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一、民俗乡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乡土文化,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二、语文教学与民俗乡土文化的关系。

1.地方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地方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现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学却无视社会生活,学生被锁在课堂、封在校园,结果缺少生活的体验,缺乏实践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学生们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地方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培养地方的亲和感和自豪感。

3.语文教学承传乡土民俗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又促进语文教学,乡土民俗文化具有辅助教学、德育教育、知识积累和审美教育等功能。

三、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教学过程中该如何选择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呢?

1.用好文本资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就集中选用了多篇名家作品为范文,以《端午日》为例,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赞扬了当地军民奋勇争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端午这一天,湘西百姓穿新衣、额角画王字、吃鱼吃肉,其中的重头戏是赛龙舟,水上的拼命划桨追逐,岸边的卖力呐喊助威,全民参与的热闹场面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地激起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布置有关的活动任务,就能实现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

2.开发乡土资源。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青州的龙兴寺、博物馆、范公亭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学生借此可以感受到“乡之先达”淡雅的生活情趣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性情的熏陶。

②考察民风,积累谚语。谚语被誉为“语言之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固定用语。它用简单、朴实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青州地区有一亩园,十亩田,一亩花,十亩园;端午时节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谚语,这些谚语不仅文字精练、形象生动,还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积累家乡谚语,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家乡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亦可品味家乡语言的独特魅力。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融合原则本土味性思想性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是课堂教学一直为之探索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特别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引入课堂,促进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是一个新的举措。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实践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怎样在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有效的对课堂教学作出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掌握课堂知识、形成相关技能,又了解本土民俗风情,让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达到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本土性原则

民俗风情是长期、固定的依附于人们生活习惯、情感信仰之中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因为其形成和巩固过程的特殊性,一直就具有集体认知性和自觉遵从性的特征,而且已走向自然化、生活化。

根据这种特性,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民俗风情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在有机融合二者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本土化的原则。换言之,所融入的民俗风情必定是为本土人群所熟知的。这样学生有自然的亲近感,易于接受。“避免这种文化又成为一种新的阻碍。”只有适当的引入教育对象所趋向的本土文化,才能对抽象生涩的书本知识起到映衬补充、注解说明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美术赏析时,引入大湘西所特有的吊脚楼建筑、对襟儿服饰、土家银缀、窗花剪纸等进行美学教育,也会达到同样的审美目的。学生再次以美学的目光审视这些距离他们很近的美学对象,所受到启发不亚于了解西方油画雕塑,中国工笔山水。同样,在体育课中把“走高翘”、“秋千”、“扭扁担”等活动融入课堂之中,不仅有场地器材的便利,还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国全国各地民俗风情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在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育互相融合的时候,要在课前做足功课,不标新,不立异,不赶时,扎扎实实的立足于本土特色,以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

二、把握趣味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学双边“密切联系生活”,以引发参与的兴趣。对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就要求适度把握好趣味性原则。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教学为例,语文老师教学如何写调查报告,把调查的对象由学生不熟悉的“社区情况”改为调查家乡的“特色小吃”,把书本中“写一个熟悉的场景”,选定为参观一个“蒸喜酒”的场景,这样的安排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思想品德老师在课堂中教学“文明交往”时,让学生实景表演土家族的“待客礼仪”,从中体会交往待客的要求,把抽象的道理寄寓在生动形象的表演过程之中;音乐课堂中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去欣赏本地山歌、“打围鼓”,让学生感到新鲜而好奇,这些课堂实例,无一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自然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趣味性原则,还要注意避免“唯兴趣”观,防止教师一味的追求乐趣而忽视民俗风情独特的内容。“趣”的把握有一个前提:所渗入的民俗风情必需与教学内容有情感价值相通处、内容关联接近点、体验结合互补面。

三、强调思想性原则

鉴于“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文化合力进入校园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民俗风情起源的自发性、宗教性、原始性等特点,让民俗风情的教育功能有一定的制约。当教师在引入并使用到其中的一个知识节时,首先充分认识到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价值取向挖掘点。要结合教育的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辩证唯物的态度,“扬弃”的方法,发挥这种特色文化的教育功能。这就是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二者整合的时候所要强调的思想性原则。

比如在了解“丧葬习俗”时,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那些复杂繁琐的动作、神秘难懂的语言,这只是一种文化展示过程,重要的是要挖掘其中的“扬善积德”内涵,对于很多封建迷信素材,更是要立场坚定的予以批判,不能一并吸纳。对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民俗,也要有正确的评价。如过年时候小孩子在大年初一去别家“拜年”的习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的消失。对于这种即将逝去的民俗风情,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中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给这种风俗的变化赋予积极的时代意义。

只有强调了思想性原则,我们的教育才会成为“有源之流”,才会始终与我们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而不偏离教育的主航道。

民俗风情文化作为一种开发很广泛的校本教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被充分运用。只有坚持了民俗风情的本土化原则、把握了趣味性原则、强调了思想性原则,对于把民俗风情引入课堂教学才有了基础性的指南。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怎样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命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之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覃正云,覃自云.新课改108问[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土家族

一、背景分析

(1)我国旅游业现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品味的升华,我国旅游模式会逐步向休闲度假及专项旅游方向发展,单纯的观光旅游将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要求。(2)张家界现状及张家界民俗风情旅游现状。长期以来,张家界政府着力开发以武陵源为主体的自然旅源,形成了高品位的国际知名品牌。但由于过度倚仗武陵源,对人文旅游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开发力度,致使旅游产品单一,影响了张家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3)张家界土家族。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土家族人口数已达570.42万人,其中张家界土家族人口数为101.56万人,将近占全国土家族人口数的1/5。所以,张家界土家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张家界土家族文化则是张家界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策划目的

(1)强化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真正把人文特色融入旅游中去,旅游业才能持续发展。(2)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张家界市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丰富,浓郁的民俗风情,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人文景观却长期待宇闺中。

三、SWOT分析

(1)优势(S):第一,张家界景区自然风光无比秀丽,成为了张家界市的城市名片;第二,社会稳定,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第三,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尤其是省道G5513建设,极大的缩短了与长株潭城市圈的距离。(2)劣势(W):第一,多为山地地形,景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经济腹地小;第二,过多的依靠武陵源和天门山景区,旅游形式单一,人文旅游尚未得到重大开发;第三,景区服务人员结合人文风情的意识较为薄弱。(3)机会(O):第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整个张家界市的支柱产业,必然会得到政府和当地相关企业的支持;第二,张家界的土家民俗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4)威胁(T):第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应该注意适度适量,促进生态的人文的共同发展;第二,离凤凰古城近,发展人文旅游有可能出现同质化现象,很难突出自己的特色。

四、措施

(1)采用整合提升模式:在原有的宝峰湖景区魅力湘西节目,将舞台露天设置在山水之间,使音乐效果融入宝峰湖秀丽的山水之间,将原生态音乐、独特民族服饰、独特民族绝技结合山水景色打造山水人文盛宴,同时在活动中穿插民俗游戏互动活动,让游客融入其中,感受土家人的风土民情。(2)采用主题附合模式:第一,在宝峰湖景区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成旅游纪念品购物街,为实现规模效益,可以将小吃、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融为一体;第二,在已经建好的土家风情园建设土家吊脚楼式的客栈,体验土家人生活的方式,让游客不仅仅一游而过,而是切身的感受。(3)改变景区以往解说模式:要突出介绍土家的民族风情,举办篝火狂欢会,让游客与土家人一起感受民族风情。(4)开展丰富多彩的风俗游:第一,在春节期间,开展和土家族人一起“杀年猪”、“腌腊肉”、“推豆腐”、“过赶年”的民族风俗;第二,在阴历四月七或者四月十七,开展和土家族人一起过“牛毛大王节”,来更深层次的展示土家风俗;第三,在阴历六月初六时,开展和土家族人一起过节日“六月六”,传说六月六是茅岗土司遇难的日子,血染了龙袍,土家为纪念他,就在这天把好衣料、衣服拿出来晒,俗称“晒龙袍”。

五、宣传方式

(1)电视宣传;(2)平面宣传;(3)旅游宣传;(4)政府宣传;(5)车体广告。

六、成本预算

(1)广告方面:第一,在湖南电视台支持本省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根据湖南卫视黄金档广告收费标准,首先预算电视宣传的成本在100万左右。第二,由于报纸等广告所花成本较低,而且传播范围广,见效比较快。计划投放在《南方周报》的版面规格为24.5×31(半版横),彩色图片,投放四期,预算费用在40万左右。第三,由于在网络上投放广告费用过高,所以计划预算费用应在100万左右;另外,在车体广告上宣传的范围只是较近地区,辐射广度有限,所以预算应在10万元以内。(2)项目新建方面:第一,计划投资700万左右修建完善土家风情居民式宾馆工程及相关设施。第二,由于可充分利用宝峰湖已发展好的基础设施,而只是将小吃和土家特色饰品等小店迁入,所以此处计划预算50万元。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一、民俗文化在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本。世界各国都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并以民族文化彰显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精髓和各地的人文底蕴,展示文化内涵,以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有的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有的体现在精神方面。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源流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民俗文化,能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本身就具有歌颂和倡导真善美的内质,从中发挥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效应,通过文化社会教化作用,对学校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低级趣味的民俗文化作品,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思想、智慧、道德、伦理、审美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文化具有熏陶作用,民俗文化能有效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将人文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学校语文教学合理引入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好地充实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人生百态,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中国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渴求、、人文素养、地域特色等,民俗文化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渊源,经过一代代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民俗文化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记录了几千年中国劳动人民智慧,中国民俗文化为后人了解古人留下了历史证据。民俗文化真实反映了56个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文明面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二、学校语文教学民俗化的渗透

(一)透过经典篇目教学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学校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篇目的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这些经典篇目传达出的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例如《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着力强调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其中文章对“乐土”和“赵庄看戏”的描绘体现出了浓浓的绍兴的乡土气息。

(二)通过古典诗词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清明》一文,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此刻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起他的心事。

(三)通过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中国传统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最早的风俗活动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一些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然淳朴的优秀美德,清明时的祭祖、中秋时节的赏月、重阳时节的赏菊、大年三十的守岁等等,反映出人们健康的生活情状和心态、美好的理想和人际关系。传统节日对学生的陶冶教育是不可低估的。如“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总之,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民俗文化内容,可以起到激发民族自豪感、扩大视野的作用。同时,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语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宝贵“矿藏”。恰当地运用好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影艺术;声画―视听思维;地域性;地域文化;电影化手段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新疆本土电影地域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2XJJC760003)。

一、电影艺术表现地域性的元素

地域性是指事物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世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也就有了韩愈的‘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和古人那句‘齐鲁多鸿儒,燕赵饶壮士’的论断。”①中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们成为我国各类艺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因此有人说:“没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艺术创作也就没有多样化。”②电影艺术展示复杂多样的地域性是艺术多元化和丰富性的必然结果。

“中国地大物博,地域性电影的独特生命力是各地文化心理积淀所孕育的果实,但要使这样的生命力得到延续还要经营。”③所以在电影创作中,导演总是试图寻找最深刻、最有表现力的空间来实现审美的对象化。于是很多导演常常有意识地选择那些独具地域特色的区域作为影片开展的现实空间和潜在文本,展现不同地域的特色成为电影导演们的偏爱。“20世纪80年代早期,第五代导演的崛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对地域文化的偏爱,尤其是对其所带有的风俗,也就是价值判断的偏爱。”④因此,那些独具地域特色的影片总是带给观众一些别样的感受,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这些地域性鲜明的影片也就成为中国电影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很多艺术中,展现独特地域性的艺术手法比较单一,比如绘画,既可运用多种技法画出美轮美奂的风景画,也可以一定的艺术手法画出惟妙惟肖的世俗风情画。而音乐只有通过旋律、和声与节奏来表现一个地域独特的情感特征。而在文学作品中,通过生动传神的文字细致入微地描绘一个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民俗风情,由此激发读者的想象来间接完成对一幅幅生动的异域风情画面的展示。与其他艺术相比,电影艺术是视听综合艺术,它兼具了视觉与声音艺术的综合优势,电影艺术在“声画―视听视阈”下展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性,不仅具有直观迅捷的优势,而且能够声画结合,使得情感与表象融合。此外,电影艺术还可通过声画手段将文学中的间接形象转化为具体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由此可见,在电影艺术“声画―视听视阈”下,展现不同地区独特的地域性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电影艺术从哪些方面呈现一个地域的地域特色呢?

首先,通过电影的画面,可以展现这个地域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民俗风情。如广西与《刘三姐》、云南与《阿诗玛》、江南与《苏州河》、东北与《红高粱》、西北与《黄土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与地域民俗在第一时间内就将观众导向所指的地域,能够将地域性最直观的感受瞬间带给观众,成为观众判断故事发生地域的第一要素。可见,这些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就成为展现独特地域性必不可少的本土资源。但是,如果电影艺仅仅是呈现这个地域表层次的自然风景以及民俗风情,那么这个地区独特的地域性并没有真正得到呈现。例如最近热映的影片《无人区》,该片展示了新特的戈壁沙漠风光以及新疆的一些民居场景,甚至片中人物还操一口地道的新疆土话,但是该片并没有真正展示出新特的地域性。这部电影只是借新特的自然风光以及一些简单的民居场景来演绎一个在“非正常奇特环境”中人性博弈的故事而已。在这部影片中,新疆的戈壁沙漠等只是一个假借虚构的“奇特环境”的虚壳,只是为了使演绎这个故事的环境似乎更可信而已。这部影片并没有挖掘出新疆这一地域独有的文化内涵。所以,《无人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具新疆地域性的影片,新疆本地人看了也会感到陌生奇特的。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表现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性,导演在创作中还必须挖掘出这个地域深层次的地域文化。所以说,在电影艺术中,展示电影的地域性不仅仅在于呈现表层次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在于展示孕育于这片地理地域之内的地域文化,这些更为深层次的地域性的展现与表层次的自然景观、地域民俗等共同构成了电影艺术展示出的迥异于他的地域性的本土元素。

虽然自然景观、地域民俗与地域文化都是展示一个地域独特地域性的本土元素,但是,在电影艺术的“声画―视听视阈”下,展现这些元素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如果说我们通过影像去欣赏某地域的自然景观,这种自然景观带给人的标志与差异性是直白的,显而易见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自然景观中可能包含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地域差异。那么在按照导演意图融入故事情节的自然景观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往往需要更多的经验才能够正确地领会感受。”⑤所以说只有体会到导演在电影中展示的地域文化,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电影的地域性。“在电影作品中,真实的地域文化能够超越地域的限制,在更为广泛的空间中达成地域形象的标签化效果。”⑥所以,挖掘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是电影艺术展现地域性更为重要、更为深刻的环节。那么,如何去挖掘这个地域的地域文化呢?

二、电影艺术表现地域文化的方式

地域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结合的结果,“地域特色是人性和自然结合的成果,人类的一切活动和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打上了地域的烙印,认识和发掘地域特色对于认识人生和艺术都是非常有益的”⑦。所以,导演要展现这个地域的地域文化就是通过电影的镜像语言,立足于“人与自然结合”中折射出的“人性”的展示,也就是要挖掘出这一地域“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人生哲学、民族心理、美学取向、文化传承等生命智慧层的信息。在电影艺术的“声画视听视阈”下,导演竭力将这一地域生命智慧层的信息缝合进表层次感性形态的“本土元素”――自然地域与民俗事象之中,通过声画手段对这一地域人民生活情态的呈现,运用多种电影化表现技巧挖掘出这一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

电影艺术通过一个地域独特的“本土元素”来展示这个地域的地域性,这些本土元素在电影叙事过程中承担着一定的话语叙述功能。导演在创作中充分挖掘出这些“本土元素”的文化内蕴,以“声画―视听思维”的方式完成其对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影像阐释。正如二人转的诙谐、信天游的高亢、昆曲的柔婉等,都是从内在骨子里透射出来独特的地域性。电影艺术要从骨子里展现这个地域独特的地域特色,必须充分利用电影艺术独特的“声画”手段,运用真正的“视听思维”方式才能够真切呈现出来。诸如《黄土地》通过影像化的手法将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与奔腾不息的滚滚黄河水那静态与动态的情态隐喻性地激情展示,既揭示了黄土地贫瘠的深厚,又展示了滚滚黄河暗含的博大的力量,同时揭示了黄土地与黄河水对劳动人民深厚的养育之恩以及人们与黄土地和黄河水的相依关系。另外,黄河水与黄土地又被赋予深刻的象征性,成为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展示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劳动人民独特的民族性。此外,那高亢粗犷质朴的信天游,又彰显了中华儿女独特的生存信念和朴实的人生情怀。由此可见,只有真正运用电影艺术“视听思维”的方式,充分利用电影“声画”效果,才能真正完成导演对这个电影独特地域性的阐释。所以,在电影艺术中,为了呈现这一地域深刻丰富的地域文化,影片中的“声”“画”呈现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就是富有深意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电影深化主题、刻画人物、完成导演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也是电影真正做到“从世俗走向神话”的资源。如在新疆本土电影《鲜花》中,导演极力展现了新疆哈萨克草原的自然美景:绿色而连绵起伏的草原鲜花朵朵,苍翠的山岭白雪皑皑,白雪覆盖的苍茫大地一望无际,在皑皑雪原上矗立的阿吾勒、流淌着潺潺溪流的小溪……这些优美的画面令人如痴如醉,美不胜收。此外,《鲜花》在创作中影片还极力展示了哈萨克民俗,努力打造出一部民俗风情的精品。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呈现成为这部影片的主体与核心,但是这些表层次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呈现并不仅仅是为了使电影更具观赏性,也并非是导演创作的初衷。“该片只是以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这一文化形态和草原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叙事背景,着力塑造了一位性格坚毅、善良智慧的女阿肯‘鲜花’的生活、情感、奋斗经历,表达了少数民族独特的励志哲理。”⑧其实,通过哈萨克独特的风光民俗是为了实现“鲜花”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挖掘出了新疆哈萨克族独特的生活价值观念、人生哲学、民族心理、美学取向、文化传承等,是为了展示新疆哈萨克族独特的生存哲学和民族精神追求,从而实现导演讴歌哈萨克族人民和励志的主题。

在电影艺术中如何更好运用“声画―视听”手段发挥电影艺术独特的造型优势来呈现地域性呢?很显然,仅仅是直观呈现显然是难以表达出深刻的地域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借助多种电影艺术独特的修辞手法。如在新疆本土电影《大河》中,为了展现塔里木河流域人民与塔里木河的亲密相依的关系,影片开始伴随着深情舒缓的背景音乐《塔里木河》的响起,干涸的塔里木河的全貌缓缓呈现。在这里,导演高峰将声画以比喻的手法传达出塔里木河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以及人民对母亲河怀有深厚情感的思想。在影片结尾,当塔里木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电影展现了“野鸟归林,野兽归栖”的画面而且伴随着深情悠扬的呢喃女声吟唱的《摇篮曲》,塔里木河作为母亲河的形象被强化了出来。此外,在影片中,为了强化塔里木河母亲河的意义,有几个镜头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是婴儿时期的陈南疆躺在摇篮里,摇篮却漂浮在塔里木河上,在河岸上冬妮娅正缓缓地拉着绑摇篮的绳子,深情地吟唱着《摇篮曲》。另一个镜头是阿布杜拉大叔静静地死在塔里木河,河水宁静,微波不动,似乎是在凝视着他的孩子睡去。这两个极富情境的镜头具有深刻的隐喻含义,使得塔里木河养育儿女的艺术意蕴唯美再现。

在电影艺术中,导演通过“声画―视听”手段,运用再现、表现、隐喻、造境等电影化手段,实现了电影从表层次自然景观与地域民俗的呈现向深层次地域文化的开掘,使地域文化释放出生动的艺术气韵,从而完成了“本土景观”从视听功能向话语言说功能的转化,实现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电影主题的电影化阐释和地域性的全面呈现。

注释:

①⑤⑥ 刘丽媛:《论地域文化版图中的武侠电影》,河北大学,2013年,第4页,第39页,第4页。

②⑦ 伍帮军:《论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的地域性特征》,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第42页,第34页。

③ 王晓铭:《电影的地域特色与经营》,《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

④ 李二仕:《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文化部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