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庖丁解牛教学

庖丁解牛教学

庖丁解牛教学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第1篇

松滋二中高二语文组陈晓龙

【摘要】本文探讨庖丁解牛的主题,通过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结合《养生主》的总纲,分析课文的内容,得出文章的主题,那就是要我们压制自己的人格,换来在那个社会里苟且偷生,这就是庄子告诉我们的在夹缝中生存的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关键词】主题探讨现实意义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养生主》。关于“养生主”,清人王先谦在《庄子集解》中的释义为:“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其天,此庄子养生之宗主也。”近人有的认为养生主,就是要像庖丁解牛一样,善于寻找空隙,集中精神注意,避开矛盾,像保护刀刃一样保护自己。有关它的含义的论述颇多,在这里,我说说个人的浅见。

首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庄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背景。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时代,是一个血腥的时代,这从以下两点可以看出: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发生在战国时的战争以及每次战争死亡的人数。例如长平之战,最后坑杀的俘虏就达四十多万。再一个就是同时代的另一个思想家孟子也说过“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所以,在那个时代里,如何保全生命是摆在庄子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庄子在《逍遥游》以及其他篇章都有所讲述,在本文中,庄子借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这个寓言,讲述了如何解决“保全生命”这个难题。

其次,我们要理解庄子《养生主》的总纲——“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话的意思是:(养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把顺着自然规律去做事当作为人处世的原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然的寿命。。

最后,庖丁的经验,不仅是解牛的经验,也是悟道的经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及“以无厚入有间”。这不仅适于解牛,也适于任何工作,一切活动,皆当如是。这一点使我想到了叶圣陶先生“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的观点。“教会学生学”不就是要把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吗?而好的学习方法不正是学习的自然规律吗?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庖丁的成功经验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第2篇

笔者查阅了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三册)》(1995年11月第2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学作品选读(上)》(1998年2月第2版)和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三)》(2009年7月第4版)对这句话的注解,几种教材对“养生”作了不约而同的解释“养生之道”。――等于没解释!况且,庖丁讲的解牛之道与文惠君讲的“养生”究竟有什么关联?注释没有提示。毫无疑问,“养生”成了理解全篇文字的关键之关键。

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养生”的解释:①(动)保养身体,增强生命力;②(动)畜养动物。人们头脑中的“养生”一般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调理身心,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体质。众所周知,教材所作的注解应该是现代汉语的常规意义。

但《庖丁解牛》中的“养生”真应是人们对“养生”的习常理解?笔者认为庄子(文中借文惠君之口)讲的“养生”与现今人们讲的“养生”根本不是一码事。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通常走两条路:一条儒家“入世”之路,另一条是道家“出世”之路。两种观念熏染浸泡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士大夫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相比之下,人们更容易误读庄子,认为庄子没有社会责任感,逃避社会现实矛盾,隐忍消极。这些误读有的是人为歪曲所致,更多的是不求甚解造成的。

平心而论,庄子的确避免矛盾激化,但他是在求索如何适应现实社会环境的方法,进而探寻一种便利的治世理念。从根源上说,庄子的人生追求和政治追求与他所处的战国时期纷繁芜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紧密相关。庄子的处世治世理念跟在后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儒家思想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面孔”。但如果说儒家思想是“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积极治国理念,那么庄子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物我合一,顺其自然”的和谐治世思想。他思考和追求的是人该怎样与自然、他人、社会相容相生。也就是说,庄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在“人本”之上的,是超越国家、集团甚至人的自身这些狭隘观念的更高一级的“普世”观点。而人们寻常认为的庄子思想“消极”说多源自于政治框架理念,并非学术层面的研究与探讨。

理解了庄子,就知道将《庖丁解牛》中“养生”理解成现代汉语的“养生之道”(强身健体、颐养天年等)是望文生义了。

庖丁在为文惠君展示杀牛的绝技后刻意强调“臣之所好者,道也”,历数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纵横对比,并对自己的“解牛之道”作了精辟解释。文惠君这才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的“解牛之道”是文惠君体味、总结“养生之道”的诱因。庖丁解牛时“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技经肯綮之未尝”,因而用了十九年的刀“若新发于硎”。刀是在有意回避“大”等硬骨头,也就是在回避矛盾以求保全刀锋,否则庖丁也得“岁更刀”或“月更刀”了。生活的常理启发了文惠君的处世之道和治国理念:为人处世要善变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处世策略,回避矛盾,以求“明哲保身”;治国安邦要顺应民意,休养生息,罢兵休战,恢复促进生产,使百姓得以养育繁衍更多的国民,最终达到无为而治。所以,“养生”就是“养育生灵”,“生养天下苍生”之意,“养生”亦即“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从常人角度说这是合乎时宜的“处世之道”,从国君角度说这是智慧高明的“治国之道”。

文惠君是魏国的第三代国君,在即位初期便屡次打败秦孝公,逼迫秦国从栎阳退回雍城,公元前364年把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公元前360年又开通鸿沟,军事上重用大将庞涓,魏国一度达到极盛时期。这些肯定与文惠君的治国理念不无关系。文惠君就是大名鼎鼎的魏梁惠王,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第3篇

整体而言,养生主宣扬的是一种无为的,出世的哲学思想,但从中也可以悟出一些入世的处事方法。第一个故事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文惠君见庖丁解牛时动作优雅,技艺炉火纯青,甚至连分解全牛时发出的声音都犹如音乐沁人心脾,不禁为之震撼,遂问其如何达到这般境界。在回答文惠君的问题时,庖丁答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意思是他在宰牛时不仅仅是靠熟练掌握的技巧,而是感悟其中的“道”。解牛时不见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眼睛见到的是实物的牛,不见其实质,以心神领会的实体才能深入内心深得其道。有的人一年甚至一个月就得更换一把宰牛刀,因为刀刃已经磨损,而庖丁的刀已经用了19年了,仍然像刚从磨刀石上拿下来的一样,刀刃锋利吹毛得过,原因就是他得了解牛的“道”,即“以无厚入有间”。庄子在这里将牛的骨骼筋腱比作人生面对的各种矛盾,要完整顺利的将骨肉分离,需要让这个薄薄的刀面顺着肉与骨骼之间的缝隙缓缓的穿插过去,这样既可以完整的卸下肉,也可以避开刀刃与骨骼筋络的碰撞,顺利的解了牛也保全了刀,即游刃有余。尽管庖丁已达到如此境界,但每次解牛时他从未自高自大,依然谨小慎微,“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只即将成功完成任务时才轻松下来“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庄子在这个故事中想要宣扬的是不要为了善去追求功名,也不要为恶而遭受刑辱,在纷繁复杂的是非矛盾面前,能回避就回避,能退让就退让, “以无厚入有间”,在矛盾是非的空隙中苟全性命,这样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庄子企图回避矛盾的思想,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这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曾给后世处在危乱时代的人们或悲观失意的人在避世免祸的行为上以精神安慰,无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疗法。但“庖丁解牛”的故事本身却有着积极的唯物的思想,也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用儒家的观点看就是“功到自然成”,道家在此想表达的是“批大郤,导大窾”。在这个故事当中我的感觉就是庖丁既能举重若轻,也能举轻若重。在面对庞大的牛时,他不慌张不蛮干,即使这么庞然大物,他也无所畏惧地认真探索其中的规律,以得其道,这就是他的举重若轻。庖丁解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游刃有余,但他每次解牛之时仍然不敢放松警惕,没有因为自己技艺高超而沾沾自喜自高自大,这就是庖丁的举轻若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淡然面对一切,大事不慌张,小事不轻视,淡然的对待一切,尽我所能,方能行云流水,悠然自得。

在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中还可以看出庖丁“谋定而后动”的行事方式。他不是贸然行事,也不是走一步看一步,从他得心应手的程度以及对自己技艺的描述,可以看出他是事先悟出了解牛的“道”,然后才下手,于是乎游刃有余矣。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我们都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感悟,有时候为了效率,完全不去思考而去机械的工作,不仅工作得不到进步,并且自己的思维也会逐渐的僵化,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谋略定下来然后再有条有理的付诸实践,这样也许会事半功倍。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右师只有一条腿,公文轩见到觉得非常惊讶,便问是天生的还是人为的,右师的回答是值得深思的。一般来说折了一条腿通常是后天出现事故所致,而右师却不认为自己少了一只腿是后天的原因,而是天生如此。他这样回答并不是说生下来就只有一条腿,而是认为人各有命,少了一条腿是天意如此,命运注定要少一条腿。这是一种宿命论的态度和观点,消极的接受命运带来的一切,顺应自然。其后他举了泽雉的例子,“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虽然自己觅食非常艰辛,但也不愿意被关在笼子里吃着提供好的美食,尽我所能的自食其力比当一只没有自由的金丝雀更有意义。庄子用这个例子是想告诉人们顺应自然,安于现状。这段内容让我想到另一个故事,一个先生问另一个人,你是认为黄金有用还是泥沙有用,那人答曰黄金,老先生又问,如果你只有一颗种子呢?这个故事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理解,一方面是教导人们如何做选择,但也可以从泥沙的角度理解。泥沙一般看来当然没有黄金有价值,但当一个人有一颗种子的时候,只有泥土能给它提供生长发芽茁壮成长的机会,泥土虽然卑微,但却有无限的生命力。以这种思路理解这个故事,右师虽折了一条腿,但也必定有最适合他的工作,虽然野鸡不如笼子里的金丝雀高贵,但却拥有万金难买的自由。所以,与其将其理解为消极的安于命运,倒不如理解为积极的珍惜拥有。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第4篇

但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尚待进一步明确,对职业技能培养从认识到实践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些误区还需要进一步澄清,以廓清认识,开拓创新,使“面向人人”、“使人成为人”的职业教育迈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把职业教育真正办成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1.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与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教育。应该说职业教育既有普通教育的内涵即学历教育,也有成人教育的内涵即培训和进修教育,更有自身的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教育究其实质就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教育。

2.职业教育中的“知”“行”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

荀子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虽说指的是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身体力行,指的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学至于行而止矣”,我们借用作职业教育,“知”即指“知识”、“理论”、“真理”等,“行”即指“做”、“实践”等。

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同样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强调知识“适度”、理论“够用”,强调“应知”和“应会”,强调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在“行”中促进“知”的升华,达到“知”“行”统一。

“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职业教育的本质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形式。“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被人们简称为“技能教育”,这虽然有点偏,但却说明了职业教育“技能”的重要。

3.“庖丁解牛”与职业技能培养的层次

哲学家庄子在《养生主》中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说过。那位庖丁对解牛这门技艺的训练和掌握经历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即刚学解牛时候,所看到的就是一个个活生生、整体的牛,不知道从何处下刀,没有看到牛的虚无处、空隙处,怎么能下刀解牛呢?初学职业技能者,大概就是这个状态:茫然,惶恐,不知所措。第二个层次:“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即经过三年(多年)的训练和实践,所看到的就不再是整个的无从下刀的牛,而是懂得牛的一般结构(或构造)原理,能够根据其原理找缝隙和空隙处来下刀解牛了。经过三年的职业技能学习,了解了相应专业知识,明白了相关的专业原理,尤其是经过三年的专业技能训练,大可以一显身手,初试牛刀了。第三个层次:“方今之时”(“十九年后”),“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思是说,现在(十九年后)我不用眼睛看,只凭感觉,就可以很干净利落地下刀解牛。即是仅凭着感觉和兴趣,乘兴而下刀,乘兴而“善刀”(收刀),随心所欲,“踌躇满志”,尤如一名音乐指挥家成功指挥一场大型音乐会,尤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成功表演《孔雀舞》。职业技能达到这样精湛娴熟的高度,不能不让人赞叹和仰慕。如果说,这位“庖丁”“三年之后”的职业技能还处于“技”的阶段的话,那么,他“方今之时”(“十九年后”)的职业技能已经达到“艺”的境界了。

庖丁解牛教学范文第5篇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②!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立守其旁。病痛恐惧,妄见之也。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③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注]①传:这里指古代的文字记载。以下引文语意出自《吕氏春秋》。②用精至矣:精神专一,到了极点。用精,使用精神。至,极。③泄:显露。

[阅读思考]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以效之 效:验证

B. 夫精念存想 精:专一,纯正

C. 昼日则鬼见 见:看见

D. 俱用精神 用:因为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

(2)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参考答案]

1. C (见:出现。)

2. (1)表现在视觉上,(好像)看见了鬼的形状;表现在听觉上,(好像)听到了鬼的声音;表现在嘴上,(就会)说出鬼的事情。(重点:泄、推测语气)

(2)睡醒见到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是因为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是同一种本质。(重点:觉、用、实)

[品评赏析]

参考译文:大凡天地之间,出现鬼,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都是人们胡思乱想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病。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忧愁害怕就好像看见鬼出现了。凡是人无病时就不会胡思乱想。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来。一害怕恐惧就会胡思乱想,一胡思乱想眼睛就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用什么来验证它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鉴别马,仔细端详看到的东西,没有不是马的。宋国一位姓丁的厨师学习宰牛,三年看不见活牛,所看到的全是死牛。”这两个人都是专心到了极点。胡思乱想,自然看见奇怪的东西了。人病了看见鬼,如同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伯乐和庖丁看到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马和牛,由此可见病人所看见的也不是真正的鬼了。

病人身体极其难受,身体疼痛,就说是鬼拿了棍棒鞭子殴打他,好像看见鬼拿着锤子、锁链、绳索,站着守在他的身旁。(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心里害怕,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刚得病时心里惊慌害怕,(就好像)看见鬼来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去,(就好像)看见鬼在发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像)看见鬼在打(自己)。这都是由于想得过多,产生虚幻的感觉造成的,并不是真有那样的事实。

(专于)胡思乱想,有的表现在视觉上,有的表现在说话上,有的表现在听见的声音上。表现在视觉上,(好像)看见鬼的形状;表现在听觉上,(好像)听到了鬼的声音;表现在说话上,(就会)说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会看到鬼的出现,夜里就会在梦中听到鬼的声音。独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会梦见好像有人按住他的身体而被吓哭!睡醒见到鬼形,躺下听到鬼声,都是因为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是同一种本质。

最早接触鬼,是从老辈人的故事中。能读书了,是从蒲松龄老先生的《聊斋志异》中。鬼,给人的印象多是面目狰狞、行为诡异、取人血索人命的。鬼的形象产生于何时何地何人,已无从得出确切的结论。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或许多认为人死后都要变成鬼,所以才有了“我变成鬼,也不会放过你”的无奈威胁。当然也有人不相信鬼,如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王充。他因细族孤门的身世、耿直不屈的性格,仕途不顺,但仍然“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居贫苦而志不倦”。他所处的东汉时期,统治阶级用鬼神等封建迷信思想欺骗愚弄人民,神化自己。当时,朝廷任由妖妄思想蔓延,王充花费了三十年的心血与汗水写成《论衡》,以上文段就节选自《论衡・订鬼篇》的开头部分。

相关期刊更多

中学生数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艺术百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