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还款风险分析

还款风险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还款风险分析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提前还款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迅速。据统计,至2008年12月,中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达3.7万亿元,其中中长期消费信贷余额达3.3万亿元。消费信贷余额数量巨大,其面临的提前还款风险增加。当贷款人提前还款后,商业银行贷款总体期限结构将会改变,资金的匹配需要调整。因此,准确预计消费信贷提前还款概率,有效控制提前还款风险,是现代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管理的重点之一。 

    一、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介绍 

    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主要针对中长期消费贷款而言,以住房消费信贷为典型。所谓提前还款风险,是指借款人在贷款合约终止期限之前提前还清贷款,导致放款人提前收回资金,资金回报率降低。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普及,住房消费信贷大多以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形式打包发售,部分风险已从银行剥离。但对于MBS管理方,即所谓特殊目的公司(SPV)而言,提前还款导致原先基于贷款利息的现金流消失,用于支付债券利息的基础资产减少,需要进行再投资,而再投资资产收益可能较之于贷款利息为低,从而带来债券的收益风险,对于以MBS为标的资产的其他衍生产品,其影响程度甚至可能更大。就此而言,提前还款的风险承担主体尽管由银行转移出去,但其影响范围反而扩大了。 

    另外,就商业银行而言,如未进行资产证券化以转移风险,消费信贷提前还款行为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久期的变化。久期,指资产未来现金流的时间的加权平均,其权重为各期现金流值在资产现值中的比重,实际上反应了资产价值对于利率的敏感度。商业银行需要测算贷款的久期,以相应的负债匹配之,用来降低利率风险。提前还款实际改变了现金流分布,从而影响贷款久期,相应的负债结构也需要调整。如忽视提前还款风险,将造成资产负债不匹配,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二、消费信贷提前还款风险影响因素 

    考虑消费信贷提前还款的行为,需要考察系统性影响因素和非系统性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所谓系统性影响因素,指影响所有借款人的宏观经济变量,在对数量较大的贷款组合进行分析时,这些因素是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非系统因素针对于单笔贷款,只对特定借款人有影响。 

    系统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 

    1)市场长期借款利率,这也是影响借款人提前还款行为的主要因素。当市场长期借款利率低于贷款利率时,借款人可以从市场借入资金提前还款,之后享受较低的长期借款利率,形成了提前还款的动机。因此,分析提前还款风险的重要环节即为估计未来长期借款利率的变动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为浮动利率,与西方的固定利率有区别,因此利率对于中国消费信贷提起还款行为的影响可能较小。 

    2)季节因素,即由季节影响导致提前还款比率变化,如夏季为学生毕业的时期、天气和税收原因(征税时期)。 

    3)时间因素,即在贷款发放后的一段特定时间内出现提前还款高峰,之后提前还款比率会下降。原因可能是具有提前还款意向的借款人需要一定时间来筹措资金以归还贷款。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住房抵押贷款 违约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一) 国外相关的理论研究。

国外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期权理论、风险管理再协商理论、消费者最优化选择理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状态跃迁理论等。下面着重介绍期权理论和风险管理再协商理论。

期权理论认为贷款者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因此,对于申请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贷款者来说,在经济条件一定的前提下,是否选择违约取决于经济利益上是否能给他带来最大的效用。根据决定因素的不同,在对期权理论的研究中分化为两种理论方向:权益假说和还款能力假说。

权益假说认为决定何时违约的变量是权益贷款比。Foster、Order在研究中得出权益贷款比过高是影响违约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Waller在比较分析自行出售房屋偿还贷款的贷款者与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贷款者差异性时得出决定违约与否的主要因素是住宅权益。Spring在研究中也进一步证明权益贷款比是影响违约的重要因素。Deng在对1976年-1983年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时认为,住宅权益、初始贷款价值比虽然是影响违约的重要因素,但其它诸如离婚率、失业率同样对贷款者的违约决策造成影响;还款能力假说的主要观点是,贷款者选择违约的前提是贷款者的收入不足以偿还抵押贷款所要求的还款金额。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再协商理论是于1995年由Terrence M. Clauretie和Mel Jameson提出的。他们认为还款人违约后,不论是站在银行的角度还是贷款者个人的角度,取消抵押物赎回权过程需要花费大笔的费用,因此双方都希望可以通过再协商重新设定贷款利率、贷款到期日,甚至放弃部分或全部拖欠利息以继续保持信贷关系。以期通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在协商使昂贵的违约和取消抵押物赎回权成本得以避免。

(二)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

具有代表性的有,刘萍在研究中将银行面临的风险分为购买力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抵押物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六类。他在研究中认为导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财政担保没有分担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住房福利政策尚不完善等,并对如何规避这些风险进行了对策分析。刘洪涛将风险类别分为六类,分别是利率风险、流动资金风险、抵押物风险、抵押物处置风险、违约风险及外在风险。赵凯、牛刚认为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其自身由于各种不规范行为也会造成违约风险的发生,如:信贷人员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不重视;银行管理人员或基层信贷工作人员在审核贷款者信息时对信息掌握不全面,造成贷款审批失误导致的风险等。陈则明、吴光伟认为导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发生的原因还在于贷款者因住房质量、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导致的主动违约。同时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也不规范,贷款者的恶意借款行为也是导致违约发生的因素之一。

在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形成动机的研究上,国内学者一般将违约行为的发生可分为两种情况,即理性违约和被迫违约。理性违约又称作主动违约,刘水林、吴双全认为理性违约行为的发生是贷款者在有能力履约的情况下,为了进行更有利的投资,在权衡了成本和收益后做出的违约行为。赵新华在研究中认为理性违约行为与贷款者的实际支付能力无关,而是贷款人出于个人收益最大化考虑的一种主动选择;被迫违约又称作被动违约,该种违约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贷款者在还款过程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如收入水平突然恶化、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等,导致贷款者失去了偿还贷款的能力。

吴晨等学者利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逆向选择问题来分析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产生的原因。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发展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我国该种贷款的违约风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于长秋研究了如何利用保险制度分散和转移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在他的研究中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之所以在控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时承担了较大的压力,原因在于政府在分担违约风险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体系,为中低收入者的贷款提供担保,从而适当分散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承担的风险。

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

(一)国外方面的实证研究。

Lawrence et al.利用1998年美国国家财务公司(National Financial Company)的资料,对贷款者个人特征、贷款特征、经济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贷款者的个人特征,如贷款者年龄、每月偿还金额占家庭月收入比、信用状况等是影响违约的重要因素。Burrows将影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因素分为三类,分别是个人因素(个人理财能力、家庭关系、个人的主观意识等)、家庭收入和支出因素(失业、工时、身体状况、其它家庭支出等)、结构性因素(LTV、收入贷款比、利率水平等)。Burrows在研究中认为最容易违约的样本具有的特征是贷款者年龄在18-24岁之间、离异、单身、学历较低、LTV较高等。澳大利亚学者Mike Berry和Tony Daliton等人,从国内一家大型贷款机构收集到大量贷款资料,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家庭因素(如家庭中某个成员破产、一个或多个成员长期失业等)是造成贷款者违约的主要原因。英国学者Ford和Wilcox对国内相关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收入的下降、小生意的失败、个人人际关系的破裂以及为了生育孩子而放弃工作等是造成违约的主要因素。Calmer et al.研究发现贷款者年龄越大、家庭流动资产越多、需要抚养的亲属越少,发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贷款特征与违约风险的研究中,Kau、Keenan和Kim在研究中得出是LTV(loan-to-value,贷款价值比)而非个人的特征如贷款者的流动性资金在显著影响着违约行为的发生。Quercia和Stegman在总结归纳了之前30年间的29个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贷款与住宅价值比率显著影响着贷款者的违约决策。英国学者Bart Lambrecht、William Perraudin和Stephen Satchell(1997)分析研究了1987年-1991年间国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情况,他们将贷款者月工资、婚姻状况、LTV和利率等作为研究的主要变量,研究发现,贷款价值比在影响违约风险时起了较大的作用。Clauretie对收集到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贷款价值比与贷款违约率之间有明显的正向关系,当贷款价值比在80%以上时,损失率为13%,当贷款价值比在89%以上时,损失率会上升至20%。同时,研究人员对已还款期限这一因素也做了统计分析,Moody公司收集了1970-1988年美国加州的全部金融机构近700多万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资料,经过统计研究发现,已还款期限在3.5-6年间的贷款违约率较高,其中在第四年达到最高。

在对住房特征与违约风险进行研究时,Von Furstenberg 对1957年到1965年美国联邦住宅委员会的贷款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贷款期限同样为30年的新房抵押贷款和二手房抵押贷款,新房贷款的违约风险要大于二手房贷款的违约风险。他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贷款者在购买新房时,新房的建筑质量不易测定,其周边的配套设施尚未完工,购房者很难通过自身的经验了解到新房的真实价值,因此,购房后可能出现房屋达不到购房时预期的情况,加上新房的房价相对较高,对贷款购房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相反,购买二手房时,购房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房屋的结构、居住环境的情况,同时房价相对较低,所以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较小。

在对区域经济环境与违约风险的研究中,Sanchez、Lawrence和Deng在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进行研究时选择了当地经济特征来进行违约风险的测算。Follian、Huang和Ondrich在研究中还加入了区域、人口和宏观经济变量。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导致违约的主要因素是房价的变化,其次才是贷款者特征等微观因素。

(二)国内方面的实证研究。

刘春红的研究结果表明首次付款比例、家庭月收入、家庭月还款额占家庭月收入比等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较为明显,而贷款者年龄、家庭人口、房价、住房面积对贷款违约风险无明显影响。王福林利用因子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Logistic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贷款者特征、贷款特征、房产特征和区域特征四个方面进行变量选择,得出房产特征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

从以上的分析总结可以看出,由于国外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发展时间较长,对违约风险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有期权理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再协商理论,其中期权理论可以分为权益假说和还款能力假说。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有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判别函数、因子分析、Logistic 回归等,在研究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被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贷款人特征(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贷款者信用水平等)、贷款特征(贷款金额,贷款价值比,贷款期限等)、房产特征(住房面积,房屋结构,房屋单价)、区域特征(房价指数)。研究的结论普遍认为贷款者月收入、贷款价值比、贷款者信用水平等是影响贷款者违约的重要因素,同时,贷款人月收入、信用水平、学历等因素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成反比,贷款金额、贷款价值比、贷款期限等因素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成正比。

相对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定性方面,近几年,国内学者们才开始了定量方面的研究。随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日益扩大,因此,借鉴国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先进经验,深化对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的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馨苹.住宅抵押贷款违约风险之实证分析[M].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1997.

[2]王重润.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2,(5):27-28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风险;工程贷款风险;工程保险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6-0032-03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e of project risk has made the banks bear corresponding larger and larger risk in project loan items.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banking project loan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project loan risk assessment system, the author has found out that great impact of project risk upon loan repayment is ignored. A suggestion is made that in project loan risk management risk-preventing instruments should be exploited positively to cover project loan risk while using the engineering experts to assess the project risk.

Key words: project risk; project loan risk; project insurance

2003年发生的上海地铁四号线事故不仅为工程界、保险界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对银行业提出了新的问题――工程项目贷款审批、发放过程中如何控制工程风险?据报道,上海地铁四号线总投资估算为128.7亿元,其中资本金投入40亿元,债券发行募集资金投入30亿元,其余由银行贷款解决。尽管银行贷款具体的担保方式不详,无论如何贷款银行在该项目中都会遭受巨大损失。随着我国各类大型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复杂性也不断提高,工程风险的增加使得银行在工程贷款项目中承担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项目贷款风险,银行业也必须提高对工程风险的重视,改进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参与到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去,加大对工程风险的防范。

一、文献综述与工程风险的界定

(一)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方面

我国的工程风险管理目前刚刚起步,研究工作尚未形成专题化、系列化,工程实践中没有规范地开展相应的专项管理工作。国内学者主要是从项目主办方和施工方角度研究去控制工程风险,从银行角度研究工程风险者较少,以银行为出发点对工程风险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工程风险财务评价体系评估与完善上。如学者赵国杰(2001)对商业银行采用的项目评估风险等级评定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新的项目风险等级评定体系。黄宏伟、陈桂香(2003)就地铁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设计、施工等风险管理。孙成双、王要武(2004)建立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MACPRMS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架构。蒋晓静、黄金枝(2005)就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监控风险进行了成本/质量/进度综合控制分析。王雷、郑慧(2005)对工程风险防范对策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为此,从贷款方为出发点研究项目贷款的工程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外方面

在国际上,风险问题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工程实践中普遍实行专项研究和评估,有关学者对银行工程项目贷款信用风险研究比较发达,也比较成熟。主要有:切瑟(Chesser,1974)设计了贷款监控模型,用来预测借款人违反初始贷款合同的可能性。奥尔特曼、霍尔德曼和维拉蓉南(Altman,Haldeman and Narayanan,1977)提出了Z值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建立一定的模型对企业破产风险进行分析。马利亚斯、帕特尔和沃尔夫森(Marias,Patell and Wolfson,1984)及弗赖德曼、奥尔特曼和考(Frydman,Altman and Kao,1985)运用“回归分割”(recrusive partitioning)理论,将CART运用到了根据贷款违约风险和借款人财务危机所作的贷款分类上等。

(二)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所谓风险,就是事物未来发生的不确定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风险表现为预期收益与实际结果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则反;如果预期收益与实际结果相同,则风险为零。项目工程风险是指目标费用、工期、质量水平与该项目的实际费用、工期、质量水平的差异程度,主要有费用风险、工程进度风险和质量风险。对贷款行来讲,项目的工程风险表现为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的收益的差异度。由于在现代国际工程项目融资中,借款所占的比重要大大高于股本投资,贷款行不是凭主办单位的资产与信誉作为发放贷款的考虑原则,而是根据为营建某一工程项目而组成的承包人单位的资产状况及该项目完工后所创造出来的经济收益作为发放贷款的考虑原则,项目所创造的经济收益是偿还贷款的基础。所以,工程风险管理对放款行对重要性不亚于项目的投资方。工程风险是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及一切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的函数,模型可表示为:

PR=f(Pi , Li ;ε)(1)

式中PR―项目风险;Pi (i=1,2,…,n)―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

Li(i=1,2,…,n)―风险损失;ε―误差项。

总风险损失TL可表示为:

TL=TcΔC +TtΔT +TqΔQ(2)

式中ΔC―费用风险损失量;ΔT进度风险损失量;ΔQ质量风险损失量;

Tc―费用风险的转化系数或转化系数矩阵(取1或单位矩阵);

Tt―进度风险的转化系数或转化系数矩阵;

Tq―质量风险的转化系数或转化系数矩阵。

可见,如果各项的风险损失增加,都会加大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从而影响项目的实际运营效果,对贷款行带来相应的风险损失。

二、我国工程项目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项目贷款风险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我国银行工程项目贷款决策分析存在弊端。

第一,我国银行对项目贷款风险分析多使用定性分析,并将风险划分为政策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融资风险、管理风险五种。第二,定量分析中,重点在财务指标上。贷款行在决定是否对项目提供贷款前,主要研究该项目的可行性与规划,重点衡量项目盈利能力、还款能力,以及借款方的信誉和担保方的还款能力,以确保贷款的安全;银行多采用风险度、受信控制量、全额清偿能力综合系数等定量指标来衡量项目风险,而这些指标没有涉及到纯工程风险;并且,在定量分析中基础数据不够系统,对数据的分析也不够完善。此外,分析是静态的,没有涉及到全过程工程质量生命周期风险。第三,对工程风险的分析一般通过审查国家有关项目建设许可,各类政府文件和证书;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参与单位的资质,以往完成的工程项目情况;工程本身的设计、施工难度等。对纯工程风险、政治、经济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重视不够。项目经理素质再高,市场前景再好,如果发生意外事故,损失是必然的。

2.工程保险意识不强,防范风险手段缺乏。

我国绝大部分银行对投保工程保险没有要求和建议,只有个别银行对借款人提出了为作为抵押物的资产购买财产保险的要求。银行对这些专业性强的特殊风险应有知情权,可以要求借款方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特点,对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对设施营运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控制计划,如购买相关工程保险,进行适当的保险安排。并要求其出具权威机构对工程质量、寿命等在设计、施工直至使用期间的监督检查报告,以此来补充贷款审查依据。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工程房地产抵押物都购买保险。此外,贷款行规避工程风险的措施缺乏,一旦发生大型工程事故,对银行财务冲击很大。

(二)案例分析

以我国某公路项目为例说明当前银行一般工程贷款风险评估方式。该公路通过收费偿还建设贷款及融资收益。公路收费除去必要的管理费和养护费外,全部用于还贷与投资回收。该项目为增强投资回收能力采取分期建设、分段收费的建设原则。

项目总成本费用=折旧+摊销+财务费用+道路维护费+直接工资+管理费用。

其中,折旧年限为20年,残值率50%;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周期长,在建成后20年内不需要大修,每年仅按收费收入的5%计入维修与养护费用。

定量分析:根据某银行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1)项目风险等级评定为A级,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

(2)项目风险度、风险额评定:

a.项目贷款对象风险权数:项目风险等级A级,相应风险权数为60%。

b.贷款方式风险权数:项目采用两种贷款方式。一是由某酒厂提供贷款担保,该厂系某行评定的AAA级企业,相应权数为50%;二是用该工程投产后公路经营权作抵押,其方式权数为50%。

c.贷款形态风险权数:该项目是正常贷款,其形态权数为100%。

风险度=贷款方式风险系数×企业信用等级系数×贷款形态系数=50%×60%×100%=0.3。即该项目风险度为0.3,不属高风险贷款。

对该项目的分析不合理之处为:第一,残值率按有关规定取为50%,而实际20年后该公路路况与公路设计修建情况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养护维修情况密切相关,另外养护费用与公路设计和建设质量也密切相关。第二,风险度指标中没有考虑纯工程风险,并且在大修周期、大修费用等假设及以公路经营权抵押等计算中都默认工程质量良好,可以看出银行实际部分地分担了工程的质量风险。

贷款行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工程项目贷款风险表现为还款来源的不确定性。基础设施工程贷款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是项目的正常经营收益,第二还款来源多采取抵押和担保等形式。抵押形式中除了普通的资产抵押,目前较多的项目采取收费权抵押(有些项目称作收益权抵押)的方式,即当第一还款来源还款出现困难时,贷款银行对该基础设施的规费收入有优先处置权。然而,工程质量或实际寿命、大修费用等不仅影响贷款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而且也影响了被抵押的收费权的实现。

其次,收费权只是意味着收费的标准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保证,但收费的总量取决于设施的运营效果,如果正常的运营或使用无法保证,那么显然规费总量也无法保证。以收费权作为担保的工程项目贷款,前提是设施可以正常使用或运营,并达到预定年限;设施的正常使用或运营、运营过程中的维修费用等问题与工程设计、施工、使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工程全寿命机制在我国还没有建立,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寿命受到“短板”效应的影响,可能对后期项目运营带来巨大的维修支出风险。我国公路项目中,已经发生因为设计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而使公路投入使用后不久面目全非,不能正常使用,不得不每年投入大量的维修费用,使得公路收费全部投入到维修费用中。公路运营出现亏损,贷款无法正常偿还的不为鲜见。何况公路在各种重大工程中属于技术相对简单的项目,纯工程风险相对也较小;而地铁、大型桥梁、隧道、水利设施等设计和施工技术都十分复杂,甚至地质条件、环境条件也十分复杂的工程项目,仍然采用此类风险评价方法显然比较粗糙,与银行进一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要求显然不符。

三、对今后项目贷款工程风险管理的思考

银行业在工程项目贷款风险管理中,除运用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体系将工程风险考虑在内以外,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防范。

(一)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考虑到风险事件的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的方案。通过风险回避,可以在风险事件发生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回避风险具有简单易行、全面彻底的优点,能将风险的概率保持为零。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层次的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个方面,也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银行要积极引进有关既懂工程技术又懂施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参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坚持不懈地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利用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识别和评估工程风险,重视风险的监视和反馈,形成项目风险管理的闭环体系。条件不具备的银行,在贷款项目风险评估中,可充分利用权威专业机构的技术力量评估纯工程风险,利用科学方法增加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二)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外的单位或个人去承担。转移风险有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财务型非保险转移和加入保险三种形式。加入保险是银行防范工程项目风险可借助的有效社会手段之一。银行可以充分利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各种工程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控制工程贷款项目风险,甚至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贷款审批中,不论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均应将工程本身的风险考虑在其中,并根据是否投保,投保险种、保险金额等具体保险安排来综合确定风险等级。对于大型或特大型的工程项目,银行要组织银团贷款,由牵头行出面,联合多家银行对其进行贷款。此外,要求借款方采用购买保险或其他方式控制工程质量或工程寿命期内的工程风险。这样可以分散由于项目的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带来的致命风险。

(三)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又称承担风险,它是一种由参与项目各主体自己承担风险损失的措施。对于承担自留风险,承担主体可以通过建立内部意外损失基金或从外部取得应急资金的方法。这是项目风险发生后,参与主体以一种主动的姿态面对风险,以免由于意外而造成财务危机。

综上分析,我国银行应当在工程项目贷款审批时增加其他方式的担保,慎重科学的对基础设施收费经营权担保的审查,估算工程质量等工程风险对借款方偿付能力的影响,将工程质量等因素列入信用风险分析中,科学的管理和控制工程风险;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银行的贷款质量降低贷款风险,而且也能够督促工程参与各方积极参与工程风险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增加工程安全性,减少国家和社会的损失,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Nael G. Bunni , Risk and Insurance In Construction . Second Edition . Sponpress , 2003

[2]Woody, W. & Pourian, H. 1992. Risk Assessment and Options in Project Finance[J].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XXIII(4), 21-28.

[3]David Baccarini, Richard Archard. 2001. The Risk Ranking of Projects: A Methodolog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19,139-145.

[4]Lu, W.J. 2002. Risk Management for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China. Working Paper, Tsinghua University.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4篇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特设金融机构(SPV)集中一系列性质相似的贷款机构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将购房者定期应偿还给贷款机构的本金和利息(也即现金流)进行组合包装,作为标的资产发行住房抵押证券进行融资的活动。下面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面临的主要两种风险,即提前偿付风险和违约风险进行分析。

(一)提前偿付风险

提前偿付风险是由于住房抵押贷款的借款人随时偿付全部或部分贷款而导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现金流出现不稳定状况的风险。提前偿付风险对住房抵押贷款池中的现金流量造成影响,表现为:使得前期本金偿还额增加,流入的利息额减少,缩短了偿付行为的加权平均周期。

1.影响抵押贷款提前偿还的因素

(1)市场抵押利率

首先,当现行市场抵押利率比原始合同利率低时,借款人可能会通过借新还旧来降低贷款的利息成本。其次,市场抵押利率的波动路径也会影响提前偿付行为,如果利率曾经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大多数有偿还意愿与能力的借款人都已经实现了提前偿还,也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提前偿付现象。最后,浮动利率住房抵押贷款(ARM)与固定利率抵押贷款(FRM)的提前偿还风险又不同。FRM比ARMD提前偿付风险更高。因此,市场抵押利率是影响提前偿付的主要因素 。

(2)抵押贷款的期限

抵押贷款的年限与提前偿付有很大的关系,在贷款期限的初始阶段,提前偿还率逐渐上升,然后保持稳定,但贷款后期的提前偿还率又趋于下降,出现衰竭效应。实际上,在抵押贷款的第2年到第8年之间,提前偿付所占的比例较大;在抵押贷款的第10年到第25年间,提前偿付的速度会下降。

(3)房价的飞涨

房价的飞涨也会导致提前偿付的发生。假如当前房价持续上涨,那么更大更好的新房的价格会提高。但是由于原住房在二手市场的当前市场价值远远超过未还贷款的价值,而且房价与市场利率反向运行的关系可以知道房价的飞涨必将伴随着利率的下跌,使借款人的再融资成本降低。通常情况下,后者带给借款人的效用会更大一些,因此,很可能会导致借款人提前偿付。

(4)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很多,如总体经济环境、季节因素、程度,借款人的年龄、职业、婚姻情况、信用情况、受教育程度,房地产的地理位置,社会的心理特征等等。

2.提前偿付风险的测算

本文运用固定比率法来度量提前偿付风险,公式如下:

SMM = ■ 公式1

CPR = 1 - 1 - SMM■ 公式2

其中,SMM是单月死亡率,CPR是以年计算的SMM,表示某一年末提前偿付全部贷款余额的概率,CPR越大意味着抵押贷款本金被提前偿还的风险越大,反之则提前偿付风险越小。

(二)违约风险

这里的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偿还或者延期偿还到期债务从而给贷款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违约风险会恶化资产池的信用质量,进而带来SPV的信用风险,这样便会形成一个信用风险传导链。违约风险按照借款人的意愿来划分,有理性违约和被迫违约。

1.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

(1)偿付收入比(payment to income PTI)

偿付收入比为借款人月偿付金额与月收入的比例,它是衡量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一个指标,当PTI越高时,违约的风险越大,当PTI越低,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越高,违约风险就越小。

(2)贷款房价比(loan to value LTV)

贷款房价比是影响违约行为的重要因素,它是抵押贷款额与抵押房产的购买价之比。LTV越低,借款人在房产中的利益所占比例就越大,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小,违约的风险就越小;相反,LTV越高,违约的风险也就越大。

(3)贷款期限

住房抵押贷款的贷款期限一般较长,其违约风险主要出现在贷款之后的前3-8年,在贷款初期,由于房价通常高于贷款的风险价值,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贷款的违约率较低。随着贷款账龄的增加,即使贷款本金每期偿还额较低,但较长的贷款期限,使房价下跌并低于贷款本息的概率增大,借款人遭受意外变故的概率也增加,从而违约风险上升。

(4)其他因素

主要有借款人职业稳定性,借款人的素质,购房目的,信用状况等等。如借款人的职业越稳定,收入也就越稳定,发生偿付困难的概率越低,违约风险就越小;借款人的素质主要影响了借款人能否符合工作的要求,在失业后能够迅速找到新的工作,进而影响借款人的偿付行为与违约可能性。

二、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一)我国提前偿付风险现状分析

在我国违约风险一直被认为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甚至提前偿还贷款的行为还受到鼓励,而银行往往就会忽略提前偿付贷款所带来的风险。理财观念上,“无债一身轻”的观念根深蒂固,居民一般倾向于先偿还贷款,才考虑其他投资或消费活动。近年来,我国的提前偿还速度不断增加,究其原因是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采取浮动利率,如此,按照我国政策规定,只要国家调整贷款利率,银行就会在次年的第一个月采用新的利率,所以当借款人预期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上调而可能会增加利息支出时,就会提前采取还贷行为来规避风险。出于对我国通胀加速以及经济过热的担忧,央行多次采用了加息的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利率的频繁提高会导致借款人的提前偿付行为不断增加,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利息损失,影响银行的资金运作成本和资本结构,从而增加了其进行再投资的风险。注意到这样的情况后,商业银行开始对提前偿付行为的鼓励转变成限制,逐渐重视对于提前偿付风险的管理,采取了一些限制提前偿付行为的措施。尽管如此,银行对提前偿付风险的管理手段还是比较落后,关于提前偿付的统计数据不多,对提前偿付的研究也仅限于对国外方法的介绍和研究。

(二)我国违约风险现状分析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质量一直表现良好,“建元2007-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受托机构报告”各期报告数据表明,抵押贷款证券违约率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居民购房目的大多是为了满足住房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过热状态,房地产价格偏离真实价值,产生了市场泡沫,一旦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就会造成泡沫破裂,房价暴跌,使得住房抵押贷款存在巨大的潜在违约风险。

另外,“假按揭”也成为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主要源头。房地产开发商热衷于“假按揭”是因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低于企业贷款利率,并且条件要求相对要低,容易获得审批。开发商通过“假按揭”从银行套取住房贷款,获得了低成本的融资。在房地产效益高时,开发商会按时支付本息,但是当开发商无法出售住房时就会违约,造成商业银行的巨大损失。

三、“建元2007-1”MBS风险分析

前文具体地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两种风险进行了描述,而我国处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的初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下面将对“建元2007-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下简称为“建元2007-1”MBS)的进行风险实证分析。

(一)提前偿付风险

在前文中已经阐述了提前偿还风险对于住房抵押贷款池中的现金流量造成的影响,在不考虑信用风险的前提下,下面将运用SMM 公式及 CPR 公式对“建元 2007-1”的提前偿付率进行度量。

1.数据的选取

样本数据选取来自于中诚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每期的“建元 2007-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受托机构报告”公布的数据。本文整理了第43期到62期,即从2011年7月到2013年2月的数据,包括了三种数据:起初未偿还本金余额、当前计划还款本金额、当前提前还款金额。

2.固定提前偿付率CPR

按照算出来的SMM值便可根据转换公式,计算出CPR,(如图1所示)。

图1 “建元 2007-1”在 200年6 月2011年1月这20个收款期间CPR

3.数据分析

在图1中,这20期的平均提前还款率为10.59%,低于《发行说明书》中指引投资者定价的预期提前还款率17.26%,2012 年2月CPR 值更是低至4.179%。之所以提前偿还率会有大幅下降,可能是由于从2011年7月的最后一次上调利率后,央行的利率调整并不频繁,在2012年更是开始下调利率,从而导致提前偿付率没有很高。此外,近两年来人民币升值,国内通货膨胀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借款人的提前偿付行为。因此在分析提前偿付风险时,要从多方面去研究。

(二)违约风险

根据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关于“建元2007-1”MBS的2012年跟踪评级分析报告显示,(跟踪期为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如图2所示。

图2 2012年跟踪报告中累计违约率

在图2中,累计违约率大概在0.79%水平,趋于平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2012年,我国继续实行严格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在报告中也显示2012年深圳、福州、泉州三地的房屋价格较为稳定,对于违约的影响就比较小。因为,对于普通的贷款购房者而言,购房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居住的需求,违约的概率较小,“假按揭”的房地产商与“炒房团”才是违约的主体,现行的房价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的趋势,对其有利可图,只有当房价下跌时,两者才会做出违约的行为。第二,影响违约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贷款期限,借款人偿还的本金越多,贷款余额越少,违约的风险就越小。

还款风险分析范文第5篇

一、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财务报告体系总体思路

(一)企业经营风险分析尽管在企业的经营中存在各种风险,但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和倒闭的风险是现金流断裂的风险,而哪些原因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断裂,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企业对负债管理不当,而导致到期的债务不能及时偿还,资金流断裂,从而导致企业破产。(2)由于企业对资产管理不当,资产使用的效率不高,大量的资产积压,使企业现金流短缺,资金流断裂,从而导致企业破产。(3)由于企业亏损,资不抵债,企业用资产无法偿还债务,资金流断裂,最后,导致企业的破产。

(二)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报告体系构建思路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来自三个方面,即对负债管理不当、对资产使用效率管理不当、企业亏损。如果通过企业的报告系统能及时反映这三方面管理不当的情况,同时反映导致这三方面管理不当的原因,将使企业能够及时地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因此,以风险为导向的企业报告体系的构建如图1:

(1)建立反映负债管理情况的指标体系,通过这个指标体系了解企业负债管理的政策与状况。但仅仅有了这个指标体系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个指标体系仅仅反映负债管理的合理程度或不合理程度,但不能反映这种负债管理政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在何处,这个风险究竟有多大。因此,在此基础上应该建立负债管理政策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在哪些债权人处、风险有多大的分析报告。这样才能让企业更有效地控制风险。

(2)建立反映资产使用效率的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了解企业资产使用效率的状况。但了解企业资产使用效率高或低不是目的。对于管理来说,了解导致资产使用效率高或低的关键要素才是目的,只有知道这些导致资产使用效率高或低的关键因素,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在建立反映资产使用效率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该建立资产使用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

(3)建立反映盈利与亏损情况的指标体系,同样,这个指标体系仅仅反映了企业盈利与亏损的程度,不能反映什么关键因素导致企业盈利不高或亏损,因此,在此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盈利与亏损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报告是必要的。

二、负债管理指标体系及主要风险分析报告

(一)建立反映负债管理情况的指标分析体系对负债的管理,也即是对筹资方式的管理,在这种管理中,企业要考虑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但这两个因素往往是矛盾的,成本低的筹资方式往往风险大,而成本高的筹资方式往往风险小。通过各种筹资方式所占比例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对负债管理是否合理,是否风险大的筹资方式太多了。如相对权益筹资来说,企业的负债筹资的成本小,但风险大,那么,就必须考虑企业权益筹资与负债筹资的比例是否合理。反映企业负债管理情况的指标体系如下: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这个比率可以说明在企业所有资产中负债所占有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筹资的比例越大,而利用权益进行筹资的比例越小,也说明企业的筹资成本相对低,但筹资风险相对高。

(2)流动负债中有息负债与无息负债的比例。在企业流动负债中,有息负债指的是银行短期贷款、应付票据,而无息负债指的是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等。相对应付账款来说,银行贷款和应付票据筹资风险低、但成本高,而应付账款筹资成本低,但风险大。这是因为银行贷款的债权人只有银行一家,而应付账款的债权人可能是多家供应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供应商的数目就会更多,因此,银行贷款的风险就来自银行一家,而应付账款的风险来自多家供应商,从这一点上看,应付账款的风险要大于银行贷款的风险。另外,如果企业一旦不能支付供应商的应付账款,供应商马上就会停止原材料的供应,直接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而企业不能及时偿还银行贷款所带来的影响没有这样直接而快速。因此,为了保证既稳健又有效地经营,有息负债与无息负债的比例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笔者对2009年制造业的1104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做了统计,在流动负债中,无息负债占流动负债50%以上的上市公司为54%。

(3)长期筹资与短期筹资的比例。长期筹资方式包括权益筹资和长期负债筹资,长期筹资方式成本高,但风险低,而短期负债筹资成本低,但风险高。从理论上讲,为了稳健经营、防止风险,流动资产应该与短期负债筹资相匹配,而长期资产应该与长期筹资相匹配。但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往往是不匹配的,常常会出现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小于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现象,这说明企业存在短期负债长期使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筹资成本低了,但同时风险也提高了,因此,企业应该保持长期筹资与短期筹资合理的比例。笔者对2009年制造业的1104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做了统计,有31%的上市公司存在短期资金长期使用的现象。

(二)编制主要风险分析报告建立该报告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分析企业是否存在负债到期不能偿还的问题,第二是如果存在负债到期不能偿还的问题,债权人对此态度如何?因为债权人的态度决定企业风险的大小。

一是编制银行贷款风险分析报告。银行贷款风险分析报告主要进行如下三方面的分析:(1)分析风险是否存在。分析每笔银行贷款到期前企业是否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进行偿还,包括分析偿还债务的资金从什么渠道筹集,能够筹集资金的数量及能够足额筹集的可能性。(2)分析风险的大小。如果企业存在银行贷款到期不能偿还风险,就应该进一步分析银行对企业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风险的大小和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3)规避风险的措施。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现有情况分析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规避风险。

二是编制应付账款风险分析报告。应付账款的风险分析报告与银行贷款的风险分析报告构成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应付账款的还款对象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而且有可能是很多个,从多个供应商处得到其对应付账款偿还期、拖延偿还的态度以及其对此采取的措施是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风险和风险大小的关键,企业可利用网络,通过问卷调查或其他方式及时了解多个供应商的想法,发现风险所在及风险的大小,并及时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

三、资产使用效率指标体系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一)建立反映企业资产使用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制造业企业资金的周转为例,如果不考虑预收、预付,企业资金的周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从资金周转为原材料;从原材料、固定资产周转为产成品;从产成品周转为产品销售收入;从应收账款周转为现金。第一周转阶段因涉及到应付账款,在前面已讨论,其他三个周转期对企业来说,应该是越短越好。周转期越短,周转率越高,说明

资金占压的就越少,资产使用效率越高,资金流断裂的风险也就越小,因此,可以用周转期或周转率来代表资产使用效率高低的指标和资金流断裂风险大小的指标。

(1)生产周期或原材料周转率。生产周期表示从原材料入库到产成品下线这一时间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计算这一指标比较困难,而使用原材料周转率(当期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原材料余额)代替,这一周转率越高表示原材料占压越少,资金周转越快,反之亦然。对这个指标的管理一方面是战术管理,如:通过对生产技术的改进、对工人激励制度的改进缩短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战略管理,即生产模式的改变,如通过外包生产等模式,缩短生产过程。

(2)产成品销售周期或产成品周转率。产成品销售周期为从产成品下线到销售出去的时间段,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计算该指标比较困难,而使用产成品周转率(当期产品销售成本,平均产成品余额)代替,这一周转率越高表示产成品占压越少,资金周转越快,反之亦然。对该指标的管理一方面是战术方面的管理,如通过缩短送货的时间、激励销售人员扩大销售市场;另一方面是战略方面的管理,如营销模式的改变或企业整个商业模式的改变。

(3)收现率。收现率代表企业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当期收现额/当期应收款额,当期收现额为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人,当期应收款额为期初应收款项+当期销售收入。该指标越高,说明应收账款收回的越多,资金的占用越小,资产使用效率越高,资金断裂的风险也越低。

(4)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为产品销售成本/固定资产余额。对该指标的管理不同于对原材料周转率或产成品周转率的管理,对原材料周转率或产成品周转率的管理,可以通过减小原材料、产成品的余额或增加销售来加速周转,而对固定资产周转率的管理,则只能通过增加销售来进行,因为固定资产是先期投入,属于沉没成本,不能改变。

(二)编制企业资产使用效率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反映企业资产使用效率的指标体系,仅说明了资产使用效率或资金流断裂风险的高低,但为什么高或低却没有答案。通过编制企业资产使用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使企业管理者知道原因所在。编制该报告的关键是正确找出对资产使用效率各项指标影响最大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制定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规避风险的措施。表1列出了影响各项资产使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及分析报告的格式。

四、盈利与亏损状况指标体系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一)建立反映企业盈利与亏损状况的指标体系一是贡献毛益率或毛利率。贡献毛益率为(产品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变动成本,而毛利率为(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从这两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这两个指标的大小由产品的销售单价和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或单位产品销售成本决定。由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产品的销售单价由市场决定,因此,该指标的大小更多地反映了企业对变动成本的控制能力。二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产品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贡献毛益-固定成本。在贡献毛利率一定的情况下,税前利润主要由产品的销量和对固定成本的控制决定。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不同,变动成本是可控的,而固定成本中只有部分是可控的,因此,税前利润反映了企业销售能力和对部分固定成本的控制能力。

(二)编制企业盈利与亏损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报告贡献毛益率或毛利率、税前利润仅反映了企业盈利或亏损的情况,但究竟哪些关键因素导致贡献毛益率或毛利率、税前利润下降,还应该通过分析影响这两个指标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防止亏损或规避风险的措施,因此编制企业盈亏关键影响因素报告是必要的。企业盈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报告的格式如表2:

相关期刊更多

经济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金融科技时代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贵州农村金融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