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巴西旅游资源概况

巴西旅游资源概况

巴西旅游资源概况

巴西旅游资源概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社区 丹巴

这些年,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田园氛围,以及各具特色的地方风情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前来。旅游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乡村旅游更能够实现旅游者、农民和当地社区多方利益群体共赢的一种旅游发展形式,对于丰富我国的旅游产品和破解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1]。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模式。本文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为例进行集中的游客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该地旅游市场的现状及游客需求,进而对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一、丹巴县游客调查简介

(一)丹巴县旅游发展概况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属岷山邛崃山脉之高山区,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是川西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县城位于大渡河畔的章谷镇,海拔1860米,全县总人口61000余人,属多民族聚居区,藏族占总人口的74.53%。丹巴是嘉绒藏区集聚地,是嘉绒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区,也是嘉绒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丹巴县地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核心区和《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川西旅游优先开发区内,知名景区(点)有甲居藏寨、中路梭坡藏寨古碉群、墨尔多神山等。经过十几年的旅游发展,丹巴县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深受国内外旅游者喜爱。2012年,丹巴县接待游客34.23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7084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66.07万元(据丹巴县旅游局)。

(二)问卷调查概况

随着近几年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丹巴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地如火如荼。在旅游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当地旅游主管部门也迫切希望了解目前当地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的状况。同时,能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进而有序地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2013年7月至8月中旬,研究团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游客问卷调查,该时段为丹巴县全年旅游中的旺季和平季,能够反映游客流向等基本旅游特征。调查地点选取县城所在地章谷镇、甲居藏寨景区、中路乡和梭坡乡四个主要游客驻留点。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有效率为92.6%。

二、游客特征的分析

(一)性别比和年龄分布

在本次调查中,受访的男性游客和女性游客所占比例分别为56.6%和43.4%,男性所占比例比女性高超过10%。年龄在21-50岁的成年游客是赴丹巴游客的主体,占所有被调查游客的81.5%。,20岁以下的占13.0%,51岁以上的占5.6%。该年龄段的旅游者具有较强的旅游动机和经济基础,而且其身体条件也基本能够完成较高海拔地区的旅游活动。

(二)月收入状况

从收入情况来看,个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游客占被访者的84%,其中月收入2000-3000元的占32.4%,3000-5000元的占23.5%,5000元以上的占14.0%。这一方面印证了旅游活动与旅游者经济收入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表明到丹巴的旅游者中高收入者居多。

(三)客源地

在全部的被调查游客中,来自川渝两地的游客占46.7%,其次为来自珠三角的游客占19.9%,长三角地区游客占18.4%,京津地区的游客占6.7%,海外旅游者占3.2%。从旅行距离来看,游客的客源地构成往往呈现距离衰减的规律:也就是景区(点)通常近距离的旅游者最多,随着旅行半径的拉长而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次,丹巴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这些旅游资源对相对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游客均占据了接近五分之一的份额。来自海外的旅游者比例在总体构成中虽不高,但已能够证明丹巴对国际旅游市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问卷主体分析

(一)出行方式分析

数据显示,被调查游客中,“自助式徒步游”占52.1%,是游客构成的中坚力量。这部分游客往往停留时间较长,虽然旅游消费偏低,但通常也是更为低碳、环保的旅游者。“自驾车”的游客占33.0%,位居第二。表示“参加旅行团”前来的占总数的8.6%,说明旅行团在丹巴县整个的游客构成中比例较低。团队游客往往停留时间较短,而且从居民的角度来看,当地居民从团队游客那里获得的实实在在的旅游收益是相对有限的,因此这一比例是比较合理的。表示以“其他方式”出游的游客占5.2%,调查中游客表示:他们主要因参与单位或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写生、外出实习等)而来到丹巴。

(二)旅游咨询获取途径分析

关于游客获取旅游信息途径的调查:数据表明,被访者中“通过网络了解”的丹巴的高达46.8%,因此应对法进一步加大网络营销的力度。其次,“通过熟人推荐”的占45.1%,再次印证了口碑效应在旅游者出游决策中的作用。再次,“通过书刊”了解的占33.8%,丹巴的甲居藏寨因2005年入选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而名声大噪,在旅游者心目中奠定了良好的形象基础。“通过广告了解”的仅占7.8%,“通过旅行社了解”的为5.8%。这表明丹巴旅游在网络和书刊方面已经获得了比较好的推介效果,加之口碑效应的影响,是旅游者得知该地的主要渠道。但很明显,在旅游形象和产品广告方面的投入是不足的,在未来的旅游营销渠道的选择上应当充分予以考虑。

(三)旅游形象分析

为了获得丹巴县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问卷分别对旅游者到达前的预想和到达后的实感进行调查,通过对比便可获知当前宣传的旅游形象和旅游者感知到的旅游形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存在怎样的差异。数据如下表所示: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游客们在未到丹巴前,认为该地最有代表性的分别为“嘉绒藏寨”和“碉楼”;在游览之后这一认识并未改变,且有一定程度的强化。但在“美人谷”这一点的认识上有明显的变化,出游前有29.4%的游客认为“美人谷”是丹巴的代表,但游览后仅有9.1%的被访者认为“美人谷”能够代表丹巴。被访游客到过“美人谷”旅游的仅有31.5%。不到“美人谷”旅游的原因主要包括:“听说已经没有美人了”、“交通问题”、“时间有限”等。同时,有4.1%的被访游客表示,在游览之后,他们认为除上述以外的“其他”事项也能够代表丹巴。据选择“其他”的游客反馈,主要包括党岭风景区、当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等。

(四)各景点喜好和满意度分析

为了解游客对丹巴各景区(点)的喜好程度,问卷中罗列了丹巴县域内主要的景区(点),游客根据个人游览情况自由选择。为准确了解游客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景点,问项设计为单选。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数据表明,丹巴县的旅游景点中依然是甲居藏寨的名气最大。在这些景点中,游客满意度最高的是甲居藏寨,其次为中路和梭坡。游客首先对当地居民的态度最为满意,达到45.4%;其次为景点保护,达39.5%;但是对景区管理、旅游配套和门票价格等满意度较低。被访游客对“最不满意的景点”选项作答的并不多,在作答的被访者中,比例最高的为甲居藏寨,但也仅有7.6%的游客由此反映。这表明游客们在丹巴的旅游体验总体满意度较高。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门票价格”上,有11.2%的被访游客选择此项;其次为“景点保护”和“其他”,选择“其他”的游客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和当地的环保等方面。结合问卷对游客在丹巴旅游的总体满意度调查的结果:表示“很满意”的有17.1% ,“比较满意”的有76.8%,“不太满意”的有3.8%,“很不满意” 仅有0.7%。目前,丹巴旅游的游客满意度是较高的,但游客反映问题集中的门票问题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整。

四、对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引导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规避产品同质化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产品形式依然较为单一,主要停留在提供简单的食宿和季节性的采摘活动上[3],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各民居接待户除地理位置的差异之外,为游客提供的餐饮产品和住宿环境往往品级较低、产品雷同,这并不能满足游客多种多样的旅游需求。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景区(点)之间在资源上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各个不同的景区(点)或村落突出自己的特色,从而避免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二)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引导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区,尤其地处山区地带的农村社区往往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大量游客进入和近几年自驾车游客的增多,给乡村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压力,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和汽车尾气等对当地环境影响很大。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多度使用对乡村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4]。从管理角度来看,相关主管机构在意识到类似问题之后应当积极地予以应对,并为此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因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仅可以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它更是为改善了当地居民长期生产生活的场所,为当地社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引导旅游服务规范化,投入资金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游客对旅游服务反馈最多的问题往往是旅游服务品质的问题,因为从事旅游接待的以个体居多,在从事旅游接待时往往比较随意。当游客与接待方发生纠纷时,也并无明确的规章可循,因此会导致游客投诉较多。从长远来看,乡村旅游必将面临从粗放式经营到规范化经营的挑战,这也是旅游发展阶段中的必经之路[5]。应当积极引导乡村旅游服务步入规范化的发展路径,把握好游客的个性旅游需求与旅游服务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做好当地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建设。

(四)保护地方和民族文化本真性,增强核心竞争力

旅游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乡村旅游业不例外。特色是避免恶性竞争,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广大的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有形文化遗产(如建筑、饮食、服饰等)和无形文化遗产(民风民俗、观念文化等),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资源。在充分发掘当地资源特色的同时,同时积极保护地方和民族特色,保持鲜明和独特的旅游形象,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为市场提供乡村旅游精品,并最终形成品牌。

参考文献:

[1]张文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社会与经济效益、问题及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133):17-23.

[2]林俊华.丹巴:嘉绒文化之源[J].旅游,2005,6:

[3]黄海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32.

[4]左晓斯.乡村旅游批判――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3,3:196-205.

[5]王维艳,明庆忠.社区相应乡村旅游发展的时间逻辑与治理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1):33-38.

巴西旅游资源概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

    

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年国内游客为万人次,旅游收入.亿元,国际游客人,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巴西旅游资源概况范文第3篇

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得到对海南进一步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启示。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巴厘岛;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启示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是享誉国际的度假胜地,亦是海岛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总结巴厘岛的旅游特点我们会发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其必不可少的旅游发展条件,丰富的人文旅游资

源更是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特色。巴厘岛多姿多彩的土著文化是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的重要原因。海南同样作为岛屿旅游的典型代表,其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相比巴厘岛并不

逊色。然而两者的旅游发展,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存在着极大差距。笔者从巴厘岛的发展历史、地理位置、资源特色和开发方式进行研究,从中获得对海南国际旅

游岛建设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巴厘岛和海南岛的基本概况

巴厘岛(Bali)行政上称为巴厘省,是印度尼西亚33个一级行政区之一,距首都雅加达1000多公里,面积约5620平方公里。巴厘岛人口约315万,人口密度仅次于爪哇,居全

国第二位。巴厘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温度28°C,10月到来年3月为雨季,3~9月为旱季,平均湿度为75%~80%之间,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

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区,居民主要是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以庙宇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纺织、歌舞和风景闻名于世。岛上遍布庙宇和鲜花,其建筑风貌和艺术形式都保留了

原始形态。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由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共同构成,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季

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25℃,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其中黎族的民族文化和社会

风俗最具特色。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

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黎族以歌舞、纺织、编制、雕刻和民俗风情闻名,是海南人文旅游资源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

二者的人文旅游资源都依托于景色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当地的原住民民族文化为主要特色。

二、巴厘岛和海南岛的旅游发展现状

巴厘岛目前每年的旅游总人数基本保持在500万左右,旅游者人数比较稳定。海南岛的旅游总人数近年来增长很快,2011年已达到3001万。海南岛依托中国内地客源市场,能

够获得大量的客源支撑。但海南岛的市场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巴厘岛。从市场结构来看,巴厘岛的旅游市场一直以国际客源为主,入境旅游者平均占到旅游市场的60%,2010年达到

60.42%。海南岛尽管近年来旅游市场发展很快,但主要是国内旅游者人数增长速度快,国际旅游市场发展则相对缓慢。2011年海南岛入境旅游者为81.46万,仅占整个旅游市场的

2.7%。从客源市场的来源来看,巴厘岛以东南亚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和欧洲地区客源为主,海南岛以俄罗斯、新加坡、美国、韩国等客源为主。海南岛的客源市场

构成主要以周边邻国为主,对远程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力度还不大。

三、巴厘岛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方式

巴厘岛曾被美国《旅游与休闲》杂志评选为2005年最佳度假岛,不但以优美迷人的天然景色闻名于世,更以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和社会风俗驰名海内外。巴厘岛独特的印度教

文化有别于其它岛屿目的地,在的影响下,当地形成了人、神和自然的三重文化特征。这一特征深刻的体现在巴厘岛的旅游开发过程中:

第一,高标准进行规划,突出文化特色。巴厘岛的旅游规划对巴厘岛旅游业的稳健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20世纪70年代旅游业发展之初巴厘省政府就聘请欧美专家进行

了长达30年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后期的规划实施过程中亦不断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由于严肃地按照规划进行旅游开发,巴厘岛没有出现旅游开发一哄而上的情况,而是每10

年上一个台阶,保持了当地旅游持续发展的能力。巴厘岛在编制旅游规划时引入国际因素,充分考虑国际游客的需求和岛屿旅游的发展趋势,重点打文化牌。规划着重突出了巴厘

岛“天堂岛”和“宗教艺术之岛”的形象,注重保留文化历史遗迹,体现当地建筑风格,尽量保持传统的生活习俗,发展木雕、绘画、舞蹈等民族艺术。

第二,深度开发旅游产品,体现文化内涵。往往越是民族性的旅游产品就越具有国际竞争力。巴厘岛的旅游产品开发以文化内涵为中心环节,突出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

文化,形成了和谐、统一、完整的传统旅游文化产品体系,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如以寺庙、节日为内容的宗教之旅,以木雕、绘画等本土艺术为内容的艺术之旅,以香薰、SPA

等为内容的芳香之旅,以巴厘岛传统婚礼礼仪为内容的梦幻之旅,以当地特色手工艺品为内容的购物之旅等。

第三,保持本地特色,吸收现代文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味地保留本地特色,忽视现代旅游者的特点和需求会使得旅游目的地失去吸引力,而盲目引入现代文明因素又容

易侵蚀本地文化、丧失文化特色。因此旅游开发既要保持本地特色,又要适当顾及现代旅游者的文化心理特点,将本地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巴厘岛的旅游开发就是传统

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高度结合。在岛上既可以看到茅草屋顶的巴厘木亭掩映在热带雨林丛中,也可以看到街道上现代霓虹灯广告与古老土著图案文字相得益彰。岛上保留了被称

作“文化艺术村”的乌布绘画中心、马斯木雕中心等土著村落,也引入了四季酒店、希尔顿、凯悦等国际知名饭店,并将巴厘岛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艺术特色融入这些高星级饭

店中。

第四,借助多种手段,加大文化营销。营销活动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巴厘政府把宣传促销当做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旅游者一到巴厘岛就会被大量的旅

游信息包围,从建筑式样、装饰壁画到精美的旅游宣传册和热情洋溢的旅游咨询人员,无时无处都让人体会到浓郁的巴厘岛文化气息。同时巴厘政府通过电视、广告和网络对巴厘

岛的人文和自然风光进行宣传,向人们展示巴厘岛的独特风格和迷人文化,提升巴厘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巴厘岛官方旅游网站的建设则为旅游者提供了全面丰富的旅游信息,从

中可以获得巴厘岛的禁忌、社会风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并可进行各项旅游产品的预定和购买。国际会议的召开、电视剧的拍摄等公关手段也对巴厘岛的形象宣传起到了很

好的作用。

四、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示

自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岛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迈入新台阶。2011年全省接

待旅游过夜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达到300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全年旅游总收入324.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①。然而细观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我们会发现人文旅游资源的地位并未得到重视。海南省的旅游开发整体呈现重自然轻文化的现象。如大多数的旅游者只知海南有亚龙湾、天涯海角,但并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历史

文化。而主导层面的旅游开发侧重于对酒店、游艇、邮轮、高尔夫等新兴产业的扶持,缺乏地方与民族特色的融合。高星级酒店的兴建一味引入国际高端知名品牌,甚少考虑海南

本土建筑文化元素的使用。从上文巴厘岛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文化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灵魂。文化特色的体现必须融合到旅游规划的全过程中,以环境、建筑、产品等为载

体,形成独特的旅游氛围。同时,海南的人文旅游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例如黎族传统的织锦等民族工艺正面临消失,想要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民族文化和工

艺的消失,最终会导致海南岛旅游文化特色的消失,这一点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从上文巴厘岛的经验总结中可以看到,巴厘岛的旅游发展非常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当

地对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保护,使得现今的旅游者仍然能在岛上看到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也成为了它最吸引旅游者的文化特色。从巴厘岛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

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在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启示:

第一,应当加强对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视,明确其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人文旅游资源必须要做到资源普查、整体规划和重点开发。第二,应当加强对人文旅游资

源的保护,尤其是对民族文化和传统的保护。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政府支持等手段普及传统文化,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培育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者。第三,应当注重人文旅

游资源开发中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文化特色的体现必须以环境为载体,海南岛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以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因此在开发中必须注重对自然环境

的保护。第四,应当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海南岛要形成国际竞争力,打造独特的旅游文化产品是关键。第五,应当加大宣传营销的力

度,通过媒体宣传、会议节庆、影视拍摄、网站建设等手段宣传海南岛的本土文化特色,打造国际旅游形象。(作者单位: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航空经济技术研究院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X2010-1011(Y)]

注解:

① 海南省统计局官方网站,2011年海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2.5

参考文献:

[1] 纪春.浅析世界著名岛屿旅游发展经验及对海南的启示[J] 特区经济,2010 ,3;

[3] 彭京宜.海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论视角[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 ,8;

巴西旅游资源概况范文第4篇

巴彦淖尔市悠久的河套文化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巴彦淖尔市要树立河套文化品牌形象,必须加快河套文化旅游开发,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提升旅游品味,提高河套文化品牌影响力。

一、旅游开发优势

(一)资源优势

巴彦淖尔市拥有一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品味高,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单体旅游资源。河套灌区享有“八百里河套”之称,是河套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和古代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地,其中以黄河为载体的部级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万里黄河第一闸”、“天下第一锁”、“天下第一古筝”等标志性景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游览。享有“塞外明珠”的乌梁素海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最大的国际重要湿地,也是著名的生态旅游景观。河套文化标志阴山岩画被称为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文明历程的一条巨型画廊,目前正在积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巴彦淖尔市还拥有西北五省唯一具有国际标准的草原高尔夫球场维信高尔夫度假村,内蒙古地区唯一的萨加教派寺庙阿贵庙和酒文化博物馆,蒙古野驴部级自然保护区等独特的旅游资源。

(二)区位优势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与包头市、乌兰察布市相邻,西与阿拉善盟毗邻,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隔河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有国界线369公里,还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甘其毛道口岸,为开展边境游,招徕蒙古、俄罗斯等境外客源创造了条件。包兰铁路、包银公路、京藏高速公路、临策铁路、规划中的哈密至临河铁路贯穿全市,是华北沟通大西北、贯通大西南、连接蒙古国的重要交通枢纽,为河套文化旅游开发提供良好便利条件。

(三)市场优势

巴彦淖尔市交通便利,铁路、公路、航空连通华北、西北,具有良好的客源市场优势。巴彦淖尔首先大力开发市内与周边盟市城镇和乡村近程客源地,如呼和浩特、包头、乌海、银川等市场;其次开发陕西、甘肃、北京等中程客源地,再次,大力开发蒙古传统边贸客源市场及日本、韩国、港澳台地等海外客源市场。

二、旅游开发劣势

(一)旅游品牌效应劣势

旅游业品牌不是实体,而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其产品及服务确立的的代表产品及服务形象的名称、标记、符号或他们的组合,包含单项产品品牌、旅游企业品牌、公共性产品品牌、旅游目的地品牌等。现代全球旅游消费已演化成为大众理性消费,品牌优势才是最大的的旅游竞争优势,只有优质的品牌旅游产品才有可能获得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和一致赞赏。名牌旅游产品对区域形象的建立、知名度的扩大以及吸引外地游客具有特殊意义,目前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都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黄山、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北京故宫和长城、山西五台山、云南的西双版纳与香格里拉等都是当地的知名品牌,对提高地方知名度、拉动旅游业发展方面极具影响力。

自2005年开始,巴彦淖尔市每年都举办河套文化研讨会,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整理,已形成相关的河套文化理论,“河套文化”也正在成为品牌为世人所熟知。巴彦淖尔市为扩大河套文化品牌影响力,每年举办“河套文化艺术节”,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作为河套文化重要元素的阴山岩画,虽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价值,巴彦淖尔市政府大力宣传,积极申遗,但由于资源特殊性,受众面积小,不被国内旅游者了解和熟悉。

(二)产品开发劣势

河套地区是我国历史上交通要塞,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流传着大量历史史实,如正在申遗的阴山岩画、被列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小佘太秦长城等具有较高价值的人文景观及王同春兴修水利、蒙恬大将军戍边,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卫青、霍去病北拒匈奴,吕布的故事,冯玉祥五原誓师北伐、傅作义抗击日寇等历史史实,但这些旅游资源有的正在规划开发,有的还未进行开发,总体开发较滞后。因此,急需对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开发和利用,发挥“河套文化”旅游品牌效应,带动旅游业迅速发展。

(三)营销劣势

巴彦淖尔市尽管做了大量宣传促销工作,但由于经费不足,未能开展大规模、持久的宣传促销工作,所以导致宣传面较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缺少网络的有效促销。网络已经超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成为全球最大、旅游信息资源最丰富的新型信息平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旅游网络预订的市场规模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互联网成为机票、饭店和旅游产品等极具潜力的分销渠道;旅游电子商务占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20%,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第一大行业。巴彦淖尔市旅游网站数量较少,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河套文化旅游宣传。如巴彦淖尔旅游政务网在2008年才开通,目前巴彦淖尔市几个旗县都只是在政府网站开辟旅游专栏介绍本地旅游概况。旅游企业中,只有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开设专门网站进行宣传。在一些知名旅游网站,关于巴彦淖尔市的信息很少或没有。可见,巴彦淖尔市网络宣传利用度还不高。二是缺少整体促销。各旅游企业、各景点单兵作战,各自为战,缺乏整体宣传,没有形成合力,不利于河套文化旅游品牌的树立。另外,巴彦淖尔市应加快同国内国际知名网站的合作,将各个景区、旅行社等相关信息于网络,从而使游客便于全面地了解旅游产品,大大提升旅游竞争软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毁损劣势

由于当地居民认识不够和政府部门保护不力,一些旅游资源如古墓群、古长城遗址等,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将势必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乌梁素海由于受河套地区农业灌溉排水带来的盐碱、化肥等成分和上游工业废水和民居生活污水排放影响,乌梁素海湖水逐年恶化,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湖中杂草横生、有害藻类植物泛滥,导致湖鱼大批死亡,加之人为的无节制过度滥捕乱捞,湖中鱼类资源濒临枯竭。据专家预测,乌梁素海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和保护,二三十年后即将消失。

三、旅游开发机遇

(一)政策机遇

1、国家宏观政策机遇

一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给巴彦淖尔市旅游带来极大的政策发展空间、客源和资本来源,巴彦淖尔市旅游业面临着迅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机遇。外资的引入,有利于加快引进和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旅游业运营机制。外国旅行社通过合资或独资方式进入巴彦淖尔市旅游市场,将直接带来入境客源的增长,促进巴彦淖尔市旅游业的繁荣。

二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科技和教育发展、对外开放五个方面,这些都是巴彦淖尔市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在硬件建设、软环境改善、产业发展的支持等各方面对巴彦淖尔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必将有力地推动巴彦淖尔市旅游业的大发展。

2、地方政府的旅游业发展政策

巴彦淖尔市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决策和政策。例如2006年,巴彦淖尔市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巴彦淖尔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旅游业在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和作用,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市政府出台了《巴彦淖尔市旅游管理办法》和《巴彦淖尔市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办法》,规范了旅游行业。在《决定》中,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在农村、牧区新建的旅游景点的用电,实行最低优惠价格”、“新办旅游企业,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后减半征收3年。对“牧户游”、“农家乐”等农牧业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3、空中交通发展机遇

2011年巴彦淖尔市机场投入,大大缩小同其他地区间的距离,在此之前,游客出行到巴彦淖尔市只能选择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工具,不仅距离长,而且时间较长,严重制约了巴彦淖尔市旅游业的发展。机场的建成,大大节省旅游时间,对促进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开发需紧紧抓住这一难逢的机遇。

四、旅游开发挑战

(一)旅游地竞争挑战

目前各大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也趋于激烈。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银川市旅游业都保持强劲势头,阿拉善盟旅游业发展也有很大潜力,这对巴彦淖尔市旅游业发展构成威胁。巴彦淖尔市要与与周边城市(呼市、包头、乌海、鄂尔多斯、银川)联合,实现旅游产品捆绑销售和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二)旅游产品提升挑战

巴西旅游资源概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 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 “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

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白光润. 生态旅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相关期刊更多

拉丁美洲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橡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合作经济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