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范文第1篇

2013年农历8月14日,我们上了“中秋”主题课程。学习了有关中秋的诗歌,看了老师以前写的一些博文,明白人们触景生情的原因:“此人”在“此地”“此境”中才会产生“此情”“此思”,而在另外的其他情境中就很难产生这种情感。我给学生展示了自己从内地调来深圳时在火车上写的博文《一路情深:分别情正长》――“春光美,柳儿绿/列车南驰,心向北方/一路绿野茫茫/一颗挚爱的心飘荡;展示了自己来深圳不久晚上想家醒来时所写的文字――“又想家了,半夜醒来,看表,凌晨四点。回忆做的梦,梦见了故乡四月的梧桐花明亮的开放,我的老同学挺秀指着我笑嘻嘻的说‘你少年时眉宇之间还真是英气逼人呢!’”下课了,高一(10)班一位女孩子告诉我,她被感动得要掉眼泪了,因为她的家也在北方,在河北,她从老家南下的时候都哭了!这其实是一种情感的共鸣!

其实,古今表达情感的诗歌本质都是相同的:“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情境中”,就会产生“这样的情感”。比如,中秋的月亮就是触发人们思念的景物,有月的夜晚就是思念的夜晚,比如李白的诗歌《静夜思》。

在这里,我们不妨首先探讨一下“望月”之时的联想。

为什么李白此时所疑的是地上“霜”,而不是别的东西?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月亮光是白亮亮的,类似霜的白白的颜色和质地,二者具有相似点;二是北方的秋天有霜,这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让人产生类似的联想;三是霜是寒凉的,正契合李白思乡的悲凉心绪。可以说,既有客观存在事物与所想之物在形体上的相似点,又有主观上思乡的悲凉心情――“霜”这个意象正是主观、客观二者的融合体。

这自然让我们联想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为什么是“露”而不是别的东西?这与李白的“疑是地上霜”相似,都是主客观的融合体,但又有不同。“霜”似乎更“寒凉”,甚至到“冰”的感觉,因为它是一种近于结晶的液体与固体之间的一种状态,近乎“冰”,具有肃杀万物的力量,自然给人心灵的感觉更加厉害,更加厚实沉重;而“露”则是一种纯粹的液体,给人晶莹剔透的感觉,只是微微的寒凉而已,因为杜甫的思乡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柔软的思乡,他的情感不是那么的猛烈,他的性格就与其身世相契合,总是那样多愁善感,又缠缠绵绵、丝丝缕缕,给人以幽怨的感觉。即便是在“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的战争频仍、与兄弟音信皆无、边秋听雁的悲戚之境中,情感也有如此的含蓄蕴藉,眼前之景是如“露”一样的“寒凉”――那种难以驱遣、含蓄蕴藉、沉郁深长,时刻缠绕自己的愁绪就这样延续不已,令人嘘唏悲叹;而李白的性格是豪放的,就是一般的思乡,情感也来得如烈酒一样浓烈,是如“霜”一样的“冰凉”。所以,这里的“霜”和“露”的意象不仅是客观的“物象”,更是熔铸着诗人自身性格和身世的主观的“意象”,是映现着诗人自身复杂个性的象。

“望月”何以“怀远”?我想,一是因为国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月上中天之时,人们“身息”却“心活(跃)”。二是此时人的心灵由白天的“满”到夜晚的“空”。三是月夜苍茫、寒凉、虚幻,人变得脆弱而想寻找归宿。四是苍茫天底下,四海寰宇中,所有人共望一轮明月,共景自然共情。五是文化传统的作用,到红树林海滨公园赏月,看到海边赏月之人的团圆幸福,看到他们给远方的亲人发送祝福的短信,我也会想到远方的亲人,这里既是触景生情,更是文化的作用,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秋节遥望夜空的月亮就会想念远方的亲人――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传统。六是晚上人们由向外的张扬转向向内的“收敛”。由白天对外界事业、名利的关注到晚上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心灵本源、灵魂栖息之地,关注人最根本的情感――亲情、故乡、故园。哲学家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带着怀乡的冲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的。

时间,清凉的中秋之夜;情境,朗月高空,苍茫,朦胧,虚幻;人物,离人;情感,离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四海之内,由古至今,不同的夜晚,同一轮月亮,同一种苍茫,同一样朦胧,同一种怀思,同一种离愁,同一种心绪,有多少离人,有多少思念,有多少离歌,有多少感叹!“今日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李朴在思念自己的亲人;“十五的月亮,就像一个月饼,在天空煎煮,煎煮着我的心”,这是我的女儿在思念远方的爸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在思念他的弟弟子由……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人为什么容易在秋天怀乡?容易在中年怀乡?

在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中,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充满生机,人对未来往往是充满希望的;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是火热的季节,充实而忙碌;而秋季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是收敛的季节,容易让人产生人生暮秋的感觉;冬天是藏的季节,一切都归于平淡,人的心情反而容易心平气和了。人生亦如此。少年恰如人生的春天,对未来充满希望,指点江山,往往有一种出离故乡、闯荡远方的冲动,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体现了这种青春的冲动;我有许多年轻的朋友长期离乡在外,但却很少想家,他们都可谓“少年出游不思乡”!青年时期犹如一年的夏天,为了未来辛苦忙碌的工作和创造,自然很难有闲暇思乡;而人到中年,好像人生的秋天,这时功成名就,“曾经沧海难为水”,对忙碌、打拼的生活已有厌倦,人生中的种种际遇大都已经过,少有新鲜感,而自身精力也开始走下坡路,就像一个匆匆赶路的人脚步一点点慢下来,疲了,倦了,开始回看来时路,有了思乡的冲动。就像陶潜所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只倦飞的鸟,要飞回它的故园、精神家园,它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杜甫在饱经战乱之后,还漂泊他乡,自然思乡、思亲,因为他始终没有一种安定的生活,他多么希望能够一家团圆在故乡过一种安定祥和的生活啊!

李白少年时写月亮“呼作白玉盘”,月亮在他心中是那样美,“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充满着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做布衣卿相,使海县清一,“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壮志在胸,这是他初出蜀时的心态;可他在外漂泊多年之后,同样看这样美丽的月亮,却不再关注月亮外在的美丽,而是把关注点转向自己的内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为他对在外追求功业的生活有些厌倦,开始关注内心的感受――心儿疲倦了,想回到温馨的故乡休息了!人在最困境之中时,总会呼唤天地、爹娘,因为我们是自然之子,是人事之子,天地父母是我们的根啊!他们是我们的终极安全依靠!“叶落归根”――这不仅是一种感恩,更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需求,只有回到故乡才心安――安全、安定、安静、安宁、安好啊!打拼的生活属于他乡,休憩的生命只能属于故乡啊!

望月怀远范文第2篇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范文第3篇

六月的花香依旧芬芳,六月的骄阳依然热烈,六月的父亲节依然充满了温馨的祝福,玲琅的商铺里,女儿在为父亲精心挑选着节日的礼物,飘香的饭馆里,儿子在为父亲敬上一杯杯感恩的美酒,儿女感恩的言辞,父亲朗朗而欣慰的笑声,回荡在父亲节这一天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片天空…… 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又仿佛那么遥远,周围的一切是那么温馨又那么让人伤感;一切的一切竟然是那么像在五年前的每一个父亲节,自己和哥哥姐姐一起陪父亲过节的情景。

恍惚中似乎再次见到父亲那慈祥的目光;再次摸到父亲那长满老茧的双手;再次听到父亲那充满关爱的话语;再次看到父亲那满足的笑容;再次感受到父亲那溢于言表的欣慰,一幕一幕,一如昨天的事情,然而光阴的清浅,却已在不知不觉中让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个春秋……

思念有时似盛开的玫瑰,虽然芬芳,但也常常会有花刺伤及心灵深处最深的记忆;往事的温暖,也常常在触碰到鲜花簇拥下那冰冷的墓碑时,才明白无论想念的泪水有多么汹涌,也永远化不开心中对父亲那浓浓的依恋。

父亲,这是一个听起来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称呼;父亲,这是一个想起时多么温暖,多么贴心的依靠;父亲,这是一个融大爱而不言,集严爱于一身,家的脊梁,爱的港湾;父亲,这是一个为儿女插上梦想的翅膀,带着爱的希望,支撑儿女去勇敢翱翔的伟大的人。

曾几何时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转;曾经多少次幻想着父亲还没有离去;曾经多么希望能再与父亲在这样的节日里一起唠唠家常,说说心事……

想起来是那么遥远,仿佛又在眼前,在又一个没有了自己父亲的父亲节里,再次怀念亲爱的父亲,怀念父亲那熟悉的音容笑貌;怀念父亲那一生的刚正不阿;怀念父亲作为家的脊梁,坚韧而从不懈怠的默默付不求回报的一生;怀念父亲,爱妻娇子,严子教妻,光明磊落豁达善良的一生;怀念和父亲一起分享喜悦的每一个时时刻刻;怀念和父亲一起走过那年那月那些风风雨雨的每一段时光……

怀念父亲,感谢父亲给了我鲜活的生命;怀念父亲,感恩父亲教会我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怀念父亲,感激父亲给予了我恩重情深的无言大爱。

望月怀远范文第4篇

月亮的情感寄托。在中国文化中,对月亮的崇拜体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月是夜的灵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独处时的灵魂栖息地。它常常带给我们一种“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与“融融的相思”,它成为我们情感的诉说对象,有道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所以古诗中的月亮就是“思乡” 的代名词。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这首诗成为“望月怀远”的代表作,全诗深情地表达了李白的思乡之情。又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再如杜甫《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青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诗人在“安史之乱” 中身陷长安时怀妻之作。全诗构思巧妙,借闺中望月诉说思念之情。其实是作者自己思念妻子,长夜不眠,望月思归。他从头至尾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如何担心等,感情更为深沉,艺术感染力更强。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诗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饱含着苏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苏轼借此表达了既然人之离合与月之圆缺是自然规律,那么只要人常在,也能同赏一轮明月了,这是诗人化悲怨为旷达的美好愿望。因此,上述古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情感的意象了。

月亮的阴柔之美。人们常把皎洁的明月,喻为荡漾澄澈的湖水,这是因为“似水柔情” 道破了月亮阴柔之妙韵。正如古人曰:“月者,阴之宗也。” (《淮南子》)“月者,太阴之精。” (《大戴礼》)即说明月亮的阴柔之美表现在阴柔之“道”上。如追求和谐团圆,善解人意,宽容忍让,谦和恭敬,温文尔雅,这便是月亮阴柔之道的自然“人化”。而其阴柔之美,不仅有纤细、温顺、含蓄等方面的表现,也有缠绵、深沉、纯情、热烈等方面的流露。例如“月上柳梢”,为卿卿我我、缠缠绵绵的喜悦;“晓风残月”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的哀伤;“月照高楼”则又是孤寂念想、情到深处的眷挂。月的自然含蓄总是与情爱相连。老子崇阴贵柔,强调虚静、守弱、无为。其精髓就是突出阴性文化,而阴性文化正是以月亮为象征的“阴柔” 之“道”。所以,月亮文化的“阴性” 特征与老子的“阴柔” 哲学正相吻合。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此诗从“望月” 这个颇具阴美内涵的举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将读者引上了苍穹中的明月,又从明月牵引到天涯,再延及到万里之外的“远人”那里,从而刻画出静谧幽远的氛围,充满了深切的思乡怀远的情感,营造出寄兴深远而又清新明洁的意境。尤其在唐代边塞诗中,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的相行、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用明月跨越时空的隔绝,将月亮化成了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的阴柔之美。

月亮的禅宗哲学。研究表明:佛学中所谓的“以指指月”,即禅师引导、启发弟子悟道。“禅”就是月,语言就是指头。禅师们经常通过对“风、花、雪、月”的吟咏,来说明禅理,来表达追求的宁静淡远的心境。所以,月亮就是禅的境界。例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寒山禅师语) 又如,“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五灯会元》)佛学与中国文化相融已久,以月喻禅是禅宗哲学的传统,月境与禅境浑然一体,万物相溶合一,月光让人思索宇宙的永恒存在,从月光里,禅师得到顿悟的启示,在永恒中获得灵魂的超脱和心灵的愉悦。禅宗哲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较大,唐代诗歌中尤其窥一斑而见全豹。例如:王维吟唱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清纯宁静的空灵美;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的生命感慨。而“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表达出了他们的生命与逸志常常在月光中被淹没或带走的感慨,正如“月光如水” 的流逝一样。至于“秦时明月汉时关”、“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中的“秦月” “汉关”;“淮水” “旧月” 无不是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些诗歌中,“月” 的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自然造化,竟然成了诗人人生如梦,时过境迁,以及人生苦短的“修短随化”的哲学思考。

望月怀远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对写法 移情于人 移情于物

在古典诗歌的创作中,有些诗人抒发思乡怀人之情时,常有意撇开自己,而落笔对方,通过虚设对方的情形,委婉含蓄地表达心中的思念怀想。这种独特的抒情技法就是“对写法”。

“对写法”始见于《诗经》,习见于唐诗宋词。它将抒情主体(作者)和抒情客体(怀想对象)移位,让对方成为主角,反照自己内心的情思。这种主客移位、由对面生情的写法,一方面扩大了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另一方面,使抒情更加婉曲蕴藉。

一、移情于人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天宝十五年,杜甫被安史叛军俘虏,送至沦陷后的长安。当时他的妻子儿女寄居在州羌村。身处异乡,安危难测,亲情难以释怀,诗人望月思家,写下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人在长安,但作者不写眼前月色,而从对方写起:首联用“闺中”指代妻子,想象她思念自己的情形;颔联用“长安”代流落京城的自己,用“未解忆长安”的小儿女衬托妻子的孤寂;颈联进一步想象妻子在深夜久久凝神望月的情景――雾湿云鬓,月寒玉臂;尾联以美好的希望作结,意味隽永。相思的情感多由景物引发,望月怀人,自古皆然。而一代诗圣,落笔见奇,不写自己望月怀妻,而将相思之情幻化为对方的生活场景:妻子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黯然伤神。作者巧用“对写法”,借他人说自己,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夫妻间缠绵悱恻的感情表达得委婉动人。其写法之妙,正如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说:“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

又如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关河、残照等意象描绘三幅画面:风急雨骤的秋江雨景图、苍茫辽阔的关河残照图、红衰翠减的自然风光图,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的惆怅、悲愁。下篇抒情,表达内心涌动的乡思。作者思归心切,于是产生怀想:妻子会经常地在妆楼上痴痴地望着远处的归帆,而几次三番地误认为这些船上就载着她的从远方回来的丈夫。本是自己望乡、怀人、思归,却从对面写“佳人”切盼自己回去,“佳人”怀念自己出于想象,本是虚写,却用“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具体的细节生动地表达其怀念之情,仿佛实有其事。作者以实写虚,“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清代张谦益语)。梁启超也认为这首词的境界很像温庭筠《菩萨蛮》中的“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意即词中所写自己与对方的情景,有如美女簪花以后,前后照镜,镜中形象重叠辉映。

再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运用了对写法:“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从亡妻的角度设想――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了。结尾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落笔双方,把感情推向高潮――遥隔千里,松冈之下,冷月清光洒满大地,此情此景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此情景的词人亦不免肝肠寸断。“对写法”的运用使全词如同一首凄婉哀伤的曲子,现实的感伤和梦境的凄恻辉映,生者的怀想和死者的挂念交织,感情真挚深沉又凄婉哀痛。

此外,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等诗句,都运用“对写法”,通过落笔对方,曲折含蓄地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二、移情于物

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人搬家时对故居的一草一木依恋难舍,但诗人不写自己,而从对方入手:柳条藤蔓满怀离情,不忍分别;黄莺频频啼叫,痴情挽留。这里柳条、黄莺反客为主,与诗人难舍难分。作者借此巧妙而又饶有趣味地表达了内心对湖上亭的留恋之情。

又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自小在蜀中长大,江水流过的蜀地是养育他的故乡,如今“辞亲远游”难免依依不舍,这种感情在江水之中找到了寄托。但诗人不直抒离乡惜别之情,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着深情,不辞劳苦地从遥远的故乡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这样写避免了单调的直抒胸臆,显得含蓄蕴藉,别有一番情意。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这首诗的结句“得象于圜中,飘然思不穷”,意思是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再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相关期刊更多

诗潮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

宝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观赏石协会

临床消化病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