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辨别化学品的正确方法

辨别化学品的正确方法

辨别化学品的正确方法

辨别化学品的正确方法范文第1篇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样,一个优秀的学生也一定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职校的学生虽然在文化成绩上不占优势,但是可以通过哲学与人生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哲学与人生是从哲学的角度上去看人生,这是一个非常深奥的课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面临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思考哲学与人生,在探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社会、看待自己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从别人的一生发展历程中掌握基本的思维方式,并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学生学习哲学与人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慢慢体会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可以明事理、辨是非,认识到明事理、辨是非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如学习《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这一课时,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人生选择、并且走好人生道路的基础,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强不息以及尊重他人等美好的道德品质。物质世界虽然是统一的,但也是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一样,人生的发展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人们在选择自己道路时,正确的选择远远比跑得快重要。让学生正确给自己定位,选择人生前进的方向,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是在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也应该从实际出发,每一个人的条件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一样的选择,所以,给自己定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的学习,让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挫折的时候,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的心理品质,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很多学生进入职校学习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甚至很多学生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来职校学习可能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职校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可能更加自卑和消极,对自己的人生也不抱希望,甚至对社会也会产生一些偏见。所以,在开始上课之后,职校的学生往往表现得非常不积极,上课态度非常不好,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所以,对职校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非常必要,是改变职校学生人生轨迹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不但在学习上缺乏动力,还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哲学与人生是必修的德育课,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人生阅历,再结合教材上的案例,通过各种故事阅读,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去发现自身的不足,分析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找到不断完善自身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如在学习《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的时候,通过物质在运动中存在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个体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自我超越,然后通过“爱因斯坦的梦想”的案例,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要遵循自己的天赋,不在不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浪费时间,教育学生要敢于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通过《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的学习,让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明确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做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让学生明白人都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但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和谐更是中国的宝贵文化。让学生明白,只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创造快乐的人生。

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就是运用辩证的方法正确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入手。职校学生的内心特别敏感,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是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哲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哲学思维模式,在哲学与人生的学习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但是由于他们的内心非常敏感,在课堂上不愿意回答问题,慢慢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思辨能力很难提升。但是,通过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就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升思辨能力。哲学与人生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和解决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为健康的人生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思辨能力。

如在学习《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但能够透过现象认识现象的本质,还能透过假象认识事物的真相。通过现象和本质的辨证统一关系的学习,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了解现象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通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习,强调在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情况下需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帮助学生看清这个世界,让学生在面对新情况的时候可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时候,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辩证思维的运用,让学生用联系、发展以及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并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和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涉及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转变抽象的思维方式。同时,还可以列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等多位哲学家的新思想故事,让学生明白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甚至可以决定这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哲学与人生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提高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应该充分发挥哲学与人生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以及思辨能力和创新思想,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玉清.哲学与人生对提高职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J].才智,2013,(16).

[2]曹毓.德育为首,技能为主,全面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5).

辨别化学品的正确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辨能力;小学品德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5-0034-0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知、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呢?

一、关注时事,在新闻事件中分析

小学品德课程集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去挖掘丰富的现实社会的信息,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时,就“你有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的经历吗”这一问题开展了全班调查。在得出大多数学生都有让座的经历后,播放了两件新闻时事:一件是《扬子晚报》的报道,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另一件是《南京零距离》报道的一位孕妇上车后无人让座,因站立时间过长导致早产的事情。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为什么有人愿意让座,有人却不愿意让”的问题,开展分组讨论,分析原因。最后,学生得出让与不让是因为思考的角度不同。让的人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是为他人着想的;而不让的人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是较为自私的。

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之一。教师引用典型的新闻时事作为案例,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说服力,更好地阐释了课本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启发了学生积极思考。

二、回归生活,在道德冲突中判断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道德的某些积极因素被淡化,出现了一些社会道德滑坡倾向,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正处于道德社会化关键期的少年儿童。当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社会事件发生冲突时,小学品德课程要求学生能对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在冲突中理性思考,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领自己的行为。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时,教师播放了一个学校生活场景:小王刚打扫完卫生,检查老师就来打分了。这时,小王突然看见地上还有个纸团,赶紧上前一脚踩住,结果当天的卫生得了满分。老师请学生就这件事情谈谈想法。在“踩”与“不踩”的问题上,学生的观点发生了碰撞。教师适时引导:这样得到的满分光彩吗?欺骗老师得来的荣誉能要吗?接着教师讲述了“曾子杀猪”和“一诺千金”的故事,然后再让学生对小王事件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检查、评比中都要实事求是不做假,宁愿失去荣誉也不能失去诚信。

面对道德冲突问题,教师没有灌输,而是在与学生的沟通与对话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思考,对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学会了分辨和正确判断。可以说,富有辨别力、判断力、洞察力的思辨能力和价值理性,就是在这种良性的沟通与对话中激荡生发出来的。

三、设计活动,在辩论竞赛中明理

小学品德课程倡导活动化的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明理。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体现辩证思维的相关知识点,设置情境,开展辩论活动。这有助于学生把书本中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理念,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达到注重知识应用、积极实践的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之后,开展了一场题为“讲诚信是否吃亏”的辩论会。正方是“讲诚信不吃亏”,反方是“讲诚信会吃亏”。在辩论前,学生自由分组,分别根据各自观点从现象、理论、价值等层面搜集论据;在辩论中,学生反应机敏灵活,语言巧妙精当。以下是一段正反方学生的辩词——

正方:一个讲诚信的人,无论走到哪里终究都不会吃亏,在学习上,他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在工作上,他能赢得同事的赞誉。

反方:诚信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事物总具有两面性,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讲诚信往往会吃亏。有同学考试作弊取得了好成绩,假如他主动向老师说出真相,好成绩就会被取消甚至会受到校纪校规的处理;有些商家老老实实经营却难以维护,而有些商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却获利巨大。

正方:作弊向老师承认错误,虽然他看起来吃了亏,但他会获得老师和同学的信任。那些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商家虽然暂时会获得利益,但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终究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不讲诚信可能会获得一时的好处,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反方:如果最后吃亏的是自己,那指鹿为鹿者为什么会被杀?

正方:那你愿意和不守诚信的人交朋友吗?

……

辨别化学品的正确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钢琴;辨听能力

钢琴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点学科。因此,钢琴教学中耳音的辨听能力影响着钢琴演奏的水平。我们必须认识到钢琴教学中耳音辨听的重要作用。我认真地思考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演奏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了探索。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以音响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共鸣,要想音乐更加美妙动听就要弹出好听的声音来,要有敏锐的耳朵,这就要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辨听能力,使学生把握音乐形象,正确感知音乐,了解音乐,了解音乐语言,进而了解音乐艺术实质。通常耳音辨听的训练是在进入音乐学习后,方可接触到,并且是从儿童的低龄阶段就开始进行训练,而学前教育的学生早就超过固定耳音的最佳训练时期,如何迅速提高耳音辨听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

与现在的视唱练耳课不同的是钢琴课的耳音辨听训练是将其渗透到钢琴教学中,即钢琴曲转化成耳音听力与弹奏的综合练习,训练内容不仅包括单音、音程、和弦,还包括节奏、力度、速度的辨听训练,在提高学生弹奏技能的同时,增强基础音乐知识的全面了解和修养,在引入钢琴耳音辨听训练的同时,教师要拟定教学计划,并掌握知识的循序渐进和巩固方法。

一、音高的辨听能力训练

因为学生初学的年龄比较大,开始阶段的训练,主要以单音旋律的耳音辨听训练为主,并且在力度色彩及节奏上进行要求。例如,应用《拜厄钢琴教程》中单手基本音级的级进练习时,从弹奏的声音上要求,这包括手臂、手腕和手在内,全部放松,让指尖正确地触键,教师把上行级进描绘成士兵台阶一样,学生边弹边唱,仔细听辨,让学生唱出每一台阶的音高。牢记标准的高度及其他音的高度,以动听的声音进行练习,学生掌握后,以此类推根据钢琴教材的进程弹奏并弹唱听辨其他三度、四度、五度的跳进音程(旋律、和声),之后到双音,分解和弦,和弦(三和弦、七和旋及其转位)及调式的训练上。

二、音色的辨听能力训练

音乐具有声音色彩的变化,这就要求多样化的音色,要清楚地表达所演奏的乐曲的曲调起伏,不但旋律线条的强弱变化,连经过句的强弱变化都应更丰富,确切地理解并正确地表达强弱变化。这是塑造正确声音形象的最为重要的条件,如,学习《拜厄钢琴教程》第55条中出现的f(强)、mf(中强)、mp(中弱)、p(弱)、pp(很弱),为训练学生的耳音要求学生用最轻的声音(ppp...)开始,以后逐渐增加击键的力度和抬手的高度,这样一直到最强的极限(比这个声音再响的已经不是声音而是敲打了),这个练习可以在一个音或是两个音、三个音或者四个音的和弦以及相同的乐句上进行,要求学生细致辨听。这个简单的练习很重要,因为它可以使人认清钢琴声音的极限,只要能够在钢琴音的延续过程中清楚地听到所有力度变化的人,才能够正确评价钢琴声音的美,学生要掌握音色的必要变化,才能够明确地表达和声、旋律和伴奏之间的关系,这种训练方法比死记硬背表情术语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理解。

三、节奏的辨听能力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没有节奏就不能够很好地表现乐曲的风格、情绪,能够把音乐的节奏特性鲜明强烈地表现出来时,哪怕有极个别的音符错误,我们都仍然会受到感染并产生共鸣。相反如若节奏弹得很平淡松散,缺乏逻辑和特色,哪怕一个音符不差,也很难打动我们,这就是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意义。为提高音乐节奏感,增强辨听能力在钢琴的弹奏中,让学生做以下练习:

1.在钢琴上,左右手分别用慢速、中速、快速三种速度弹出均匀的四分音符的节奏。

2.用同样的音符加上重音弹出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节拍的强弱关系。

3.双手做“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四”的节拍练习。

4.双手能力增强时进入“二对三”的拍子练习,如果这个“关”能够通过,就不会感到拍子上的困难了。可以应用《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作品299之26条进行练习。

5.拍子与速度的综合练习,这将有效地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节奏与节拍感的基础。

6.用现代的节奏大师游戏来增强辨听能力,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听觉感。

在钢琴教材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练习曲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进程不断增加耳音辨听的训练内容,在学生有了一定听辨基础后,还需要进入更高程度的训练,充分利用CD、节奏大师等现代的高科技的装备来训练节奏感,增强辨听能力,用不同的音响设备听同一作品不同弹奏家的音乐处理,分析作品的风格及情绪的不同表现,增强音乐听觉的练习。钢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耳音辨听的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听辨欣赏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钢琴演奏水平,使音乐变得更加动听。

辨别化学品的正确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思辨能力是发展学生潜力,培养其具有创新精神、独立人格的接班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要学会站在各种角度探究、认知、观察各类问题以及社会现象,能对生活中碰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以及理解自我、他人和社会,进而为学生参与以及适应社会,成为拥有良好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挖掘教材深度,实现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抓住思维空白点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大部分认识仅停留于问题的表面。教师要擅长抓住学生的思维点,进一步挖掘以及引导他们的潜在意识开展有效思考[1]。例如,在《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插图中出现了父母批评孩子的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父母生气的情景,并说出对爸爸妈妈的评价。有的孩子说自己的妈妈很凶,经常打他骂他。教师不急着对学生的想法做出评价,而是认真引导让学生谈一谈,妈妈在什么情况下打他或者骂他?再进一步帮他分析:妈妈表扬过你吗?什么情况下会表扬你?妈妈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打你?经过分析让他明白妈妈打他、骂他还是因为很爱他,只是有时候方法不正确。教师继续请同学帮他提建议,怎样让妈妈改变对待他的态度与方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并且学习到了与父母相处的方法。

(二)扩大矛盾冲突点

活动中最能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的即抓牢他们在体验进程中的内心感受,持续在思维碰撞中扩大冲突点。在《我爱我们班》一课“团结友爱的同学们”这个话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你发现好伙伴身上有缺点时,你是否还愿意与他做朋友?当你与好朋友产生矛盾时,你是否还会维持你们之间的友谊?学生在此环节各抒己见,都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说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也愿意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矛盾。交流初期有学生说“不交这样的朋友”,教师立即指引他们进一步思考:既然是好朋友怎么可以轻言放弃?难道因为他有一个缺点你就不想再与他继续做朋友了?怎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抓牢这一时机,扩大矛盾点,激发学生进行思辨,进而对朋友之间如何相处获得了更准确的认识。

(三)巧用“两难问题”

和以往的教材相比较,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中编排了不少“两难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例如,《大家排好队》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知道排队要按先来后到的顺序,不能随便插队。但在绘本故事中,却出现了两个插队的人物——一位年老体弱的老爷爷和一个年幼的小男孩。针对这两个画面,教师向学生抛出了“该不该让他们插队”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不该让他们插队,因为人人都要守规则;有的学生认为可以让他们插队,因为要懂得尊老爱幼。当出现这类两难问题时,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的理由充分,表述清楚,教师都应该肯定他们的判断和选择。在学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让规则意识成为学生生活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二、组织辩论竞赛,实现思辨能力的提升

(一)立足教材内容进行辩论

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挖掘课本中展现辩证思维的有关知识点,对情境进行设置,展开辩论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进一步内化成自身的道德思想,把实践与理论进行结合,以达到重视知识运用、积极实践的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解了《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后,举办了一场辩论会,题目叫作“讲诚信是否吃亏”。在辩论前,学生进行自由分组,依次按照各自观点从价值、理论以及现象等方面搜集论据。在辩论过程中,学生详细地考虑问题,以客观事实说话,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批判性及缜密性,进一步提升了辩证思维品质。

(二)捕捉课堂生成进行辩论

《道德与法治》课程主张让儿童通过在情境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提升辨别美丑、分清是非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道德判断的模糊点,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2]。例如,在“吹向世界的中国风”这一话题的教学中,教师讲到中国功夫——武术时,有学生提出“武术就是打架”的说法。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对这一说法进行引导,可能很多学生也会产生同样的错觉。教师应马上抓住这一课堂生成点,抛出“武术和打架一样吗”这个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辩论。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资料,一起剖析人物事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互动、争论、合作,在碰撞和争鸣中明白:中国功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讲求礼、苦、超越。练武的人首先要知礼,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打架是一种违法行为,是恶人之道,是不文明的行为。通过这一思辨过程,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形成了正确的道德判断观念,还学会了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

(三)关注生活资源进行辩论

学生思维活跃的前提就是丰富的生活内容。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社会性发展以及优良品德形成的前提。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注重他们在生活中的各类体验,使之变成珍贵的教学资源;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所见所闻,仔细记录校园生活的精彩瞬间,与同学、教师之间发生的各类感人事件,留意学习的焦点事件;参与家里的大小事情,做家庭的小主人,记录自己的感悟。在课堂上,笔者常常与学生交流一些热点的问题,在交流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发生了碰撞,这有利于他们认识生活以及社会,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例如,发生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公交车坠江是谁的错?引发学生从乘客和司机两方面的做法进行分析、思考、讨论。经过思辨,学生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以此指导今后的生活实践。

三、重视课堂评价,提高思辨的实效性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不但要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更关键的是在整个学习活动进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尊重他们的感受,在学生思辨进程中开展实时指引与评价。评价语言既要指向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表现,又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客观分析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持续认识及提高自己。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在活动中获得思考和启发。

结语

辨别化学品的正确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像处理;分辨率;图像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07-02

分辨率是用于量度图像内数据量多少的一个参数,表示的意思是包含的数据越多,图形文件越大,表现的细节越丰富。图像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多用电子产品)。而图像处理的过程包括图像创建、处理与输出,在图像处理环节中,分辨率的正确选取对于图像的输出效果至关重要。

一、正确理解图像分辨率

1.分辨率的原理。分辨率是和图像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衡量图像细节表现力的技术参数。图像包含的数据越多,细节越丰富,图形文件越大,耗用的计算机资源更多;反之,图像包含的数据不充分,图像就会粗糙不清晰。所以,在保证图像包含足够多的数据,能满足最终输出需要的同时,也要适量或尽量少占用计算机的资源。图像有两大类:一类是向量图即矢量图,另一类是点阵图即位图。矢量图是由大量数学方程式创建,其图形文件是由线条和填充颜色的块面构成,对其进行调整时,图形不会失真。位图由像素组成,其图形文件具有精细的图像结构、丰富的灰度层次和广阔的颜色阶调,一般是通过电子设备获取。经过图像软件的处理,矢量图也可以转换成位图,如动画片的原图属于矢量图一类,经过转化,也属于位图一类了。

2.分辨率常见的表达方式。图像分辨率的表达方式可以用“水平像素数×垂直像素数”来表示,也可以用规格代号来表示。“像素”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现象:每英寸内扫描设备可以捕捉信息的多少、一幅电脑数字图像的信息总数和显视器同时显示的独立的水平和垂直元素数。“图像分辨率”也可叫做“图像大小”、“图像尺寸”、“像素尺寸”和“记录分辨率”等。这里的“大小”和“尺寸”即可以指像素的多少,又可以指画面的边长或面积的大小。

3.分辨率常见的度量单位。ppi(Pixel Per Inch)即每英寸的像素数,是输入设备每英寸内可以实际采样的像素数。图像ppi值越高,画面的细节就越丰富,因为单位面积的像素数量更多。dpi(Dot Per Inch)即每英寸点数,是输出设备每英寸内可以记录的点数。类似于密度,即每英寸图片上的像素点数量,用来表示图片的清晰度。杂志和某些扫描软件接口仍然使用dpi来描述扫描或输入分辨率,从技术上来说,每英寸的点数是用于描述输入设备分辨率的。lpi(Line Per Inch)即每英寸的网线数,是加网线数的度量单位,是印刷中采用加网的方法,对各种灰色、彩色阶调进行模拟,最终用印刷网点的大小来表示。

二、图像处理中正确选取分辨率

1.平面设计中的分辨率。平面设计中的图像的分辨率以ppi来度量,它和图像的宽、高尺寸一起决定了图像文件的大小及图像质量。一幅图像文件宽8英寸、高6英寸,分辨率为100ppi,若图像文件的大小不变,将分辨率降为50ppi,锁定宽高比,图像的宽将变为16英寸、高变为12英寸;打印输出这两幅图像文件,后者的幅面是前者的4倍,图像质量下降了很多;把这两幅图像文件送入计算机(显示模式为800×600的显示器)显示,结果,两幅图的画面尺寸一样,画面质量也没有区别。对于计算机的显示系统来说,起作用的是这幅图像所包含的总的像素数,即另一种分辨率表示方法:水平方向的像素数×垂直方向的像素数。这种分辨率表示方法同时也表示了图像显示时的宽高尺寸。ppi值变化前后的两幅图,它们总的像素数都是800×600,因此在显示时是分辨率相同、幅面相同的两幅图像。

2.扫描分辨率的参数设置。选取合适的扫描分辨率是一件最重要的输入工作,需要考虑文件的大小、输出要求的分辨率、网点频率、图像的大小与扫描品质,这些项目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基本问题计算出合适的扫描分辨率:①原始图像的尺寸大小,如果只扫描原稿中的一部分,就可将需要扫描的尺寸输入到扫描仪的设置界面中。②要将图像输出到何种介质上,印刷品、多媒体视频设备,还是胶片。③最终输出的尺寸,如果输出到印刷品,那么其尺寸要根据图像的不同而变化,合理地决定一幅图像中应包含多少信息。④如果输出是印刷介质,那么最终输出设备是网目版印刷机还是连续色调打印机,打印机的分辨率是多少。⑤扫描图像的色彩深度,线条图、灰度图,还是彩图。因此,扫描分辨率不存在适合于所有图像的通用值,最终目的是获得恰如其分的信息量,以满足输出需求,虽然扫描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但也不能超出原搞或输出设备的分辨率。比如:制作网页或E-mail发送可以使用72-100dpi;一般报刊图片,不超过100dpi;彩色杂志和宣传画可以使用100-300dpi;用于OCR文字识别(黑白模式),可以使用300dpi;一般的彩色照片可以使用300-600dpi;精细的工程机械图和建筑设计图可以使用1200dpi等。另外,分辨率并不是确定一幅扫描图像质量的唯一因素,扫描仪的动态密度范围等因素也同等重要,它们可以确定色纯度和细节的清晰度,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量和信息密度去模仿连续色调,改善扫描效果。

3.选取合适的打印分辨率。打印分辨率一般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它的具体数值直接决定了打印效果,通常情况下,激光打印机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的输出分辨率几乎是相同的,当然也可以人为进行调整控制;而喷墨打印机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的输出分辨率相差很大,一般情况下的喷墨打印机分辨率就是指横向喷墨表现力,如800*600dpi,其中800表示打印幅面上横向方向显示的点数,600则表示纵向方向显示的点数。分辨率不仅与显示打印幅面的尺寸有关,还要受打印点距和打印尺寸等因素的影响,打印尺寸相同,点距越小,分辨率越高。图像处理过程中,你所选择的分辨率必须能满足最后输出时的品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打印分辨率也就决定了该打印机的输出质量。在图像打印输出前给图像设置一个与打印机分辨率匹配,才能得到最好的输出效果。如果图像分辨率大于目前为打印机定义的线频率的两倍,在打印期间一些图像信息将被舍弃,一些图像细节在打印作品中将得不到体现,并会延长打印时间。如果目标打印机的分辨率指标以每英寸点数作单位,而不了解所用输出设备的线频率,可参考下表中的经验值对图像分辨率与打印分辨率进行匹配。

总之,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图片处理时有好几种不同的分辨率,能否正确掌握这些分辨率对于图像质量和尺寸大小都至关重要,各种分辨率的合理选取是影响图像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吴涛.PHOTOSHOPcs2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科海出版社,2006.

[2]周建国.国禾数码工作室.PHOTOSHOP7.0中文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相关期刊更多

内科理论与实践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科普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教育厅

医学美学美容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