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鳝鱼的养殖技术

鳝鱼的养殖技术

鳝鱼的养殖技术

鳝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

黄鳝又名鳝鱼或长鱼,在我国分布极广,它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具有补气、补血、消炎、祛风除湿等功效。黄鳝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饥饿,便于运输,是很有养殖前途的品种。家庭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建造水泥池养殖,其养殖方法简便、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现将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鳝池建造

要选地势稍高、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可建成地上池、地下池或半地下池。面积以30~50 m2为宜,池壁和底部要打磨光滑,以免鳝鱼在活动中擦伤皮肤造成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池深80~100 cm,池形一般为长方形、椭圆形或正方形,东西走向[1]。并设置自然溢水口,进排水管用铁丝网牢固封闭,严防黄鳝外逃。池子顶端应高出水位30 cm以上,池壁顶部可做成“T”字形。底层铺20~30 cm河泥或用青草、牛粪沤制的壤土,泥层以上水位保持在20~25 cm为宜,池面1/3的水面可适度种植茭白、水花生、水葫芦、蒿草等水生植物,以供鳝鱼遮荫躲避,还能降低水温,改善鱼池环境。同时可在池边种植丝瓜、南瓜、扁豆等藤蔓作物,将藤蔓牵引于架上形成遮阳棚盖,其遮阳面积以占水面的1/3为宜,保持池水有一定的光照。

2苗种选择与放养

苗种有来源于笼捕的野生幼鳝,也可从市场收购,但受伤破皮、断尾的鳝要除去,最好选择人工繁殖的苗种。苗种应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活动力强、大小一致的黄鳝。一般要求重量以20 g/尾为宜,也可投放30~50 g/尾的大规格鳝鱼。

在鱼种放养前15 d,用10 mg/kg的硫酸铜和100 mg/kg的高锰酸钾混合液进行全池泼洒,浸泡7 d后,换上清水。放养前为了测定鱼池是否留有残毒,可用体长5~10 cm的鳙鱼或鲢鱼苗按2~3尾/m2作“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池中毒性已消失,反之则应推迟放养。放养时间以早春为好,1周内放齐。放养量一般为1.5~3.0 kg/m2,条件好的可放到5~6 kg/m2。鳝种放养前,用4%食盐水或10 mg/kg漂白粉浸浴10~20 min,以消除鱼苗体表的病原和寄生虫,增加抗病力。放养时要注意暂养池与放养池的水温温差不宜过大,不得超过3 ℃。如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

3合理投饲

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特别喜食鲜活饵料,或蛋白质含量高的混合饲料,如各种昆虫的幼虫、小鱼虾、螺蚬、蚌肉、蚕蛹、蚯蚓、蝇蛆、禽畜的下脚料等,也可投喂一些植物性饲料,如米糠、麦麸、豆渣、瓜果等[2]。鳝种入池后必须进行饲养驯化工作。驯化的具体方法为:鳝种放养后3 d内不投饲,以使鳝种体内食物全部消化,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然后从傍晚开始用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配合投喂,投喂量应由少到多,逐步增加。投喂时间逐步提前,并结合条件反射训练,直至能吃多种配合饲料,并能在9:00、16:00左右摄食为止。

要定点投喂,一般每池设5~6个食台,要求将饲料投入食台,便于掌握食量和清除残饵。一般鳝池每天投饲料400~500 g/m2,占黄鳝体重的5%~8%,投饲应在傍晚进行,日投量占鳝鱼总体重的3%~5%,6—8月投饲量为总体重的6%~7%;投饲量随鳝体增长而加大,在生长适温时应多投勤投,15 ℃以下时可少喂或不喂。

4日常管理

水质调节:一是保持适当水位,水位必须长期控制在5~15 cm,不能超过20 cm。水浅易导致水质恶化,引起黄鳝停食和患各种疾病。二是坚持勤换水。一般情况下,3~5 d应换水1次,盛夏时节最好1~2 d换水1次。新换的水特别是井水,要提前1 d抽到蓄水池,使水温调节至与池水相近,温差不能超过3 ℃;如能长期有一股微流水注入则较为理想。三是及时清除残食。每次喂食3~4 h后,对残留的饵料要用细网瓢清除。特别是盛夏高温时节,为防止残饵发酵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还必须坚持每周向池中泼1次生石灰水,以杀灭病菌,调节水体酸碱平衡[3]。

对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或准备囤留到春节期间价高时上市的黄鳝,应及时采取安全越冬措施:一是干池越冬。11月以后,当水温逐渐降至15 ℃以下时,黄鳝开始钻入土层深处越冬,直到翌年2月。在越冬期间可将池水排干,并在上面铺1层15~20 cm的稻草或麦秸,以保持泥土湿润和防止土层结冰。二是带水越冬。在黄鳝进入越冬期前,将池水升高到1 m左右,让其钻入水下泥土中冬眠。水面结冰时要及时将冰打破,谨防黄鳝缺氧窒息死亡。

5病害及其他生物危害防治

因为黄鳝体表无鳞,易受致病菌、寄生虫的侵袭,再加上黄鳝对少数药物敏感,专用的特效药不多,所以在生产中要以生态预防为主,比如:养殖用水严格消毒、过滤,在鳝池中放养蟾蜍,减少人为损伤等,巡池时见到病鳝应及时捞起隔离,查明病因,对症下药[4]。在水霉病防治上,选择体表无伤、体质强壮的幼鳝,在放养前用石灰对鳝池进行消毒,发现患有水霉病的黄鳝要及时用5%的碘酒涂抹患部,或用3%~4%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 min,就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在梅花斑病防治上,由于蟾蜍可在鳝池中放养一些身上的蟾酥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若已发病,应立即更换池水,把剥去皮的蟾蜍,用绳子系好后在池内反复拖动,1~2 d即可除病。在发烧病防治上,在养殖池中投放少量泥鳅,利用其吃掉残饵和上下窜动,增加水中溶氧量;发病后应立即彻底换水,并泼入0.07 mg/kg硫酸酮溶液50 mL/m2或青霉素30万U/m2对水25 kg泼洒。生长期间,尤其是刚放鳝苗和黄鳝的繁殖季节,绝对不能够放鸭子入池捕食。为防止猫、鼠、鸟类等动物入池捕食黄鳝,最好用旧网片盖住池子,或是采取其他保护措施[5]。

6参考文献

[1] 陆友福,杨正锋.黄鳝水泥池高密度养殖新技术[J].科学种养,2009(7):37-38.

[2] 胡王.黄鳝养殖实用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104-107,188.

[3] 柳富荣.黄鳝池塘网箱健康养殖技术研究[J].中国水产,2010(5):81-83.

鳝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第2篇

一、黄鳝

黄鳝又称鳝鱼,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根据美国试验研究资料,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鳝鱼的维生素A含量高得惊人。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黄鳝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经济鱼类,颇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黄鳝夏秋季销售价格较低,但冬季销售价格相当高,在春末夏初季市场价格较低时收购野生黄鳝进行生态养殖,冬季价高时上市销售,不仅可以赚取丰厚的季节差价,而且通过人工养殖5~6个月,黄鳝增重利润更为可观。由于野生黄鳝被大量的捕捉,资源越来越少,市场缺口越来越大,开展黄鳝人工养殖前景广阔。

黄鳝养殖可采用在池塘、水库、湖泊、河沟等安放网箱或在地面修建水泥池养殖,每年4~7月收苗养殖,冬季出售。养殖设施简单,投资小:每口网箱(6平米,可使用3年)成本50元,投鳝苗9公斤288元;饲养5~6个月可增重3~5倍,其饲料及药品开支378元,一口网箱养殖总开支约686元。秋末冬初季可收获鳝鱼25~40公斤,如按保守计算一个网箱收获30公斤,冬季每公斤售价50元,可收入1500元,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养殖,每6平方米养殖面积即可获利润800元,每667平方米(1亩)按60个网箱计算,至少可获利4.8万元,养殖效益相当可观。

二、泥鳅

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泥鳅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性平、味甘,入脾、肝经;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之功效。

泥鳅养殖可采用池塘围网、稻田围网、网箱或水泥池开展养殖,泥鳅苗采用自繁自养为主,也可收购野生泥鳅苗用于养殖。

每667平方米养殖面积设施投入1000元;人工繁殖每667平方米引种鳅20组开支1720元,可获泥鳅10万~12万尾以上,产泥鳅1200公斤以上;饲料及药品开支1200公斤×14元=16800元,合计开支19520元。冬季商品泥鳅销售按每公斤32元计算,每667平方米产商品泥鳅1200公斤,销售收入38400元,纯利润可达18000元以上。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立足家乡,早日干出一番自己的致富事业,本刊特邀在我国最早进行无公害生态黄鳝养殖技术并获多项国家专利的技术专家联合举办无公害生态黄鳝、泥鳅养殖新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①养鳝场设计与修建,鳝苗的收购与处理,黄鳝的育肥,鳝苗的繁殖技术,黄鳝的疾病防治,驯化饵料蝇蛆及蚯蚓养殖技术等。②泥鳅池设计与建造,泥鳅人工繁殖,泥鳅苗培育及饲养管理,野生泥鳅苗收购与处理,泥鳅的疾病防治等。

三、培训方法

1.生态黄鳝养殖技术培训班。函授培训费1380元,包括黄鳝培训教材一本(约150万字)、蚯蚓及蝇蛆养殖培训教材一本(约130万字),培训光盘5张;面授培训费2480元。

2.泥鳅繁殖及生态养殖技术培训班。函授培训费1280元,包括泥鳅培训教材一本(约130万字),培训光盘2张;面授培训费2380元。

学员可任意选择参加面授或函授培训学习,暂时不方便参加面授培训学习而采取函授培训学习的学员,如还需要面授,可在方便时补交差价即可参加面授培训学习,面授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养殖基地实地学习,在学习期间,学员可亲自操作(注:参加泥鳅面授培训的学员,每人至少繁殖一批泥鳅苗),时间不限,学会为止。

鳝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第3篇

种过菜、养过猪,可效益都不高,我终于悟出个道理:靠种地很难致富,得干点别的!

一天,邻居抱怨道:“黄鳝太难养了,我在顶楼养的死了一大半,赔了好几千!”我眼前一亮:在夏天,黄鳝销售是旺季,才1元一斤;可到了冬天进入淡季,就要卖到10元一斤。如果把夏天的黄鳝养到冬天卖,就可以赚到近10元的差价,一年养几百斤,就是几千元的利润。多大的赚头啊!

于是,我买来100多斤黄鳝种苗,可是一个月下来,黄鳝没剩几条。不信邪的我又买100多斤,结果还是一样。这时,我意识到:黄鳝确实不好养!像以前那样蛮干是不行了,要靠科学。于是,我买来了养殖黄鳝的专业书籍,发现黄鳝种苗很关键,健康的种苗可以提高成活率。黄鳝种苗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捕捉方式,因为黄鳝多是野外捕捉,笼捕和手捉,对黄鳝的伤害最小;体表,是否有伤痕;放入水中后,如果黄鳝的头伸出水面,则不健康,再用手转动,如果黄鳝游动无力,也是不健康的……有了这些知识,我的信心足了。这次,又买了2000多斤黄鳝,挑的都是健康的苗子。这一年,我赚了2万多。

别人跟风我升级发展规模养殖

1997年,看到养黄鳝赚钱,大家都像我一样――夏天买下黄鳝,仅喂维持生命的饲料,然后到冬天卖,赚差价。卖的人多了,黄鳝的价格自然就跌了下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现在大家卖黄鳝单纯赚差价,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饲养。而且,人们大规模的捕捉,使野生黄鳝越来越少,如果照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这行生意会做不下去的。怎么办?建养殖场,饲养黄鳝形成规模生产。同年,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地址:641400四川简阳市建设中路272号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832-7017524联系人:王太新省略)成立了。

我选来健康的种苗,满怀希望地养了起来。这天,我发现黄鳝都蔫蔫的,于是按照饲养书上的理论给黄鳝治病,可是黄鳝却死了近大半。怎么回事?原来,我手中的书出问题了。我买的书版本古老,有的甚至是八十年代的;还有一些书,是鱼类专家套用其他鱼类的饲养经验写成的。可黄鳝的体质特殊,这些经验并不合适。书本上的知识不能用了,我就到黄鳝主产区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考察,并请来四川农业大学的教授做顾问,还去江苏淡水研究所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养殖黄鳝的知识,特别是对鳝病的防治。有了系统的知识,我的黄鳝成活率提高了。

刻苦钻研养殖技术

攻克难题越干越顺

在进行规模化生产时,我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难题一:黄鳝喜欢吃活动的食物,人工养殖后,如何驯化吃静态食物?以前,赚季节差价养黄鳝,目的就是维持黄鳝的生存,抓一些野生蚯蚓就够了。可是要大规模养殖,光靠捕捉野生蚯蚓是不够的。

最初,我想到搞黄鳝的配套养殖,引进肉鸽、山鸡喂养,用肉鸽、山鸡的粪喂蚯蚓和蝇蛆,给黄鳝供食。这个方法虽然成本低,但是粪料来源容易受到限制,效果不理想。

后来,市场上有黄鳝的专用饲料,可黄鳝喜欢吃动态的食物,一时不接受,同时还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于是,我在专家的指导下,配制出黄鳝专用浓缩饲料,利用该浓缩饲料与普通鱼饲料和蚯蚓、蝇蛆、动物内脏等拌和投喂,结合独特的驯食技术,黄鳝都爱吃。而且成本仅是专用饲料的30%-50%。

难题二:如何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提高捕捉数量?过去养黄鳝都在稻田养,黄鳝喜欢钻洞,捕捞时都往田地里钻,一亩地投1000 公斤黄鳝苗,到最后长成商品鳝时,只有70%-80% 能捕捞上来。另外,黄鳝是弱肉强食的动物,传统饲养方式,饲料投放不均匀,饥饿的大黄鳝吃小黄鳝,大的越大,小的越小,导致产量严重不足。我研究一种小池密养技术,就是用小型的水泥池进行高密度饲养,用20 平方米的池子可以饲养200公斤商品鳝。这种方式,保证了饲料的投放均匀充足,避免了大鳝吃小鳝的现象。同时在池底铺上水草,模拟黄鳝的自然生长状态,捕捉时黄鳝都钻进水草中,避免了因捕捉不当造成的不必要死伤。

难题三:黄鳝的自然繁殖环境难以模仿,如何解决人工繁殖黄鳝成功率低的问题呢?野生黄鳝用自己吐出的泡沫把鳝卵托近水面进行孵化,这种特殊的泡沫可以保护鳝卵,孵化率高。人工养殖后,雌雄黄鳝的期不能同步,我试过了传统的方法:给黄鳝注射催产激素,可黄鳝不自行排卵,人工强行挤出的卵粒,受精率低。于是,我在黄鳝自然繁殖的基础上,采用特殊的方法培育繁殖种鳝,结合口服药物的方式,不仅避开了黄鳝人工繁殖的缺点,而且鳝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与自然繁殖基本一致。该技术的成功摸索使鳝苗的规模繁养成为现实。另外,我还发现人工繁殖的鳝苗更容易驯化、生长快、病害少。

鳝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黄鳝养殖;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941 文献标识码:A

黄鳝属于一种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肉味鲜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近年来,黄鳝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黄鳝养殖户大量增加,养殖呈现规模化与集约化,但是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黄鳝病害发生频繁,高死亡率的特点直接损害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也对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黄鳝的成活率,本文主要就黄鳝养殖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供广大养殖者进行参考,

1 黄鳝的几种常见病及防治措施

1.1 痉挛病

1.1.1 病因病症

痉挛病可对黄鳝养殖造成直接威胁,是目前最常发生的病害之一,典型表现为病鱼整个身体卷曲,头部出现极度痉挛,非常容易受惊,而且病鱼受惊后会出现严重窜跳,有不自觉撕咬的行为。

1.1.2 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痉挛病尚无一致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严格遵循苗种采集的相关技术来采集或者运输苗种,加强日常管理,可有效避免该病发生。

1.2 梅花斑状病

1.2.1 病因病症

梅花斑状病的病因至今不明,通常在7月中旬长江流域的黄鳝容易出现此病,表现为背部有黄色圆斑,呈黄豆大小。

1.2.2 防治措施

于水池中放养蟾蜍,对于已发病者,将几只蟾蜍的头部剥开,用绳系好,抛入池中反复拖行,持续1~2d后病鱼即可痊愈。

1.3 发热病

1.3.1 病因病症

发热病通常发生于运输中,运输时间相对较长,而且空间中的密度大,黄鳝的体表黏膜容易被微生物所分解,耗氧量大,放出热量致使水温升高,水温能够高达50℃,导致底层黄鳝由于缠绕生团而出现死亡,死亡率可在90%以上。

1.3.2 防治措施

先蓄养,期间勤换水,促使黄鳝肠内容物因体表泥沙完全除净,若气温在23~30℃之间,换水间隔时间为6~8h,也可间隔24h,在水平面放入青霉素,每25L水用量为30万单位,可以获得良好效果[1]。

2 细菌类疾病与寄生虫的防治措施

2.1 锥体虫病

2.1.1 病因病症

黄鳝的血液中通常寄生锥体虫,若黄鳝受到感染,多数会呈现贫血状态,生长不良,鱼体消瘦,6~8月份通常为该病的流行期。

2.1.2 防治措施

先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将水蛭这一锥体虫的宿主彻底清除;采用食盐水20~30g/L,或者百虫克2mg/L,投放到饲养池中,浸浴黄鳝,时间约在10min左右,可得到良好疗效。

2.2 隐鞭虫病

2.2.1 病原病症

隐鞭虫的寄生之所与锥体虫相同,均是黄鳝血液。这种隐鞭虫的整体形态区别于寄生在其他鱼类中的隐鞭虫,其后鞭毛于虫体表面紧贴,两者构成相对明显的波动膜,波动膜整体狭长。血液中有活得虫体颤动,虫体较少迁移,病鱼呈贫血状。该病全年均有感染可能,尤其是以夏秋季节最为多见[2]。

2.2.2 防治措施

采用百虫克2mg/L或者食盐水20~30g/L,溶于饲养池中,浸浴黄鳝,时间约在5~10min左右,此种方法既可有效预防也可治疗。

2.3 黑点病

2.3.1 病原病症

复口吸虫的后囊蚴通常于黄鳝的皮下组织寄生,引发该病。发病初期,黄鳝尾部有小圆点出现,浅黑色,用手摸感觉异样,随着病情进展,远点颜色逐渐加深,而且开始隆起变大,部分突起原点进入皮下,逐渐蔓延到各处体表,感染的黄鳝逐渐停止摄食,然后慢慢消瘦萎瘪死亡。

2.3.2 防治措施

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尽量消灭病源;使用藻虫清液1~1.5mg/L泼洒到饲养池中,消灭椎实螺这一中间宿主;使用菌藻净0.6mg/L泼洒全池。

2.4 航尾吸虫病

2.4.1 病原病症

鳗鲡航尾吸虫在黄鳝胃中寄生导致该病发生,活体呈圆柱形,体表光滑,背腹部呈淡红色,稍扁平。感染黄鳝消瘦,生长缓慢,将其解剖检查,容易看到黄鳝胃中存在很多虫体,导致胃部发炎充血。

2.4.2 防治措施

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尽量消灭病原。

2.5 棘头虫病

2.5.1 病原病症

黄鳝前肠中寄生隐藏新棘虫,虫体呈圆筒形,虫体白色,吻小前端膨大。病鳝肠壁会出现损伤发炎,大量寄生还会出现肠穿孔或者肠梗阻。鱼体消瘦,食欲减退,体质虚弱,头大尾小,严重时导致死亡。

2.5.2 防治措施

使用百虫克2mg/L浸浴黄鳝,时间为5~10min,将4%的鱼虫灭1号添加到黄鳝的饲料中,投喂药饵的时间为1d,次数为2~3次,停食1d后用药。

2.6 细菌性皮肤病

2.6.1 病原病

病鳝体表充血发炎,出现红斑,最为明显的为腹部两侧,头往往伸出水面,游动无力。病情严重的黄鳝体表溃烂,并且逐渐延伸至肌肉,形成小洞,直接殃及脏器,流行季节为5~9月份。

2.6.2 防治措施

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良好水质,避免污染。在鱼病流行时期,使用25万单位/m3的红霉素泼洒全池。将鱼康乐1号1kg加入到饲料中掺拌,投喂1次/d,1个疗程为3~7d。

参考文献

[1] 高泽霞.黄鳝无公害养殖病害防治[J].水产养殖,2010,27(06):43-44.

鳝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黄鳝;网箱养殖;生态繁殖;安徽望江

中图分类号 S9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84-02

黄鳝(Monopterus albus)肉质鲜嫩,味道鲜美,中医认为黄鳝还有一定的滋补价值,能够滋补气血,调节血糖[1-3]。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人工网箱生态养殖黄鳝发展迅速。望江县是安徽省网箱养鳝先进地区,被中国渔业协会命名为 “中国网箱生态养鳝第一县”。由于黄鳝特殊的繁殖生物学习性,苗种瓶颈问题难以解决,基本上都是收购野生黄鳝苗种投放养殖,导致野生黄鳝种苗价格不断提高,影响了产业发展[4-6]。

近几年,湖北、安徽等地开展了网箱生态育苗试验,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繁殖的数量有限,在亲鳝培育、产卵配组、苗种培育方式、规模化繁育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3]。2012年,为探索试验黄鳝网箱生态育苗技术,望江志宇特种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网箱生态繁殖试验,取得了初步进展,现将情况报告如下,旨在为安徽地区突破黄鳝苗种供应瓶颈提供参考。

1 试验方法

1.1 池塘条件与清整

繁殖黄鳝的池塘水深大约1.6~2.0 m,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水源条件,水深全年变化不大,避免因干旱导致水深度过浅。繁殖池塘的清塘工作一般在亲鳝下网箱前20 d左右进行,清塘消毒主要用生石灰进行,具体用量为生石灰1 200 kg/hm2,清塘时保持水深30 cm左右。

1.2 繁殖网箱设置与生态环境构建

试验塘面积为4 000 m2,共设置繁殖网箱904个。网箱规格为1 m×1 m×1 m,网目规格为26目网布。采用无框架网箱,将箱体用毛竹和木棒等进行固定,在网箱的四角打桩,将网箱往4个方向拉紧,使网箱悬浮于水面中,网箱底部的固定很重要,用石笼或用绳索将网箱的底部固定。一般夏秋季节网箱入水深度为50 cm,有越冬苗时网箱入水深度应增加到70 cm。黄鳝网箱生态繁殖生态条件的构建主要是种植水花生,一般1 m2的网箱栽种20 kg水花生较适宜[4]。

1.3 亲鳝放养与培育

亲鳝为2011年7月26日从内地市场上收购的野生个体,规格为35~50 g/尾,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经越冬后备用。作为人工繁殖的亲鳝,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基本整齐。生态网箱繁殖的亲鳝于2012年3―4月开始投喂饲料,要求鱼浆与饲料的配比为2∶1,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3%。5月上旬开始对越冬亲鳝进行强化培育,5―6月后,鱼浆、蚯蚓、饲料混合喂养,投饵要坚持“四定”原则。每天定时投喂,亲鳝培育所用的活饵以水蚯蚓为主,配合饲料为厦门惠嘉生产的黄鳝膨化颗粒料,投喂量视天气和亲鳝吃食情况而定,每日投喂1次,投食时间为17:00―19:00,喂8~9成饱即可[7]。

1.4 亲鳝配比

2012年6月11―12日开始分箱配对进行投放,雌黄鳝规格50~120 g,雄黄鳝规格100~200 g,投放亲鳝有2尾/箱(∶=1∶1)、3尾/箱(∶=2∶1)及4尾/箱(∶=2∶2)3种模式。

1.5 产卵与孵化

亲鳝吐泡沫后,在2012年6月24―25日开始产卵,完成自然受精过程。在网箱进行自然孵化,受精卵在7月基本孵化出苗。在亲鳝吐出的泡沫中进行孵化,这一生态环境条件是无法进行人工模拟的。整个孵化期间主要是管好水质,经常换水。

1.6 苗种培育

黄鳝孵出后的前3 d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来源,经过3~5 d为混合营养阶段,并开始摄取外界营养物质;5 d之后全部靠摄取外界营养物质为营养来源,食物种类主要为浮游动物等。培育方法:在原有的网箱中培育苗种,网箱中种植的水花生供黄鳝栖息,水花生面积应占培育面积的1/2左右,以保证水体的光合作用和饵料生物的产量。经15~20 d的培育后,黄鳝长到体长5~8 cm,开始投喂水蚯蚓。到30 d后鳝苗长到8~10 cm,可将动物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第1批产的鳝苗经4~5个月的培育,体长可长到15~20 cm。

1.7 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亲鳝培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换水应该注意遵循半换半不换的原则,在下暴雨前后不能换水,同时换水前要对水温进行严格检测。一定要避免换水的温差超过3 ℃,避免引发黄鳝温差症、白露综合症和感冒等疾病。一般要求亲鳝池在6月之前15 d换1次水,6月之后每7 d换1次水,以降低网箱内黄鳝疾病大规模暴发的概率。

病害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通过晒池、撒施生石灰消灭病源,及时去除水中腐烂的水草及残饵,最关键的是在鲜活饵料中加配合饲料混合投喂,不喂质量无保证以及变质的饲料,定期在饲料中混入少量的大蒜素;同时,应控制网箱中水花生的生长,以保证培育过程中光照充足;夏季高温期为防治细菌性疾病,应采用碘制剂消毒[8-9]。

1.8 池塘水质与浮游生物分析

2012年9月对繁殖池水体进行采样,对DO、COD、氨氮、活性磷、浮游动植物进行分析。水化学指标的评定标准主要参考地表水水质标准(GB3838―2002)。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鳝网箱生态繁殖情况

2011年7月26日选择亲鳝,2012年6月11―12日对亲鳝进行分箱配比,2012年6月24―25日开始产卵。在25~30 ℃的条件下,经过5~7 d基本完成孵化,孵化率平均高达90%,每个箱体产苗123~305尾,平均产出鳝苗在220尾/箱以上,2012年年底每尾鳝鱼长到15~20 cm,平均产量约为49.5万尾/hm2。在生态条件下进行繁殖,受精率达到85%,自然繁殖率达到85%~95%。出膜后的仔鳝个体大(体长12~13 mm),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强。而且,亲鳝在生态条件下繁殖过后的成活率也相当高,可以达到85%以上。在整个繁殖过程中,未发现亲鳝出现病虫害状况。然而,在投放亲鳝2尾/箱(∶=1∶1)、3尾/箱(∶=2∶1)的网箱中均发现了亲鳝吐出的泡沫巢;而在投放亲鳝4尾/箱(∶=2∶2)的试验网箱中只有少数出现泡沫巢,大部分试验网箱中新鳝没有产卵。

2.2 水质分析结果

2.3 浮游生物分布

浮游植物最多发现有6门,共计有17属。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4属;绿藻门(Chlorophyta)6属;硅藻门(Bacillariophyta)4属;裸藻门(Euglenophyta)1属;甲藻门(Pyrrophyta)1属,黄藻门(Xanthophyta)1属。在温度相对较高时蓝藻门(Cyanophyta)为最优藻类,其优势种有微囊藻(M.flosaquae)、颤藻(S.jenneri);在温度较低时绿藻门、硅藻门为优势藻类,硅藻门优势种有针杆藻(S.acus)、直链藻(Melosira),绿藻门种类多但各种分布均匀,其总生物量为2.23 mg/L。

浮游动物共发现10属,其中轮虫(Rotifera)4属,原生动物(Protozoa)1属,枝角类(Cladocera)2属,桡足类(Copeppda)3属。

3 讨论

3.1 黄鳝网箱生态繁殖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本次进行的黄鳝网箱生态繁殖试验初步取得成功,相比于人工繁殖来说,受精率、孵化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原因在于自然繁殖环境中亲鳝的发育较理想,而且黄鳝的营巢方式是通过吐泡完成的,在漂浮的泡沫巢中受精卵自然孵化,孵化率较高。如果将繁殖受精卵放在实验室水簇箱中进行孵化,鳝卵就会沉于水底,使得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很低,同时导致水质恶化,大大降低孵化率。目前,对黄鳝进行全人工催产繁殖效果均不太理想。因此,解决黄鳝繁殖问题需要从黄鳝的生态习性着手,通过加强对黄鳝生物习性的了解,模拟生态繁殖。黄鳝网箱生态繁殖为黄鳝养殖户开展繁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参考途径,通过技术完善,黄鳝网箱生态繁殖技术将为今后的黄鳝育苗提供技术基础。

3.2 黄鳝网箱生态繁殖的影响因素

一是产卵后亲鳝在网箱中的影响。在黄鳝网箱生态繁殖模式中,由于亲鳝在产卵之后未及时将亲鳝从网箱中分离出来,这样就导致了亲鳝与卵共存的局面。影响幼鳝的孵出和生长,造成幼鳝个体差异较大,对成活率也有影响。二是雌雄配比的影响。由试验网箱的结果可以看出,亲鳝的投放选择2尾/箱(∶=1∶1)、3尾/箱(∶=2∶1)较适宜;其中雄性亲本在性比影响繁殖中占有决定性作用,当网箱中雄性亲本有2尾时,繁殖现象占总繁殖网箱的1/3;当网箱中雄性亲本有1尾时,基本完全繁殖。三是水花生对水质的调控作用。由于网箱中种植大量水花生,对水质调控起到了积极作用,池塘水质分析表明处于Ⅲ类水,总生物量2.23 mg/L,而且在整个繁殖过程中亲鳝未出现病害。该试验塘的网箱密度适宜,还可适当加大。

3.3 建议

一是推广网箱生态养鳝越冬技术,提供数量充足的亲鳝,为生态繁殖打下基础;二是注重亲鳝选择,在春季注重强化培育,投喂水蚯蚓等鲜活饵料,促进其性腺繁育,从而增加产卵量、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三是在稚鳝孵化出膜后,收集于专门的苗种培育网箱或培育池中单独培育,以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和规格。

4 参考文献

[1] 周军.黄鳝网箱生态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9):332.

[2] 朱水法,贺宝祥.黄鳝的网箱养殖技术[J].淡水渔业,1999(8):34-35.

[3] 张天宝.黄鳝网箱养殖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01(6):19.

[4] 张桂芝.浅谈小体积网箱养黄鳝Monopterus alba(Zuiew)高产实验技术[J].现代渔业信息,2008(12):33.

[5] 秦玉丽,何涛,杨东辉.黄鳝网箱养殖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2006(10):112-113.

[6] 刘陆.黄鳝网箱养殖[J].中国渔业报,2012(7):1.

[7] 白云.网箱养鳝饵料是关键[J].中国渔业报,2012(7):1.

相关期刊更多

陕西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教育厅

钟山风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政协江苏省委员会

山东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