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危重症护理的学科特点

急危重症护理的学科特点

急危重症护理的学科特点

急危重症护理的学科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急重症 护士 培训 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68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筹建了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护士40名,女38名,男2名;年龄24~35岁;护龄3~14年,平均7.8年;主管护师20名,护师12名,护士8名;均为本科;设队长1名,分4个小组,每组10人,各设组长1名。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应急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1]。由护理部制定入选标准,按照自愿申请、科室推荐、严格考核的原则录取,考核内容包括英语、计算机、基础理论及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等,并考察其是否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再由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综合评定,择优录取。共从215人报名中录取40名进入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

参照《山东省ICU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制定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目录,包括理论培训、技能培训、专科轮转。理论培训主要内容包括:①急危重症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②急危重症监护的发展趋势;③血液动力学监测;④机械通气及气道管理;⑤心肺脑复苏新进展;⑥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监测与护理;⑦急危重症病人的监护及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⑧ICU护理质量控制及院内感染预防;⑨常用急救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⑩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

由ICU、急诊科、NICU、PICU、护理教育中心对急危重症护士进行护理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呼吸机使用、CPCR、简易呼吸器囊的操作、气管插管、洗胃、电击除颤、经动脉采集血标本、深静脉穿刺置管、伤员的搬运、肢体固定、套管针应用及各种监护仪、输液泵、营养泵的使用等技术技能,并逐项、逐人指导,达到人人熟练掌握。

专科轮转:急危重症护士到全院主要专业科室轮转学习,有ICU内、ICU外、急诊科、NICU或PICU、心电图室、CT室、MRI室分别进修学习共计3个月。由科主任、护士长或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的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任带教老师,理论和操作技能课程在轮转时一并进行,结束后进行危、重症病人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及各专业知识考试,同时由质量小组对其进行质量分析,完善培训计划[2]。合格后颁发聊城市人民医院“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合格证,记院内Ⅲ类学分10分。

院外培训及进修:分别派出急危重症护士参加全国举办的ICU、危重患者及专科培训班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共36人次。并有16名急危重症护士到省级以上医院重点科室进修学习3~6个月,有12名护士参加了山东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并取得ICU专科护士证书。

急危重症护士的职责为:随时处于突发事件的抢救护理应急状态,通讯24小时开通,遇到突发事件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救护现场;急危重症患者集中或特护、病情需要、人员不足或家属要求等,可及时与护理部联系,增派急危重症护士随时到位;医院有季节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紧急组建重症病房。

管理方法:急危重症护士由护理部统一进行调配和管理,平时分配在各科室工作或外出进修、学习、培训,需要时护理部随时抽调。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作情况和考核成绩进行人员调整,优胜劣汰,优秀者与晋升、聘任、年度考核、提拔挂钩,奖金为普通护士的1.2倍。

结 果

2008、2009年我市出现了2次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仅2009年1~5月收入手足口患儿789人,临时组建了2个普通病区和1个重症病区,收治重症患儿269人,其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65人,抢救成功率达100%。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成立二年来共派出56人次,为40例急危重症患者实施特护,既输入了技术力量保证了护理质量,又解决了人员紧缺的问题。

自2007年以来共进行器官移植手术36例,新开展大手术10例,由于器官来源时间集中,仅2007年就进行了同时5例和同时4例患者器官移植术,共派出急危重症护士49人次进行支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在护理人才库人员的带动下,全院护理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护理综合质量合格率由92.6%(2004年)、94.7%(2005年)提高到96.3%(2007年)、97.8%(2008年)。住院患者满意度由93.5%(2004年)、94.9%(2005年)提高到97.3%(2007年)、99.2%(2008年)。

讨 论

急危重症护士是由全院考核选拔出的业务骨干,每个人都感到是一种荣耀,增加了自信心,也激发了他们勤奋好学、刻苦训练、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热情,激发了她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调动了竞争意识,使每个人都在为争做合格的急危重症护士而努力。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是知识、技能储备库。通过系统化培训后,他们的专业技能、应急应变能力、观察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抢救危重病人时能够做到与医生配合默契,忙而不乱,争取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2];同时他们还能很好地完成重大突发事件的急救任务;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护;多种器官移植术及新开展手术患者的护理。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的建立有效的保证了护理质量,争取了急救病人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确保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同时对急危重症护士系统的培训、动态的管理,带动了全院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使我院整体护理水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急危重症护理的学科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急危重症护理; 纠纷; 常见原因; 防范措施

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的过程中,急危重症患者往往存在着病情严重、病情变化大等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的过程中,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急危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有效的进行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与此同时,急危重症患者的家属往往不能够接受自己的亲人突然间陷入了生命危险之中的情况,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就导致了急危重症护理纠纷事件的产生。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纠纷案件发生原因的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将常见的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并将与之对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列举。

一、 急危重症护理纠纷常见原因分析

首先,急危重症护理纠纷常见原因和急危重症患者和患者家属有着直接的联系。具体的来说,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的过程中,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并没有形成对于病情的明确认知,对于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工作流程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由于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陷入了生命危险之中,这就导致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往往有着很多的不良心理情绪。与此同时,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往往都在比较忙碌的工作状态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对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安抚和解释工作,这就很容易导致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矛盾的产生。除此之外,在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过程中,任何因素都很有可能会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这也是产生急危重症护理纠纷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急危重症护理纠纷常见原因还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的来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过程中,往往难以形成高效的配合模式,与此同时,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很容易出现差错,进而导致急危重症护理纠纷问题的产生;

第二,一部分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存在着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具体的来说,急危重症护理需要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具备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如果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不具备这两方面的特点,就很有可能会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产生手足无措的感觉,难以有效的配合急危重症治理的主治医师的工作,进而导致急危重症手术难以有效进行,最终导致急危重症护理纠纷问题的产生;

第三,部分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要求自己,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够数量准确的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完成,进而导致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效果难以发挥,影响到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最终导致急危重症护理纠纷问题的产生;

第四,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持续的时间较长,对于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如果不能够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后续的急危重症护理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具体的来说,如果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和器械,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后续的急危重症护理工作出现药品不合适和器械不规格的问题,影响到急危重症手术的正常运行,最终引发

急危重症护理纠纷情况的产生;

第五,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的过程中,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足够的法律意识,并没有对已经发生的急危重症护理事故问题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不重视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和家属的基本利益的保证,进而导致急危重症护理纠纷问题的产生;

第六,在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文件的书写过程中,由于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相对比较紧张,就很容易出现遗漏重要信息的问题,一旦急危重症患者出现意外,就很容易出现急危重症护理纠纷问题。

二、 针对急危重症护理纠纷常见原因的防范措施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引发急危重症护理纠纷问题的常见原因,在进行针对急危重症护理纠纷常见原因的防范措施研究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避免急危重症护理纠纷事件的产生:

首先,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端正自己对待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态度,要充分的了解到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焦急心态,使用恰当的方式平静患者家属的心理,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和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沟通,避免急危重症护理纠纷事件的产生;

其次,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急危重症护理的护理环境:

第一,要对医院内部的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并按照急危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于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的值班安排,保证急危重症患者都能够得到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的有效照顾;

第二,医院要定期组织内部的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此同时,医院还要鼓励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技能培训班,提升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防止急危重症护理纠纷事件的产生;

第三,医院要对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不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的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予以严惩;

第四,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要在进行手术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和检查工作,保证后续的急危重症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要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帮助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急危重症护理工作水平;

第六,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文书的书写过程中,要仔细严谨的进行对内容的审核,保证急危重症护理文书的内容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实际内容形成有效的对证,保证急危重症护理文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急危重症护理的过程中,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人员要充分的考虑到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实际情况,加强沟通,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避免急危重症护理纠纷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孙静,杨林,栗艳,郝璐.急危重症护理中常见的护理纠纷与防范对策[J]. 护理研究. 2009(S1)

[2] 杨立新.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08)

急危重症护理的学科特点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从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在收治的住院精神病人中,住院期间出现危重的有 15例,均为男性病人,年龄42.7岁 ,其中出现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危重有2 例,药物所致的危重有3 例,精神症所致4例,合并有躯体疾病的有 6例 。

1.2方法

1.2.1护士的紧急处理 护士发现病人有异常情况时,首先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生命体征的异常情况,迅速判断病人出现了何种异常情况,例如在进食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面色苍白,不能说话,双手握住颈部,首先考虑病人是否发生噎食[2]。护士要迅速的判断病人的情况后立即通知到在班人员及值班医生,将病人简要情况告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1.2.2 危重病人的管理 病人出现紧急情况,就地抢救,视病情允许立即安置到抢救室,开通静脉吸氧等紧急处理,心脏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肺复苏,通知值班医生及相关人员给予支持配合抢救工作。

1.2.3隔离的重要性 封闭式住院精神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都是集中进行,当病人出现危重后必须进行隔离,特别是出现意外事件时,及时将病人隔离到其他地方,避免病人出现效仿,另外避免病人出现恐惧心理。

1.2.4团队意识 发现病人出现危重紧急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当班护士根据需要启动应急议案。护士长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视情况启动护理人员应急调配,科室急救小组成员在接到科室应急急救电话后立即参与急救配合。如遇重大急救护士长根据情况及时向其他科室协助及相关部门汇报。

1.2.5 做好相关记录 护士观察病人是否是出现危重病情后,及时做出判断,在做出判断后切记此时的时间点,立即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在处理的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在其他协助人员到来后,在班护士及时将有关记录进行完善。

2.结果

通过对15例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成功12例,死亡3例。

3.小结

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临床常见两种现象:一是急而不危,即精神症状丰富,发病很急,但不会危及生命;二是危而不显,即症状尽管不明显,但不立即发现抢救就会危及生命。因而,护士在平时护理中要做到心中有数,分出轻、重、缓、急病人,让他们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必须以强化护士的急救意识为前提,才能够真正做到正确、及时、有效地判断病情,挽救生命。精神科危重病人的护理是护理上的重点和难点,在精神科除了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出现危重外,还有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需紧急抢救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高新监测技术及复苏措施的广泛开展,这对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代精神科护士应强化急救意识,提高临床应急技能。加之精神科病人的特点,长期的住院时间,要重视基础护理,以免发生其他方面的感染。

4.展望

强化急救意识,必须提高急救技能。精神科护士不仅需要强化急救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的急救技能,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加强急救理论学习,强化操作训练 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时间及技术对能否抢救病人的生命和获得良好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当病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在没有实施任何的医疗支持及辅助治疗前,四分钟内应建立基础生命救护。研究证明,心跳骤停病人如果在最初四分钟内得到复苏处理,可使死亡率降低50% ;超过六分钟开始复苏者,存活率仅有4%。

急危重症护理的学科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急诊;观察;护理

1急诊观察患者的特点

为了使急危重症患者、各种事故伤员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各级医院均开设有急诊科及120急救,通常留在医院急诊科急诊观察患者一是严重的外伤患者、各系统危重症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以及其他急重症患者,这类患者往往病情复杂[1]。而且因发病急骤,缺乏可供诊疗参考的系统的病情资料。二是急诊观察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快,尤其是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出血、严重毒物中毒等患者病情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三是患者流动性大,急诊科观察患者可随时分流至各专科病房,随时收治新的患者;四是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加之老年人身体机制的衰退,因此急诊观察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年龄跨度大,老年患者并发症多,自理能力差,从而加大了护理工作量[2]。因此,针对急诊科的特点,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处理能力均有更高的要求。

2急诊观察患者的护理

2.1加强对急诊科护士的专科培训:基于急诊科患者的特殊和护理要求,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适应急诊观察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急诊护理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培训主要根据急诊科患者的特点,重点进行危重症监护以及对各种急救器材熟练与正确使用、心理素质以及对患者心理护理方面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即走出去参观、学习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组织急诊科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等,以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反应能力,使之在急诊抢救中临急不乱,具备娴熟急诊急救的护理操作技能。

2.2做好急诊护理工作:急诊科观察室患者疾病种类繁多,且病情变化快,急诊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勤巡视,勤观察,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急危重症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分清轻重缓急才能做到临急不乱,保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工作中应对各种观察指标记录详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值班医生报告,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根据急诊科观察患者流动快的特点,病床周转率高,护理人员除了书面交接班外,必须做到床头交接班,有利于接班护士对病情的了解和观察[3]。

2.3做好急诊观察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急诊科观察患者的护理中,心理护理同样重要。由于急诊科患者大多数是突发疾病或者因意外受伤,以及毒物中毒的患者,前者因病发的突然,患者及其家属均有紧张和恐惧感,容易产生悲观、失落等消极情绪,甚至个别患者丧失对治疗的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及采取相关治疗措施的必要性,树立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以配合治疗。在急诊科观察患者毒物中毒的患者为数不少如急性有机磷中毒、煤气中毒、酒精中毒、及其他药物中毒等,其中服毒自杀者占一定的比例。此类患者的情绪更为复杂,常表现出后悔、恐惧、焦虑、绝望等不同的心理状态。大部分患者服毒患者是由于一时冲动,或受到某件事刺激而一时想不开服毒自杀。在急诊室抢救时已感后悔不已,这类患者主要是对毒物并发症及后遗症的担心,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此类患者往往能积极配合治疗。但也有部份患者心理受到严重的创伤,因家庭或社会的压力而感到绝望,这类患者在服毒自杀者中,所占比例虽小,但死亡率却极高,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失去了求生的欲望,在急诊观察室往往不肯配合治疗,因此,对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难度较大,需要护理人员及多方共同努力,以争取到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2.4急诊观察室护理力量的合理调配:医院急诊观察室的患者流动性大,且常会出现难以预料的突发事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及自然灾害等,因此,配备的护理力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院根据急诊观察室的特点,在人员的配备和安排上均建立了应急机制,可及时、快捷的调配急诊护理力量对因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大批病员同时就诊的情况进行救治[4]。

3讨论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收治急危重症的快速绿色通道,同时也是显示医院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窗口;急诊科护理人员除应掌握各种突发疾病抢救护理的专业知识与各种医疗器械的熟练运用外,还应具备足够的应变能力与综合素质。我院根据急诊观察室患者病情急、重、杂的特点,采取以下几方面的管理措施,健全和完善各项急诊急救护理制度:首先在急诊观察护理人员的安排上多是由高资质、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以应对患者的各种突况,强化急诊观察的护理力量;在此基础上,其次对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及综合训练也很重视,这也是提高急诊观察护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不断学习,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各种应变能力,在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上也有积极的意义;第三,注重对急诊观察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医患沟通,使患者在救治和抢救过程中积极配合,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第四是采用灵活、机动的管理,合理调配急诊观察室的护理力量,使得医院在遇自然灾害或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及时组织力量实施救治。

参考文献:

[1]王灵格,王青苹,郑爱荣.把握急诊护理管理特点优化急诊护士素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3):40.

[2]席淑华,周立,王雅芳,等.新时期急诊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55-757.

急危重症护理的学科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急救护理 作用 特点 要求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6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49-02

护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护理实践,急救护理就是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并伴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除此之外,急救护理又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院前急救护理、院内急诊护理及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为主要内容。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将正确的诊断及治疗与优良的护理工作结合起来,是取得良好急救医疗效果的基本保证。

1 急救护理工作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重要作用

1.1 急救护理是急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各种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方面。护土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最多、最直接,急诊护士往往是急、危、重症病情的最先发现者或知情者,因此,急救护理水平和急救护上素质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急救工作的质量。

1.2 在急诊医疗工作中,接诊、分诊、就诊、留观、抢救等,都有护理人员参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如何与医疗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护士能否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是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所以,急救护理队伍必须过硬的队伍。目前,急救护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专业,为使这门专业更加成熟,急救护理工作应采取相对固定的模式,并要求从事急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急救技术水平和高度责任感。急救护理人员在急诊工作中,既是医师的得力助手,也是急救的组织者之一。因此应重视和加强急救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使急救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及重病监护病房中,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院前出诊准备、现场紧急救护、转送及转送途中的救治监护三个部分,这二个部分紧密衔接,构成了院前急救的基本护理工作程序。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以及制定院内的后续抢救及治疗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急诊科是医院接收、处理患者的窗口,在急诊科最先接待患者的是护士,故护士必须有全面的医疗护理知识,了解各种急、危重症的临床特点,熟练掌握抢救技术,在医师还未到达之前,即予以相应的处理,做到分秒必争,在急症患者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和观察治疗中,认真做好急诊患者的分诊,切实加强抢救工作、严格查对,正确迅速地进行治疗,除进行基础护理、执行医嘱外,还要求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这对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是危重患者最直接、最重要的管理者之―,医师所得到的关于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是否需要修整治疗方案的大量信息,都来源于护士的监护分析和观察资料。因此,要求重病监护病房的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及业务素质、以胜任其工作。

2 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急救护理工作特点包括现代护理工作特点和急救护理工作特点。

2.1 现代护理工作的特点

2.1.1 既强调整体观念,综合性护理,又强调细致的分工及专职专护,同时也是两者的结合。

2.1.2 现代护理在医疗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在迅速改变看护士单纯地执行医嘱的状态,护理工作从医疗工作的从属地位变成了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紧密配合和协作的关系。

2.1.3 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突破了单纯生活照顾的狭隘观念。护理科研的发展,对护理工作的科学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的知识广泛应用于护理实践。

2.1.4 现代科学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护理技术领域,它不仅改变了许多护理工作中繁琐的操作方式,也使护理工作逐渐向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更主要的是,让护理人员接触、了解和应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激发了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并通过实践和努力,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2.2 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

2.2.1 急,急诊患者病情绝大多数为急、危、重症,一切急救护理工作都要突出一个“急”字,必须分秒必争。因此,要求急救护理人员要做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同时要有良好的体魄。

2.2.2 忙,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就诊人数多,尤其是发生意外灾害时,要承担大批伤病员的抢救护理工作,急救护理工作十分繁忙、辛苦,又复杂多变,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2.3 多学科性,急性患者病情复杂,常需多专科医护人员的协作诊断,因此要有高效能的组织指挥系统和协调体质。

2.2.4 强化无菌观念,由于多数患者是初次就诊,其中可能有传染病患者,易造成交叉感染,故要特别强调无菌操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2.3 急救护理工作的要求。急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改进医疗作风,遵守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医嘱,严格实行交接班制度及各项护理核对制度,严格执行办理操作常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护理表格的书写工作。

依据三级护理原则和急救护理工作和特点,每个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病情的分析判断;二是拟定护理计划;三是实施护理计划;四是对护理效果与质量的评价。加强重病监护护理和基础护理,提高急救护理工作水平、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急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以救死扶伤入己任,不断提高急救护理工作质量,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在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同时,还应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

针对急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必须做到明确护理的功能,确立护理组织,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急救护理管理的任务就是要针对现代急救护理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合理的模式及可行的制度,充分调动护士和患者的积极性,使护理工作更好地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关期刊更多

国外微计算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学会湖南省电子研究所

微计算机应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

经济经纬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