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装机械设计

工装机械设计

工装机械设计

工装机械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艺装备;机床夹具;工装设计

工艺装备就是机械加工中应用的机床夹具,由于其加工效率高、加工出的产品质量好,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工艺装备的功能与结构与加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工装设备能够有效促进加工成本降低,促进加工质量提升。在加工过程中,工艺装备能够促进加工灵活度提高,具有较高精确性与针对性,对整体加工水平进步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对工艺装备进行合理设计,但现有教程中工艺装备相关知识多为理论,缺乏实践性,无法为设计提供可靠参考。以下将针对机械生产加工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促进工装设计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使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掌握其操作方式,为工装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便利。

1工艺装备概念

工艺装备是工件加工过程中为其提供准确定位的设备,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在对工件进行切削等加工操作时,能够始终维持工件处于正确的方向位置上,这种对工件进行固定的设备被称为机床夹具,也就是工装。工装分类通常有两种划分方式,一是依据设备类型进行划分,有磨床、钻床、车床以及铣床等共六种工装类型;二是依据其使用特点进行划分,通常有组合、通用、随行、专用以及可调整五种工装类型。

2工装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工件生产加工需求量的提升令工装得到广泛应用,在机械加工中,工艺装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2.1促进加工精确度提升。工件是机械重要部件,促进其加工精度提升能够为生产质量提供保证。当进行加工时,使用工艺装备能够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并依据加工需求进行定位,从而保证加工过程中工件相对位置始终不变,为其精度提升提供帮助。与传统加工方式中工件的划线找正相比,工作效率更高,找正效果更好,其加工效果更加稳定。例如对阀块的设计,要加工两组偏心孔,孔的相对位置尺寸要求较高。最初制定的工艺方案为:铣平磨镗车(2-Φ30孔),受刀具种类限制,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将两个Φ30孔转到车序完成,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一道工序。后来设计了专用工装,通过“一面三销”的定位方式,去掉了镗削工序,不仅实现了普通刀具即可完成一组孔的加工,又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

2.2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提升。从宏观角度看,社会经济已经呈现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机械生产出现供过于求的问题。而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企业要想维持稳定运行,获得更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对工件加工利润进行不断压缩,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的应用使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使用,使其人工成本降低,生产环境得到良好改善,因此已经在我国制造行业中得到普及。在机械生产加工中自动化控制设备与工艺装备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等优势,能够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提供条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单件产品时间定额,可以促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为实现生产加工成本降低,在加工工艺上通常有压缩辅助时间和改进工艺方案两种措施。在工件的生产加工中,数控设备的应用已经使其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因此进一步促进其加工效率提升的措施需要从其辅助时间入手。传统加工方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划线以及对刀,若对工装设计进行改善,提高工装效率,能够有效减少其辅助时间,使工件加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对工件的夹紧操作中,可以使用液压或者气压装置进行传动,这种装置的应用能够在几秒之内夹紧工件;联运夹紧装置的使用简化了夹紧操作环节,能够利用一个手柄对多个工件进行同时夹紧,使加工效率得到提高,实现工件的批量生产;定位夹具可以自动对工件进行定位并夹紧,其定位精确、夹紧快速。以上几种工艺装备的应用能够使加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提高工件加工质量,是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效措施。机床夹具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生产质量稳定等优点,因此能够降低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减少废品出现概率,对加工成本降低有较好效果。

2.3节省人力。工艺装备使工件加工操作环节得到简化,大部分操作使用自动化数控装置,因此使人工环节减少,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不仅能够为生产安全提供保障,还具有较好工作效率,减轻工件装卸负担。当应用传统方式对某些大型工件进行加工时,若其体积与质量过大,将会影响到其装卸效果,使工人劳动强度增大。根据其具体需求进行工装设计,通过对工装中螺栓的控制实现工件移动,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还能够使工人安全得到保障。自动化夹具的使用能够改善加工环境,促进加工效率提升,为机械加工自动化做出贡献。

2.4扩大机床加工范围和改变机床用途。机床设备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保证生产任务的正常进行,是企业创造更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条件下,普遍存在工件的品种规格多而机床的数量种类少且加工范围单一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以通过设计机床专用工装或改造机床,来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例如磨床头架改造中。普通万能磨床头架主轴多为实心轴,当机床行程能够满足零件局部的加工要求,但受零件总长限制无法装夹时,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设计和制造了主轴为空心轴的磨床头架,使无需加工部位能直接伸入到主轴孔内,即可把无法加工的长轴零件变为可加工的短轴零件,扩大了机床的加工范围。卸下空心轴头架,换上实心轴头架,磨床仍可恢复原来状态。利用专用工装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和改变机床用途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在车床中拖板上增加精密磨头,可以在车床上进行磨削加工,实现“一机多用”。这种方法不仅能缓解小批量生产情况下机床种类不足的矛盾,还能在大批量生产场合充分发挥设备潜力,将现有闲置或负荷不足的设备改为专用设备。这对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3提高工装设计合理性的措施

3.1依据加工需求进行工装的应用。工装并不适用于所有加工场合,对工装的设计与安装需要一定时间与资金,若工件加工数量较少或者仅为一个时,进行工装设计不仅无法促进加工效率提升,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降低加工效率。因此不能盲目追求工装应用,尽量应用于生产加工规模较大的条件下,要对加工效益进行科学计算,保证工装应用后加工效率能够起到正面作用,促进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升。

3.2设计标准简便通用。现阶段我国牵引所使用工装设计标准基本趋于统一,已经实现了设计生产的通用与标准化。但在某些工件加工过程中,其加工需求较特殊,因此需要为其进行专门的夹具设计。这种夹具具有独特性,且制造时间过长,一旦更换所加工工件,则夹具将无法使用。在工装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要以通用简便为设计准则,将其与企业具体生产条件与生产规模相结合,实现工装的有效利用。

4结论

工艺装备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加工效率提升、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提供条件。因此需要不断促进工装设计水平提升,完善设计环节,依据具体加工需求进行设计,促进设计科学合理性提升,从而使工装设备在机械加工中效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为工业发展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延华,唐颖.全生命周期工艺装备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3).

[2]梁春芝,黄河杰.浅谈工艺装备设计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5(11).

[3]关金贵,杜娟,姜志贤.谈新时代机械加工工艺[J].工业b,2015(1):113-114.

[4]鲁红伟.浅谈精密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

工装机械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综合测试;具体设计

0.引言

当前机械工程测试装置很多都是都是对其简单的系统参数进行测试和研究,因此无法较好的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当前的设计的机械工程测试创新试验装置都是借助实践操作的模式,把不同参数要求在具体的装置中进行测试,满足提升测试人员对于不同测试参数的要求,最终能够让机械工程综合创新测试装置独具综合性。

1. 试验装置的设计

1.1测试装置的总体框架设计

具体的设计效果图见图一。

其主要的工作机制就是:按下开关6, 这时变速电动机10逐渐开始转动, 电动机为JZT型调速电动机, 调速控制在140 -1400 r/min,这时由变速电机速度控制按扭8来把控电动机的转速,电动机的转速由光电转速传感器进行测量, 计算机能够借助数据输出接口5搜集数据。电动机借助带传动带动轴承变速箱2和机构变速箱3。轴承变速箱主要组成是三级变速, 借助联轴器同轴承箱1进行连接, 如果手柄向右倾斜为空档的话, 轴承转速为零;如果手柄出现在中间的话, 那么轴承转速同电机转速类似;;假如手柄放在左倾斜时, 轴承转速为电动机转速的1/6, 轴承的转速控制在0-1400r/min。机构变速箱主要组成因素是两级变速, 其也是由直齿以及圆锥齿构成,借助皮带带动机构4的摇杆转动, 假如手柄放在右倾斜时,那么就为空档;如果手柄放在左倾斜时, 那么摇杆转速为电动机转速的1/12, 借助调整电动机的速度控制按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试验机构4提供了大约0 -700 r/min的转速范围[2]。

1.2加载液压系统的设计

具体加载液压系统设计图见图二。

液压系统同轴承箱3进行连接,主要是利用先导式溢流阀2调节系统压力, 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动压滑动轴承提供适度的压力, 通常只需旋转手柄, 让压力弹簧处在差异化的区域就行。同时让先导式溢流阀的遥控口接通远程凋压阀, 那么就能够让系统被控制在远调压阀调定的压力内, 把溢流阀的压力调整到最大压力, 让1DT通电, 让溢流阀的遥控口同远程调压阀1进行相接, 调节手柄, 变化系统压力。让1DT断电, 2DT通电, 那么的话,系统压力就会不断趋于零, 系统负荷卸载。在溢流阀2的出口设计了流量传感器以及红外测温仪。轴承系统中载荷的大小通常都是根据液压系统中的压力的大小来影响的。

1.3机构系统的设计

机构系统的设计图见图三。

其主要是由一个简单的四杆机构演变来的六杆机构, 之前的四杆机构大部分都是O2A1PB1O1构成。其四杆机构中连杆P点的输出轨迹为图三的轨迹,通常可以首先观察四杆机构的轨迹曲线, 接着构成六杆机构, 然后研究六杆机构的输出构件PP″P′的轨迹, 其中六杆机构输出构件PP″P′上所有点的轨迹与四杆机构中连杆点P的轨迹类似, 构件PP″P′是曲线移动构件重新导出了四杆机构中连杆点P的轨迹, 图3机构中有6个构件, 7 个转动副, 自由度为1, 其中PP′杆的角速度和其他相关参数都是传感器直接测出的。

1.4测试装置的动压滑动轴承的设计

动压滑动轴承的设计具体见图四。

其主要配置了11个传感器, 对油膜压力,外载荷以及其他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搜集,实验台测控系统同计算机进行连接。轴承空套在主轴上, 轴承内径d为60 mm, 有效宽度B为60 mm。布, 7个测压孔依次同1-7 压力传感器进行连接。距离轴承中间剖面L/4处, 轴承上端有一个测压孔, 压力传感器8同其进行连接,轴瓦内表面与轴间的摩擦力由摩擦力传感器12测量, 轴瓦内油液的温度由红外测温仪进行测量。轴承加载压力主要液压系统进行把控, 随着液压油的压力的递增,轴承的载荷也会不断的趋于递增,加载压力可以从外部外载荷传感器测出, 相关试验表明该加载方便性更强。为了更加严格的测量动压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布, 轴承端泄影响系数Kb , 把轴承周向上7个压力传感器所测的参数借助接口技术同计算机进行一定的连接,在计算机内部搜集到传感器压力, 在计算机内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之后,计算出油膜的周向压力和轴向压力分布曲线,最终核算出轴中间剖面上的平均压强Pm以及平均压强Pa。接着可以从周向压力分布曲线计算出Kb1的值[3]。

2.测试装置的性能研究

机械工程测试装置属于一个综合性的测试平台, 因此需要对其液压系统,动压滑动轴承等其他相关的参数指标进行测试和研究。如果工作台在具体测试工作过程中, 工作台和传动装置通常大多都会出现一定的振动反应,同时出现噪声, 这几种不良效果对于具体的测试装置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把这些因素把控在一定的范畴内,只有这样的话,才可以让其他的相关的测试参数区域准确。台体和传动装置中可以设计振动和声波传感器, 经过一定的测试后,把其把控在一定的范围内。由测试装置内所设计的安装的差异化传感器可以迅速的测量出具体的压力指标等相关要素。所测试的参数给测试系统中的信号获取以及数据搜集等提供了详细的信息。不但满足了测试人员对于不同测试参数的要求, 同时有助于提升测试人员的综合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机械工程综合测试平台,其能够对机械设备的不同系统和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和研究,通过具体的机械工程综合测试装置的设计,基本上可以看出通过不同技术的运用,能够让机械工程综合创新测试装置独具综合性。

参考文献:

[1]张腾.某遥测数据采编与固态记录综合测试装置的设计[D].中北大学,2011,(20):13-24.

工装机械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机械制造;工装设计;工装管理

中图分类号:TD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069-02

工装设计与管理是煤矿机械制造中的两项重要工作,做好这两项工作对机械制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煤矿机械制造的顺利进行,提高机械制造水平和机械性能,对将来煤矿的开采工作也会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工装设计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影响了煤矿机械制造的顺利进行。因此,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转变这种情况,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做好工装设计与管理工作,促进煤矿机械制造的顺利进行。

1 煤矿机械制造中的工装设计

在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的工装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满足零件加工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促进煤矿机械制造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工装设计,注重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工装设计水平。

①工装设计的必要性。煤矿机械制造离不开工装设计工作,合理的进行工装设计,能够满足加工零部件的需要,确保产品加工的质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当前机械制造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对外观性能不重视,影响产品质量,所以今后必须改变这种情况,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做好工装设计工作。

②工装设计的策略。为了促进煤矿机械制造的顺利进行,提高制造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工装设计工作,具体来说,需要采取以下相关策略。第一,用夹具固定产品及工具,采用固定用台钳与夹持具等对产品和工具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双手作业。第二,使用专用工具。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专用工具,从而使得工装适合该产品的需要,满足人工操作的要求,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第三,合并二种工装为一种,这样能够减少工具更换情况的发生,减少转拉工时消耗,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第四,提高工装设计的便利性。工具手柄抓握便利,作业工具适合人体操作,相互能够很好的协调,从而有利于作业人员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第五,机械操作实现流程化,并且相对稳定。机械操作位置应该相对集中,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或者脱离人的监控和辅助。开关的设计位置应该兼顾到上下工序的施工要求。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检查,并且保证安全,为接下来的作业做好准备。在新工装设计的时候,查找同类型的工装图不大方便,而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对相关的资料可能缺乏完善的了解。调查显示,大约有四分之三的零件是类似的或者是相同的。因此,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对原有的零部件产品进行利用,以促进工装设计的顺利进行。

2 煤矿机械制造中的工装管理

工装管理也是煤矿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作,它不仅能够保证机械制造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提高提高整个煤矿机械制造的质量,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不能忽视。具体来说,需要采取以下策略来加强工装管理工作。

①加强材料管理工作。工装设计离不开相关材料的运用,在进行新的工装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根据具体的需要做好设计工作,将要设计的工装或者零部件的构思转化为相应的分类代码。转化完成之后,按照此代码对所属工装或者零部件组的设计图纸和资料进行检索,从中选择可以直接采用的,或者是稍加修改便能够采用的工装或者零部件图。对原来的零部件设计图尽可能利用。只有当存有的图纸都不能利用的时候,才重新设计新的工装或者零部件。

②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指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加强对他们的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防止出现违规违章操作。同时还要加强现场管理,对于工作人员出现的违规违章操作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下去。

③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按照被加工零件的形状、加工面、加工机床种类、定位方式、夹紧方式等工装特征制定工装编码系统。对于已经设计制造过的工装,要按照该编码系统进行编码分组,建立工装图纸和资料的信息库,为更好的进行设计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对于工装中的元部件,要按照定位件、导向件、支撑件、夹紧件、基体件的不同类别,将它们分别进行编码分组,并存入到元部件信息库。除此之外,对于各类元部件,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标准化处理,建立相应的标准件信息库,以方便将来的检索。

④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机械制造的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例如,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自动编码子系统,检索子系统,包括工装图纸、元部件图纸、标准间图纸及资料检索子系统,已有工装现状及管理子系统,工装设计计算子系统。通过检索和按照流程图进行工作,可以方便的进行工装设计和管理,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⑤提高员工的素质。如果设计人员的水平较低,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不仅会降低煤矿机械制造质量,还会降低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所以,必须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素质,以促进他们更好完成自己的工作,确保工装设计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3 结 语

总而言之,工装设计与管理是煤矿机械制造的两项重要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做好这两项工作。然而,提高工装设计与管理水平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应该注重工作经验的总结,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创新策略,以促进工装设计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煤矿机械制造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昱.关于煤矿机械制造中工装设计及管理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9).

[2] 李淑范.煤矿机械制造中工装设计及管理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1,(9).

工装机械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专业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21-03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工科院校机械工程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不仅需要温习前期所学多门基础理论课知识,而且要接受新的专业课理论知识,另外它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以机械制造过程所需的装备为对象,阐述机床设计、夹具设计、刀具设计、物流仓储装置设计、专用工业机器人等搬运工具设计和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的基本理论,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典型的案例工作中,初步具备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2009年推出的一项教育改革项目,旨在培养工科专业各类层次学生,使其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新的要求,需要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的优秀工程师。

我校自2010年开始,以铁路部门需求专业为对象,实施了依托产学研合作的“3+1”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我们的产学研合作“3+1”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专业课教授采取传统的形式或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培养要求,故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才能切实支撑“3+1”培养模式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强调知识综合性和实用性,培养综合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所要求的,但是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或方法并不易达到这一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现有课程内容体系是建立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之上的,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方面的知识点较少,所用教材缺乏生产实际要求的内容。

2.现有课程实验教学多为演示性内容,学生缺少自己动手和动脑思考的机会,难于通过实验悟出机械制造装备中有关部分的结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3.企业的就业需求决定了我们学校的“卓越工程师3+1”的培养模式具有其独特性,每家企业需要多个专业的学生构成一个培养班,而且每个专业的学生数是动态变化的,有时两三个,有时八九个,这样采用集中大课讲授方式已经不妥。

4.现行的课程教学限于课时安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灵活性不足,缺少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学习的能力培养方面比较欠缺。

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一门历史发展悠久的专业课程,几十年来其教学内容、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与改革中,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其适应社会需求而再进行教学改革,我们对此进行了如下的教改工作。

(一)教学内容更新

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形势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我们走访了五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收集意见和建议,了解其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并且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资料,通过调研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明确了课程的最新基本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强化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明确了重要知识点,形成了新的各章教学内容体系。

(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方法,主要讲授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类型、方法和评价。

(2)金属切削机床设计,主要讲授与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机床运动学原理、工件表面形成方法、机床功能原理图设计、刚度、抗振性、热变形、噪声、磨损和低速运动平稳性,金属切削机床总体设计方法和总体结构方案设计及机床主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主轴部件、支承件、导轨、机床刀架和自动换刀装置的设计。

(3)工业机器人及其作业线设计,主要讲授工业机器人及其分类、工业机器人运动学设计、动力学设计方法、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4)机床夹具设计,主要讲授机床夹具设计的要求、夹具功能、夹具机构、刀具导向机构,分析典型机床夹具结构。

(5)物流系统设计,主要讲授物流系统的功能和应满足的要求、物流系统总体及上料装置设计、机床间工件传送装置设计和仓储系统设计方法。

(6)机械加工生产线总体设计,主要讲授机械加工生产线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基本组成、生产工艺方案设计、生产线工艺方案制定原则、总体设计方法、加工设备的选型、生产率及经济性核算和柔性制造系统的设计特点。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从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绪论中以近几年铁路高速发展所需重大装备为例,详细讲解动车制造所需重大装备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与难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好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这门课程,面对强大的市场和国家战略需求,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发展中国自己的制造装备产业,抢占技术的制高点。

(2)引入最新研究成果丰富授课内容。①在讲解《机床支承件》这一单元时,主讲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分析目前常用支承件材料性能,总结其各自的优缺点,提出应用复合混凝土技术制造精密机床支承件的优越性,其不但技术性能优良,而且制造成本低廉环保,符合国家发展绿色制造的战略要求。②在讲授机床夹具设计环节时,引入教师科研工作中经典的机床夹具实例,图文并茂地讲解夹具定位布局优化技术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感知力,同时吸引学生对今后实际工作的向往。③在讲授《物流》这一章时,鉴于课本上的内容非常凝练和概括,为便于学生直观理解,结合工程中的实际案例“汽车生产厂新线物流系统设计思路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的印象加深,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④紧跟机械制造装备的发展趋势,在增大演示实验比例的同时,让学生们尽可能动手参与实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理解。

鉴于数控加工和工业机器人装备的广泛应用,开设工业机器人和五轴数控加工演示实验的同时,让学生尽可能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参与实验,使学生了解这些先进装备的基本原理、国内外差距以及结构设计、自动控制和运动几何规划在先进装备开发与操作中的重要性。

(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讲授内容增加和学时减少,促使我们改进传统授课方式。针对教材自制了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在电子教案中,不仅有大量的机床单元部件等实物图片,还有刀库自动换刀、部分加工中心、自动立体仓库的录像演示。采用板书、多媒体、视频与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

(5)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措施。作业形式多样化,除了常规作业以外,还要有学生进工厂的参观学习心得、参加工程实际项目的总结报告等。考试由实验成绩、作业和笔试三部分组成。根据每章节内容的不同,分别采用直观感知教学法、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并行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法、交互分析教学法、多彩描述突出重点法和个性表述法等。

上述教学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分别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体现,以形象逼真的启发式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分析理解问题、归纳和推理、联想或想象的思维空间,并辅以精心设计的题目,包括课堂作业、课程设计、实验各个教学环节的题目,找到了一条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它具有交互性、集成性、自适应性和可编辑等特点,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及效率。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专业课的教学改革,针对传统教学中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思想和在工作中实施的教学改革方式与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不仅提高了教师系统化并多样化教学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较大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环节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调研就业于社会的几届“3+1”卓越工程师毕业生及所在单位的反馈意见,证明我们的专业课教学改革是成功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2]梁利东,许德章,于华.机制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187-188.

工装机械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 安装 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安装施工也变得复杂,但是为了让机械设备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正确的安装以及控制好安装的质量是其中的关键。机械设备的安装大体可以被分为四方面:第一方面,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机械设备的安装阶段;第三方面,机械设备的试用阶段;最后一阶段,是机械设备的安装验收阶段。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几方面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对加强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究。

1 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机械设备安装前的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安装图纸的设计问题以及安装材料的选择是一个难点,因此,也常在这两个方面上出现质量问题。很多设计者在设计安装图纸的时候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或者是相关的经验不足,设计出来的安装图纸自身就出现了问题,质量控制的力度不够,然后在图纸的审核阶段,相关部门的不负责任或者审核力度不够,导致了安装图纸在控制点上要注意的问题不明确,图纸粗糙,不全面。这样让安装人员在参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的时候控制点把握不好,然后就会应付了事,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得不到保障,发挥不出机械设备应有的作用,影响企业生产。然后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没有对设备材料做出详细说明,加上市场上相关的材料没有,这样安装的过程中,材料得不到保障,从而出现安装质量问题。

1.2 机械设备的安装阶段

在这一阶段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方面。这两个方面不但是机械设备安装阶段常出现的问题,也是机械设备整体质量方面常出现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按照安装图纸进行,和现场施工项目标准不相符,现场施工“无法可依”,在加上机械设备安装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过硬,缺乏安装经验,不能把握好安装过程中的质量要点,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安装,怎么能保障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

1.3 机械设备的试用和验收阶段

由于机械设备的试用阶段和机械设备的验收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相似,我们把这两个阶段叫做机械设备的竣工阶段,在这里我们就一起进行分析探究。在这一阶段,主要出现的质量问题是试用设备的资料和相关数据不全面,甚至空缺,验收阶段“形式化”。目前在我国的企业中,非常不重视竣工阶段,在设备初期的试用阶段,没有记录相关的测试数据,参数和相关信息,都是试用者随意的填写上去的,或者就是记录的相关信息数据和参数有错误,这样就对以后设备的维修和使用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机械设备的验收上,很多企业都是草草了事,“形式化”严重,甚至在一些企业,机械设备的验收阶段直接不存在,这样在后期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就不能保障质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危及到了以后设备管理者和操作者的生命安全。

2 加强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

2.1 机械设备安装的准备阶段

机械设备如不加强施工管理,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会对机械设备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无论是机械设备安装过程,还是零部件的装配过程,甚至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都决定了机械设备安装施工的成败。安装前,要认真的研究安装图纸,确认机械设备的安装型号,机械设备的尺寸大小等相关数据;同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面用到的材料去采购安装材料,考察施工工地的环境来确定施工技术,安排高素质的有过硬相关技术的施工人员施工。

2.2 做好机械设备安装基础施工管理

机械设备安装的基本管理做得好是确保机械设备安全的有效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对机械设备安装的基础管理,组织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机械设备安装方面的基本条件,如基础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沉降观测点是否合适等,同时,尽快熟悉机械设计的整体流程,对机械设备装配图进行非常透彻的了解。在设备安装准备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工程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所处的工作环境,工作荷载和极限荷载,合理对相应的运动部件进行,提高设备运转率。根据设备技术要求,了解主要部件,比如大型部件制造工艺周期要严格按照制造要求,确保安装的高精度,同时要经过时效处理进一步消除内应力,实现安装部分的合理匹配,并且根据干扰量选择合适的安装过程。

2.3 机械设备的安装阶段

在机械设备的就位阶段,在将设备放到指定位置时,对于一些超大的机械设备,单单通过人力是无法完成的,所以主要通过一些吊车来完成,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机械设备的保护工作。安装绳索时要让机械设备整体受力均匀,放置时要根据指挥进行,确保一次性完成放置。在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工作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对机械设备安装基准线进行测量,对于机械设备的安装极为重要,还要加强对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的管理,比如进行垫铁安装过程中,确保垫铁位置分布合理,确保垫铁无飞边面,无氧化层,以及表面平整。垫铁面积适合设备安装并配对,实现基本的接触良好,同时应按照操作规范,对机械设备仔细检查间隙有无松动,垫铁与基础是否符合安装标准。

2.4 机械设备的试用和验收阶段

在试用前,一定要详细的阅读使用说明书,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并对试用时期测得的参数和相关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记录,对于有多个部分组成的设备组,要分别对其进行试用,先单机运行,再联机运行,不能为了图方便而省略对单机的试用。在验收阶段,工作人员要依据设备安装标准和设备验收标准,全面的对设备进行验收,然后认真完成验收报告,认真核对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为以后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做好保障工作。

3 结语

机械设备的安装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为了达到机械设备的质量标准,一定要把握好控制质量的各个关键点,设计者和操作人员在关键点上要特别注意。同时,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这就要求设计者和安装人员要不断的学习进步,更新自己的技术,方法,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保证企业生产工艺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