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范文第1篇

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是一门专业课程,有别于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而言,在理论与实践中,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初步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悉操作规程,掌握路桥结构的检测方法和加固方法,并能过对路桥结构的施工情况给出评价,把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到路桥安全评定与加固中来。“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课堂讲解、室内实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学充分引导学生在桥梁检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

桥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其组成构件较多,这便决定了桥梁安全评定对象较为广泛。针对不同的构件检测的指标不同,需要检测的指标种类多,这决定了采用的检测仪器类型比较多。根据桥梁检测的这两个特点,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需要有选择性的对授课内容进行安排。一般来说,桥梁的检测方法可分为外观调查、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四大类。在本人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检测方法和构件的划分,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对授课内容进行了安排。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建材2学时、路桥16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概述。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第二部分材料检测。①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及等级评定,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砌体材料检测技术,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钢筋检测技术、钢筋基本技术性能、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第三部分上部构造检测。①预应力构件试验检测及张拉力控制,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检测、张拉设备校验、张拉台座检验,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静载锚固试验、钢筋松弛试验,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④张拉设备校验、硬度检测,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第四部分基础及下部构造检测。①泥浆性能指标检测、水泥浆的膨胀率实验,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建材实践;②地基承载力检测理论知识:1,荷载板试验;2,标准贯入试验,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地基承载力检测实践知识:1,荷载板试验;2,标准贯入试验,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④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检测、泥浆、成孔、清孔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⑤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检测理论、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桩基承载力检测技术,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⑥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检测实践操作、反射波法测桩基完整性,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⑦超声脉冲法测桩基完整性,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第五部分总体、路桥面系和附属工程检测。①桥梁支座和伸缩缝装置试验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支座检测,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第六部分成桥检测。①旧桥加固,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桥梁静载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桥梁动载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④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钻芯法检验混凝土强度理论,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⑤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践操作,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结构实验室实践。第七部分复习及考核。4学时,形式: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及期末考试。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理实一体化”教学原则。“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在授课的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工学结合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多媒体、实验室现场教学等方法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学习、实践和指导。一是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倡导,师生互动教学作为一体化的学习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二是课堂教学充分采用多媒体手段,并且辅助大量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向学生呈现直观和动态的教学内容。三是充分利用实验环节作为课堂授课的补充和延展,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四是学生分组实践。实验室拥有的桥梁检测仪器数量有限,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操作仪器,在实验课环节采取分组预约制。分组预约制的具体办法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有的实验课程同时开放,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一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预约某一个实验,预约完成后学生即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五是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同一个知识点的授课内容各有侧重。2.教学方法。为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应当侧重启发式互动教学、案例情景分析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彻底改变过去课堂死肯书本的传统方式,部分课程直接选择在实验室上课,或全部选择在实验室上课,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大实践操作容量,提高学生掌握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检测试验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

四、考核方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理兼收;理实一体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12702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连年扩招,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连续下滑,生源已经显著下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2014年后,由于文科考生看好理工科的就业优势,各个高职院校又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源,部分理工专业在高招录取时采用文理兼收。这些专业分班时,就会导致每个教学班里有文科和理科两类考生。

1 文理兼收后面临的问题

1.1 文科生在专业选择中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妥协性

文科选择理科专业时仓促而又无奈,有许多学生并不是热爱和喜欢这个专业的,他们往往看中的是理工科不错的就业前景,或者是被父母和家庭强迫报考的理工科专业。这样录取的文科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1.2 文科生较差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功底导致专业基础课学习困难

高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是几乎每个学科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但是文科生数学基础差,高考数学分数低是不争的事实,理工科对高等数学要求又较高,很多课程都要求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例如工程力学,理论力学等课程。在后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文科考生薄弱的数学基础最终导致后续课程学习困难。文科生中甚至有一部分拒绝学习后继的课程。

高中物理和高中化学是很多专业基础课(例如,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和工程材料等)的理论基础,但是高中阶段很多文科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接受的物理化学知识少的可怜,离高校理工专业对理化基础知识的要求相差很远。文科学生薄弱的理化知识必然导致,他们在学习和高中阶段课程结合紧密的专业课程时会遇到很多阻力。

1.3 文理生思维习惯在专业学习中差距明显

对文科生来说高数是枯燥和抽象;对理科生来说英语单词是难记和乏味。部分文科学生甚至有畏难情绪,对某些理工课程拒绝进一步学习,甚至彻底放弃学习某门理工课程。文科考生喜欢记忆一些条条框框,而理科却喜欢逻辑推理,这是文科和理科学生最明显的差异之一。

1.4 文科生动手能力差

虽然高中阶段,文科学生也开设了各类实验课程,但是一方面学生自己认为文科生不需要动手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实验教师对文科学生也网开一面,最终导致文科生的高中实验课程流于形式,甚至部分学校把教学资源转让给理科学生,文科学生根本就不上实验课程。在文理兼收的班级里,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动手能力的差距就凸显出来,理科觉得的很简单的实验内容,文科生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2 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教学过程改革

(1)针对文科生学习动机不明确的问题,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增加与实践结合的环节由于很多文科生是冲着理工科的就业好才报考的,再加上供文科生选择的专业很有限,他们往往对专业不了解甚至是迫于无奈才报考某个专业。这就导致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增加“这个知识点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或者“上班之后,在哪里可以用到这个知识点”的讨论,这样可以激发文科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知道学习每个知识点都是有用的,从而使文科学生逐渐认可自己所学的专业。

(2)针对文科生数学和理化基础差的问题,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增加“我帮你学高中知识”环节。

由于很多文科生,在高二就只学历史地理,不再学习物理化学知识,直到大学学习专业课程时用到高中的理化知识才意识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如果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按部就班的开展课程,势必导致文科生无法接受,甚至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内容。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开展“我帮你学高中知识”环节,让理科的学生给文科生讲解高中的基础知识,弥补文科生知识的欠缺,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情,消除了文理科学生之间的隔阂。

(3)针对文科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增加高中理化实验部分。

由于文科在高中阶段理化实验做的不到位,甚至部分学校文科专业根本没有开始实验课程。文科生的这一缺陷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表现突出,在课堂出现了很多基本仪器仪表不会使用,基本的实验原则不清楚的尴尬局面。为了弥补文科生这一不足,在教学环境增设“高中实验”回顾环节,这不但弥补了文科生欠缺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理科生的认识深度,可谓一举两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效果很好。

2.2 教学条件改革

(1)增加高中理化的实验设备。

根据高校课程的衔接需要,配备部分高中学实验设备。例如,根据电工电子课程的需要,增加高中的电学实验设备,以供文科学生动手练习使用,可以有效弥补文科学生动手能力的不足。

(2)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增加高中必要的理化实验项目。

根据高校课程的需要,编写高中实验指导书,为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增加高中实验做准备,减少教师的资料准备时间,协助教师顺利完成实验。

2.3 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评价必然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知识的考核。

根据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基础的差异,在考核内容的多样性上下功夫,根据文科理科学生的不同分别出两套试卷,一套考基础知识的记忆,一套考理论知识的推理和判断,这样文科理科都有用武之地。这种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

二是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考核。

根据文科理科学生的特点,任课教师将文科理科学生搭配分组。文科生发挥记忆力好的优势,主要负责回答教师的提问,并完成实训报告。理科生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主要负责动手完成实训环节,打分时教师要强调合作精神,按团队打分,不再为每个学生单独打分。

3 文理兼收专业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再思考

文理兼收是个新生事物,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其一由于文科考生的高中阶段欠账太多,在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给学生补充大量知识,这就给教师带了额外的工作量。其二由于在“理实一体化”中补充大量的高中知识,如何有针对性的补充高中知识,删减合并原有课程的知识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理实一体化教学范文第3篇

摘 要:传统的中职学校教学中,理论课教师讲授工艺课,实习指导教师讲授实习课,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彼此独立和相互脱节的问题,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快推进理论和实习教学一体化的进程。本文从教学计划、教材采用、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场所、教学评价体系、班级管理、组织机构建设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浅见。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双师型”教师

一、中职学校教学现状

传统的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大多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门工艺课和专门实习课分类,师资方面也以文化课教师、专业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分类。这几类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在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彼此独立和相互脱节的问题。

特别是专门工艺课和实习课、专门工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分离,尤为严重。体现在教学上,专门工艺课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死记硬背;在实习车间进行专门实习课教学时,实习指导教师要把有关理论知识再重讲一遍才进行实习指导操作演示,造成课时的浪费和课程间的互动与连接不能相互呼应;体现在教师上,专门工艺课教师讲授理论课,实习指导教师讲授实习课,不能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教师教学积极性不能得以充分调动;体现在教材上,专门工艺课与专门实习课分在两本教科书中,在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上机械地割裂开来。

这样的独立和脱节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已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各级职教管理机构都在大力提倡一体化教学,鼓励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快推进理论和实习教学一体化的进程。

二、中职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将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

它包含了理论与实习教学内容一体化和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两个方面。它不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结合,而是按照课程的规律和需要,从技能技巧的形成规律出发,以中职教育特色为中心,采用诸如《车工工艺学与技能训练》等一体化教材,把学生安排在实习车间或实习场所的一体化教学专用教室,由一名“双师型”教师担任该课程的全程教学,既讲授专门工艺理论知识,又结合专门工艺理论知识进行实习指导操作的综合演示,最后让学生既掌握专门工艺理论知识,又能进行实习训练。

这样就能避免了理论课与实习课分离造成的重复教学,相对增加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在同等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对理论理解更加深透,对操作就能做到精湛熟练,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实习课与理论课能更好的结合。

当今一体化教学的浪潮渐高,在这种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推动下,有必要尽快推广理论与实习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中职学校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

1.修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学安排、组织的依据,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在笔者学校推行理论和实习教学一体化的初始阶段应按照教育部或人社部制定的《××类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将专门工艺学教学计划并入实习教学计划当中。

2.注重模块教学法

在教学中,将工艺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成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子课题,每个课题都有具体的理论和技能要求。这样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瞄准目标,围绕课题的一体化教学。

3.选用一体化教学教材

一体化教学强调讲、练结合及专门工艺学与专门实习课教学的有机融合。例如,可依据人社部出版社的教材目录,选用适合学校各专业的诸如《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等一体化教材。弃用以前的如《车工工艺学》《车工生产实习》等理论与实习教学内容分割开来的旧教材。因为旧教材存在内容上重复,教学进度上不够协调,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缺陷。

4.选拔培养任用“双师型”教师

即使有了再完善的教学计划,再完美的教材,如果仍然采用理论教师讲理论,实习教师指导实习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就如同空谈。所以选拔任用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笔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应该是集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和国家职业资格(技师、高级技师)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例如,对于笔者学校来说,一体化教师就应具有该专业的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或技工教师系列的讲师、高级讲师、一级、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同时又具有该专业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

因此,学校应下大力气进行“双师型”教师的选拔培养。在选拔培养上主要应以一线的实习指导教师为主。通过鼓励实习指导教师参加专业对口的学历教育,教学教法的短期培训以提高其理论业务水平;组织理论教师到相关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接受技能方面的继续教育;让实习指导教师传、帮、带以弥补理论教师操作技能的不足;在现有的工艺课和实习课教师中进行轮岗锻炼;在职称评定上,提倡教师申报技工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系列职称资格;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引进相关师资等形式,选拔培养引进基本胜任本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要建立一套激励机制,鼓励更多不同编制的教师加入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当中。

5.建立更多的一体化实习教学车间(教室)

实习车间是中职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场所。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课堂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和训练的一体化场所,所以一体化教学实习车间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学校应对实训基地教学设施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及时更新老旧设备,完善实习教学等各项设施,使实习车间能兼具教室的基本功能。如有可能还应建立多个一体化教学专用教室,配备与教学计划相适应的工卡量具、教学模型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

6.建立有效的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中职学校实习教学质量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首先通过分析调研,结合学校实习状况,确定评价要素,在此基础上设定评价指标,指标应尽量定量化,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系统,成为体系,促进一体化教学的优化和完善。

7.由实习指导教师转化而来的三位一体教师承担一体化教学任务

要求这样的教师既会理论教学又会实习教学,而且还是一个称职的班级管理者——班主任。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和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从学生与任课教师接触的时间来看,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与之接触时间最长。实习指导教师也最有条件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点,更易指导学生在学习方法技巧方面的改进。

(2)从学生与实习指导教师的亲和度来看,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教学中对学生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容易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学生了解实习指导教师,信任实习指导教师,感激实习指导教师,有利于班级管理。

(3)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来看,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教学中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地体现着教师的共同特点和人格魅力,容易带动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

当然,这样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能力高、工作任务重、安全责任大,学校在安排教师工作量方面应予以适当考虑。

8.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便于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在原来相对独立的教学部与实训基地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将车间、实训室等的管理划归教学部具体负责,实训基地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规划建设、设备维修更新添置、原材物料采购等职能。这样可以使教学部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同时也在设备使用维护等方面做到有机地统一。

四、中职学校施行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效果

笔者预见,通过推广理论与实习教学一体化的方法,能够收到如下良好效果。

1.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通过一体化教学,使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求知愿望,边学边练,效果更好。

2.使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从事一体化教学的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习技能操作的指导者,不但理论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且操作技能也要过硬,三位一体的教师更会以自己的综合素质教育影响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使教学管理和设备使用维护管理更加和谐地融为一体

理清了在设备维护管理上的职责,减少了部门间沟通的中间环节,提高教学部在实习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减小了学生管理难度,使教育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小结

理实一体化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钳工;实训;一体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技术变化的速率已经远远超过了职业教育训练的发展速率,也就是职业教育训练大大滞后于职业技术变化,职业学校不能及时、快速地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这种反差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熟练地实际操作技能,以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

目前,中职的钳工维修专业普遍存在三个问题:⑴对一般学校而言,钳工基本功训练与理论严重脱节,学生的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脱节,理论难与指导实际。⑵钳工基本功训练基本是按一个课题一个课题的单一进行训练,每一课题时间较长,学生感到实训枯燥无味,实习死气沉沉,学生缺乏实习兴趣,更谈不上在实训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⑶实训考核只注重检查学生的产品质量,其他不做为考核项目。这样造成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忽视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工作者必备素质方面的考核,这不能不说是实训考核上的一个较大的失误。

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所以,一体化教学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技能为基点,以实现主要能力目标为主线,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从新建构,合理整合成新的知识领域,理论与实践紧密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否胜任本工种,本岗位的工作,能否适应职业变化。因而,如何搞好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中的关键。

笔者根据多年的钳工实习谈谈见解,与同行们共同榷商。

1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牵扯面很广,决不是几个人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一方面,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理念, 校教学要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活力,把一体化教学提高到关系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对待,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其次,在总结钳工工艺理论教学和技能实习指导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中级钳工鉴定标准,认真编写每个教学课题教学方案,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对于学生层方面,在思想上要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通过就业形式教育,企业信息反馈,历届毕业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而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2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1建立模块式教学,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

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注重感知、操作,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2.2课题分段交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钳工基本训练课题周期长,一干就是一个星期,同时实习内容单一,不是四方、六方,就是合套。学生感到疲劳厌倦,实习死气沉沉,从而使实习效果不理想。为改变这一局面,有必要按教学大纲规定的实习课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重新设计、调整。采用两三个实习课题进行交叉,使学生既有实习规律可循,又感到实习内容形式多样。如錾、锯、锉三个实习课题交叉进行,两只三天即交换实习课题。教师按照分段课题的要求指导学生,使之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准确协调,为以后综合性练习打下基础。这样的“理实一体化”实习往往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2.3由单一实习改为组合件实习,使实习趋于工厂化

众所周知,兴趣是积极探究某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个性倾向,它能推动人们去追求和从事某种活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中职的学生在技能培训方面,尤其是培训之后的第二学期,参与技能训练的兴趣不浓。这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厌烦参加技能训练,更有甚者采用退学的办法来逃避训练。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学生技能训练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找到关键因素方能对症下药,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激发、提高和维持学生的技能培训兴趣。

采用“一体化”教学之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觉得应该由单一件的实习改为组合件的实习,统筹兼顾各种训练技能与工艺课之间的时间分配,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的时间分配,各种技能之间要合理交叉训练尤其重要。

如结合实习制作直角尺、锯弓、台虎钳等等训练中,教师在具体指导时要求每一种组合件的任意零件、任意工序必须是合格品。其好处是:

⑴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⑵使学生明确产品合格与废品界限;

⑶了解个别操作对整体操作的技术联系,为全面掌握操作技能打下基础;

⑷生产了新产品,回收实习成本,改变了纯消耗实习的被动局面,减轻了中职学校因实习耗材带来的经济上的压力。

但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技巧。学校不但要求学生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而且也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和合理的加工工艺,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及提高产品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单一件实习改为组合件实习中引导不当,就容易造成学生实习时忽视必须掌握的正确操作知识和加工工艺。

3实施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目前的实习考核办法基本上是检测学生的实习零件。这种考核办法可以衡量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高低,对实习教学进行竞赛和通考排列学生名次无疑比较准确,但是这种考核办法与工厂实际产品检测不符,工厂工人生产的产品只有合格和废品之分。中职学校学生实习考核用的是百分制,由逐项考核计分,最后汇总成绩。这样就容易出现实习零件某一处超差,最后汇总成绩却很高,但实际零件却是废品。这种考核的结果,使学生没有明确的合格与不合格产品之间界限的标准,因而也就缺乏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学习的压力。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学生在校的实习任务主要包括以下的反面,一是养成安全操作生产的习惯,掌握操作时的正确姿势;二是掌握必要的生产加工过程,加工出符合生产需要的合格产品。鉴于上述原因,对学生实习成绩考核就包括两大项:

目测检查:通过实习教师的观察、了解,对学生安全操作法、零件加工工艺等项,分10、8、6、3、0五级打分。(具体标准可视本校情况而定)

检测检查:实习教师用工、卡、量具对学生已加工工件的工程尺寸、技术要求进行实际测量,按10(合格)、6(可修品)、0(废品)三级打分。

考虑到中职学生成绩实行百分制可把上述两次成绩相加乘以五,即为实习成绩。例:一学生实习,目测得8分,检测成绩为10分,实习成绩为

(10+8)×5=90

这种考核办法,能合理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这对从严要求学生,加快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技巧,培养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是有益的,这样做也就更利于实习教学走上课堂化和规范化钳工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提高能力。这既是一个实施方案的过程也是一个验证方案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收获、有体会、有感悟,感受知识、技能、方法的力量,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了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钳工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必须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一体化教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专业技术强化技能,使之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出版社,《钳工工艺学》1991

[2]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常识与钳工技能》 2008

理实一体化教学范文第5篇

高等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一、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学生毕业后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按知识序列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教师注重实际操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为适应社会需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呼吁而出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在整个环节中,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而是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将理论教学融入项目的设计工作过程,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知识分解到若干项目中,教师在实验环境里进行教学,采用项目、案例、任务、产品、工序等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将学习领域各主要内容融入相应学习环节中.以项目的方式设计学习过程,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项目由易至难,由单一到复杂;学生逐渐成为项目的主体;而教师的指导成份越来越少。

在《PLC应用技术》课程中,通过使用STEP 7-Micro/WIN软件和程序开发试验环境,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渐次复杂的工作任务,不仅能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也不断增强,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法也得以提升。下面以《打铃器》为例来说明;

(一)演示

要求:打铃器又叫电脑自动打铃仪,可与电铃或音乐电铃配套使用,适用于学校上下课打铃。学校一般一节课是50分钟,休息10分钟。为了切合教学需要,将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5,即8:10响铃下课,8:12响铃上课。响铃时长为30秒。

演示:将设计好的《打铃器》PLC系统通电,按下启动按钮,等待………8:10响铃,30秒后响铃结束;8:12响铃,30秒后响铃结束。

(二)分析

1.要想在特定的时间响铃,首先必须要知道现在的时间,因此要用到PLC的读取实时时钟(TODR)指令,从硬件时钟读取当前时间。

2.知道了当前的时间,就要和预设的时间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启动系统。因此要用到PLC的比较等于命令。

3.响铃时间为30秒,就要用到PLC的定时器命令。

(三)讲解

1.读取实时时钟(TODR)指令

西门子PLC的读取实时时钟(TODR)指令是从硬件时钟读取当前时间和日期,并将其载入以地址T起始的8个字节的时间缓冲区。

例如:LDSM0.0

TODRVB100

运行结果:当前年份VB100;当前月份VB101;当前日期VB102;当前小时VB103;当前分钟VB104;当前秒VB105;当前星期VB107.

本例中,主要考虑小时和分钟数,因此用到VB103和VB104中的值,读取VB103和VB104的数值就是现在的时间。

2.比较等于指令

比较等于指令用于比较两个值:IN1至IN2。比较指令包含字节比较,整数比较,双整数比较,实数比较,字符串比较等。此处时间值属于字节,故采用字节比较等于命令。

例如:LDSM0.0

AB=VB103, 16#08

LPS

AB=VB104, 16#10

ANM0.1

=M0.0

LPP

AB=VB104, 16#12

ANM0.0

=M0.1

以上程序运行的结果是:当VB103=16#08 & VB104=16#10时,M0.0=1为高电平输出;当VB103=16#08 & VB104=16#12时,M0.1=1为高电平输出。

3.定时器指令

定时器指令包括接通延时定时器(TON)、保留性接通延时定时器(TONR)、断开延时定时器(TOF)。

接通延时定时器(TON)指令在启用输入为“打开”时,开始计时。当前值(Txxx)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PT)时,定时器位为“打开”。启用输入为“关闭”时,接通延时定时器当前值被清除。

例如:LDM0.0

OM0.1

ANT37

TONT37, 300

=Q0.0

以上程序运行的结果是:当M0.0=1或M0.1=1时,输出Q0.0=1高电平,同时定时器计时,30秒后定时器当前值被清除,Q0.0输出低电平。

(四)自学

自学时,告诉学生要掌握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会什么,怎么去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学生会感觉思路清晰,任务明确;学习结束后了解自己是否已经全部掌握。对于未掌握的知识,要求学生记录于课本,便于讨论解决,以及课下有针对性的补差。

在本例中学习了时钟读取指令、比较指令、定时指令的部分知识,学生可以根据参考教材学习相关知识,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例如通过时钟读取指令读取当前年月日、通过整数比较指令学会数值比较命令等,最终达到学生利用相关知识编写实用应用程序并进行仿真验证。

(五)练习

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通过练习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的能力。本例请学生编写一段程序:读取当前年份,判断如是闰年则亮灯显示输出,并搭建外部硬件电路。

(六)应用

为进一步检验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需要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难度,请设计一自动控制系统:为了节约用电,学校路灯夏季(5月-10月)在晚上5:30亮灯,夜晚11:30灭灯;第二天早上5:00亮灯,6:30灭灯。在冬季(11月-4月)亮灯的时间推迟一小时,灭灯时间不变。请编写相关的程序并搭建硬件电路满足系统的要求。

(七)评价

检查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检验和肯定,反之,学生便无从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慢慢心生惰性,直接影响以后的自学;错误的、片面的认识不能通过检查及时更正,导致后续学习出现连锁出错,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检查评价是学生掌握自学知识的必要的辅助和强化环节。检查过程中教师要看学生解题的每一步步骤,从中发现学生自学存在的有知识缺陷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这里,由学生代表与教师共同对各小组的应用系统进行评价,同时对本组系统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