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审计的认识与重视

对于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对于审计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从而导致审计工作的价值无法有效发挥。而从其原因分析入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于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领导缺乏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认为审计工作对单位运营有较大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单位管理中缺乏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与发挥。甚至很多领导会认为在单位内部做查账就是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审计工作的具体范围也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无法充分的发挥审计工作实际功能。整个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对于审计工作也缺乏足够认识,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属于财政拨款形式引导下的运用单位,如果进行内部审计,基层工作人员甚至会认为是单位内部出现大问题的前兆,或者认为内部审计与自身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状态。因此,从领导层到基层员工,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与支持配合都较为缺乏,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有效推进。

(二)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

审计工作并不是无序进行的工作内容,相反,审计工作需要完善的制度管理才能有效地让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提升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提升审计工作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但是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专业统一的标准,同时制度的设计缺乏前瞻性,甚至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无法有效地指导实际工作。同时部分单位相对机械地将审计规划依据上级单位指导展开,缺乏对本单位实际需求的考量,进而导致制度与实际工作开展需求不符合,制度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实处。同时也缺乏翔实完善的审计计划,工作缺乏规律性、规范性,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同时也缺乏对应的监督考评机制,促使审计工作自身规范性受到质疑,甚至有多种的审计工作缺漏问题。

(三)审计工作人员素质缺乏

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对于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审计工作本身是属于专业性较高的监督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内部审计工作多通过财务工作与纪检工作人员担任,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甚至在业务水平上综合素养相对偏低,无法在实际情况中发挥高效作用,弱化了审计工作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提升对策

(一)做好审计工作宣传与认知优化

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属于我国审计方面的三大主体形式,其中?炔可蠹圃谄渲蟹⒒幼畔喽灾鞫?的角色,同时属于单位内部的第一环把关,需要做好对审计工作的宣传,让所有人员意识到审计工作对单位运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让所有人员对有关工作有足够的配合与认识,避免对相关工作产生特殊化的偏见。在审计工作开展中,各部门需要意识到自身的配合责任,提升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审计工作案例做必要的宣传,让人们通过案例来意识到审计工作的价值,从而调动配合的主动性。

(二)优化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工作中,尤其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做到针对性的综合素养的强化,需要逐步学习专业的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模式,不断的做好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培训指导,优化升级人员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同时要强调工作的责任心,提升工作谨慎度。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分级培训管理,依据不同员工的实际需求提供对应的培训课程安排,或者丰富培训课程形式,书面培训、网络培训、实体课程培训等,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联合作用配合处理。

(三)建立完善审计机制

要建立完善单位内部的审计机制,要完善相关制度内容,一方面要参考专业审计工作标准,另一方面要考虑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单位内部环境,从而有效的提升制度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日常要对审计工作计划与安排作出有效指导与讨论,有效的依据实际单位运营情况做好审计工作执行,出现问题要及时改善,提升审计工作推进的有效性。要认真落实制度内容,提升制度权威性,有效地促使制度化管理,形成审计工作机制。

三、结语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范文第2篇

一、当前内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性强、要求高、难度大,现有的内审机构设置、人员素质及规范化建设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要。

我国内审机构自8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以来,经过广大内审人员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但内审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等方面仍然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在内审机构的建设方面,还缺乏高层次的法规约束,内审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当局对内审工作的认识程度。当前一些单位对内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审机构建设滞后。人员配备不足,有的单位内审机构不健全,还有的单位内审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在机构改革和企业改制过程中还有许多单位内审机构被撤销或合并。在人员素质方面,各单位内审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老化、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差、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以及审计结论易被单位领导人的主观意志左右等现象。这些情况严重了内审机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2、内部审计缺乏完善的审计准则和执业规范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关系到对干部的考核、使用,关系到对当事人经济责任的鉴定,风险大、质量要求高,必须要有一套相应的审计准则及执业规范体系,规定内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提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专业标准,明确内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当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等。现在审计方面已经出台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准则也正在逐步完善,而内部审计准则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影响内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3、内部审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机制和质量保障体制。

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必须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除审计准则及执业规范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审计责任追究机制和质量风险控制机制,为审计结果的正确性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对于内审人员出现审计质量问题,应当负有什么责任,如何追究,目前尚无明确规定,造成内审人员在审计中权力不清、责任不明,审多审少一个样、审好审坏一个样,缺乏强有力的风险约束机制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这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相适应。

二、内审机构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对策

为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笔者认为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内审机构,提升内部机构在单位中的地位。

建立健全内审机构并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内审机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对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应享有的职权、应承担的责任等以法规形式予以明确。各部门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切实提高认识,从依法治国的高度认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将经济责任审计当作内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内审机构,凡符合条件的部门单位,都必须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充实内审人员,以适应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要。

2、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内审队伍。

责任审计工作对内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内审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建立一支素质好、业务技能精、作风过硬的内审队伍。具体措施是:一是提高内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认识,认真中办、国办《暂行规定》及有关地方性法规文件,深刻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使内审人员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二是要强化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继续培训制度,使内审人员熟练掌握、审计、财务管理、准则规范及相关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质量意识、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为了适应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要,应通过、考核等方式选送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当前的内审队伍中来。

3、实行经济责任审计资格认证制,保证审计人员具有与其所从事工作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审计质量要求高、政策性强、审计风险大,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健康,建议对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审人员,实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通过考试、考察等,选拔参加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审人员,规定必须达到一定条件的人员才有资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供基本保障。

4、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和风险责任机制的建设。

有关部门要参照《审计机关审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尽快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准则和执业规范体系,对审计程序、审计方式、审计方法、审计质量管理、职业纪律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等做出明确规定,为内审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行为规范和工作指南,将内审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追究机制,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出现营私舞弊或失职等行为,应对其所造成的审计质量负何种法律责任。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层;绩效审计;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审计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绩效审计是我国政府开展审计工作的一个新方向并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绩效审计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也可以推动政府建立合理的绩效审计制度,不断提高政府进行绩效审计的水平,可以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职能。但由于绩效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在我国绩效审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遇到的问题更为严峻和突出,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主要障碍性因素。解决好基层绩效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是有效开展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实现我国政府的审计目标。

一、我国基层审计机关进行绩效审计面临的困境

由于基层在经济发展水平及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上都较为落后,开展绩效审计的时间不长,在开展工作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形式。审计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绩效审计缺乏科学的认识,带有鲜明的传统色彩。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在诸多方面与中央、省市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不论是从审计对象、审计质量、审计深度还是审计结果上看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不符合绩效审计的要求,也很难达到上级政府对绩效审计的要求。由于基层审计机关自身的特点及现实情况,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正确的认识。长时间以来我国政府主要是对财政收支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不论是人民群众还是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对于绩效审计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比较肤浅,缺乏正确的、科学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没有转变工作方式及思维方式,在工作中仍然具有传统的审计观念和审计方式,习惯于通过检查账本及寻找证据开展工作,这有利于发现在财政上的违纪问题,但却很难据此分析评价当地经济的效率。另外,绩效审计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像传统审计一样可以获得直接的成果,绩效审计的成果往往具有长期性,主要体现在长远收益上,短期内不容易体现出来。现阶段,审计人员在传统审计工作仍然有较大的压力,绩效审计需要审计人员投入较多的精力,而成果在短期内也不明显,这就导致了部分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不满和抵触情绪,认为绩效审计是没有必要的。

2.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从国外开展工作的经验来看,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有效支持,需要得到国家在立法上的保障。但由于我国绩效审计工作起步较晚,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还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许多投资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法律及政策的重要性,认为应该要完善决策程序,使重点项目从立项、决策、投资直到完工验收都要进行绩效审核,并使之法制化、制度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还未出台统一的关于绩效审核的法律法规制度。绩效审计工作还缺乏法律的保障和约束,缺乏相应的制度环境,不利于绩效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

3.缺乏规范的评价体系。绩效审计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价。但是当前作为阻碍绩效审计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之一就是缺乏规范的评价体系。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不同,评价时难以确定是以审计对象的效果性还是经济性为标准。即使是同一个项目,也存在着不同的评价标准,而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影响到审计结果。这就对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每在审计一个项目前,审计人员就要与审计对象讨论协商绩效审计的标准问题,尽量寻找一种大家公认的、双方不存在分歧的标准。由此可以看出,有效的绩效审计体系的缺失,对审计人员客观公正的对项目进行评价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4.审计方法不科学及审计技术薄弱。绩效审计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应用管理学、统计学、教育学、社会学、计算机分析系统等众多学科。绩效审计注重数量分析以及对决策模型的研究,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绩效审计的分析过程中。但是,从目前来看,基层绩效审计仍然缺乏科学的方法,审计技术与方法不统一。由于审计对象的不同,审计人员可以自由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审计。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对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绩效审计需要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加以运用,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整体来看,基层绩效审计人员素质并不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素养,不能熟练的掌握绩效审计的技术,欠缺独立完成绩效审计工作的能力。

二、基层审计机关面对困境的出路

1.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可行性强的评价体系是基层政府有效开展绩效审计的必然要求。由于政府的审计对象繁多,情况较为复杂,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及它们的特点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绩效审计的标准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评价。经济效益标准的评价标准要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基准,参考制定。社会效益则要根据审计对象的行业性质来确定。由于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社会效益。因此,社会效益的评价标准可以具有原则性的规定,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些补充条款,不断完善社会效益的评价标准。

2.改进审计方法。绩效审计就是审计人员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搜集审计证据,并根据审计标准对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果性进行评价,最终得出审计结论。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特别是搜集审计证据以及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时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因此,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及审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并遵守适用性和层次性的原则。绩效审计常用的方法包括目标评价法、观察、调查、专家咨询法等。

3.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养。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是影响绩效审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绩效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多个学科的知识,也要熟练的掌握和运用绩效评价体系,这就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积极开展对审计人员的再教育工作,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及培训活动优化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及工作能力。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工作面临的困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意识到基层的绩效审计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只要针对这些问题寻找出路,循序渐进的加强在评价体系、审计方法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基层审计机关会不断的在绩效审计工作上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涵义

企业内部审计,就是指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专门针对本企业的财务收支等系列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和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的监督活动。

一般说来,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风险预估,即企业审计部门对企业各方面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找出薄弱环节和问题环节,尽早发出警报预警,避免更大的损失;二是监督与再控制,即企业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状况以及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等进行监督与再控制,并尽可能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是咨询职能,企业内部审计是相对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可针对企业中存在的不合理的事项进行及时制止,并提供企业各项事宜的咨询。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管理所必须实施的一种独立、客观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机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价值增值服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与质量。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一方面有利于确保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开展,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明确企业经济责任,确保国家各项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事后审计监督的滞后性越来越突出,而过程审计和预警审计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对企业内部审计认识不到位

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审计的过程。企业管理者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程度越深,内部审计管理工作也必然做的越好。

在实际的企业经营运作中,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往往高度重视企业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工作,而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不是很到位,对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也缺乏充分了解,甚至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将其看做是可有可无的,内部审计也不过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标准不够明确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标准规范体系,内部控制审计的标准也是粗线条的,并没有具体规定各项审计的明细指标,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标准、审计报告等各个审计环节都没有明确的严谨的参考标准,这就容易导致审计管理上比较灵活,容易导致企业的管理层在认识层面出现偏差和不同的看法,这就使得内控审计一旦将这样不严谨的规范作为标准,必然使企业陷入困境。

(三)企业内部缺乏审计专业方面的人才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审计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审计工作。然而当前,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内部往往缺乏审计专业方面的人才,很多企业中的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实际经验不足,甚至还有部分审计师并不具备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条件,这样严重影响到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高质量内部审计的新新要求。

三、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实现自我监管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企业管理质量、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起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多措并举的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管理。下面主要从企业层面进行分析:

(一)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宣传,合理设置企业内部审计部门

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对审计活动的认识尤为重要,因此,要在企业内部加强企业审计重要性的宣传,使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企业员工认识到内部审计监管的作用和意义,并高度重视起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从思想认识上下手,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此外,还要在企业内部合理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理顺内部审计的隶属关系,要注意将审计部门以及审计工作独立出来,直接对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负责,不受其他职能部门的干预,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以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实际效应。

(二)进一步细化企业审计标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在实际的企业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标准不够细化,常常因为相关人员对审计对象、审计范围以及审计内容上有理解上的偏差,阻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我们要在企业颞部细化企业审计标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具体说来,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内部审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企业审计标准以及更加具体的业务规范和才做指南等,使每项标准都有法可依,都符合企业审计实际情况。同时,企业在制定审计标准时,应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范围,主要集中解决由于内部控制弱化可能产生的输出虚假财务信息的问题,提高审计质量,争取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三)积极加强企业审计专业培训,增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现阶段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还主要依靠人力完成,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意义重大,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销量的关键所在。当下,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主要就是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一方面,我们可鼓励和引导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继续加强财务会计、统计、营销、税务、计算机、审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可定期聘请兼具审计专业知识与审计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进行讲谈、培训、演讲、座谈、交流等,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讲解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和具体操作方法,提高企业在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可从正面宣传审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也可从反面案例分析审计职业道德败坏的坏处,使审计工作人员恪守审计职业道德,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廉洁的基本原则,本着对企业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一项审计工作。

四、结束语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范文第5篇

摘要:现代企业中,大多数的企业都特别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但对于审计整改却相对忽视,本文从推动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出发,重点分析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重点探讨推动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的具体措施,以对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与价值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审计整改闭环管理改善经营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在实践当中,已逐步突破传统的审计思路,审计重心逐渐由财务收支审计向内控管理、风险管理等综合管理审计转移。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切实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但对于审计整改工作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使审计整改工作存在较多问题,成为内审工作的薄弱环节,是未来内部审计工作改善的重心。

1 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

2013 年8 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了新修订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近年来,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强化运行监督、自我评价、整改缺陷、完善管理体系作为内控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保证。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内部控制和管理理念,完善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证。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具体包括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整改和成果运用五大流程,这五个流程环环相扣,是一个整体。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上述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无法实现审计工作的闭环管理,也就无法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前面三大流程是后面两个流程的准备,后面两个流程是前面三个流程的目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中发现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完善内控管理,完成审计成果的落实与运用,最终实现审计目标。

由此可见,审计整改工作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巩固和保证。审计整改是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审计建议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以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和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审而不改,等于没审。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将审计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完成审计成果的落实与运用,审计工作才能实现闭环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2 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被审计单位的认识不足,导致审计整改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多数企业中,不论是被审计单位的相关领导,还是具体业务的执行人,普遍存在对内部审计及其整改工作的认识不足,往往狭隘地认为审计工作就是来查问题的,而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对审计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对审计整改工作不积极、不重视。或者不进行整改;或者避重就轻,敷衍了事,即使整改了也没有整改到位。

二是审计报告的质量不高,导致审计整改工作难以落实到位。一方面,由于内部审计的综合性较强、涉及的面较广,内审人员受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的限制,所提出的审计建议没有建设性意义,操作性不强;或者在审计中,由于工作量太大,没有充分分析与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所提出的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在审计报告出具前后,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不到位,导致双方就存在的管理问题及整改建议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或者由于审计报告撰写水平的问题,重点不突出,含义模糊,被审计单位在收到审计报告后,不能准确知悉存在的管理问题及整改要求,导致审计整改工作难以落实到位。三是跟踪、问责的力度不够,导致审计整改工作没有及时落实到位。目前,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人手配备不足,日常的各项审计任务繁重,在出具审计报告后,未能及时跟踪检查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的实际落实情况。此外,多数企业也没有建立起审计整改工作的问责制度,被审计单位是否落实内部审计整改工作,以及落实效果的好与坏,均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长此以往,在对审计整改工作又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导致认真落实整改工作的被审计单位逐渐丧失了积极性,不积极落实整改工作的被审计单位更是一拖再拖,甚至完全放弃整改。

3 推动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创造良好的审计整改环境。首先,应提高被审计单位相关领导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以及落实整改工作的重要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促进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的有力推手,在实践工作中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只要领导提出要求和目标,各相关职能部门都会想方设法地保证整改工作的进度与效果。其次,要提高被审计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的思想认识,内审部门要利用工作机会,充分向他们宣传内审工作的性质、任务及要求,有助于取得他们对内审计工作的认知、理解与配合,也是促进审计整改工作落实的关键。最后,内审部门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转变审计观念,审计不但要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从制度上、措施上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办法,而且要及时组织开展后续审计工作,持续跟踪检查每一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督促被审计单位提高整改的效率和效果,促进被审计单位树立依法经营的理念,提高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内审工作的作用与价值,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与长效。

二是提升内审工作质量,奠定良好的审计整改基础。一方面,努力提升审计建议质量,随着内审职能向内控管理、风险管理审计方面的扩展,审计工作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内审部门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落实员工的内部学习与外部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素质,在审计中不但能发现问题,而且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出有价值、有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另一方面,提升审计服务质量,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就突出整改导向,通过改变报告的形式,由书面文字为主变为以表格为主,将审计中所发现的各项问题及提出的整改建议以表格形式清晰、完整地列示出来,同时积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交流,让被审计单位充分认识所存在的问题,并准确知悉整改要求,为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扎实开展后续审计工作,保证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效果。后续审计,是指内部审计部门为跟踪检查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改进效果而实施的审计。由此可见,后续审计是对前期审计成果落实情况的追踪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详细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工作的实际落实情况,来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审计整改工作。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扎实开展后续审计工作,持续跟踪检查每一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针对当年度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及时向被审计单位下发继续推进整改工作的通知,并将在下一年度的后续审计中,持续进行跟踪检查,直至整改工作完全落实到位,从而加快整改进度并保证整改效果,实现审计成果向管理成果的转化。

四是加强与财务部门的合作,推动审计整改工作的及时落实。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通力合作,加大审计整改工作的推动力度。内部审计部门将定稿的审计报告发给财务部门,由其组织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审计问题、落实审计建议,在规定期限内制定出详细的审计整改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拟采取的整改措施、整改工作完成时间等;然后再由财务部门根据本整改工作方案加强日常督办,对未按整改工作方案所规定的时间完成审计整改工作的职能部门进行提醒、督促,并定期汇总审计整改工作完成情况,反馈给内部审计部门;最后由审计部门根据财务部门反馈的审计整改工作完成情况,组织开展后续审计,集中检查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效果。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加强合作,加大日常督办与集中检查的力度,推动审计整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五是建立和完善审计整改问责制度,提高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积极性。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认真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是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层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审计整改考核制度,把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评价领导班子履行经济责任和考核单位年度经营管理业绩的内容,与单位领导班子绩效薪金挂钩。企业中组织考核的部门应根据内部审计部门的后续审计结果,对整改不及时、措施不得力、拒不整改、屡查屡犯的,按照企业的考核规定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整改及时且整改效果较好的,按照企业的考核规定给予相关人员奖励。实行审计整改问责制,提高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很多企业因审计整改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实现闭环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为此,期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把内审工作改善的重心放到审计整改工作上,充分重视内部审计整改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推动内部审计整改工作,以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13 年8 月.

相关期刊更多

沈阳部队医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沈阳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民事程序法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考试与招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