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java课程精品培训

java课程精品培训

java课程精品培训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软件技术类课程;教材建设;Java

作者简介:杨树林,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胡洁萍,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

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设置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应用性本科在设置上应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导向。就计算机专业而言,应培养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有计算机专业技能和软件工程能力或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培养的人才表现出如下不足:所学知识与实践有较大脱节,运用不够熟练,特别是基本素质及操作能力与应聘单位实际要求差距较大;参加工作后进入状态周期长,工作缺乏主动性。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重视应用类课程的建设和改革。软件技术类课程主要指与学生未来实践接合较为紧密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实用技术,培养学生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如软件工程、UML建模、Java程序设计、Java EE企业应用、Web应用、C#程序设计,应用等。加强软件技术类课程建设是十分紧迫的。教材建设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1问题与思路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新一轮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培养能力化,人才培养工程化,素质教育职业化,专业建设特色化。其核心是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

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教材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办出各院校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1.1应用技术类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用技术类课程的教材数量不少,花样繁多,但普遍存在一些不足。

1) 按传统的思维方式编写教材,教学内容偏繁杂或偏难,重点不突出。

偏重于知识的教材类书籍,内容较繁,细节知识讲解过多,对设计能力的提高支持不足,特别是新的内容引入不及时,与市场缺乏衔接,常用的实用知识和技术突出不够;偏重于技术性的教材,过分强调技术,知识讲解不够系统,难度偏大,不适合于教学。

2) 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或任务驱动教学是应用技术类课程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应用技术类教材偏知识或技术讲解的较多,虽然例子不少,但例子零碎,缺乏联系,难以组成大的系统,因此对学生的技术指导不利,无法适应案例教学。

3) 知识更新不及时,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市场上知识已经有很大更新,而教材却没有紧跟市场的需要。以Java Web应用为例,现在的教材内容还以JSP为主,已经不符合现在市场应用的需要。

4) 教材定位模糊,难易程度把握不到位。

受习惯的学术性人才培养观的影响,教材内容偏难、偏多,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1.2应用技术类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路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急需应用型教材,建设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以知识为主的教材,强调知识的系统和全面,而以能力为主的教材,强调知识的应用,在注意一定的系统性基础上,重视案例的作用。

2) 常规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新技术的更新是很快的,原来所用的知识可能现在不常用,而原来没有的知识现在可能常用,比如Java的泛型和标注,以前没有,而现在却是常用的知识。因此,要跟踪技术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精心选择内容,突出重点、强调实用,使知识讲解系统、精练。

3) 教学模式与教材的关系。教材要与教学模式相呼应,教学模式需要教材的辅助,教材也要体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以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更主要强调对知识的应用。案例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模式。

4)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应用技术类课程实践性都较强,局部知识和技术固然重要,但将知识联系起来,应用知识更为重要,要通过案例体现知识之间关系,通过案例之间的联系,体现知识整体应用,使学生具备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软件技术类课程教材建设的原则

国外的教材十分重视教和学的使用,内容强调系统和丰富。以《Java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教材为例,该教材注重把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遵循人类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脉络清晰、极具可读性,它的风格更像教学讲义,适合课堂授课,同时也是一本很好的自学教材。

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教材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系统性教材。基本的设计原则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的,强调讲透理论,重视体系完整,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如:《Java 2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Java 2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这类教材内较多,知识讲解有一定难度,适合重点大学学生。第二类是案例教材。基本的设计原则是,强调语言精炼,实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案例内容具体详细,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例如,《Java精解案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Java语言案例教程》(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这类教材适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设计上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知识理论仍然强调较多和细,案例虽然在设计上有一定改进,但案例之间缺乏联系;另一种情况是,强调案例过多,知识的系统性不够,不便于教学使用。

要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应该找到知识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点,将案例与知识的有机会结合起来,重视局部知识有机联系,既体系知识的系统性,也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和新颖性。教材建设,必须体现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系新的理念,要正确反映现代教育思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体现改革精神,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用技术类课程的教材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

1) 精练性原则。

应用技术类课程的知识一般都偏多,因此取舍是关键。知识讲解要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如果知识讲解过细,重点不突出,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也无法融入案例。因此,要合理取舍知识,选取与市场应用联系较大的内容,系统、精练地讲解知识,再围绕知识渗透案例。知识内容不强调细而全,有一定的系统性即可,但要精练实用。

2) 先进性原则。

先进性即为教学内容符合和反映科技进步和时展的形式,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新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使教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软件技术课程是与市场联系最紧密的课程,必须及时跟踪软件技术的新发展,注意适应市场需求,及时引进新内容。

3) 实用性原则。

突出实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教学内容与企业、社会现状、IT 行业技术的发展基本相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实用性与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先进是以实用为前提的,而实用是先进的归宿。应用技术类教材要体现所对应岗位的能力或技能要求,突出可操作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特色性原则。

一方面,教材要体现本学科人才培养的规律,体现课程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教材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突出能力训练,突出实践性,在内容选择、组织形式上有特色。

5) 案例教学原则。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对于软件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案例是帮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的最好范例。案例教学也是软件技术类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体现案例教学的思想,设计典型、实用的案例,将案例与知识有机组织起来,使知识与案例相辅相承,达到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又有利于指导学生实践的目的。

3 《Java语言最新实用案例教程(第二版)》教材的特色

基于上述原则,笔者近年来编写了《C#程序设计与案例教程》、《Java语言最新实用案例教程》《程序设计与案例教材》、《Java EE企业应用架构与案例》等教材。下面主要以北京市精品立项教材:《Java语言最新实用案例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为例来说明主要的设计想法和特色[1]。

起初的想法是想借鉴IT培训企业的经验,采用案例教学,但大学教学不同于IT培训,大学对知识理论的要求要远高于IT培训,因此不可能完全案例化,但又必须解决学生动手能力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把案例和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典型的案例,将案例分解,融入到知识讲解中,使知识与案例相辅相承,达到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又有利于指导学生实践。按照这样的想法,在实践中应用收到很好的效果。2006年编写了第一版《Java语言最新实用案例教程》,2010年结合精品教材建设,又做了进一步优化,在具体设计上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1) 适当加强知识讲解的系统性,先系统、精练地讲解知识,再围绕知识渗透案例。知识内容不强调

细而全,但强调系统、实用和精炼,突出市场中常用的内容。同时,为了便于教学和学习,增加了许多辅助理解知识的小例子。

2) 体现案例教学的思想。对案例精心设计,突出其典型性和实用性,使案例更接近于实际应用,同时便于教学和学习。强调案例之间的联系,每部分的案例尽可能是大案例的分解而得,将案例穿插到知识讲解中,使案例与知识相辅相承,形成有机的整体,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又有利于指导学生实践。

3) 跟踪Java新发展,注意适应市场需求,及时引进新内容,如可变参数、枚举、线程新特征等;强调了集合的应用;渗透了一些新思想,如MVC设计模式、面向接口编程、分层架构;使用了新的开发。配备了每章总结和习题,这些习题参考了常见的企业面试题,更具训练价值。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Java语言概述、流程控制与异常处理、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组与集合、GUI程序设计、Java数据库编程、流和文件、多线程与Applet、Java网络编程。除包含许多配合知识学习的例子外,全书还包含68个案例。主要特点是:

1) 精心设计知识结构,讲解精炼,重点突出,便于教学和学习。

2) 注意吸收新方法和新技术,强调实用性,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3) 案例系统、典型,将知识内容和案例有机结合,便于指导学生实践。

4) 较好地处理具体案例与思想方法,局部知识应用与综合应用的关系。

4结语

教材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好的教材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必须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使教材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软件技术类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知识更新较快,也是目前教学改革的焦点,因此更容易突破原有模式。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该类教材的编写经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树林,胡洁萍. Java语言最新实用案例教程[M]. 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I.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Technology Curriculum’s Teaching Materials

YANG Shulin, HU Jiep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Beijing 102600, China)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重点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0-4911-02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in Key Course of Java Programm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UANG Xiao-han1, ZHAO Jun-zhuo2, LI Xian-jun1

(1.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Shijiazhuang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21, China; 2. Library,Shijiazhuang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21, China)

Abstract: "Java Programming" is one of the key courses established in Shijiazhuang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in 2007. Through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in recent years, the course has been achieving good results i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means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eaching staff, and has provid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ic course.

Key words: java programming; key course;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从2003年恢复招生,我院有5个专业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课程,2006年该课程成为学院的公共选修课。《Java程序设计》是软件技术(高级编程技术方向)专业和软件技术(软件测试方向)专业的主干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及使用Jav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编程的能力[1]。对于高级编程方向专业的学生来说,《Java程序设计》的学习也为他们进行后续《Java Web开发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保证。2007年作为我院重点课程进行建设以来,经过积极地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该课程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为今后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重点课程建设的意义

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课程建设团队准确把握Java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了解企业对Java编程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软件技术各方向专业,尤其是高级编程方向专业的专业建设。通过《Java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研究,将会带动其他软件开发类课程的课程建设,为其他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将《Java程序设计》作为重点课程建设,对于推进我院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培养高级应用型软件开发技术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课程组借鉴了国内外各院校开设《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经验,参考了社会培训机构(如新东方、达内等)的Java基础课程,并结合企业应用Java技术的实际情况,最终确立了我院《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Java开发准备、Java语言语法基础、面向对象、数组、常用类库、I/O流、多线程[3]9个教学单元。其中,面向对象与常用类库为教学重点,面向对象、多线程为教学难点。基于以上9个教学单元,课程组设计了8个典型任务,包括:算术运算游戏、24点游戏、拼句子、验证码生成、博客最近访问者列表、生肖年份对应、数字时钟、文件树,以实现通过任务来组织教学。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改革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4]。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组注意吸收国内外文化教育的文明成果,不断丰富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3.1 实施启发式教学

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例如,在代码编写举例时,教师不是简单地给出程序清单,而是从分析问题入手,带领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继而给出算法,最后编写出完整的程序。而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采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

完全依赖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教学满足不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要求,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必然趋势。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步步地演示、讲解程序的编写、编译、执行过程,生动形象地将程序的编写、编译、执行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解决了算法、程序执行和调试跟踪步骤演示的难题,增强了教学效果。

3.3 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科学思维,通过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讲授基本原理、重点难点。需要反复练习、扩大知识面和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部分,教师则布置适量练习、习题和辅导教材阅读要求等,由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在课后进行。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和课程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根据自己的时间、进度进行自主学习。

3.4 任务驱动、做学合一

课程组针对《Java程序设计》的各个教学单元,都设计了相应的任务,基本上按照五个步骤来完成单元教学:

①展示已完成的任务的功能及运行效果,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②讲解或讨论实现这一任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其中,必须讲到实现这一任务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讲解这些知识、技能的运用时,通常以本单元要完成的任务为案例,在操作时教师可能只完成其中的一小部分。

③让学生自己动手模仿,实际操作,实现本单元所应完成的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课外答疑)给予指导。

④解决完单元问题,教师再进行归纳,把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些属于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而任务中又没有用到的,教师再根据“够用”原则加以延伸和拓展。

⑤完成相关任务后,给学生提出其他类似任务,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成,以此锻炼他们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完面向对象单元后,又向学生提出单机版象棋游戏开发任务。05级高级编程专业有三人组成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完成了该游戏,并在学院第四届中驿-天骄杯软件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4 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能够为课程教学水平及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教与学的过程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课程组于2008年编写了校内教材《Java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用于教师授课及学生学习的指导;为积极实行考教分离,课程组建立了课程的试题库,目前正在完善课程的在线考试系统;课程组制作的《Java程序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获得了2007年学院“教学课件比赛”三等奖、2008年学院“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河北省第十二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教育组三等奖;课程组教师带领高级编程方向专业的学生利用Java技术设计开发了Java课程学习网站,主要包括:在线学习、在线测试、教学论坛等;课程组教师还从各种途径搜集教辅资料,包括Java教学视频、电子参考书、练习题等,为学生课余学习、扩大知识面提供了帮助。

5 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主导作用,直接关系到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5]。为保障长期稳定的课程质量,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Java程序设计》课程组通过以老带新、实施集体备课、互相观摩听课,帮助教师成长;通过参加专业认证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通过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学位层次;通过校企合作、参加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和工程实践能力。目前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要骨干、结构合理、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课程建设队伍,其中本科学位教师占14%、硕士学位教师占86%,高级职称教师占57%、中级职称教师占43%。

6 结束语

《Java程序设计》重点课程建设切实促进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过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课程建设取得了成功,于2009年成为学院的精品课程。而教学改革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并付诸于实践,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软件开发人才[6]。

参考文献:

[1] 陈红军,耿永军,闫洪亮.《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0(1):128-130.

[2] 范明霞,袁颂东.化学反应工程重点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2):111-112.

[3] 张孝祥.Java就业培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85.

[4] 林国立,刘伟.向课程建设要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3(17):29-30.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8-6343-02

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Java语言已成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角色。“Java程序设计”已成为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熟练地掌握Java程序设计与调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逐渐形成科学规范的程序设计思想,为后续课程如“Java Web程序设计”、“框架开发技术”和“Java移动开发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日益暴露出工程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为此,教育部提出了“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能力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该文就如何贯彻培养“卓越工程师”理念,提高“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1 改变教学理念

摒弃“Java程序设计”课程只以讲述语法为主的简单教学模式,本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先进理念,努力把Java语言从应试课程学习转变为一种提高能力的实践工具,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再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了解和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规范,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Java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以Java语言为载体,结合软件工程学的技术要领,注重讲解程序设计的计算思维方法,把程序设计领域最先进、最有价值的思维方法渗透到传统的Java语言教学中,赋予Java语言焕然一新的面貌,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Java语言及其程序设计的精神实质,着重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掌握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改变教学方法

2.1 灵活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灵活采用“实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的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在实例设计环节,尽量覆盖Java语言中的系统知识要素,引导使学生方便获取切入点,营造能够入手的感觉;接着,通过将实例不断进行扩充、改进,引人入胜,使学生自然融入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例如,在讲解循环程序结构这一概念时,可采取逐步深入的方法提出一系列问题,首先通过问题1:“输入三角形的边长a、b、c,求此三角形的面积”,当输入的三条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时引出需要加前提条件:输入的三条边可以构成三角形,以此来复习条件选择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2:“不断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求此三角形的面积,直到按‘Esc’键结束”,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循环结构概念,并且,顺水推舟,将循环结构的概念讲深讲透。此时,自然而然地综合利用了选择结构(if)和循环结构来解决了相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这样精心设计的“实例教学”安排中,因为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扩展、方法评价、设计优化等若干环节,是一个螺旋式深层递进的过程。通过问题的不断扩展,使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实际问题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和集中,打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更为坚实,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以自然调动起来。在教师“主导”下,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体”,取得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2.2 改革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精心制作“Java程序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利用投影仪进行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理论以生动形象的、直观、有效的方式描述出来,起到化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递归函数的经典问题汉诺塔时,利用动画逐步演示盘子在三个柱子上的移动情况,使学生对这一难以理解的递归问题有直观的印象。同时,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增加在有限学时的课堂中讲授的信息量,教师将更多时间集中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当然,在提倡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同时,还要注意合理使用传统的板书,例如,在讲解程序设计的算法、思路、步骤时就要利用板书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而不应该将事先设计好的程序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带领学生参与程序设计开发的整个过程,通过详细的思考和严谨的设计步骤解决关实际问题,让学生领悟到程序设计中的最核心的算法策略以及软件开发过程的最关键的因素。否则,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2.3 精心设计思考题,充实课外作业内容

除了课堂教学和常规的作业外,精心设计的课外思考题也是课程作业的重要部分。设计的思考题既要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又要为下次的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例如,在课堂讲解例题:“用π/4≈1-1/3+1/5-1/7+...+(-1)n-1/(2n-1)+...级数展开公式,求π的近似值,直到最后某一项的绝对值小于10-5为止”之后,可以布置如下思考题“用sin(x)=x-x3/3!+x5/5!-x7/7!+...+(-1)n-1 x2n-1/(2n-1)!+...级数展开公式求正弦函数近似值,直至某一项的绝对值小于10-5为止”,该思考题就可以模仿课堂例子中所采用的通用解法,即不断累加级数的部分和,直到加进去的项的绝对值小于某个足够小的数为止,否则继续循环累加。在具体计算累加项时,既可以仿照前例直接计算“符号*分子/分母”;还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相邻两项的比值恒等于一个仅与项数相关的值”得出第二种算法,即利用迭代法由前一项求出后一项,从而提高程序运行效率。第二种解法为既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为后续章节“利用循环来解决迭代问题”做了铺垫。

3 加强实践环节

学好程序设计的最佳方法是编程实践,为了锻炼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方法和提高编程能力,在实践环节教学中,精心设计实验实训内容,本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精讲多练的思想,以关键知识点为主线,兼顾趣味实用的特点。具体做法是:结合章节内容、学生知识掌握况等,在不同学习阶段,循序渐进完成实验。例如,Java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初始阶段,主要采用验证法,给出样例程序,让学生熟悉编程环境、程序调试运行方法。对示范性程序的编程思路、步骤进行精心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消化每个知识点,真正理解示例程序子中的相关细节,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期阶段,主要采用模仿法,即根据课堂讲解的典型例题和典型算法模仿编写同类程序,达到举一反三、精讲多练、由浅入深的目的。讲解的典型示例,注重抽象思维和程序设计方法训练,例如在构建较为复杂的程序时尽量按模块组件的方式设计,这样设计的组件可在抽象层次上进行复用,避免重复工作;在教学末期阶段,主要采用探索法,即在实验过程中,只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不明确给出实验步骤,让学生综合思考,自行设计实验技术方案,达到增强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的原则还可通过“小实验”与“大综合”相结合来体现,利用“小实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充分练习巩固,最终完成“大实验”。例如,用Java语言设计一套实用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具有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排序、文件管理等若干基本功能,要求学生首先完成涉及若干关键知识点的子功能“小实验”,最终再进行逻辑整合,完成“大综合”系统设计。

4 构建立体化的学习实践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构建“Java程序设计教学网站”,内容包括:1) 天空教室: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示例演示,教学录像,参考资料,教学论坛;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环境,实验实训项目,实验报告;3) 教学成果:学生作品,能力模块,经典编程;4)资源共享:经典文章,问题探讨,错误解析,资源件下载;5) 复习巩固:答疑解惑,在线测试,典型习题,上机实践,等级考试等。教师通过教学网站可以共享资源,实现网上学习指导和答疑;学生通过教学网站不但可以查看教学资源,方便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站论坛讨论学习问题,将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此外,经常开展相关主题的知识讲座,成立科技活动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程序设计及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基金项目研究,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

5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起和社会的热切需求,不断探索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好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述教学改革措施的推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对Java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软件编程设计能力,使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软件开发工作当中。当然,教学改革需要坚持不懈、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实践证明,该文提出的教学改革思路切实可行,对于贯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理念,培养创新型合格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智.“质量工程”项目总体情况介绍及专业建设[R]. 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天津,2010-06-23.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实践教学;软件工程

0、引言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基本知识,受过良好的软件设计、开发和工程管理方法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Java程序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1、什么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集中一两周时间,以个人独立完成或团队分工合作等方式,围绕某一设计题目进行专业实践活动,旨在巩固、强化、拓展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自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设计是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将课程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步骤。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题目、确定设计方案等一系列步骤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提高整体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Java课程设计大纲的制定

根据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大纲,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时间安排、设计文档要求、考核方式、备选课题等。由于课程设计以个人独立完成为主,因此课程设计的难易程度应适当,保证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能顺利完成。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与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情况,备选题目可设置多种类型,如小型桌面软件类、管理系统类、网络编程类等题目,当然,学生也可以自拟题目。课程设计文档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在系统总体结构、功能模块、程序流程图、类图、主要算法、遇到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字材料,同时要求学生在文档的最后总结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Java课程设计方案

Java课程设计的实施主要由选题、指导、考核3个环节组成,其中,选题是首要的步骤,指导是教师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完成进度并给予辅导建议的过程,考核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检查与评价。

3.1 选题

Java课程设计题目的设置要与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Java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相一致。课题应尽量满足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相结合、软件工程理论与项目实际需求相结合的要求,既要全面覆盖理论课程所学知识,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又要联系工程实际,并适应本专业的发展趋势。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设计性、灵活性、挑战性和趣味性。课程设计内容难易程度的确定要以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为依据。

另外,课题应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相关,这样学生在调研、分析设计时更容易了解需求。例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ATM柜员机模拟程序等课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在使用计算机时常用的计算器、画图板、音频或视频播放器等都可以作为选题。

在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大纲要求后,根据自己对Java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可以从课程设计大纲的备选题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

3.2 指导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指导应讲究方法与艺术,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指导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学生选题的指导,第二个阶段是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集中辅导与答疑。指导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度的检查与监督过程。

1)选题指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要说明各种题目的难度与要求,根据学生基础与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推荐不同的题目,帮助学生把握好方向。

对于理论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供难度较高、有挑战性的题目;对于理论基础好动手能力一般的学生,难度较高、可操作性强的题目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对于理论基础与动手能力都一般的学生来说,难度中等、有可参照原型的题目较适合他们;基础差的学生要独立完成设计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建议他们选择源于教材、难度低的扩展性题目。

2)设计指导。

学生在课程设计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主要由个人独立设计与教师指导两个部分构成。个人独立设计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的课题进行设计实现。除此之外,在课程设计期间,教师安排每周2次,每次4~5学时在实验室集中指导与答疑。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设计中,了解并开拓学生的思路,发现问题并引导如何解决问题,还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可以对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与效果。

在Java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渐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情况,因此,鉴于学生态度与基础不同,教师在设计的指导上也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对于理论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进行创新性的设计,而不仅仅局限在基本设计要求上。教师要参与他们的设计中,听取他们的思路,对有一定创新性、合理的想法给予鼓励,并给他们提出建议,推荐有关的资料。由于这类学生对新技术的求知欲强,但新技术在最初应用时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教师在听取学生的思路时,要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设计中的不合理成分,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对于理论基础好动手能力一般的学生,他们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一般都能够完成得很好,但是编程实践的能力欠缺,因此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理论水平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在系统实现时给学生推荐参考资料,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对于大部分理论基础与动手能力都一般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设计上多加指导与启发,引导学生更为完善地完成设计,并在设计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自己的特色,然后在编码实现时给予更多实际操作性的指导。

在课程设计的指导中,除了教师的指导,也可以采取“强帮弱”的形式,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能力较差的学生的系统设计与实现中,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帮助。

3.3 考核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核,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讲解其设计思路并演示作品的机会。考核主要采取学生讲解作品分析设计思路并演示说明作品、教师提问的答辩考核方式,这有助于学生加强知识的全面理解,培养其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答辩过程要求全班学生参加,分为学生自述、教师提问、学生提问3个环节。首先由学生针对其作品从系统分析、设计、关键技术与算法、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讲解,然后演示作品。之后,教师与其他同学可以对答辩人的作品从设计思路、功能、性能、代码与技术等方面进行提问。通过答辩,并结合学生的设计说明书、答辩水平、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考评。对优秀设计者,给予表扬与鼓励,并号召其他同学学习,在评分时适当加分,以调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对仅完成基本要求的学生,肯定他们的努力,并鼓励他们多实践;对未达到要求的学生,要求其进行整改或限期令其重做。

4、关于Java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这几年Java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表明,课程设计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教师也从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中获得了一些有用的经验,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教学提供帮助与参考。

1)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布置不同的课题。

制定课程设计大纲时,首先制定一个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合适的基本实践要求,然后再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课题。这样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既不会感到实践要求高不可及,又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比较有挑战性。

2)及时发现并总结问题,积累经验。

在课程设计的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善于从中发现并总结问题,给予及时、到位的指导。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时,对于大部分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进行讲解;从学生上交的课程设计文档中发现学生利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程序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改进教学方法;在课程设计答辩考核之后,教师还要对全班课程设计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不断改进。总之,在课程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3)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从课程设计的大纲制定、任务布置到指导与考核都需要教师付出很多时间与精力,而且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也很高,因此要想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4)在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思想。

JaVa程序设计是软件工程课程的先修课程,在讲授程序设计语言时,教师可以适当灌输一些软件工程的思想,让学生对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有初步的认识,避免学生陷入“学习程序设计课程只是学编程、软件开发就是编程”的思想误区。实际上,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都体现了软件工程思想的运用,程序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通过课程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思想,为后续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5)根据任务的大小,可适当采取小组协作方式。

在这几年的Java课程设计中,由于是面向大二学生,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此任务的设计主要以个人能独立完成为依据。到了大三、大四,则重点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当然,如果课程设计的任务量大、难度大,就可以采取小组成员相互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比赛、奖励等措施来激励各组尤其是知识较弱的学生不断求上进,完善自我,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荣誉感。

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第5篇

摘 要:根据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要求,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Java应用方向四阶段系列课程教学理念,结合课程的教学实际,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取得成效。

关键词: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Java系列课程;教学理念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25250000200000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214084)。

作者简介:彭志平,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面向服务的计算;姚明,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与面向对象技术;李启锐,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文献[1]对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要求作了清楚的诠释。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和专业在强调必须的学术性和基础理论性的同时,要更加强调面向市场现实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与未来发展需求。作为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我们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为职业性和工程技术应用型,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中努力去凸现“应用性”。根据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和应用形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构建了以Java技术为主线的Java应用方向四阶段系列课程教学。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选择Java作为教学语言和开发工具

多年的编程语言教学实践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编程语言选择的重要性。对于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教学来说,程序设计语言选择得当,能为学生铺设出一条成才的捷径。

在互联网时代,程序员的职位更多的与网站相关。随着网络技术走向成熟,在软件开发体系方面,目前主要流行两种架构:Java EE与.NET。来自软件公司和培训机构的调查显示,全国各大IT企业,招聘职位最多的是Java开发工程师;目前软件编程的最热门语言当属Java,大量毕业生进入软件编程行业,主要使用的还是Java技术;同时,使用.NET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公司和人员也比较多。

我们对Java EE与.NET架构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二者各有优势,简要说来,从易用性、开发成本、对语言的支持、开发周期、对Web服务支持的力度等角度看,.NET略胜一筹;从稳定性、安全性、移植性、开放性、产品的多样性等角度看,Java EE略胜一筹。Java EE与.NET对应的核心语言分别是Java与C#,两者共通之处较多,掌握其中一种会有助于快速学习另外一种。欲选择其一作为教学内容,可以从其应用的前景和学习的便利来考虑。这两者都是面向对象的语言,并且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Java的跨平台等许多特性使其拥有更多的用户,且直接支持分布式的网络应用为编程提供了方便,已成为网络应用开发的首选语言和工具;同时,Java的开源也让学习者和使用者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能更好更深入地学习和应用。目前,Java技术框架已发展得非常庞大,其各方面的内容都非常丰富和精深,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是Java的魅力所在,也是驱使很多人学习和使用Java的动力所在。Java语言从诞生至今的短短十多年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编程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经过分析和对比,我们选择Java作为教学语言和开发工具,通过开设Java相关课程,形成了以Java技术为主线的Java应用方向四阶段系列课程教学。

2 分阶段教学的必要性

虽然Java应用广泛、学生就业面大,但是对该类人才需求旺盛的IT企业却很难招聘到合格的Java开发人员。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就读期间没有掌握实用的技能与经验,距离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

较之于.NET,从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看,Java技术框架庞大,知识与经验靠积累,学习和使用的门槛较高;从软件开发的周期和成本来看,Java较长较高。由此,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即Java内容庞大,仅仅通过一门课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并熟练应用。在计算机课程的安排上注意分解难点,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制订应对的教学计划时,应是围绕着“如何将其内容分解”进行。

完成Java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应用,还需要其他课程内容作基础与配合,涉及到的课程较多,其教学前后会跨越几个学期。因此,我们设想将Java相关课程的教学分成几个阶段进行;一是因为课程本身内容庞大需要分解,二是因为某个阶段的学习可与同学期其他课程配合进行,这样可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已有一些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在教材的编写上进行改革,力图改变教育未能很好地适应需求的问题。近年来,出版的一些新编Java教材[2-3],其变化特点是将Java SE的内容与JSP的内容整合,以Java SE为基础部分、JSP为应用部分,在介绍Java基础之后,以Java Web编程作为应用与提高。这种试图“一竿子插到底”的目的,是欲达到避免重复学习、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然而,Java SE本身内容就很丰富,另外,Java Web编程部分的内容也不是仅仅通过两三章内容的介绍和讲解就能处理好的,因为Java Web编程是知识的综合运用,JSP只占其中一部分,除了这部分内容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外,一般说来还要涉及到数据库、HTML、JavaScript、CSS 、XML等内容的学习,而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在此之前一般并不具备。所以,我们认为,将以Java SE为主的内容放在第一阶段,而将以JSP为主的Java Web编程内容放在第二阶段,均利用一个学期、前后分开完成教学,学生的掌握情况会好很多。

Java EE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成为最佳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之一。使用框架会带来开发的便利,它是面向对象技术中软件复用粒度最大的方式。我们注意到介绍流行应用框架Struts、Hibernate和Spring的教材[4-5]在逐渐出版,并且其内容由单一介绍其中某种框架及应用逐渐转向到对这三个框架及其相互之间整合的介绍。学生如果在第一阶段的学习完成之后就学习这些框架及应用,难度是相当大的,因为面对的新内容太多,即使是依葫芦画瓢写出了程序,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有第二阶段的Java Web编程基础,则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会好很多;而尽管如此,这些框架及应用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才能较好地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我们认为,将流行Web框架及应用的内容放在第三阶段,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较好。

分布式计算是当前软件开发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分布式计算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迷人课题,其迷人之处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一方面实践推动了理论,另一方面理论又指导着实践”[6]。分布式计算技术形成了OMG组织的CORBA、Sun的EJB/Java EE、Microsoft的.NET三足鼎立的局面。

目前很多软件项目都使用了分布式计算技术。Java支持分布式计算技术,早期用得比较多的有RMI、CORBA等;在EJB 3.0推出后,EJB技术更为流行一些,越来越多的应用使用了EJB技术。

作为软件开发技术的一个新兴领域,各种分布式计算技术还在持续、迅猛地发展。有必要开设一门课程,对这些内容作一些简要的教学,让学生储备对Internet/Intranet的分布式软件开发的后劲,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要完成此课程的学习,学生除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与Java程序设计语言之外,还须具备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从教学内容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上考虑,宜将此课程放在第四阶段,安排在四年级上学期进行。

3 四阶段系列课程教学计划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制订了Java应用方向四阶段系列课程教学计划,如表1所示。

4 教学实践

在学生具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以及数据结构课程内容的基础之后的几个学期里,我们进行了Java应用方向四阶段系列课程教学。

4.1 第一阶段:面向对象原理与Java实践

此阶段所教学的Java内容,是Java SE部分,也是Java的基础部分。我们认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如果这部分基础不牢,对后续Java相关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是有影响的。

我们很难做到仅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指导便将此门课程的内容几乎一网打尽,需要做的是抓住课程的重点和突破其中的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对于此阶段的教学,我们围绕抽象、封装、继承与多态这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核心概念,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通过联系实际的例题与应用对比,突破I/O流类众多、多线程部分概念抽象以及它们如何应用的难点;详细处理常用Java数据结构的使用,以及Java网络访问、Java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编写这些对后续课程的进行相关性很大的内容。

此阶段是整个系列课程教学的基础阶段。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完成此阶段的学习之后应该具备Java桌面应用系统开发基础。

4.2 第二阶段:Java Web应用编程基础

基于Java的Web服务器端编程主要涉及JSP、Servlet和JavaBean技术。它们是最基本的Java EE技术,也是基于Java的网络编程的基础,它们之间的交互为Web服务提供了优秀的解决方案。

此阶段的教学内容应用性较强。教学中,我们注重面向实践技能培养,通过案例组织内容。一是抓住实践项目中常用的基础技术重点讲授,二是将常用的DAO、VO、MVC等设计模式引入教学内容之中。对于关键的知识模块,提供典型的、可操作的实验案例,通过实例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技能。最后通过一个综合实验,让学生完成一个小项目的实施。

JSP 2.0规范推出了EL表达式、JSTL和自定义标记等技术,结合使用JavaBean和MVC设计模式,可以使Web应用的开发更加快捷和易于维护。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相关教材中,只介绍JSP 1.x内容的仍为数不少。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包含JSP 2.0内容的教材[7],采用JSP 2.0的技术组织实践项目,并提倡JSP网页中多用标记和EL表达式、少用Java代码段的网站开发理念。

此阶段是Java Web应用编程的基础阶段,同时也可为Java Web框架的学习铺平道路。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完成此阶段的学习之后应该具备使用JSP、JavaBean、Servlet等技术并采用MVC设计模式进行Web编程、开发中小型应用系统的基础。

4.3 第三阶段:Java Web应用框架技术

目前,基于Web框架开发的Web应用的时代已经来临。使用框架特别是不同框架的组合,可以方便地开发出优秀的、利于维护和扩展的程序。继Struts成功推出后,市面上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框架。我们选择流行的几个Java EE框架Struts 2、Hibernate和Spring进行教学。对每个框架及应用逐一讲授之后,再讲授它们之间的整合应用,此阶段着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以一个实际项目贯穿于教学之中,利用Struts 2实现系统的部分功能,与Hibernate整合实现系统的部分功能,通过Spring应用这三个框架之间的整合来实现系统的部分功能。

此阶段是Java Web应用开发阶段,完成此阶段的学习之后应该具备使用常用Web框架技术开发与维护大型应用系统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第二阶段,使用框架技术使得开发变得快速高效,但这只是在开发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同而已,并不意味着第二阶段的开发方法和手段可以被淘汰。

4.4 第四阶段:分布式计算技术

此阶段的教学主要有Socket、RMI、CORBA和Web服务等相关内容。对于基于Socket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开发,我们在第一阶段相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以FTP 服务器与客户端开发为例,我们让学生进一步理解C/S交互模式,加深对于网络协议概念的理解以及掌握协议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我们以仿消息中间件机制实现客户端通信为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于RMI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进一步理解C/S交互模式、消息通信机制的应用背景。之后,将设计内容用CORBA 程序设计方法重新设计,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于CORBA 设计开发分布式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进一步理解C/S交互模式和消息通信机制,引导学生考虑如何采用CORBA 提供的多种程序设计范例,并比较采用CORBA 进行程序设计的优点及难点。最后,再将设计内容用EJB 程序设计方法重新设计,让学生掌握EJB的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基于EJB设计开发分布式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熟悉如何在Weblogic中部署一个简单的应用。此外,对分布式应用系统中的对象服务、性能与可伸缩性等高级课题也作了一定的介绍和探讨。

在四阶段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根据教学进程组织和动员学生加入到校内外的各个团队中,参加项目开发、软件设计大赛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得到锻炼。

5 结语

根据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要求,并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确立了通过Java应用方向四阶段系列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理念。以我们制订的教学计划进行横向对比,其他院校一般只开设前两个阶段的教学,而资深培训机构也只开设前三个阶段的教学。我们制订的计划,课程涵盖了主流技术和前瞻技术,可使学生具备单机应用、集中式网络应用和分布式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教学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我们组织的以实战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Java职业技能培训中,学生的基础和表现受到来自软件企业的培训教师的赞许,同时,通过实战培训也有效地缩短了学生能力与企业具体的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

教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其待遇明显高于.NET同事)。2006年以来,毕业生从事Java开发工作的人数逐届递增。其中,2006、2007届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单位骨干和中层领导,受到用人单位充分肯定。2008年,有应届毕业生通过两千选2的考试进入深圳某大公司从事公司业务软件的Java开发工作。而在2009和2010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整体提升,不少毕业生就业于广州、深圳等地知名公司、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10届毕业生中有5人进入了广州某知名软件公司从事Java开发工作,因工作表现突出,今年该公司决定给我院2011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提供20个Java就业岗位。Java应用方向四阶段系列课程教学正逐渐成为我院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屈华昌,邵波.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 59.

[2] 史斌星,史佳. 新编Java实用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28-508.

[3] 李芝兴,杨瑞龙. Java程序设计之网络编程[M]. 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97-495.

[4] 李宁. Java Web开发技术大全:JSP+Servlet+Struts+Hibernate+Spring+Ajax[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66-807.

[5] 郑阿奇. Java EE实用教程[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401.

[6] 李文军,周晓聪,李师贤. 分布式对象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i.

[7] 覃华,韦兆文,陈琴. JSP 2.0大学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12-250.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Four-stage Series of Courses in Direction of Java Application

PENG Zhiping ,YAO Ming, LI Qirui

(School of Computer,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525000, China)

相关期刊更多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西北国防医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3-6个月

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