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加强德育教材建设,建立相互配套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以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基础,大力开发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并应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赋予德育课程体系个性特色。

高校德育课程建设近几年得到了明显加强,德育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切实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离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只有加强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构建和谐的、富有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使之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和学生整个日常生活之中,开发利用一切资源,才能充分挖掘德育培养人、塑造人的潜力。笔者认为,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德育教材建设,建立相互配套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

德育教材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因此,要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严肃性。教材的选用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选用统编教材,因为这是集全国思政理论专家智慧,经过科学、严谨的工作编纂完成的。它既注重普遍性规律,也及时吸收了最新的理论成果,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

同时,除统编教材外,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编写部分辅导性读本,帮助学生理解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实事,以德育理论阐述现象,揭示事物本质。

选用规范的教材后,还应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

从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来看,在课程体系方面,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道德与法律。其中道德部分包括绪论分为7章,占了绝大部分,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律部分有2章,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关键在于建立起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应让他们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树立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道德修养能促进大学生做一个遵守法律法规的守法公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也能内化为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在教学实践中,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必须准确把握这个体系。

在教学体系方面,必须明白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体系的实施会存在一些差异,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周密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开始阶段首先在于建立学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如果不能使学生明白这门课到底要学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学习这门课?那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将无法展开,或者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配合,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无法实现。

根据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将它划分为课程介绍、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道德观培养、法制观念培养等几大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内容和总学时分配好各部分的课时数,并应适当留有余地、适时灵活处理,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都考虑进去,应该懂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应与课程体系相适应,与其他教师协调,与学生专业吻合。

二、以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为基础,开发隐性德育课程资源

“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者培养学生懂得必要思想道德知识;形成道德信念;付诸道德行为的“三统一”过程。”[1]因此,除加强显性德育课程建设外,大力开发隐性课程资源势在必行。

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隐性德育课程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程,它没有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计划等要求,主要是学校物质环境与精神“动力场”构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德育资源[2];也有学者认为,隐性德育课程一般是指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3]。由此可知,隐性德育课程包括多个方面,它与显性德育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可优化隐性课程“活教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关键。

和谐师生关系,应从尊重学生人格出发。尊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获得尊重是每个人的内心需求。《论语侍坐篇》曾记载古圣人孔丘带领子路、冉有等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踏青的情景,孔子对待学生,一一询问,循循善诱,让学生尽情抒发自身的理想,因而,学生聆听尊师教诲,大多有“如沐春风”之感。这既体现了孔子高超的教学艺术,也体现了他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基本要义,也是我们今天高校德育教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德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看待师与生,与学生交朋友。因此,在高校德育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到育人先育己,带头践行自己提倡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用高尚的情操、正直的人格去熏陶和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运用隐性资源促进了高校德育课程的建设。

三、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赋予德育课程体系个性特色

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以校园的物质环境为载体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规划、建筑设计、班级教室设置以及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4]。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设施并非是毫无生命和感情色彩的客观存在物。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 “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的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校园各种物质景观积淀着学校的历史,传递着社会文化和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它们以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

严格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制度形态为内容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的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它们也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作用,具体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机制,学生宿舍生活及活动的安排方式,各项规章制度等。规章制度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但规章制定本身渗透着学校对学生的关爱,严格而又合理的规章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条件。高校要在吸纳学生广泛参与制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白秀钦.增强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教学研究.2005(11).

[2] 戴智杰.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创新精神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of virtuous teach with student innovation mental state development

Li Guo-xian

【Abstract】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of virtuous teach education be pass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in of morals factor, carry on to the student political thought education, make student of virtuous teach cultivated manners to get exaltation.This text is from three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talked how to scoop out a student, the development student's frontier spirit.

【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Virtuous teach education;Frontier spirit

语文教学中对德育的教育是不能懈怠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提高。当然,仅仅促成对学生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提高,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在进行语文德育教育的前提下,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践:

1. 从语文德育的现实性入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中小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少,是非判断能力差,好奇心和模仿性强,所以要注意着重正面引导,同时,他们求知欲强,积极向上,对正面教育也容易接受。因此,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或者是重视环保意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或者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爱国主义热忱;或者赞美伟人的崇高品质。这些课文所创造的形象,都是正面榜样,都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德育作用。

1.1 设情境,激发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所谓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或者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也就是要学生暂时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现实中有影响的,比较敏感的社会问题。比如环保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加强学生的环抱意识,我们仅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式的说教上,是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是一个印象或是一个概念,学生是不可能把这种思维贯穿到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这种环保意识自然也就很淡薄了。

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敬畏自然》一文,就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有力的论述,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合理的利用自然,自然才能和人类和谐地相处。那么,如何灌输环保意识呢?首先要设立情景,就是先让学生观看《人与自然》影片的片段,让学生谈感受,此外,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展示出来,让全体同学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目的是要求学生真正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所以,在教学上内容的讲解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但唯一紧要的、重视的就是内容之外的有效性和辐射面。因此,语文教学往往不能就文章而文章,既要重视课文本身的主题思想,也要重视课文之外的现实思想。

1.2 据理析事,理解榜样,培养创新精神。

据理析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公认的理论去认识事物,从而获得深刻的认识。

《狼》一文中,屠户无疑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屠户的行为,并且内化为学生言行,培养创新精神呢?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屠户在遇到狼之后,开始是被动的,后来他主动行事,杀死了狼,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请大家记住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那么,屠户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的发展变化,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实现的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可见,这样的引导比单纯的教师讲解寓意在学生心目中所起的作用大得多。

2. 利用语文德育的阐释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议论文与文学作品中进行的德育有所不同。议论文教学中的德育是直接的,它诉诸于理性而不是靠感情形象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因而议论文教学中的语文德育也需要观点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是非分明,毫不含糊。因为语文德育在议论上的特殊表现,议论文教学应着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周密性,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2.1 多方探求,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所谓多方探求,是指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满足于一种见解,而是进行多方面探索,寻求种种答案。

例如,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用“敷衍了事”作口头造句,当学生采取否定的说法作了几个口头造句后,教师对学生说:“遇到像‘敷衍了事’这样的贬义词,大家采取否定的说法这是正确的。但这是通常的说法,习惯性的说法。大家能不能跳出原有思路,用肯定的说法用‘敷衍了事’造句呢?”

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造的:

抗日战争时期,某些敌占区的伪村长,其实是抗日干部,是共产党员。他们借助“伪村长”这块“金字招牌”,和敌人巧妙周旋。凡是日本鬼子交给他们的差使,他们都尽量搪塞,应付时敷衍了事,而又不露马脚,不让敌人抓到把柄,他们用这种办法,给老百姓办了很多有利的事情。

2.2 彼此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

如果孤立地去看一个事物,就可能得出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结论。如果把有关事物联系起来去认识,就有可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所以在认识事物时,指导学生运用彼此联系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首先 ,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所设计的问题,既能给学生创造思索的空间,又能提供创造性思维的范例。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藤野先生》一文的开头的一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教师由此可以提出句中“也”的含义。“也”是关联词语,可是前面又没有句子,与谁关联?文章的第一句为什么要这样写?这看似平淡的地方,老师却提出如此深刻的问题,学生马上陷入思索。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马上意识到,这句话有潜台词,前面省略了内容。经过老师的提示和同学们对省略内容的联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清帝国日暮图穷,腐败不堪,作者才东度日本寻求真理,而到日本看到的是本民族的留学生竟然是这样的一种混混噩噩、醉生梦死的恶劣表现,令作者义愤填膺。“也”字就蕴涵了作者无限的悲伤之情。这样的结论既能让同学们体察到作者的心境和清国留学生的卑劣行经又可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同学们的爱国意识。所以,只有教师的善于发问,学生的善于思考和善于联系,才能使这样的思维成果体现出独创性。

3. 立足于语文德育的示范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语文德育的示范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课文中正面人物的榜样形象,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二是教师的以身作则给学生起示范作用。

如何立足于语文德育的示范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呢?

3.1 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

课文的示范作用有二:一是课文中的正面人物形象对学生道德起示范作用,课文中的反面人物形象又起对照示范作用;二是课文本身又为学生习作起示范作用。

学生学好课文后,要引导学生仿写,又要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不能单纯仿写,而应有自己的独创见解。

3.2 语文教师应做出表率。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 德育功效 构建设想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渗透于师范学校的教学、管理、生活及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育人工程。而校园文化环境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集陶冶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于一身,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濡养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能使师范生毕业后顺利成长为优秀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一、师范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

(一)师范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龙宝新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中说:“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样式,是以身体为载体,以生活为背景,以行为为外显的生活图景与生活图式的统一体。”它包括人类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如果将文化内涵折射到学校校园中,那么校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角落就将渗透着文化气息,充满文化符号。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以师范校园为主要空间的文化,是师范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它既包含学校的办学理念,各学科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又包含学校精神、校园文化生活,以及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还包含校园文化的物质外观、外在标志,即硬件文化。

(二)学校德育。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是人类善的行为的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而言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更广义的德育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廉政教育,等等。

(三)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的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生生活由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组成,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及整个社会、家庭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教育正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因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德育。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潜移默化中既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又有价值导向、激励创新、增加凝聚力等诸多作用,所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多元和谐”的德育。反过来,德育工作又可以优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与其形成良性互动,真正实现德育目标。

二、现状与问题

(一)社会、学校环境现状。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物质领域空前繁荣,同时也导致道德滑坡、人心扭曲等,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信仰缺失,传统道德观念遭受冲击。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传统道德观念遭到冲击,拥有金钱、财富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力、地位的唯一标尺。社会上的种种腐败行为、拜金现象、享乐主义等无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在现实面前,道德说教变得苍白无力,致使青年一代信仰缺失,道德滑坡。

2.学校德育内容僵化,与现实疏离。目前,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快捷,网络文化、外来文化冲击着社会传统,社会文化已进入多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观念并存,经碰撞、冲突而有不同的选择在所难免。这就带来了群体价值观、道德观的差异,任何一种价值体系都不可能取得独尊地位而压制其他的价值观念。但是目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多是强行把一套主流的道德观念灌输给学生,材,只注重课堂说教。而且大多数学校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情感、德行、人格等的培养。有的学校把德育变成政治教育,或是把德育工作简单地和班主任管理、纪律约束、行为规范管理、学校奖惩等同起来,不能和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导致学校德育和现实脱节,德育没有实效。

3.德育层次颠倒。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很重视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朱熹在《语类》中就明确提出“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强调道德教育就要先从良好的习惯养成入手,先从规范的行为开始,身体力行,等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知识年龄增长之后,再教给道理。这是遵循教育规律的经验总结。我国现在的德育层次却颠倒了,从幼儿园到中学,德育大都重在道理说教,轻视行为规范的指导、养成,到了大学却又不得不开展行为细节教育,指导大学生们遵守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不随地吐痰等行为规范。德育层次颠倒,事倍功半。

(二)师范生现状。

近年来,师范学校特

别是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师范生源素质正呈现下滑态势,具体表现为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文明礼貌缺失,行为规范欠佳。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心理比较脆弱,缺乏面对挫折、压力的信心和勇气,是非观念淡漠,个人道德修养亟待提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独生子女的“唯我独尊”,家庭教育对基本道德的忽略,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家长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品德教育,等等。因生源素质状况如此,造成师范学校德育工作复杂而困难。

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今后大部分人要做基层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对社会几代人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尚佳的行为规范,更要有崇高的人文精神。因为德育的核心是信仰、情、意和行。它属于培养人的德行、人格的教育。师范学校要通过对师范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直接推动健全人格的形成,进而使教育理想逐步成为教育现实。

三、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做实环境德育工作

(一)理顺德育次序。

师范学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的。首先,师范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在理顺德育次序上有所作为。因为每所师范学校都有自己的附属学校,师范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和这些附属学校联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师范学生参与这些附属学校的德育实践,从制定日常行为细节入手,到策划宣传方式,怎样搞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期让学生们接受,并逐渐使文明细节成为习惯。师范生自身也“教、学、做合一”,这样既能提高个人素养,又能为后阶段德育深层精神、批判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行为基础。其次,建立德育覆盖网络。师范毕业生大都应充实到基础教育一线去,在各自工作的学校践行在师范学校学习到的德育理念,营造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从日常细节开始施行有层次、有系统的德育,形成以师范学校为中心的德育工作覆盖网,进而再扩大影响到社会,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1.物质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外显形式。它包括校园的硬件建设,如布局合理美观的学校建筑,让师生身心愉悦的绿化景观、雕塑,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还包括承载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各种标志物,如校徽、校训、校刊、校报、学校的橱窗、各系科、班级的板报等。通过营造充满文化内涵、优美如画的校园环境,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启迪心灵,自我约束言行,提升思想境界。

2.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属于隐含的深层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整体精神风貌。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校纪,师风学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环境是无形的,但又是可感的,它使学校具有凝聚力,学生生活其中,耳濡目染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学生的独具个性的意识形态,肩负起社会开拓者的责任,成为有担当、有创造性的公民。

3.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和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制定的行为规范,等等。这些制度应是以人为本,能体现平等、和谐、健康、民主等人本思想。这样的制度文化环境可以充分地体现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使人文关怀通过制度成为师生习惯,渗透每位师生的血液,使之最终拥有崇高的精神。

(三)突出教师文化。

龙宝新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中这样解释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由那些影响教师个体或群体行为生成的,直接和教师的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经验、常识、习惯、观念、理论、制度、习俗、象征、符号等构成的总体生活景观与其内在的生活图式有机统合而成的复合体。”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师范学校,教师文化就更显重要。

首先,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行为品德、价值观念、精神情怀等对学生人格品性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它远胜于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也远好过强行灌输道德信条的效果。其次,师范学生有着双重身份。他们在校是学生,走向社会是教师,是未来的教育主体,所以师范学校突出教师文化就是“两代师表,一同塑造”。

(四)开放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德育手段。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校也不是一个封闭的“桃花源”,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的冲击,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浸染,校园文化环境必须更具有开放性。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批判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纷繁的世界面前能保持自己的是非原则、道德底线。

1.组织各种社团活动,走向社会。做志愿者、社工、义务劳动等,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也增强社会责任感。

2.引导网络文化,增强批判能力。充分利用校园网,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远离不良文化。通过宣传真

、善、美来加强学生的德育修养,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判断能力。

3.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德育手段。充分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举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各种主题的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赛,歌咏比赛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感受美和崇高。师范学校还可以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专辩论赛”。针对网络、社会上的各种热点问题,先发动学生自由讨论,收集各种观点,再集中、提炼出正反两方观点,由班级、系科先进行预赛,最后学校组织决赛,在全校师生面前现场辩论。在辩论准备过程中,既能开阔眼界,锤炼语言组织、逻辑思辨能力,又能提高分析问题、批判问题的能力。在听辨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要坚决抵制的,都清楚地展现在师生面前。“理越辩越明”,其成效远比课堂的灌输、说教好得多。

德育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也应与时俱进,如何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万俊.学校文化环境的多维性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35.

[4]石丽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m].教育探索,2010,(8):90-91.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 德育功效 构建设想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渗透于师范学校的教学、管理、生活及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育人工程。而校园文化环境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集陶冶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于一身,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濡养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能使师范生毕业后顺利成长为优秀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一、师范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

(一)师范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龙宝新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中说:“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样式,是以身体为载体,以生活为背景,以行为为外显的生活图景与生活图式的统一体。”它包括人类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如果将文化内涵折射到学校校园中,那么校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角落就将渗透着文化气息,充满文化符号。

师范校园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以师范校园为主要空间的文化,是师范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它既包含学校的办学理念,各学科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又包含学校精神、校园文化生活,以及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还包含校园文化的物质外观、外在标志,即硬件文化。

(二)学校德育。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是人类善的行为的教育。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而言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更广义的德育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廉政教育,等等。

(三)校园文化环境与德育的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生生活由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组成,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及整个社会、家庭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可以多层次、全方位地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教育正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因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德育。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潜移默化中既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又有价值导向、激励创新、增加凝聚力等诸多作用,所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多元和谐”的德育。反过来,德育工作又可以优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与其形成良性互动,真正实现德育目标。

二、现状与问题

(一)社会、学校环境现状。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物质领域空前繁荣,同时也导致道德滑坡、人心扭曲等,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信仰缺失,传统道德观念遭受冲击。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传统道德观念遭到冲击,拥有金钱、财富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力、地位的唯一标尺。社会上的种种腐败行为、拜金现象、享乐主义等无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在现实面前,道德说教变得苍白无力,致使青年一代信仰缺失,道德滑坡。

2.学校德育内容僵化,与现实疏离。目前,社会越来越开放,信息快捷,网络文化、外来文化冲击着社会传统,社会文化已进入多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观念并存,经碰撞、冲突而有不同的选择在所难免。这就带来了群体价值观、道德观的差异,任何一种价值体系都不可能取得独尊地位而压制其他的价值观念。但是目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多是强行把一套主流的道德观念灌输给学生,统一教材,只注重课堂说教。而且大多数学校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情感、德行、人格等的培养。有的学校把德育变成政治教育,或是把德育工作简单地和班主任管理、纪律约束、行为规范管理、学校奖惩等同起来,不能和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导致学校德育和现实脱节,德育没有实效。

3.德育层次颠倒。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很重视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朱熹在《语类》中就明确提出“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强调道德教育就要先从良好的习惯养成入手,先从规范的行为开始,身体力行,等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知识年龄增长之后,再教给道理。这是遵循教育规律的经验总结。我国现在的德育层次却颠倒了,从幼儿园到中学,德育大都重在道理说教,轻视行为规范的指导、养成,到了大学却又不得不开展行为细节教育,指导大学生们遵守公共秩序,讲究文明礼貌,不随地吐痰等行为规范。德育层次颠倒,事倍功半。

(二)师范生现状。

近年来,师范学校特别是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师范生源素质正呈现下滑态势,具体表现为基础知识不牢,基本文明礼貌缺失,行为规范欠佳。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心理比较脆弱,缺乏面对挫折、压力的信心和勇气,是非观念淡漠,个人道德修养亟待提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独生子女的“唯我独尊”,家庭教育对基本道德的忽略,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家长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品德教育,等等。因生源素质状况如此,造成师范学校德育工作复杂而困难。

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今后大部分人要做基层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对社会几代人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尚佳的行为规范,更要有崇高的人文精神。因为德育的核心是信仰、情、意和行。它属于培养人的德行、人格的教育。师范学校要通过对师范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直接推动健全人格的形成,进而使教育理想逐步成为教育现实。

三、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做实环境德育工作

(一)理顺德育次序。

师范学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力量的。首先,师范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在理顺德育次序上有所作为。因为每所师范学校都有自己的附属学校,师范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和这些附属学校联合起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师范学生参与这些附属学校的德育实践,从制定日常行为细节入手,到策划宣传方式,怎样搞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期让学生们接受,并逐渐使文明细节成为习惯。师范生自身也“教、学、做合一”,这样既能提高个人素养,又能为后阶段德育深层精神、批判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行为基础。其次,建立德育覆盖网络。师范毕业生大都应充实到基础教育一线去,在各自工作的学校践行在师范学校学习到的德育理念,营造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从日常细节开始施行有层次、有系统的德育,形成以师范学校为中心的德育工作覆盖网,进而再扩大影响到社会,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1.物质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外显形式。它包括校园的硬件建设,如布局合理美观的学校建筑,让师生身心愉悦的绿化景观、雕塑,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还包括承载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各种标志物,如校徽、校训、校刊、校报、学校的橱窗、各系科、班级的板报等。通过营造充满文化内涵、优美如画的校园环境,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启迪心灵,自我约束言行,提升思想境界。

2.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属于隐含的深层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整体精神风貌。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校纪,师风学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环境是无形的,但又是可感的,它使学校具有凝聚力,学生生活其中,耳濡目染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学生的独具个性的意识形态,肩负起社会开拓者的责任,成为有担当、有创造性的公民。

  3.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和学校有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制定的行为规范,等等。这些制度应是以人为本,能体现平等、和谐、健康、民主等人本思想。这样的制度文化环境可以充分地体现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使人文关怀通过制度成为师生习惯,渗透每位师生的血液,使之最终拥有崇高的精神。

(三)突出教师文化。

龙宝新在《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中这样解释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由那些影响教师个体或群体行为生成的,直接和教师的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经验、常识、习惯、观念、理论、制度、习俗、象征、符号等构成的总体生活景观与其内在的生活图式有机统合而成的复合体。”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师范学校,教师文化就更显重要。

首先,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行为品德、价值观念、精神情怀等对学生人格品性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它远胜于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也远好过强行灌输道德信条的效果。其次,师范学生有着双重身份。他们在校是学生,走向社会是教师,是未来的教育主体,所以师范学校突出教师文化就是“两代师表,一同塑造”。

(四)开放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德育手段。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校也不是一个封闭的“桃花源”,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的冲击,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浸染,校园文化环境必须更具有开放性。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批判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纷繁的世界面前能保持自己的是非原则、道德底线。

1.组织各种社团活动,走向社会。做志愿者、社工、义务劳动等,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也增强社会责任感。

2.引导网络文化,增强批判能力。充分利用校园网,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远离不良文化。通过宣传真、善、美来加强学生的德育修养,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判断能力。

3.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德育手段。充分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举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各种主题的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赛,歌咏比赛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感受美和崇高。师范学校还可以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专辩论赛”。针对网络、社会上的各种热点问题,先发动学生自由讨论,收集各种观点,再集中、提炼出正反两方观点,由班级、系科先进行预赛,最后学校组织决赛,在全校师生面前现场辩论。在辩论准备过程中,既能开阔眼界,锤炼语言组织、逻辑思辨能力,又能提高分析问题、批判问题的能力。在听辨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要坚决抵制的,都清楚地展现在师生面前。“理越辩越明”,其成效远比课堂的灌输、说教好得多。

德育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也应与时俱进,如何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万俊.学校文化环境的多维性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35.

德物理教师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德育客体论是指研究德育的客体及客体性的学说,对科学揭示和把握德育客体及其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运用该学说指导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实践,以此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德育对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客体 对象性 现实生活

一、德育的客体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启示

1.客体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体是人类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即实践活动的对象,具有物质性、对象性、矛盾性。从物质性来看,客体是除人(自然人、组织)之外的具体的实物或者抽象的客观存在物;从对象性来看,客体是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从矛盾性来看,客体是在认识过程中的矛盾或问题。

2.德育的客体

德育是提高人的思想认识水平的实践活动,德育的客体是指主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它符合客体的物质性、对象性和矛盾性,既包括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水平。思想认识水平是一种抽象的客观存在物,即物质性;它是德育这一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对象性;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解决的矛盾或实际问题,即矛盾性。可见,传统的德育客体学说认为德育的客体是受教育者是不科学的。在传统理论的影响下,德育教育将学生作为灌输的工具,作为被动接受者,严重制约了德育目的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启示

中职学校的德育应摒弃传统的客体论,重新审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应把他们作为主体平等对待,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主体—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关系。教师应做中职学生的良师益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信任学生,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解决问题,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的场所,成为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待人接物,成为“四有”新人,做个知法守礼的合格公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这样,学生自然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学生用优良的学习成绩回报教师,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德育的客体性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启示

德育的客体性是指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根据时代要求,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制约人们主体性所表现出来的客观性、对象性、制约性。

1.主体的思想认识水平有自身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思想认识水平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呈螺旋式向上发展,具有阶段性和曲折性。中职学校的德育必须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性和生理特点开展教学,必须和初中生德育和大学生德育相区分,建立与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课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接受力。

2.主体的思想认识水平植根于现实社会

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是一张白纸,不能任由教育者书写。思想认识水平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其自身的现实基础。德育教学内容必须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可脱离现实生活,更不能蒙蔽学生,否则德育将会被学生抵制。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教学要贴近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学生实际,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中学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相结合,并让中学生从中找到解决困惑和问题的对策,向学生传授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德育课教学的生命力。

3.主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制约着主体的认识能力

一方面,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及个性开展德育,发掘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否则德育将演化成流水线式的生产;另一方面,教育者应主导德育教学过程,毕竟教育者在学识、社会经验方面占有优势,完全的受教育者中心论、受教育者残缺的自我意识会将主体自由置诸脑后。因此,中职德育教师应有深厚的德育知识与理论素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实践,提高德育理论水平。例如,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注重学习国家政策、法律,了解社会时事,同时,对德育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掌握要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对中职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的解答,对社会上不断涌现的、使人困惑的新问题做出前瞻性的回答。同时,中职学校要正视学生德育知识底子薄、纪律性差的客观实际,教师要用包容的心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让中职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永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及客体性再认识[J].教育探索,2010(3).

[2]刘宝民.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新突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

相关期刊更多

时代人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新闻界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海洋环境科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