代均史不绝书。“楚”即楚国,“苦县”即今鹿邑县,“厉乡曲仁里”即今太清宫镇。古代“相县”亦即春秋以后的“苦县”,二说虽异、其地则一。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后仕周任守藏史,并被封为“柱下史”。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王子朝携带守藏史典籍逃奔楚国,老子因而被免职归居故里。随后他到了鲁国,在那里生活了多年,并第一次见到了年轻的孔子。公元前505年老子隐居沛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南之沛,见老子。”老子晚年返回陈国故里居住,孔子曾亲赴曲仁里第三次见老子。公元前478年,楚灭陈,老子遭亡国之痛,弃家骑牛西去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强留其著述,遂命笔写出了他对宇宙、社会、人生具有独特看法的五千言《道德经》。后出关赴秦隐居,死于扶风,葬于槐里。

东汉时期,黄老之学开始逐渐演变为道教,老子遂正式成了道教教祖。至唐代,老子的地位达到登峰造极境地。由于唐王室姓李,太宗自认为李耳之后,于是在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帝亲至老子出生地鹿邑老君庙祭拜,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在老君庙建紫极宫。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玄宗李隆基又亲躬紫极宫拜竭先祖李耳,易紫极宫为太清宫,追尊玄元皇帝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并立碑祭祀(现此碑仍立于太清宫,号为唐碑,被专家称为国宝)。天宝十三年(公元755年),玄宗再次拜竭太清宫,上玄元皇帝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宋、明两代也崇奉道教,宋徽宗和明太祖都亲注《道德经》。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赵恒为李母立“先天太后赞”碑并序,御制御书并纂额(现在此碑仍屹立于太清宫,号为宋碑)。

老子终生著述只有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但其思想深邃,内容博大,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古代以来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近代以来,老子的影响遍布世界各地,老子思想已成为影响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思想流派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周桂钿教授指出,老子将“小国寡民”视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故其治天下、治乱世的理念主要导源于两个基本观念:

一、君民都要无为无欲;

二、圣人应以百姓心为心。这些见解对现代社会也是有一定价值的。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孚琛教授指出:道学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也必将成为人类最后的文化。新道学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重构,也是世界上“第二轴心时代”普世文明的发现。现代人类社会有必要借鉴道家的自然生态文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诠释和创新,将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接纳进来,创立集古今中外文明精粹之大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文化,以解决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吉林大学哲学系刘国梁教授指出:崇尚自然、遵循客观规律,是《老子》思维方式的基本特色。它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第

一、按规律办事,不造假作秀;第

二、把握复杂事物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第

三、谦逊待人,以常人之心处事,切不可傲气横溢;第

四、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不可劳民、愚民;第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神话故事;教学;教育

神话故事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传承。神话故事的特征是拥有离奇曲折的情节、生动传神的人物、极具诱人的神秘元素,故事当中都充斥着不可思议的夸张和想象。所以,老师在教授神话故事的时候,要带领学生拿捏神话故事特征,体验其语言魅力,掌握神话故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学生丰富的语言想象力和表现力。

一、语言复述,呈现神话故事的情境

神话本就是彰显人类对于自然想象力发挥的故事,往往其剧情都十分神奇曲折,带有奇幻色彩,这也是所有神话的核心特征。因此在教授有关神话故事的课文时,一定要先带领学生理顺故事情境,在多次朗读、明晰神话故事情境的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带领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教师要讲清该神话的叙事顺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句,并找到神话故事的关键人物和事件,进而重点解析神话故事中最为离奇的部分,带领学生展开自身的想象力,领悟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再凭借复述课文的形式效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在复述课文的故事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将故事情节复述完整,并允许学生适当加入自身的想象力来丰富故事,最终带动学生语言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提升。就拿《夸父逐日》这一神话故事的教学来说,主人公夸父“逐日”这一点主题本来就很神奇,所以在顺读课文后一定要带领学生理清该神话的故事层次,按照起因、经过、结局的顺序对课文进行总结,带领学生寻找每段的中心句,明确每段的段意,抓住故事里夸父“逐日”“喝水”“华为山林”这几个重要的转折性场景,带领学生复述该重要画面,感受神话故事自身独有的神奇魅力,进而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最终带动用自身语言复述能力的提升。

二、语言表达领悟神话故事的语言魅力

在神话故事教学中,学生不但要掌握课文的中心内容,发掘神话的核心思想,还需要学习神话的语言表达。神话故事的表达方式一般都比较夸张,带有浓厚的想象色彩,极具浪漫主义,语言生动且虚实结合,而这种语言的独特魅力也正是成就神话故事本身魅力的根源之所在。所以在神话故事类课文的教授过程中,我们要带领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精彩内容,体会神话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探索发现该神话是如何产生和流传开的,通过该课文的语言表达来探究神话人物形象的形成,拿捏神话故事的语言特征,学习神话故事的叙事方式,充分感受神话故事所特有的语言魅力。就拿《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教学来说,教师在带领学生感受女娲悲天悯人、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的同时,应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是如何描述女娲人物形象的。例如,指导学生体会第一段渲染弥天大灾的作用及语言特点,让学生明白本段描写对女娲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铺垫和反衬的作用,因为越是灾难深重、人类濒于生存绝境,就越能凸显女娲勇敢无畏、拯救人的神力和功德。语言上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逼真地传达出人间的惨状。然后让学生默读,找出描写人物心理、神态、动作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对塑造女娲形象的作用,如表现女娲救民冒险的精神和勇敢果决、大无畏的英雄形象,突出了补天的艰辛、母爱的伟大等。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神话语言夸张的特点,而且用复述课文的方式经历言语实践,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既学习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又感受了神话故事的语言魅力。

综上所述,在神话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拿捏神话故事的特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握神话故事的神奇曲折情节,感悟神话形象的精神品质,体味神话故事特有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愉快地徜徉在神话故事的殿堂里,从而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这一特殊文学样式浓厚的兴趣,达成既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庞武忠.用生活教学策略让语文回归真实[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

[2]区钧炎.教书要教到无字之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3]王梦茹.浅析语文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4]李阔.李芳菲.从儒家的传统教育中吸取精华,促进语文教育发展[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神话;《圣经》;创世故事;异同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和传说。其中都蕴含着其民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最早的中国神话传说出现在公元前的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它所保存的神话最丰富也最接近古代神话的原貌;而西方文化中的《圣经·旧约》(其中包含有创世纪的故事)是基督教的圣书是世界著名的名著,也是成书于公元前。那个时候,地广人稀,居民稀少,生产力和知识水平都非常的低下,人们要生存就必须同大自然做斗争。但人们对周围的自然现象都一无所知,无法理解,对于风雨雷电、森林大火、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知识感到惊奇,而做不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所以当时的人类只能用想象和借助想象解释周围的一切,把自然界变化的动因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并把自然想象加以人格化、形象化②。所以这些神话和《圣经》中的故事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反应以及人类想要征服自然、了解自然的强烈愿望的体现。

中国神话文化和《圣经》文化都是东西方文明的体现,中国神话和《圣经》也是世界神话故事中的两颗璀璨的明珠,对东西方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会对两文化中的创世造人故事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比较,其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和有趣的文化差异。

一、中国神话和《圣经》创世故事的不同点

(一) 创世神的地位不同

《圣经》中由始至终、由头到尾都只有唯一的一位男性神——上帝。但除了他之外还有众多的小天使,他们只是上帝意志的执行者,不能称为神。在《圣经》中上帝是一位有着超自然能力的神,主宰着一切,是宇宙及人间的统治者,其地位之高无人能及,无人撼动。他动辄就惩戒、愤怒,一念之差便可毁灭成千上万的人的幸福,给一族一方带来灭顶之灾,时时处处显示着他对宇宙和人类的绝对主宰权和绝对威力和地位。

相反,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占主导地位的创世神则多为女性神。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中,创世神多为女性神。如我们所熟知的苗族的女娲、蒙古族的麦德尔、基诺族的阿嫫腰白、瑶族的密洛陀等。这些女神都是身位巨大,本领超群,能造天造地,赋予万物以生命的圣洁、光辉的女性神的形象。古书《说文解字》中曾记载道:“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由此可见女性神在中国神话中地位之高。

(二) 创世神的形象及性格不同

《圣经》中的上帝具有认得形状、人的性格和人的情感。上帝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品性有正值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就如夏娃和亚当偷吃了伊甸园的果子后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体现了上帝的怒。《创世纪》中写道:“上帝对女人宣判到:‘我要大大增加你怀孕和分娩的痛苦。你将依赖你的丈夫,并且受到他的管制。’”再如后来上帝认为人类世界太过混乱无序,太残忍,就只留下了挪亚一家及一些动物后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水毁掉了其余的人类。这何不体现了其残忍冷酷的一面。所以说《圣经》中的上帝如人类一样都拥有普通的情感,但却拥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无限的力量。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神则具有同体的特征,其诸神大多是神人同体的形象③。我们熟悉的造人的女性女娲即是一个人头蛇神的神。《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楚辞·天问》中也有记载:“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有人曾统计《山海经》中所出现的四百五十多个神中,人形神与非人形神约为一比四,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的形象多为半人半兽。与《圣经》中上帝的品性不同的是,中国创世神话中神都拥有着高尚的品德,不像上帝那样情绪不定,易爆易怒,稍有不顺即会惩罚人类甚至毁灭人类。想创世神中的开天辟地、女娲补天这些故事就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品性,简直就是凡人的楷模。他们和人类一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来的保护神,甚至还有为了人类而献身的。这边是另一处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些神话故事中的体现。

(三) 创世的方式不同

在创世方式上,中国神话与《圣经》中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在《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说:诸水之间要有苍穹,将水分为上下。于是创造了苍穹,把水上下分开……上帝说:水要多多滋养有生命的物,天上要有鸟飞翔。于是就有了鱼、鸟等动物。”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上帝创世造物是何其简单轻松,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说”的结果,想要什么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动动嘴皮子,所以的一切即会马上出现。物质成了神意识的产物。

相比之下,中国的创世神的创世活动则有着许许多多的艰辛和悲壮。从大家熟知的苗族创世神开天辟地来看,《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记载:“之君,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这个神话故事说明了世界是由吹死化身,身体发肤和骨血气息皆化作河山草木,日月风云,不仅仅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甚至是生命创造了人类世界。这种以劳动创世的精神实质在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中国的传世神话中,没有《圣经》创世那般奇幻轻松,一举一动都是血与汗的流淌,骨与肉的铸就。这就是中国创世神话的一个重要特点。

(四) 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

之前我就有提过《圣经》中的上帝具有着超自然的能力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住在着世界的一切。他拥有认得性格,易暴躁易愤怒。所以上帝只喜欢人们听从他,服从他,祈求做他的奴隶,而不愿看到人的智慧与力量超过他。所以,上帝一旦感受到了危机,他甚至会为了维护其统治、尊严和地位而惩罚人类甚至毁灭人类。就如《圣经》中记载的两个故事《伊甸园》和《挪亚方舟》。上帝只因亚当与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而知善恶是非便将他们逐出伊甸园,让他们承受种种苦难与毒恶的诅咒。到了后来,上帝认为人类不够尊重他,便残忍地发起了一场几乎将人类和动物全部毁灭的洪水。由此可见,《圣经》中人神地位是不平等的,关系是恶劣的。

中国的创世神拥有高尚的品德,理性的行为,与人有着深厚的感情,神与人之间是和睦、平等的。他们只会帮助人类免受灾难与毁灭,与人类共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是人类的保护神,甚至还有些神为了人类而献身。《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国创世神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和和谐。

二、中国神话和《圣经》创世故事的相似点

中国神话故事和《圣经》故事中的创世故事虽然由于文化历史的背景原因有一些差异性,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创世之初的环境

《艺文类聚》卷一引《五运历年纪》中记载道:“天地混沌如鸡子,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圣经·创世纪》中记叙:“原始太初,上帝创造了天地,地面一片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只有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对比两故事记载,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神话和《圣经》故事都认为最初宇宙是一片浑浊,无形无状,是创世神把它们分成天与地的。

(二)强调了人是由土造出来的

中国神话和《圣经》中都谈到了泥土造人。在西方,人们经常把亚当和夏娃当做是人类的始祖,那么他们是怎样产生的呢?《圣经》中这样写道:“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用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创造出了有灵的活人,给他起名为亚当。”在中国,人类则是来源于女娲的创造。《风俗通》中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絙人也。”《创世纪》中上帝用泥土造人,中国上古神话中,女娲用黄土造人,他们所用的造人原料是一样的,都是土。虽然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文化,可是用泥土创造人类的神话却是相同的,这一点还是惊人的相似⑤。

(三)流露出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心理

在我们的各种阅读中,经常能读到《圣经》中“挪亚方舟”的典故。讲的是开天辟地人类诞生后,由于人类的堕落激怒了上帝,上帝就用一场灭顶的洪水来毁灭人类,人类在拥有超能力的上帝面前无计可施。这些巨大的灾难都在人类心中留下了恐怖的记忆。中国古代的神话对自然畏惧感也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神话中的女娲炼石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水浩洋而不息。”当人类面对洪水这种天灾时无能为力,无法与之抗衡,充满了恐惧,只好求助于天神女娲。女娲重整山河,苍天得补,四极得正,万物复原,体现了中国先民们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对自然的恐惧。所以说,中国神话与《圣经》创世故事中在这方面也是有共性的。

三、 为何中国神话和《圣经》故事会产生这些差异?

要探究《圣经》与中国神话的创世故事为何会有以上的那些差异,我们应该先分析下两者的文化历史背景。

(一)《圣经》和中国神话的历史背景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源于希伯来文化。想要了解《圣经》的历史背景,就要先了解希伯来的历史。古希伯来在历史上屡被侵犯,长期遭受亡国之痛,其中有一半为犹太人。由于犹太人长期遭到镇压和流放,他们不甘心守侮辱和虐待,希望终有一天会有一位救世主来救赎他们。于是便在暗地里秘密传播着一种思想,即救世主思想,崇拜上帝耶和华,耶和华就是他们的救世主。这就是犹太教。后为宣传这种思想,进而编写出了《圣经·旧约》。当时的《圣经·旧约》是作为一种精神信仰,统治者统治人们思想的一种政治武器而出现的,具有极强的宗教目的。尽管《圣经》中的许多故事本身并不具有宗教性质,但都被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直到后来的基督教,影响之广无法想象。

同《圣经》的历史背景相比,我国的神话故事发展就简单得多。我国最早的神话故事出现在先秦时期,但大多十分零散,不成体系,又没有专门的神话搜集册,只是东一段西一段的被记录在我国古代的各种书志中,保存得并不完整。像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在史书上就有好几处。再加上我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故事和神,所以中国的神话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所以对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影响都不大。

(二)的影响

浓厚的也是引起创世故事差异的因素之一。总所周知,西方民众的气氛十分之浓厚,其中近70%的人都是信奉基督教,他们相信上帝是万能的,永恒的,是人类的救世主,是人类的权威。他们每周都会去教堂,去做礼拜,去唱圣歌,去赞美他们的上帝。这一切都是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更不用说《圣经》中的故事了。

中国古代也有众多的神话传说,但对神的崇拜气氛远没有西方那样浓厚,更谈不上形成宗教了。我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但80%的国民都没有。其中也有部分人有封建迷信的思想,认为有鬼魂神的存在,但也只是进行了祭祀和朝拜而已。所以说,中国神话只是被当做某些创作或欣赏的工具,又或是当时人们美好愿望的表达罢了,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相比看来,浓厚的也是导致文化差异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神话产生的各民族早期人类社会有着相似的自然条件、生活经历、生产方式及思维方式,这使得《圣经》和中国神话中的创世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迥异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处的自然环境、文明演进过程和方式的不同也使得两种创世故事中存在些许差异。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才使得世界的文化历史多姿多彩。对这两种影响深远的神话故事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进而更好的理解现实中的东西文化差异,出尽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洪佩奇,洪叶. 圣经故事旧约篇[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

[2]刁瑞珍. 宙斯与女娲——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相似性初探[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6月第11卷第2期.

[3]李建东. 中国和希腊神话的几点异同[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1卷第2期.

[4]王群,夏静. 《圣经》“创世纪”与中国神话“创世说”比较研究. 外语教育,2001年第00期.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经常要面对一个困境,即中学的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在平时课堂教学之后他们要把主要的学习精力花在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英语等课程上,因此要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历史,就要在课堂上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使用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概念和时间的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习历史非常被动,他们觉得这些知识又不重要又浪费时间,学习起来简直是种折磨,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太多的弊端,新课改的精神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历史,这种要求颠覆以往的历史教学体系,历史教师必须用一种创新的角度看待历史教学任务,用全新的方法设计课堂教学。

一、创新教学思路,让学生有不同的观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设定一个教学目标,由教师决定这节课要掌握什么知识,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只要学生记住教师教授的知识就算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在全新的教学理念里,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教师只是给学生一个学习方向,然后学生自己根据课本去领悟知识,通过自主的学习,学生要得出自己思考的结论。

比如在教授初中历史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了解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原始公社、私有制等等概念,而学生牢记了这些概念只是因为教师要求记住,而这些名词构成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学生学得一知半解,也没有兴趣去深究。而用创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历史任务,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学生就自主的学习。因此,教师不必让学生牢记概念,而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去思考。教师给学生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女娲补天的传说就是远古的时代,女娲创造了人类,同时又补了天,这时,人们围绕着女娲生活,引导学生去思索这段最远古的传说有什么特色?然后又给学生讲炎、黄二帝的故事,讲述炎帝就是传说中的火德王,他继女娲之后成为天下的共主,那么这种神化的变迁与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过渡有什么关联?教师不需要给予学生结论,只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很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在对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后,自己会去查阅历史资料,然后通过对比课本的知识得出自己的历史观点。

二、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有包容的思维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中,历史课是一门一言堂,即对于历史的观点的掌握要按照课本上的知识来,课本说这个人物有功就是有功、课本说这个人物有过就是有过,学生不管有任何想法都得根据书上说的来,因为考试的时候只会按照课本上的标准答案给分,只要回答其余的答案都是错误,久而久之学生学得很灰心,觉得自己有任何疑问和想法都没有用,因为考试只接受一个答案,于是学生丧失了挖究历史真相的兴趣。而教师要用创新的方法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历史课本能给予的只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历史事实,课本的观点只是历史观点的一种,学生要挖掘自己的真实并包容别人的思想。

比如在教学初中历史人教版初二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曾有学生提出来关于李鸿章这个人不同的书籍上对他有不同的评价,有些资料说他是个卖国贼,但是有些书籍又说他对洋务运动作出重要的贡献,那么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呢?这时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开展一场辩论赛。学生把李鸿章这个人的评价分为正方和反方,学生要在自己搜集资料决定自己要参加正方还是反方,然后正方、反方各有四名辩手,在经过课堂辩论后,全班学生进行一轮投票,票多的一方得到胜利。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寻找辩论的资料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而不是只从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在不断的辩论中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然后反思自己的观点。新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积极思维,学生也理解到自己的观点和课本的观点是可以并存的,从而愿意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创新教学情境,让学生有强烈的情感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记的是概念,需要背的是名词,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没有历史情感,学生对于历史的概念是:那都是过去发生的事,但是因为它是一门课程,所以我们不得不记住它。而学习历史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知识来塑造审美观点、增强文化内涵、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在创新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

比如在学习初中历史人教版初一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唐宋时期莫高窟的壁画,那些精湛的绘画技术直到今天还值得人们去观摩学习,但是,这些壁画在动荡的时代被毁损了一部分,而更多的壁画被国外的侵略者带走,它们现在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学生通过对我国文化遗迹了解一方面能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同时也反思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创新的情境教学能燃烧起学生强烈的情感,这份历史情感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的创新,就是教师首先要突破自己的陈旧思维,用全新的方法看待教学任务,教师创新了自己的思路,就会有更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冒国平.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有效教学[J].吉林教育.2010(02)

[2]艾留忠.以生为本: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12)

[3]谢春荣.努力提升历史课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 2008(52)

[4]张建军.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3)

相关期刊更多

荆楚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

三晋文化研究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