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该概念本义的解读学界始终未有定论。从“慎独”传统解读和本义入手厘清其含义,认为“慎独”意在强调内心对于仁义礼智圣的专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慎独”在当今社会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 何为“慎独”

“慎独”源于儒家的《大学》、《中庸》。《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 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舍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 于 中,形 于外,故君 子必 慎其 独也。”《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 闻。莫见乎 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郑玄的解说中最早提出“慎独”一词,他说:“小人闲居而不善,无所不至也,君子则不然,虽视之不见,听之无声,犹戒惧恐怖自修正,是其不须臾离道也。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必肆尽其情也,若有觇听之者,是以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由此可见,郑玄的所谓“慎独”就是指一个人在独居、独处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所闻之处,也要时刻做到谨慎遵守道德规范。郑玄之说与刘向在《说苑 ·敬慎》中的说法相似,之后北齐刘昼的《刘子 ·慎独》、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南宋朱熹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中关于“慎独”的解读实际上都继承了郑玄对于“慎独” 的阐说。

而这其中朱熹虽然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郑玄的说法,但他的解读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慎独”的传统理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 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 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 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 …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舍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舍其恶而卒不可舍,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也。”在《中庸章句》中,朱熹又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 ,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 ,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 ,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 通过对朱熹的章句集注以及其他文字的研习,我们不难看出朱熹除了沿袭自郑玄以来的传统看法,即认为“慎独”就是在独处时更要谨慎戒惧,在人所不知不闻之地加紧个人道德养成,不可自欺,要在个人修养上实当用力之外,还将“独”的内涵扩大了。例如,朱熹强调“‘慎独’之‘独’,亦非特在幽隐人所不见处。只他人所不知,虽在众中,便是独也”。朱熹还说“这独又不是恁地独时,如与众人对坐,自心中发一念,或正或不正,此亦是独处。”由此可以看出,朱熹的解读较之郑玄的进步之处在于使“独”包含了精神性与内在性的意义。在郑玄看来,“慎独”之“独”只是空间上的独处,是别人无法干预的地方。而朱熹理解的“慎独”之“独”除了上述之义外,还指一种内心 意念 刚刚萌发而众人不知我独知的“独”,由此可 以说,朱熹把“独”从个人独居的空间推致到了一个虽在众人中但缺乏外界舆论监督与压力 的空间。这是对于“独”的理解上的深化。

上述从郑玄到朱熹的关于“慎独”之义的传统解读,着力都在于强调“慎独”的实质是要慎重对待他人不知的隐蔽处之所作所为,努力地做到不欺暗室、不愧屋漏。

随着2o世纪 7o年代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及 20世纪 90年代郭店楚简《五行》篇的出土,学界在对简帛文献进行整理和解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与传统解读不同的“慎独”,由此对于“慎独”本义的讨论重新拉开了序幕。

清华大学的廖名春教授在其《“慎独”本义新证》一文中认为,庞朴先生《帛书五行篇校注》一书第 52到 54页的内容说明“帛书《五行》篇的‘慎独’说与《礼记 ·礼器》篇、《苟子 ·不苟》篇说同,而与《礼记 ·中庸》、《大学》篇迥异。”并提出,“‘慎独’就是不重外表,只重内心”[3]52。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的梁涛先生通过对简帛《五行》篇原文和传文的解读与分析,认为该篇讲仁、义、礼、智、圣五行“……是形成于内心的,但它还有‘多’的嫌疑,还没有真正统一于心” ,所以,《五行》中的“慎独”实际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指内心专注于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的状态。在梁涛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学》中的两个“慎独”,前一个是指“诚其意”,后一个强调只有“诚于中”,才可能做到“形于外”,由此可见“慎独”必须落实在“诚于中”上,这实际还是要“诚其意”,而《中庸》中的“慎其独”则从道人手,君子“慎其独”所需要戒慎的就是那个“不可须臾离也”的道,要时时保持内心的诚,这与《大学》的“诚其意”是一个意思。通过三者的对比分析,可以说三个“慎独”都是“诚其意”,强调要端正内心的意念,从本原上杜绝一切不善行为的出现,这些无一不在突出儒家“内省”的工夫。所以,《大学》《中庸》以及《五行》的“慎独”的本义均是指内心对于儒家涵含仁、义、礼、智、圣五行的完满人格的专一,指内在的精神状态。郑玄和朱熹的错误在于把“诚其意”的内在精神仅仅理解为“慎其闲居所为”的外在行为,把精神专一理解为独居、独处,因而造成整个意义发生改变。通过对“慎独”本义的追根溯源,以及对其传统解读的辨析,我们看到了儒家一贯的对于内省的重视,对于修己工夫的强调。

那么,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个人,在理解了“慎独”的本义后,我们该如何联系时代联系自身,深刻而又发展地理解它运用它呢?这个过程中我们既不能违背本义,也不必完全抛离传统解读。我们首先要确定这是一种强调内心对于道德境界和人生修养目的专一专注的功夫(本义强调对于仁义礼智圣的合一状态的专注),是对内心的关照,它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意义。同时,我们也可以于传统解说中汲取其合理的因素,那就是把“慎独”的形上意义下达到形下层面。每一个人都有独居、独处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慎独”传统解读中对于闲居时道德自制力的强调。这样才能将“慎独”更好地融人到当今社会,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个儒家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

二、“慎独”的现实意义

现在对于“慎独”的现实意义的分析大多是基于传统解读进行的。原因就在于《五行》篇中关于“慎独”的解释和郑玄、朱熹等人对于“慎独”的传统理解相比,在实践意义上缺乏可操作性。《五行》篇中将“慎独”归结为内心对于仁、义、礼、智、圣五行的专一与专注,进而统摄诸德而不失于性道之本质。这是具有形上意味的归结,在寻常百姓看来,这种说法不好理解难以践行,缺乏实践上的动力。而郑玄与朱熹的解读,强调闲居时要和有人监督时的行为相一致,这是将“慎独”下达到日用伦常层面后的一种道德自律,这样“慎独”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变为一般人修德修身时的途径,而不只是君子实现其圣人理想人格的专有门径。这显然比本义更能让世人接受,同时,在实践方面更具有效性。

那么,能不能将本义与传统解说结合起来指导我们的道德修养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将本义中内心对于儒家仁、义、礼、智、圣这一君子人格德行的专一,改造成对于现实中的完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标准的专一与专注,以此形成一个牢固的内心信念,然后在这个诚于中的内心信念的统摄与驱动下,更好地形于外,这样我们就会不断修正自己在大庭广众下的显,也会更为注重和调整独处时候的隐。

这样一来,“慎独”就会成为一种随时随地都伴随我们的道德自觉和自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方法,有助于修身正心。培养“慎独”能力,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可以锻炼和加强一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控制力,使道德修养成为自我的内在要求,从而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此外,我们还应做到慎独而不唯“独”,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有无人知晓,有无人监督时都同样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绝不因为无人知晓而肆意妄为,也不能因为有人知晓而做表面文章,要时刻专注于内心信念。

对于当今这样一个已经存在道德失范问题的社会而言,“慎独”的修养方法更凸显其必要性。只有当每一个个体都自觉地做到“慎独”时,社会的道德水准与道德意识才会得到一个很明显的提升,至少会减少坏人坏事的出现。这一点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指出的“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 ’,不做任何坏事。”虽然刘少奇同志讲的是共产党员,其实这对于每一个平常百姓的意义与影响是一样的。当我们心中已经拥有一个诚其意、毋自欺而诚于中的道德理念,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到内外如一如是而行,做到时时处处符合道德要求。此外,朱熹把“独”从独居扩展到大众空间,对于当今社会更具现实意义。比较古今社会的外部压力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人要完全摆脱舆论压力,只会出现在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独处时。而当今社会,由于人员流动性加大,我们很多时候都身处“陌生人社会”,没有熟人,也就缺少一种舆论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养成肆意胡为的习惯,认为反正做了不该做的说了不该说的也没有关系,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监督我。由此可见,“陌生人社会”虽在众人之中实际也是独,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注重“慎独”功夫,注重内心一念发动时别人不知我独知的独,绝不放松道德修养工夫通过“慎独”,我们要养成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凭借自己的内心信念,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依靠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付诸行动。

“慎独”,是儒家的传统观念与重要思想,是一种修养工夫,是一种自律品质。通过对“慎独”本义与传统解说的厘清,通过对“慎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现实实践意义的分析,我们看到“慎独”永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2]孔颖达.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影印本,1980:397.

[3]廖名春.“慎独”本义新证[j].学术月刊 ,2004(3).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2篇

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慎独与病情观察:护理工作是以患者为服务对象,全心全意地护理患者、抢救患者是护士的职责,护士的工作虽有群体性,但更多情况下是单独值班,尤其是夜班。护士工作弹性大,工作中马虎大意或认真负责、多干或少干,有时不易被觉察,能否按分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只能依赖于护士自觉性和责任心。

慎独与护理操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操作往往是一个护士单独进行,独立完成,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尤其是婴幼儿、昏迷患者,而护理行为的正确与否,好与差,只有护士单方认可。如对危重患者是否做到全力抢救;昏迷患者的翻身、吸痰、口腔护理是否尽心尽职;无人监督甚至无人检查时各种操作是否按制度及常规进行;是否严守无菌技术;个人操作有无严格查对等[3],护理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是否按程序运作,按规定消毒,按要求实施,按操作原则选择方案。都依赖于护士的良知和责任感,护士只有具有慎独精神,明确操作意义,掌握病情,才能正确执行医嘱,使护理计划更趋于合理完善,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慎独对药物治疗作用的影响:①用药时间的准确性:根据药物代谢学原理,不同药物的血药浓度不同,半衰期也不相同。②缺乏用药安全意识,不遵循用药原则:药物在体内充分发挥疗效,需要正确给药途径、剂量、时间、方法等。有的护士缺乏责任心,不考虑药品的安全有效,不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往往影响了药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③用药途径:同一种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如硫酸镁口服可导泻,静滴可降低血压,外敷可以减轻局部胀痛。护士应根据治疗目的,正确执行医嘱,选择正确的用药途径,保证药物正确发挥疗效。

慎独在护理工作中的培养与提高

关爱患者,忠于职守:具体方法从两个方面着手:①认真学习:首先认真学习共产主义道德理论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学习卫生行业楷模和先进护理工作者的模范事迹、树立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和最高生活目标,激发自己热爱护理专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充分认识慎独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只有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才能达到最高境界。②加强自觉性,强化内心信念:护士应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调自觉精神,做到自觉地修养,通过与患者进行角色交换来唤起自己的同情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以慎独精神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有损患者的事。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调动工作积极性: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常独立进行治疗操作,对危重患者是否做到全力抢救;对昏迷患者是否尽心尽职;个人操作是否做到三查七对;这所有的问题无一不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人的良知联系在一起,它反映出个人对自我道德、尊严、人格、义务的良好认识。护士必须树立良好的慎独精神,才能在工作中自觉地完成独处时的一切治疗、护理。

培养自觉性:护士在独处时,自觉地在别人看不到听不见时,做到谨小慎微。从隐蔽中体现其品质,从细微处显示其高尚的灵魂。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时时为患者着想,凡事择善而行。在无人监督时严格按道德准则办事,使慎独成为护理工作中的自觉行为,让医德原则和操作规范变成护士的内心信念。

培养慎独精神,必须打消一切侥幸省事的念头,特别是当工作平淡而产生厌烦时,或工作繁忙劳累时,以慎独精神要求自己。

尊重患者,从点滴做起: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生命,爱护患者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有精湛的业务技术,更需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同情心,坚持慎独,自觉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在工作中,要把每件细微小事看成是对自己道德信念的考验,无论身处何处,真正把握自己,才能真正具备慎独精神。

总之,培养护士慎独修养的方法很多,而慎独,这一优秀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护士必须防微杜渐,必须加强各方面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学习,用崇高的职业道德观指导自己,不断调整、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一切以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保持高尚的品格,并结合实际,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在实践中磨练意志,才能培养良好习惯,培养起自己的慎独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文鹏.医学伦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162.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独立学院 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也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现状

1.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

学习作为人的一项复杂活动是应该有较强的动机的。所谓动机就是使个体引起行为的一种动力,并且具有维持行为和指引方向的作用。独立学院的学生,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心理断乳期”,面临新旧角色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从依赖到独立的困惑,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显得比较突出,缺乏学习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思想道德范畴和精神文明方面的一些不良倾向也有所抬头,如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客观存在的部分社会分配、用人制度等方面不正之风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远大理想学习目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倾向比较严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部分学生进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文凭、谋求理想职业、提高社会地位。他们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积累。

2.学生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必然有一定的目的。学习也是如此。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知识,满足学习者的认知需要,所以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每一个清醒的学习者都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的学习活动均围绕学习目的来运转,学习目的是第一位的。由于独立学院高收费的影响,学生中部分人认为花钱就可以什么都能买到,我花钱你服务,没有认识到自己也是受教育的对象,因而读书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在独立学院学生中,上课迟到、早退人数较多,无故旷课现象严重。许多学生不会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严,大量的学习时间被虚度在玩乐之中。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补考、重修、留级、退学的比例较高。

3.自信心不强,不能灵活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独立学院的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表现出较强的意识和潜力。但由于高考成绩的不理想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同时,因为是降分录取到独立学院,更使他们“底气不足”,对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毕业后待遇等都表示质疑,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当今社会,许多高校的学生都表现出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力,独立学院发达地区生源居多,且多为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缺少大局意识、缺乏与人积极配合的沟通意识,增加了学生学风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它为引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了理论视野和方法论指导。

1.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科学化。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冲击和影响。因此,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从而发挥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理论导向作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特别是在“两课”教学中,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采取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能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2.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开展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当代大学生适逢新时代,国家为大学生提供大量施展才华的空间与平台,大学生应努力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强化理想信念。以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根本,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切实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要着眼于广大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原则,切实增强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组织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深入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最终的落脚点是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可持续性。

3.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彰显大学精神,加强学风建设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艺术载体、传媒载体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二是要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成就感以及民族理性精神。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推进学生人格完善。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 人格 影响因素

一、人格及其特征

人格一词的英文personality是从拉丁文persona演变来的。拉丁文的原意是面具。面具是用来在戏剧中表明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而这也就是人格最初的含义。以后的心理学家们不断对人格进行定义,出现了许多关于人格的概念,阿尔波特曾列举出了50种不同的定义,充分说明了人格的复杂性。

我国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此一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不同于其他个体之处。人格是一个人对内外环境刺激所持有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既有先天的遗传,也有后天的环境作用的结果,而且往往后者起决定作用。

人格具有多种特征: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2、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人格。但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3、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整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二、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家很多,人格理论的种类也很多。有的理论重在探讨人格的结构,有的理论重在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的理论重在揭示人格发展的过程,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了五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格理论流派。

1、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确立了精神分析的方法与理论体系。弗洛伊德提出“三我”人格结构模式,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是最早的人格模式,但过于强调本能力量,“三我”结构也过于简单化。此后的许多人格理论都是在批判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新精神分析流派的产生是建立在精神分析流派的基础上。它分析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不足和局限性,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经形成就不能改变了。同时,它特别强调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不同的危机。当一个危机解决了,又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这样不断发展,童年期、少年期、成年期,直到老年期。

2、特质流派

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这一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卡特尔认为,人格基本结构的元素是特质,特质是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所保持的一致性。所以特质被看作稳定的心理组织机构。

艾森克根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一是外向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二是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三是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以神经过程的兴奋—抑制为基础构建各水平的人格层次结构,主要包括人格的行为方面和人格的体质方面。行为方面可以通过量表进行测定;体质方面则可以通过实验测量。

3、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将人格看作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些方式的组合。对人格的研究是对个体的特殊学习经历或独特遗传背景的系统考察,通过研究发现,有机体与强化之间有独特联系。行为主义注重从个体所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和改变。

行为主义强调学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早期的行为主义主要强调稳定的行为方式即条件反射,所以提到行为习惯养成时,该理论特别强调人格是个体行为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随着行为主义的发展,发现个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个体对刺激的反应要复杂得多。个体认知在行为习惯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它是否表现一个行为,不只是取决于是否有奖励,还和奖励的大小有关。

4、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开始考虑期望、价值观等认知因素的影响。在塑造一种行为时不仅是有没有奖励的问题,奖励的强度能不能符合个性的期望值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个体还会考虑这个行为对自己是否重要。从学习方式来说,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途径包括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社会学习理论也注重交互作用,即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强调有机体对变化着的环境的反应能力。在对人格的研究中,行为的个体差异取决于我们特定的学习经验,而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质。

5、“大五”人格理论

“大五”人格(OCEAN)也被称为人格的海洋。近年来,研究者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共识,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这种模式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人格分类方式。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外倾性: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冒险、乐观、自信等特点;神经质: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脆弱等特点;开放性: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创造、智慧等特点;宜人性: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谦虚、可信、合作等特点;尽职性: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薄弱,包括胜任、公正、尽职、克制等特点。

三、青少年人格特点

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体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青少年时期自我意 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时期的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青少年时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

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青少年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

第三、强烈的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青少年十分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己的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先位置。

第四、自我评价成熟。青少年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其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青少年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第六,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青少年开始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行为。

青少年期是人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随着生理发展尤其是性的成熟,青春期悄然而至。此时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渐次成熟,逐渐转变为能够独立生活、自主从事各种活动的成年人。他们的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都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地形成和定型,这为他们走向社会、步入人生定了基调。

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自主,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三是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

四、青少年人格的影响因素

人格的形成既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也被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所调节。先天的遗传因素是指人出生时所具有的生理特性,人格是在此自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重要的调节因素,也不容忽视。人格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青少年所处的主要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

1、生物遗传因素

人具有生物属性,人在未出生之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并且这种影响会持续一生。通过大量对同卵和异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人格的许多特性都具有遗传的可能性,虽然难以在所有问题上达成一致,但还是有一些结论得到大家认可。首先,遗传是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其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更重要;最后,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的方向及形成的难易。

2、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在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环境中最重要的方式,一般来说,教养方式存在四大类型:权威型、淡漠型、专制型和放纵型。大量的研究证明: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最令人满意,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倾向于表现出独立、自信、有创造力并善于社交的特点。他们在学校里表现良好,并能很好地与同伴和成人相处。而专制型、淡漠型和放纵型父母都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专制型父母教育出来的青少年倾向于依赖、被动和循规蹈矩,这些青少年与其他青少年相比更缺乏自信、创造力和社会适应性;放纵型父母培养的青少年倾向于不成熟和缺乏责任感,这些孩子好像更顺从自己的同龄人;淡漠型父母培养的青少年更加缺乏人性,因为淡漠型父母很少对孩子的活动进行监督。

3、学校教育

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构成因素,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发挥各自的作用,产生不同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指导定向的作用。洛奇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教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学生的欺骗减少。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管理风格。教育心理学家勒温等人也研究了不同管教风格的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同伴共同相处的时间不断增加,甚至超出了与成年人共处的所有时间,同伴开始成为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青少年阶段,同伴群体形成的亚文化影响力甚至会超过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老师和家长的某些教育效果,往往会在同伴群体的亚社会环境中发生弱化或失去作用。

4、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

心理学家逐渐认识到,文化在理解人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跨文化研究者对文化做出的最重要区分是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个体主义文化包括大多数西欧、北美国家,它强调个人需要和成就。这种文化下的人们喜欢把自己看成独立自主和独一无二的。相对而言,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更愿意把自己纳入一个大的集体中,比如家庭、宗教或者国家。他们更愿意合作而不是竞争。他们更倾向于在集体取得成就而不是个人取得成就时满足。亚洲、非洲、中美洲的许多国家符合集体主义文化的特征。相对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与亚洲集体主义文化截然不同而言,亚洲集体主义文化浸染下的各国也存在因自身的文化特征而不同的国民心理性格。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和国民性格特征。日本人人格的核心概念——“依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一致、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强烈的反映了在集体主义大背景下的日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日本人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依赖”,它是构成日本文化和人格的独特成分。一些其他的概念也反映集体主义价值观下的不同的亚文化,如朝鲜的“情”,印度的“疏离”,中国的“人情”等。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台湾:东华书局,2000.

2. 魏成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沈阳: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3.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 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极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 金瑜.心理测量[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慎独 大学生 就业 诚信

《孟子・离娄上》有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然而,当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背负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时,大学毕业生群体却出现了集体性诚信缺失的趋向,这不但严重制约了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成为整个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借助“慎独”克服诚信缺失的“阿喀琉斯之踵”,切实加强大学毕业生诚信精神培养是解决这一历史性问题的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一、大学毕业生“非诚信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1.过度“包装”个人简历。一些毕业生在自荐材料中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修改学习成绩,二是给自己随意编造学生干部履历,三是伪造等级证书和资格证书,四是虚构荣誉,五是拔高自己的专长,夸大自己的能力。

2.面试过程中的非诚信行为。出于尽量完美化自己、迎合考官口味等原因,很多毕业生在面试中都有非诚信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意夸大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二是根据考官喜好,虚构或拔高个人能力;三是依据用人单位或职位要求,谎报户籍、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情况等个人基本信息。

3.毁约――用人单位的切肤之痛。据了解,每年7月开始,就进入了大学生毁约的高峰,而签订就业协议后不履约更是成为了用人单位的切肤之痛。困扰用人单位的毁约问题虽然是由就业形势严峻、法律制度有待健全、攀比心理等诸多因素综合造成,但从根本上却是源于大学毕业生对道德的淡漠和诚信的缺失。

有关专家指出,大学毕业生诚信缺失危害极大,不但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作,使用人单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也给整个大学教育和学校声誉带来了极恶劣的影响,从长远意义上看更为严重的是,这还将影响到未来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

二、“慎独”理论及其对大学生诚信就业的重要意义

1.慎独的含义。“慎独”源于儒家思想,最早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其独”简单说就是“慎独”,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社会主义道德所提倡的“慎独”是要求人们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以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和要求指导自己的行动,不做任何违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事情。

2.慎独对于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的意义。当一个人处于他人、集体所“不睹”、“不闻”、“真见”、“莫显”的“社会舆论监督真空”状态时,就完全要依靠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性。如果一个人达到“慎独”境界,他就会自珍自爱,自觉地用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离开了“慎独”,也就无所谓道德修养,这既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也是一条通往“道德罗马之城”的康庄大道。大学毕业生一旦养成“慎独”的品质,则会因“独”而“慎”,以“慎”至“圣”,与不诚信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也因此从源头上避免就业诚信问题。

三、凝练“慎独”精神,践行“慎独”理念,培养个人诚信品质

当代大学生培养“慎独”精神,践行“慎独”理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将“慎独”内化为一种个人的内在需求。当代大学生只有把道德变成自己内心的一种要求,才能够真正实践“慎独”。其次,提高自制力是加强“慎独”修养的保证。当代大学生要通过不断地有意识的意志培养和科学的自我心理调节,磨练出良好的自制力和责任心,为进行“慎独”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在“隐蔽”处下功夫。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严格按道德原则办事,当社会公利和个人私利发生对抗时,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始终保持“慎独”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最后,要做到“慎独” 还要注重从“微”作起。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防微杜渐,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在实践中不断加强,逐步培养自己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之,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谋事之基,发展之源,而“慎独”则是锻造个人诚信品质的根本途径。大学毕业生要在长期的自我“慎独”修行中克服心灵的“阿喀琉斯之踵”,全力培养自己的诚信品质,在洒满希望之光的就业求职路上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1]刘 日:《“慎独”是一种境界》,《人民日报》,2006.8。

[2]王正平、周中之:《现代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相关期刊更多

初中生必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教育厅

中国美术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