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胎政策开放的原因

二胎政策开放的原因

二胎政策开放的原因

二胎政策开放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面“二孩” 政策 生育意愿 家庭经济能力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1]。该政策的颁布,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二孩政策的出现,对于人口处于新的历史阶段的中国来说,在生育政策调整和完善方面都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和思考中国的现状以及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可以答疑解惑,而且对于中国的生育政策的选择、人口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认知,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一、全面“二孩”政策的研究现状

当今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一方面使得老龄化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带来了诸多不容忽视的影响。张梦丹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分析中[1],通过对出台的二胎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季国华在二胎生育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一文中[2],运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access工具建构数据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对二胎生育意愿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此作者提出了详尽的二胎生育措施实施条件。

谭雪萍在成本-效用视角下的单独二胎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3],以徐州市单独家庭为主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通过设计成本量表和效用量表,研究结果得知,家庭经济因素是考虑生育二胎的重要因素,同时一些非经济因素也表现显著。

李晓楠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可行性与对策分析中[4],认为逐年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制约了社会的发展,二胎政策必须全面放开。通过对抚养成本、女性生育观念、孩子教育质量等方面阐述了全面放开二胎后所面对的问题,并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对策分析。

除此之外,有的学者还对双独夫妇生育二胎意愿进行了分析,有的学者对生育政策作出了调整战略,有的学者对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全面剖析了二胎遇冷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有的学者探讨了独生子女的性别是否会影响父母的二胎生育等一系列问题……

以上学者对二胎生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十分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但没有对二胎生育的影响因素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本文从家庭经济能力这一方面对生育二胎影响着手研究。

二、生育二胎意愿的调查设计与说明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以20至50岁的居住在所调查区域的常住人口为主。人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已婚未育人群,一类为已生育一胎孩子的人群。

(二)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情况、二胎生育意愿以及二胎意愿的影响因素等。其中二胎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教育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我们小组的研究利用江苏大学图书馆资源,以 “二胎政策”、“二胎生育意愿”等为关键词或篇名进行了文献检索,搜集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及其利弊和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根据现有资料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从而总结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为本研究的参考依据。同时,我们通过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对有关学识产生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得研究的基本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社会学研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在调查研究中的运用尤为普遍。我们小组在研究普查阶段的前期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出探究江苏省在婚人群二胎生育意愿的调查问卷,而后对已确定的研究对象(江苏省在婚人群)发放问卷。我们小组一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整理后并从中筛选出有效问卷600份,有效回收率为86%。在对这600份有效问卷进行科学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家庭经济能力对二胎生育意愿的影响。

3.访谈法。为了进一步探究二胎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我们小组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采用了访谈法。我们采用的访谈形式从与被访谈者的交流方式来看,属于直接访谈;从被访谈者的人数来看属于个别访谈[5]。研究中访谈所涉及的对象主要从不愿意生育二胎的186个调查对象中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20个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作为被访问者。访的内容主要围绕不愿意生育二胎的原因展开,从而获取每个被访问者不愿意生育二胎的主要影响因素。

4.数理统计法。本次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AS 9.2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调查人群二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p

三、生育二胎意愿的调查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居民中,愿意生育二胎的占45%①,不愿意生育的占31%,处于犹豫状态的占24%。不同身份背景的居民的二胎生育意愿有所不同,调查结果如下:

(一)不同性别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270个调查对象(146个男性,124个女性)有二胎生育意愿;男性中愿意生育二胎的占54%,女性中愿意生育二胎的占43%。结果显而易见,男性的二胎生育意愿比女性的高。我们认为女性的二胎生育意愿低于男性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两方面。一方面,女性作为母亲,她们会更自觉地站在孩子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生育的选择,在还没有生育之前就会比较全面地考虑在生育中应该为孩子提供什么和家庭是否具备这种供给能力,而所有生育需求的良好满足在当下看来是不容易的。另一方面,女性面临着生育二胎和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未生育过的女性来说,她们将遭遇更为严重的劳动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对于已经生育一胎的女性,本来已婚已育又有工作经验的职场女性在企业招聘中备受青睐,而现在因为存在再生育的可能性,她们也陷入劣势,生育后重返劳动市场同样遭遇性别歧视[7]。

(二)不同年龄

30岁以下的调查对象中愿意生育二胎的占48%,31至35岁的调查对象中占71%,36至45岁的调查对象中占57%,46岁以上的调查对象中仅占19%。由此可以看出,46岁以下的调查对象的生育意愿明显较高,其中31至35岁年龄段的调查对象的生育意愿最为强烈。如果仅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一般业内比较公认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女性23至30岁,男性25至35岁。对于女性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巢功能逐渐趋向衰退,卵子中染色体畸变的机会增多,一些遗传疾病发生的机会随之增加。同样,随着男性的年龄增加,的活力逐渐减退,胎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亦会相对增加。我们的调查对象大多数可能考虑到了年龄对生育的影响,因而选择在比较适当的年龄生育,所以31至35岁的调查对象的生育意愿强烈。

(三)不同文化程度

观念影响行为,人们的生育行为总会受到生育观念的影响,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肯定会使生育观念发生改变[8]。在270个调查对象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居民有102个,本科及专科学历的居民有126人,硕士及博士学历的居民有42个。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居民的理想子女数为1.8个,具有本科及专科学历的理想子女数为1.6个,而具有硕士及博士学历的理想子女数为1.3个。可见,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理想子女数越来越少,受教育程度与生育率呈负相关的关系。

(四)不同收入水平

由调查结果可知,家庭收入水平对二胎生育意愿的影响很大。家庭年收入为5万及以下的调查对象中愿意生育二胎的占32%,家庭年收入为5万至10万的调查对象中占44%,家庭年收入为10万至20万的调查对象中占56%,家庭年收入为20万以上的调查对象中占53%。可见,二胎生育意愿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总体看来,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的二胎生育意愿差异较大。在此前的访谈中,我们访问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根据对其的访问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家庭经济能力无法承受养育二胎的成本,是他们放弃生育二胎的主要因素。

四、养育二胎的经济成本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医疗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改革,使得养育孩子的成本不断上升。很多家庭有意愿生育二胎,但面对家庭经济能力难以承受高额的抚养成本,从而打消了这个想法。养育二胎的经济成本到底有多少呢?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产前产后护理费

对于准妈妈来说,在孕期第11周或12周时需进行第一次产检,产检内容在孕期每个阶段都会有所调整。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每次检查结果都正常的情况下,平均每一位孕妇的产检花费为4000元至5000元。如果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理,花费更多的费用。在婴儿出生时,如果孕妇是自然分娩,并且婴儿的各项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平均每一位孕妇的花费为3000元至4000元;如果孕妇进行剖腹产手术,在同等情况下,平均每一位孕妇的花费为6000元至7000元。

(二)衣食住行等费用

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衣食住行方面的花费将是一笔较高的支出。在通常情况下,一岁前的小孩食用奶粉比较多,也有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的情况。在孩子出生后的前6个月,不能食用辅食,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一位小孩每月的奶粉开销为1200元左右;6个月以上的小孩,可以食用米糊等各类辅食,平均每一位小孩每月的奶粉开销为1500元左右;1岁至3岁期间,平均每一位小孩每月的奶粉开销为1000元左右。如此算下来,一小孩从0至3岁期间仅奶粉花费就需4万左右;在加上尿布、衣物、玩具、医疗等消费,则需要7万至8万元。

(三)教育费用

如今,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个人发展及教育培养,教育成本也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36%的调查对象把自己的小孩送去了早教机构,平均每一位小孩每年的早教费用为15000元左右。另外,有的家长还为小孩购买智力开发用品,总得算下来,在小孩0至3岁期间,平均每一位小孩的教育花费为5万左右。

五、全面“二孩”政策的对策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所反映的对二胎生育意愿有较大影响的是经济因素, 上述的分析证明许多家庭由于家庭经济能力无法承受养育二胎的成本,导致他们放弃生育二胎。经济因素相对来说是不可控因素,与其自身原因有关,但是政府也可以采取一些对应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生育。如果想在有限的家庭经济能力下,最大程度的激励人们的二胎生育意愿,我们还应该进行有效地宣传,让居民从计划生育的禁锢思想中解放出来,从影响一部分人开始,共同影响广大社会群众。我们根据上述经济成本分析,从政府,社会,家庭三方面给出相应的对策,借此来提高家庭的二胎生育意愿,为政府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政府方面

在欧洲地区,许多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数量减少,推出相应的鼓励生育政策。其实我国可以参考欧洲国家鼓励生育政策,来完善我国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由于欧洲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福利机制已经十分完善,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建立过高的福利机制,会使我国财政面临过大压力,所以在参考借鉴的同时,也需要符合我国国情。具体我提出以下对策供参考:

1.给予孕妇适当的优抚政策[4]。现在职工女性的产假一般不少于90天,而女性产后需要休养55天左右。也就是说,我国职工女性休假一般是产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月。所以规定可以适当延长产前休假,减小孕妇在生育时的心理压力,维持孕妇周边环境稳定。其次,给予孕妇(第二胎多孩)一定的财政补贴,规定可以带薪休假,可以每个月得到40%至60%的工资。另外,适当降低对二胎养育家庭的税收,制定仅对多胎家庭有效的新税收政策。

2.建立优惠完善全方位的医疗体系。对生育二胎的家庭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适当降低各方面医疗开销,这笔开销由国家进行补助。提供良好生育环境,由产前安抚,产中分娩,产后护理一体化,降低生育成本。

3.批准开设专业的良好的生育机构。这样,可以方便和确保上述第二条对策实施。简化生育过程,安抚孕妇心态,提高二胎存活率。

(二)社会方面

在这里,社会方面主要是对社区,公益活动,企业机构等提供一些对策进行参考:

1.加大宣传活动的力度。使更多家庭了解全面“二孩”政策,以及生育二胎的好处,积极响应政策的实施。

2.设立生育服务机构部门。这种机构可以为具有二胎生育意愿的家庭提供相关服务。例如,为这些家庭提供一些生育二胎时的费用规划,提供所在地区的医院、生育机构的信息,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医院或生育机构,降低生育成本,另外开展一些相关二胎讲座,为二胎家庭提供养育经验。这样的机构可以在各个社区,居委会开设。

3.企业对所产产品采取一些优惠的促销手段。由于二胎政策的实施,婴儿用品,产后护理用品,保健用品肯定会得到热销。企业应该借此机会提供优惠的促销活动,使得自己产品得到宣传提高销量。生育中心,产后护理中心等机构也可以提供相关优惠活动,提高业绩。

(三)家庭方面

家庭是是否生育二胎的决定者,他们是二胎政策的实施对象。而家庭经济能力是生育二胎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他们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会想方设法去降低生育成本,从而更加理想地生下二胎。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方法来供家庭夫妇参考:

1.时刻关注相关行情。可以使用相关母婴APP了解行情;与已有二胎的熟人交谈总结经验,等待一些优惠政策的出台等。

2.做好预算,“货比三家”。做好相关的财务预算,通过网络、走访等方式寻找性价比较高的生育中心生育二胎。

参考文献

[1]张梦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分析[J].管理观察.2016,(32).

[2]季国华.二胎生育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联性探讨[J].中华少年.2016,(09).

[3]谭雪萍.成本-效用视角下的单独二胎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人口.2015,(02).

[4]李晓楠.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可行性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02).

[5]倪姝囡.“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的生育意愿研究――以长春市为例[D].2016.

[6]李琳,崔元起,刘小芹. 上海市在婚户籍人口二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生殖与避孕.2014,(11).

[7]叶文振.“单独二胎”生育政策的女性学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12).

二胎政策开放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二胎”政策;经济发展;影响

0.引言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其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因此,以人为本就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核。而我国人口众多,控制人口有序增长的压力比较大。在农村“二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会带来相应的影响,保障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就变得相当重要。通过从理论层面对“二胎”政策的实施加以研究,开拓新思路、新举措,希望能对经济的科学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 农村“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1农村“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分析

1.1.1 根据我国人口现状发展的需要,高二孩生育率,叠加第二次“婴儿回声潮”效应,促使人口老龄化进程延缓,增加年轻、高素质的新生劳动力,符合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大量的新生人口将增加未来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以及消费者数量,利于未来经济发展[1]。伴随新生人口的成长,大量消费行业需求有望持续高涨。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来愈严重化,这就对农村“二胎”政策的实施有了强烈的需求。

1.1.2 鉴于我国家庭发展的规模逐渐变小,加上人口基础大,这就等于单个家庭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另外我国失独现象问题也比较严重,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和社会进步,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利于人口年龄的结构合理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工作。

1.2 农村“二胎”政策实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2.1 农“二胎”政策实施的积极影响

1.2.1.1农村“二胎”政策实施之后,通过对人口的影响进而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影响,首先它有助于实现人口结构的优化。我国人口结构主要分为年轻以及成年和老年三种类型,在人口结构合理化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最为显著的就是在生产力上有着鲜明的呈现[2]。在计划生育影响下,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在近些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这就大大降低了生产力,但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可能使老龄化的曲线有所平滑,使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这就必然会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努力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2农村 “二胎”政策的消极影响分析

1.2.2.1 农村“二胎”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发展有着有利的一面,但是事物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相应的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主要就是体现在能够对人口和环境资源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从资源环境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上相对比较少,是典型的资源紧缺型国家。由于农村“二胎”政策的实施,就必然会造成人口数量的上升。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群众生育意愿比较强烈,使得生育反弹势能较大,2014 年全省出生139 万人,同比增长25%,二孩出生同比增长达到65%,这对本来就缺乏的资源环境,将会带来进一步的矛盾加剧,在人口和环境的影响程度上也会不断加大。

1.2.2.2农村 “二胎”政策的实施也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对独生子女家庭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传统观念还比较严重,养儿防老以及重男轻女的现象还依然存在。在农村“二胎”政策实施后,就会有思想保守的老人希望能多添个孙子,在孩子的抚养成本上就会不断的增加。这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就带来了诸多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产生了对中国经济构成挑战的人口趋势。

1.2.2.3 农村“二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过程中,虽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的问题,但是老龄化问题并非仅仅是生育因素造成的,如果只是从生育水平上进行提高,就未免存在着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在日后发展过程中,新增的老龄化人口就会对医疗保障方面的资源争夺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这些层面的分析能够看到,农村“二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也有着消极的一面。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比较主要的家庭模式。在生育率的不断下降下,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在对二胎政策实施之后,对出生率的提高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呢?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二零一三年开始放开单独二胎后,在生育的效果上并不是很理想,在全国能够满足这一生育条件的有一千一百万对夫妇,但是提出申请的只有一百四十五万对。从这些数据能够看到,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效果上并没有达到预期值。面对这些现状,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虽然能够解决一部分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还会存在比较严峻的挑战。所以在具体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的从多个方面详细考虑,注重整个政策的完善化,不能只是从单方面来考虑问题,只有注重多方面问题的考虑,才能把“二胎”政策实施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出来。

2 “二胎”政策实施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对“二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对后续的预案完善要着重加强,通过对实施中的一些关键点加以重视,才能对政策的落实效果的良好呈现比较有利。

2.1 “二胎”政策的科学性实施

对“二胎”政策的实施要注重对其实施的效果进行全面跟踪,结合实际,注重策略实施的科学性,避免再陷入到低生育率的陷阱问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要能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我国在每个发展时期,都会有详细的发展计划,在政策的调整上要和实际的发展紧密结合[5]。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发展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在人口的控制以及人口结构的调整方面,都要能加强重视。而“二胎”政策的实施,就要能和以往的发展经验相吸收,充分和我国的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制定科学化的发展计划。在对“二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为能在这一过程中减轻独生子女家庭抚养的负担,当地政府就要能提供更多的社会养老服务,和“二胎”政策进行相互弥补。计生部门协助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完善城镇失业、无业、自谋职业人员年老奖励政策,认真解决企业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加发养老补助问题。继续深入开展计生助福行动、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紧紧围绕计生家庭健康、致富、养老、助困等问题,完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提高家庭发展能力[6]。

2.2 “二胎”政策的实施要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注重动态化的调整

在实施过程中,要能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注重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注重对医疗事业以及养老事业和教育事业等相关工作的科学实施,保障“二胎”政策实施后续问题的解决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转型发展时期。经过几十年艰苦不懈的努力,计划生育取得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决定性胜利,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人口计生工作将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方向转变。

2.3 “二胎”政策的落实过程中要科学化、分步骤加以实施

从小的方面来说,虽然生育二胎会对这个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但是对于这个家庭的未来还是益大于弊,毕竟一个家庭要同时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孩子,生活压力很大,如果生育了二胎,养老压力就会相对减轻;而且相对于独生子女,有兄弟姐妹关系的孩子更利于孩子的成长、情商发展、道德素养等各方面品质的培养和提高。“二胎”政策的实施要能实现人口结构的调整以及由此带来在经济发展上的有效促进,所以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就要充分注重和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要能从多方面充分的考虑,不能盲目追求政策的[7]。政策的落实要科学化、分步骤进行,山东省就在放开二胎政策方面循序渐进,先是取消了生育间隔,然后允许单方独生子女生育二胎,到现在是全面放开二胎。只有充分注重“二胎”政策的科学实施,才能真正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稳步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二胎”政策是当前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部分,在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我们国家现在的实际国情,要结合人口发展的现状,结合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充分考虑,有效实现我国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在经济发展层面的促进,在策略的实施方面注重和经济发展的结合。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有助于实际目标的实现,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二胎”政策的优化以及调整方案,就能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也希望能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羿.“全面二胎”政策的经济影响与社会后果[J].公关世界. 2015(11)

[2]王强.“二胎”政策放开与消费经济发展关系实例论证[J].商场现代化. 2015(26)

[3]汪淼.基于经济学视角下对开放“二胎”政策的分析[J]. 中国市场. 2014(52)

[4] 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J]. 人口研究. 2014(02)

[5] 王荃.浅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放开“单独二胎”政策谈起[J].新经济.2014(08)

二胎政策开放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第二胎生育意愿;“全面二胎”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008-01

“全面二胎”政策,结束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浪潮。在人口政策转变的特殊时间节点,居民对二胎的生育意愿如何?影响居民生育二胎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文献综述

张丽萍等(2015)研究发现,育龄人群意愿生育水平较低且保持稳定,全部育龄人群的二孩终身生育意愿稳定在55%左右,杨怡丽等(2015)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得出经济条件、职业、文化程度、性别、环境因素等对二胎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谭雪萍(2015)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孩子成本”和“孩子效用”的主要因子进行提炼,最终发现经济因素占主体,同时一些非经济因素仍然表现显著。

二、访谈设计

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本文筛选出极具代表性的四位受访对象,全方位涵盖城乡居民、不同收入、年龄、文化程度群体。在对访谈问题的设计上,本文基于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和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整合出影响二胎生育意愿的各个主客观因素,且根据受访对象的实际情况反复修改,最终定稿。

三、二胎生育意愿原因分析

(一)二胎生育意愿原因分析――要二胎

1.城市居民要二胎的原因

第一,经济条件好,足以负担二胎费用。在城市中有较高且固定收入的家庭在抚养一个小孩的前提下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付第二胎小孩的教育、医疗、衣食住行等费用。同时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也会考虑到以后财产继承的问题,为避免一个孩子出现意外而不能继承遗产,所以会选择生第二胎,以防万一;第二,避免一胎子女出现以前独生子女诸如相对自私,唯我独尊等缺点。由于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关心的特殊地位,极易出现自理能力弱,缺乏合作意识和分享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等缺点。家庭选择二胎,可避免此类问题,对孩子成长、性格塑造大有裨益;第三,降低“失独”、“空巢”等可能性。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一对家庭四个老人只有一个小孩,也就意味着这个小孩是整个家庭的希望,不能生病不能出意外甚至不能远嫁,就连工作也不能离家太远,但是如果做不到这几点,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孤单守在家无人陪伴家庭的问题很难解决。

2.农村居民要二胎的原因

第一,传统观念影响。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儿女双全等。农村中年家庭还是有一定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认为家中必须要有一到两个男孩,现在政策允许,所以他们选择继续生第二胎;第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完善。农村的养老问题是其民生问题中的薄弱环节,为老有所养,他们选择生第二胎,同时也是为减轻一胎小孩养老压力;第三,满足老人的意愿,促进家庭和睦。很多家庭生二胎是迫于老人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女性促进婆媳关系,增进夫妻感情的一种方法。

(二)二胎生育意愿原因分析――不要二胎

1.城市居民不要二胎的原因

第一,生二胎经济成本太高。城市生活压力大,消费水平高,生育小孩投资成本高,很多生活在城市的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放弃再生二胎。其中显性成本包括:生育费、奶粉玩具零食等幼儿时期开支;教育经费;医疗费用;结婚买房买车等一系列支出。隐形成本包括:生二胎会影响到母亲的事业发展,必要时母亲为照顾两个小孩放弃工作,增加了父亲的工作生活压力;如果母亲产后继续上班则需要增加聘请保姆费用或者麻烦老人,增加老人生活压力。同时对于一对夫妻来说具有巨大的抚养赡养的经济压力以及心理压力;第二,一胎小孩的反对。由于第一胎小孩占有欲强且已经习惯当下的生活状态,拒绝与另一个小孩分享现在的一切,分享家人的爱,所以反对家庭再生。继“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很多一胎小孩为反对家庭再生而做出种种惊人举动导致一部分城市居民放弃生二胎;第三,城市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完善,居民老有所养。城市居民的养老问题得到保障,不再依赖孩子解决养老问题。

2.农村居民不要二胎的原因

第一,难以承担高昂的抚养费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少,经济拮据,无力负担抚养第二个小孩的各种费用,迫于经济压力而放弃生二胎;第二,社会性别比失衡,农村出现大龄男青年结婚难问题,而且结婚费用高昂,多生孩子尤其男孩,导致其家庭在子女的婚姻方面的经济负担重。

四、结论

“全面二胎”政策开放后,有二胎生育意愿的原因如下:城市方面,一是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足以负担二胎费用。二是考虑到一胎子女的成长方面,为避免一胎子女作为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相对自私等的特有的成长问题,选择二胎有利于解决此方面问题。三是为降低“失独”、“空巢”等可能性;农村方面主要是受传统养儿防老等的传统观念影响。同时,也有不愿意生育二胎的,主要原因有:城市方面,一是养育二胎的经济成本太高,二是一胎子女的反对,三是主观上不想生育二胎;农村方面则是考虑到经济负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丽萍.中国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5(06).

二胎政策开放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政策调整;配套政策

中图分类号: C9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145-2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根据我国实际国情进行渐进的政策调整。我国因解决紧张的人口压力问题实行“独生子女政策”。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标志着以独生子女政策为中心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始,号召中国家庭“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12月4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通过了新宪法,规定国民实行计划生育的法律义务。由此,独生子女家庭在中国大量出现。当时,超过10亿人口的中国,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计划生育政策也最严格的国家之一。

2 适育夫妇不愿生二胎的原因探析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施30多年在抑制人口快速增长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没有因过于膨胀的人口对经济发展造成致命的影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显示,截止到2014年年末我国总人口数量为13.68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5.21‰。由此可见,我国已经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极低的国家之一,属于“少子化”的国家,明显低于正常的人口生育更替水平。同时,我国人口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达到了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新标准的临界值,开始引起国家重视。人口老龄化加剧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且意味着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下降,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我国今年全面放开了二胎政策,通过调控人口出生率调整我国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危机,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究竟抚养孩子的成本有多高使适龄生育夫妇放弃了生二胎?主要是源于以下6个方面:

2.1 孩子教育费用高昂

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为关心的,因国家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暂且不将九年义务教育列入考虑范畴,单单是孩子的学前教育就十分令家长困扰。学前教育的优质资源稀缺,虽然有足够的学前教育学校,但是师资力量较强的学前教育紧缺,加上家长都想为孩子提供最好教育的强烈需求,优质学前教育十分昂贵,这成为渴望要二胎的父母最为担心的。

2.2 家庭生活成本增加

孩子出生不仅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精力,也需要资金的付出,如奶粉、尿布、衣服等儿童用品。奶粉的质量令家长堪忧,购买国外奶粉成为多数家长的解决办法,进口奶粉需要付税款,价格较国内奶粉高出很多,成为家庭一笔不小的花销。儿童用品需要较高的品质才能保证质量安全,所以儿童用品价格较成人用品高出许多,许多想要二胎的父母不得不将此作为考虑因素。

2.3 赡养老人的压力大

我们现在的人口结构多为一对夫妇上有四个老人需要赡养,还有一个独生子女需要抚养,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成长到现在当年的独生子女正是现在二胎的适育夫妇,他们无兄弟姐妹帮助抚养老人,同时又要抚养孩子,虽然今年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对于经济状况不是十分宽裕的家庭,是不敢也没有经济能力再抚养一个孩子的。

2.4 住房问题

学区房是一个令父母十分头疼的问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都辛辛苦苦赚钱买学区房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如果生二胎便要考虑此问题,因为幼儿逐渐增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难以获得,学区房因为较多的需求而价格上涨,令许多夫妇负担不起。而且,生二胎增加了家庭人口数量,需要更大的住房面积,中国的住房问题本来就十分困扰年轻的夫妇,如今生二胎大大加重适育夫妇的负担,使想要二胎的夫妇心有余而力不足。

2.5 准生证的不易办理

为了确保孩子合法出生,中国夫妇仍然需要得到政府发放的“计划生育服务证”,根据程序要求,准父母需要到居委会、计划生育部门以及他们法定家乡的其他机构盖上十几个章,才能拿到准生证。所以,准生证的不易获取,也成为影响适育夫妇是否要二胎的一项考虑因素。

2.6 交通工具的不便

新生儿的出生虽然令一个家庭喜悦,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如出行的交通工具需要家长慎重选择。虽然私家车在中国家庭的拥有率持续上升,但是较多家庭还是负担不起私家车的。这时便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因为我国人口总量多,城市提供的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对于大多数考虑要二胎的适育夫妇的出行带来了困扰。

3 全面二孩政策的配套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后,我国将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是为帮助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如今,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政策又进行调整的目的是帮助遏制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但是,如果只是出台“全面二胎”政策不能解决中国人口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因为赡养老人和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便压在了一对独生子女夫妇上。所以,国家应出台相应配套政策进行支持和帮助适育二胎的夫妇。对国家继“全面二孩”政策后出台相应配套政策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3.1 出台相应教育政策

当今的国家财政为了经济的发展,只有较少比重的财政资金用于教育,虽然教育的投资回报更高,但是具有滞后性,需要一定的时期后才能显现于经济发展上。并且,“全面二孩”政策需要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大多数学前教育达到优质水平,使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保证受教育公平。

3.2 保障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

如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发,甚至出现大陆居民到香港地区抢购奶粉的事件出现。这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食品的质量不合格,易引发就医的患者增多,会增加医院的就诊人数,从而引发医院的就医资源紧缺,降低医院的服务质量,并大大增加家庭的就医成本;药品的质量不达标,从而拖延患者及时医治,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儿童的疫苗出现安全问题,可能对孩子造成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所以,国家应加大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惩罚力度,使得从根本上减少适育二胎夫妇的担忧。

3.3 加大医疗保险的力度

在中国,一场重病可能会使原本小康的家庭变得贫困。所以,使老人的医疗问题得到保障,便减少了一个家庭生二胎的后顾之忧。国家应加强药品的监管力度,使药品价格趋于合理,使需要赡养老人的适育夫妇减轻压力,有经济实力抚养两个孩子。

3.4 提供住房补助

国家不能较多的干预房价,市场应该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国家可以为生二胎家庭提供住房补助,使生二胎的家庭减少此方面的顾虑,并且可以减轻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的住房压力。

3.5 简化办理准生证的程序

我国政府的行政效率亟待提高,因为较为烦琐的行政程序,大大拉长了办理证件的时间,使得人们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政府在人们的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因此提高行政效率,为人民服务,简化办理证件的程序,是人们的迫切需求。

3.6 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公共物品占有量十分少,需要引起政府的重视,公共物品和服务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决定着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是我国2020年实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 风笑天,王晓焘.从独生子女家庭走向后独生子女家庭――“全面二孩”政策与中国家庭模式的变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2):47-53.

二胎政策开放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计划生育;政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09-01

根据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数为1370536875人(含港、澳、台),中国大陆地区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中国仍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此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有说法认为独生子女对中国的家庭伦理观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中国应该坚持一胎政策还是实行适当放松的二胎政策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我认为中国应该坚持现行的一胎政策,部分地区可因地制宜实行适当的放松的二胎政策。原因如下: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和平年代的“补偿性机制”和瘟疫等疾病的减少,中国出现了建国后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出生率相对较高。而这些人进入适婚年龄后又恰逢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中国出现了“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另外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一亿独生子女,并陆续进入生育年龄,一旦计生政策放开,可能会引起“补偿性生育”和“抢生”。实行放松的计生政策,“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尤其是进入生育年龄的独生子女的存在,将很可能引起新的人口生育高峰。第三次生育高峰中人口增长的基数如此之大,以致于通过一代人的计划生育也即城市一胎,农村二胎,根本无法消化上一代多增长的基数。一旦放松政策,真如有些人所说的年轻人会不理会放开生育吗?但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人丁兴旺的梦想传统岂是那么容易可以改变的?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不均,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这就导致了东西部贫富差距的拉大。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东部的人口继续增多将会导致所剩无几的自然资源以更快的速度递减。中国地大物博,有资源的储备量排名均占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拥有量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大量资源均靠进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是迅速发展,但许是“求快而轻好”,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人口的增多只会导致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人口的增多也将加剧竞争,使教育资源、社会福利等分配的矛盾更加突出,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将日益拥堵,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更是贫瘠,人口的增多,尤其是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人口只会带来共同贫穷。如此一来,贫富差距问题将更为突出。

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抓与宣传,庞大的人口数量带来的恶果,城市居民也许会认同计划生育政策,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大,培育一个孩子的成本逐渐增高,一些人反而不愿意生二胎。但农村居民不一样,他们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教育程度也不高,“多子多福、传宗接代”思想浓厚,一旦放开计生政策,生育率很可能反弹。在计生政策严格实行的时期,在较为落后的农村,超生、逃躲计生委、宁愿罚款也要生的现象屡见不鲜,紧抓政策尚且如此,更何况放开政策?

新的计生政策中明显放开了对农村人口的生育限制,这将难以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如,如今在城市暂居,户口仍在的农民工人口如果生了两胎,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必然会导致城市工作岗位供不应求,失业率增加,农民工的户口、医疗、教育等问题也将成为有效城市管理的一大瓶颈,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若农民工无力将儿女带在身边,家乡又只剩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又会日益凸显。即使农民工子女在农村工作,也只会造成农村本就贫乏的人均教育资源、医疗设施的减少,加剧本就有限的工作岗位的竞争。

现如今国家间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人口政策的放松也将导致教育与人口的矛盾日渐突出。农村人比较不重视教育,到法定年龄就让孩子去打工,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读书好,却因自身素质等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导致孩子更愿意打工而非接受教育。此外,从客观方面来说,农村的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有些村子甚至关掉学校,只在镇上或是市里开学校。人口的增多,只会让农村人均教育资源减少,教育质量下降,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廉价劳动力。城市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只是没有农村那么严重而已。这也为国家增加了教育投入的负担。一胎更有利于家长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而二胎则加重了父母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压力。“未富”不是人不够多,而是人才不够多。

有些人将人口老龄化问题归结于计生政策,但实际情况是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出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们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无关。另一方面,医疗条件的提高与生存环境的改善应该才是老年人寿命延长的主要原因。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还要抚养孩子是有一定压力,但是并不如传闻中的夸张,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老人都有退休金可以拿,且不会要孩子太多赡养费。当今社会倒是存在不少对父母不闻不问的人,压力从何谈起?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应当从放开计生政策入手,如何使新生劳动力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使老年人口不成为年轻人的负担才是应该思考的问题。至于计划生育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观点,也是不全面的。实际上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地区人口性别比失调,主要是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教育落后问题、B超等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违规使用等。

总而言之,计生政策一旦放松,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高效的生产方式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必须不遗余力地推行一胎制,但应注重实施的方式与力度,特殊地域特殊对待,实行适当放松的二胎政策。只有专注于一胎的培育,用发展的效率优先取代速度优先,人才的高素质为主取代高数量为主,才能拉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郭虹飞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