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脑子梗康复训练方法

脑子梗康复训练方法

脑子梗康复训练方法

脑子梗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运动训练;脑梗死;FuglMeyer平衡积分;Sheikh躯干控制积分; FuglMeyer运动积分

中图分类号:G80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486-03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现代诊疗水平和抢救技术的提高,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存在着重视抢救生命,忽视功能恢复,重治疗、轻运动康复的倾向,而导致致残率明显增高,存活者中86.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15%的病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2]。

目前运动康复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研究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虽己有部分研究,但都处初级阶段,对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全面评价、规范化治疗方案和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因此 ,我们设计随机对照研究方案,旨在探讨运动康复在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研究运动是否可提高脑梗死患者整体功能康复的疗效,并由此初步制定出科学规范、价格低廉、易于推广的脑梗死后康复方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来源于2006年3月-2006年9月南昌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初发脑梗死住院患者90例,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65.46±11.46)岁。均经CT或MRI证实,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纳入标准:年龄在40岁以上,70岁以下;符合上述脑梗死病的诊断标准;发病在两周以上已脱离危险期病情稳定的患者发病病程在半年以内。

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脑外伤、脑炎并发脑梗死的患者;合并有心肌梗死、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肿瘤患者;未按照规定计划坚持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中止试验标准: 临床试验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应中止试验; 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病情迅速恶化者应中止试验。

1.2分组方法

将9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运动组进行运动康复配合针刺也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1.3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根据梗死情况采用静脉给予低分子右旋糖昔、丹参注射液、阿斯匹林、甘露醇及针对基础疾病的处理措施。

运动治疗:运动训练由专业运动康复治疗师实施,治疗师不参与课题设计。采用神经促通技术,综合应用Bobath、Brunnstrom、Rood等技术[3-4]。训练内容包括:1) 良肢的摆放,即在仰卧位、健侧卧位或患侧卧位的抗痉挛;2) 肢体各关节主、被动训练,包括屈、伸、内旋、外展等,每个方向运动动作重复做10~20遍;3) 床上桥式运动,患者仰卧屈膝屈骸,两足平放在床上,两膝间加一小枕头,行抬臀伸髓动作,宜反复多次进行,利用视、听、触、痛、温等多种感觉输入以促进运动反应;4) 转移及平衡训练,包括患侧及健侧翻身训练、从卧位到坐位转移训练、坐位平衡能力训练、从床到轮椅的转移、坐位到站立位的转移、患侧下肢负重的站立、立位平衡能力的训练、平地行走训练及上下楼训练等。运动中强调患者自我意识的参与。康复训练分步骤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促进技术处理,选择合适的运动量。每天训练2次,每次45 min,共训练三个月。

1.4疗效评定方法和标准患者治疗前后由同一医师各评定一次,前后对比进行评价。评分人员不参与课题设计和运动训练康复操作。

1.5疗效观察指标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Fugl-meyer平衡量表[5],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Sheikh躯干控制量表[6]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7]。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及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以(X±SD)表示,应用进行自身前后t检验,以P

2结果

2.1受试者治疗前后Fugl-meyer平衡量表的得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运动组经运动训练后,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显著增加(P

2.2受试者治疗前后Sheikh躯干控制量表的得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经治疗后,Sheikh躯干控制量表得分显著增加(P

2.3受试者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的得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运动组经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得分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增加(P

3讨论

脑梗死早期介入运动治疗,降低了病人的致残率,生存质量大大提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固定的运动训练模式,综合康复中还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本研究采取运动训练结合药物治疗的的方法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康复, 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Sheikh躯干控制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等方法,综合评定脑梗死病人的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对比观察了普通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结合运动训练组脑梗死病人的各项指标。

本研究中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运动组与对照组Sheikh躯干控制量表得分均明显增加(运动组P

进行平衡功能评定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平衡功能障碍;2) 如果患者存在平衡功能障碍,确定引起障碍的原因;3) 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或康复治疗;4) 重复评定以评定治疗手段是否有效;5) 预测患者可能发生跌倒的危险性[10]。

平衡功能的损伤必然导致各种运动功能的失常。目前己知急性脑梗死后恢复实用步行能力应达到的先决条件之一是静态和动态的直立平衡[11]。正常独立步行的能力与患者躯干控制能力,站立平衡呈高度正相关[12]。由于平衡反应及自发的保护性姿势反应是随意运动的基础,这些反应恢复正常,患者就能做正常的或接近正常的运动。多项研究也表明,平衡功能的康复对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13-14]。因此,促进脑梗死后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是康复医师必须重视的关键。

我们的研究中发现,运动组经运动训练后,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显著增加(P

本研究强调病人的自我主动参与意识,这与Sherrington和Lloyd的“时空总和”概念有关,当外周和中枢的输入信号经突触汇聚而传人共同的运动神经时,如果这两个信号单独作用于运动神经元,只能使其处于阈下兴奋,无冲动释放[15];但当外周反射信号(由训练获得)传人时,病人意识性促进信号(由主动参与获得)也同时到达,则两信号总和超过神经元阈值,进而导致冲动释放,促进神经再通。在一般情况下,病人运动训练越多,功能重组就越容易进行,并且适宜的训练环境可以加快刺激功能重组。加强运动可促使躯干功能恢复,通过躯干控制和相互协调的特殊训练与学习,可使病人的躯干肌肉再次结合到正常的活动模式之中。运动可以促进病人各个关节的伸展控制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地锻炼肌力,预防痉挛的发生和发展,为站立、步行作准备,并有助于纠正偏瘫步态。运动还可促进脑梗死局部脑血流灌注,这对于改善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的恢复有较大帮助。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运动组出现著性差异(p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对脑功能重组具有重要意义。运动训练促进脑损伤功能恢复的同时可促进树突的发芽,刺激突触增生,使大脑皮质血管增多[16]。另外运动训练可重新形成大脑皮质环路的完整性,环绕大脑皮质缺血损伤区域经过康复训练后的兴奋性增加,可能是由于GABA受体活性下调所致,从而增加了脑的适应性改变和自身恢复的敏感性。运动训练还可影响神经递质并可上调海马区、皮层等部位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和NGF的基因表达。大量资料都非常支持早期活动与训练,而一些实验却显示与之相矛盾的结果,Bregman等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结果显示[17]:动物缺血后24 h即进行功能锻炼,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好转,但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差异。McTigue等的研究发现早期训练虽能改善缺血动物功能,但有加重脑皮层损伤的危险。有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后第1周,过度使用患侧肢体,能增大损伤面积,第2周过度使用患侧,则不出现这种情况。推测早期训练组的功能结局较好可能与对侧半球、皮质下区或小脑的代偿适应有关[18];组织损伤加重可能是由于兴奋性突触功能增强,而氨基丁酸的抑制减弱,使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功能失衡,导致缺血早期脑缺血周围的皮质网络过度兴奋,而且机体运动可刺激谷氨酸和儿茶酚胺释放,在缺血组织的兴奋和毒性物质的基础上,使周围神经元更加易损伤。

综上所述,运动结合药物治疗作为一种综合康复方法,已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探讨。运动对脑梗死的康复疗效已被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目前一致认为,运动可扩张血管、调整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及神经电生理的异常,增加脑的适应性改变和自身恢复的敏感性等。现代康复学对脑梗死的康复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主张以运动训练的方法重建运动功能。由于中枢性瘫痪的特异性是运动模式的改变,训练的方法应以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恢复、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为原则。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积极开展运动训练治疗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关于运动训练后早期的恢复是否与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水肿、侧肢循环的建立、减少梗死区的缺血坏死及增加肌力有密切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倪朝民,等编著.脑血管病的临床康复[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9:34.

[2] 高磊,王茂斌.脑的可塑性与卒中康复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6):368.

[3] Ullian EM,SappersteinS K,Christopherson KS,et control of synapse number by glia.Science,2001,291(26):657-661.

[4] Rosenmund C,Rettig J,Brose N.Moleeular mechanisms of active zone function[J].Curr Opin Neurobiol,2003,13(5):509-519.

[5] Turner AM,Greenough wT.Differential rearing effects on rat visual cortex synapses.I.Synaptic and rneuronal density and synapses per neuron[J].Brain Res,1985,329(1-2):195-203.

[6] Bobath B.Adult Hemiplegia:Evaluation and Treatment.2rd London:William Heinemann Med Boks Ltd,1985.

[7] Sehaarsehmidt H.Prange Hw.Reiber H.Neuron―specific enolase concentation in blood as a prognostic parameter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roke,1994;25:558.

[8] Binernaskie J,Corbert D.Enriched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promotes improved forelimb motor function and enhanced dendritic growth after focal ischemic injury[J].J Neurosci,2001,21(14):5272-5280.

[9] Jones TA,Chu CJ,Grande LA,et a1.Motor skills training enhances lesion ‘induced structural plasticity in the motor cortox ofrats[J].J Neurosei,1999,19(22):10153-10163.

[10] 徐莉,李玲,陈景藻,等.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2):86-88.

[11] Eastwood SL,Burnet PwJ,Mc Donald B,et a1.Synaptophysin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brain:a quantitativ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mmunocytochemical study[J].Neurosci,1994,59:881-892.

[12] 贾子善,张淑琴,国雪,等.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3498-349.

[13] 朱镛连.脑损伤的恢复和修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7):385-386.

[14] Dipiero V,Chollet FM,Maccarthy P,et a1.Motor recovery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a metabolic stud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ty,1992,55:990-996.

[15] Saito S,Kobayashi S,Ohashi Y,et a1.Decreased synaptic densityin aged brains and its prevention by rearing under enriched environment as revealed by synapt0physin contents[J]. J Neurosci Res,1994,39(4):57-63.

[16] 贾子善,赵大为,槐雅萍,等.运动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NCAM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7):502-503.

脑子梗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脑梗死;失语;康复护理

作者单位:457001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是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由于相互之间联系径路或皮质管辖语言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即可致使失语,失语常出现在脑梗死或出血病发后,目前认为引起运动性失语的主要病损部位是为分支、前中央供血的优势球额下回后部(Broca区),主要由大脑中动脉额顶升支,一旦发生出血、梗塞等即可发生失语[1]。失语患者失去其语言表达功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不便。我们判断动态观察失语患者心理需求可以通过所表现的面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综台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来共收住脑梗死患者70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5岁,其中语言障碍者有30例,20例男,10例女,均经CT或MRI确诊。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脑梗死主要的后遗症之一和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失语症。脑梗死患者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别人的“累赘”,自然会产生消沉、自卑、抑郁、焦虑等情绪的改变。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其负性心理反应。因此护士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高度责任心出发,耐心地向患者说明康复的重要性及长期性,解释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2.2急性期护理急性期是指发病3周内,此阶段患者症状不稳定,往往在家人不能理解其某种意图时,患者动怒或者拒绝理睬任何人,还会产生抑郁、焦虑甚至厌世情绪[2]。本期的护理目标是恢复患者与他人初步的直接言语交际能力,通过对患者语言障碍的调整和简单的言语交流技巧训练从而提高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因此以和蔼诚恳的态度与之交谈,主动热情地关心他们,稳定患者情绪,建立良好融洽的医患关系是急性期护理的任务首先。护理人员还要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言语障碍的性质,教给他们简单有效的言语交流的方法,并且经常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咨询及心理指导,调动其配合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

1.2.3肌群运动护士要让患者多做清嗓子、咳嗽、叹气、吹气、鼓腮、举舌、卷舌、叩齿、缩唇等活动。多进行喉、咽、软腭、齿、舌、唇与领部肌群运动。

1.2.4发音训练由无意义的词到有意义的词短语句子,先练习能够发或易发的音,如:我我的我吃饭我配合医生治疗。教患者先做吹的动作然后发P音,发单音后训练发复音。

1.2.5康复护理运动性失语:护理人员要求患者不能用体语,只能用语言表达,运动性失语患者特点为理解较好、口语表达困难、说话少、发音不清。要经常与患者讲话,先从如数字1,2,常用字“好”、“要”、“行”等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患者保留下的语言、自动化言词开始训练,然后再一字一句地进行如停顿、重音、语调等语言节奏和清晰度的训练。为提高患者训练的信心,当患者能数数字,能用单词就给予鼓励。感觉性失语: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语言。护理人员要反复进行对此类患者语言理解和听觉理解训练,在患者经常看的基础上,指导患者阅读并抄写纸上的文字,进行语句训练,进行数字从大到小的排列,使患者通过耳或眼接受训练,达到快速恢复语言功能的目的;

1.2.6定时检查我科查房制度制定良好,这对患者起着监督和督促训练的作用。我们医护人员对患者鼓励说简单句子,护理人员每天定时查房,向患者问好,肯定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

1.2.7慢性期在言语障碍的症状改善程度稳定之后即属于慢性期[3]。使患者能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是本期的护理目标。此期患者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多仍需要以家庭训练的形式继续。在出院前要求患者每天看电视可以学舌练习,读书读报,刺激患者说话需利用所有的互动方式,增加患者的兴趣可用购买彩色图片书报等。使家属充分了解言语训练的步骤,并能解释关于每一个练习的目的和性能,对其进行训练的指导。出院后1~2个月门诊复查,护士需了解患者的言语康复情况并指导家属训练。

2结果

康复护理进行通过对30例失语患者,有29例语言功能患者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8周后只能说简单词甚至失语患者1例。5~8周语言基本恢复,言语呈断续的电报式言语患者4例,于3~4周能准确清楚流利表达言语,语言恢复患者25例。

3讨论

最近研究证明,感觉刺激的性质和类型与神经元的生长和机能的发展是有关系的,所以,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语言的听说练习的确能够加速代偿活动,而有助于脑损害后高级中枢机能的恢复。到目前为止,失语的治疗尚没有特效药,在积极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基础上进行康复的训练是唯一的办法。失语患者难以和医护人员配合,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和治疗的质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语言训练的发音肌肉的运动也防止了舌及回、喉部肌肉的萎缩,对已有肌肉萎缩的患者也有明显的康复治疗作用,通过对脑梗死致语言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让我们体会到而康复的训练则能增加脑梗死后语言功能恢复的速度和程度。若要护理好失语患者首先要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细心观察才能敏锐地洞察,各个方面藏得信息,这样,有利于与患者的沟通[4]。

同时,语言康复训练成功的保障和基础是良好的心理准备。运动性失语患者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能理解别人的语言,常因此而情绪抑郁,容易动怒,烦躁。因此,训练时帮助患者建立和巩固语言康复的信心和决心非常重要。如及时找出患者能够发的语音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渐扩大患者的发音词汇量等,训练开始时先安排患者练习一些便于发音、口形表现明显的普通语言使患者易于模仿练习。有趣的训练内容、适宜的训练难度、舒适的训练环境也是防止患者产生厌恶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5]。

总之,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训练对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保持并激发患者强烈的训练动机在语言康复训练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5.

[2]于红梅.脑卒中患者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天津护理,2011,15(6):357358.

[3]李丹.内科护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脑子梗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脑梗塞;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应用价值

在老年人群中脑梗塞的发病率较高,该疾病会引发血管内膜损伤等症状,使患者神经功能出现缺损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以及肢体功能[2]。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运动以及语言功能得到改善,本文研究了康复护理在脑梗塞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9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老年患者,通过抽签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45例干预组患者中男性为26例,女性为19例,年龄66~98岁,年龄均值经计算为(86.27±3.78)岁,这些患者中有非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5例;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25例,女性为20例,年龄65~90岁,年龄均值经计算为(85.43±3.44)岁,这些患者中非心源性脑梗塞患者有18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有27例。为了使研究结果能够为患者疾病的康复提供理论依据,使用相关软件统计分析其上述数据间的差异,结果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以及差异均不存在。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比如评估患者病情,询问其病史等情况,记录患者药物使用剂量以及方法等,定期为患者翻身防止压疮产生,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3]。另外干预组患者需要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其主要方法为心理康复护理以及肢体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症状恢复正常,肌力在三级以上;有效: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较为明显,肌力恢复到2~3级;无效:患者症状以及肌力等均没有明显变化[4]。

使用相关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前者分数与神经功能呈反比,后者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数据统计分析 对观察指标中提及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通过SPSS 17.0对其进行χ2或者是t检验,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2.1护理效果对比 干预组45例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有效总人数为34例,总有效率为71.11%。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的人数多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χ2=4.4444,P=0.0350。

2.2相关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12±1.13)分,干预组患者为(4.37±1.15)分,t=15.6027,P=0.0000,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29±1.78)分,干预组患者为(8.69±1.52)分,t=9.7441,P=0.0000。干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上述差异,结果显示P

3 讨论

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脑梗塞患者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对其生命安全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生存下来的患者会出现肢体、语言以及认知等障碍,因此需要通过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改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3.1心理康复护理 在对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评估,根据结果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使训练强度能够被患者所接受,避免超负荷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情况[5]。另外,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患者及其家属会对训练效果产生一定的预期,但是当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效果不符合患者期望,可能会使其产生焦虑、失望以及不安等情绪,甚至有部分患者会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护理人员要在整个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告知其坚持训练的重要性,及时询问患者对治疗以及康复训练有何疑问,耐心、详细地对其解答,从而提高患者信心和依从性。

3.2肢体康复训练 相关研究显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神经以及肢体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且实施时间越早越好[6]。因此在患者卧床时,就应该引导其对肢体进行锻炼,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康复训练的顺利实施,防止肢体关节变形等情况的产生。在进行卧床训练时,护理人员需要对强度以及训练时间进行控制,防止增高患者的颅内压力,通常情况下训练次数为2~3次/d,训练时间为30 min/次,在其肌力恢复了一定程度之后,可进行坐位练习,初期由护理人员引导进行,并使用软垫等支撑其背部,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让患者自主进行坐位练习。

其次,需要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通过各个方位的旋转以及物体的拿取,来提高肌肉活动能力,另外还可以适当训练其反应能力。如果患者在有物体支撑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平衡站立,那么护理人员可以训练其行走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训练过程从抬腿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物体支撑状态下的行走,以及在训练时使用相应的辅助器械,直到患者能够独立行走为止。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保护,防止跌倒,并对训练强度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通过辨认图形等方法训练其认知能力,通过词组以及句子的练习训练其语言能力,通过训练其喝水以及接递物品等行为训练其日常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沈设芬,李瑛,毛云英,等.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98-99.

[2]刘威,张千,颜秋媚,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4):31-32.

[3]刘雪莲,蒋茶英,陈闯宏,等.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753-755.

[4]吴雪婷.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4(15):124-125.

脑子梗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4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69

临床统计资料显示, 脑梗死占全部脑血管病患者的80%左右[1], 早期对患者加强康复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组通过比较研究及早加强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住院的8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急诊头颅CT、MRI等项检查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 患者资料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 患者多表现为静态或睡眠中发病、失语、偏瘫、感觉障碍等症, 患者均在发病后48 h内就诊,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法对患者入院时病情进行评估[3]。男49例, 女33例, 年龄51~77岁, 平均年龄62.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1例。观察组中男25例, 女16例, 年龄52~77岁, 平均年龄63.0岁;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7例, 年龄51~76岁, 平均年龄62.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明确脑梗死诊断后均给予吸氧, 根据病情配合医生予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改善脑微循环, 给予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细胞膜稳定剂胞磷胆碱以活血化瘀、通经通络中药、调整血压、控制血糖、补液、营养支持, 防治脑水肿、防治压疮、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脑梗死常规护理, 包括病情护理、脑梗死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饮食、生活管理等护理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 2. 1 康复护理 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早加强康复护理, 注意保持患侧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并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及时给予瘫痪肢体局部按摩和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 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随着脑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血压、颅内压稳定后, 患者处于恢复期时, 护理人员应当在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前提下帮助患者进行主动训练, 循序渐进地进行自我上下肢活动、翻身、健侧肢体主动翻身。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 以帮助患者改善血循环, 消除浮肿, 平卧床时可主动屈伸手臂运动, 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 练习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当患者能下床时, 护理人员要注意预防患者摔伤, 应搀扶患者坐椅子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 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逐渐迈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1. 2. 2 锻炼护理 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活动量应逐渐增加, 帮助患者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 注意掌握活动时间及活动量, 以使患者不宜过度疲劳为宜。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训练, 从练习发音开始, 然后循序渐进的进行单字咬字、语言纠正、读字训练。对于后遗症期的患者, 指导患者使用各种辅助训练用具进行日常生活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以健侧带动患侧, 做好上下肢、站立、行走及轮椅训练等全身运动, 随着病情恢复, 适当参加家务劳动, 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自理。

1. 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NIHSS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若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病残程度为0为基本痊愈;若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90%, 病残程度为1~3级

为有效;若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或较治疗前增加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4周后基本痊愈35例, 有效3例, 无效3例, 基本痊愈率为92.68%;对照组基本痊愈31例, 有效4例, 无效6例, 基本痊愈率为85.3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3 小结

脑子梗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脑梗塞; 预防;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4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198-01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1 主要因素 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2 先兆症状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恶心,血压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3 临床表现 根据脑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一般是上肢比下肢重,也可以表现为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3)脑CT检查的意义: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达70%-9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等病变。

4 预防及护理

4.1 预防 脑梗塞的预防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预防是指病人没有发病前就进行预防;二级预防是指病人发病后防止复发;三级预防是防止脑梗塞的并发症;其中二级预防的意义重大,我国脑梗塞5年内复发率高达40%,而国际平均水平为10%,复发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对二级预防重视不够,目前已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脑梗塞容易复发,而且复发后一次比一次严重。因此:1)提倡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每日100-300毫克。2)中药因为其副作用小,预防脑梗塞复发效果很好,可选用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维脑路通等,可坚持长期饭后服用。3)出现先兆症状时,可以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连用7-10天。4)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疲劳。5)限制钠盐,控制体重,忌烟酒。6)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脱水、腹泻、大汗等易引发脑梗塞的诱发因素。

4.2 护理

4.2.1 心理护理 针对不同的病人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多与病人交流,以解除病人的忧郁、焦虑、恐惧的心理。关心体贴病人,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及护理,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以降低脑梗塞的复发率。因此作为病人的护理者,一定要性格温柔、关心体贴、善解人意,这对患者的心理和疾病康复尤为重要。

4.2.2 饮食护理 脑梗塞后遗症病人多数血脂较高,血液过于黏稠,从而引起血液淤滞。药物降脂易出现“反跳现象”,所以要结合饮食降脂。平时饮食应清淡,同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尤其要坚持晨起补水,以防止血液淤滞。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饮食治疗应注意以下原则: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木瓜、石榴、草莓、猕猴桃、杏、西瓜、柿子、柑橘、核桃、枣、苹果、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马铃薯等水果和食物,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改善心功能;3)多吃蔬菜、香蕉、薯类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防止便秘;4)每天坚持喝牛奶,吃豆类制品;5)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不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和荤菜;6)根据机体活动量,确定饮食量,做到定时、定量,保持适宜体重;饮食要清淡少盐、少糖,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

4.2.3 生活护理 1)为防止便秘,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猕猴桃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3天未大便者,要用药物帮助排便。2)预防褥疮:①减少受压局部的压力和摩擦力,经常更换,每2小时翻身1次。在翻身过程中动作要慢、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②保持病人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湿式扫床,被褥及内衣要柔软。③促进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环,按时床上局部擦洗及按摩,也可用气垫床或海棉床,每天给患者用热水泡脚。3)防止泌尿系统感染。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物和被褥。若病人用导尿管排尿,应每次清理病人尿袋,并且要遵循无菌操作。4)做好安全护理,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碰伤、摔倒等意外伤害。5)做好眼部及口腔护理,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涂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发生结膜炎和角膜炎。早晚及饭后给病人清洗口腔或刷牙,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

4.2.4 康复护理

4.2.4.1 脑梗塞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训练 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以防止肢体肌肉、韧带发生痉挛萎缩,造成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分钟。

4.2.4.2 手部功能的恢复训练 脑梗塞患者的手部功能的恢复可以通过训练手指抓握和摘取等活动进行。选择木棒或铅笔等,拿在手中并将其上下翻转,有利于提高手的灵活性,也可选择魔方及儿童组合玩具,进行手的捏、插、拔、拧、转等多方面的功能训练,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关期刊更多

电子与电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信息产业部

电脑与微电子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大控股

北方作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