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当下的网络环境

论当下的网络环境

论当下的网络环境

论当下的网络环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信息科技;网络环境;财务会计;影响及对策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成为当前代表新时期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要标志。相对于企业经济发展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财务会计管理领域的逐步应用和拓展,优化和提高和了财务会计的职能效益,但从另一角度上分析,当前复杂变换的网络环境,对传统财务会计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新时期,探究相关应对措施尤为关键。

1 网络技术在当前企业财务会计领域中的应用

所谓网络环境是指当前信息科技条件下根据某种协议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等网络工具通过一定技术载体互相联通,实现软硬件技术资源及网络文化信息共享的系统总称,网络环境不仅仅单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系统组合及其运行地域覆盖范围,还包括相关非物理形态要素。

随着计算机操作技术和信息声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经济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成为全球经济管理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财务会计系统是企业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构成,网络技术环境推动了企业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运行,导致网络化虚拟经济主体等新型经济形态的出现,使得企业经济活动的相关财务信息实现了电子方式运行和数字化管理;从一定程度上说,网络技术成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采集输入,加工处理、存储输出以及监管控制的主要形式,特别是网络技术优化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内外运行环境,通过网络技术将内部业务资源有机融合为整体,实现了财务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与业务协作,对外实现了商务化以及网络在线服务,为改善微观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创造了基础条件。

2 网络环境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互谅网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推动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职能的优化,但与此同时,网络环境对传统财务会计功能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2.1

网络环境对传统财务会计环境的影响

财务会计管理离不开客观环境的支持,计算机科技在企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改变了产品生产以及财会职能的运行环境,促使企业借助网络平台立足于顾客需求和满意度来实施产品生产与开发,网络技术的应用导致传统财务会计的内部管理由垂直式趋向扁平化发展,对财务会计信息处理提出了严格要求。网络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人员和各种制度规程等网络环境要素相对复杂,企业财务会计通过互联网在与外界建立开放实时双向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难度增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频发,导致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系统故障风险、人员操作风险以及社会公共道德风险的加剧。

2.2

网络环境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

传统财务会计是立足于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基本假设理论基础之上的管理模式。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会计电算化以及电子商务的广泛运行,导致传统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理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灵活多变的网络化虚拟经济主体形态的出现,冲击了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理论,鉴于网络经济主体的虚拟化及其资本运作特点,当前网络公司的成立、兼并和破产频率复杂多变,其存在时间长短极不稳定,以电子货币为主的网上交易突破了时空限制,通过互联网能够有效提高交易效率,这对传统财务会计的持续经营理论、会计分期理论以及货币计量假设理论造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

2.3 网络环境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实务是财物会计人员通过运用各种相应的会计处理方式来针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确认与计量、分析与核算,监督与控制等帐务处理的活动过程,它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内容。网络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使得传统会计管理组织控制功能弱化,传统财务会计通常以历史成本原则、一贯性原则、权责发生制等为计量前提实施会计核算,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环境的不断运行,经济环境的复杂化程度以及市场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财务会计的成本计量及核算标准等会计实务形成了冲击,造成传统成本会计计量核算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财务管理需求。

3 新时期企业财务会计中消除网络环境影响的措施

网络技术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和影响较为明显。当前,为有效发挥网络环境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职能的技术优势,减少其不利影响,应注意实施如下策略:

3.1 加强财务会计专业技能及网络技术培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机制

新形势下,人才资源是保障企业发展的要素,企业财务管理离不开科学的财务会计理论战略指导。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企业必须拓展有利资源,加强财务会计人才的业务素质和网络技术培训,强化其职业道德建设与服务意识;立足于实际需求坚持科学发展的观点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把握整体性和动态性原则,创新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和理论,

3.2 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技术的开发实践,优化企业财会网络系统建设

网络环境下,传统财会手工记帐方式已被计算机功能所取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职能过多的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完成,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相关企业应注重财务会计信息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要充分意识到构建网络财务安全防护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强计算机硬件建设,重视财务会计软件开发,强化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科学管理,提高网络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实效性。

3.3

强化企业财务会计网络运行的监管控制,加强财会网络系统安全防范

从一定程度上说,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性能关系着企业的发展程度,由于网络环境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必须构建成熟有效的内控机制来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传递,要进一步优化防火墙等加密技术措施,抵御计算机病毒对企业内部财会信息系统的非法拦截、窃取和纂改,加强财会人员对相关信息数据采集加工处理的全程监管,从而保护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真实可靠性。

结束语:总之,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方式,财务会计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环境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在优化职能效益的基础上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新形势下,研究消除网络环境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影响的策略,对于提高企业核心实力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舒淑萍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

财政监督

2005

[2] 李国良 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论当下的网络环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背景 大学生 审美教育 革新路径

一、网络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特点

1.时代性。新实践美学认为,美和美感产生于人的实践,人的实践经由复杂中介而转化为美,美与人们追求自由、创造价值以及情感活动密切相关,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①当人类超出于审美活动的简单化而进行思考或者开展理论建构,并以此来促进人类的审美活动时,审美教育也就产生了。审美教育受到人所创造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因此表现出时代性。一是在内容上,只能依据现时代人们所关注的审美主题、审美追求、审美目标和审美资料而开展审美教育。网络背景之下,就意味着审美教育的内容除了来源于现实社会环境之外,还应选取来自虚拟社会的素材以充实审美教育的内容。二是在工具选择上,只能选取现时代所掌握的技术、场所和工具而实施审美教育,不可能超越现时代采取当下并不存在的工具让人们受到审美教育。三是在服务对象和目标追求上,服务于现时代的教育对象,服务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并通过审美教育使受教者对时代使命做出担当,在实现审美教育目标追求的同时,推动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2.复杂性。大学生审美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和教育工具等要素共同组成。这些要素本身就是复杂而变动的。在这些要素中,审美教育者作为主导力量,将通过选择教育工具和教育方法与策略,设置或者改善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这个过程中,审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和教育工具都将发生新的变化。由此,审美教育表现为一个整体运动的过程,在时空变化中不断发挥功能,发展出新的功能,使人在社会、自然和艺术共同构成的世界图景中实现人的审美经验的积累与艺术修养的提高,以及人性的回归,不断建构和实现审美教育的终极价值。

3.独特性。首先,是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大学生的身心特征、知识与能力、理性与新奇,以及情感与价值追求,使得网络背景下的审美教育呈现出独特性。其次,形成和发展环境的独特性。它形成于网络时代,面对的是网络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而又将在网络背景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再次,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独特性。由于教育对象和形成与发展环境的独特性,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审美需求与审美意味等,结合网络环境带给人的影响而选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便为真切实现审美教育目标而奠定基础。最后,教育目标的独特性。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既要实现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教育目标,又要助推受教育者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审美追求,既要维护普遍意义上的审美教育目标,又要认真结合大学生角色而设定自己的目标。

二、网络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功能

1.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目标。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直面网络环境与现实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大环境。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诱发了人的灵魂和心理的丑陋,释放在现实社会环境遭受的压力,人格出现分裂。因此,在审美目标上,首先便在于健全网络包围下的大学生的人格。其次,网络的世界的出现拓宽了人的生存空间,丰富了大学生的审美对象与环境,人的本质力量也在网络世界不断实现呈现。因此,审美教育的目的还在于增加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进一步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再次,大学生身处网络虚拟环境和现实社会环境的包围之下,受到各种物质条件甚至是自身非理性因素的奴役,因此,审美教育目的还在于促使大学生摆脱以网络环境为主要力量的各种条件的奴役,走向心灵和灵魂自由。

2.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功能。在时展和高校竞争中,“高校以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为轴心……使高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保持和提升继续发展的潜力。”②固然,多种因素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但是,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尤为突出。审美教育尊重个体的人格,规避网络世界不良信息的干扰,以熏陶而非灌输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这能增加人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审美能力。

三、网络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问题

1.审美教育终极关怀失却人的中心地位。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类相通等宇宙意识渗透在中国美学的审美境域中,使得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均成为人的审美中不断互动的对话者,“人与物之间显现出休戚与共、相依为命的对待构成态势……人能自由地亲近、吐纳万物自然。自然万物也就理所当然地能为人们自由地亲近和吐纳。”③在审美过程中,人始终是主体,但又是与客体相融合在一起的客体。但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审美教育过多地关注了“内容”而没有从“内容”里发掘出人的价值、追求、理想、生存意义以及人的情感,把“内容”与人、与人的发展对立起来,失却了审美的终极意义。

2.审美教育客体模糊不清。“在技术变迁剧烈的时期,主体要适应新的技术,而世界也在中介过程中被重新建构,主体、客体都处于变化之中,主体迫切需要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④正是由于审美主体缺乏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而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模糊了审美客体的边界;忽视了大学生多重角色下的审美追求;忽视了与审美相关联的领域;或者无限放大审美客体的范围,把网络世界的一切都纳入审美教育范围,使得审美教育漫无目的,缺乏针对性。

3.审美教育目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从消费时代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审美大多已不再是主体的自由自觉的精神追求,而是异化为由消费主义和文化工业所操纵和控制的被动选择……是一种在人与物的高速流转中身不由己地速食影像与符号而享受一瞬的过程。”⑤在此消费社会场景中,人的审美和审美教育已经不是一种自主自觉行为,而是一种受到“消费”和“影像与符号”奴役的被动行为,关注的是“消费”和“影像与符号”,不是“情境交融”“物我合一”,更不是人的“自我确证”。

四、网络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革新路径

1.努力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首先,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素养。网络世界作为虚拟社会,“打破了时空的束缚,代表真实人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虚拟替身将在虚拟社会中漫游”,而实际上,“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虚拟社会必然是通过人这座桥把现实社会延伸到虚拟社会的结果。”⑥而人“这座桥”最为重要的便是思想道德素养,应通过各种方式加深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的认知,通过多种方式彰显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明确网络社会中思想道德素养的意义所在,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素养。

其次,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技能。通过加强网络教学队伍建设,提升网络教学师资力量,增加大学生的网络知识,为网络技能的提高提供条件。同时,大学生网络技能的提高,还需要开辟各种途径参加网络实践,增进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和提高网络技能。通过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积极调动和引导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审美主观能动性,增加他们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的道德体验。

2.大力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人文环境是一个有组织的环境,是一种无形的鼓舞和约束力量。优良的人文环境无疑是滋养创新型人才最肥沃的土壤,是人才发展不可或缺的软环境。”⑦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是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托,只有不断改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网络世界。

首先,建立完善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制度。通过及时公开和信息,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减少谣言的产生和传播;通过适时设定校园网络讨论和关注主题及讨论方式,发现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关注点,促进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体验和认同;通过严厉打击非法信息,树立传播良性信息典范,鼓励大学生主动抵制不良信息,实现对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改善,为大学生审美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其次,对高校网络实施有效监管。通过成立网络信息监控队伍,定时对高校网络信息进行监控,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和进入。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鼓励他们自觉对高校网络进行监管,提高高校网络监管效能,推进和巩固审美教育的良好效果。最后,主动反思高校网络各项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反思制度,定时确定反思的方向和内容,定时对高校网络工作机制进行反思;通过走访、调查和谈话等方式,了解师生对高校网络环境的观点、看法、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思高校网络工作机制。

3.创新大学生审美教育。“教育创新是一种从教育观念到制度的全方位改革,改革的中心就是建构‘以人为本’的教育,创造一个以有效提高民族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创造一个促使学生人性有机构成而不至于异化的教育模式。”⑧审美教育创新有利于为受教育创造新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增进受教育者对审美教育价值的认同,发挥审美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具体须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创新大学生审美教育观念。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审美境域已经与原来的审美教育不同,相关教师应结合网络世界的复杂性考量审美教育的目标、策略、手段和素材,从多角度多学科学习和体认审美教育。其次,创新审美教育思路。教师要正确认识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地位,把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愿望放置于网络环境下研究,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模式和行为趋势以及引发各种网络行为的心态,挖掘传统审美教育思路的优点,进而创新审美教育思路。

[注释]

①黄健云.新实践美学对传统美感理论的超越[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7.

②郑超欣,孙光勇.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的必然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35):38.

③李天道.现象学构成识度与中国美学境域缘发构成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6.

④皮海兵.网络虚拟实践的本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

⑤粟世来.审美现代性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批判[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5.

⑥李国林.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社会需求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79.

论当下的网络环境范文第3篇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舆论格局是:舆论传播带有明显的垄断性,国家主流媒体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主导着社会舆论的话语权,引领并传播社会的主流舆论与主流意识;而其他渠道的媒体则被视为草根媒体,由于缺乏国家的支持,一方面传播面窄、社会影响小,另一方面信息的传播方向一旦与国家主流意识相悖,则容易遭到“封杀”,陷入绝境。而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网络传播的非线性、多向互动性、人际传播、跨媒介传播等特征,彻底打破了国家主流媒体与草根媒体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网络舆论已经迅速地成长为舆论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2011年1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暨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主笔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也与2012年《社会蓝皮书》一并。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网民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2.7小时,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覆盖率仅次于电视的大众传媒。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美、英、日、韩等国(均超过70%)相比并不算十分突出。而中国网络舆论场的强度,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家。2011年网络舆论力度骤然增强,上网“发声”的阶层更为广泛,网民自觉、持续、高度警觉地关注着中国现实社会的各种热点事件。[1]

2网络舆论的兴起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建设的领域

网络舆论的兴起,引领着当今社会舆论传播的新潮流,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的范围延伸到了互联网的领域。网络舆论是在虚拟世界中产生的,但是却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对现实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首先,网络舆论的非线性传播改变了过去传统舆论的单线性传播路径,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建设的新途径。所谓的非线性传播,就是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在互联网上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基于各种立场的、不同角度的、不同阶层的言论都可以在网络上得到充分地表达,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线性信息传播。非线性的舆论传播方式,一方面增加了政府与民间沟通交流的机会,政府可以通过对网络舆论的调查分析,了解公众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也为民间草根力量监督政府、社会组织与公众提供了机会。网络舆论强有力的监督,经常使得政府、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的一些争议,裸地曝光在社会的监督之下。近一两年来发生的一些“郭美美事件”、“卢美美事件”、“尤美美事件”,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公众信仰危机,但是这些事件引发的舆论监督对于我们净化目前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提供了一种动力。这不仅促使我们去思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频频炫富的青年一代的出现,其实是受社会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国家与政府作为这个社会的总负责人,应该怎样去构建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将促使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运作方式向透明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民主,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推进。其次,网络舆论的快捷性、广泛性、多样性、开放性与真实性等特征,从侧面反映了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绝大多数阶层或者是个体的内心世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建设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迅速潜入寻常百姓家以及BBS、博客、微博等互联网交互平台人数的暴增,各式各样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问题一经网络舆论推开,就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平庸或有深度的、理性或发泄式的言论在同一个平台上互相交流、碰撞。由于网络的隐蔽性特征,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人们敢于说出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不管是何种方式的言论,在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地反映该阶层人群或者是个体内心中对社会现实、对道德抑或正义的一种态度或者是我们社会道德建设的缺失。而网络舆论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以往传统方式不同的观察人性、社会道德与良知状况的“新窗口”,通过这样一个的窗口,可以有效地观察到社会道德现状的一个“缩影”,这就为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现实依据。

3网络舆论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建设面临的困境

网络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建设的进程中,起着比较复杂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先进或落后、正确或错误来评价,而只能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网络舆论即可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达成某些观念共识,因而可以求同存异;也可能出现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复杂情形和局面。[2]那么,在这种挑战之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建设,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首先,网络舆论传播的快捷性、爆发性有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造成破坏。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信息传播的快捷、便利性是互联网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任何信息事件只要在互联网上一经公布,只要具备一定的争议性或者是爆炸性,就有可能引起网民的极大兴趣,猎奇心理会引发网民对事件本身的争议性价值不断深入讨论,当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讨论对象触动了集体情绪时,网民就会源源不断地跟帖或转帖,而这种过程就是意见的集合过程。而随着事件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平台的讨论中去,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被放大,而放大的程度往往不可预测,从而演变成爆炸性社会热点问题。当最终网络舆论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某些过激的言论就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冲破法律或道德的底线,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破坏,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在这种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就很容易遭到令人措手不及的破坏。其次,频频发生的网络舆论暴力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环境。网络舆论暴力是指某些网友对某些事件发表的网络言论已经超越了正常理性,不仅由此完成了虚拟空间中对当事人的道德审判,更严重的是,当事人甚至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处罚。这些处罚也并不是公开的程序,而只是网络舆论的过分压力。[3]网络暴力为何频频发生?这其中,网民舆论的匿名性和放纵性心理特征是衍生网络暴力的主要原因。众多的网络个体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各种不负责任的、情绪化的言论,依仗的是网络匿名性的无所谓心理。网络暴力的背后,其实反映的在某些个体网民法律意识的淡薄与社会道德的沦丧。2007年发生的“后母虐童事件”,已经成为了解释网络舆论暴力的典型例子。这些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发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法律、法规被蔑视,当事者人身权利受到侵犯,个人隐私被曝光在公众之下;社会习俗、传统道德底线被冲破……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舆论暴力,如何构建稳固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环境,是我们要面对的另外一个难题。

4网络舆论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建设的途径

网络舆论条件下的种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及对社会道德现状的冲击,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避免这些不利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扩大,优化网络舆论盛行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已迫在眉睫。

4.1建立网络舆论失控应急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的不可控性,在互联网条件下,这种不可控性更容易受到网络舆论传播的快捷性、爆发性的影响与破坏。因此,建立网络舆论失控应急机制势在必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预警机制与反应机制。其中,预警机制要求我们要随时关注网络舆论的新动向,从网络舆论发展的趋势中迅速地预见某种结果产生的可能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出击,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反应机制要求我们一旦突发事件的发展超出了预料变成了棘手的社会焦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明确应对突发事件的而采取的指导思想、部门职责、人员配备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尽量缩小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减少不利因素对社会道德环境造成的冲击或破坏。而政府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建立这种机制的过程中充当“家长”的角色。政府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建立应急机制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非常广泛,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层次,任何一个阶层、社会团体或者个人都无法提供建立这种应急机制所需要的物力或财力,只有政府才能站在社会管理的平台上、从宏观的角度为政策的执行提供一种现实可能性;另外一方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理论上提供建立这种应急机制的理论方案。

4.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制度建设

加强网络舆论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制度建设,从成文法的角度上说,必须从加强立法工作开始。鉴于目前我国对于网络舆论的监管尚不成熟,一方面,立法部门必须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或法规,制止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发生,按照法律程序追究幕后推手蓄意聚众闹事的法律责任并且对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站进行处罚;另一方面,处理该事件的一些关键人物,例如一些法律工作人员务必站稳自身的立场,严格依法办事,从制度层面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不能受制于网络舆论的压力,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将得到更好的实现。从非成文法的角度来说,当前,法律和技术对网络舆论监督的调控都是有限的,道德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的全球性、多元化、开放性的信息系统既然允许广阔的个人空间存在,随之而生的就有许多现有法律无法到达、不能面面俱到的问题,这种法律上不能完成的任务,可交由道德来辅助完成。按照党中央“以德治国”的理念,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创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和个人健全的人格机制,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引导网民文明畅游网络世界,出台网络舆论道德守则,倡导网民互相尊重,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营造舒适的网络舆情氛围,共同构建网络和谐社会。当大部分网民能够做到理智上网,网民的主体意识,特别是权利、责任与义务意识逐步觉醒之后,一种高度自主、自律型的新道德形成之后,流言蜚语自然无处藏身。

4.3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引领网络舆论的方向

在网络舆论条件下,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减少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还必须从优化网络舆论自身环境做起。互联网的非传统性特点,客观上要求主流媒体必须改变自身的工作模式,当网络上出现一些可能引起网民围观的敏感性社会问题的时候,必须抢先一步在谣言满天飞之前迅速调查并且事实真相,站在国家的层面上科学、有效地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防止偏激性、谩骂与攻击、群体的盲从与冲动式的非理性舆论的扩展、放大。

论当下的网络环境范文第4篇

(一)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探讨更多的是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国外学者们一直比较看重网络环境所能发挥的作用,首先,曼纽尔?卡斯特(美)在信息三部曲之一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就强调了网络环境对政治宣传的重要性;其次,哈斯?卡姆,E?斯科恩菲尔德斯的《数学式环境下解决问题的模式》认为:“校园网络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涵盖在知识文化与科学技术信息当中,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熏陶。”强调校园网络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的作用以及校园网络的隐性教育作用。

国内对于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有从网络舆论环境、微博微信网络环境、网络载体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等角度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有从网络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制度性、模式转变、管理、机遇挑战等方面的影响;也有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该如何应对困难、进行改革创新、化解挑战等,各方面的学术论文都十分充实。同时,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专著的传阅速度也比较快,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等,“前者对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内容、方法、途径、环境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后者是对全国七十多所高校和三十多家单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学者们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已经相对全面,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研究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研究得以开展的基础,其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恰好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

1.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分类研究。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倾向于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类研究,尤其偏重于宏观角度,他们的研究更关注整个社会上的意识形态网络教育。另一部分与网络环境有关的则是以格尔顿?格莱姆为代表的学者研究网络文化,“着重从文化哲学角度进行理论探讨,批判性较强”。国内的学者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大致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概括。从纵向的角度来划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可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微观环境与外部宏观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与精神的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与消极网络环境等;从?M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来进行分类,又可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舆论环境等。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研究则以网络舆论研究和网络文化研究比较集中。如李百玲学者对网络言语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对网络言语失范的具体表现、原因及措施等做了论述。总体而言,现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分类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与详细了。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措施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研究数量更是不多。但我们可以通过目前一些国内学者对国外学校的考察及研究,来粗略窥视国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上的相关措施。万先英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并已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将自己国家的政治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校内各项活动中的观念已经确立”,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进行了研究,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学者为我们打开了窥视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的窗户。

近几年来,国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措施也有一些研究。罗成富学者指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指出政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部分学者提出要“构建良性运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机制”,“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等。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应属陈万柏主张的“努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构筑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而言,在关于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方面,不同的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政府主导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内容建设,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三是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及机制;四是充分调动高校主体性,同时发挥多方面的力量;五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的相关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所面临的机遇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增强了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重点向课外延伸和转移,教育内容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使得环境育人的功能得以强化。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中的挑战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也都有所涉及,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一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加剧;二是高校校园网络管理方面的困境,技术和资源层面的匮乏,“传播层面的监管困境”,网络空间把关人缺位;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的行政监管体制尚待完善;四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论当下的网络环境范文第5篇

一、网络名誉权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该条文体现了我国民法对公民、法人名誉权的保护,名誉权就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即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而网络时代下的名誉权是指公民在网络环境中所享有的名誉权。网络空间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是公民与法人的名誉权也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二、网络环境下侵犯名誉权的特点

与现实生活中侵犯名誉权相比,网络环境中侵犯名誉权有其独特之处。

1.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受众更广,影响范围更大。

消息一经,便会迅速传播开来。一条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信息可以在几分钟内被上万人浏览,这种影响范围只有在网络环境中才能实现。

2.消息来源不易查明,处理具有难度。

互联网将全世界相连,一条消息可能是身处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人出来的。一条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信息一旦进入互联网,就会被立刻转发传播,大范围传播后,就很难再查出消息最初的来源,因此处理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其中跨国侵权消息的传播更难处理,因为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都不尽相同,所以,同一侵权案件往往会受到不同的处理,因此案件处理起来更加艰难。

3.网络环境下侵犯他人名誉权更加方便。

利用互联网,只需手指轻触几下键盘,就可以一条虚假信息,经过传播后,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便会很快降低,这种侵权方式十分简单又很方便。

三、网络环境下侵犯名誉权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我国当前很多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都做出了规定。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在第38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它从根本上确立了名誉权的地位。此外,我国民法、刑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众多法律中都对保障他人名誉权做出了详细规定。但是网络环境下侵犯名誉权案件具有其独特性,因此笔者对网络时代下名誉权的保护也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1.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高网民法律素质

因为互联网技术,使人类的言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人们在无所顾忌的发表自己言论的同时,难免会出现言论越界问题,虚假消息,恶意诽谤、夸大事实等行为都可能对他人的名誉权造成损害。例如近日有微博网友了一段不雅视频,并称视频中女子就是演员杨幂,此事立刻引发轩然大波,随后杨幂发表公开声明否认视频中女子是自己,并向北京警方报案,希望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这起事件就是典型的网络环境下侵犯他人名誉权案件。这起事件中充分说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引导,提高广大网民法律意识对保护网络隐私权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2.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络言论

网络监管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行政监管,一种是媒体平台自己监管。行政监管既包括对用户网络进行监管,也包括对媒体平台的监管,行政机关运用公权力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用户与媒体运营商的行为,必要时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对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案件予以处理;媒体运营商要有自身责任意识,加强自身监管,对用户在其平台上的消息予以监管,发现涉及到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消息要及时予以处理。此外,加强网络监管可以规范网民言论,构建健康良好有序的网络环境。

3.完善网络名誉权立法,对传播内容加以限制

相关期刊更多

党政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理论与当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辽宁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