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过敏急诊处理方法

过敏急诊处理方法

过敏急诊处理方法

过敏急诊处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甲状腺显像;多普勒超声;亚急性甲状腺炎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040-02

亚急性甲状腺炎,也称为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患者多由甲状腺的病毒感染引发,近期病毒感染后出现甲状腺疼痛、弥漫或不对称性轻至中度肿大、触痛,可伴有甲亢或上感症状[2]。甲状腺显像利用功能显像仪自体外采集甲状腺区的放射性信息,获得甲状腺图像,从而进行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多普勒超声简称D型超声诊断仪,利用多普勒原理进行甲状腺疾病彩色多普勒检查。为研究甲状腺显像与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该研究于2013年5月―2014年2月间在该院采用甲状腺显像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就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实验组男18例,女30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34.2±13.5)岁;对照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4.5±13.4)岁。两组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且无其他重大疾病,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进行甲状腺显像,采用可视宝BS-900静脉显像仪观察甲状腺形态。对照组采用EMP-3000智慧版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8.5 MHz,观察甲状腺形状。

1.3 观察指标

甲状腺正常图像呈蝴蝶形,位于颈部正中,两叶甲状腺显像分布均匀;如若甲状腺增大、失去常态、位置改变或者甲状腺不显影则为异常图像[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敏感性、特异性采用χ2检验。敏感性=诊断阳性(实为阳性)数/病理诊断阳性,特异性=诊断阳性(实为阴性)数/病理诊断阴性。

2 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实验组病理检测亚急性甲状腺炎阳性患者40例,阴性患者8例;对照组病理检测阳性患者38例,阴性患者10例。将二者联合使用,确诊率100%,见表1,2。

由表3可知,实验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5.0%;对照组敏感性为76.3%,特异性为30.0%.组间比较,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首先由DeQuervain报告指出,又称为DeQuervain甲状腺炎[3]。其发病存在个体差异,有人群发病的特点,男女发病比率为1:4.3,其中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最高。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确,由于患者体内存在病毒抗体,故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病毒有关,目前已证明患者体内相关病毒抗体增加,例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4]。该病具有遗传倾向,多项报道显示HLA-B35阳性者易感性高,遗传可能参与发病。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于非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在各种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出现,一般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夏秋季发病较多,呈现季节发病趋势。发病时常伴有甲状腺肿大伴单个或多个结节、肿痛、颈淋巴结肿大、发热、肌肉疼痛等临床表现。亚急性甲状腺炎在临床症状上易与轻度甲亢、上呼吸道感染、心肌炎等疾病相混淆,误诊率高,因此提高确诊率是治疗的关键。既往临床上多采用甲状腺放射性碘摄取试验、甲状腺激素等方法,检验过程复杂、耗时长,易导致病情迁徙和并发症出现,不易被患者接受。有研究表明超声波检查和甲状腺显像检测亚急性甲状腺炎确诊率高,为进一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故设计此实验进行比较。多普勒超声是利用超声波检查的一项诊断技术,根据声学多普勒原理,其诊断仪器称为超声多普勒诊断仪,能将运动中的器官反射的回波进行分析处理转换成声音、波形、色彩、辉度等信号,从而显示人体内部器官运动状态。多普勒超声具有高性能、多功能、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等特点,在运动中的脏器及血液的诊断上应用广泛[5]。甲状腺显像利用功能显像仪自体外采集甲状腺区的放射性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及重建,即可获得甲状腺图像[6]。可以根据超声仪检测结果和甲状腺显像图对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及形状变化进行判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程进行分期,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该研究采用甲状腺显像与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诊断,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5.0%;对照组敏感性为76.3%,特异性为30.0%.组间比较,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陆永经.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医医药导报,2013,3(10):162-163.

[2] 刘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2013,6(17):15-16.

[3] 王根枚.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诊疗中的价值[J]. 当代医学,2014,2(20):47-48.

[4] 吕心梅.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J].青岛医学杂志,2011,1(22):40-41.

[5] 李因勇.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0(14):388-399.

过敏急诊处理方法范文第2篇

我院急诊观察室负责全院各专科门诊病人的临时输液和病情观察工作,日平均输液达150余人次。由于急诊观察病人多,病种多,病情复杂,用药广,从而病情突变的发生率也比较高。现将本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处理病情突变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2008年我科18例病人突发病情变化,其中过敏性休克5例,晕针6例,窒息2例,高热惊厥5例。

1.2 临床表现及处理

(1)5例过敏性休克病人用药前做皮试均为阴性。3例于给药后2min内出现过敏症状,表现为突起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分别为80/60mmHg。2例于给药10min后胸闷,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意识丧失,脉搏细弱,血压为0。急救措施:立即停药,取休克卧位,保暖,遵医嘱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1 ml;给抗过敏药,如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密切观察病情,对病人体温、脉搏、血压、尿量作好病情动态观察记录,直至脱离危险期。

(2)6例晕针病人均处于饥饿状态,坐位方式输液。其中4例在反复穿刺过程中发生,2例为初次输液病人。临床表现均为头昏、心悸、瞬间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搏细弱,血压偏低。急救措施:改坐位为平卧位,口服热开水或热糖水,给氧,指压人中、合谷穴,数分钟后病人自行缓解。

(3)2例窒息病人为2岁小儿,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痰鸣音明显,在护士为其进行静脉穿刺过程中发生窒息。表现为持续哭闹声突然停止,瞬间神志不清,脸色紫绀,双眼上视,呼吸停止。急救措施:将病儿置于头低脚高位,拍打背部,促进痰液排出,给氧;必要时加用吸痰器吸痰,及时解除呼吸道阻塞,恢复呼吸道通畅。

(4)5例高热惊厥病人均为3岁以下病儿,其中2例既往有高热惊厥史。5例均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在38.5℃以上,常规抗炎、抗病毒处理。临床表现:突然头后仰,意识丧失,眼球固定、上翻,呼吸暂停,口吐白沫,面色紫绀,四肢抽搐。急救措施:使病人侧卧,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口咽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联合降温。5例均在处理后3~5min症状缓解。

2 护理体会

2.1 加强病情的动态观察

经常巡视病人,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尤其是对该疾病关键的症状或突出的症状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先兆,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如过敏性休克病人一般最早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如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等;高热惊厥病人的先兆表现为翻眼、眼球固定或颤动,面部和肢体抽搐等;晕针病人的早期表现为头昏眼花、心悸、恶心欲吐、四肢无力。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对医生采取救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2 出现情况紧急处理

如窒息者行体位引流、清除异物等方法排出阻塞呼吸道的异物,恢复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过敏性休克的病人最早的抢救措施是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高热者发作时应立即退热、止痉。晕针病人取平卧位,口服热开水或热糖水,保暖。

2.3 心理护理

由于对病情及病情的发展不了解,突发的变化常会让病人及家属感到超常的紧张、恐惧而产生悲哀、失助等消极情绪,甚至对治疗措施产生怀疑。对此,应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向病人和家属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稳定病人情绪,减轻其焦虑、恐惧感。多介绍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消除其疑虑,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过敏急诊处理方法范文第3篇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 目的 调查研究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T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超敏肌钙蛋白组100例;肌钙蛋白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相应的诊断措施后的临床效果,并做对比研究。结果 肌钙蛋白组的失误率(25.00%)明显高于超敏肌钙蛋白组(4.00%);反之,超敏肌钙蛋白组的诊断准确(96.00%)明显高于肌钙蛋白组(75.00%);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且超敏肌钙蛋白组的敏感度与肌钙蛋白组的敏感度相比也相对较高。结论 超敏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都具有临床诊断作用,但是超敏肌钙蛋白T的敏感度和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更优异的临床诊断效果。

[

关键词 ] 对比;超敏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T;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a)-0088-02

心肌梗死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而急性心肌梗死更是其中的常见病症,一旦发病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情况,甚至会有生命危险[1-2]。所以,针对这种疾病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治疗的前提是要有有效的早期诊断。故早期诊断技术更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早期诊断主要包括: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和肌钙蛋白T检测技术[3]。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比较这两种诊断技术的诊断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特作本次调查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200例,而后根据其诊断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超敏肌钙蛋白组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龄37~85岁,平均(62.20±1.30)岁;肌钙蛋白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36~85岁,平均(61.10±0.30)岁。并同时保证两组患者的其他相关信息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所有患者发生胸部疼痛时的两小时以后,抽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液,而后进行分离,留置血清,最后超敏肌钙蛋白组应用光化学仪器Elecsys检测患者的超敏肌钙蛋白T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变化进行诊断。而肌钙蛋白组则选用Abbott AxXym分析仪对患者体内的肌钙蛋白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疾病诊断。而后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进行各自的诊断后超敏反应蛋白T和肌钙蛋白T的个指标检测结果情况比较,并同时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各指检测结果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个指标检测中我们发现,超敏肌钙蛋白组对超敏肌钙蛋白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同样肌钙蛋白组对肌钙蛋白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均具有检测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比较

通过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得知,超敏肌钙蛋白组的诊断准确为96.00%,明显高于肌钙蛋白组(75.00%);反之,肌钙蛋白组的失误率(25.00%)却明显高于超敏肌钙蛋白组(4.00%);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又称为AMI,是现今临床上最为常见且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因素包括:①过度劳累,患者可能会由于过度的生活压力,会进行大量的工作和劳动,造成身心的过度疲劳,进而导致患者的心脏负压严重,会引起心肌缺血,造成局部板块,最后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4]。②暴饮暴食也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但人们暴饮暴食以后,大量高热量、高能量的食物会使得体内的血脂浓度骤升,使得血管的粘稠度不断提高,进而加速血小板的凝固能力,进一步造成心肌梗死[5]。③便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尤其是老年人群中,大部分人会由于长时间的便秘,造成人体内的心肌缺血情况,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6]。④吸烟、酗酒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经常吸烟饮酒后,会致使患者体内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造成心肌缺血,进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产生。这种疾病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临床上的诊断与治疗必不可少。

经过专家的实验研究发现,一旦人体发生心肌梗死病变,其体内的超敏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T等成分会由于病变的发生,会发生一系列形态、含量的变化。所以,检测患者的这些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目前临床上的最常用的诊断技术为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技术以及肌钙蛋白T检测技术。肌钙蛋白是存在与人体内的心肌细胞纤维中的蛋白成分,它包括超敏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各成分。所以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技术和肌钙蛋白T检测技术是诊断其中的一种蛋白成分进行检测,以判断疾病的发生与否情况。超敏肌钙蛋白检测技术对超敏肌钙蛋白T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比肌钙蛋白T检测技术的敏感性要高,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心肌梗死检查中;同样,肌钙蛋白T检测技术对肌钙蛋白的敏感性被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中,但是这种肌钙蛋白T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和分析这两种检测技术的诊断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特作此次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均具有诊断意义,且均具有应用价值。但是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了解到: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肌钙蛋白T检测的准确性;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由此可见,利用超敏肌钙蛋白T检测和肌钙蛋白T检测技术均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早期诊断,但是,超敏肌钙蛋白T的检测结果更显著、更有效,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以后临床上的推广应用,相信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1] 陈君,徐崇利,张郁青,等.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0,15(4):123.

[2] 王奕忠,陈永丰,杨宏生.血清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河北医学,2010,16(5):524-525.

[3] 姜健,华建江.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242-244.

[4] 彭瑛,邓剑,邓正华,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5):456-457.

[5] 吴炯,宋凌燕,张春燕,等.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方法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9):825-830.

过敏急诊处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儿科;急诊药房;不合理处方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c)-0057-02

目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医院可供临床选用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药物的配伍也逐渐复杂,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起到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的作用,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1]。因此,合理应用药物在治疗疾病中也越来越受关注。为探讨儿科急诊药房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从而有效提高儿科处方的质量。该研究对该院儿科急诊2013年3月―2013年5月期间药房处方中的2 645张处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儿科急诊药房所开处方中的2 645张处方,这些处方包括了儿科急诊中的所有病历处方。根据不同药物的药品使用说明书、药房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评价管理规范、新编药物学等著作中的临床药物常用剂量对药房处方的总量、处方的书写格式进行检查,统计和分析处方药物的用法用量、给药的途径以及合理用药的情况,考察药房处方的用药规范性和合理性。

1.2 方法

1.2.1 处方的书写方面 从处方的书写方面来看,检查的项目包括处方是否写全,处方的书写是否规范,处方的调剂是否正确,对于过敏性药物处方是否标明清楚,处方上是否写清患儿的年龄,处方上是否有医师的签名和日期等[2]。

1.2.2 皮试分析方面 医师在给患儿诊断后,在开处方时,主要的引发患儿过敏的药物是否注明进行皮试。没有进行皮试的患儿服用药物后会引发皮疹、荨麻疹、皮炎、哮喘以及过敏性休克等[3]。

1.2.3 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在儿科急诊处方中,不同年龄及不同体重的患儿在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上都有区别[4]。因此需要检查处方上患儿的药物用法用量是否是药物说明书上的一致,是否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决定药物给药的途径和药物的用量等[5]。药物的过量会导致患儿在用药之后造成严重的影响,药物剂量的不足使得药物的药效无法完全有效的发挥,降低了药物的治疗效果[6]。

1.2.4 药物的不当使用 现今,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比较泛滥,因此,主要检查处方上的抗菌药物是否合理使用,检查处方上是否有标明抗菌药物的不适宜情况等。同时在药物的配伍方面也需要引起重视,注意处方上的药物配伍是否出现错误。另外,还要检查处方上是否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在进行处方的分析时,要仔细看清楚患儿的病情、诊断、治疗方法等,确定处方中的药物是否与患儿的疾病一致[7]。

1.2.5 溶媒的不合理选用 在溶媒的选用方面,检查处方上是否写清楚,配伍是否合理。

1.3 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这次抽取的2 645张处方的分析结果发现,这两个月内不合理的急诊处方有114张,占总处方的0.43%。处方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没有皮试检验、用药的方法不当、用药重复、联合药物用药不当、溶媒的选用不合理、处方不规范等。见表1。

表1 不合理处方调查情况[n(%)]

3 讨论

药房处方的不合理对患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的5月份开始颁布和实施了《处方管理办法》,并对各个卫生部门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的处方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医疗机构加大处方的合理性审核力度,强化医师和药师之间的沟通与职责等[8]。不合理用药导致患儿机体受到损伤的因素比较多,应当扩大管理不合理用药范围[9]。如哺乳期妇女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甲砜霉素进行治疗,但治疗后药物掺入进入乳汁,待流进幼儿机体后,其造血系统的危害性较大[10]。

要提高儿科急诊药房处方的合理性,要求医院和儿科科室需要不断加大和加强处方的合理性审核,制定相关的处方书写规范制度,保证儿科急诊的处方书写规范,使用药物合理适当、药物的用法用量准确,从而有效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和质量[1]。根据本次研究统计说明,本院门诊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主要的问题是对于掌握药学方面的知识不够全面,尤其在制剂类型以及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和之间的作用关系掌握的不够明确[12]。所以,在医师开处方之前,必须对未曾使用的药品通过说明书全面了解,这样医师也可以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并避免了一些不良反应情况。

[参考文献]

[1] 杜晓春.医院急诊儿科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与对策[C].//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论文集.天津:天津市药监局和市药学会,2010:1-6.

[2] 吴喜英,陈君远,赖宝龙等.我院儿科门诊药房退药行为分析[J].中国药业,2008,17(12):68-69.

[3] 董艳,华丽霞,许应强,等.应通过加强药事管理减少患者退药行为[J].中国药业,2011,20(20):54-56.

[4] 钱梅芬.基层医院儿科药房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32):89.

[5] 秦宇芬.我院门诊药房422例退药原因分析及建议[J].中国药业,2012,21(12):65-66.

[6] 毛肖玲.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6):141-142,135.

[7] 钟旭红.2011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2,24(11):258-260.

[8] 畅晓光,曹兴梅,陈书堂,等.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8):139-140.

[9] 郭喜寅,任志文.浅谈门诊药房合理配发儿科用药应注意的问题[J].包头医学,2009,33(4):227-228.

[10] 阙敏,李智平.儿科药房窗口的用药指导[C].//第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2008:344-346.

[11] liu xin, wang. Pediatric outpatient pharmacy prescription irrational drug use situ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grassroots medical BBS, 2010,14 (28):945-946.

过敏急诊处理方法范文第5篇

摘 要 目的:了解门诊急诊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4~6月门诊急诊患者14342例,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药物种类及使用频度、配伍方式、联用情况及不合理的抗菌药物用药病例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病例14342例,使用抗菌药物病例675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47.12%,涉及9类22种,以单联用药为主(76.6%),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病例338例,分别在剂量、选药不当、疗程不当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门诊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某些问题,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抗菌药 合理用药 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6.016

抗菌药物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不良后果。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对龙井市人民医院2010年4月~6月门诊急诊患者14342例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期促进合理用药。

资料与方法

抽查2009年4~6月门诊急诊患者14342例,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所患疾病、药物名称、用法用量、配伍及联合用药等情况。

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以及公开出版的书籍,对我院门诊急诊患者进行抗菌药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使用种类及频度、抗菌药的联用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等情况。

结 果

患者情况:14342例门诊急诊患者,男6878例(47.96%),女7464例(52.04%)。年龄31天~88岁。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4342例门诊急诊患者,其中6758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47.12%),在6758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男3250例(48.1%),女3508例(51.9%)。

抗菌药物在疾病中分布情况:上呼吸道感染2122例(31.4%),下呼吸道感染1047例(15.5%),消化道感染845例(12.5%),妇科感染960例(14.2%),外科感染1190例(17.6%),其他感染594例(8.8%)。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及使用频数:共涉及9类22个品种,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林可霉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联合用药情况:使用抗菌药物6758例中,单一抗菌药治疗5178例(76.6%);联合用药1580例(23.4%)。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存在不合理用药338例(所使用抗菌药物患者5%)。①剂量不合理:头孢曲松钠半衰期7~8小时,常规剂量2.0~4.0g/日静滴即可。可医师处方中对大部分轻度感染病例给予4.0~6.0g/日,2次/日静滴,不仅对疾病治疗无益,而且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②选药不当:处方中克林霉素用于肠道感染属于不合理用药。其原因为克林霉素适应证中不包括肠道感染,而且胃肠疾病或有既往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肠炎者均要慎用。③疗程不当:抗菌药物使用当中对轻症患者用药时疗程过长,重症患者反而疗程短给患者带来依从性。

讨 论

用药情况分析:我院门诊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7.12%,低于国家卫生部抗菌药物应用率的标准(<50%)。据报道,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在美国24%~66%,在我国25%~56%。本次抽查我院门诊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仅5%低于统计数字,且大多单药使用(76.6%)。说明我院门诊急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符合抗菌治疗原则。2009年4~6月我院门诊急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林可霉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为主。克林霉素和青霉素因高效、低毒、廉价,且对G菌作用强,对社区感染或初次就诊患者仍作为常用药品,其使用频度在我院门诊急诊处于领先地位。头孢菌素类抗菌谱广,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杀菌力强,毒性小,变态反应率低,新型大环内酯药物阿奇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敏感,且半衰期长,每日只需要给药1次,使用方便,同时阿奇霉素在组织内浓度高于血浓度,具有良好的分布特性,在我院门诊急诊主要应用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硝基咪唑类广泛应用于妇科及口腔科的感染治疗,使用率也较高。

联合用药中以二联用药最常见,如下呼吸道感染常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第三代头孢菌素,这是由于盐酸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伯菌等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与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联用,可增强疗效。

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由于门诊急诊的局限性,使用抗菌药物时一般无法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此次抽查门诊患者几乎未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医生使用抗菌药物大都为经验用药,建议今后在处理严重感染或较长时间应用抗菌药物或某种抗菌药物疗效不佳时,尽量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民间疗法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国民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国民兵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解放军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