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强迫症的心理疏导

强迫症的心理疏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强迫症的心理疏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强迫症的心理疏导

强迫症的心理疏导范文第1篇

镜头一:

恐怖的恶梦

王女士说:“高中时,我与一个很帅的男生合作演小品,他很优秀,是女同学的偶像,与他合作我梦寐以求,以致他约我上他家排练,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到了他家,他把门锁好,疯狂地扑过来,把我按倒在床上……”

“婚后,这场恶梦纠缠我。与丈夫,那一幕总出现,我不能尽情享受丈夫的,更不能把自己的欢愉给丈夫,每次完事都下腹疼,全身出冷汗。”

心理医生认为:恐怖型“SMS症”应采用“心理疏导疗法”。

【专家帮忙】“你不要只停留在痛苦回忆中,更不要过分自责。那次事件的责任在那男生,而不在你。对于无可挽回的事最好不要去想,要忘掉过去,向前看。”

心理疏导起到预期效果后,心理医生进一步指导:爱只有在“给予”中才能“获得”。你必须从畸形的性意识中走出来,克服恐惧性心理,唤起对丈夫的爱心。以积极态度感染丈夫,直到中的厌恶和恐惧感消退。

镜头二:

遗憾的出轨

田丽说:“我与一个关系不错的已婚男同学合伙开了家店。但常与合伙人相处,他平时也特别照顾我,我渐渐离不开他了。终于有一天,在一家宾馆发生了……我后来,我觉得了对不住丈夫,就与他分开了。”

“如今我自己开店,心里舒坦了。可与丈夫和谐的性生活突然冷淡了,同丈夫,总浮现那个人的影子,怎么也摆脱不了,甚至厌恶,但为了满足丈夫,我又得装没事,现在与丈夫同床共眠都成了心理负担,不光生意不想做,对生活也感到无聊又乏味。”

心理医生认为:遗憾型“SMS症”应采用“知错改错疗法”。

【专家帮忙】“弗洛伊德理论,性压抑引起神经症和精神病。性放纵也引起神经症和精神病,这是近年心理学家发现‘性忆症’带来的恶果。患者和自己配偶,会闪现和以前其他对象时的情景。越是害怕,越无法摆脱。尤其是牵涉到当事人心灵深处的隐痛,内疚、负罪感一起涌上心头。田女士必须对自己过去错误行为有足够认识,但不刻意自责和内疚,知错能改,不必再有思想包袱了。”另外,应从语言到非语言的关心体贴对方,常与配偶过两人世界,如一起回忆以前谈恋爱时的美好时光。

强迫症的心理疏导范文第2篇

治疗一,强迫症是属于一种精神方面的疾病,所以对于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进行心理疏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效的心理辅导是可以治愈这种疾病的。

治疗二,药物治疗,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紊乱。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其特点就在于能够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

治疗三,物理治疗,对于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采用改良电休克及经颅磁刺激。神经外科手术被视为治疗强迫症的最后一个选择,因其存在痉挛发作、感觉丧失等不良反应,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患者应在经过三位精神科主任医师会诊后再考虑是否手术。

(来源:文章屋网 )

强迫症的心理疏导范文第3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例,其中女11例,男7例。11例女患中50岁以上7例,50岁以下4例,其中1例因骨质疏松致一侧股骨头骨折。7例男性病例均>55岁。病程2个月~5年。

临床表现:①骨痛和肌无力:腰痛和全身骨骼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轻者无任何不适,较重者常诉腰背痛或全身骨痛。骨痛通常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检查不能发现压痛区(点),常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或不能负重,多伴有腓肠肌痉挛,手足抽搐,夜间下肢痛甚,影响睡眠。②身材缩短:常见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单发或多发,有或无诱因,患者发现或被人发现身材变矮,严重者伴有驼背,但罕有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导致胸廓畸形,后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等表现。③骨折: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而诱发,弯腰负重、挤压或摔倒后发生。其中髋骨骨折危害最大,病死率达10%,20%~50%会致残。

诊断方法:详细的病史和体检是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但骨质疏松的确诊有赖于X线照片和骨密度的测定。

鉴别诊断:通常采用排他法进行鉴别。骨质疏松须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肿瘤、骨结核等相鉴别。前者骨痛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检查不能发现压痛区(点),常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而后几种病可有压痛点或神经压迫的症状和体征,疼痛与活动无关,并有其他相应的表现和特征可资鉴别。

一般治疗:适当运动。足够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减缓骨矿含量下降的速度。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具有接受应力、负重等力学机械刺激的接受体,故成年后的体力活动是刺激骨形成的一种方式,而活动过少者易于发生骨质疏松症。此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大量饮用咖啡等,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2g),加入骨肽注射液6支,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5~30天为1个疗程,待临床症状改善或骨痛消失后,口服钙剂6~8周,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防骨折及其他合并症的发生。

结果

经1~2个疗程的治疗,除1例因骨折术后处于恢复期外,其余17例骨痛消失,肌力恢复,未发生骨折和脊柱变形,腓肠肌痉挛和手足抽搐消除。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退行性疾病。其中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骨骼是一个巨大的储钙库,机体缺钙时,随时可以从骨骼里提取钙。

从骨骼到软组织的“钙搬家”现象是衰老的典型特征,即骨骼中钙相对减少,血液中和软组织中钙相对增加。这种钙在体内分布的异常表现为:一方面是骨骼缺钙,引起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及各类骨折;另一方面是血液及软组织细胞内钙含量增高,导致钙在血管壁和心肌、肾脏等组织中沉积,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结石、老年痴呆及恶性肿瘤等发生。

钙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无机元素,体内总量超过1000g,有人体“生命元素”之美誉。人体本身不能造钙,只能依赖于外源。如果摄入不足或存在吸收障碍,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更影响钙的吸收,极易造成体内钙的缺失而引起骨质疏松。

骨肽含有机钙、磷、无机钙及微量元素,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溶解度高,易吸收,静脉给药后,很快被机体利用,能迅速改善机体的缺钙状况,增强老年人的骨骼强度,预防骨折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晓红,邵敬伟.成人补钙的原则和方法,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4(12):6

强迫症的心理疏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训练

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年龄的增加密切相关,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慢性疾病。在老年人中,特别是老年女性发病率极高,但由于检出率较低,造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当患者就诊时多呈多锥形压缩性骨折。骨折时间长短各异,由此可导致椎体后凸畸形,并可引起呼吸功能下降,消化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1]。而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方法。

1研究现状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1984年法国人Deramond和Galibert发明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是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介入疗法,是借助双向X线机、C形壁、CT或MRI的监视引导,在局麻或全麻下,经椎体前方(颈椎)、侧方(胸椎)及椎弓根(腰椎),将一定内径的套管针刺入椎体,注入骨水泥,使其沿骨小梁分布至整个椎体,达到增加椎体强度、重建脊柱稳定性、缓解疼痛的疗效[2]。

虽然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应用中逐渐发现该方法存在椎体高度恢复不彻底、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等缺点[3]。Layton等通过对1000 多例患者在PVP术后随访统计,较常见的并发症是胸部肋骨骨折。同时王路昌等表明,PVP术与相邻椎体的压缩骨折有关。经过177 例患者超过2 年的连续观察统计,2/3椎体压缩骨折发生于经过 PVP术后的相邻椎体上,可能是PVP术后椎体中水泥的充填,以及将原先压缩椎体恢复到较高的高度,改变了脊椎力学上的受力平衡而导致[4]。因此合理的护理能够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以实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康复。

1.1心理护理 对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研究,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要求护士针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王欣彤认为在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基本过程,告知该手术的优点,并列举手术成功的案例,使患者能接受手术,配合治疗和护理[5]。而孙洪霞等则建议在术前可以请同病区相同疾病治疗康复的患者现身讲解,给患者提供鼓励和心理支持,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6]。

1.2并发症护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发热、肺栓塞以及脊髓、神经根压迫。

曹芳等研究术后发热后,认为是由于聚甲基丙稀酸树脂的聚合产热引起的炎性反应,患者体温升高一般为 37.5~38.5℃。因此他们认为术后4h,因测体温1次,做好患者生活护理,鼓励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高热患者可行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7]。急性肺栓塞是一种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临床危重症,党彩风研究表明患者主要有突发胸痛、咳嗽、发绀、呼吸困难[8]等症状。曹芳认为是由于骨水泥渗漏进入椎体静脉后回流所致,因此在护理中他认为应采取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保证静脉畅通,遵医嘱行肺动脉溶栓治疗,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并根据病情准备抢救物品[7]。对于术后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研究,孙洪霞也认为因为聚甲基丙烯酸(PMMA )渗漏,可导致脊髓或神经受压。因此她表示针对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术后应严密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皮肤色泽、温度、足趾活动度及排便功能是否有异常,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6]。

1.3饮食护理 由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X线引导下操作完成,而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受到抑制,易产生便秘及肠积气,对椎体显影有明显干扰,因此饮食护理在护理中极为重要。曹芳等认为在术前 1d 禁食易产生气体的食物。而在术后,其也认为少食多餐,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营养,提供充足的能量[7]。综合其他研究,王欣彤认为在饮食护理中,主要可以采取以下食物:食用奶及奶制品、蛋黄、豆制品、瘦肉、粗粮、海带、鱼虾、贝类、坚果类、新鲜水果蔬菜等以利疾病恢复[5]。

1.4训练 为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王欣彤认为术后 24h后,局部无疼痛可就佩带腰围制动下床活动,但必须在护理人员或家人协助下进行,活动时间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注意安全,防止滑到[5]。贾全华也认为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促进脊柱稳定[9]。钱秋花等则具体指出伤后 2~3w,行三点支撑法训练,双手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使背部尽量腾空;伤后 3~4w,行弓桥支撑法训练,双手及双足跟撑于床上,身体腾空呈拱桥式;伤后 5~6w,行飞燕点水法训练,俯卧,上肢后伸,头尽量后仰,下肢伸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10]。

2发展趋势

虽然PVP术的护理以基础护理为主,但无论是术前或术后,针对PVP术的特点,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有四点进展,①开始注重在术中的心理护理;②并发症护理开始关注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③饮食护理的人群研究针对性更强;④认识到术前的训练对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保障手术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2.1心理护理的研究发展趋势 针对患者的特殊心态,原有的心理护理研究的内容主要放在围手术期,主要是以通过耐心向患者讲述该手术的基本过程,介绍该技术的优点、疗效、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并请已做过该手术的患者现身讲解术中感受、术后效果,帮助患者及家属直观、全面地认识该技术。但臧丽华通过48个经皮椎体成形术护理案例得出,术中也必须开展合理的心理护理。她认为由于 PVP大都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基本上处于清醒状态,但俯卧位的不适应以及心理紧张,可能会造成自主呼吸不适应,血压、呼吸不稳定,临床上表现为气促、胸闷不适、或者是血压一过性升高及情绪烦躁,对于手术操作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术中也应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沟通,了解患者心理变化,解除思想顾虑 ,使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手术[11]。

2.2并发症护理的研究发展趋势 针对老年人患者,各系统脏器功能不稳定,易受手术影响的特点,并发症护理上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加强了研究。党彩风的具体研究表明,由于椎体成形使用的骨水泥注入,会使使动脉血压产生一过性下降,原因可能与PMMA的单体及聚合体被吸收入血循环有关[8]。因此在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尤其是血压的变化。她认为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肿胀情况及双下肢活动,有无神经受压症状或疼痛加重, 向患者解释发生一过性疼痛或发 热,一般服用解热镇痛药2~4h 后症状缓解[8]。

2.3饮食护理的研究发展趋势 在饮食护理的研究出现了有针对性人群的研究。针对老年人患者,陈洁等提出因为其骨质疏松、胃肠功能较差,宜给予富含钙及清淡饮食,如有高血压病或糖尿病者,同时应低盐 、低脂及少糖饮食[12]。王欣彤认为,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低糖饮食。同时避免容易诱发骨质疏松的因素如烟酒、咖啡、碳酸饮料等[5]。

2.4训练的新发展 维持是手术效果的保证,因此更多的研究不仅针对术后的护理,更开始关注在术前 2~3d的患者训练。王炜认为应在术前1w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训练。主要是腰部飞燕式动作训练,采取循序渐进方法,使患者适应性增强,同时能恢复压缩性椎体高度,达到手术顺利完成[13]。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术研究的深入,沈建雄等认为有时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伤椎高度增加和Cobb 角变化不是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本身抬高了椎体高度,而是在患者俯卧位进行治疗时引起的过伸而复位[14]。因此目前国内通过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前训练的研究,提出采取术前分步训练。具体方式是,在训练中分步增加复位内容。第一步是在术前让患者仰卧位,伤椎处垫1个软枕, 使其处于过伸的姿势,保持这种姿势2~3d,这种姿势使前柱牵伸,前纵韧带牵张,即类似韧带整复作用使伤椎部分或大部复位,并改善后凸角度;第二步是在术前的手术室中复位,让患者俯卧位以骨折椎体为中心,调节手术床及垫子使骨折椎体过伸,以适当的外力用手法协助进一步复位[14]。有研究表明,术前分步训练中增加复位内容,能使骨折椎体的前方和中间高度有所恢复、胸腰椎生理曲度有所改善;使后凸角度矫正,可恢复脊柱的生理弧度,减少再次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机会, 达到手术的预期效果[14]。

3结论

PVP为一种微创介入疗法,尽管在临床应用上获得了广泛的肯定,并且通过诸多操作技术及方法的不断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骨水泥渗漏的发生,但是因为其临床疗效需要通过对有效护理中开展,没有经过严格与细致的护理,其临床疗效仍然会造成损害,在控制骨水泥渗漏的并发症方面也不尽理想,因此必须改手术的护理研究表明术前做好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训练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和饮食指导,从而保障了疗效。总之,在护理工作中,以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帮助减轻患者病痛,而且更有助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包明波,何健新,沈志军,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脊柱外科杂志,2011(02):92~94.

[2]武仁华,贾丹,门宇春.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1(10):1518~1519.

[3]韩燕燕,程少丹,韩瑞瑞,等.垫枕自身复位法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2011(12):79~81.

[4]王路昌,吴春根,程永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现状及问题[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05):417~419.

[5]王欣彤.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1(10)下:1508~1509.

[6]孙洪霞,杨品.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性骨折的护理[J].沈阳部队医药,2011(05):343~344.

[7]曹芳,李春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11(06):1143~1144.

[8]党彩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护理[J].甘肃医药,2011(08):512~513.

[9]贾全华,杨月姣.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11(12):82~84.

[10]钱秋花,邵玉红,包英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康复训练[J].护理与康复,2011(07):616~617.

[11]臧丽华.经皮椎体成形术 48 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11(32):71~72.

[12]陈洁,高爽,唐香兰,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术后护理体会[J].激光杂志,2011(05):60.

强迫症的心理疏导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35-1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以腰背痛剧烈,丧失劳动能力为特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

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微创侵入手术,其基本方法是将一些填充物(如骨水泥)注入压缩的椎体内,以达到迅速镇痛和恢复椎体强度的目的。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本院骨科对10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行PVP,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80例,年龄58~85岁,平均年龄68.2岁。其中胸椎20例,胸腰椎49例,腰椎36例。临床表现局部疼痛、压痛、活动障碍和后凸畸形,均无明显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表现,X线片、CT示椎体楔形压缩Ⅱ°~Ⅳ°,未累及椎管。术前疼痛强度测定采用VAS评分[2],平均6.1分。

1.2手术方法(1)术前1天根据影像片与患者共同确认手术节段,进行标记。(2)麻醉方式:局麻。(3):俯卧位。(4)常规碘伏消毒。(5)C形臂X光机引导定位进行穿刺,拔出针蕊,以套管为工作通道。将骨水泥或可注射性人工骨调和至适当黏度,用注射器将骨水泥加压经工作通道注入椎体,平均注入量约2~6ml。注射后待骨水泥凝固,退出套管,观察15min,生命体征平稳,结束手术。

1.3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VAS评分术后第1天平均为3.3分、术后1周平均为2.5分、术后1月平均为2.1分;下床时间平均1.5d;术后3~5d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检查老年患者身体各个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应激能力、免疫功能和手术耐受性均下降,术前需完善各项检查,评估病人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对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须积极控制后方可手术。

2.1.2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微创技术的优点、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以增强患者信心。同时需要告知家属手术可能出现的意外,如肺栓塞,骨水泥渗漏造成的并发症。

2.1.3训练术前3d患者进行俯卧位训练,以适应术中的需要。方法:头偏向一侧,胸下及骨盆下各置一软枕使腹部悬空,利于呼吸。指导患者循序渐进,逐渐延长俯卧位时间。视情况从5min逐渐延长至1h。宜在餐后30min进行。本组2例因疼痛剧烈不能耐受而改全麻手术。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心电监护,每1h监测脉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至平稳后止,同时注意神志变化,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2.2.2休息与卧位休息有利于注入椎体内的骨水泥进一步聚合反应及完全硬化,以达到最大强度,能有效地减少骨水泥渗出、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及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4h,1h内应仰卧,之后可在床上翻身,翻身时要保持肩、胸、腰、臀在一条直线,呈轴线翻身,防止屈曲;术后1天疼痛缓解者可在胸腰支具保护下下床行走。起床时动作宜缓慢,防止性低血压的发生。行走时注意安全,需家属搀扶,防止跌倒。缓解不明显者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同时做好心理安慰,强调个体差异,卧床期间注意翻身,预防压疮。

2.2.3术区敷料的观察穿刺针眼敷料保护,注意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渗透及时更换敷料,同时适当延长平卧位时间,达到压迫止血目的。

2.2.4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如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活动障碍等为骨水泥进入椎管或椎间孔而导致的神经或脊髓压迫症状。发现上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应用皮质类固醇,必要时协助做好椎体减压术的准备。

2.2.5功能锻炼的指导术后6h视疼痛情况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术后1d可下床活动,但禁忌弯腰。术后3~5天指导腰背肌锻炼,如五点式、三点式,并逐步进行。如病情允许,则进一步采用俯卧位“飞燕式”,循序渐进,坚持锻炼6个月以上。

2.2.6出院指导出院后注意休息,继续腰背肌及四肢功能锻炼,避免脊柱急速扭转动作。6周内不宜负重,病情允许时可以练习太极拳等适宜运动以增强平衡能力,降低骨折发生危险。指导病人多食含钙高的食物,适当活动,多做日光浴,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避免吸烟、酗酒和过多咖啡因的摄入。指导用药,宣教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3讨论

PVP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长期卧床产生的各种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存在一定风险,护理重点为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加强卧位训练,重视饮食指导;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指导康复训练,重视出院指导,以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临床心身疾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际精神病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