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我国城市郊区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和水污染形势。城市郊区现行的水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通过对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改革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的对策。

城市郊区指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周边区域中所形成的,其特征、结构和功能介于传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城市郊区是城市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区域,现行城市郊区水环境的严峻现状严重制约了城市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郊区半工半农的产业特点和以农村集体管理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使其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相较于普通城市和农村具有复合型的特点,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对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破解城市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瓶颈”问题就显得格外紧迫。

一、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体制,水环境管理与发展不相适应

现行郊区水环境管理实行的分散式的管理体制,水资源、水污染等管理分属不同部门,水环境管理责权交叉多,难以统一规划和协调,部门间管理工作缺乏有效衔接,造成了水环境管理的脱节,割裂了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不利于水环境综合管理,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管理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关于水环境管理的法律实行的是水污染和水资源分立立法的形式,部分立法内容存在交叉甚至冲突。目前,我国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涉水部门多,部门起草立法时缺乏综合平衡,立法实践又先后,缺乏通盘考虑,涉水法律存在交叉,妨碍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执行。水环境管理的立法现在注重实体性立法,缺乏程序性立法,造成实体性立法规定的目标难以实现。对于水环境管理的概念缺乏必要的界定,可操作性较差。

(三)水环境管理运行机制缺失

1.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的要求

政府在水环境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实行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高度集中的调控政策。水环境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界限不清,水环境管理主要以各级政府投资为主,造成了水环境管理工作具有片面性和不可持续性的特点,单独依靠行政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要。

2.水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运行机制缺失

市场机制是微观领域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各种税、费、补贴、信贷等是水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在水环境管理相对薄弱的城市郊区,经济手段的实施由于管理力量的薄弱,制度规范的缺失造成实施和监管难度较大,制约了水环境管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3.监督及参与机制缺失

我国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责任制尚不健全,地方政府在水环境管理方面兼有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监管动力不足,造成了水环境管理执法不力、监管不力的结果。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方面的参与机制并不健全,水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尚待健全,公众的水环境知情权落实不够,对水环境规划和水资源分配等参与不够,参与渠道和方式落实不够,缺少公众参与监督的有关规定,不能建立起公众监督机制,使得水环境管理缺乏广泛的公众参与。

二、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存在矛盾及分析

(一)水环境整体联系性和水环境分散管理的矛盾

整体性和联系性是水环境的自然属性,是水环境实行统一管理的必然要求。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阶段造成我国水环境管理实行分立管理的现状,导致了水环境管理各职能部门权责交叉、利益冲突。水环境管理职能的割裂、水环境管理职能界定的不清晰,造成各职能部门在进行水环境管理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考虑水环境整体公共利益,造成了在水环境管理立法出现交叉,个别条文冲突的现象。

(二)水环境管理与城市郊区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

城市郊区是地区经济的增长点,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带,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力量薄弱的地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尚待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锐。郊区经济发展以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在各地重视本地国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本地税收的推动下,造成政府对水环境管理的执行性大打折扣,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三)水环境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的矛盾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造成了我国水环境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现状,水环境管理受政府施政方针的影响较大,水环境管理以政府投入和政府推动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市场机制在微观层面上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客观上要求改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在水环境管理中运动员、裁判员身份不分的现象。

(四)城乡二元结构现状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和福利城乡间分配的不平衡,公共物品的不均衡分配是直接表现之一。城市郊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区域,具有较强的水资源需求和水污染治理要求,但是城市郊区公共资源投入不足造成水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制度缺失,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重的现实状况日益严重。

三、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城市郊区水环境集成管理

水环境的分散管理割裂了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部门间的分权管理使水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缺乏协调和配合,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构建以政府统领的水环境集成管理的体制,整合管理资源,统筹管理涉水事务。实行水环境的城乡统一管理,实现水环境管理的部门间的集成、地域间的集成、管理内容的集成、管理对象的集成。推进水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推行区域水量和水质的统一管理,调整目前水环境管理部门为事业单位性质,增强其行政权力,赋予其财权、事权,加强对涉水事务的协调能力,确保执行的有效性。实现郊区水环境管理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回用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转贴于

(二)加强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水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根据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特点,统筹规划水资源和水污染管理立法。完善地方各级水环境管理制度,注重对水环境管理综合性立法,统筹考虑各部门和水环境资源相关单位利益。注重地方水环境管理的程序性立法,明确界定水环境管理的权责。建立水环境管理审批、运营、监督机制制度的建立,推行许可证制度。进行郊区水源污染防治立法,完善取水权、排污权交易立法。加强水环境管理的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管理效率。

(三)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对水环境管理运行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明确进行水环境相关权利界定,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建立完善水资源相关权利的市场交易制度,特别是个体与群体的取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丰富水环境管理的组织形式,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水环境管理的投融资制度,推行水环境管理涉水者治理模式。丰富产业组织形式,实行推行股份制、出租、拍卖、委托经营等形式提高涉水企业的运行效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丰富水环境管理调控手段,推行系统的水环境管理税、费、补贴、信贷等经济手段,加大水环境调控经济手段的研究,特别是级差税、费以及绿色信贷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产业园区的建立,促进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参与和监督机制

加强水环境管理集体和个人的水环境知识宣传和教育,发挥管理对象的监督和参与作用,是做好水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起水环境相关单位、个人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参与和监督机制,丰富参与渠道,可以以水环境监督委员会、用水协会、节水互助小组、水环境管理听证会等制度形式,加强水环境管理监督。对涉水事务执行过程和涉水企业的运作过程舆论指导、决策建议、运行监督,形成良好的水环境管理的参与氛围,进行提升水环境管理效率。

(五)将水环境管理与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城市郊区是地区经济的增长区域,也是地区社会管理资源的薄弱区域,高耗水、重污染的工、农业单位是造成郊区水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优化郊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结合地区水环境特点,鼓励发展低耗水、低污染的工、农业产业,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优化利用相结合,将水文化建设与水景观建设相结合,打造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推进城市郊区的城镇化建设,实现郊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佃红.浅谈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J].治淮,2008,(2):42-43.

[2]毛春梅,施国庆,黄涛珍,丁守森.淄博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7,(6):75-79.

[3]杨继富,李久生.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J].农村水利,2006,(5):21-24.

[4]许玉明.全面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6,(1):63-66.

[5]曾维华,张庆丰,冯艳,杨志峰.中国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12):92-95.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大城市郊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表现出很强的边缘效益,是我国最有生命力、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兴地带,也是我国人均收人较高的地区,这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也是令人瞩目的,称得上是本世纪末期在东方出现的奇迹.郊区孕育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是城市快速发展蔓延的主要地区,是卫星城镇的前身,是农村发展的榜样和先导.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城市郊区是我国持续发展的范例,搞好这里的生态经济规划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做为城市化的前沿,城市郊区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郊区做为城市蔬菜、副食品重要生产基地的功能在逐渐减弱;郊区已经成为城市生态危机的转嫁地;郊区的土地利用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脱节;郊区自身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去探讨,如不加以解决,就会把暂时取得的发展抵消了。

1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理论思想

1.1持续发展理论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题下,寻求我们当代人对自然资源、人力、财力进行再分配的发展途径。它包涵了六个基本嚎则:公平(Justce)、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谐(Ha~ny).需求(N氏过)、高效率(托ghEffianCy)和质量升级(QuslityPromotion),其中持续性是最基本的原则。持续发展理论做为人类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凤.持续发展战略是本世纪乃至今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持续发展理论是“共生”理论、“共同创造”理论的发展,认为地球上的环境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相互作用的,人类要认识到地球具有整体性和其间各子系统的相互依存性,人类必须考虑到环境与发展两个方面.持续发展理论并不反对经济增长,反而认为无论是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发展经济,才是解决当前全球性危机的根本出路.同时,持续发展理论强调:要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保护环境,不能以环境恶化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遵循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的提高.

1.2边缘效应理论奥德姆(E.P.Odum)的边缘效益思想是纯生态学的.国际上把产生边缘效应的空间域称为Ecotone.实际上,边缘效应不仅存在于生态学,同时也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多领域。如:林农交错带(山地平原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森林草原与草原交错带)、城乡交错带等,这些地带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大城市郊区位于城乡交错带,这一过渡带对Ecotone的特征体现得十分明显,从环境、人口数量和质量、经济形态、社会生活以及物质能量交换等方面都具有过渡带的时空变化,主要特征:(l)多样性:受城乡经济的双向辐射,产业结构具有双向衔接的特点,综合性强,部门多样;(2)机动性:不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决策管理灵活,产业选择机会多,获得信息快,部门结构变率大,产品更新快,使郊区的经济充满生机;(3)突变性:其产业和管理都不是单一的线性延续,而是突变的、非线性的.乡镇企业的产值经常是成倍增长;(4)脆弱性:大多数乡镇企业抗外界干扰能力弱,产业结构依赖城市大工业强,独立性差.而且大多数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只注重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些特征中有正向效应,也有负向效应.其正向效应包括很强的竞争力,变化速度快,移动能力强,是突变的产生区,生物具有多样性,等等。负向效应是指具有脆弱性、恢复原状的机会小,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在大城市郊区的发展中要应用边缘效应理论扬长避短,以特定的理论去指导特殊地区的经济发展。

2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原则

大城市郊区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等级的复合的生态系统.在规划中要从整体上研究大城市郊区各子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寻求对该系统进行整体的协调规划,使系统的整体结构达到最合理,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是以大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士地利用规划为重点,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区域内各种生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系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区域的生态经济开发方向、发展目标、途径和对策,对其生态经济结构合理布局,促进大城市郊区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持续地发展。要协调系统整体之间关系,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各方面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应考虑到两个方面。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大城市郊区位于大城市向农村的过渡带上,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大城市郊区具有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都不具备的特征。在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中要本着两个原则,第一要保持和提高整体的持续性;第二:充分利用边缘效益.

3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

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对确定规划期内该复合生态系统的一种优化设计,这种设计主要是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规模进行规划,该规划是以复合生态系统辨识和土地资源性质分析为基础的.规划程序可用框图表示如图1所示.复合生态系统辨识要从系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状况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分析。自然生态条件主要着重于经济建设的自然生态条件分析,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诸多方面.社会经济条件包括所辖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构成、固定资产、年创产值、利税、人均收人等.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是指该规划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规划区现有的产业结构。在上述诸多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搞清楚规划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找出解决问题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认识复合生态系统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大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性质进行分析。因为复合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土地资源之上,土地资源的性质是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性质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自然类型、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这些方面的分析是一环扣一环的。在复合生态系统辨识和土地资源性质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预测.本文主要进行了人口预测和土地预测。人口预测是为了清楚规划期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量和各项生态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从总体上看,人口的发展是各项用地的依据,人口规模和人均用地的水平决定了土地利用结构.因此,人口预测是复合生态系统预测的基础。按非建设用地类,上地需求预测应该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工矿用地、交通(包括水利设施)用地、水域、事业居住用地.这类用地可根据所规划区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方向和土地资源性质对某类用地进行重点预测,有条件的可对各类用地均进行需求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由于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资源是不能再生的,既使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全部消除,人口、土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会日益尖锐.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确保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期的上地利用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在大城市郊区,土地的生态经济需求预测还有自身的特点。大城市郊区有强的边缘郊应,居民的生产、生活也有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特点,物质能量的商品性很强,口粮很少部分自给,蔬菜、副食品的生产主要是满足城市消费因此大城市郊区的人门预测只能影响到居住用地和轻度影响农业用地的需求,郊区农用地的需求和大范围内农用地需求预测不同.如:大城市郊区耕地需求预测分两个部分第一是为当地居民提供蔬菜副食品和部分口粮的耕地濡求预测;第二是为市区提供蔬菜副食品及其它调剂商品所需的耕地数量.在上述系统辨识和需求预测基础上,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规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后做出大城市郊区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经济类型规划、生态经济产业结构及指标规划在内的具体规划方案和规划图.

4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几点认识

4.1经济发展的起点高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大城市郊区比城市、农村和一般的城乡过渡带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搞好其生态经济规划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大城市郊区除了具有城乡交错带的普遍优势外,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还具有许多时代的特殊性.首先它具有较大城市内部更为廉价的土地资源优势;其次,没有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也没有计划经济留下的包袱,运转灵活机动,容易实现高速发展;第三,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郊区乡镇企业较城市个体经济和国有经济容易筹集积累资金,且周转速度快,比较易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居民对绿色食品的消费、对旅游休憩的需要更为旺盛,这为郊区农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在犬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中不仅要利用其边缘效应,还要抓住经济体制转轨这一特殊时期殊地带速变性特点,站在经济发展高起点上,合理布局.农业要实行规模经营,形成高投人、高产出的大批量、无季节性的蔬菜生产基地、花果基地、乳肉蛋基地。工业生产要立足本村面向城市,把当地经营与异地经营相结合,在大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形成农工商一体的大型产业集团。

4.2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要重视郊区的农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齐齐哈尔市郊区就存在沙化、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多数乡镇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缺乏环境保护的配套设施,排放的“三废”危害了郊区的生态环境.郊区又是城市垃圾、废水的排放地、倾倒场,污染工业的搬迁地.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郊区的生态环境,从这一点看,大城市郊区是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形势最严竣的地区。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近郊区城市化休闲游憩项目一、郊区城市化的内涵

1.郊区的类型

根据城市人口和产业迁移的方向,郊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居住型郊区,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居,形成新的居住区;第二种类型是生产型郊区,由城市中心城区的部分产业向郊区搬迁而形成。根据郊区距离中心城区的远近,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近郊区,分布着大量改造搬迁而来的企业,有的已经形成产业群,同时近郊也主要承担着中心城区的对外交通、物流和果蔬供应职能;另一类是远郊区,散落分布村庄,遍布种植各类经济作物,有的远郊区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带,是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基地和屏障。

2.城市近郊区的特点

(1)过渡性。城市近郊的过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城市近郊功能由服务农业经济向服务工业经济过渡。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近郊区的小农经济会逐渐瓦解,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出现众多的农业深加工企业。第二,城市近郊是城市中心高密度生活区和城市远郊生态涵养区联系的纽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接近饱和。此时,城市近郊将承载部分中心城区的居民,低密度居民区的出现,绿化率的上升将大大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并为未来城市向远郊发展提供基础。

(2)辅。城市近郊是城市功能的副中心,分流城市中心区的部分居住、生产、行政、商业、医疗和教育职能,协助中心城区完成城市功能。一方面,中心城区仍然是一个城市中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区域,居住着最多的人口,行政机构最为集中,教育和商业资源最为丰富,是城市的中枢。另一方面,在人口和产业转移过程中,城市近郊功能在逐渐转变,也将把一定数量的区域性行政机构、教育机构和商业娱乐场所从中心城区搬迁到近郊区来。行政机构形成新的行政中心,教育机构形成大学城,商业娱乐场所形成shopping mall或步行街,为近郊新的居民和产业提供必要的城市服务。

(3)前瞻性。城市在开始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转移前,一般首先会对近郊区实行统筹设计,全盘规划,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规划方法运用到近郊区城市规划中,以体现城市人居生态目标、产业经济模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带有前瞻性和超前性。路网将更加合理便捷;水电气通信和供热网络将更加完善;教育资源将根据人口分布特点规划,布局更加平衡;商业设施更加体现便利性;医疗机构更加向基层倾斜,区域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等等。这种着眼于长远的设计和规划将满足城市未来10~30年的发展需要,避免重蹈中心城区因规划不足导致城市生产和生活效率下降的覆辙。

(4)差异性。城市近郊区是一个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均质的地区。在此区域内,经过细致设计和精心打造的生态景观绿地和公园,会吸引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发高档、低密度的居住别墅区和度假产权式酒店,并成为城市中产阶层的第二套居所。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所引发的大量外来高层次人才的涌入,将进一步激发高端地产项目的开发。于此同时,转移而来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农业深加工产业)还将吸引大量城市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者前来就业和居住。

二、我国中小城市近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1.近郊区的城市规划突出产业和交通发展需要,忽视居民和就业人员的人性化需求。中小城市往往囿于自身中心城区规划不足导致的产业发展制约和交通瓶颈的原因,急于照搬发达大城市的理念,奢侈规划设计服务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交通道路,以高标准、超前性的要求来发展近郊区,而不是以“人”为出发点,遵循适度、平稳且结合自身经济条件的原则来循序渐进发展近郊区。常见的景象是在宽广的马路上,大型生产厂区的重载车辆可以顺畅无阻的奔驰,限速标志的缺乏却使路边的行人难有安全感;工业区机器可以夜以继日的不停运转,周边的居民却没有隔音的生态林障阻挡噪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可以通到任意角落,但人们寻找一条可以惬意行走,树荫夹道的步行路却非常困难。

2.城市近郊区第三产业中的娱乐化、观光化大型旅游项目过度发展,而小型休闲型、游憩型项目和设施规划不足。随着全社会在节能、低碳和环保等方面意识的提高,我国众多中小城市开始将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优化投资和居住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城市的发展战略提出。在部分经济条件有限的中小城市中,各种题材的主题公园(The Theme Park)争相登场。在众多沿海中小城市中,游艇俱乐部和高尔夫球场星罗棋布,而类似的为满足外来旅游者观光和娱乐需求而在建、审批中、规划中的大型项目数量则更为庞大,超过城市旅游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

服务于外来旅游者的大型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服务于当地社会居民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会导致第三产业类型单一而出现“旅游产能过剩”现象。“旅游产能过剩”是对“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的一种解释。现在常被用来说明按照最高人流量设计的各种旅游设施在平季长期利用不足,导致的旅游资产过剩。于是近郊区能看到宏伟的游乐城堡,却难觅居民小区间的广场绿地;能看到夜晚霓红闪烁的影视城,却极少见到夕阳下可以乘凉的长廊和配备各种健身器材的运动场;海洋世界和游艇俱乐部的喧嚣固然昭示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但同样展示城市地脉和优美环境的湿地、岸滩却一点一点被侵蚀。

3.强于建设,疏于管理,休闲游憩设施建成后即丢失被破坏现象严重。中小城市的有形物质延伸迅速,在短时间内各种建设能快速成型,但城市职能组织和无形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却慢于城市扩张的步伐。近郊区开发初期,人口相对稀少,城管和公安力量相对有限,近郊区中的偏远、交界和人员活动稀少的区域就容易形成“管理真空区”。休闲区的树枝和花卉被折断,草地被随意践踏,各种休闲设施被破坏、污损甚至窃取丢失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的近郊区休闲游憩项目建设思路

1.以人为本,改善区域环境,布置休闲游憩点、线和面,满足人性化需求。当代社会,市民对一个城市的“人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一个城市在保证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同时,适当弱化物质炫耀,满足市民对城市功能的基本要求,注重生活品质、体现精神追求、呼唤人性的回归,重新重视传统家庭观念、道德和人文关怀价值。城市的建设首先应把“人”放在建设思路的首位。因此在传统绿化景观的“点——线——面”建设基础上应倡导以“休闲游憩”节点为核心的人性化“线——点——面”建设。

所谓“线”的建设即优化步行系统,创造“步行优先”的城市区域环境,步行道是“休闲游憩”节点中“休闲性”的重要体现和延伸。在步行道的两侧设置意趣独立,品味独特的雕塑小品,使行人在步行的同时能偶生闲情,放慢匆匆的前行脚步,驻足欣赏雕塑,放松精神。

所谓“点”的建设即在步行、机动车和公共轨道交通系统的汇合中转节点设计公共开放空间(Open Space),围绕能反应城市特定地脉和文脉的主题,设计广场风格和景观小品,布置可供市民参与和操作的简单器械,让市民了解一个城市制造的产品和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产业,增加市民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

所谓“面”的建设,即合理恢复城市的自然地表,减少硬化地面,并在地表生态性得到恢复的基础上,纵向布置绿植空间,多维绿化城市环境。其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重新定义休闲游憩活动”。休闲游憩活动不一定是人借助物体的活动,还可以是人亲近自然的活动。恢复城市的湿地,市民就可以在其中捉虫、观鸟和戏鱼,这是为一种休闲游憩;恢复城市的草地,市民可以闲坐读书、卧躺甚至恣意翻滚,这也是一种休闲游憩;甚至在城市化的郊区一部分土地,保留一片耕地,让市民照料农作物,秋季享受丰收快乐,也是一种休闲。所以人性化的休闲游憩体现的是“人本位的休闲”。

2.调整大型旅游游乐项目和小型休闲游憩项目的建设比例,保持协调发展,并在政策和财政上向小型休闲游憩项目倾斜。保持大型游乐项目和小型游憩项目建设的协调发展,最终的成果考核标准是小型休闲游憩项目的发展是否出现群体性发展态势,而这种成果的实现必须依靠对大型游乐项目的有效调控,抑制第三产业中的盲目投资冲动,实现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

对于在建的大型游乐项目,各级主管部门应科学测算目标市场旅游者流量和旅游活动需求,因地制宜,适当调整、缩减建设规模,实现在建项目的“可控”;对于审批中的项目,应将重点放在市场开发的可行性论证阶段,减少臆测、揣测,不盲目取信空洞的市场营销口号,依托扎实的调研数据下结论,缓批或不批没有有效市场需求、严重脱离当前城市新郊区发展实际的大型游乐项目,实现审批项目的“能退”;对于尚处在规划论证阶段的项目,不盲目立项,要为近郊区的长远发展“留白”,特别是为功能性休闲游憩项目留足空间。

由于休闲游憩项目体量小,投资小,对GDP贡献小,在各中小城市的项目建设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政策层面,政府应率先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有勇气、有魄力拿出“黄金位置”配套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休闲步道、景观小品、绿色长廊和广场等,以此作为示范,带动休闲游憩项目发展;在市场化运作的郊区地产建设项目中,应在城市规划阶段就对休闲游憩设施的建设规模、密度和体量划定最低标准,地产开发商必须将上述指标在建设中予以落实;在资金支持层面,政府应对市场化运作的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中附带的公益性休闲游憩设施建设予以适当的补贴,鼓励地产商的建设。同时,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中小城市,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应设置用于小型休闲游憩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并探索对该资金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实现保值增值,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

3.在休闲游憩项目和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阶段,渗透并贯穿“便于管理、易于维护”的设计和建设理念,降低日后管理和维护难度。中小城市在近郊区迅速发展的同时,近郊区城市管理的完善需要时间也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于各近郊区内的休闲游憩项目,在其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师及团队应该在项目的布局上考虑到短期城市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在人流和车流密集的区域布置休闲游憩设施,避免在偏僻和人迹稀少的地区布置。同时在规划设计书中应辟出专门章节,详细论述该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措施。

在建设阶段,应在设施美观和实用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美观性应适当向实用性妥协:景观雕塑、休闲桌椅、垃圾桶、各种器械、景观效果灯和指示牌应做地面或立面固定处理,并为易碎、贵金属材料制品配备防盗装置。直接和人体接触的设施和器械应使用坚固耐用的材料,避免使用玻璃、塑料等易损材料。照明灯应使用LED光源,尽量采用反射式照明,在节能环保的同时,还可避免灯泡的直接而被人盗窃或破坏。在绿植布置上,应选取抗旱和耐活的植物,避免大面积使用稀有珍贵品种,草皮应选取耐踩踏品种,减少盆栽花卉拼摆式图案和造型的使用,降低偷盗行为的发生。尽量因地制宜利用近郊区项目现场存留的植被、地形和溪流,保持场地的原始生态系统,增强场地的自我修复能力,营造舒适惬意而便于管理维护的休闲游憩环境。

参考文献:

[1]吴苓.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8.52.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城市区域是中心城区发展的基础,中心城区也是城市区域发展的保证。对中心城区和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追求不断对大城市管治提出新的要求。换句话说,大城市采用何种管治方式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大城市管治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更关系到城市区域的城市行政结构。

许多理论揭示了大城市管治的内在机制。制度经济学强调竞争和合作是产生大城市管治变化的两种基本力量(Ostrom,1986;Ostrom,SchroederWynne,1993;Ostrom,Gardner,Walker,1994。)。他们认为大城市管治实际上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由中心城区操纵的城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区域的发展要靠中心城区来带动,这种管治方式称为“集中式管治”(CentralizedGovernance);另一种管治方式称为“分散式管治”(DecentralizedGovernance),即让城市区域内众多的城镇,相互竞争,共同促进城市化。强调中心城区不要过分干预城市区域内其他城镇,而让市场机制来协调城市区域发展。他们还认为,“集中式”和“分散式”管治方式都有其内在的弊端。前者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容易造成。后者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盲目发展。多中心管治(Multi-CenterGovernance)方式则吸取了两者优点,为大城市比较理想的管治方式。多中心管治既承认城市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又突出了中心城区对城市区域的协调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大城市管治方式变化正是从“集中式”和“分散式”管治朝多中心管治转变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政府对城市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调节一方面要求城市之间的合作,同时又不能不考虑它们各自利益,利用竞争机制促进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心城区既要引导郊区县(市)的资源合理应用,同时又要使郊区县(市)真正走上与中心城区竞争的轨道。为了顺应这种公平竞争的要求,解决资源不均的矛盾,大城市在经营和组织城市区域发展的方面,都把资源共享和合作作为大城市管治的核心。

在市县关系方面,中心城区既不是采用计划和分配的办法为自己扩大地盘,也不是放任与不管,而是在集中和分散之间取得整合。城市多中心管治赋予给市县的是一个平等互助的关系。各个城镇权限重新分配和调整。例如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业、土地使用权利等问题上以城市区域的市场机制为准则。如果一个发展项目来到一个效区县(市),那么这个县(市)就要从整个城市区域出发,合理安排这个项目,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压低标准来抢夺这个项目。当一个项目来到中心城区时,中心城区也应该遵守区域共同发展准则,不能不加选择性地包揽一切。因此,城市多中心管治是一个现实的合作过程,它容不得中心城区政府统管一切而增加管理成本,也容不得各自为政,不择手段地为各自获得发展。

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方面,中心城区除了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外,还通过建立专门机构直接对周边地区进行协调。在不打破各自的行政区划界限基础上将一些次要的城市功能活动转移到郊县。同时中心城区提升自己的功能,使得中心城区可以轻而易举地协调分布在不同城镇的功能和城市化过程。中心城区把复杂的城市分解成若干专业性强的、用地量大的功能,分散到其城市周边地区去带动边缘地区发展,同时,又不剥夺周边地区的发展权,既为本身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了本身的协调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周边地区的积极性,引导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整个城市区域之间的合作和分工。

西方国家大城市管治变化说明,大城市过去维持的“集中式”管治不能适应越来越大的全球化压力,而对全球化形成了挑战,导致周边城市无法同中心城区展开合作。

“分散式”管治虽然适应了全球化需要,但同时对城市化形成了挑战。分散式管治鼓励了中心城区在更大范围的展开,如城市开发区、房地产业、城市交通会在更大范围内发展,使城市发展规模无法约束,产生了“摊大饼”。“分散式”管治方式虽然提高各个“各自为政”的城镇的竞争能力,同时也削弱了城市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而正在发生的城市“多中心管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城市化目标的重大变革。它主张各个城市之间开始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维持竞争,目标是提高城市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2中国大城市管治方式的转变

中国大城市管治面临着一个集中和分散的两难困境:大城市区域既需要“乡村城市化”机制来调动小城镇力量和推动城市化进程。同时“乡村城市化”本身又在影响中心城区的作用,造成城市人口在空间上更加分散,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的摊子铺的更大,城市管理权限的分散,产生所谓“镇镇像村,村村像镇”,继而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

上述的两难困境是影响中国大城市管治转变的内在原因,换句话说,中国大城市管治是在这一矛盾中发生转变的。

2.1“市带县”阶段

城市区域发展的起步阶段总是依托中心城区,是集中市域范围内有限的财力、物力等区域资源来促进城市化进程。1980年代,中国大城市正是采用了这种“增长极”战略,开始改革大城市管治方式。大城市进行了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市带县”的措施就是“集中式”的管治方式的体现。“市带县”促进城市区域资源的集中,同时带动县(市)工业的发展。

在“市带县”的浪潮中,中心城区对城市区域的城市化起了重要作用。例如,许多城市中制造业转移到郊区县(市),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进行联营和合作,城市中的许多经营管理人员、工程师纷纷“下乡”支持乡镇工业发展。郊区县(市)利用城市区域内廉价的人力和土地资源,积累了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部分县(市)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对乡村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进一步规范了县(市)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乡镇工业企业的素质。

在“市带县”的政策下,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资本、技术密集的机械制造、原材料工业得到发展。

可以说,当时的城市化主要是中心城区的拉动,即大量中心城市资源直接或间接涌入小城镇。有些倾斜性政策甚至把中心城区资源转移给小城镇,以牺牲中心城区力量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所以,到1990年代末,有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区域产业格局中,乡镇工业和城区工业各占半壁江山。

“市带县”管治下的城市化主要不是在城乡竞争中实现的,而是靠城市拉动或主动让位来实现的,这是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但是“市带县”管治方式存在着另一种弊端。例如,“市带县”本身就是使城市郊区县(市)享受扶持发展政策,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县(市)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竞争。中心城区需要集中区域资源才能继续保持以往的带动能力,这就需要县(市)自身发展,简单说,“市带县”的同时也需要“县带市”。在中心城区向郊区县(市)提供单向支持的同时,中心城区的政策仍然保持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城乡产业制度的差异使国营企业的资源流向乡镇企业,中心城区的“造血功能”受到限制。中心城区扶持市县发展的政策越倾斜,县(市)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主动参与就越少,而这又会削弱城市区域的整体能力。再如,地理位置临近城区的郊区县(市),具有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论实力并不一定需要中心城区拉动,却吸引了中心城区更多的资源,无形中扩展了城市发展规模。而最需要拉动的边远县(市)却很少得到“市带县”的好处2.2“撤县建市”阶段

1990年代,为了推动城市化,国家开始扶持县(市)对县域城市化的带动作用,表现为“撤县建市”政策。城市管治的方式开始朝着“分散型”方向发展。前后约100个大城市的郊县进入了中国城市行列,直到最近,“撤县建市”才有所停止。

“撤县建市”实质上造成了那些本身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的郊区县(市)直接或间接的脱离中心城区的管治。“撤县建市”不但承认和保留了原有的县在资源分配中的权力,而且在原有的县(市)级权限上注入了新的权力,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大城市分散式管治局面。

1990年代以来,积累了一定实力的郊区县(市)开始直接参与经济全球化。当这些县级市拥有了经济活动广阔的权利空间时,它进行的经济活动常常与中心城区互相重复。国际投资,商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对外输出使郊区县(市)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与中心城区相比,临近城区的新建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区域交通条件,以及更为优越的投资环境,它们的发育开始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以及中心城区的地位产生冲击。发达地区的许多县(市)逐步发展到成为了地区的竞争对手。有些县级市拥有与本身地位不太相称的人事权、财权。他们与中心城区互相攀比,相互压制,所谓“开发区”热就是一个例证。城市和郊县之间相互依存度开始大幅度减小,城市对县(市)的带动力量急剧缩小。

在中心城区与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郊区县(市)激烈竞争过程中,中心城区不仅不能左右县级市,而且中心城区的某些功能也受到了县级市的左右,最突出的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由于没有规范的协调机构和管理制度,市县之间并不存在统一的土地市场,由此造成了市县之间互相攀比和重复投资的局面。许多边缘区乡集镇不听命于中心城区的安排,也不受所在县(市)的监督,而利用本身的地缘优势获取额外经济利益,在城市分散式管治中形成了独特的城中村。

郊区县(市)为了抢占中心城区本身所应有的市场地位和在城市区域中的正常支配地位,降低开发成本,由此扭曲了本来可以有效配置资源的市场竞争机制,降低了城市地域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造成中心城区“摊大饼”式开发。

灵活的政府和办事效率是世界公认的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制度条件。“撤县建市”赋予了县(市)灵活程度较高的制度条件和管理过程,促进了县(市)参与经济全球化。

2.3“撤县并区”阶段

“分散型”管治对中心城区的健康发展形成挑战后,政府开始放弃“撤县建市”的管治方法,国家转而鼓励大城市实行“多中心”管治,目前的“撤县并区”就是中心城区和郊县(市)之间的相互竞争的必然选择。“撤县并区”不再是由中心城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定城区发展目标,而是要越来越多地从城市区域的角度来选择中心城区可能的城市发展目标;而且,“撤县并区”摆脱了郊县单凭本身的资源和市场,在县(市)范围内独自操作、组织经济活动。

“撤县并区”其实是多中心管治在中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在“集中式”和“分散式”管治后的一种平衡。大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只有靠合作和竞争方式维持城市区域的竞争能力,“撤县并区”正是在建立一种新的协调机制,顺应共同发展的需要,推动市县在城市区域发展上有效合作。因此,“撤县并区”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大城市管治的本能反应和共同愿望。在“撤县并区”过程中,市县之间事实上不存在“谁管谁”的问题,而是共同面对全球化压力,协调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大城市已开始朝“多中心”管治方式转变。

1990年代,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率先进行了“撤市并区”。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省会城市,更面临着能否在这场大城市的相互竞争中保住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问题。省会城市兴起了提高城市区域竞争力的热潮。杭州市在2001年2月将市区边缘的已经“撤县建市”的萧山、余杭“撤市并区”,市区面积也由此从原来的683km[2]扩大到3068km[2]。南京将江宁县撤县并区后,最近又将江浦县和六合县分别与浦口区和大厂区合并,从而使市区面积由2000年的1000km[2]扩大到目前的4737km[2]。合肥将原来的郊区进行了调整,市区面积由原来的458km[2]扩大到558km[2]。南昌市也计划将五个郊县纳入市区。许多地级市也纷纷扩大本身的管治范围,加强城市地区的协调发展。

在中国大城市工业结构调整阶段,“撤县并区”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消除就业“城乡错位”情况,中心城区的“下岗”职工可以到乡镇企业寻找出路。也为城乡经济的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城市经济主要依托全球化对整体城市区域的市场需求;城市区域市场对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大城市区域的经济只有越来越深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过程时,中心城区才具有竞争力。“撤县并区”既增强了中心城区政府的功能,而且增加了郊区县(市)的参与。他们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心城区的竞争力。可以说,“撤县并区”是通过合作来提升大城市发展。

从“撤县并区”的政策内涵看,原郊县政府在大的城市区域发展问题上应服从中心城区的安排,发展策略应当由中心城区来调控而不是由原郊县本身来制定。其次,原郊县的发展决策主要还是由郊县本身制定执行。中心城区遵重郊县自制,只负责协调而不是包揽其发展。郊县政府在政策实施上具有一定的自制权。

3结论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城市管治方式变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城市曾经实行过的集中式管治体制,分散式管制方式,正逐步转变成多中心的城市管治,城市化不仅仅依赖中心城区或者农村城镇,而是依靠两者之间的合作,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

“撤县并区”是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之间相互作用和制衡的结果。全球化形势下,单从强化中心城区出发或单从所谓的“农村城市化”都不能够有效地推动城市化。“撤县并区”就是市县之间合作的具体表现。衡量“撤县并区”的作用,关键在于建立市县之间的平等互惠关系和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场机制,因为城市化问题不仅仅是城市边缘区问题,更多的是大城市腹地问题。一个大城市常带好几个县(市),解决了市区临近的几个县(市),更远的县(市)的发展协调问题还会出现。

要真正实现“撤县并区”战略效果,在“撤县并区”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多中心”管治理念,不能再次回到“市带县”或“撤县建市”的老路。例如,在“撤县并区”之前,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张是显而易见的,在“撤县并区”和城区面积行政调整之后,中心城区面积的扩大,尤其是目前大城市市区行政面积扩大,容易造成粗放式开发。如果没有一个城市区域整体的市场机制。就会减少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也就是说,“撤县并区”的同时要防止“郊区化”。中心城区政府不能只关注开发成本低的郊区土地资源,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城市“空心化”。

“撤县并区”改变了原郊县政府运作的环境,在“撤县并区”后,某些郊区县(市)在城市开发过程中有了与中心城区同样、但比其他县(市)发展更多的机会。中心城区不能够盲目干涉或插手一些区级经济开发的机会,如果任何发展中的小问题都要得到中心城区的层层审批,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仅影响办事效率,减少投资者的兴趣,而且会减低原郊县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总之,城市化和城市地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管治方式或者说是城乡制度安排上的竞争。大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大城市的管治方式。谁能在这样的竞争中,成功地调动市县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多中心管治理念建立适应现代城市区域发展的城市管治结构,谁才具有竞争力,城市化才具有动力。

[收稿日期]2002-05-20

【参考文献】

1GarreauJoel.1991.EdgeCity:LifeontheNewFrontier.NewYork:Doubleday.

2KlingRob,SpencerOlin,MarkPoster.1991.PostsuburbanCalifornia.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3OstromE.1986.Anagendaforthestudyofinstitutions.PublicChoice48,3-25.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高向东,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地理和人口社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873042);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编号:2010-Z-34)。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人口研究所,上海 200062)

摘要 世博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全面调整优化空间载体战略布局等因素将对上海人口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该文利用灰色理论模型对人口分布变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2010-2020年期间,上海市人口继续向郊区集聚,近郊区是人口集聚和流动的最显著区域,同时远郊区常住人口集聚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近郊区,成为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区域。今后一段时期内近郊区和远郊区为上海产业发展和人口布局调整提供空间,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新城镇将成为重点建设区域,上海将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建议:加强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解决土地规划、产业规划和人口规划的问题,统筹考虑土地、产业、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实施城市人口发展功能区战略,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使上海城市人口空间布局与城市形态、区域功能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加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投入保障机制。

关键词 世博会;上海;人口分布

中图分类号 C9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6-0001-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6.001

世博会是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世博效应”将对上海的服务经济、产业结构、城市形态和人口变动等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世博后上海的发展。“世博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世博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者间接的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社会经济活动所衍生的一切联系和效益,一个完整的世博周期持续时间达十几年之久。世博后阶段,即世博会后的一段时间,一般为5年左右时间。本文主要就世博后上海人口分布变动新态势进行研究。

1 世博后影响上海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1 世博后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转型”是世博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包括产业结构转型,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布局转型,从以中心城区为主转为依托重点区域的中心城区和郊区并重发展,并在长三角及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拓展发展空间;社会发展转型,适应多元化的特征,凸显文化软实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转型,转变过多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世博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将推进郊区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向郊区流动。

1.2 世博后形成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体系

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世博后“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发展目标是基本形成与“四个中心”功能相适应的“四港三网三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海港、空港、铁路港、信息港;轨道交通网、内河航道网、高速公路网;能源保障体系、环境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按照“高效、安全、便捷”的要求,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管理现代化,构建高效运行、管理先进、保障有力的城市管理体系。

据初步统计,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在城市基础设施及环保方面投入2 700亿元。包括地铁、轻轨、铁路等的建设将显著改善上海的交通、通讯、居住环境等,为上海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将有利于吸引各地人才,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帮助上海实现国际经济中心的建设目标。同时,也推进了上海人口的城乡之间的流动,促进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动。

1.3 世博后上海全面调整优化的空间载体战略布局

世博后上海主要围绕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定位,重点突出标志区的建设和能级提升,优化构筑与“四个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形态。一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空间布局以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聚集带为核心,并适当向邻近的郊区延伸和拓展;二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空间布局主要突出“三港”“三区”联动、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及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三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空间布局以位于近郊的大虹桥地区为重要载体,以虹桥交通枢纽为核心集中打造国际贸易中心的标志集聚区,集中建设一批功能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集聚一批国际贸易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依托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整合现有会展场馆资源,适度拓展展览设施规模,建设现代国际化采购交易中心。

世博后上海全面调整优化空间载体战略布局,将大大改变原有城市人口分布格局,这种战略布局调整,特别突出了郊区发展是世博后上海新时期发展的重点[1]。上海的发展,客观要求郊区必须体现综合经济实力,在“集约”上做文章,积极推动“三个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郊区新城将成为重点建设的区域,为上海产业发展和人口布局调整提供空间。

2 世博后上海人口分布变动趋势及预测

2.1 世博后上海人口分布变动趋势

世博后上海将更加注重郊区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世博后的“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四个中心”。要根据“四个率先”的总体要求,突出改革创新的驱动和功能能级的提升,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统筹人口资源环境,注重与长三角发展相协调,注重中心城与郊区发展相协调,注重空间布局与功能完善相协调,进一步完善市域“1966”城乡规划体系,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从规划的角度分析,世博后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心将逐渐从中心城转到郊区新城。新一轮郊区新城建设要按照构建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乡体系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低碳宜居城市为目标,实现城市功能多元化、空间布局集约化、产业城市融合化、综合交通便捷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和公共服务均质化。同时,加快郊区新市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生产,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共同发展。

世博后郊区将逐渐演变成上海存量转移和增量发展所形成的制造业中心,成为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地。从区域功能分工来看,上海的西部郊区将成为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制造业产业圈,其定位主要是形成国内外经济要素的“承接载体”;上海的东部郊区将成为以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配套产业圈,其定位主要是形成为国际航空港与深水港配套服务的“服务载体”。世博后郊区除城市化和工业化地区之外,在外环线周边,将着力营造大批的城市森林和城市绿化;在郊环工业带以内,将成为推进种子工程、生物工程、温室工程、绿色工程及以信息和贸易为内核的“服务农业”的主要阵地。同时,其他农村地区,则将向着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方向发展。

从上海市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分析,世博后上海郊区城镇发展迅速,将促进人口郊区化。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城市等级规模划分标准,将上海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划分为中心城(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组成的四级城市等级规模体系。上海市域的城镇体系将建设大城市(次中心城市)3-4个,一般大城市5-6个,中等城市控制在15个左右,小城市控制在45个左右。这对上海城市人口结构与总量的规模控制有较大的影响与作用。

表1 上海市域城(镇)市群体系构建

Tab.1 System structure of Shanghai urban area

根据国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世博后将支持上海的嘉定、松江、临港(浦东)3个重点新城建设的同时,将结合上海的市内轨交和城际快铁布局支持远郊南桥、青浦新城加快发展。嘉定、南桥、青浦3个新城的功能定位已从原所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提升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规划人口80万至100万[2]。

从总的趋势看,世博后上海城市建设将在规划、政策和资源上向郊区城镇倾斜,建设的重心将转到郊区,人口郊区化将加速。

2.2 世博后上海人口分布变动预测

2.2.1 建立预测模型

结合世博后影响上海人口分布变动主要因素,根据2005-2009年的统计资料,运用灰色理论GM(1,1)的方法建立模型,对上海未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分布变动趋势进行预测。

灰色理论是研究“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 的“小样本”、“贫信息” 的不确定性系统,遵循现实优先的原则,即注重对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起主导作用的现实信息。灰色预测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即进行关联分析, 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 生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然后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 从而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状况[3]。灰色数列预测主要是指利用GM 模型预测。

GM(1,1)建模步骤如下:

(1)由原始数据序列X(0)(x0(1),x(0)(2),…,x(0)(n))得一阶累加生成序列:

X(1)=(x(1)(1),x(1)(2),…,x(1)(n))

其中,x(1)(k)∑kt1x(0)(t) (k1,2,…,n)

(2)对X(1)作近邻值生成,得X(1)的近邻生成序列:

Z(1)(z(1)(1),z(1)(2),…,z(1)(n))

其中, z(1)(k)(x(1)(k-1)+x(1)(k)) (k2,3,…,n)

(3)构造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x(1)b

设a⌒[a,b]T,应用最小二乘法,解得:

a⌒=(BTB)-1Y

其中,B-z(1)(2) 1

-z(1)(3) 1

… …

-z(1)(n) 1,Yx(0)(2)

x(0)(3)

x(0)(n)

(4)将a、b带回微分方程,得:

x⌒(1)(k+1)x(0)(1)--ak+ k2,3,…,n

并还原求出X(0)的模拟值:

x⌒(0)(k)x⌒(1)(k)-x⌒(1)(k-1)

(1-ea)(x0(1)-)e-ak k2,3,…,n

(5)模型检验:

按预测模型计算x′(0),并将x′(k)累减生成x(k), 然后计算原始序列x(k)与x′(k)的残差序列及相对误差序列。

表2 GM (1, 1) 模型拟合值及误差一览表

Tab.2 Fitted values and error in model GM (1, 1)

从上表可以看出,灰色理论预测模型相对误差均在6%以内,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2%,0.7%,0.66%,因此残差检验通过。而且GM(1,1)模型比较适用于本次预测,预测函数如下:

上海市常住人口:x(k+1) 96894.010125exp(0.018598k)-95115.590125

中心城区常住人口:x(k+1) 310723.213871exp(0.002087k)-310068.793871

近郊区常住人口:x(k+1) 36453.270135exp(0.021666k)-35689.930135

远郊区常住人口:x(k+1) 9162.809248exp(0.039712k)-8802.149248

其中, k0,1,2,3…,n

2.2.2 预测结果

根据预测,上海常住人口在2015年将达到2 150.31万,到2020年将达到2 359.86万,年均增长约20.96万。从人口分布来看,世博后上海城市近郊区仍是人口集聚最显著的区域,而向远郊区迁移将成为人口迁移流动的新趋势。

依据行政划分法以行政区为单位,我们把上海市的所有区县划分为三类[4],即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中心城区包括黄浦、静安、卢湾、虹口、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杨浦等9个区, 这些区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外环线以内地区;上海近郊区包括浦东、闵行、宝山、嘉定等4区;上海远郊区包括松江、金山、青浦、奉贤、崇明等5个区县。预测结果见表3。

表3 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预测

Tab.3 Prediction of Shanghai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从表3可以看出,上海常住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主要在近郊区。常住人口在中心城区尚有微弱增加,在远郊区增加速度最快,至2015年达到530.67万,在2020年达到647.23万,年均增长约11.7万;在近郊区,常住人口在2015年达到970.32万,至2020年突破1 000万达到1 081.34万左右,年均增长约11.1万。

在2010-2020年期间,上海市人口继续向郊区集聚,近郊区是人口集聚和流动的最显著的区域,同时远郊区常住人口集聚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近郊区,成为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区域。今后一段时期内近郊区和远郊区为上海产业发展和人口布局调整提供空间,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新城镇将成为重点建设的区域,世博后上海将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流动人口在上海市常住人口中的比重很大,流动人口的分布变动对常住人口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5],笔者认为,上海市常住人口的上述发展趋势也深受流动人口的影响,由于中心市区生活成本的不断升高和就业机会的减少,流动人口向郊区迁移,并呈现向远郊区迁移的趋势。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切实做到“三规合一”

目前,上海已经实现土地规划和产业规划的“二规合一”,但是,人口规划与这两个规划之间尚未整合在一起,仍然处于“两张皮”状态,使土地和产业布局与人口布局之间不一致。因此,迫切需要解决土地规划、产业规划和人口规划的“三规合一”问题,统筹考虑土地、产业、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使人口规划真正落地[6]。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上海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根据上海城市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规划,正确把握世博后人口发展变动趋势,深化研究上海城市人口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出可借鉴性和操作性的政策与建议。

3.2 加快推进郊区新城建设,引导人口向郊区特别是郊区的新城集聚

上海城市在加快推进郊区建设同时,要引导人口向郊区新城集聚。世博后要按照上海城市统一规划和部署,加大新城建设的力度。郊区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区人口转移和农村人口集中的主要载体,在城市化进程和统筹城乡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加快连接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建设,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优质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资源配置向新城倾斜;充分发挥新城在人口集聚和化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中的作用,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人口向郊区集聚。

我们认为,世博后上海人口布局总的原则: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应控制,郊区应适度放宽。中心城区人口总量实现动态平衡;郊区人口实现总量突破。同时,要重点促进郊区内部的人口流动,推动落后郊区的人口向发达郊区流动。

3.3 实施城市人口发展功能区战略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关于编制和实施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结合上海城市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以及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等情况,将上海市区域科学界定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4类人口发展功能区[7],并在不同的功能区实施不同的政策措施。同时,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使上海城市人口空间布局与城市形态、区域功能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3.4 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

上海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已经较高,世博后有逐渐增加的趋势[8],因此流动人口管理是人口工作的重头戏。世博后上海在流动人口均等化方面,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要正确处理好本地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的关系;要处理好外来流动人口就业与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关系;要处理好本地公共服务与外来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关系;要处理好扩大覆盖面与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水平的关系。建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投入保障机制,使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流动人口信息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共享,开展流动人口变动趋势的预警监测和综合分析,为科学决策和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潘高峰.世博后上海基建重点转向郊区[N].新民晚报,2010-06-18. [Pan Gaofeng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Trend to the Suburbs after Expo[N]. Xin Min Evening News,2010-06-18.]

[2]国家发展改革委.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EB/OL].2010-06-07.ndrc.省略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Planning[EB/OL].2010-06-07.ndrc.省略]

[3]蔡济波,陈海波.基于GM (1, 1) 模型的我国R&D投入强度预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21):14-17. [Cai Jibo, Chen Haibo. Prediction Research on China R&D Input Intensity Based on GM (1,1) Model[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0,(21):14-17. ]

[4]高向东,王宇.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4): 91-92.[Gao Xiangdong,Wang Yu. The Research Method of Big Citie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Changes and Suburban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J].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9,(4):91-92.]

[5]高向东.上海远郊区流动人口集聚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09,(2):105-108. [Gao Xiangdong. Research of Accumulative Effect ofFloating Population in Outer Region of Shanghai [J].Urban Studies,2009,(2):105-108.]

[6]吴志强,肖建莉.世博会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的回顾[J].城市规划学刊,2010,(3):14-19.[Wu Zhiqiang,Xiao Jianli.The Development ofPlanning Discipline and the World Expo:An Overview ofthe Planning of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J]. Urban planning forum,2010,(3):14-19.]

[7]高向东,汪志,黄丽鹏. 世博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趋势研究[J]. 科学发展,2010,(9):49-53.[Cao Xiangdong,Wang Zhi,Huang lipeng.The Trend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fter The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J]. Scientific Development,2010,(9):49-53.]

[8]任远. 世博机遇与完善现代大都市管理[N].解放日报,2010-06-06.[Ren Yuan.EXPO Opportunitles and Perfect Modern Metropolitan Management [N]. Liberation Daily,2010-06-06.]

[9]王宇熹,汪泓,肖峻.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上海城镇养老保险人口分布预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12).[Wang Yuxi,Wang Hong,Xiao Jun.Forecast 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Shanghai Pension System Based on the Gray GM(1,1)Model[J].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etice, 2010,(12).]

[10]刘睿文,封志明,杨艳昭,等.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格局[J]. 地理科学进展,2010,(10).[Liu Ruiwen,Feng Zhiming,Yang Yanzhao,et al. Research on the Spatiai Pattern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 in China[J].Progress in Geography,2010,(10).]

New Trend of Shanghai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fter the 2010 World Expo

GAO Xiang-dong HUANG Li-peng WANG Zh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opulation Institute,Shanghai 200062, China)

相关期刊更多

成人教育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城市交通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远程教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浙江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