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杨修之死读后感

杨修之死读后感

杨修之死读后感范文第1篇

首先,要读出作品字面的意思,更要读出作品内在的东西,读出作品的深度、广度和韵味。像《登鹳雀楼》,小时候就会背,初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专门学习,也只是背熟诗句,记住了意思,想得太少,对诗文的理解停留在文字表面。要读出文章深层的东西,还需用“心”去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四句诗,结构浑然天成。从字面看,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的“夕阳西下,黄河东去”的真实景观,是对自然现象的真实描写;后两句随前两句而来,因目力所限,山峰遮挡,眼前的景色看完了,要想看到更多更远的景观,就得再上一层楼,合乎隋理,语言朴实,说理明了。“日落西山,河水东流”是自然规律,“站得高,看得远”是生活道理。所选“白日”、“黄河”,物象阔大,气势雄浑,感染力极强。一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是宇宙的主星辰,黄河奔腾不息,太阳光芒万丈。“白日”与“黄河”这一对颜色搭配,更是绝妙,写出了物象的色彩特征。后两句营造的空间无限、想象高远。远山、近水,看不见的大海,使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它所蕴含的寓意和哲理,远远超出了诗人写作的本意,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座右铭。

再细心体味,诗人不只是写眼前景观,还通过景观表达时光易逝之感慨。用“落日”、“流水”写时间流逝的诗古已有之。《诗经·王风》中有“鸡楱于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论语》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日落西山,意味着一天又要结束,时间像流水一样失去。面对“落日”、“流水”这两个物象,诗人不会不产生时光易失、人生易老之感。它还启示人们想要取得更大业绩,必须珍惜时光,加倍努力。

其次,要走进人物的心灵,走进作者的心灵,切身体察,推己及人,用心去感悟作品。一个拥有阅读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用“心”读书的人。只有准确地把握语文要素,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才能解读出文本中有价值的东西。作品中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见解往往是通过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一些看似平淡,信手拈来,看不出丝毫刻意求工痕迹的语言,往往是作家艺术匠心的独用,只有在整个作品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才能读出其中的真味。

读《杨修之死》,人们都说曹操阴险狡诈、生性多疑、忌才,杨修死得冤。从字面看,确实如此。可是细读文本,切身体会,推己及人,杨修之死,死有应得。正如文中所说:“恃才放旷”。破解门内“活”,显示杨修的聪明;分食“合”中酥,就有些轻狂随意,对曹操耍笑不尊;道破梦中杀人,揭穿了曹操自我保护的谜底。预设答条蒙欺孟德,坏了曹操以“军国大事”测试儿子真实才干的想法。破解口令,擅自行动,就有扰乱军心之嫌。人人皆知军令如山,不可乱言,作为军中主簿,连最起码的军纪都没有,如此不稳妥之人,能留在重要位岗上吗?不是曹操杀杨修而是杨修自献头。再从下面几个词语中,可见杨修之轻率放旷,“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中的“便”字,“就”的意思,可见杨修擅作主张。“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中的“竟”字,“出于预料之外”人皆不敢,惟他敢,可见其之轻狂。“修知其事,径来告曹”中的“径”字就是“直接”,可见其做事草率。“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日:‘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中的“指而叹”,有自卖聪明之嫌,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杨修的死,警示后人,做人要谦逊,不要太张狂。

用心读书还要与观察现实生活相联系,做读书的有心人,才能准确理解文章,加深记忆。如齐己的《早梅》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认为:“‘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读诗只有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才能体会诗句的妙处。另外,此句“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表明昨日白天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杨修之死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堂 预设 生成

一.背景描述

钟启泉在《现代教学的模式化》曾指出“动态化生成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地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构建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动态过程。”从这个角度说,具有“动态生成”的课堂,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预设和实施过程中合理、科学、智慧的调控。

二.教学片段描述

《杨修之死》一文呈现的是两位智者间的较量,叙事生动,语言凝练,让人回味无穷。为了能让节选部分也能真实地展现作者罗贯中“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的写作意图,避免学生对曹操性格断章取义的理解,我将《杨修之死》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引导学生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杨修之枉死,深入剖析罗贯中笔下“古来第一奸雄”曹操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进而理解全书拥刘反曹的鲜明倾向。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线问题:“同为智者,彼此熟知,杨修为什么不能成为曹操的心腹,反而成为仇敌?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是“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师:请举例具体说明。

生:在分食塞北酥饼一事里,杨修自作主张,未经曹操允许,把一合酥饼吃完了。从“竟取匙与众分食讫”一句中的“竟”可以看出杨修自作聪明,放纵自己的行为。这恰恰是曹操不喜欢的。

生:我补充。因为曹操讨厌杨修这种自以为是的做法。文中“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正说明了杨修的聪慧遭到了曹操的嫉妒,甚至仇恨。

师:也就是说曹操是个嫉才的人。(我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了“嫉才”二字)

生:(马上有前排的学生大声的嘀咕)应该是“忌讳”的“忌”吧!

师:(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疑问,因为按照我预先的设计,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曹操的人才观,我将在此问题后摆出同为智者刘备“三顾茅庐”的事例,从中对比曹刘两人的性格。但是这样的预设是否合乎学生的学习需要,事先我还没底,得走一步看一步,没想到这个男生的质疑一下子将面前的难题迎刃而解了。)你为什么用“忌讳”的“忌”这个字呢?

生:因为文中说到“操虽称美,心甚忌之”,用的是“忌讳”的“忌”字,这里的“忌”应该有提防、小心的意思,而不是“嫉”的“嫉”字。

师:(看来,学生的理解特别关注了课文的词句斟酌,但还未能通观全局顺势迁移,直视语句背后的主题意蕴,这当然也是小说节选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不可以给学生留下先入为主、断章取义的印象。于是我需要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关注选文之外,回归小说全貌。)到底是曹操嫉妒杨修的才华比自己好而动杀机呢,还是曹操提防杨修的才华对自己不利呢?请大家根据你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加以选择说明。

生:我想曹操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的才华比自己好,就动杀机的。像曹操爱惜关羽的才华,曾将金银珠宝及自己的赤兔宝马相赠,足以说明曹操对有才华的人的器重。

师:(我顺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曹操爱才的诸多事例,再加以验证),那么,曹操爱才,却还是杀掉杨修,更为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

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响应。

生:我想应该是杨修没有利用的价值了吧!

师:何以见得杨修没有了利用价值?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点破‘梦中杀人’”、“告发曹丕阴谋”、“教曹植答教”、“教曹植斩门吏”四件事加以说明。

生:好象是杨修已经卷入了曹丕与曹植的太子之位的权力争夺中了吧。在“教曹植斩门吏”一事中,书中写到“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由此看来,曹操不会将太子之位传给曹植,历史也是这样记载的。杨修如此聪明,留在曹植身边,肯定会尽力辅助,曹操出于对政权稳固的考虑,杨修不仅失去了使用价值,而且还会遭来更多的麻烦的。

师:说得很好。曹操用人的标准正是利用价值的大小。可以为我所用的,爱之慕之,在没有能够确定此人的利用之前,以曹操多疑的性格来说,他必然是有所顾忌的。因此,曹操的忌才与杨修的恃才成了一对矛盾。……

三.阐析与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认为有效地引领“学生—文本”趋向深入的前提是“教师—文本”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当然这又依赖于教师对学情的洞察和捕捉,而对学生学情的洞察又是动态化的捕捉。笔者将根据《杨修之死》的教学片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1、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洞察应该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

笔者认为学情不仅包括学生先前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的储备,这些已经是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了解和分析的,比如教学片段里体现的教师对学生对《三国演义》故事的熟悉程度的了解,在于平时课余就经常听见学生说要玩好网络游戏《三国群英传》,首先就要通读《三国演义》;而且学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还包括现实课堂中,随着教师组织、引导教学的步步推进,学生应景而生的学情反馈,这是需要教师在最短的时间里分析和解决的,笔者认为后者的学情洞察更与教师的专业技能息息相关。在《杨修之死》的教学片段里,教师瞬时捕捉到学生对“曹操是‘忌才’还是‘嫉才’”问题的质疑这一学情,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

2、教师的教学预设应以阶梯状呈现,尽可能与学生的学情相吻合。

教师教学的科学预设,很关键的在于教师对文本研读的深度和广度,然后才是根据学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由此看来教学预设是否也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从《杨修之死》教学片段来看,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有较为清楚准确的认识,这依赖于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要与历史上的曹操有所区别。然后,就可以试着教学设计了,先了解节选中造成杨修之死的曹操的性格,然后了解小说原著中的曹操形象,最后了解作者为什么塑造出只属于作者罗贯中自己的曹操形象了。要努力将教学预设呈阶梯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尽可能与学生的学情相吻合。

3、教师要具备预设生成点、捕捉生成点、调控生成点的策略和水平。

杨修之死读后感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语文的味道是“嚼”出来的。语文课离不开对字词地细嚼漫赏。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切入口,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深入作者的心灵,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品悟作品意蕴。

关键词:文本; 切入口; 语言; 诵读; 意蕴;

时下,不少语文课运用影像、音乐、图片等工具制成色彩纷呈、形式多样的课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但在热闹非凡的表面下,弱化甚至脱离文本,影响了对文本的深入探究。真正的语文课应紧扣文本,咬文嚼字,挖掘文字背后的意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品悟作品意蕴呢?笔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名家的课例,略谈一二。

一.找准对话切入口,巧设关键问题来感悟文本意蕴

文本的切入口――文本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关键的问题。与文本对话,如同庖丁解牛,切口的选择十分关键,只有找准了与文本对话的切入口,设计出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吃透文本的问题,才能统领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文本,形成对话,挖掘文本意蕴。

如何找准文本的切入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从题目入手

许多题目就是文本的线索、主旨、中心事件等,把握了题目,就找到了文本的切入口。如教《云南的歌会》一文时,我抓住题目设计“文中写了哪些歌会?歌会的主角是谁?”学生顺着切入口,很快从文本中找到“服饰独特、打秋千本领高超的云南女子、悠闲自在的赶马女孩子、乡村男女老幼在唱歌”,然后分析他们唱歌的风格。学生从文本中深切地品读到云南女子在山野对歌的野趣美;赶马女孩子在山路漫歌的闲情美;乡村男女老幼在村寨传歌的风俗美。真是:“景美歌醇人豪放,山野对歌竞风流。”解读题目,一下子让我们对作者笔下的云南歌手有了更加立体的感受,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也就不言自明了。

2、从主旨句入手

如鲁迅的《雪》中“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一句。此句乃点睛之笔,是设计问题最好的切入口。我依据主旨句设问?“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学生顺着这一问题,纷纷从文本中挖掘此句的内涵。北方的雪的特征是孤独,在这里它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品格的精魂。更感悟到了鲁迅先生那永不屈服、坚强独立的斗争精神。此问题一解答,学生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内容。

3、从细节入手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变色龙》中的人物对话:“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在这个片段中,作者刻画警官奥楚蔑洛夫多次脱大衣穿大衣的细节。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学生通过解读这个细节,真实地感悟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见风使舵,欺下媚上,反复无常,不知廉耻的走狗,从而明白做人应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万不可像奥楚蔑洛夫那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遭世人唾弃。

从人物性格入手 如教学《杨修之死》,我设计一个问题:原文中有一句话,点名了杨修被杀死的原因。学生很快找到,“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我继续追问:这句话中,哪一个词概括了杨修的性格?学生很清楚地找到“恃才放旷”这个词。然后我让学生解释“恃才放旷”这个成语意思。随后,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杨修 “恃才放旷”的例子。学生围绕“恃才放旷”展开了充分的课堂活动,“杨修之死谁之过”这一问题,也在学生的阅读中得以解决,学生找出了杨修真正的死因――过在自己。

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言:“破解文本的切入口,其实就是破解文本深层次内涵。”可见,在教学中,抓住文本切入口是何等重要。

二.咬文嚼字、细读漫赏,品悟文本深层内涵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细读漫赏,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品悟文本深层内涵。

1、咬准人物语言,细读漫赏,走进文本深处

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指导学生细读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和母亲的暴怒:“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把菲利普一家眼巴巴地盼望于勒的归来的那种急切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可是一度阔绰的富商竟成了衣衫褴褛的小贩。这对菲利普夫妇,不啻晴天霹雳。他们从虚幻的幸福峰巅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母亲的暴怒也就情有可原,由此挖掘出:该小说并不完全着力于写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其实也在表现“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从而更深刻地走进文本深处。

2、咬准文本关键词,推敲写作意图,嚼出深层内涵

如教《老王》一课时,对“镶嵌”词义的推敲咀嚼,不仅咬出了字面字里之意,而且咬出了弦外之音。引导学生先弄清“镶嵌”的本义:“把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内或围在另一个物体的边缘。”(《现代汉语词典》)然后结合语境,联系前面的“直僵僵”得出比喻义:“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器物一般,几乎完全失去了力量和活气,几乎完全失去了生命力。”这一个词表明:老王临终前凭着知恩图报的内心驱动力,奇迹般地走完了答谢杨绛一家的生命之程,这得需要何等的意志和决心!该词生动淋漓地表现了老王的向善真诚之心,恰恰也是这一形象,使杨绛多年来心怀愧怍,不吐自责自忏而不快。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语:“推敲文字,实际上是在推敲思想情感。”

3、咬准艺术手法,品悟文本言外之意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并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而是要运用象征、借代、想象、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我们在细读文本时,自然也要注意“艺术表现手法”,读懂语言内蕴,解读文本言外之意。

如教杜牧的《赤壁》一诗时,我故意把“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让学生比较分析两者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学生经过讨论、辨析,品出了“铜雀春深锁二乔”运用了借代(或以小见大)的手法,即“二乔”被“锁”的命运来表达东吴失败的命运,委婉、形象,富有诗韵,悟出了文本言外之意。

从品读语言入手来解读文本还有很多方法,比如抓住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细读,甚至抓住文本中的一两个标点符号进行细读等等,这样用心揣摩,仔细品味,层层剥笋,便能发现文本的深层含义。可见,细读文本语言,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音,就能品出文本语言中独特的内涵。

三.诵读文本、再现形象、触摸文本深处情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作为感知文本、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言教学的根基。读,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它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感知文本,还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文本的情感,再把揣摩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只有如此,文本的语言、情感才能融为一体。

比如教《背影》时,为了启发学生珍爱亲情,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的浓浓的父爱。特意让学生反复读文中四次描写背影的文字。在学生找出“父亲是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等外貌描写,“攀、缩、微倾”等动作描写后,我启发他们进行想像朗读――想像父亲做那些动作是怎样吃力的神态,从而感受到父亲心甘情愿为儿子奔波吃苦的情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有感情地多次朗读这些重点语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背影。这种将品味语言、想像情境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抓好朗读,对语言品味,解读文本,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

结束语:

立足文本,找准切入点,批文以入情,品文以悟意,让学生真正触摸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温度、美感、佳趣,这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①王君《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我的叔叔于勒〉的另外一种读法》,《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2期。

②钱梦龙《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第40页。

杨修之死读后感范文第4篇

杨修能摸透曹操的心思,提出修改园门,从“一盒酥”理解出一人一口酥甚至连曹操梦中杀人是谨防被人杀也猜透了,完全不顾曹操的面子,这怎能不让曹操作为一名君主而心生嫉妒,对他感到厌恶呢?

按道理杨修的才能并不是没有优势,只是没用到合适的地方。曹操作为一名君主为了江山社稷必定需要一位聪明才智的人为其出谋划策,随便杀他不免有不忍之心。只是杨修太过自信,在生活上杨修耍耍小聪明也就罢了,还把自己卷进了一场政权争斗之中,只坚信曹植会成为王位继承人,谁知世事难料,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定会成为这场战斗的牺牲品。不仅是曹操为身后的接班人的安危考虑要杀掉他,曹丕也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而谋害他。总之,杨修已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令人费解的是,杨修对曹操的心思总会一一猜透,但却未能知道曹操对他的嫉恨程度之深。否则为何不加以防范,谦虚谨慎些呢?在曹丕藏吴质事件中,曹操明显偏向曹丕,不分是非妄下结论故意让杨修难堪,只是此罪不足以杀掉杨修。遗憾的是,杨修却没有丝毫怀疑,继续毫无顾忌,不分场合的卖弄聪明,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做归计,虽然,最终他的猜测是正确的,但这并非小事,一定要与曹操商量,擅自做主,让曹操颜面何存?也正好让曹操找到杀修的借口——惑乱军心。所以,杨修真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杨修之死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课堂互动 个性化

引言

阅读应该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不应该让老师替他们阅读。语文阅读的教学,根本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及情感上的体验,在对课文进行阅读的基础上再创造,从而形成其独特的感受及个性化的认识,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1]。现在的班级人数较少,教师可以有更多精力关注每个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体验,尊重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引导。这样,这种人数较少的教学就为语文阅读个性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

1.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创造更加宽广的阅读环境

在人数较少的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更和谐、轻松的阅读环境,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意见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教学形式灵活进行安排。

个性化阅读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与课本产生亲近感,从而兴致盎然地进行阅读,从而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更能感受到文章的美好。比如,可以让学生采取分角色表演或是进行分段朗读等形式,这样就可以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比如,我在教学《孤独之旅》的时候,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清唱《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曲。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就会懂得:只有经历风吹雨打,才能出现绚烂明丽的彩虹,从而更好地进入到文章的情境。文本的内容与歌曲交相辉映,使整个课堂处于积极的氛围之中。这些活动非常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

1.2要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多交流,设置教学环境要灵活。

教师要依据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灵活地设置学生的座位,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我在教学《知取生辰纲》的时候,因为该文章戏剧性比较突出,动作性比较强,所以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对学生的座位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周围的学生欣赏其他学生的表演,并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更轻松的环境,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中。

2.要弹性备课,用发散性的思维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进行引导

教师为了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进行引导,除了对教材备课外,还要针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和情境,从而用发散性思维带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同时,教师还要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积极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情,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分歧加以适当的调整与引导,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比如,在教学《杨修之死》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到底是谁该对杨修的死负主要责任?是谁的过错?当我提出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说是杨修导致自己的死亡。也有的人说是因为曹操嫉贤妒能才导致杨修的死亡。学生各抒己见,人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乘势追问:面对这样的曹操,如果你是杨修,你又该怎么做?此时,学生的兴致颇高,有的说要见机行事,有的说要跳槽,有的说要保护自己。这样通过我的弹性设计,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获得了全新的感受,充分张扬了个性化阅读。

3.加强学生与文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与学生的平等,使教师、学生、课文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阅读,从而使学生与文本更贴近,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比如我在教学《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发现学生对“胡屠户”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临时将改变教学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阅读,让他们与“胡屠户”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在学生阅读完以后,我让学生给“胡屠户”加个形容词,有的学生说庸俗势力,有的学生说邋遢粗俗,有的说前倨后恭。我在对学生的想法加以肯定的同时,让他们进行辩论,让他们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并让他们修正及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就可以与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既体验到文章的内涵,又展现自己的个性,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启迪。

4.巧妙地纠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将学生引向纵深阅读

在小班授课的过程中,虽然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还会出现在阅读上不到位的现象。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并不代表就是放任他们去阅读[2]。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好的了解,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向纵深阅读。

结语

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个性化阅读,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纠正他们理解上的偏差,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炎黄纵横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

中国棉花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农业农村部