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范文第1篇

 

1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概述及其安全威胁

 

1.1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IP网的图像远程监控、传输、存储、管理的视频监控系统,将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区域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典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监控设备(摄像机、视频服务器/编码器)、监控中心(中心服务器)、监控客户端(监控工作站)三部分组成。通过对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所面临的安全状况的分析,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在总体结构上分为四个层次:物理安全、接入安全、传输和网络安全、业务安全和信息安全。

 

1.2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视频监控网络中通常存在哪些威胁?我们根据对视频监控网络的结构、业务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威胁如下:

 

(1)前端设备(网络摄像头)的非法替换接入;

 

(2)视频监控网络的终端、网络设备非法接入;

 

(3)NVR/集中管理系统自身的安全漏洞,如系统漏洞、弱口令等;

 

(4)视频监控系统管理终端的安全问题;

 

(5)使用视频监控网络的人员的安全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从前端设备终端、网络环境、管理系统、管理终端到管理人员,这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事件。因此,保护视频监控网络绝不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需要一种全局的思维,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安全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视频监控信息安全机制的标准

 

针对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威胁,业界制定了多种安全机制,主要有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开放型网络视频产品接口开发论坛)、CCSA《电信网视频监控系统安全要求》等标准。此外,运营商和厂商各自制定了针对自己系统的安全标准和解决方案,其中ONVIF和《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安全技术要求》是业界采用比较多的监控标准。ONVIF由安讯士网络通讯公司联合博世集团及索尼公司三方携手共同成立,关注IP视频监控,目标是实现一个网络视频框架协议,使不同厂商所生产的网络视频产品(包括摄录前端、录像设备等)完全互通。ONVIF规范向视频监控引入了Web Services的概念。设备的实际功能均被抽象为Web Services的服务,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单元以客户端的身份出现,通过Web请求的形式完成控制操作。

 

由于ONVIF基于Web Services,Web Services主要利用HTTP和SOAP使数据在Web上传输,其在信息安全方面主要有以下要求:

 

(1)获取或设置访问安全策略。

 

(2)服务器端HTTPS(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认证。

 

(3)客户端HTTPS认证。

 

(4)密钥生成和证书下载功能。

 

(5)IEEE 802.1x supplicant认证。

 

(6)IEEE 802.1x CA认证。

 

(7)IEEE 802.1x配置。

 

(8)在信息安全性方面,ONVIF规范支持摘要认证和WSS安全框架。

 

(9)在用户认证方面,最基本验证包括HTTP摘要认证和WSS摘要认证(用户名令牌描述(username token profile)),高级验证包括TLS-based access。

 

(10)在用户认证通过后,通过“获取或设置访问安全策略”实现基于用户的权限控制,以授权其能访问的前端监控设备。

 

在信息的安全通信层面,ONVIF规范定义了两种通信层面的安全架构: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和消息层安全。传输层安全协议用于保护ONVIF提供的所有服务。同时还需要保护媒体流的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RTSP/HTTPS。设备应该支持TLS 1.0、TLS 1.1,可以支持TLS 1.2;加密算法支持TLS_RSA_WITH_AES_128_CBC_SHA、TLS_RSA_WITH_SHA。客户端应支持TLS 1.1、TLS 1.0,加密算法。

 

支持TLS_RSA_WITH_AES_128_CBC_SH、TLS_RSA_NULL_SHA。在服务器端认证方面,设备支持X.509(X.509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的数字证书标准)服务器认证。RSA key长度至少为l024 bit,客户端支持TLS服务器认证。客户端认证功能可以在设备管理命令中禁止和启用。支持TLS的设备应该在证书请求中支持RSA认证类型。而且应该支持RSA客户端认证和签名验证。

 

3安全机制的应用建议

 

通常,一个监控系统应根据加密等级和系统架构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安全机制。对于一般的安全监控系统,要求支持对业务数据访问权限进行安全认证和授权,实现业务信令流的加密和传输。访问权限的安全认证可采用口令、数字证书或数字摘要等标准算法,信令流的加密算法根据业界标准可采用DES、3DES、AES(128bit)等算法,信令流的安全传输可根据监控架构协议采用不同的通信安全协议,如HTTPS、IEEE802.1x等。

 

视频监控平台服务器定期随机产生一个AES加密/解密密钥。分别使用各个终端或客户端用户密码对AES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形成传输密钥发往各个设备,各个设备对传输密钥的内容进行解密,即可获取AES加密/解密密钥。在以后的监控过程中,所有设备就可以使用该AES加密/解密密钥对信令和媒体码流进行加密和解密。

 

对于监控系统中静止的数据,如存储的录像文件、音频数据,为保证安全性,需要加密处理,可采用通用的针对录像文件加密的方法,如3DES、AES(128 bit)、SCB2等。为了确保图片和视频数据的安全可靠,监控系统还可采用数字摘要、数字时间戳及数字水印等技术防止信息的完整性被破坏。

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范文第2篇

 

为了准确掌握我校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现状,为分析原因、加强防范、堵塞漏洞提供依据,我们在部分学生中专题开展了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问卷调查。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我校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相对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仍不够强,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对策,及时全面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充分享受互联网和信息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严防网络信息违法犯罪现象和受骗受害现象的发生。具体报告如下: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东校区学生,采取随机确定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1份,回收率达97%。调查的主要方式是实际接触被调查者,交谈了解基本情况,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填写不记名调查问卷。调查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支持,大家普遍比较认真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并且比较真实地表述了自己的情况、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二、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15道题目,以多选题为主,占三分之二;另有单选题5道。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掌握、对本人及他人信息安全的认知态度等多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了解情况。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93人表示经常有意识地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占31.96%;有84人表示非常少;有65人表示偶尔了解;有49人表示从来没有了解。说明大学生普遍还没有及时掌握必要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2)个人信息安全的认知情况。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98人次认为个人信息安全是指在使用计算机时个人信息不泄露或不会被他人获取;有74人次认为是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个人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有63人次认为是日常生活中个人信息不被他人知道和窃取;有80人次认为是一切与个人有关的信息的保护。可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概念仍不清楚,不知道个人信息安全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3)利用网络搜索他人信息情况。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10人表示经常会利用网络搜索他人信息,因为想解他人;有145人表示仅在有需要的时候偶尔会利用网络搜索他人信息;有36人表示从不这样,因为很无聊。三者比例分别占37.80%、49.83%和12.37%,说明大学生网搜他人信息行为总体正常。

 

4)网络安全问题认知情况。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53人次认为破坏分子作伪装绕过安全检查属于网络安全问题,有128人认为网络服务器因断电停机属于网络安全问题,有83人认为因病毒导致系统瘫痪属于网络安全问题,有61人次认为伪造IP地址骗取其口令获取对计算机的访问权限属于网络安全问题。说明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内涵不太清楚。

 

5)遭遇过哪些网络安全问题。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21人次反映遭遇过垃圾邮件侵扰,有89人次表示受到过病毒攻击,有119人次表示信息曾经被盗,有76人次表示遇到过其它形式的网络安全问题。说明侵犯网络信息安全的现象已经较多地影响到大学生。

 

6)个人信息泄露原因。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83人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络普及管理不规范,有112人认为是法律不健全,存在个人信息买卖市场,有72人认为是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薄弱,有69人认为是电脑病毒、木马横行。总体上表明大学生对个人信息泄露原因是有思考的。

 

7)对校内个人信息安全建设的满意度。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82人对校内的个人信息安全建设表示满意,有109人表示不满意。说明校园个人信息安全建设尽管得到大部分大学生的认可,但仍有值得加强的地方。

 

8)对学校信息安全保障的期待。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关于学校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有114人次提出应该建设个人信息安全平台并绑定个人,137人次提出应该加强后续处理监督,121人次提出应该加强对于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应该说学生们的期待是建立在关心信息安全基础上的合理要求。

 

9)网络安全信息技术了解情况。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了解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情况不太乐观,有97人次表示知道密匙管理技术,有103人次表示知道数字签名和认证技术,有141人次表示知道网络入侵检测和防火墙技术,有107人次表示了解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10)获取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途径。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31人表示从网络获得相关知识,107人表示从书籍上获得,146人表示从课堂上获得,123人次表示从新闻媒体上获得。应该说大学生获取信息安全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基本上不存在获取不到的困难,主要是看不看的问题。

 

11)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办法。291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21人次建议开设讲座,97人次建议开主题班会,27人次提出发宣传单,101人次提出通过网络视频。应该说,大家对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是有期待的,也希望有更多的渠道来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

 

综合以上数据进行分析,调研组认为,我校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尽管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自媒体进行交流、娱乐和学习,但主要精力花在如何从网上得到信息, 较少考虑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保护自己的信息。交谈得知,不少学生会将自己的真实材料到网上, 碰到过QQ 密码会被盗, 登录口令过于简单等现象。大学生信息安全防范知识和操作能力有待加强,尽管因为新闻宣传、课堂教育等因素对防火墙、病毒等基本知识比较了解,但比较完全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防范知识知之不多,一些学生不会安装操作系统、配置防火墙,不知道需要定期升级病毒防治产品, 不懂得如何更好的配置自己的计算机,也没有掌握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基本防范技能。

 

三、对策建议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准备就业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趋向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越来越多地参与网上购物,使用网上银行等网上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也日渐成为网络信息盗取和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猎物,一些不良商家也通过盗取信息来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作为学校要重视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网络素质、网络技能、实践运用网络综合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督促提高安全上网意识,学会使用杀毒软件及防火墙,学会为别人也为自己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空间。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建议:

 

1)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思想教育,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制教育。目前网络犯罪是十分常见的包括网络欺诈、网络谣言的散播等。网络的匿名性特点给了许多人一种“漠视法律的理由”,认为没有具体监管就不算犯罪,其实不然。这体现的是网络法制教育的缺失,所以教育学生们什么在网络上是可以做的、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是违法的是十分重要的,对维护网络安全运行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2)充分利用课堂教育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建议在计算机普及课程中除讲授常用软件知识外,增加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让学生了解系统管理用户、文件和其他硬件资源的安全机制。对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安全策略,如加密解密算法、防火墙的工作原理与作用、系统漏洞及修补方法、硬盘保护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也要多加讲授。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网上自我约束能力、自控能力,不利用网络散播其它同学和老师的私密信息,不参与网络信息违法活动。

 

3)积极拓展课外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活动。可以定期开设网络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就课堂教学中不能深入讲解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如网络行为规范、个人计算机安全策略、计算机病毒的新动向、病毒查杀软件的使用,引导有兴趣、有需要的大学生深入学习并积极参与防范。 建议每年举办网络安全知识大赛、网络安全知识调查、网络安全主题漫画比赛等,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实现以生教生,在校园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构建网络安全防范的群防群治机制。

 

4)建议成立校级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校园网的日常安全与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本校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定期最新的网络安全信息,让大学生及时了解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动态。现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有责任与义务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隐患,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快捷化的浪潮里,不被外界因素迷失本心,努力做到规范上网,不触犯法律法规,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军校学员;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Cadet's Overall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wareness

Luo Yi

(Equipment Institute,Beijing10220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information security laws and regulations,ethics and education,make full us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awareness and education measures.

Keywords:Cadets;Information security awareness;Training

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早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其所暴露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涉及到以信息安全为基础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各个方面。随着对信息安全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信息安全的决定因素并不是软硬件的缺陷和漏洞,而是其使用者本身。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从安全问题的根源抓起,降低信息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军校里培养的是我国未来国防的支柱力量,更需要加大力度培养提高学员的信息安全意识。

一、军队院校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的现状

(一)学员对信息安全意识教育认识不足。一直以来,很多学员并未注意到信息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也未对其有深入的认知,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员通常会觉得无密可保。长时间的和平环境让他们的信息安全概念逐渐淡化,缺少必要的防范意识,导致有意无意的泄密事件频繁发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第二,学员会觉得有密难保。他们自身所掌握的信息安全防御技术有限,同时觉得要防范的都是那种拥有高智商、创造能力强、拥有高科装备术的间谍,由此产生有密难保的想法;第三,学员未能意识到信息安全对国防安全的重要性。许多学员对国防的认知依旧停留在传统国防阶段,觉得只有当国家的领土、领海遭到外国侵略时,才会危害国家安全。在他们的思想里,信息安全不如领土、领海安全有着明确的概念,还未能将信息安全和国防安全有效地融合到一起,甚至有少部分学员认为保障信息安全并不是自己的使命责任,而是由专业的保密部门或保密人员、技术人员来负责的。

(二)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的软硬件环境较落后。我国军校的网络化建设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保密意识培养、制度建立、技术研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着诸多不足。同时信息安全环境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不仅需要面对各类电脑病毒和众多黑客的威胁,还要解决硬件方面的难题。目前,我国网络产品的自给率低,计算机核心部件及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都依赖进口,对方可很轻松的在设备的芯片内放置病毒程序;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质量不高,主要开发的是应用软件,而核心软件和系统软件都被国外的大公司所掌控,开发商同样可以在其产品中安放“后门”和潜伏性病毒程序,严重危害了信息安全。总体来说,我国军校的软件环境处于较为封闭的网络环境,相关资源、资料不够丰富,使教员、学员不能及时的了解掌握信息安全的最新知识和培养模式,而硬件网络安全建设基本以防御、维护为主,更新换代较慢,缺乏网络信息安全的实例教学硬件环境。

二、国外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的经验借鉴

(一)设立专门的教研中心。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培养军校学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设立了专门的教研中心。中心每年组织召开一到两次有关信息安全的学术研讨会,总结成功的经验,利用全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负责积极编纂并引进国外优秀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的教材及有关理论。

(二)开设信息安全课程和短训班。美国很早便通过在军校开办信息安全课程和短训班的方式促进信息安全教育的发展;瑞典的军校早在1985年就开设了一年制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这些课程大体可分为:系统和网络、数据库、通信、密码、安全理论、网络犯罪、容错系统等;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信息安全教育起步也较早,而且美、瑞(典)、德、加、英、澳、新等国家已相继出版了相当数量的有关教材和专著,以此来推动信息安全教育的发展。

(三)美联邦计算机服务(FCS)项目。这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它通过组建以某些高等院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优秀中心(CITE),参考美国政府取得的相关项目经验,来加强美国各级政府IT雇员信息安全教育和认证。

(四)服务奖学金(SFS)项目。服务奖学金项目的具体内容是,给予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的本科生与研究生适当资助,保证信息安全领域内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以此解决信息安全的后备人才问题。

三、提高军校学员信息安全意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学员信息安全的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教育。学员是军队院校计算机及网络的主要使用者,需要严格遵守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信息安全问题做出了规范,例如《宪法》、《国家安全法》、《国家保密法》等法律都有相应的条款,规范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息行为,尤其是对涉及到国家安全的行为还有更为严格的限制;《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对与计算机安全和互联网安全有关的行为做出了明文规定,而我国的刑法在其修订案中也完善了与网络犯罪相关的条款。通过不断组织学习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让学员能够在法律的层面上充分明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信息安全问题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从而使其能够自发地规范各种信息行为,自觉地遵守国家、军队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培养学员识别信息安全威胁、规避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加深学员在信息及信息资产价值方面的理解,帮助他们有效地识别和规避风险。需要学员保护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人身份资料类,包含姓名、电话、图像、生日、银行卡号、家庭住址、录音、电子邮件、财务状况、学校名称等,避免他人利用其中一项或者联合多项来确定个人信息;二是个人网络痕迹类,包含个人的行为特征、上网偏好、言论观点等。

(三)充分运用教育资源,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重点是如何让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下列方法来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第一,将信息安全作为一门常态化的课程加入到日常的基础教学中,让全体学员可以受到全面的、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教育;第二,开展和信息安全相关的活动,如信息安全知识讲座、信息安全研讨会、信息安全知识竞赛等,通过这类寓教于乐的方法,提高学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水平,并引导学员积极主动地扩充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第三,充分利用军校的各种教育媒介,在校报、校刊、宣传栏开辟信息安全专区,同时借助校园网络、广播等实现对全体学员的覆盖。

参考文献:

[1]王啸.浅谈军校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家,2008,5

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信息素养;信息安全素养

随着中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全面提升,网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规模不断扩大,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各种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到信息拥有者的利益,而且可能危害整个社会、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如果血站每位员工都有较强的信息安全意识,具备较高的信息安全素养,那么,血液信息安全保障整体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

1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的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处理性和多效用性,使其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根源于三个方面:①黑客基于各种目的进行的主动攻击;②个人缺乏信息安全意识,被动泄密;③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组织、人员、资金、技术)建设不健全。一直以来的观点,认为有了高超的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和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就能够确保信息处于安全状态,但事实并非如此。

2011年为美国政府和500强企业提供信息安全技术服务的 HBGary Federal公司几乎一夜间被黑客攻击彻底击垮。究其原因是其首席执行官和他领导的管理层在所有的账户中使用相同的密码,黑客只是通过攻击其企业网站所获得的密码,就开启了几乎所有的网络账户[1]。这一轰动全球信息安全事件,使大家意识到信息安全的主要隐患已经从外部入侵逐渐转变为内部人员使用信息的不可控性上。

2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其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2]。

信息安全素养的定义来源于信息素养的概念,是指在信息化条件下,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以及对信息安全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综合能力,包括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能力、信息伦理道德等具体内容[3]。

3信息安全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安全素养是人员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也是现代社会成员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各项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员工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素养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很多信息安全威胁都源于人。

有研究报道,世界上每分钟就有2家企业因为信息安全问题倒闭,而在所有的信息安全事故中,只有20%?郯30%是因为黑客入侵或其他外部原因造成的,70%?郯80%是由于内部员工的疏忽或有意泄露造成的,同时78%的企业数据泄露是来自内部员工的不规范操作[4]。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各种安全事故存在"88102"规律,即100起安全事故有88起纯属人为,10起为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造成的,只有2起是难以预防。在RSA2011信息安全大会上,不少信息安全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即众多缺乏安全意识的员工,正在成为黑客突破企业安全防护时,最大也最难修补的漏洞。因此,一个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信息系统没有可靠的人员保障,几乎是形同虚设。

目前,人员要素已经成为国家、城市和组织机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员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在其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

4血站员工存在信息安全素养的缺乏

血站普遍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不够重视,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员工缺乏对信息安全的正确认识,缺乏防护意识,不了解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片面认为此项工作只属于专业人员的技术问题。

4.1 相对缺乏信息安全意识根据GooAnn 的《2011年度中国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对于目前有效保护企业和组织信息安全面临的最大障碍,受访者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普遍缺乏信息安全意识[5]。安全意识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账户、密码的泄露;②PC、手机终端丢失导致泄密;③网络手段、软件的应用不了解导致泄密;④网络泄密。

血站员工普遍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如不注意计算机保护、经常开着电脑离开;密码从不修改,或使用容易猜测的密码,或者根本不设密码;将自己的帐号密码随意转借他人使用;随意使用U盘,使用时直接双击打开;随意点击网页上吸引自己的链接;轻易相信来自陌生人的邮件,好奇打开邮件附件;在网络上不能保守秘密,口无遮拦,泄漏敏感信息等等。

4.2 缺少信息安全知识部分员工缺少信息安全知识,不了解什么是信息安全,不知道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如不知道单位信息安全策略的相关规定、不严格执行信息安全规章制度;不知道自己接触信息的密级程度、不会粉碎密级文件;难以甄别信息的优劣好坏,滥用信息技术制造传播信息垃圾和计算机病毒;编造虚假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浏览、下载、传播非法信息;抄袭他人论文等智力成果等。

4.3 信息安全能力欠缺由于信息安全能力欠缺,部分血站员工不会设置有关安全参数;没有及时对系统进行更新和安装补丁;不能辨别什么是信息安全威胁,更不会处理;有的甚至不会安装杀毒软件、不会查杀病毒等。

4.4 信息伦理道德较薄弱网络中形形的思潮、观念,甚至是色情、暴力信息成为影响、误导普通人群犯罪的重要因素,部分员工承认经常上网浏览不良信息会弱化道德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加快信息安全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要提高血站员工自身的信息安全素养,首先要培养员工树立信息安全责任心,让他们明白信息安全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情,而是每个人的责任。提升全员的信息安全素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指望凭借"三分钟激情"而成就,而应该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在血站系统内建立起信息安全文化。

素养的形成有一个程度变化的过程,即从低到高逐步发展的过程。信息安全素养内涵丰富,不仅包括信息安全意识,还包括后续各种防护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知识等内容[6]。所以,血站员工信息安全素养的提升,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加强培训,提高血站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了解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信息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要将信息安全培训纳入每年度的培训计划并予以贯彻实施。培训方式应多样化,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信息安全海报、Flash、手册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强化其信息安全意识。血站员工同时应学会在信息安全受到侵害时,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②鼓励员工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主动学习信息安全知识,提高处理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学会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及时下载和安装系统补丁;避免从Internet下载不知名的软件、游戏程序,随意打开、运行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文件;加强密码设置及管理;注意保护、备份重要的个人资料。③要加强血站员工信息伦理教育。引导员工养成正确解读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维护网络道德规范。遵循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非法摄取他人秘密,不制造和传播伪劣信息,抑制违法信息行为[7]。④员工必须意识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等都不是绝对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建设涉及人员、流程和技术三个环节,人是最关键的因素。⑤员工应培养良好的习惯,从保管好账户及密码等细节做起,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具体来说就是日常计算机维护,重要的文件数据不存放在系统盘、上网时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不要轻易接收;要定期进行病毒全盘查杀、尽量使用正版软件;如果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故,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请求正确的处理。在自己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要鼓励其他人也这样做。

6结论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真正的安全是靠人来保障的。在信息安全的所有相关因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行为是信息安全保障最主要的方面。人既可以是最大的潜在威胁,也可以是最可靠的安全防线[1]。普及信息安全教育,提高信息安全素养,是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因素。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一直是动态的,因此血站员工信息安全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也是一个渐变发展的动态过程,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来完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武晓春,等.面向组织机构的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8830 -8832.

[2]孙平,曾晓牧.认识信息素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4):34-37.

[3]刘枫,大学生信息安全素养分析与形成[J].计算机教育,2010(21):77-80

[4]周 龙. 深入探讨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J].硅谷,2013(3):132-133.

[5] 北京谷安天下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度中国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现状调研报告.

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安全管理体系

1.调查方法和对象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选取的方式。

1.2调查方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填写和反馈,实现调查目的。

1.3调查时间

2014年9月1日至9月30日。

1.4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实地调查,在人群密集处随机发放纸质调查问卷,请调查对象现场填写和反馈。另一种是利用网络调查平台,和回收调查问卷。两种调查方式相结合,使本次调查达到了覆盖范围较广,形式多样的效果。同时以不记名方式填答,保证了答卷结果的真实性。

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去除无效问卷146份,共回收有效问卷854份,回收率为85.4%。调查问卷回收后,对相关数据进行详细地统计和汇总,并做出分析。

2.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公众对个人信息及其安全的认识;二是公众对电子商务及其安全的认识;三是公众对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的态度。

2.1公众对个人信息及其安全的认识方面

在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上,“一般关注”所占比例略高于“非常关注”,两者所占比例均达到40%以上,“不关注”所占比例很小。调查情况与“非常关注”比例应高于“一般关注”的理想状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渠道方面,“各种业务的办理”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自愿告知”、“聊天交友”。这说明公众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大多是出于实际需要或个人意愿,“自愿告知”和“聊天交友”所占比例均高于理想状态。这说明调查对象对个人信息安全普遍有较为充分和准确的认识,对待个人信息的基本态度是正确的,但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主要表现为大部分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程度不够高,还有相当一部分个人信息是主动泄露的。因此,为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认识,有必要借助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的重视程度,增强保护意识,防止因主观原因造成的信息泄漏。

2.2公众对电子商务及其安全的认识方面

与实体交易相比,在对电子商务的信任程度上,调查对象表示“一般信任”的接近80%,“非常信任”和“非常不信任”的比例相当,在10%左右;在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的考虑上,大部分调查对象“比较关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表示“一般不会考虑”。以上结果表明,公众对目前的电子商务安全状况还不是十分满意,只是基本接受。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一般不会考虑”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说明,公众在信息技术方面普遍存在知识欠缺的情况,对电子商务安全性的认识不足,容易造成盲目信赖或跟风。在使用电子商务时会否考虑采取安全措施方面,“经常采取”的所比例最大,接近40%,其次是“一般不会采取”的接近30%,“必须采取”和“没考虑过”的分别占20%和10%左右。这说明,公众有意愿采取安全措施,抵御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但是,实际采取的比例并不高。这主要受限于公众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有意愿采取安全措施,但自己又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只能坐以待毙。这组数据表明在电子商务及其安全性上:一方面,无论电子商务的安全现状,还是公众对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认知,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另一方面,公众对电子商务及其安全性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在还比较幼稚,但正在不断成熟、发展,具有一定的改善趋势。

2.3对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的态度方面

针对第三个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超过70%的调查对象表面对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现状“基本满意”,但是,与此同时,认为“大部分已经泄漏,安全感明显降低”和“不是很多,还可以接受”的比例都超过了25%。这表明,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基本满意,并不能说明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现状真的可以满足实际需求,而是因为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善,致使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陷入麻木状态。所以,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小视,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水平亟待提高,而单方面的改善是难以见效的。公众对提高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水平的要求是迫切的,并且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保障电子商务中个人信息的安全,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齐抓共管,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建立一个健康安全的电子商务环境。

2.4改进建议

本次调查最后一题采取了开放式的答题模式,收集到了一部分公众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方面提出的建议。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提高用户安全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安全保障技术水平四个方面上。通过本次调查,可以进一步总结出应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并提高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5调查评价

为提高调查的效度[1],本次调查采用了网络调查和实际调查两种调查方式,提高了抽取样本的随机性。网络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经常上网的人群,而实际调查由于调查时间、地点和方式的不同,则具有更大的随机性。

为提高调查的信度[1],本次调查抽取了的足够多的调查样本。大量的调查对象,扩大了调查的人群覆盖面;网络调查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实地调查的地理局限性,而实地调查克服了网络调查真实度低的问题,二者相互弥补。

3.构建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有必要构建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以实现全面保障电子商务中信息的安全为目标,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配置精良设备,掌握核心技术,增加安全投入,强化培训和准入,配备精干力量,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等各种措施配合与协调,构建全方位高层次的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信息的安全管理水平。该体系可大体分为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3.1技术方面

3.1.1反病毒和安全扫描技术

通过病毒查杀和实时防御,可以及时清除已存在的病毒并防止新病毒植入,防止病毒对数据的破坏和窃取。安全扫描可以发现软件中存在的漏洞和“后门”程序,通过添加补丁,防止漏洞和“后门”程序被恶意利用,危及信息安全。

3.1.2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

防火墙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体,能根据安全策略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行为及其流向实行控制,并保留日志,进行审计。入侵检测技术实时监控数据传输状况,并对数据访问请求进行甄别,能够及时拒绝、中断、抵御可疑的访问和传输行为。

3.1.3身份识别技术

密码作为使用最方便也最普遍的身份识别技术得到极为广泛地使用。为了加强身份识别技术的可靠性,密码常与生物技术、物理令牌等识别方式联合使用。[2]

3.1.4访问控制技术

主要用于控制用户、进程、计算机等对主体对系统资源或个人信息的访问。访问控制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合法用户的非法行为,有效防止信息被非法访问、窃取或篡改。

3.1.5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在安全工程领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达到对明文进行伪装处理,输出密文的作用。这样即使数据被窃取,非法入侵者得到的也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无用信息。数据加密技术在使用中应以适用、高效为原则,选择功能适当、操作简便的,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加密技术,也可以多种技术结合使用。

3.1.6设备及数据备份技术

设备备份为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关键设备配备冗余和备份,数据备份为重要数据提供备份,并具有恢复重要数据的功能。

3.1.7日志和审计

日志用于实时记录系统的主要运转情况,审计是在事后对日志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日志和审计报告,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异常状况,甄别可疑事件和可疑行为,并作出警报或采取必要的抵御措施。[3]

3.1.8推广使用国产软硬件

一是安全可控。国产产品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成果,制造维护过程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安全标准,消除了“后门”程序、植入代码的危险。二是国产产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更适应我国电力供应状况及技术人员操作习惯,后期维护和保障水平高等。

3.2管理方面

3.2.1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通过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提高制度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健全监督机制,发展社会监督,才能促进信息安全工作的进步。也可借鉴他国经验,引入第三方评测机构,对收集和保有个人信息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行测评,为政府执法提供可靠依据,规范企业的信息保护行为。

3.2.2增加安全投入

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支出要占到总支出的8%以上才能达到设备齐全,人员充足,制度规范的管理状态。大中型网站有必要配备专职安全工程师和隐私工程师,人员数量由网站的规模和访问流量决定。 [4]小型网站则可以将安全工作外包,由专业安全企业对网站的安全事务进行管理。

3.2.3强化培训和准入

对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借鉴网络工程师及软件工程师的认证方式。同时,由于安全管理不同于其他技术工作,其对专业要求的强制性更高,标准更严,因此有必要借鉴会计从业的相关规定,采取准入制度,并打破职业资格终身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和资格考核。

3.2.4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方面,政府和电子商务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媒体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使公众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公众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能力。一是指导公众掌握辨别不安全网站的基本方法,识别和抵御网络钓鱼、身份伪装、恶意传播病毒等不法行为;二是帮助公众掌握必要的安全保障手段,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漏洞、维护计算机系统等,以保护信息存储和运行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1]Floyd J.Fowler.Improving Survey Questions:Design And Evaluation[M].USA: Sage Publications,Inc,1995:5.

[2]Ross Anderson.SecurityEngineering:AGuide to Building Dependable Distributed Systems,Second Edition[M].UK:John Wiley & Sons,Inc,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